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滅絕
」英國「蝴蝶危機」!蝴蝶數量創14年新低 專家:殺蟲劑讓環境生病
根據英國蝴蝶保護組織數據顯示,由於氣候變遷、棲息地減少、殺蟲劑濫用等問題,英國正處於嚴重的「蝴蝶危機」中。這種美麗生物在2024年的數量調查中,創下了歷史新低紀錄,甚至有可能在英國民眾有生之年目睹牠們在英國滅絕。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野生動物慈善機構「蝴蝶保護組織」 (Butterfly Conservation) 在今年夏季舉辦了為期3週的蝴蝶數量調查活動,邀請民眾花15分鐘走入附近的花園、公園或鄉村,記錄下他們看到的蝴蝶數量。令人擔憂的是,2024年的統計結果,是該活動舉辦14年來最糟糕的一次。參加活動的民眾平均只看到7隻蝴蝶,比去年的平均12隻減少了接近一半,同時也是該項調查啟動1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更令他們擔憂的是,在民眾回報的統計數據中,有超過9000人回報他們在15分鐘內「1隻蝴蝶也沒看見」,同樣創下歷史新紀錄。蝴蝶保護組織表示,「這是英國史上蝴蝶數量最低的一個夏天」,與2023年相比,近五分之四(81%)的品種的蝴蝶數量都有減少趨勢。該組織警告,棲息地的縮減、氣候的變遷、以及農藥的使用,都直接造成了這種昆蟲的數量長期嚴重下降。蝴蝶保護組織的科學主管理查德‧福克斯(Richard Fox)博士表示,蝴蝶保護組織正在給英國環保部長史蒂夫‧里德(Steve Reed)寫一封公開信,希望能呼籲政府宣布進入「自然緊急狀態」,並禁止使用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s)殺蟲劑。福克斯博士指出,這些殺蟲劑因其對蜜蜂的有害影響而聞名,在英國已被禁止使用,但在某些情況下給予緊急豁免。蝴蝶保護組織也強調了它們對蝴蝶的影響,「當在農田上使用這種殺蟲劑時,化學物質會進入田地邊緣生長的野生植物,導致成年蝴蝶和飛蛾飲用受污染的花蜜,毛毛蟲則以受污染的植物為食。」他認為英國政府必須禁止這些化學品,並警告說:「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解決蝴蝶數量下降的長期驅動因素,我們將在有生之年面臨一場從未見過的物種滅絕事件。」
澎湖花火節讓遊客驚呆了! 地檢署結合在地旅遊守護海洋
澎湖2024國際海上花火節5月2日晚間盛大開幕,首日就吸引1萬6000位遊客參與,澎湖地檢署結合花火節活動,推動「守護海洋、珍愛澎湖」理念,檢察長陳佳秀率領觀護人室同仁設攤,宣導反非法漁撈、反毒、反詐騙、反兒少性剝削及廉政等法普活動,吸引本地民眾及遊客們參與。澎湖地檢署在攤位活動中,邀請民眾及遊客於該署臉書專頁留下海洋保育宣言並打卡按讚,並以有獎徵答方式進行漁業環境保護、反毒、反詐騙、反兒少性剝削及廉政等觀念宣導,民眾及遊客也熱情地手持法治宣導立牌、及宣導布條與工作人員合影,一起參與「反非法漁撈、反毒、反詐、反貪」行動,澎檢藉由此次大型觀光節慶,讓守護海洋及犯罪防治的種苗散播至更多地方。澎湖地檢署利用花火節活動,設攤宣導法律教育。(圖/澎湖地檢署提供)檢察長陳佳秀指出,漁業和旅遊都是澎湖重要經濟命脈,但澎湖的海洋生態已因過度及非法漁撈,導致漁獲量減少及珍貴海洋物種滅絕,不僅影響海洋生態永續,也妨害觀光產業發展,澎湖地檢署結合澎湖縣政府警察局、農漁局、第8海巡隊、海洋志工等單位強力執法,並合組查緝非法漁撈小組平台,已發揮嚇阻作用。陳佳秀表示,海洋保育工作單靠檢、警等司法警察機關之查緝是不夠的,更需要民眾共同建立起對海洋資源的尊重與珍惜,因此地檢署特別在花火節開幕活動前,撥放自製的「珍愛澎湖灣---打擊非法、永續海洋」宣導影片,呼籲鄉親、觀光客與檢方一起「守護海洋、珍愛澎湖」。
《排球少年!!》團隊精心打造職人精神 百貨公司只服務滅絕稀客
