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窄
」 南韓從螢幕切換到快捷列設計 三星與Google兩大摺疊機比拚「高效工作」
對摺疊機有關注的朋友都知道,今年度除了三星照慣例推出Galaxy Z Fold6外,Google的Pixel 9系列也推出了Pixel 9 Pro Fold這款第二代摺疊機。兩款雖然都是摺疊機,但是從螢幕尺寸、介面、內建AI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而本次《CTWANT》以商務人士的需求切入,從介面設計、方便使用性,以及兩家主打的AI功能來分析,看到底哪款能成為商務人士提升生產力的工具。顯示內容部分兩支手機在原廠預設的狀態下,隨機抓一篇新聞文字來進行閱讀的時候,Google Pixel 9 Pro Fold不管是在封面螢幕或是內頁螢幕,其所能呈現的文字真的都比Galaxy Z Fold6還要多。尤其在封面螢幕上,原本還沒測試前,原以為Galaxy Z Fold6的封面螢幕比較細長的關係,可以呈現的資訊應該會比較多。沒想到實際測試結果出爐後,卻是Google Pixel 9 Pro Fold雙雙勝出。但必須說實話,Google Pixel 9 Pro Fold雖然勝出,但差別真的就是一兩行的文字。Google Pixel 9 Pro Fold內外螢幕顯示情況。(圖/廖梓翔攝)Galaxy Z Fold6內外螢幕顯示情況。(圖/廖梓翔攝)通知列的設計在下滑通知列的設計上,Galaxy Z Fold6依舊採取傳統的單行式設計,所有資訊都在同一排,可以說是對熟悉一般手機操作的用戶來講十分貼心。Galaxy Z Fold6通知列設計。(圖/廖梓翔攝)但Google Pixel 9 Pro Fold的下滑通知列採取兩行式設計,左邊是各種快捷功能,右邊則是各項軟體的通知,而左右兩邊的欄位甚至還能個別左右或上下切換,用著很精準的方式來呈現各項資訊與功能的位置,這樣的版面設計上,其實更大程度的利用摺疊機大螢幕的特性,可以說是一個設計得十分優秀的小細節。Google Pixel 9 Pro Fold通知列設計。(圖/廖梓翔攝)軟體內外螢幕切換時使用摺疊機的時候,一定會遇到「開啟軟體後開/關螢幕」的情況。而在實際測試中,在封面螢幕打開APP後再打開內頁螢幕,兩台手機均可正常使用App,同時會因應版面的變化對App進行版面的調整。但如果今天是在內頁螢幕先打開App後關閉內頁螢幕,這時候三星的手機封面螢幕會直接進入到待機狀態,解鎖後是桌面,必須要重新開啟App,但是Google則是App直接改變版面,無須解鎖就可繼續使用。系統預設下,Galaxy Z Fold6無法在內頁打開螢幕後,直接無縫銜接到封面螢幕繼續使用。(圖/廖梓翔攝)以遊戲《天堂W》來測試,使用Google Pixel 9 Pro Fold來玩的話,不管是在哪個螢幕開啟,都可以無縫銜接遊玩。而三星的Galaxy Z Fold6的部分,如果是在內頁螢幕開啟遊戲的話,切換到封面螢幕時,會因為封面螢幕預設回到桌面的關係,必須重新切換到遊戲App內繼續遊戲。但三星Galaxy Z Fold6在設定內的「顯示螢幕」選項中,本身有個「在封面螢幕上繼續使用應用程式」的功能,在這個功能中,可以由用戶自己設定要讓哪個軟體可以自由在內頁螢幕與封面螢幕中切換使用。開啟這項功能並針對特定App完成設定後,在執行特定App時,就可以無縫銜接使用。Galaxy Z Fold6「在封面螢幕繼續使用應用程式」功能。(圖/廖梓翔攝)簡單來說,關於App的內外螢幕切換使用,Google Pixel 9 Pro Fold預設是「全開」,而三星Galaxy Z Fold6預設是「全關」,但可以針對App進行設定開啟。至於哪個部分比較好用,就看用戶的使用習慣與需求了。軟體顯示比例提到遊戲這種全螢幕的軟體,又延伸出一個「軟體顯示比例問題」。這點可以說是Android的原罪,早期Android在開發之時,各家廠商就延伸出不少各種詭異比例的螢幕,在當時也發生不少軟體無法正常顯示的情況。後續廠商間形成一種默契,開始逐漸使用16:9的架構進行軟體開發。而在Android系統的自適應功能出現後,這樣因為螢幕比例而無法正常呈現的情況可以說是相當罕見。但是隨著摺疊機的問世,軟體的螢幕呈現比例上又出現問題。在三星的部分,他們預設就是讓軟體以135:116的全螢幕方式進行呈現,但如果軟體無法符合這個比例的話,會出現畫面上下(或是左右)遭到裁切的情況。而如果要讓軟體正常呈現,三星Galaxy Z Fold6除了全螢幕外,還內建16:9與4:3兩種比例,這兩種比例可以讓軟體呈現更多、更完整的畫面,但相對的,螢幕上下(或是左右)就會出現黑框。三星Galaxy Z Fold6調整成4:3的話,上下會有黑框產生,剛好可以看到工具列。(圖/廖梓翔攝)而在Google Pixel 9 Pro Fold的部分,除了全螢幕外,則是有半螢幕(16:9)與3:2兩種比例,其中半螢幕的呈現效果,其實與封面螢幕的呈現效果差不多。而由於Google Pixel 9 Pro Fold螢幕本身的比例是接近1:1,如果軟體本身的自適應性不夠的話,會面臨大量資訊遭到裁切的情況,很多時候全螢幕的軟體(尤其像是遊戲)建議選擇3:2的比例來進行,雖然畫面資訊仍會遭到切割,但真的會比預設的1:1全螢幕然後大量切割來的好。Google Pixel 9 Pro Fold有三種比例可以調整。(圖/廖梓翔攝)軟體顯示比例調整設計提到應用程式顯示比例的調整,三星針對應用程式顯示比例,其實都是在設定內的「顯示螢幕」選項中,找到「全螢幕應用程式」來進行設定。三星這個功能內可以針對每個App的顯示比例進行調整。(圖/廖梓翔攝)而Google則是做了一種「很方便又很不方便」的設計,部分應用程式打開後,右下角會出現一個「全螢幕」的符號,點選這個符號就可以即時性的針對該軟體進行顯示比例的調整,使用者也可以很直覺地進行調整。右下角紅框處的圖標點選後可以直接調整App的顯示比例。(圖/廖梓翔攝)但如果再打開軟體時,右下角沒有這個符號的話,則必須要在設定中找到「應用程式」,從你要調整的目標軟體選單中,找到「顯示比例(實驗)」,Google目前並沒有針對軟體顯示比例的部分,設計一個統一的區塊可以統一修改,必須要進入個別軟體進行修改,這點上來說,可以說是不怎麼方便。如果沒有從上述那個功能進去的話,就要在應用程式內,進入每個程式逐一調整。(圖/廖梓翔攝)軟體快捷列設計在三星Galaxy Z Fold6上,軟體快捷列還是分成傳統的兩種設計,分別是在底部的「工具列」與常駐在右側邊的「側螢幕面板」。三星有下方與右邊兩個工具列。(圖/廖梓翔攝)其中工具列所呈現的App,其實與內頁螢幕底部擺放的快捷軟體有直接相關。系統預設是擺放三星官方的App,像是電話、訊息、網頁瀏覽器、相簿、相機等軟體。但當你對螢幕底部的快捷軟體進行重新調整後,後續啟動其他應用程式時,底部工具列的軟體就是會變成你原本設計的樣子,這排最多可以擺放8款App。其實桌面底下App的擺放順序,就跟工具列有直接關係。(圖/廖梓翔攝)除此之外,透過修改設定,工具列上的右邊也可以呈現2至4個「最近使用過的程式」。但實際呈現的數量還是會看你左邊到底擺放了多少App來決定。總之,工具列上最多只能呈現10款App。如果這些都不是你要用的App,也可以透過工具列最左邊的功能表按鈕,直接喚出全部的程式清單來進行選擇。而常駐在右側邊的「側螢幕面板」上方3個App是系統自動給予的外,下面預設有5個空間,可以讓你挑選那些「偶爾會用到但是懶得找」的軟體,比如錄音、地圖等等。而如果覺得5個空間還不夠用,用戶可以自己繼續在這個空間中添加App,最高可以添加到22個。「側螢幕面板」的App最多可以放到22個。(圖/廖梓翔攝)如果這樣還不夠用的話,實際在操作「側螢幕面板」時,底部同樣有個「功能表」的按鈕,點選後也是會直接喚出程式清單,直接透過程式清單來找尋軟體。「側螢幕面板」除了可以放各種App的快捷按鈕外,同時也可以放小工具、行程提醒,甚至是天氣等資訊。但當中比較可惜的部分就是「無法混用」。明明「側螢幕面板」可以透過上下滑動的方式進行拖曳,但是卻無法把一些很常用的小工具與軟體合併顯示在同一條側螢幕面板中,這點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側螢幕面板可設定的功能類型,可以同時設定多種。