王世貞收藏
」藍智庫故宫告別蘭亭 李永萍問故宮院長是否記得文化人初衷
為對故宮展出進入最後倒數的蘭千山館國寶作「最後巡禮」,國民黨智庫文教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邀請「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發起人,臺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永萍,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等人,到故宮看蘭千文物。陳學聖說,蘭千山館中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展期將到12月25日止,之後蘭千文物就要被故宮院長吳密察趕出故宮,呼籲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到故宮親炙國寶雋永之美。蘭千山館文物中的「鎮館之寶」,唐朝褚遂良「黃絹本蘭亭集序」及懷素千字文目前正在故宮「王世貞收藏展」中一併展出。由於王羲之手書的蘭亭集序真跡已不在世間,但唐太宗曾命大書法家臨摹王羲之蘭亭,摹本仍留在世間,雖然版本很多,但蘭千山館寄存在故宮的褚遂良黃絹本蘭亭,被書法界評為保存狀況最好的真跡。而另一件唐代懷素千字文,則是懷素在60歲時所寫,雖然名氣不如懷素40歲時手書的草書名作「自敘帖」,但書法界卻推崇是充分展現懷素書法技巧純熟之作,絕對是藏家眼中的夢幻逸品。陳學聖看完展覽後「感慨萬千」,因為故宮文物寄存制度即將改變,蘭千山館文物可能會從此離開台灣,台灣民眾再也難以親眼目睹這批珍貴的文物,呼籲大家趕緊把握時間到故宮觀賞。陳學聖說,國民黨智庫為矯正故宮犯下的嚴重錯誤,在國發會公共政策平台發起了「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附議案,雖然已經超過5000人連署門檻,但仍需要更多人來附議,展現公民力量。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也說,看完這幾件即將離開故宮的國寶,不禁回想起,她在擔任立委期間,吳密察還是文建會副主委,她曾與吳密察挑燈夜戰,逐條修文資法。她說,往事歷歷在目,但不知吳密察是否仍同當年,對文化傳承有熱情與文化多元的包容心?吳院長是否已忘了初心?畢竟豐富館藏應是博物館的使命,故宮卻是修改寄存規定,對古物寄存設下重重門檻,似欠缺「包容」的精神。李永萍說,她聽到段心儀老師的解說後,才得知如此脆弱的黃絹本,經過千年保留至今,是多麼不容易。她說,唐朝歐陽詢臨的蘭亭集序,曾刻在石碑上望永留存,後來還是裂成了三塊,反觀黃絹本卻能抵過無數天災、戰爭,還曾流浪到日本。若非蘭千山館主人林柏壽費盡千辛萬苦將國寶買回來,民眾如何有幸在台灣能一睹大書法家傳奇真跡?故宮將這樣的寶貝留在台灣,還有什麼爭議可言?又怎麼開得了口,叫蘭千山館後人拿回去?台灣怎會墮落至此?這兩幅書畫是舉世皆知的國寶級文物,而且不過就是兩個捲軸,又不是青銅器、馬車,故宮怎會沒空間寄存?擔任今日導覽的段心儀表示,蘭千山館文物的內涵與脈絡,能與人們的生活閱歷產生共鳴,如此令人引以為傲的文物,未來若從台灣消失,令人難以接受,因此,必須要讓國人明瞭台灣究竟失去了什麼。她也建議,應及早從教育途徑著手,各級學校皆應帶學生參觀故宮,讓孩子從小就能與故宮文物建立連結。此外,故宮每年帶來龐大經濟效益,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已有深度連結,但眼見被視為「永恆存在」的故宮將變質,除了文化人深感痛心外,也勢必將對市民日常生活造成嚴重衝擊。國民黨智庫發起搶救故宮蘭千山館文物的連署活動,已經跨越國發會門檻,但部分蘭千山館國寶可能在12月25日後就無緣在台灣展出,智庫召集人陳學聖等人今日也到故宮向展期將結束的唐朝褚遂良「黃絹本蘭亭集序」作最後巡禮。(圖/國民黨智庫提供)