日本鬼才漫畫家西村培的短編作品《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以療癒幽默的溫暖氛圍,打造出一個人類與珍貴動物共存的奇幻烏托邦。在2022年榮獲第25回日本文化廳MEDIA藝術祭的漫畫部優秀賞後,即於隔年改編動畫電影,並入選2023年安錫國際動畫電影節及東京影展,獲得2023年加拿大奇幻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動畫銀獎。進入百貨公司的客人都是已於世界上滅絕的動物。(圖/双喜電影)動物擬人的動畫電影並不罕見,但在《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裡,進入百貨公司的客人都是已於世界上滅絕的動物。在平行世界中,他們與人類擁有相同的煩惱,也就是選擇性困難,不知如何挑選合適的禮物,甚至是不自覺當一名奧客。這些貼近我們生活的細膩情節,不僅讓觀眾能產生共嗚,也能透過主角秋乃小姐每一次服務「稀客」的過程中,了解到該物種滅絕的真實歷史,帶給眾人深刻且值得細思的迴響。《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將在3月15日白色情人節溫暖上映。(圖/双喜電影)電影《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的導演由曾以短篇動畫《みつあみの神様》(直譯《辮子之神》)拿下第49屆休士頓國際影視展傳統動畫類白金雷米獎的新銳動畫師板津匡覽擔任,影像化的工程則由製作《排球少年!!》系列及《攻殼機動隊》的Production I.G擔綱。板津匡覽導演表示深受西村培老師的原著漫畫吸引,決定將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為了忠實呈現接待人員忙碌奔波、熱心服務的場景,還特別參訪了日本高級百貨伊勢丹、高島屋等大型百貨公司,並向服務人員取經,希望藉此將「服務至上」的職人精神呈現給大家。 電影海報上除了可以看到秋乃小姐外,還有一系列獨特的動物顧客,包括北非獅、猛瑪象、加勒比僧海豹等大小動物齊聚在百貨商場。秋乃小姐用新人特有的熱情解決種種問題、克服重重考驗,讓所有客人快樂的消費,並帶著滿足的笑容回家。《北極百貨的秋乃小姐》繼去年於金馬播映獲得好評後,也將在3月15日白色情人節溫暖上映。
上次發現已是20年前! 澳洲再現瀕危的「有手怪魚」
有民眾日前在澳洲的普里姆羅斯沙灘 (Primrose Sands) 跑步時,發現1隻「長著雙手」的魚,且這稀有魚種距離上次被發現已是近20年前。對此,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也驚訝的表示,「直到這次的發現前,我們還以為這種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事實上,這種稀有魚種被稱作「斑點疣躄」(handfish),因魚鰭長得像人類的手部或動物前肢,又名「斑點長手魚」,所謂的「手」就是牠們用來行走的魚鰭。目前,人們只在澳洲東南部水域發現過牠們的蹤影。據《每日鏡報》報導,亞爾 (Kerri Yare) 日前在澳洲塔斯馬尼亞州的普里姆羅斯沙灘上跑步時,看到了「斑點長手魚」,她說牠看起來就像小河豚或蟾蜍,但仔細觀察後,卻發現其獨特形狀的鰭,在當時她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時發出驚嘆。事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CSIRO) 的迪瓦恩 (Carlie Devine) 表示,「斑點長手魚」目前在世界上僅存2000隻,她還說「直到這次的發現前,我們還以為這種魚已經在當地滅絕了」,而幾年前組織也曾試圖尋找「斑點長手魚」,但卻一無所獲,但有了這次的發現後,讓他們有再次尋找的信心。據該組織稱,「斑點長手魚」是第1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海洋魚類,其原因是近岸挖泥漁業和入侵物種破壞其棲息地,此外由於牠們體積小,所以也很難找到。迪瓦恩說,目前組織也正在努力防止該物種滅絕,除了在其自然棲息地引入人工產卵棲息地外,水族館還飼養了這種魚,這不僅可以阻止滅絕,還可以繁殖魚類,並保證幼魚的安全,直到長大一些,就會把牠放回河裡,希望此舉能增加牠們在野外的數量。
搜奇/史前巨齒鯊不敵現今海洋霸主 專家研究曝關鍵
