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
」 牙齒 刷牙 蛀牙 牙醫 口腔8旬翁騎腳踏車暈眩跌倒! 送醫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一名80歲葉老先生日前在路上騎腳踏車時,突然一陣暈眩而不慎跌倒在地,被路人叫救護車送往醫院,經醫師檢查後發現老翁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隨即安排住院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65歲以上男性 初期症狀不顯著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白血病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第9位、女性為第12位,診斷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佔了三成以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陳筠方主任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好發於65歲以上男性長者,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忽視,因此許多患者是透過健康檢查等意外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常見貧血、疲倦、莫名瘀青陳筠方主任說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是因為骨髓母細胞產生癌變,導致骨髓中芽細胞(Blast cell)大量增生。而芽細胞是白血球的前身,不具備正常白血球的功能,它的大量增加會擠壓到其他正常造血細胞的生存空間,導致紅血球及血小板的數量下降,患者進而出現貧血(疲倦、臉色蒼白、頭暈無力)、凝血功能下降(身體異常瘀青、流鼻血、牙齦流血)等症狀。不明原因發燒不退應盡快就醫治療 才有機會控制白血病由於白血病病程發展相當快速,盡快治療才有機會獲得控制。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整體狀況來做治療選擇,有化學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標靶治療及CAR-T等不同的治療方式。陳筠方主任表示,60歲以下會安排強度較高且密集的治療方式,並會考慮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年紀較大且身體機能較不佳的患者則採取相對緩和的治療及輸血,達到病情控制並且改善生活品質。
秋天吃「4食物」護牙齒 醫曝:「這水果」是天然牙刷
不知不覺夏天快過了,馬上就是秋天了。牙醫師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表示,秋天其實有很多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尤其4種食物,可以多吃護牙齒。●蘋果蘋果是秋天最常見的水果之一,除了好吃以外,還富含纖維。咀嚼蘋果能夠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沖刷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減少牙菌斑的形成。此外,蘋果的纖維質地可以像天然的牙刷一樣,輕輕擦拭牙齒表面,有助於保持牙齒潔白。●胡蘿蔔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K和纖維。生吃胡蘿蔔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幫助清潔口腔,防止牙菌斑堆積。維生素A對牙齒和牙齦的健康至關重要,有助於維持牙齒的琺瑯質,防止牙齦疾病。當然,如果你在矯正牙齒,這兩種食物都是比較硬的食物,我就會建議切成小塊或是打成汁之後再吃喔!●南瓜南瓜是秋天的象徵,也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之一。南瓜富含維生素A、C和E,這些維生素對於牙齒和牙齦的健康非常重要。維生素A有助於保持牙齒琺瑯質的健康,維生素C則能增強牙齦的抵抗力,防止牙齦出血和感染。南瓜還含有大量纖維,幫助清潔牙齒和促進消化。無論是南瓜湯還是沙拉,都是美味又健康的選擇。●堅果台灣雖然不產堅果,但秋天是收穫堅果的季節,像杏仁、核桃和榛子等堅果不僅美味,還對牙齒有益。堅果富含鈣和磷,這些礦物質有助於強化牙齒琺瑯質,預防蛀牙。此外,咀嚼堅果需要一定的咬合力,有助於促進唾液分泌,清潔口腔。注意選擇無添加糖和鹽的天然堅果,以獲得最佳的健康效果。