(圖/廖梓翔攝)在Google Pixel 9 Pro Fold部分,不管是封面螢幕或是內頁螢幕,底部均有一條僅容許4個空格的工具列,這4個空格中可以放讓你常用的App,也可以放你設計好的App資料夾。而當你打開任何程式後,工具列就會直接變小放在螢幕底端,而右邊多出兩個「你最近使用」的App圖案,方便你隨時使用這些App。比較可惜的是,Google Pixel 9 Pro Fold並沒有側邊工具列可以使用。如果你想要使用的App並不在工具列內的話,則可以點選工具列最左邊的功能表圖案,直接叫出App清單進行選取。桌面底下App的擺放順序與內容,就是直接影響到工具列。(圖/廖梓翔攝)軟體多工設計為何要花那麼多版面來研究工具列的部分呢?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軟體多工」。摺疊機的一大特色,就是可以讓2個或2個以上的軟體同時呈現在螢幕上。在Google Pixel 9 Pro Fold上,理所當然有這個功能。當你在內頁螢幕開啟某一套軟體後,可以從底部工具列(或是工具列的功能表中)找尋你要的App,接著按住App的圖標,這時候內頁螢幕就會呈現左右兩個大色塊,讓你決定這個新的App要放在哪。當你打開2個App後,也可以按住兩個程式中間的灰色處,這樣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調整左邊與右邊App的顯示比例。(圖/廖梓翔攝)除此之外,如果你真的很常使用某2種軟體搭配起來的分割畫面顯示的話,也可以選擇「儲存應用程式配對」,這時候你的桌面上就會出現一個由2個App組合起來的圖標,以後只要點選這個圖標後,就會一次開啟2個App。可以把常用的分割螢幕搭配儲存起來,放在桌面變成捷徑。(圖/廖梓翔攝)而在三星Galaxy Z Fold6上,根本就是把分割畫面玩出花出來。除了Google Pixel 9 Pro Fold有的從工具列拖曳App開啟左右分割畫面外,Galaxy Z Fold6除了有左右分割外,甚至還能做到上下分割。Galaxy Z Fold6可以上下分割。(圖/廖梓翔攝)也能左右分割。(圖/廖梓翔攝)而除了同時開2個軟體做出來的分割畫面外,Galaxy Z Fold6還能以此延伸,在打開第3個App,讓螢幕變成有3個軟體同時出現的三分割畫面。甚至可以做到3分割。(圖/廖梓翔攝)如果真的要很極端,Galaxy Z Fold6還有著「浮動視窗功能」,在畫面上出現軟體三分割的情況下,你還能把目標App使用「浮動視窗功能」,再次添加到很熱鬧的畫面中。透過浮動視窗還能加上第4個軟體。(圖/廖梓翔攝)當然,這時候其實「如何快速選擇目標App」就很重要了,所以這就凸顯出「工具列」的重要性。由於Google Pixel 9 Pro Fold的工具列數量較少的關係,其實更多的時候都是使用功能表來選擇App,而三星Galaxy Z Fold6由於有下方與右方App工具列的關係,因此在選擇App分割的時候,速度上會比較快。三星Galaxy AI功能介紹自2024年推出以來,三星Galaxy AI就在手機上創造不少豐富有趣的功能,其中比較受到矚目的,大概就是「通話即時翻譯」功能,從原本在S24上只能支援電信通話,到Fold 6的時候,已經變成可以支援LINE、WhatsApp等第三方通訊軟體。當用戶在與外國人溝通時,就可以開啟這項功能,「通話即時翻譯」可以在雙方用著自己本國語言溝通的時候,將對方的內容翻譯成自己能夠理解的內容,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使用。除此之外,商務人士最常用遇到的工作場景就是開會,而為了擔憂自己的筆記沒有辦法及時性的詳實記錄,所以許多人都有開會錄音的習慣。但當會議結束的時候,又遇到要聽打錄音內容的窘境。而三星Galaxy AI就有一個「語音轉文字智慧助理」,這個功能能將錄音一鍵轉為逐字稿,並進行翻譯、摘要整理,讓長時間的會議紀錄更高效流暢,是商業人士的得力助手。在設定中可以查看三星Galaxy AI各種功能。(圖/廖梓翔攝)另外比較值得推薦的功能,大概就是「訊息即時翻譯助理」,用戶只需要輸入中文便能轉換成外語,與外籍友人訊息聊天、寫外文商務電子郵件超實用。其中,智慧寫手能針對輸入內容提供適當建議,不論向客戶傳送禮貌訊息,還是撰寫社群媒體文案,都能確保用語恰當並符合原意。都提到翻譯了,那也不能錯過三星Galaxy AI的「翻譯助理」,該功能的使用場景適用於「面對面」交談,透過摺疊機螢幕可摺成90度的特性,直接開啟即時語音同步翻譯的功能,你的說話內容會自動轉換成目標語言的文字,呈現在封面螢幕上給對方看,而對方的說話內容,則會翻譯成你的語言呈現在內頁螢幕上,可以說是一個溝通的超強利器。翻譯助理,內外螢幕呈現兩種不同語言。(圖/廖梓翔攝)除了上述功能外,Galaxy AI還有「網頁摘要智慧助理」、「智慧回覆建議」等功能,對於使用資料收集、回應訊息的時候都可以有很大的助力。同時,目前Galaxy AI繁體中文已於10月底正式上線,台灣用戶只需至「設定」下載「語言套件」,即可享有更符合在地需求的AI體驗。Google AI功能介紹如果單從宣傳角度來看的話,Google在Pixel 9系列宣傳時,主打的AI功能(台灣區能用的)主要會放在攝影方面,在相機部分有內建各種強化畫質、輔助拍攝的功能,像是AI與AR結合在一起的「一起拍」功能,只要透過這個功能,在拍攝團體照的時候,拍照者先幫大家拍完照,後續只需要請一人來幫忙,就可以透過重複曝光的方式,讓拍照者也出現在團體照內喔。相較於三星Galaxy AI,Google在台灣地區下放的AI功能的確不多,但「不代表沒有」類似功能。像是主打面對面交談用的「翻譯助理」,其實在Google翻譯本身就有十分接近的「對話模式翻譯」,而且透過本身軟體的設定,也能讓Google翻譯同時使用內外螢幕來進行即時性的對話。雖然功能設計上並非完美,但本身使用上的方便性也不差。Google翻譯本身就有支援面對面的即時語音翻譯功能。(圖/廖梓翔攝)Google翻譯也能在Google Pixel 9 Pro Fold上同步使用內外螢幕進行即時語音翻譯。(圖/廖梓翔攝)而「語音轉文字智慧助理」功能,如果扣除掉「翻譯」這件事情的,將目光專注在「語音轉文字」上的話,其實Google Pixel 9 Pro Fold內建的錄音機就有「語音轉文字」的功能,算是一個已經到達「可用」等級的服務。Google的錄音功能有支援即時性語音轉寫。(圖/廖梓翔攝)所以Google Pixel 9 Pro Fold的AI功能到底是好是壞呢?如果把內建的Google Gemini拉進來比的話,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在Pixel 9系列中,Google讓Gemini取代傳統的數位助理。使用方式也與傳統相同,直接透過說出「Hey,Google」來啟動功能。Gemini取代了以前的Google語音助理。(圖/廖梓翔攝)至於Gemini版的AI助理到底有何用途呢?除了像過去請他幫忙寫簡訊、訂鬧鐘、問天氣,查看行事曆外。你還能拍照詢問Gemini「冰箱這些食材該怎麼處理」。除此之外,就是Gemini的先天優勢「與Google Workspace的高度整合」。Gemini的AI助理可以與Google本家程式連動使用。(圖/廖梓翔攝)Google Workspace其實包含了Gmail、雲端硬碟、行事曆、文件等Google官方推出的工具,相信現在不少人的工作都與這幾套軟體脫離不了關係。而當Gemini加入後,你可以直接請Gemini幫你「整理近期電子郵件的重點內容」、「搜尋雲端硬碟中符合某個條件的檔案」,甚至還可以對Gemini詢問附近特定營業內容的地標,然後要他把地標標記在Google地圖上。實際體驗後,如此超高的整合度,其實真的會讓人十分傻眼。只能說,成果驚人。(圖/廖梓翔攝)但也是有個很搞笑的情況,目前Gemini的AI助理僅接受「個人帳號」使用,也就是如果你公司是自購網域加入Google Workspace服務的話,即便你原本架構是Google的,但是Gemini的AI助理目前仍「不支援使用」。至於何時開放,官方並沒有明說。實際體驗的感覺為了這次的測試,其實真正做到「長時間」的使用這兩款手機。由於過去就是長時間三星摺疊機的用戶,所以Fold 6用起來可以說是十分的熟悉,甚至已經熟悉到「自動忽略」某些自己早期接觸時認為的缺點。兩台手機對比之下,三星Galaxy Z Fold6真的是沒話可說,歷經了6代的研發,使用者的大部分需求其實真的都已經考量進去。