退寄文物之謎1/古物也搞抗中保台? 學者籲多點專業少些政治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庫房空間不足」、「自然人名義寄存古物不是辦法」等理由,不顧藝文界質疑聲浪,堅持退回在故宮已寄存53年的蘭千山館珍貴古物,卻遭藍委及學者踢爆兩理由都難成立。國民黨智庫因此強調,蘭館文物是全人類珍貴遺產,寄存者也希望能永留台灣,縣市長選戰結束後,將發動一系列「蘭館國寶留台灣」行動,包括國發會網站全民連署、爭取文化部將蘭館文物列入國寶等,呼籲全民發揮林柏壽愛台灣精神,讓故宮同意蘭千文物續寄存,拒讓國寶流亡海外。立委鄭正鈐等人日前實地考察故宮庫房後發現,蘭館寄存書畫僅佔故宮書畫處中收藏櫃中的四櫃,在故宮典藏1萬多件書畫數量比例不到2%,立委隨即要求實地瞭解故宮書畫典藏空間全貌,但未獲同意,也讓立委留下滿滿的疑問。吳密察後來改口,指自然人長期寄存古物也不是辦法,國外美術館多以法人名義寄存,但此說再度遭質疑。輔大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張省卿就說,歐洲重量級博物館都樂於接受私人寄存文物,相關規定在19世紀已完備。她強調,蘭千山館寄存在故宮文物是不可多得文化財,故宮不再與蘭千續約必須調整,應大力爭取將該批文物續留故宮。朝野立委日前到故宮實地考察,立委質疑故宮收藏一萬多件古畫,蘭館文物只有約300件,怎可能像院長吳密察所言「欠缺寄存空間」。(圖/侯世駿攝)張省卿指出,國際重量級博物館,不僅管理制度完善,資訊公開透明機制也都上軌道,包括古物毀損修復、是否接受自然人寄存文物審查過程,都會定期資訊公開,故宮迄今則多列機密。她說,博物館因收藏歷代文物,常與「政治」扯上關係,甚至承受政治壓力,故宮若能比照歐洲博物館,多邀專業人士、學者參與決策,應有助避免遭外界「一言堂、專斷獨行」質疑。「故宮早年有指導(管理)委員會,決策採合議制,林柏壽就是因精通書畫鑑定又是大收藏家,獲聘任故宮管委會常委。」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說,反觀政院在民進黨二次政黨輪替後,明令廢除故宮管理委員會制度,故宮院長大權一把抓,但吳密察院長不論是故宮位階降階(從政院降階到文化部下,因爭議大,目前暫停中)或退回蘭千山館寄存文物,故宮內反對聲不小,但都是吳密察說了算,國民黨也只能號召民意以實際行動搶救蘭館國寶,不讓林柏壽「護國寶愛台灣」遺願落空。林柏壽(1895年-1986年),板橋人,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為板橋林家二房的重要成員,曾留學日本、英國和法國,學成返台後因不想受日本在台殖民政府之邀出任「台北州會」議員,舉家搬到越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國民政府來台,成為台灣著名企業家,曾先後在台銀、一銀、國賓大飯店、台電、台泥、台視、中國國際商銀、啟業化工擔任董事長或董事等要職,並與陳勇合資創立萬海航運。林柏壽公餘喜歡收藏古物,眼光獨到精準,曾獲邀擔任故宮指導(管理)委員會常委,後將其畢生收藏「蘭千山房」中的精品寄存故宮供民眾參觀,並曾出資數千萬重修板橋林家花園。故宮傳出基層維護古物人員遇缺不補,引發朝野立委關切人力吃緊,立院教育委員會朝野立委7日考察故宮庫房文物保存及管理情形時,正好遇到一位文物修復師專注修復文物。(圖/報系資料照)最早關注蘭千山館文物寄存危機的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認為,故宮接連發生爭議,除重大決策遭質疑有太多政治考量外,與吳密察的決策、管理作風也有關,例如吳密察專精台灣史,就任院長後大量引進學生、故舊接替以往專精中國史、古物保存的故宮主管缺,但長期實際管理、修補古物的工友(約聘僱技工)卻是遇缺不補,人數越來越少,與研究員人數不成比例,故宮基層維護國寶壓力當然越來越大。針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批評,故宮處理寄存品「蘭千山館」文物過程失當,有損故宮誠信與聲譽。故宮聲明,相關寄存作業都依藏品徵集辦法辦理,合約續約與否,由故宮與寄存人商議,雙方同意後決定,「蘭千山館」非特例,請外界尊重該批寄存文物所有人的意願與隱私。至於故宮與林家談判的最新進度為何,以及外界對故宮「院長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多有質疑與建議,故宮方面表示「沒有回應」。
退寄文物之謎2/傳板橋林家後人不解故宮決斷 陳學聖質疑陳倉暗渡之嫌