吃冰傷身? 醫曝竟能緩解「胃食道逆流」
吃冰傷身?中醫師艾莉絲表示,正常體質吃冰還是溫熱食物,都不會不舒服,而吃冰能緩解不適。台大癌醫梁恆彰也說,吃冰有助於緩解胃食道逆流。中醫師艾莉絲在健康節目《健康零距離》說,真正的正常體質,可以吃冰也可以吃溫熱的東西,都不會不舒服,吃冰會不適其實和其他原因有關,如有人會在夏天貼三伏貼,希望能消熱氣,也要看個人體質跟狀況。艾莉絲指出,她的門診是治過敏,而三伏貼其實跟冰水火不容,很多病人說貼了沒效,還是打噴嚏流鼻水,大多是有偷偷吃冰,如果是虛火要先吃中藥,吃麻油雞、當歸鴨不會燥熱。台大癌醫梁恆彰指出,胃食道逆流要吃冰,是因為食道、胃和噴門腫起來了,會覺得火燒心,跟牙齦腫一樣要冰敷,所以西醫治出血性胃炎,嚴重要灌鼻胃管再用冰水洗胃,所以胃食道逆流用溫水沒用。至於喉嚨痛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小孩如果腸病毒嘴巴破很多洞,吃冰能緩解不適,不過還是要看醫生,吃冰的只能當紓緩症狀,比較好入口。有人說越怕冷要吃冰的鍛鍊,艾莉絲說,建議不要,寒會生百病,台灣溼氣重,身體又是偏寒的,可能會得癌症,在臨床上看到滿多案例,還是要吃溫熱一點。
口臭不只代表火氣大 專業醫分析5種味道背後含意
一般而言,只要出現口臭,很多人都會直覺想到「火氣大」。但是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其實口臭的味道背後都代表著身體一種狀況,為此,黃軒醫師分析常見的5種口臭氣味,解釋背後的真實含意,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略。黃軒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硫磺味的口臭常見於口腔衛生差的患者,例如有牙齦炎或牙周病的人。這種味道是由口腔內的細菌分解食物殘渣和死細胞時釋放出硫化氫所引起。長期不治療牙齦炎可能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需要及早處理。第二種是酸臭味的口臭,通常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當胃酸逆流至食道甚至達到口腔,會引發這種酸性氣味。患者經常會感到胃灼熱和食道不適,長期的酸逆流還可能增加食道癌的風險。第三種則是苦澀味的口臭,通常與肝臟疾病有關,例如肝病患者可能同時出現黃疸和膽汁滯留,這些狀況會釋放出特有的苦澀氣味。慢性肝病患者口臭的發生率較高,應及早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第四種是甜味或腐爛水果味的口臭味,這可能正在暗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當血糖過高且胰島素不足時,體內的脂肪會被分解並產生酮體,進而形成這樣的口臭異味。這是一種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若出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第五種是魚腥味的口臭,這可能與三甲胺尿症(Trimethylaminuria)這種代謝疾病有關。這種疾病導致患者無法正常代謝體內的三甲胺,結果體液和呼吸都會帶有魚腥味,因此又稱「魚腥症候群」(Odor Fish Syndrome)。這種病多由遺傳因素引起,但患者可透過飲食調整來減輕症狀。黃軒醫師表示,口臭並不僅僅是口腔清潔不足的問題,還可能揭示更多潛在的健康訊號。了解不同氣味的口臭,能幫助我們更早地發現並處理潛在的疾病。無論是酸臭、苦澀、甜味或魚腥味的口臭,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若有持續的異常口氣,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以確保健康無虞。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植牙重建缺牙 醫曝「手術前注意事項」!延長牙齒壽命