剩下比較讓人頭痛的App介面問題,其實更多是卡在相關廠商的配合度了。但在接觸Google Pixel 9 Pro Fold後,真的有改變部分的想法。首先Google Pixel 9 Pro Fold接近一般手機比例的封面螢幕,就算只使用封面螢幕操作手機,也不會有三星Galaxy Fold系列那種「狹窄」的感覺。你知道,對於手指粗大的人,想要在三星Galaxy Fold系列的封面螢幕上打字,到底有多痛苦嗎?而Google Pixel 9 Pro Fold的寬螢幕讓打字成為一件輕鬆愉快的事。相對的,在使用三星Galaxy Z Fold6的時候,自己幾乎會下意識地跳過封面螢幕,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是打開內頁螢幕使用。不過,螢幕寬了也有其代價。裝上保護殼後,Google Pixel 9 Pro Fold明顯變得更寬。摺疊機的用戶都需要知道,要長時間的使用摺疊機「內頁螢幕絕對需要保護貼」、「螢幕轉軸絕對要保護」。螢幕轉軸絕對是是摺疊機的「命根」,建議用戶在選購保護殼或皮套時,一定要會挑選能保護轉軸的款式,這樣才能避免因碰撞或損壞,導致因為更換轉軸產生高昂的維修費用。然而,當你給Google Pixel 9 Pro Fold選了一款能保護轉軸的皮套後,手機寬度進一步增加,雖然不影響日常操作,但放進口袋時「占空間」的感覺明顯加劇。回到使用層面,作為商務人士,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手機能否高效支持工作非常重要。三星Galaxy Z Fold6在UI設計上確實精妙,它的工具列與側螢幕面板設計能快速喚出常用App,加上左右、上下分割畫面,甚至三分割與浮動視窗的功能,能讓多工操作流暢自如,可以避免耗費時間從通訊軟體、信件、PDF檔案中搜尋自己需要的資訊。而Google Pixel 9 Pro Fold在UI設計上雖然不如三星如此「華麗」,但是從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其巧思(像是那個兩列式的下拉式選單)。除此之外,AI助理Gemini的存在真的讓人十分驚艷。本身摺疊機因為螢幕尺寸優勢的關係,在處理商務方面的方便性就已經遠超過一般手機,再加上Gemini與Google的各項服務深度整合,從處理郵件到管理行事曆,甚至搜尋雲端檔案都能輕鬆搞定。對經常使用Google Workspace的用戶來說,Gemini簡直是工作的最佳助手,讓日常作業變得更高效。總結三星Galaxy Z Fold6是實現高效多工操作的利器,UI設計考量周到,對習慣以工具列快速操作的用戶特別友好。而Google Pixel 9 Pro Fold則是日常依賴Google服務的用戶首選,Gemini助理無疑是它的一大優勢,但寬機身與封面螢幕的設計,也讓它更接近傳統手機的操作體驗。兩款手機各有優勢,至於要如何選擇,就看使用者需求而定。
新北環狀線板橋中和段停駛逾7月 侯友宜喊年底全線復駛
新北市長侯友宜19日表示,0403大震停駛至今的環狀線「板新」至「中和」段,目前修復已進入最後階段,只要安全無虞,有望「年底全線復駛」。0403地震讓環狀線軌道鋼箱梁移位受創而修繕至今,侯友宜19日到最接近「斷軌」地點的中原站視察修復狀況時指出,目前已完成6支「簡支梁」復位,還有3支「連續梁」預計20日一次到位完工,接下來大約需20幾天完成機電工程與軌道工程收尾,並會旋即交由新北捷運公司測試。侯友宜進一步指出,停駛路段至今也已更換1,020片「軌道基鈑」,藉以逐步將900公尺長的軌道復原,水環及機電系統纜線也已完成80%更新,目標在年底全線復駛營運。侯友宜直言,接下來3支跨位移連續梁施工位於員山路及中正路交通要道,施工困難度非常高,這3支連續梁加起來長達110公尺、重達1,200公噸,需同時頂升風險非常高,修復過程除用精密設備同時監控頂升狀況外,也使用具預警功能的同步位移控制器,將以連動方式施作一次復位,預計20日一鼓作氣就能完成。新北市政府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鋼箱梁於全數復位完成後,全面更換為新優化的盤式支承設施,也會增設永久防落橋及抗拉拔裝置作為第二道防線,希望在雙重保護機制下確保六級強震來襲不再有位移。他說,目前正同步進行軌道、伸縮縫、隔音牆與電力通訊線路恢復工作,最後再做全路段機電系統整合測試,並進行電聯車試運轉,都沒問題便可恢復運營。李政安指出,環狀線軌道受損復原工程,經費目前包含土建、軌道、機電、設計監造、設計審查、第三方公正單位、保險費用等,合計約新台幣11.93億。他強調,此次環狀線復原工程歷經夏季酷熱及鋼梁狹窄空間、午後雷雨、秋季連綿陰雨天氣,還有2024年多次颱風影響動輒5天以上,施工仍全力投入,將在確認運轉安全無虞下力拚年底復駛。而針對各界關心責任歸屬,國民黨立委張智倫則提醒,目前環狀線力拚年底復駛,9月專家鑑定完成的「災害調查分析與原因探討初步報告」已分別送至新北捷運局、台北捷運局審查,最終責任歸屬尚未公佈,目前新北市修繕仍在墊付階段,自己也會持續關心修復進度、向中央爭取協助。
睡覺吵死人「竹科太太想換老公」 醫示警:恐增加高血壓、心臟病風險
許多夫妻常常因為打呼問題搞到要分房睡!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分享,有竹科太太因為老公太會打呼,直接問他「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嚇得他在診間不敢接話。張益豪提醒,打呼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張益豪18日在臉抒發文分享,有竹科太太受不了老公一直打呼,跟他開玩笑說,「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害得張益豪在診間都不敢接話,「請問當下你是醫師,你會怎麼回?」張益豪指出,打呼(鼾症)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可能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至於為何會打呼?張益豪解釋,打呼通常是因為睡眠期間氣道部分阻塞導致,可能的原因包括:體重過重:過多的脂肪組織可能壓迫氣道。睡姿問題:仰睡時舌頭可能向後墜,影響氣流。鼻部問題:鼻塞、鼻中隔偏曲或鼻竇炎會加重鼾聲。下顎結構:下顎後縮或狹窄的氣道可能增加打鼾風險。飲酒或服用鎮靜劑:這些物質會使肌肉過度放鬆。張益豪也列出改善打呼得法,包括:控制體重:減少體重可顯著降低鼾聲,尤其對超重者效果明顯。改變睡姿:試著側睡而非仰睡,使用側睡枕或在背部縫一個網球來幫助改變習慣。避免酒精和鎮靜劑:睡前幾小時避免飲酒或服用會鬆弛肌肉的藥物。睡前避免過飽:過多的食物會增加橫膈膜的壓力,進而影響氣道。此外,也可以透過改善鼻部呼吸,來改善打呼問題,例如:清潔鼻腔:睡前使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例如鼻腔沖洗器),有助於改善鼻塞。使用鼻擴張貼片:部分民眾可輕微打開鼻腔,幫助氣流更順暢。治療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竇炎或鼻中隔偏曲,應諮詢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治療。或是使用輔助工具: 口腔裝置:由牙醫製作的下顎前移裝置(MAD)可以幫助氣道保持暢通。正壓呼吸器(CPAP):適用於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是治療此病的黃金標準。張益豪醫師也在文末特別提醒,打呼並非單純「吵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可能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標。如果改善生活習慣後仍無明顯進步,應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早診斷、早治療才是維護健康的關鍵!