智利阿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Santiago)以北680公里,曾大部分面積在太平洋海平面下,現在則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沙漠,環境被認為不利於生物生長,但卻是古代遺蹟完美的保存地點,曾挖出數百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的物種,包括有史以來最大獵食者「巨齒鯊」的下顎遺骸,這款體型比現今海洋霸主大白鯊大出4倍以上的巨獸確早已滅絕,有研究顯示,導致這物種滅絕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後起之秀大白鯊。令人畏懼的巨齒鯊是史上最大的鯊魚,可能長到20 公尺(66英尺)長,牙齒有人的手那麼大,生物學家分析古老生物牙齒的新研究表明,巨齒鯊是頂級掠食者中最頂端的,但是巨齒鯊已滅絕,滅絕原因也吸引科學家討論。據《CNN》報導,芝加哥帝博大學(DePaulUniversity)古生物學的島田教授組織團隊,以13種已滅絕的鯊魚物種和20種現代鯊魚為樣本,使用一種新技術分析鯊魚牙齒中的飲食特徵,了解牠們在食物鏈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員分析鯊魚牙齒琺瑯質中鋅同位素的比例,經發現,現存的大白鯊曾與巨齒鯊共存,但巨齒鯊面臨滅亡,大白鯊卻能繼續生存,原來是曾經共存的這兩大鯊魚物種,各自菜單上的獵物很可能有一大部分相同,而這種競爭很可能導致了巨齒鯊的滅絕。根據島田教授表示,雖然無法排除巨齒鯊捕食大白鯊的可能性,但可以知道的是,當時牠們都處於海洋生態系食物鏈的上端,而且獵食的物種重疊度高,顯示兩者存在激烈的競爭關係。在激烈的競爭關係之下,體型較小的大白鯊對於食物量的需求較低,同時卻仍具備了相當強悍的獵食能力,在同一個食物鏈位階的競爭存在優勢,島田教授表示,過去有不少關於巨齒鯊滅絕原因的假設,大多都歸咎於氣候變化和食物來源減少,「然而近日提出一種新的假設,就是巨齒鯊與新進化的大白鯊在食物方面變成競爭關係,巨齒鯊不幸落敗而滅絕,我們的新研究似乎支持這一觀點」。研究人員推測,正是這種優勢,使得大白鯊在演化之路上「幹掉」巨齒鯊,成為現今的海洋魚類霸主。
地球好熱「游泳像泡熱水澡」 佛州海水溫度飆38度恐殃及珊瑚生態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警告,海水溫度過高可能會增加熱帶風暴和颶風生成的可能性,且加劇珊瑚白化危機,美國近日被熱浪籠罩,在佛州附近的珊瑚礁,就因為高溫出現白化甚至死亡的現象。佛州附近的珊瑚礁,就因為高溫出現白化甚至死亡的現象。(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華郵》和《衛報》等外媒報導,邁阿密以南的馬納提灣(Manatee Bay)25日測得水溫超過華氏100度,約攝氏37.8度,高溫持續數小時,海水溫度如溫泉池,而根據NOAA往年數據,當地正常夏季海溫應介於23至31°C之間。NOAA也警告,海水溫度過高可能會增加熱帶風暴和颶風生成,甚至加劇珊瑚白化危機,據該機構珊瑚礁專案人員伊諾克斯(Ian Enochs)指出,佛州附近適應力最強的珊瑚礁已經出現白化甚至死亡的現象,「我們沒想到升溫會出現的這麼快,這種情況讓我感到緊張」。佛州附近的珊瑚礁,就因為高溫出現白化甚至死亡的現象。(圖/達志/美聯社)另外,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顯示,近年來海洋熱浪出現的天數增加了兩倍,在2015和2019年間的熱浪期間,約有50種物種滅絕,包括海帶、海草和珊瑚等海洋生物,NOAA表示,所有的海洋物種中,約有25%可在珊瑚礁內、上方或四周找到蹤跡,生物多樣性與熱帶雨林旗鼓相當,珊瑚礁可說是海洋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員。除此之外,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先前也警告,如果全球暖化幅度超過攝氏1.5度的目標,到了2060年,地中海捕捉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當中恐逾20%將消失無蹤。不過對於佛州海域的高溫現象,氣象專家邁斯特(Jeff Masters)表示,馬納提灣的溫度採樣地點靠近陸地,那裡的海水易受到周圍土地、水中有機物影響升溫,目前仍不確定該溫度是否具有參考價值。水中溫度升高嚴重影響珊瑚礁和大量依賴珊瑚礁生活的生物。(圖/翻攝自推特)