植牙是目前非常普遍的重建缺牙方式,但常常有民眾因為植牙後續衍生的問題而尋求幫助,例如:植牙周圍骨頭喪失、牙齦發炎並有流血的狀況、或是牙齦萎縮造成植牙金屬裸露等問題,導致部分民眾對於植牙產生懷疑的態度,甚至對植牙喪失信心。植牙前評估身體狀況 確保後續植牙成效柳營奇美醫院牙周病科李芳欣醫師表示,在植牙之前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目前研究證據顯示,牙周病、糖尿病、抽菸和植牙的成功率息息相關,因此在植牙手術之前,若有上述的狀況應先控制穩定,並建議戒菸,再由專業手術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植牙。確認植牙周圍骨頭健康 建立良好植牙地基 李芳欣醫師指出,植牙治療計畫中首先是評估植牙周圍骨頭的條件,骨頭的條件會建議用電腦斷層做進一步的分析,一般來說,植牙周圍要有兩毫米的骨頭厚度,若有骨頭萎縮的情形則會建議搭配補骨手術,來建立良好的植牙地基。缺乏角化牙齦 易使植牙失敗再來評估是牙齦的條件。大多數民眾對於補骨手術較有概念,但對於角質化牙齦移植手術(俗稱補皮手術)較為陌生。角化牙齦圍繞著牙齒附近,相比於口腔黏膜,顏色較粉紅,質地較為堅韌而踏實,當牙區域周圍缺乏角化牙齦就會容易堆積牙菌斑,若清潔不當時則會造成植牙周圍牙齦發炎而導致植體失敗,牙齦也比較容易有萎縮的情形發生,導致人工植牙金屬裸露,影響到美觀。所以植牙區域若缺乏角化牙齦,建議接受角質化牙齦移植手術。最後,若是牽涉到咬合不正的問題,則治療計畫就會變得較複雜,有可能會需要矯正治療的介入,狀況因人而異,還是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培養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植牙健康事半功倍李芳欣醫師解釋,很多病人可能不了解為什麼植牙需要多次手術,並且整體治療時間較長而心生畏懼,但其實為了植牙之後的健康維持,很多細節必須注意,像是和糖尿病的控制、患者是否為重度菸癮者,這些都會影響到植牙手術的成功率與否。而植牙周圍也都需要建立良好的地基(骨頭牙齦),植牙才能用得長長久久,同時也要搭配良好的口腔衛生並且定期回診做維護追蹤,才能確保有一口美麗健康的牙齒。
每天刷還是蛀牙!醫曝「應呈45度角」:每次2分鐘 再用2樣風險降到最低
明明每天都刷牙,為什麼還是會蛀牙,相信是許多人的疑問。對此,牙醫師蔡雅藍點出,刷牙方法不正確、頻率不足等,也都會是造成蛀牙的問題。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表示,每天刷牙當然是好習慣,可是這不代表一定不會蛀牙,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確,過於用力,或者刷錯方法了,可能會導致牙齒表面清潔不徹底,正確的刷牙方法應該是將牙刷與牙齒呈45度角,確保每顆牙齒和牙齦邊緣,都得到充分清潔,每次刷牙應至少持續2分鐘。再來是刷牙頻率不足,蔡雅藍指出,雖然每天刷牙,但如果只是早晚各刷一次,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還不夠,如果你在餐後沒有立即刷牙,食物殘渣和細菌會在口腔內滋生,形成牙菌斑,進而導致蛀牙,建議在三餐飯後都刷牙,或者至少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清潔口腔。蔡雅藍提到,飲食習慣不佳也是造成蛀牙問題,經常攝取高糖食物和飲料,會增加蛀牙風險,糖分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這些酸會腐蝕牙齒琺瑯質,形成蛀牙,即使每天刷牙,如果飲食中糖分過多,蛀牙的風險仍然很高,會建議少吃甜食,並選擇健康的飲食習慣。蔡雅藍進一步提到,如果只是刷牙,還不足以全面清潔口腔,牙線也是口腔清潔的重要工具,牙線能夠有效清除牙齒之間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進一步減少蛀牙風險,如果每天只刷牙,而不使用牙線,可能會導致牙齒間隙中的細菌,和牙菌斑堆積,進而引發蛀牙。