皇翔拿下「最複雜都更案」總銷破600億 總座廖宇祥:明年房價持平
號稱全台最複雜公辦都更案「永和大陳社區」,共分7個更新單元,皇翔建設(2545)繼拿下單元3後,今(18)日又簽下單元4,未來2案將合併共同規畫興建,含地主分回戶合計總銷將破600億元。面對當前房市,皇翔總經理廖宇祥表示,皇翔的推案、購地不會停歇,也將持續參與公辦都更案,預估明年房價仍將持平,「因為原來的成本就很高。」永和大陳社區公辦都更案位於永和中正橋頭,全區面積達8.7公頃(約合2.6萬坪),因建物老舊、人數眾多且巷道狹窄,又有全台規模最大、產權最複雜的公辦都更案之稱。新北市府2010年起推動大陳社區都市更新,共規劃為7個更新單元。由於產權複雜、所有權人分散全國,加上違章占用等問題,導致多次流標,在新北市府與新北住都中心努力下,單元2、3、5、6、7陸續招商成功,單元1、4則在今年重啟招商,其中單元4由皇翔建設獲選。今日在新北市長候友宜的見證下,由出資人皇翔建設董事長廖年吉與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共同完成簽約儀式。侯友宜致詞表示,新北市老舊房非常多,30年以上的多達幾十萬棟,其中永和大陳都更可說是全台最複雜、最不好解決的個案,過去曾由議員帶領前往巷弄,發現房子相當擁擠,不用說消防車,連救護車都很難進去。如今單元2在2020年完工入住後,其他單元也期盼能加快更新腳步,所以市府2021年成立住都中心,並交付單元1、3、4,如今單元3即將施工、市府負責招商的單元5、6、7目前審議中,預計自2025年下半年開始分別動工。皇翔建設拿下永和大陳社區單元3和單元4,未來2案將合併共同規畫興建,圖為整體規劃更新示意圖。(圖/新北住都中心提供)侯友宜也提到心中最掛念的其實是單元1的招商狀況,目前已經再度公告,有信心明年開工動土,單元5、6、7也期盼在剩下的任期,全部都開始動工,「這是我最大的心願」。據了解,大陳單元4基地面積達3817坪,採權利變換方式進行都更開發,皇翔將投入161.8億元開發,預計2032年完工;單元3則於今年7月拆除,預計2029年完工入帳。皇翔副總游玉華表示,單元3預計在明年第一季動工,工期5年,將採邊建邊售,但對銷售價格持保留態度,僅表示「這邊地點很好,價格依當時市場環境而定」,至於單元4,由於還有相關程序在跑,最快開工時間可能也要1年半以上。預計單元兩案總銷高達600億元以上,由新聯陽代銷,而皇翔將依分回比例認列未來收益。新北住都中心執行長錢奕綱說,單元4最大的特色,是與單元3隔著超過2,000坪的中央公園對望,單元3、4同為皇翔建設,也少了單元間開發介面協調的問題,相信進度上能走得更快一些。此外,住都中心手上最後一塊拼圖是單元1,若順利推動預計明年第一季簽約。面對當前房市,皇翔總經理廖宇祥表示,近年房市變化大,尚未評估單元3、4的售價,但公司將持續積極參與政府公部門的公辦都更案,公司自購土地也會持續,雖然目前市場受限貸令影響氛圍,但皇翔的推案、購地動作不會停歇,明年推案量將照計劃走,並預估明年房價仍將持平,「因為原來的成本就很高。」
秋遊好夥伴!輕鬆擁有Škoda Kamiq「5大細節」 讓每趟旅程都更舒適愜意
揮別炎炎夏日,迎來舒適又涼爽的秋天,是一個適合出遊、踏青的好時機,這次開著新生代生活休旅生活表率Škoda Kamiq,以其靈巧身形符合都會叢林恣意探索樣貌漫遊台北,除了享受繁忙台北中的片刻寧靜以外,也能感受Kamiq無時無刻的貼心和細心,讓旅程變得安心又舒心。本刊從6月在台東與Kamiq接觸,到11月在台北的相處,從這「5大細節」真真切切的發現,Kamiq的好,完全融入在行駛中、旅行中和生活中,能輕鬆地全部擁有。(圖/黃耀徵攝。)細節1:照亮眼前的每條路 讓視界更不一樣 Škoda Kamiq頭燈採用3D立體水晶設計,不僅打造引人注目的亮眼焦點,更能提升行車安全,以炯炯有神的銳利雙眼讓眼前的每條路更清晰、更明亮;尾燈搭載LED智慧照明技術,並進一步導入LED動態轉向指示設計,以歐洲設計思維彰顯Kamiq的非凡品味。Kamiq炯炯有神的車頭燈,不僅是車本身的亮點,也能照亮駕駛的路(圖/黃耀徵攝)。值得注意的是,除了LED前霧燈具備角落照明功能外,Kamiq全新配置的Matrix LED智慧複眼頭燈,除了具備遠/近光燈自動切換的效果以外,更可透過車內攝影鏡頭感知環境變化,進而改變照射角度、距離與光形,不只是駕駛前方視線獲得安心保障,對向用路人也能避免強光直射。(圖/黃耀徵攝。)這次從台北市區開往福德坑,由於行駛山路時天色陰暗且面臨眾多彎路,好在有Matrix LED智慧複眼頭燈,照亮每一條眼前的路,更提高出門時的安全性、安心感。細節2:智能配備不怕迷航 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Kamiq車內配有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板、以及採用寬螢幕比例的8.25吋中控觸控螢幕,主畫面中可以看到「空調」、「車輛」等分類,在使用上更直覺;同時搭配無線Apple Carplay/Andriod Auto,只要連上手機導航,就是每趟出遊實用的好夥伴。主畫面分類非常仔細,不會找不到設定在哪裡的問題(圖/黃耀徵攝)。透過無線Apple Carplay能使用導航、聽音樂,完全不怕出遊迷路或是開車無聊(圖/黃耀徵攝)。而且,全新Kamiq無線充電面板功率從原本5W加強至15W,在導航到達目的地後依然有滿滿電力。不僅如此,前、後座共具備4個USB Type-C插座供應45W快速充電,經本刊記者實測,就算充筆電也能在20分鐘內回充超過10%以上的電量,出遊、辦公全都能兼顧。即使手機電量只剩10%以下也不用擔心,不僅有無線充電板,還有多個USB Type-C插座(圖/黃耀徵攝)。細節3:空間機能滿分 載客載物不是問題雖然這次只是台北一日遊,並沒有帶太多行李,不過行李廂在基本乘坐狀態下擁有400公升置物空間,透過60:40分離傾倒的後座椅背支援下,最高具有1,395公升,兩側還附掛鉤提升收納功能,以這次出遊購買小紀念品來說,有掛鉤剛好可以避免東西在後座滾來滾去的困擾。行李廂設有掛鉤,可以將提袋掛上,避免在後座滾來滾去的情形(圖/黃耀徵攝)。不只是載物方便、好用,Kamiq駕駛與前座乘員還有1,051mm頭部空間以及 1,439mm肘部空間,坐起來很舒適、寬敞;而且後座更享有1,003mm頭部、1,425mm肘部及73mm的膝部空間,簡單來說,就是一位175公分的男性在後座乘坐,完全沒有壓迫感,腳部也有許多空間擺放。後座坐起來舒適、寬敞,且膝部和頭部空間也非常足夠,出遊時載親朋好友完全不是問題(圖/黃耀徵攝)。值得一提的是,全新Kamiq搭載電動啟閉尾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到大賣場採購後,手騰不出空間開門,就可以一鍵開啟取物、置物,提升生活中的便利性。雖然是一輛小休旅,但是具有最大1,395公升的載物空間,對出遊、採買來說非常夠用(圖/黃耀徵攝)。細節4:全新動力系統增添行駛舒適感 油耗表現也驚為天人全新Kamiq採用集團先進的MQB底盤及提供2種動力配置,包含1.0 TSI、1.5TSI渦輪增壓引擎。以這次試駕1.5 TSI採用的直列四缸引擎來說,具備150匹最大馬力及25.5kgm最大扭力,0至100km/h加速所需時間為8.3秒,並搭配DSG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根據能源局公布數據顯示,1.5 TSI平均油耗為18.8km/L以上,即使時常國旅,也不用擔心在油錢上的預算過高。此次Kamiq試駕車型為1.5 TSI,採用的直列四缸引擎具備150匹最大馬力及25.5kgm最大扭力(圖/黃耀徵攝)。這次實際駕駛從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台北松菸到木柵福德坑公園、山水綠公園,再到台北木柵動物園,沿途從市區到郊區、從平地到山上,4,241mm x 1,531mm x 1,793mm的車身尺碼可以輕易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狹窄的單向路段中,也能從容開過,相當方便。