綠能也會引發生態浩劫 陳宜民指台灣光電板回收是影響生態系大隱憂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今天警告,民進黨提「潔淨能源」原本是為強化台灣再生能源發展,各種「綠能」齊頭並進,但在執政後,卻是「光電」比例不斷攀升,風電相較下少很多,不僅地方屢傳「有弊端」,光電板汙染動物棲息地,學者也擔心光電板恐導致在地生態浩劫。他提醒政府,使用中的光電板距離大限雖仍有20年,但國內目前回收、技術都已遠不如國外,這是潛在隱憂,台南七股也也已成為漁電共生重災區,政府應予正視。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5日召開「綠能你不能的生態浩劫座談會」。陳宜民說,核二廠二號機已在昨日(14日)停機,核三廠兩部機組也將在明後年陸續除役,台灣在2050想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恐很難。他說,從經濟部公布的2025的能源轉型發電結構看來,民進黨政府主張讓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20%,燃煤降至30%,低碳天然氣發電占比達到50%,但再生能源增加比例卻非常少。最明顯例子的就是黑面琵鷺遷徙數量的大幅減少,主棲地的數量竟然銳減至141隻。台南七股以往成功復育的經驗,帶領全球黑面琵鷺數量持續增加,但現在這些鳥類棲地都種滿了光電板,又導致黑面琵鷺數量急速減少的。他說,根據台大生態系林如森教授提供的資料顯示,「今日鳥類,明日人類」,因只要有一個物種滅絕,就是全世界的問題,1992年在巴西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就把「物種保護」列為主要議題。林如森還說,最近法國導演Patrick Rouxel拍攝紅毛猩猩「Green」的故事,凸顯人類因大量使用棕櫚油,造成印尼熱帶雨林被大肆砍伐,連紅毛猩猩的棲息地都毀了,這正是地球加速暖化的元凶,這幾天報載ㄍ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城市都被「霾害」籠罩,讓都市生活及觀光旅遊都受影響,可見棲地被破壞受害的不僅是野生動物,連人類生存都受影響。陳宜民總結,歐洲國家對於能源政策,並未像台灣般強烈排斥核能,除非歐盟有穩定的能源來源,否則各國都不會這麼輕易放棄核能。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則用影片呈現「滄海桑田變廢墟」的人為浩劫。影片中可見大量水田已放乾,成為「錯誤選擇」,他說,早年台北關渡的開發也曾有爭議,結果是生態派贏了,成為台北的肺,但在台南,「發展綠能」卻正成為歷史的關口,因人為粗暴的方式「種電」,台南已反映台灣發展光電衍生出的傷害正蔓延。明道大學講座教授王鎮東則在分析台電公司資料後指出,台灣發電依靠進口的煤與天然氣,近一年來燃煤價格平均漲幅162%,燃氣價格平均漲幅100%,在此之下,台電公司如果不調高電價,恐有鉅額虧損甚至破產!王鎮東說,近三年來綠電爆發的問題就是官商勾結。綠能是國家重大的政策,但背後牽扯的政治糾葛,政治力大舉介入,於是錢權色糾結在一起,做出荒腔走板行徑。風電七年來投入資金已超過兩兆,但其發電量僅佔全部發電量的0.207%,而光電等綠電造成台灣大量農地、魚塭、埤塘及濕地,都被用來「種電」,嚴重影響地方和農漁作。為吸引綠電業者,台電更被迫以極不合理的高價格向業者購買,造成購電成本大增,最後代價還是要由全民承擔。
柴柴闖世界3/愛狗網紅籲停止野外餵養 「愛牠就帶牠回家」
寵物友善環境發展協會理事長郭光文近年不斷帶著愛犬「小米」推廣生命教育,深入各校傳遞正確觀念,而他也發現台灣動保圈亂象頻傳,有動保人士打著「TNR」大旗而不斷野外餵養,導致流浪貓犬數量只增不減,也使得其它生物面臨生存危機,郭光文則呼籲「愛牠就帶牠回家」,對貓狗的愛不該成為傷害環境的理由。「政府不敢從源頭管控,只能將所有資源集中在末端,結果就是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郭光文表示,政府近年來大力推行TNR(捕捉、結紮、放回原位),且預算不斷增加,但根據農委會的統計,遊蕩犬隻近年數量「只增不減」,除了TNR難以落實外,自以為有愛心的野外餵養更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流浪犬貓在野外是頂級捕獵者,對山林間的寶貴生命往往會造成致命傷害。