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以存放空間不足,堅持退回「寄存」超過50年的「蘭千山館」文物給寄存者、板橋林柏壽家族,令各界滿頭霧水。據悉,林家人得知此事後也很為難,而前立委陳學聖也認為內情不單純,質疑其中是否有「明退蘭館文物,暗助拍賣業者」的情形,國立故宮博物院目前正展出「晚明文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展」,走進故宮二樓210展廳,現場陳列書畫,件件都是名家大作,其中的「黃絹本蘭亭集序」與204展覽室中的「懷素小草千字文」,更吸引不少書畫迷專程朝聖。但民眾或許沒注意,兩件作品中文簡介最下方標註的「寄存001788」及「寄存001787」一排小字,與展場中其它展品是以「故宮XXXXX」號編碼截然不同,代表兩件作品都是民間寄存在故宮的珍品。黃絹本蘭亭及懷素小草千字文是蘭千山館文物中的鎮館寶,當年林柏壽就是取「黃絹本蘭亭」的「蘭」字,與「小草千字文」的「千」字,替書齋「蘭千山館」命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林柏壽在民國58年與故宮簽約,將蘭千山館收藏的222件最精品書畫及109件古硯寄存故宮,讓原是私人珍藏的唐、宋文物遺產提供民眾觀賞,展現大收藏家「不藏私」古風與氣度。民眾不必大老遠的跑到國外大博物館觀看,在國內就能親炙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真跡。古物拍賣業者私下推估,蘭千山文物中,僅蘭亭集序,拍賣價值就上看25億台幣,懷素小草千字文更因在故宮寄存過,形同通過官方鑑定,若拍賣,價格絕不比「黃絹蘭亭」低,最後若真步上拍賣一途,有望雙雙打破唐代書畫國際拍賣價格。故宮院長吳密察指因收藏空間不足,才無法繼續接受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但卻遭立委及學者的說法打臉,也引發外界好奇,故宮書畫庫房(如圖)空間是否已經真的不夠?(圖/報系資料照)故宮博物院前書畫文獻處長劉芳如在臉書上表示,2021年她還在故宮任職時提報了隔年展覽計畫,涵蓋「蘭千山館書畫特展」,沒想到她卸下行政職後,即傳出故宮要以「王世貞收藏展」取代蘭館文物展,並閃電宣布不再接受蘭館文物寄存。劉芳如是目前少數願公開評論故宮「蘭千山館寄存爭議」的故宮人,故宮從打破三件瓷器事件,南院無人機表演用陸貨令蘇揆震怒,直到傳出蘭館文物將離開己寄存53年的故宮,爭議可說是大爆發,傳出高層嚴禁故宮員工對外發表意見,讓許多故宮人敢怒不敢言。本刊調查,故宮與林柏壽當年簽訂的寄存文物契約,約定在今年10月31日到期,但故宮卻是在10月19日知會林家後人不再續約決定。因寄存契約中明訂,若任一方無意續約,須在半年前通知對方,據指出,林家已在10月下旬回覆故宮,希望按照契約精神,讓林家有半年的時間討論應變方案,但故宮未置可否。故宮原還準備今年展出蘭館書畫,今年卻臨時決定換展還要將蘭館文物退回林家,外界質疑是故宮高層倉促決定。陳學聖透露,他輾轉得知蘭千山館第二代,包括林翰東先生等六位後人,很尊重林柏壽將蘭館珍貴書畫寄存故宮決定,民國91年林翰東還將林柏壽收藏的另批珍貴書畫,也寄存故宮。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表示,「蘭千山館」林柏壽的第二代林瀚東先生,也曾將林柏壽生前的另一批收藏品寄存故宮,凸顯林家人多認為「蘭館」文物續寄存故宮是最能彰顯林柏壽「愛台灣」精神的最佳選擇。(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網站)陳學聖還說,林柏壽不僅珍愛古物,在蘭館文物寄存故宮前,已先行支付故宮100萬元的保管費給故宮,林柏壽同時非常「愛台灣」。根據智庫掌握的蘭千山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民國58年所簽訂的第一份寄存合約內容,明訂在藍館文物寄存後,若「光復大陸」故宮博物院「歸還原建」(指搬回中國大陸),蘭千山館寄存品亦應全數移交國立中山博物院在士林外雙溪院址保藏展陳(即現在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先人苦心擘劃,如今卻因吳密察一意孤行,恐事與願違,林柏壽念茲在茲的是文化,那吳密察身為故宮院長,在蘭千山館寄存案上,最在意的又是什麼呢?陳學聖也懷疑其中內情不單純,是否有「明退蘭館古物,暗助拍賣業者」的情形,故宮當然要交代的更清楚才能度悠悠眾口。針對國民黨智庫文教組召集人陳學聖批評,故宮處理寄存品「蘭千山館」文物過程失當,有損故宮誠信與聲譽。故宮聲明,相關寄存作業都依藏品徵集辦法辦理,合約續約與否,由故宮與寄存人商議,雙方同意後決定,「蘭千山館」非特例,請外界尊重該批寄存文物所有人的意願與隱私。至於故宮與林家談判的最新進度為何,以及外界對故宮「院長說了算」的管理方式多有質疑與建議,故宮方面表示「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