在熱鬧的台北市區穿梭,對靈活的Kamiq來說都是輕而易舉(圖/黃耀徵攝)。此外,開往山路上時,能充分感受到動力回饋優異、油門反應靈敏,即使行經不平路面,也不會感覺車身晃動,過彎穩定性也相當足夠。身為駕駛開起來輕而易舉,而身為乘客坐起來也輕鬆自在。不論是山路、高速公路及彎路,Kamiq的穩定性都相當足夠,令人安心(圖/黃耀徵攝)。細節5:生活美好夥伴 安心自駕成最強後盾全新Kamiq改款後也大幅提升車輛安全性,不僅具有完整ADAS配置(AdvancedDriver Assist System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包括全速域ACC主動式定速跟車系統、Front Assist 前方輔助系統、AEB行駛中緊急煞車系統、車側盲點警示系統、車道維持及偏移警示系統,同時加強搭載Crew Protect Assist前座乘員防護系統及Drive Alert疲勞駕駛警示系統,不僅降低行駛時的危險性、出遊時的疲勞度,也大幅提升乘坐時的安心感。全新Kamiq改款後也大幅提升輔助系統(圖/黃耀徵攝)。Kamiq還配有同級最多9具氣囊,加上附圖像及車距顯示的倒車警示系統,不僅開車安心,倒車、停車也都不是問題。倒車警示系統能讓駕駛掌握車後視線、周遭環境,降低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圖/黃耀徵攝)。Škoda旗下熱門小型休旅Kamiq在改款後,不僅行駛穩定度更提升、車內智能配備也更豐富,而且雖然定位在小型休旅,但是空間和輔助配備也完全不輸給其他更大型的車款。這次趁著舒適宜人的天氣,開著Kamiq在台北一日遊,如同前面提到的,Kamiq不論在旅行還是生活中都是駕駛的好朋友,就像秋天的微風一樣慢慢地吹入生命中,那麼舒適、涼爽,成為一個難以忘懷的存在。(圖/黃耀徵攝。)
天兔眼牆雲系「像超大龍捲風」 再創首次11月發2陸警紀錄
今(14日)台灣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氣象署預報,今(14日)大氣環境為偏東風,水氣減少,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馬祖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有零星降雨機率,而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則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氣溫方面,預測台灣各地及金門高溫可以來到28至31度,溫暖微熱,低溫則為22至25度,而澎湖全天23至26度,馬祖整日為21至23度。颱風預測路徑。(圖/氣象署)第25號中度颱風「天兔」,今天清晨5時位於鵝鑾鼻南南東方630公里之海面上,向西北轉北北西進行,氣象署在清晨5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此颱風預測將進入巴士海峽,未來由台灣東南方海面北上的機率較高,對於花、東及恆春半島的天氣影響較大,因其路徑仍有不確定性;第24號輕度颱風「萬宜」,今凌晨2時在關島西南西方海面,向西移動,對本周台灣的天氣暫無影響;第23號輕度颱風「桔梗」,今凌晨2時在東沙島西北西方海面,朝廣東及海南島海面前進,預測短期內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天兔仍有西修趨勢,且強度已經來到中颱上限,但隨它通過呂宋島,強度可能會減弱一些,根據氣象署最新路徑,已將路徑修到「擦過」鵝鑾鼻一帶,而若以日本氣象廳(JMA)、中國氣象局(CMA)等,都已經認定會登陸屏東,將再次迎接1967年吉達颱風以來,睽違57年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粉專指出,隨著路徑的西北修,暴風圈範圍將涵蓋嘉義以南及花東地區,但目前主要風雨區域還是屏東及台東地區,提醒上述區域民眾周五(15日)傍晚起務必防範風雨,若路徑再往北修正,連高雄也要警戒了。粉專也提到,若順利發布陸警,將又創了一個紀錄,氣象署在歷史上(1958年以來),尚無在11月發布2個陸上颱風警報的記錄。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桔梗颱風很明顯「高低層分離」。(圖/翻攝自臉書/鄭明典)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看看颱風雲圖,桔梗颱風很明顯「高低層分離」,低層環流中心還很明顯,但是近中心已經沒甚麼強對流,原本颱風的高層雲系偏在低層中心的東北方;天兔颱風昨晚對流爆發,高層輻散場很明顯,眼牆雲系很集中,幾乎像個超大的龍捲風,但是北方明顯有乾空氣捲入,隔開了中心和南方持續發展的強對流,限制了颱風的強度,若從傳統紅外線雲圖來看,天兔颱風T強度很高,但是從可見光雲圖看,眼牆雲系並不均勻而且狹窄,強度判定和紅外線依據會有落差。
吵翻!復旦大學教授公開建議「年輕人畢業先啃老」 本人親揭原因
畢業工作、買房安身、結婚生子,傳統「社會時鐘」將年齡標好了刻度,裹挾著年輕人打卡式步步向前,脫軌或延遲都成為「非常規選擇」。不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近日卻提出「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的觀點,引發廣泛討論。《澎湃新聞》報導,梁永安表示,「啃老」並非不勞而獲、消極躺平,而是重要的自我探索過程。年輕人畢業後無須急於工作,應當趁年輕挖掘興趣、理解世界的多樣性,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念。即使花2、3年探索世界後沒有很快得到實際回報,但還是擁有了不一樣的過程,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嘗不是一種「滿載而歸」。他接著說,在不少人看來,「啃老」一說推翻了傳統社會時鐘,也頗有幾分理想主義色彩,然而在諸多人努力追求確定性的時代,卻強調保持「不確定性」的意義,在學歷擠壓、職業焦慮的現狀下,畢業即工作並非唯一路徑,「到跨文化、跨文明的時空里拓寬生命體驗,或許會獲得新的自我關照」。梁永安指出,目前的工作選擇空間只是被前一代人建構出來的,這個世界上除了既有的社會分工體系外,還有很多工作選擇的「空白」,年輕人應該盡量避免受限於被規定好的狹窄勞動空間,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富有活力的增長點。很多時候,思維的受限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可以考慮借鑒國外「gap year(間隔年)」的工作性旅行方式,前往跨文化、跨文明的空間裡體會生命應該怎樣過,再回頭看就可能形成新的自我關照。梁永安說明,在進行跨文化體驗時,有時需要外部資源支持一下,才能擁有前進探索的自由,這就形成了「啃老」一說,就像梵谷依靠弟弟的支援才能自由地作畫,肆意發掘天賦;此刻的「gap year」並非遊手好閒,恰恰相反,是為了更遠期的成長性而投資,甚至是對長期發展更有思考、更有規劃的體現。在梁永安眼中,置身於中國現代社會的城市化、中產化發展軌跡之下,年輕人積蓄精神力量、拓寬創造空間,將成為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動能。當下每一個青年的個體選擇,終將匯集為河流的形狀,成為社會潮湧奔流的方向。這也成為他反覆敘說的意義。
吳忠達生前畫面曝!輕嘆一聲環顧戰場 隊友曝:同隊已22人戰死