穿山甲、石虎等珍貴動物遭攻擊案因而層出不窮。(圖/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郭光文說,TNR最大的挑戰並非在都市,而是在幅員廣袤的山區,狗貓們在山林間自由來去、難以捕捉,倘若再加上愛爸愛媽的「善心」投餵,野外壽命僅3到5年的毛孩便能「壽比南山」,而牠們身為頂級的捕獵者,對山林間的寶貴生命往往會造成致命傷害。「石虎、穿山甲、鳥和蛇,被浪浪殺死的動物不計其數,不是只有貓狗是生命。」郭光文提到,狩獵是毛孩的本能,並不會因為「吃飽了」而停止,更多的是遵循天性的「好玩」,此類「命案」層出不窮,「愛不是無限上綱,過度保護其中一種物種,那只會導致其他物種滅絕。」 「餵養會導致棄養零壓力,反正整個大環境都會幫忙擦屁股。」郭光文表示,在電影十二夜的影響下,零安樂死上路多年,無責任心的飼主不用擔心在野外「狗無所依」,只要將毛孩丟棄在固定餵食的據點就能拍拍屁股離開,在持續的負面循環下,流浪動物問題也因此更加嚴重。郭光文如今不斷在學校巡迴推廣生命教育,他期盼將來台灣能像德國實施「寵物執照」,飼主在養動物前必須考試並通過認證,並接受政府嚴格追蹤以避免棄養,從源頭開始才能徹底解決毛孩的流浪悲劇,他也呼籲動保人士別再野外餵養,「愛牠就帶牠回家」,對貓狗的愛不該成為傷害環境的理由。網紅犬「小米」近年跟著飼主巡迴推廣生命教育,更盼將來能推動「寵物執照」,每隻寵物更該接受嚴格追蹤避免棄養,從源頭開始解決毛孩的流浪悲劇。(圖/翻攝臉書「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
南非企鵝遇禽流感威脅 獸醫憂將加速物種滅絕
南非開普敦附近的波德斯海灘是當地重要的企鵝繁殖地,不料自8月中以來,已有近30隻瀕臨絕種的非洲企鵝死於禽流感。日前南非海岸鳥類保護基金會臨床獸醫羅伯茲向外媒透露,這些企鵝有的因感染疾病死亡,有些則因染疫可能面臨撲殺。非洲企鵝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紅色名錄的物種之一,這意味著牠們絕種的風險很高,羅伯茲擔心疾病會把牠們逼到絕境。目前基金會正與南非國家公園合作,要找出帶病毒的企鵝進行隔離。
人類曾至少22次「險面臨核戰末日」 最離奇一次是因「黑熊翻牆」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隨著戰事膠著,外界對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動用核武的憂慮日漸增加,雖然目前世界普遍認為,當今的國家領導人有意引爆核武戰爭的機率是微乎其微,但事實上,自從核武被發明以來,人類至少有22次走到核戰邊緣,其中最離譜的一次原因竟然僅因「一隻黑熊」。雖然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日前曾表示,不會在烏克蘭動用核武,但也強調「別讓俄國面臨生存危機」。由於核武毀滅性的破壞力,各國領導人皆有意識遏止核武戰爭正式爆發,不過根據「BBC中文」報導,在歷史上曾有至少22次意外,差點引導人類爆發核戰,像是一群天鵝、月亮、電腦錯誤,甚至是宇宙間的異常天氣等。其中最離奇的莫過於1962年10月25日時,發生的「黑熊闖入事件」,當時正值「古巴飛彈危機」巔峰,由於有消息指出蘇聯正調動兵力,美軍每個人都繃緊神經,當晚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杜魯斯地區美軍指揮中心一名士兵,突然瞄到一個陰影正試圖翻越指揮中心圍牆,士兵趕緊對陰影開槍,並且發出警報,區域內的所有空軍基地隨即響起入侵警笛。情況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升級,在附近的沃爾克空軍基地一名值班人員在慌亂中「按錯按紐」,基地內飛行員在聽到命令他們迅速升空的緊急安全警報後,火速奔向各自的戰機準備起飛,而這些戰機上「都裝載著核彈」。報導指出,當時每個飛行員坐在駕駛艙時,都堅信「第三次世界大戰終於來了」,幸好正當準備升空時,基地總指揮發現問題,原來那個翻越圍牆的詭異黑影只是一隻黑熊;得知一切都只是一場烏龍後,一名軍官趕緊跳上一輛卡車攔截已經進入飛行跑道的戰機,這才及時阻止了一場箭在弦上的核戰爭。