最後是口腔健康狀況,蔡雅藍表是,有些人天生牙齒結構較為複雜,或者唾液分泌不足,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蛀牙的風險。唾液具有清潔口腔,和中和酸性的作用,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口腔環境容易變得酸性,導致蛀牙;此外,牙齒排列不整齊也會使清潔困難,增加蛀牙風險,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專業清潔,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口腔問題。她建議,無論如何,每天刷牙,使用牙線跟漱口水,才能把蛀牙的風險降到最低,不過就算這樣,還是有可能有蛀牙的風險,因此定期檢查也非常重要。
口腔潰瘍嚴重!王瑞玲慘住院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 嘆疏忽3件事
56歲的資深媒體人王瑞玲近日因喉嚨痛、嘴破等症狀,最終導致左側扁桃腺潰瘍,住院治療三天後,病情迅速惡化,轉變為蜂窩性組織炎,並引發關節腔內積水,這也讓她感嘆,「這項真的要打自己屁股!明知自己有可能遺傳紅斑性狼瘡免疫系統的疾病,這段日子還熬了3天3夜」。王瑞玲回憶,某天早晨醒來,左臉從顴骨到下顎感到紅腫、發熱和劇痛,按壓時觸感堅硬,連嘴唇都腫得像「安潔莉娜裘莉」。此外,放了6年又10個月的左側人工膝關節突然卡住,就像機車龍頭被鎖死的感覺,無法彎曲,連坐下去都成問題,「這種腫脹靈活度降低的感覺,已經好多年沒出現過了」。王瑞玲意識到情況嚴重,抗生素無法控制病情,「我大概心裡有數,吃的抗生素已經壓不下去了,但我不知道惡化的速度這麼快」,當天傍晚緊急前往醫院急診。王瑞玲經過一系列檢查,包括抽血、X光、CT斷層掃描和內視鏡檢查,發現扁桃腺潰瘍已化膿,並且引發鼻翼旁的蜂窩性組織炎,「此時疼痛腫脹的程度增加,已經蔓延到眼窩位置,左眼快張不開來了啦」,同時她左膝關節也積水22cc,醫生警告細菌可能會攻擊她的人工膝關節,因為那裡是最脆弱的部位。王瑞玲預計需要住院兩周接受治療,「現在每6個小時必須打一支高劑量的抗生素,每2天再多補一支強效抗生素,還要再打消炎,口服止痛藥物……直到穩定出院」。她也反思自己為何會突然感染細菌並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總結了三個原因:一是食用過燙的食物,導致口腔黏膜受損;二是因右側牙齒植牙,過度使用左側牙橋,導致牙齦損傷;三是熬夜過多,免疫力下降。王瑞玲也表示,明知有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系統遺傳風險,卻輕忽了自己的健康,如今必須接受長期治療,「總之,都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
牙縫卡菜渣「藏4大健康警訊」! 醫示警:蛀太深恐要抽神經
「食物卡牙縫」恐是牙齒發出的警訊!牙醫師蔡忠澍列出4大健康問題,並提醒食物卡牙縫原因可能就出在牙肉空隙!千萬別以為,用牙線剃一剃就沒事,這樣只會讓口腔狀況變得更糟糕!「基本上,健康的牙齒,不太會卡菜渣,若過去沒有此問題,就要注意牙齒是否生病囉!」蔡忠澍日前在臉書粉專《土城植牙 美齒魔澍師 蔡忠澍醫師》發文列出牙齒4大健康問題:首先是蛀牙,若未及時發現,容易越蛀越大,變成「牙洞」,不僅進食會疼痛,也會使食物殘渣卡好卡滿,蔡忠澍建議就醫進行補牙治療,否則蛀太深,就需要抽神經。再來是智齒,智齒生長時空間不足,會侵佔鄰牙位置,或呈現水平、歪斜生長,導致食物卡在牙縫中,不易清潔,出現反覆發炎的狀況,若有此問題,不妨至找優秀口腔外科醫師,一次到位解決困擾!第3個健康問題為牙齒斷裂,尤其咬堅硬食物,容易讓牙齒出現缺損或裂紋,牙齒缺一角,吃東西會變得敏感,嚴重還可能出現牙隨壞死,但只要及早處理,透過3D齒雕、全瓷冠來治療,就能恢復原有美觀樣貌。最後則是牙齦萎縮,口腔衛生不佳、抽菸、刷牙姿勢不正確等,都會讓牙周病找上門,讓牙齒出現外觀變長、牙縫變大的問題,這時就要請出牙周專科醫師來判斷,評估是否用水雷射來輔助治療!蔡忠澍文末也提醒,口腔狀況複雜,光是「卡菜渣」就有許多原因,切勿自行判斷,建議給醫師全面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治療哦!