烏俄戰爭即將邁入第3年,雙方仍在戰場上僵持;日前傳出台灣前陸軍特戰部隊官兵吳忠達,以志願兵身分加入烏克蘭正規志願軍,並戰死烏東前線,成為第2名在烏克蘭陣亡的台灣志願兵。這段期間,吳忠達曾跟牧師黃春生保持聯繫,吳忠達犧牲噩耗傳出後,黃牧師在臉書分享吳生前發送給他的最後影像,短短25秒影片中,吳忠達不發一語,只是轉動鏡頭拍攝自己周邊的環境,並輕輕一嘆,一旁還可聽到槍響不斷。牧師也寫下「槍砲聲中的嘆息」。而與吳忠達同一小隊的潘姓志願兵透露,現在同隊已有22名戰友殉職,可見前線戰況激烈。吳忠達現年44歲,過去曾在陸軍特戰指揮部擔任特戰兵,退役多年就曾向親友透露「不忍看到孩子因戰事來不及長大」、希望多出一份心力,於是2022年加入國際軍團,半年後再次披上軍裝奔赴烏克蘭正規軍擔任傭兵,並在最前線與俄軍交戰。據悉,吳出任務時和同袍多次被俄軍重重包圍,但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並在槍林彈雨的惡鬥中衝鋒突圍。未料最終卻在2024年10月31日在烏東前線戰死,11月2日獲外交部證實。據了解,吳忠達已經離婚,跟前妻育有2子1女,兒子就讀高中,另外二兒子及女兒為國中生;3名子女都在台灣,由吳的父母親照顧。跟吳忠達保持聯繫的牧師黃春生,3日在臉書粉絲專頁透露犧牲噩耗,並於當日深夜分享2段吳在戰場上拍攝的影片。其中一段為吳忠達跟戰友共乘BMP裝甲運兵車的18秒畫面,一行人擠在狹窄車廂內,他還面露微笑拉左右隊友一同入鏡,牧師則寫下「阿達小隊出任務」;另一段25秒影片,則是他站在帳篷外自拍環繞四周,在遼闊的戰場上槍響此起彼落,而他輕輕一嘆,目眺遠方。黃牧師則寫下,「槍砲聲中的嘆息。」據了解,在吳忠達戰死後,目前我國仍有6名國民在烏俄前線作戰,其中一名潘姓志願兵正好與吳忠達同小隊,目睹了吳忠達在戰場上犧牲的全過程。潘男表示,在這波戰事中,同隊已有22名戰友捐軀,可見戰況激烈。目前他已被撤回到安全區,休整數日後情緒稍緩。他聯繫黃牧師表示,自己願意接受媒體的視訊訪問,「希望可以幫阿達的家人分擔媒體關注的焦點,由我來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
胸悶易喘恐是心臟瓣膜生病! 主動脈瓣狹窄如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一位85歲長者平日規律運動,但心絞痛與呼吸喘的狀況逐漸變嚴重,照心臟超音波竟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且合併冠狀動脈狹窄,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林口長庚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合作為患者進行經導管瓣膜置換(TAVI)與心導管手術,一次就將兩種狀況處理好,讓患者能重新上場揮舞球拍!雖然導管瓣膜動輒上百萬,但健保可有條件給付等4+1種特定風險族群,大幅減少經濟負擔。心臟大門無法正常打開 3大警訊要當心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的「門」,通常由3片瓣膜組成,是控制血流方向的重要關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葉集孝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如門片無法正常打開,心臟需要更費力才能把血液輸出去,常見原因為老化,好發於70-80歲以上的民眾;另一原因是先天異常,患者僅有2個瓣葉,較一般人少1個,50-60歲就會發生早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狀況。提醒民眾,若出現「走路易喘」、「頭暈目眩」、「胸悶胸痛」3個警訊,恐危及生命,應積極治療。國際標準治療方針 外科開胸長期效果佳針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說明,3大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療法。開胸手術經證實有效且可提供穩定的長期效果。手術方式是切除老舊主動脈瓣膜,縫合新的人工瓣膜。雖然須裝人工心肺機、暫時停止心臟功能實施手術,但手術視野廣,適合年輕或伴隨多種心臟問題(如血管阻塞、冠狀動脈狹窄或二尖瓣問題等)的患者,一次打通心臟門戶。 藥物治療:幫助緩解不適症狀。 標準開胸手術:適合伴隨多種心臟問題的患者,穩定耐用。 經導管瓣膜置換:適合高齡或高風險族群,微創恢復快。至於人工瓣膜要如何挑選呢?陳紹緯表示,金屬瓣膜耐用度高,牛、豬製成的生物瓣膜產生血栓機會較低,因此不用吃抗凝血劑,患者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長者高風險怎麼辦? 經導管微創傷口小不過,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為70-8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且常合併其他疾病,進行開胸手術需要暫時停止心臟,對於年長者負擔較大。好在另一種「經導管療法」,由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為高齡患者克服了治療風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解說,經導管療法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插管麻醉,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即可進行。傷口小不用縫合,只要簡單止血即可完成,恢復時間非常的快速,不少患者即使是90歲高齡,中午治療、下午就可以正常進食,2、3天後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動。經導管療法流程:從病患的鼠蹊部做股動脈穿刺,植入導引鞘管,將帶有人工瓣膜的導管引入血管內。從股動脈一路沿著主動脈,進到退化瓣膜所在的位置。經由影像定位,把瓣膜擴張,退化的瓣膜推在外側,新的瓣膜取代舊瓣膜。4+1條件健保給付! 團隊擬定治療策略然而,經導管置換瓣膜動輒上百萬,讓許多患者與家屬卻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目前健保可給付4+1條件置換瓣膜: 4點必要條件:心衰竭症狀達到2~4級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至少2位心臟外科醫師判定進行開胸手術風險過高病人有1年以上的術後存活率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無法接受開刀手術或開刀風險性過高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接受心臟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主動脈鈣化,胸腔燒灼後遺症,曾接受過縱膈腔放射治療,嚴重結構組織疾病,導致不能進行手術,肝硬化及肺功能不全者。符合以上規定者,即可申請健保之給付。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共病多、病情複雜,手術風險也提高。謝宜璋表示,對於高齡患者,侵入性低的治療為優先考量。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心臟內外科醫師會在手術前召開聯合會議,擬定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手術也會由內外科醫師一起執行,確保患者的安全。長庚醫院的團隊合作模式越來越成熟,期許未來為國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跟世界接軌。
