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傳人
」 新冠肺炎北韓控訴脫北者「傳單投毒」! 南韓政府駁:子虛烏有
在首度承認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幾個星期之後,北韓當局指境內首宗個案(零號病例)來自與韓國接壤地區,而患者曾接觸「異樣物品」,似暗指是韓國的脫北者團體透過空飄傳單「投毒」,以致北韓才爆發疫情。韓國統一部1日反駁稱,政府基於專家的意見判斷,新冠病毒不可能透過傳單流入北韓。據朝中社1日報導,北韓經流行病學調查最終認定,首例新冠病例來自與韓國接壤的江原道金剛郡伊布里。北韓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指,4月初一名18歲士兵和一名5歲兒童分別在部隊和住宅區附近野山接觸到「異樣物品」,他們曾出現病毒感染初期的臨床症狀,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亦呈陽性。報導稱,鋻於惡性病毒從邊境地區流入,北韓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要求民眾在分界線、邊境附近地區對隨風飄來或氣球空飄而來的「異樣物品」保持警惕,並及時舉報處理。韓國統一部副發言人車德哲則反駁說,相應脫北者團體稱於4月25日和4月26日對朝投送了傳單,這要比朝方提到的最初感染時間晚得多。而且韓國疾病管理廳等有關機構專家和世衛組織(WHO)一致認為,物體表面殘存的新冠病毒不會造成疫情傳播,也不曾有過被正式認定透過物資或包裹感染的物傳人病例。北韓官員長久以來就警告,新冠病毒可能透過新奇的方式入境,其中包括透過候鳥、雪、空氣汙染或韓國活動分子投送的反平壤傳單。本星期初,在韓國的脫北者朴尚白(譯音)表示,他曾釋放了20顆氣球,而上頭是攜帶可用來應對疫情的醫療用品,包括口罩、止痛片及維他命片。北韓新增逾4500宗發燒病例,連續兩天低於5000宗,累計病例逾474萬,大部分已康復,逾8100宗仍在治療中。當局沒有公布新增死亡個案,累計73人死亡。
Omicron疑似宿主是「它」 陸公衛學者曝未來提防動物傳人
繼新冠病毒變異毒株Alpha、Beta、Gama、Delta之後,傳播速度更快、隱匿性和傳染能力更強的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橫行西方國家在多國掀起了幾乎垂直式的新增病例大潮,並迅速取代Delta,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防疫格局隨之改變。大陸公衛學者發表論文稱,Omicron宿主疑似為老鼠,未來要防動物傳人。澎湃新聞報導,Omicron的起源仍然是個謎。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徐建國院士團隊和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孫亞民教授團隊在權威專業期刊《生物安全與生物安保雜誌》(Journal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上發表了一篇題為「SARS-CoV-2奧密克戎變體的起源和進化分析(Origi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的研究論文。該團隊發現,Omicron不是從Delta進化而來,而是形成了單系群譜,與Gama變體系姐妹群,但分支更長。且種種跡象表明,Omicron可能在非人類的物種中悄然進化和演變。對此,研究團隊通過對鼠適應性毒株和Omicron突變譜的對比後發現,Omicron病毒株或起源於老鼠,在鼠宿主中進化後重新回傳給人類。新冠肺炎流行2年多,人類已疲於防疫。如果真的存在「動物傳人」,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這一研究結果,或將有助於預測和防止未來危險變體的上升。孫亞民教授表示,動物強大的繁衍能力很適應病毒的進化,通過跟人類的接觸,病毒來回「溢出」,會進一步加劇新冠病毒的多樣性和難以預測性。未來,我們要防止人傳人、物傳人,更要防動物傳人。孫亞民表示,近日香港疑似出現全球首宗寵物倉鼠將新冠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個案,很不常見。當病毒潛伏於和人親近的寵物身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Omicron出現後,動態清零的壓力超過以往。動物傳人,對下一階段的防疫政策和手段,發起重大挑戰。對於進口物品和動物,要做好檢驗檢疫。針對大陸境內爆發過Omicron的地區,要做好疫區內的環境監測和動物檢疫,特別是會與人密切相關的動物監測,加強對未知原因的非輸入性病例的溯源及研究。
內蒙滿洲里淪陷 波及2省3市「3天逾70人確診」⋯病毒來源曝光
時隔一年,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的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市,又一次面臨嚴峻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今天(11月3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發生本地聚集性感染,已波及兩省三市。病毒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本次疫情與既往本土疫情均無關聯,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源頭引發的疫情。該3名病例均有接觸進口貨物的可能。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研判,綜合考慮國家疾控病毒檢測及基因測序情況,初步分析本次滿洲里疫情為境外入境貨物攜帶病毒,通過「人傳人、物傳人」方式導致疫情傳播擴散。另據今天滿洲里新聞發佈會介紹,11月30日0時到14時,滿洲里新增確診病例34例,累計報告73例,其中病例40到73,均為大規模核酸篩查呈陽性。目前,滿洲里已累計排查密接人員2700多人,次密接1400多人。第二輪核酸檢測中,目前已經檢測出陽性15例,其餘結果待出。