病患用「1物」剔牙感染! 醫曝:釀腎衰竭終身洗腎
許多人都有吃飽飯剔牙的習慣,但當身邊剛好沒有牙線時,許多人就會取用手邊尖銳的物品替代。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分享,過去他遇過一名糖尿病病患,腎功能不太好,結果有次竟使用「訂書針剔牙」導致意外感染,半年後就因為腎衰竭,需要面臨終身洗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過去他遇過一名病患,罹患糖尿病20多年,腎功能不太好,但平時還算控制不錯。不過,某次回診時,病患的空腹血糖高達近300 mg/dl,還出現輕微發燒的情況。後續洪永祥便詢問病患,最近有沒有感冒或咳嗽?病患表示沒有,但抽血檢驗出來,又發現白血球異常升高。後來洪永祥替病患進行全身性檢查,才發現病患口腔內,有塊白色潰瘍,但由於病患是糖尿病患者,所以才沒發現。之後經過洪永祥了解,才知道原來該名病患幾天前在家吃完晚餐,剛好牙籤沒有了,他就將釘書針扳直,當成牙籤用,過程不小心戳到牙齦,可能就因此感染了。由於當下病患口腔內感染嚴重,洪永祥就將他轉到口腔外科進行清創手術,因為病患有糖尿病,腎臟又不好,所以還收他住院打抗生素。不過洪永祥透露,經過這次感染後,病患的腎功能大幅衰退,半年就腎衰竭,餘生都得洗腎。對此,洪永祥也提醒,千萬不要小看剔牙的動作,剔牙還是要使用合格的牙線,口腔黏膜相當脆弱,不要亂使用尖銳的東西戳牙齦。
電動牙刷是智商稅? 他一用感嘆「根本是神物」:牙菌斑全沒了
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口氣清新,除了挑選適合的牙刷外,不少人會決定投資電動牙刷。就有一名網友表示,原本以為電動牙刷是智商稅,直到實際使用後,才發現刷牙省時、省力,去牙醫檢查時,更發現過去曾有的牙菌斑已經全數消失,讓他不禁直呼「我錯怪你了,你是神物」。這名網友在PTT以「原本以為是智商稅,但發現超級好用」為題發文表示,原本以為電動牙刷是智商稅,想說平時用「貝氏刷牙法」清潔即可,但他每半年去洗牙時,牙醫都說他有不少牙菌斑。原PO接著說到,他其實很努力刷牙,也有用牙線的習慣,而牙醫才建議他改用電動牙刷。後來,原PO買了一支電動牙刷,一用竟驚覺「真的超輕鬆,刷完感覺超乾淨」,只要刷到2分鐘自動停即可,省時又省力,而且刷得很乾淨;日前再次洗牙時,牙醫同樣幫他塗上牙菌斑顯示劑,結果完全沒有牙菌斑,讓他忍不住感嘆「電動牙刷,我錯怪你了,你是神物!」貼文一經曝光後,迅速引起大批網友討論,紛紛留言「我第一次用電動牙刷直接震出一堆結石」、「真的超級好用,用完再用牙菌斑顯示器,紅點超少,搭配牙線棒和牙間刷,2年不會蛀牙」、「對某些手殘人士來說,電動牙刷真的很好用啊,我自己也是用了之後,牙齒才保養的」、「給不太會控制力道的人很方便」。但也有一派人認為,「我個人覺得只要正常牙刷+牙間就完全沒問題了」、「我用電動牙刷反而感覺沒手刷乾淨」、「我手動刷也沒什麼牙菌斑啊……不過太用力是真的,換電動牙刷比較不會傷牙齦」。
刷牙「刷太久」恐害牙齒磨損 正確清潔時間曝光
刷牙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許多人還會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輔助清潔口腔,然而牙科醫師張伯森就示警,如果刷牙「刷太久」恐怕造成牙齒損傷。牙科醫師張伯森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自己經常遇到許多年長的病患,因為害怕刷牙沒刷乾淨,導致牙周病或是蛀牙出現,因此刷牙非常認真,甚至可能刷牙時間長達20至30分鐘,然而這也因此造成牙齒磨損。