安心亞情緒崩潰雨中大哭 尹馨心疼「她壓力太大了」
藍葦華、亮哲在《孔雀魚》中強力追捕連續殺人案兇手,導演錢人豪特別選在基隆的小巷弄和狹窄的市場中拍攝這場追逐戲,營造出強烈的壓迫感。亮哲分享其實真正難的動作,比如說跳過屋頂,都是武術指導做的,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要在沒有防護的屋頂邊急停急煞,然後看著兇手用電影《企業戰士》裡那種跑酷的方式逃離,當下覺得武術指導很辛苦,也很佩服。戲裡楊烈為了緩解女兒尹馨在警局裡的處境,特地拜訪亮哲代為還債。亮哲認為:「烈哥是一個非常親民的長輩,我們合作過非常多檔戲,私下常常聚餐聊天,他平常都很客氣,但只要現場開始讀秒他就會瞬間化身成角色的人,雖然戲份不多,但每場戲的氣場都很強,短短幾秒鐘的握手和眼神,就能感受到他守護女兒尹馨的決心。」藍葦華(左)、亮哲在現場勘查尋找兇手。(圖/公視台語台、華視提供)在上週劇情中,安心亞得知好姊妹圓圓被殺死的消息後情緒崩潰,在雨中既委屈又氣憤地嚎啕大哭讓人心疼不已。拍攝當天碰巧下大雨,所以沒有使用發來的水車,但也因為真實的情境幫助安心亞更容易投射自己的情感:不知所措的恐慌與無力感,加上又遇到沒鑰匙的倒霉事,直接將安心亞氣到大哭。尹馨心疼的說:「因為心亞對自己的期許跟壓力太大了,所以她那一場就非常難哭出來,大家只能盡量遠離,不要干擾她醞釀情緒,後來就順利出來了,還說她哭得好累喔!」
淡水巷弄肉搏戰!莽男行車糾紛遭挨罵 不滿竟追撞還持安全帽砸人
新北市淡水區1日下午3時許發生一起行車糾紛,19歲張姓男騎士與51歲楊姓男騎士在路上會車時險些擦撞,導致張男不滿責罵楊男,楊男對此爆走憤而追撞他,甚至持安全帽砸張男,2人隨即扭打在地,警方獲報到場後,立即將雙方帶回派出所,並依法法函送偵辦。據了解,楊男騎車行經民生路巷弄時,因該路段狹窄,導致他差點與楊男騎乘的機車發生擦撞,張男為此不滿,甚至責罵他逆向行駛,造成楊男被激怒當場爆走,一氣之下竟從後方追撞張男,2人下車後隨即爆發口角爭執,過程中楊男還持安全帽砸他,目擊民眾提醒監視器有拍到,楊男竟怒嗆「監視器有拍到又怎樣啦」,2人再度引發衝突,甚至在地上打成一團。警方表示,淡水警方1日下午3時許獲報,民生路52巷弄內發生打架糾紛,員警到場後,隨即將滋事的楊男與張男帶返派出所偵辦,且雙方皆互告《傷害罪》及《妨害名譽罪》,至於2人在路上互毆部分,將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遭警方函送偵辦。
六旬男不斷出現腦中風症狀!檢查竟是「重度動脈硬化」 AI輔助治療手術成功
64歲姜先生因反覆出現腦中風症狀,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頸動脈狹窄,轉介到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後建議進行心導管介入手術。然而,手術時發現姜先生左前降支動脈硬化嚴重,為確保安全,心導管先處理另一條血管,並安排藥物治療。一個月後,心臟內科團隊運用先進AI影像導航系統,結合震波氣球擴張術解決嚴重鈣化及狹窄處,成功並安全地完成支架放置。姜先生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回歸正常生活。心臟病為全球與台灣死亡之首 治療以藥物及調整生活型態為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2023年心臟病位居全球死亡率第一,致死亡人數約890萬人;同年臺灣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心臟病死亡人數為23,424人,佔總死亡人數的11.4%,即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死於心臟病。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明,目前心臟病以藥物治療及生活型態介入為主,對於嚴重鈣化的冠狀動脈,若是無法使用氣球順利擴張,往往無法放置支架,或支架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擴張而增加中長期再發病率或支架再狹窄率的風險。這類病人大都只能接受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對於高齡、多重慢性病及體弱的病人來說,開刀風險較高。AI影像合併旋磨系統或震波氣球 有效安全解決血管鈣化洪俊聲醫師指出,血管內影像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AI影像技術可提供極高分辨率的冠狀動脈內部結構圖像,以精確地識別,評估及定位,提高診斷及治療的準確性。此外,旋磨系統利用高速旋轉的鑽頭有效打碎鈣化沉積物,使其更加容易被移除,但有一定的風險,如血管破裂等;而震波氣球則通過釋放高能量的聲波,將鈣化組織粉碎,從而把鈣化狹窄的血管得到充分的擴張。兩者利用血管內AI影像導航系統,可有效安全地解決嚴重鈣化血管。洪俊聲醫師表示,結合先進技術於治療上,可改善病人的冠狀動脈血流與心絞痛症狀,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不僅提高手術成功率,更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
鬥牛犬從頭等艙降到經濟艙竟死亡! 他怒控航空起飛後強行降等
美國加州一名男子康迪洛(Michael Contillo)日前為了和愛犬飛行,特地買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的頭等艙,但登機後卻被要求換到經濟艙,導致他其中一隻3歲的鬥牛犬死亡,這名飼主認為航空公司與機組人員失職,不僅讓他搭不到頭等艙,還害死愛犬,於是聘請律師狀告航空公司。根據《紐約郵報》等美媒報導,當時康迪洛和父親帶著兩隻法國鬥牛犬一同搭乘阿拉斯加航空從紐約返回舊金山,不過在登機後,他們被要求從頭等艙換到經濟艙,沒想到下機後他發現其中一隻3歲愛犬艾許(Ash)已於籠內不幸死亡,這讓他難以接受,憤而向航空公司提告求償。康迪洛表示,為了讓兩隻愛犬能登機,他可是做足所有準備,除了請獸醫檢查並開立健康證明,確認兩隻鬥牛犬能搭機飛行;他還為此購買空間寬敞的頭等艙機票,甚至使用符合規定的狗籠並支付必要的費用,沒想到這一切的準備根本是做白工,機組人員當時告訴康迪洛「因為安全疑慮」,強行要他降等改坐經濟艙。針對空服員的說法,對花了大錢的康迪洛當然無法接受,但機組人員根本不理會他,強行要他和父親兩人,將兩隻鬥牛犬移到後方經濟艙,過程中,艾許開始燥動呈現驚慌、急速呼吸喘氣,直到飛機升空平穩後才停止,康迪洛原以為艾許是睡著了,沒想到當抵達舊金山時,卻發現愛犬早已全身僵硬死亡。根據獸醫的說法,由於鬥牛犬鼻子較短,一旦在飛行期間被放在擁擠狹窄空間,很容易因為呼吸問題而猝死。康迪洛最不滿的是,航空公司目前根本沒有任何聯繫,事發當下所有機組人員,更是冷眼旁觀,若非這場鬧劇發生,愛犬至今還活著,他絕對要提告到底並要阿拉斯加航空求償,對於這起訴訟,阿拉斯加航空則是拒絕做任何回應或說明。被乘客指控機組人員疏失,阿拉斯加航空被控害死寵物犬挨告。(圖/翻攝自X)
柯基警犬上班前後對比照曝光 網笑:眼睛無光了