「這輪疫情發現得有點晚。」《中國新聞週刊》引述大陸一位病毒學專家分析稱,滿洲里市此輪疫情一經發現,就已經出現大規模的新發病例,說明引發當地疫情的新冠毒株已經在一定時間內擴散至一定範圍。接下來的一周內,滿洲里市應該還會持續有新的確診病例出現,應警惕向外省擴散的風險。這位病毒學家認為,如果再遲些發現,後果更嚴重,這輪規模預計至少有上百例病例,「現在不僅要盯緊滿洲里,還需要盯緊其他地區,盡可能防止滿洲里此輪疫情更大範圍溢出。預計幾天之後,疫情形勢會更明朗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滿洲里市在11月29日進行的首輪全員核酸檢測中共採集樣本17萬5554人份,在這其中檢出了陽性樣本60份。前述病毒學家認為,這印證了,除了目前已確診的病例,在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過程中,仍存在「漏網之魚」,預計後續累計病例至少過百例。他解釋,在某個時間段統一進行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並不能一下子找到所有已被感染的人群,有的人可能處於已被感染但還未開始產生症狀的階段,還有部分患者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這也給核酸檢測帶來一定的難度。按照以往經驗,至少要核酸檢測3至4次甚至更多,才能把這些感染者都找出來,實現「清零」。張宇指出,在長時間發酵的情況下,疫情存在影響規模較大的可能性。一方面,滿洲里在重點人群中的病例數存在向周圍擴散的可能;另一方面,作為重要的貿易口岸,滿洲里的通商貿易往來較多,對周圍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雖然現在還沒表現出來,但不代表後續沒有」,張宇表示,仍需要進一步關注滿洲里的疫情走勢。
香港現首例無源頭染疫個案 專家:不排除新冠病毒「鼠傳人」可能
香港一名17歲少女在月初確診感染新冠變種病毒,成為香港首例本土無源頭感染個案,她的母親和姐姐都相繼染疫,但至今仍未找到源頭。香港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赴患者到過的旺角寵物店、補習班,以及患者居住的天水圍天盛苑盛譽閣調查。袁指出,正循3方向調查感染源頭,其中包括「老鼠傳人的可能性」,因早前的實驗室測試曾證實,N501Y變種病毒會感染老鼠,但目前人傳人機會還是最大。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表示,港3名變種病毒確診患者(17歲少女與其姊姊和母親)月初染疫,140名密切接觸者已檢疫,全部結果均無確診,而基因程序上亦未配對到變種病毒源頭,港府為此感到擔心,因意味著病毒潛在隱性社區爆發的可能。袁國勇指出,會循3個傳播途徑進行調查,包括人傳人、動物傳人、及物件傳人。在人傳人的調查方面,由於目前沒有其他人確診,建議在檢疫21日內進行血清測試,看是否已感染但傳播力低,從而根據進一步的密切接觸史找出源頭,血清測試對密切接觸者十分重要。第二是動物傳人,17歲少女至寵物店買了栗鼠回家後,有摘下口罩跟栗鼠玩,因此專家到寵物店取了50多個環境樣本,但認為屬感染源頭的可能性低。另一可能是老鼠,香港老鼠出沒問題嚴重,因N501Y變種病毒經實驗證實可傳染老鼠,故有需要捉該環境的老鼠進行化驗,並建議港府需要考慮滅鼠等清潔工作。不過,該名少女曾到訪地方的鼠患不嚴重,例如工廈後樓梯或廁所等環,不曾有鼠患,但要看完所有環境樣本才能作出結論,而且香港食環署人員亦在現場了解,嘗試捉現場老鼠進行化驗,但確診者走訪的地點鼠患並不嚴峻,但並非絕不可能。香港大學團隊曾先後檢驗過香港69隻老鼠,都無發現帶有新冠病毒。第三是物傳人,可能病毒是透過冰箱等物品感染人類,食環署會在天水圍的食物供應商,進行食物檢測,包括冷凍食品。
冬季新冠肺炎恐再大爆發 專家點名這次務必慎防「物傳人」
大陸多地接連出現散發疫情,冬季疫情防控難在哪兒?面對嚴峻的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人、物」同防外防輸入的重要性被大陸官方及專家學者屢次提及。要做好「物傳人」疫情防控,需要關注的還不僅僅是冷鏈。而大陸已有藥企向大陸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5日在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記者會上表示,國內發生一些零星散發的病例也是常態化防控中的常見現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難的,但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把聚集性的散發事件減少。此外,隨著高風險人群的識別,應急性的疫苗應用也可以預防類似現象的發生。他說,近期國際疫情嚴重,境外貨品被汙染風險大,且冬季氣溫低,病毒在物品表面存活時間會延長,接觸這些物品感染風險隨之增加。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談及「冬季多地現本土病例後的抗疫新態勢」時表示,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未來防疫挑戰的艱鉅性和長期性可能會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尋求最具成本效益比的抗疫策略。如何應對零星散發疫情?隨著冬季來臨,疫情會不會二度爆發?專家解讀說,謹慎但不必過慮。張文宏認為,廣大民眾是防疫部隊的親密戰友,通過遵從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三原則,就可以阻止病毒擴散,減緩傳播速度。把防輸入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人、物同防,嚴格落實遠端防控、入境人員閉環管理等措施,加強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等等,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大陸24日新增確診病例5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本土病例(在內蒙古)。