張伯森說明,自己在幫這些患者檢查時,發現牙肉和牙齒交界處有明顯的磨損。張伯森也建議大家,刷牙時應該「次數多、力道輕」,避免過度刷牙造成牙齒損傷。此外,張伯森說明,潔牙的正確順序應是先用牙線清潔再刷牙,尤其戴牙齒矯正器的人應特別注意,因為矯正器容易卡住較大的殘渣,應先用牙線清除這些大殘渣,然後再刷牙。張伯森也強調,有些家長會誤以為用漱口水就可以代替刷牙,但這是錯誤的觀念。漱口水無法有效去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只是用來提供額外的保護。事實上,衛福部嘉義醫院也曾在官網衛教指出,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是保持牙齒與牙齦健康的第一步。用牙醫建議的方法至少刷牙兩分鐘,才算有把牙齒刷乾淨。無論是使用一般牙刷或電動牙刷,牙齒上下左右各部位都要刷滿30秒。嘉義醫院說明,刷牙可以清除不斷累積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牙齒表面若長期累積牙菌斑,牙菌斑便會硬化變成牙結石。一旦有了牙石,就只能請牙醫或保健醫生幫忙去除牙結石。
睡覺睡到流口水 醫曝4大可能問題!小心腦中風
不少人都有睡覺睡到流口水的經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如果你的睡姿正確,並且沒有太累,但還是發現自己莫名其妙一直流口水,這時要小心4個問題。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趴睡和側睡會壓迫到耳根附近的腮腺(負責分泌唾液的腺體),這會使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再加上你的臉頰被緊緊壓著,這樣你就不容易進行吞咽動作,口水不容易清理,當你睡得嘴巴開開時,當然口水就容易流出來了。此外,太累了也會一直流口水,黃軒指出,有時候,你過度疲勞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當你太累時,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你整個人都很放鬆,控制唾液吞咽的面部和喉嚨神經肌肉也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因此你的口水不太受控制,容易流出來了。黃軒說,如果你的睡姿正確,並且沒有太累,但還是發現自己莫名其妙一直流口水,這時要小心4個問題:1.口腔衛生問題當你口腔有潰瘍,牙齦發炎,或你戴著牙套、剛戴上活動假牙,這些都會刺激口腔,導致口水分泌增多。2.上呼吸道問題當你常常有鼻炎、鼻竇炎、咽喉炎,這些都容易使你的鼻腔和咽喉不通,你就會容易常常打開嘴巴呼吸,尤其是睡覺的時候。那些打鼾的人,常常醒來時枕頭都是口水的痕跡,大家有注意到嗎?只要上呼吸道阻塞,你就會張大嘴巴呼吸,口水就會容易外流。3.腦神經問題一些腦神經疾病,例如腦中風、巴金森氏症,這些會影響臉部肌肉的協調,舌咽動作失調,會導致口水到處流。4.胃食道逆流那些有食道癌、食道潰瘍、胃潰瘍及火燒心的病人,在睡夢中也會過度刺激口腔,導致口水分泌過多,不過上述這些問題,除了在睡覺時容易流口水,還會伴隨其他主要疾病的症狀,例如,如果是巴金森氏症,他們除了睡覺流了一堆口水在枕頭,平常還會有手抖、行動不便等症狀。
撿路邊流浪狗回家紅燒進補 浙江大媽「渾身血流不止」險喪命