一般警犬大多會選拉布拉多、德國牧羊警犬等,而大陸有一隻柯基警犬「福仔」擁有高人氣,擄獲不少粉絲的心,不過近日社群流傳一張「福仔」上班前後的對比照,引發廣泛討論,有人笑說,「眼睛無光了」、「什麼物種都逃不過上班的摧殘」。「福仔」的領犬員表示,福仔在訓練時有獨特優勢,適應能力強、不敏感,佔有慾也強又貪吃,因為柯基腿短,能更順利鑽到車底和狹窄的空間,也有利訓練。「杭州日報」報導,「福仔」最近剛通過考核,而牠被領犬員抱在懷裡留下微笑,不過上班一段時間後,卻一臉厭世,讓人看了會心一笑。影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眼睛無光了」、「生無可戀」「這是一雙看盡世間百態的眼睛」、「這眼神裡全是工作經驗」、「福仔寫在臉上的感覺是,我是一隻汪,我為什麼要上班」、「什麼物種都逃不過上班的摧殘」。對此,公安局則笑說,福仔經過訓練成熟不少。
擔憂重演踩踏慘劇!700人塞爆首爾聖水洞馬路 南韓Prada活動急喊卡
還記得2022年10月29日南韓首爾梨泰院洞因參與萬聖節的民眾擠進一條馬路,最終在巷子內發生踩踏慘劇,造成159人死亡。而時隔2年,就在靠近萬聖節之際,首爾城東區聖水洞因為Prada舉辦活動的關係,超過700人擠進一條小巷內。由於擔心重演梨泰院踩踏意外,因此官方也緊急宣布活動取消。根據南韓媒體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4日晚間,當時南韓首爾城東區聖水洞的「Candy Seongsu」準備舉行Prada活動,活動原定於晚間8點開始,但早在活動前一小時起,周邊道路便湧入大量人群,聚集在狹窄的二車道路上,影響現場的交通和秩序。活動現場也吸引大量人潮湧入,估計有700人聚集在現場狹窄的道路內,附近道路也因人群擁堵而發生了巴士與汽車間的輕微擦撞事故。出席的明星包括Karina、邊佑錫等,因現場過度擁擠而無法下車,只能直接返回。當地警方表示,下午6點40分起,警方接到多起報案,群眾因擁擠造成安全事故的通報頻傳,活動現場的群眾幾乎占滿整條道路,擁擠不堪。由於擔憂引發安全隱憂,主辦方最終決定,原定要持續到凌晨1點的活動,提前至晚間10點45分結束,活動的明星牆拍攝環節也因此被取消。城東區區長鄭元吾在後續在社群網站X上表示,出於對人群安全的考量,經與城東警察署署長和相關機構負責人商討,區政府建議活動主辦方提前結束活動,以降低發生事故的風險。鄭元吾也提到,由於該活動並不屬於需要事先向地方政府報備的活動,因此區政府並未接獲活動的事前申報。鄭元吾表示,活動場地位於市區公車車庫附近,加上晚間上下班車流,交通壅塞嚴重,隨時間推移人群也更加密集,安全隱患逐漸加劇,活動不得不提前結束。他後續也發文表示,希望現場民眾能理解,這是一項為了大眾安全而做出的決定。南韓警方也提到,雖然主辦方聘請保安公司負責現場內部的秩序管理,但面對如此龐大的人潮,保全公司的控制和應對還是明顯不足,同時主辦方也並未考慮到室外明星牆可能引發短時間內大量人群聚集的安全風險。根據南韓法規,若有大量保安人員派駐,活動須向轄區警察署報備,雖然主辦方已在活動前向城東警察署提出報備,但當晚現場混亂已經成為安全隱患,警方也隨即加派人員到場協助。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遊樂園突停電!雲霄飛車卡20多公尺高空 遊客徒步走窄道疏散
哥倫比亞(Colombia)當地一做遊樂園,日前突然停電,導致正在上升的雲霄飛車,卡在半空中。最終,在遊樂設施上的20多名遊客們,只能下車,從約20多公尺高空,徒步從設施旁的狹窄小道走下地面。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綜合報導,哥倫比亞蒙特內格羅市(Montenegro)當地一做遊樂園Parque del Café,20日發生一起設施故障的事件。當時遊客正在搭乘雲霄飛車,沒想到車子卻在上升過程中突然停止,卡在約20公尺高的空中。而當時現場的畫面流傳到網路上,從影片中可以看到,遊客們因為雲霄飛車卡住,只能下車,徒步走到地面。所有人排成一排,其中還有一些孩童,走在設施旁狹窄的走道,手緊緊抓著一旁的欄杆,場面相當怵目驚心。拍攝者也在貼文中寫下「當時停電了,所有乘客都不得不下車步行,有些人感到害怕和緊張,但這是一次獨特的經歷。」對此,遊樂園發言人在事後表示,雖然該遊樂設施確實有備用電源系統。但因為當時雲霄飛車正在爬升狀態,為了預防車廂往後滾落,他們認為不使用備用電源,讓乘客趕緊下車才是更安全的作法,所幸整起事件並無任何人員傷亡。遊樂園發言人也透露,他們都有定期檢查遊樂設施,在運營20多年的時間裡從未遇到嚴重的緊急情況。
桃園機場爆離奇命案!男子突闖第二航廈「墜5樓高鋼架」亡 死者身分曝
桃園國際機場驚傳離奇命案!一名男子今(25日)凌晨進入桃機第二航廈,隨即闖入電梯及電動坡道汰換工程的工地內,接著鑽進狹窄的高空通道「貓道」,但不知為何男子卻突從高處墜地,緊急送醫仍傷重不治,擅闖桃機男子的身分也被曝光。據了解,該起墜樓意外發生於今天凌晨4時許,一名男子先是闖入航廈油壓電梯及電動坡道汰換工程的工地內,隨後溜進管制門,並透過俗稱「貓道」的工作通道,一路往第二航廈前進,怎料途中不知何緣故,男子竟從5層樓高的鋼架上掉落,倒臥在入境大廳21號長榮櫃台旁,所幸當時沒有遊客在場,並未波及無辜民眾,然而不少清潔人員驚見駭人畫面,當場全都嚇壞。對此,桃園機場也證實這起死亡意外,指該名男子並非工作人員,當下受傷後已立即被送往醫院搶救,遺憾經救治後仍因傷重宣告不治,事發後機場公司隨即啟動緊急應變,目前機場營運一切正常。經警方初步調查,死者為一名花蓮40歲邱姓男子,由於身上並未發現機票、護照等物品,研判邱男並非是要搭機出境,目前已聯繫男子家屬前來協助後續處理,至於詳細墜落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觸發戰鬥按鈕?新莊男不滿計程車下客狂按喇叭 爆口角衝突場面一度火爆
新北市新莊區23日上午8時40分發生行車糾紛,56歲鄭姓計程車司機於中港路臨停讓乘客下車時,直接停在路口遭後方駕駛自小客車44歲蔡男長鳴喇叭,雙方引發口角,警方獲報後立刻到場排解。56歲鄭姓計程車司機駕駛到中港路附近某路口時,雙黃燈打下就欲讓乘客下車,不知是巷弄過於狹窄抑或是其它因素,引發後方44歲蔡男不滿,並對其鳴按喇叭,雙方誰也不讓,下車引發口角衝突。新莊警分局獲報後立刻派員到上述時、地了解狀況,趕抵時於雙方間進行排解,雙方不提出告訴,後續自行離去。
常被誤認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嚴重肚破腸流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初期常被誤認為腸躁症,若是和壓力有關的腸躁症,通常發生在白天或有壓力時疼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就會緩解,但若出現其他相關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醫師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其中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該疾病是患者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血便,有部分人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疾病初期常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長期若沒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由於該疾病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和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李柏賢指出,雖然過去西方國家IBD盛行率高,但近年亞洲國家發生率急遽上升,推測是飲食型態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