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死亡
」老人獨居戶10年增8成!「孤獨死」案例愈來愈多 新北曾1天內傳3起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資料顯示,僅1名65歲老人獨居宅數從2013年29.4萬宅,至2022年52.8萬宅,10年成長近8成,隨著獨居戶增多,「孤獨死」案例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六都當中,僅1名老年人口居住宅數,以新北10.6萬戶居冠,其次為台北7.9萬戶,台南約4.9萬戶。新北市去年10月間曾1天內傳出3起獨居者在家死亡多時卻無人發現的悲劇;新竹去年9月間更有獨居翁在家死亡多時,遺體遭狗啃食的憾事。台南仁德區成功里長鄭晴而去年底至今接連處理多起「孤獨死」個案,不乏死者在家發臭才被發現,即使送殯儀館也因無親友出面,只能冰存;甚至出現殯葬業盯上孤獨死長者無人善後,出面「搶屍體」,打著幫清寒死者辦後事名義,四處討善款斂財。經手多例「孤獨死」,鄭晴而深感社福網絡看似機制完備,但法令冰冷且僵化,「不是親屬,想幫也幫不上忙」。他舉1名在家自然死亡多日,遺體腐爛的獨居死亡里民為例,雖知身分但礙於面目全非,且欠缺身分證明文件,三更半夜聯繫不上公部門,殯儀館一度拒收,最後聯繫社會局證明死者為列冊對象,好不容易才送進殯儀館冰存。後來,從殯葬業者口中得知,若一開始以「無名屍」處理就不會遭拒,「明知身分卻要假裝無名屍,不是很矛盾?」鄭晴而說,社區關懷據點不乏流於形式,只有量血壓、填表卻未落實關懷訪視,「政府每年編大筆經費打水漂,有錢、有制度卻沒執行力,政府有認真檢視嗎?」他建議市府派1名公務員管理10至20個據點,以利於落實關懷訪視。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主任吳敏欣說,比起列冊的紙上作業,鄰、里長比社政單位更能掌握每個鄰里概況,就扮演守望的要角,甚至志工送餐、郵差送信也能觀察到「飯菜沒人拿、送信沒人拿」等異狀。她提到,獨居者不盡然是無助弱勢,有些可能傾向自由自在、一個人生活,而不考慮跟孩子或住進機構,當事人自認為可以,外人也難以強迫「避免獨居」,但外部還是需從旁關懷,透過鄰、里長甚至志工或鄰居,一旦發現鄰居未露臉、沒出門跡象,就是最佳守門人。吳敏欣舉日本為例,曾讓獨居長輩每天在家門口插旗,藉此傳達「身體健康」訊息,如未插旗則是身體抱恙,老人一旦有異狀,可及時被發現,但也有人認為過於標籤化,類似概念也可行,至於執行細節可再研議。
藝人猝逝1/「獨居死亡」非銀髮專利 統計發現「獨身中年死」更多
藝人羅霈穎、小鬼黃鴻升先後猝死家中震驚社會,有關「獨居死亡」的話題也引起重視。過去很多人以為「孤獨死」的都是老人,但現實上,在不婚、不生、個人主義的年代,孤獨死早就不是高齡者的「專利」!據《東洋經濟》報導,日本一年約3萬人孤獨死,一般印象都以為是老人「孤獨死」的情形比較多,但實際上更多是發生在40~50歲的獨身中年人。日本短期保險協會統計顯示,2019年孤獨死的案例中,平均年齡是61歲,非高齡一族所佔比例超過5成。以性別來看,男性居多,佔八成,女生約兩成。「孤獨死」的人高達八成是男性,主因是男性不像女性會料理、懂得照顧自己,多數天生不喜歡開口拜託他人、吐露自己的苦惱,這在日本尤其如此。日本經濟雜誌《周刊鑽石》指出,很多人以為「孤獨死」和貧窮有關,實際上不然,曾有案例是30歲男性死後3年才被發現,因為一個人租屋,不與鄰居往來,扣款也全部採用線上轉帳,因此死亡後遺體從腐敗長蛆到變木乃伊,從很臭到漸漸不臭,拖了3年才被發現;也有上市企業的菁英營業員與年輕主管不合,憤而離職,卻不敢和父母或手足講,靠著遣散費等存款自己獨居過了20年,最後一個人死在屋內。 比起老人,這群獨身中年人,就算有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也不會像老年人那樣重視就醫保養,再加上沒工作或待業,缺乏人際往來,一旦病發猝不及防就發生悲劇了。而且,孤獨死的人被近親發現的並不多,而是被有職業關係或生活關係往來的人發現比較多。以天數來算,死後3天內被發現的情形最多,因為未與外界聯絡,30天以後才發現的佔比超過14%。這些人活著的時候並非找不到親人,想找也找得到。只不過,不少人因為長年不願和親人往來,親情淡薄疏遠,一個人死在家之後,當警察聯絡親人出面時,也有家屬表明不願出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