中國浙江嘉興一名56歲的王姓婦人近日因食用狗肉後,全身出現異常出血不止的情況,被緊急送醫後診斷出是「滅鼠劑中毒」。據陸媒《齊魯晚報》報導,中國浙江省嘉興市一名王姓婦人,半個月前撿了一隻死掉的狗回家,王婦聽說狗肉相當滋,便將它以紅燒手法烹煮下肚。不久之後,王姓婦人出現皮下瘀斑、血尿、頻繁流鼻血及牙齦出血,連帶有頭痛、作嘔、持續低燒、腰背疼痛等症狀。最終被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醫生檢查,初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的可能性,並對王大媽的血液、尿液等樣本進行了毒理分析,最終確診為滅鼠劑「撲滅鼠」(Bromadiolone)中毒。撲滅鼠是一種抗凝血類滅鼠劑,可通過消化道、肺部或皮膚接觸吸收。該物質會導致循環系統缺乏維生素K,並影響血液凝結功能,導致食用者最後因內出血而死亡。醫生推測,可能是流浪狗在食用被毒死的老鼠後死亡,而王大媽在食用狗肉後也因此間接中毒。所幸經過及時的解毒治療,王姓婦人的病情終於穩定下來,脫離危險。
兒童吃太多恐造成「荔枝中毒」 中醫提醒「這類人」務必忌口
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這時候如果能來個冰涼多汁的荔枝,相信是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但中醫師林敬哲表示,如果兒童吃太多荔枝的話,恐會造成「荔枝中毒」。而且由於荔枝含糖量偏高的關係,高血糖的患者務必要忌口。中醫師林敬哲日前在FB發文表示,荔枝是生長於亞熱帶地區的水果,台灣從五月開始,南部就有「玉荷包」荔枝,六、七月則是中部的「黑葉」荔枝盛產,到了八月,北部的「糯米荔枝」進入市場。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荔枝多汁且具有特殊香氣,是甜度極高的水果。平均每5-6顆荔枝中,含糖量就能達到15克,因此有高血糖問題的患者需要避免食用。除此之外,林敬哲醫師也表示,荔枝中含有兩種特殊成分:「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這些成分會影響兒童的肝醣代謝,可能導致所謂的「荔枝中毒」。所以,家中有小朋友的,千萬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荔枝,尤其是在空腹的時候。林敬哲醫師也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荔枝果肉性味甘酸而溫,入脾、肝經,有益氣補血的效果。然而,《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氣味純陽,其性微熱。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也」,意思是說荔枝性質偏熱,吃多了容易上火,導致嘴巴破、口臭、牙齦腫痛,甚至牙齦出血、心煩失眠等症狀。但荔枝除了果肉可以食用外,荔枝的種子(荔枝核)也是常見的中藥,古時候常被用來治療疝氣和睪丸痛。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如果有疝氣的症狀,請務必到醫院檢查,不要自行判斷和用藥。
楚翔穩交茵芙三年...送花耍浪漫 華千涵收恐怖私訊「要輪X妳」