不僅如此,1958年一架飛機不知怎麼地,誤將一枚核彈扔進一家人的後花園,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只把在花園裡散養的雞群炸成灰;2010年美軍突然喪失與50枚核彈的聯繫,若當時核彈被自動發射,美軍根本來不及阻止。報導指出,目前世界上還有大約1.4萬枚核武器,加起來可以直接毀滅30億人口,接著引發核冬天,最終導致物種滅絕;雖然由於近代經濟危機、疫情、全球暖化等種種問題,人們似乎已漸漸淡忘上個世紀60年代的核戰恐慌,但回顧歷史,不得不感嘆人類生存至今有多麼幸運,也自省和平有多麼得來不易。
未來10年恐有百萬物種滅絕 專家曝:人類也得小心
全球暖化以及氣候變遷影響,地球的環境條件不斷地在改變,變得越來越不適合生物居住,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德國分部就發表了一份報告,強調未來10年內,大約有100萬個物種可能走上滅絕命運,是自恐龍時代結束以來最大的滅絕事件,然而不僅是生物,專家提醒,就連人類也得小心了。基金會近日發布一份「2021年贏家與輸家」(Winners and Losers of 2021)研究報告,當中強調,未來10年內,大約有100萬個物種可能走上滅絕命運,是繼恐龍時代結束以來最大的滅絕事件,而目前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一共有14.25萬個物種,當中有4萬種生物已經瀕臨滅絕。在這份年度報告中,非洲象以及北極熊被列為「輸家」,其中非洲象的數量在短短31年驟降86%,至於北極熊,報告推測,北冰洋接下來恐迅速融化,大約在2035年夏天,北極就會完全無冰,這將導致北極熊無棲息之所。另外,包含在陸地上移動的灰鶴、洄游魚類以及大江珧蛤,全都上「輸家榜」;至於在「贏家」方面,世界上最稀有的貓科動物伊比利亞猞猁,雖然在2002年只發現了94隻,但根據2020年最新統計,牠們的數量已增長至1100隻。基金會德國分部主任布蘭德斯(Eberhard Brandes)表示,目前需要迫切的保護政策,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他認為,物種保護不再只是解決環境問題,而是人類最終是否會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裡,成為自己生活方式底下的受害者。
決定不買長頸鹿並持續贊助非洲保育 頑皮世界:照顧動物是一輩子
頑皮世界動物園原定引進18隻長頸鹿而招來動保團體強烈關切,園方熟思熟慮後,決定不再引進新的動物,並將持續贊助非洲保育工作,希望讓野生動物在當地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此決定得到國內外動保團體一致肯定,並感謝園方釋出的善意。頑皮世界表示,非洲長頸鹿因為天然災害、人為獵捕,已面臨生存危機,加上南台灣的緯度天候與非洲相當,且國內社會和人文環境更佳,所以才計畫設立「長頸鹿復育基地」,以保種衛星族群,分散物種滅絕風險,而要維持族群永續健康,需有足夠的起始數量才能維持動物基因多樣性。但動保團體主張,動物園以推動保育和教育為主旨,不應維持搜羅更多物種藉以圈養展示的舊思維,野生動物經過長途運輸與檢疫等過程,更會帶來壓力緊迫,希望園方能在非洲協助野生動物的棲地保育,讓野生動物留在原棲地,而非引進到台灣。在近1個月雙方多次的溝通與評估後,頑皮世界今日宣布,即使出發點良善,但如果外界有疑慮,就違背了成立「長頸鹿復育基地」的初衷,所以即使已取得輸入許可、並建置完成檢疫設施,仍決定即刻終止此次動物引進計畫。並持續贊助非洲保育工作,希望讓野生動物在當地有更好的生存環境。「照顧動物是一輩子的事,是責任也是使命。」頑皮世界表示,終止此次動物引進計畫,是轉型中的一個波折,但也因此有機會與動保團體當面交流,未來會持續精進園區和改善動物福利,和所有關心動物的遊客與朋友們共同成長、進步。
2700萬年週期性變化 促成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