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例(境外移入4例)。近30天,大陸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數病例來自群聚感染,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其中,以「中國陸運口岸最大國門」著稱的內蒙古滿洲里市新增本土疑似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24日開始滿洲里市公交線路全部臨時停運,全市嚴禁大規模集聚活動,公共活動場所暫停營業;學校、幼稚園及培訓機構暫停教學活動。目前滿洲里市已累計採樣20萬3326人,完成核酸檢測14萬5428人。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24日發現一件外地銷往唐山市的進口冷凍牛肉製品外包裝標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調查核實,該批涉事冷鏈食品並未流向市場。據新華財經25日消息,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表示,國藥集團已向大陸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國藥集團研製的新冠肺炎疫苗已經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埃及、約旦、秘魯、阿根廷等10個國家開展國際臨床三期實驗,現在入組的人員已接近6萬人,其中4萬多人已經完成兩針免疫後14天的採血,各項表現非常好。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也指出,在緊急使用方面,現在已經在近百萬人上使用,沒有接到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只有個別的有一些輕微症狀。此外,到世界上150多個國家的工程項目建設人員、外交人員、留學生等,在打完疫苗後,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一例感染的病例。
摸一下就中!青島從冷凍食品找到活新冠病毒 全球首證「物傳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10月17日發佈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的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根據陸媒《澎湃新聞》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出,本次從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是首次在實驗室外證實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意味著新冠病毒以冷鏈物品為載體,具備「遠距離跨境輸入」的可能。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本項發現顯示,在防範境外感染者輸入的同時,需注意在境外被病毒污染的冷鏈物品將病毒輸入的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10月17日發佈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上的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新冠活病毒。(示意圖,與本文無關/pixabay)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現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迄今為止,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污染的冷鏈海鮮產品而感染的病例,因此中國消費者的感染風險極低。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仍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同時中國相關部門已經加大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監測、消毒等措施,一般民眾只要注意保持清潔、生熟食分開,仍然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生鮮食品。此外,對於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建議,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期印發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已要求各地落實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健康監測和核酸主動篩查,改進生產、加工和交易環境衛生條件,降低從業人員感染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建議,工作中經常與具有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鏈產品密切接觸的行業從業人員,如從事冷鏈產品裝卸、加工、銷售等的人員,需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做好日常防護,避免讓皮膚直接接觸可能被污染的冷鏈產品。在接觸冷鏈產品後,尚未脫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並洗手消毒前不要摸口、鼻、眼部,工作完成後需立即洗手消毒,並定期進行核酸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