科學家們爭論週期性生物大滅絕已經持續了超過30年,根據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在過去的2.6億年中,生物大滅絕都可能是由彗星和小行星雨造成的。紐約州立大學的地質學家發現,彗星和小行星雨可造成地球生命週期性滅絕,科學家對隕石坑的年齡與生命周期性滅絕事件進行了勘察,發現地球生命的死亡周期為2700萬年左右。為什麼是2700萬年?據《每日郵報》引述最新一期「歷史生物學刊」發的論文,美國紐約大學的科學家對10次公認的陸居動物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年代進行了統計分析,檢測到大滅絕的「統計學意義上的」基本頻率約在2700萬年前至2750萬年的某個區域。科學家表示,這一週期規律可能是由地球在銀河系的軌道決定的。這篇論文作者,來自紐約大學的麥可蘭皮諾(Michael Rampino)教授表示,這些大規模的陸地滅絕與小行星撞擊和毀滅性的火山熔岩噴發相一致。這位教授表示,「這些在陸地和海洋上同時發生的、突然的大規模滅絕,以及對2700萬至2750萬年共同周期的新發現,使人們相信周期性的全球災難性事件是滅絕的誘因」。蘭皮諾教授表示,在陸地和海洋物種大規模滅絕事件中,已經知道有3次和過去2.5億年來的3次最大的撞擊事件發生在同一時間,每一次都造成全球性的災難,並導致大規模的滅絕。2.5億年前的二疊紀至三疊紀之間,發生了「大滅絕」,當時95%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地物種慘被滅絕。不過外界最熟知的大滅絕事件,可能是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包括恐龍在內的陸地和海洋中70%的物種突然滅絕。這起被稱為「K/T滅絕事件」(the K/T Extinction Event),是由一顆大型小行星獲是稱為彗星撞地球所造成。另外據天體物理學家的假設,太陽系中每隔2600萬至3000萬年就會出現周期性的彗星雨,產生週期性的撞擊,導致週期性大滅絕。蘭皮諾教授表示,彗星雨將導致對地球的巨大衝擊,對陸地和海洋生物造成壓力,並可能產生導致其死亡的條件,包括大範圍的不見天日和氣溫驟降、野火、酸雨和臭氧消耗。這份研究論文有提到,最近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是在725萬年前,這表明地球在2000萬年後才會有另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
七夕約會景點+1 新北八里沙光雕「10大戀愛主題」浪漫開展
每年都會舉辦的八里左岸城市沙雕、光雕總算完工,今年沙雕主題為「液態之愛」將從8/16(日)起為期65天,而夜晚光雕展也將同步開展,以「光之憶」為主題為期150天,光與沙交織的浪漫場景,映照著八里水岸之美。今年沙雕展以「八里宣言」為入口意象,讓貓與狗融洽地坐在彼此身旁,象徵愛情可能跨物種、跨性別,另外還有「愛的日月曲」「戀人絮語」「靠近或遠離」「愛戀之後」等創作,引領民眾從對愛情的願景,過程中兩人相識瞭解,到最後互相依靠步入婚姻,貫穿愛情從無到有整個過程。而在中秋節前後還會有一場快閃沙雕,以動物瀕臨絕種的議題為發想,名為「消失的海翁」,反映近幾年許多魚種隨著人類獵捕的行為,面臨物種滅絕的可能。今年沙雕展以「八里宣言」為入口意象,以戀人相識相戀的過程為主題。(圖/新北市水利局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此外,今年每座沙雕還特別結合AR擴增實境,利用手機掃描作品解說牌上的QRcode,即可讓靜態的沙雕增加動態背景,喜歡拍照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夜晚的光雕展則是在每日18:00~21:30亮燈,「光之憶」的主題巧妙運用燈光打造感情從邂逅、相識、追求、相戀、承諾、婚禮等10大場景,很適合七夕情侶們踩點拍美照。沙雕主題「液態之愛」共有15座之外,中秋前後另有一場快閃沙雕。(圖/新北市水利局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八里左岸城市沙雕與光雕展地址:新北市八里區觀海大道36號(八里左岸)公車:927、928、紅13左岸公園(左岸碼頭)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