華千涵、鄒承恩、楚翔及李家慶今(19日)為新戲《願望》造勢,華千涵再度飾演驕縱千金,竟收到可怕私訊「滾出台灣」、「要輪X妳」,讓她嚇壞。鄒承恩第一次演出台八,壓力大到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楚翔則擺脫8+9角色,演出深情男子,而李家慶與黃少祺再度演父子,老爸太過自律,他至今沒看到對方在片場吃東西。李家慶(左起)、華千涵、鄒承恩、楚翔這次角色各有不同挑戰。(圖/焦正德攝)鄒承恩是第一次演八點檔,他對台語不熟,所以壓力頗大,牙齦發炎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整個下顎牙齒骨骼都發麻,他嚇到趕緊就醫。鄒承恩兒子已八歲,他坦言拍戲比較少時間陪兒子,不過兒子已到了很調皮的階段聽不進長輩的話,讓他幾度戲稱「想賞他巴掌」。而近來幼兒園性侵事件,鄒承恩正色表達立場:「這真的太過分!」楚翔連續接演黑道與不良少年的角色,他為此有調整口條,特地去研究他們講話會有特殊重音,因此還被觀眾誤會「真的有在混」,他笑著澄清說自己就是看起來不好親近、聲音低了點,但不是個壞人。這次他演深情男,戲外他跟茵芙穩定交往三年,被問到有無深情舉動,他透露前陣子茵芙休假出國,出發前送了她一束花,也是有浪漫的一面。被問到有沒有結婚打算?他說沒有計畫,「就兩人世界,順其自然吧,因為我也沒有傳宗接代的壓力。」而李家慶二度飾演黃少祺的兒子,笑說兩人有父子緣,每天看到黃少祺都會說:「你好帥!」而黃少祺的身材給每位男演員很大壓力,大家都會問他是怎樣保養的,李家慶笑說雖然最近比較忙,但一定會利用下戲時間去練身材,模特兒出身的他笑說每人身材有不同的風格,「少祺哥是壯,我身材是正常,我要追求的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華千涵再次演出驕縱千金,竟收到觀眾恐怖私訊「要輪X妳」,也有人要她「滾出台灣」,她氣歸氣,也覺得是滿有創意的罵法,「看到覺得滿新鮮,第一次收到這種,之前都是說『妳很醜』之類的。」聊到感情,華千涵羞認有交往超過十年的圈外男友,中間一度因為他出國發展而分手,重逢時,對方陪她度過失去家人的低潮,讓她認定對方值得託付,雙方也有結婚的共識,「之後有好消息再跟大家分享。」
人妻嘴巴超臭!尪狂笑嫌棄「吃到餿水」 醫曝10大可能因素
不少人有疑問,為何天天刷牙,但還是會有口臭。對此,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解答,可能跟牙齒、鼻腔咽喉、腸胃等因素有關。黃士倫在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表示,曾遇到一名女病患進到診間時,全身有濃郁的香水味;女病患透露,3年多前開始出現口腔異味,於是會避開產生味道的食物,像是大蒜、洋蔥、韭菜等,老公甚至還會笑她吃到餿水,讓她很傷腦筋。黃士倫指出,想克服口臭問題,首先就必須了解口臭的原因是什麼,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幾個因素。●牙齒因素:蛀牙、牙結石、牙周病、牙齦炎。●鼻腔咽喉因素:鼻竇炎、鼻過敏、鼻塞、萎縮性鼻炎、張口呼吸、打呼、睡眠呼吸終止症、鼻咽腺樣體肥大、口腔潰瘍、口腔念珠菌感染、扁桃腺發炎、扁桃腺結石。●胃腸問題:胃酸逆流、消化性潰瘍、胃消化不良。●飲食:吃大蒜、韭菜、洋蔥等含硫食物,產生大量胺基酸的牛奶與乳製品、甜食、含糖飲料、咖啡等酸性飲料,不吃早餐也容易口臭。●抽菸、酗酒及嚼食檳榔。●藥物:阿斯匹靈、抗憂鬱劑、抗組織胺、利尿劑等,會使唾液減少,增加口腔壞菌。●內科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肝臟疾病、 乾燥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感染:細菌性、病毒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頭頸癌治療後:鼻咽癌、口腔癌或是其他鼻腔咽喉癌,經過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後,造成口水分泌減少、鼻腔鼻竇或是鼻咽腔结痂,也會造成嚴重口臭。●中風後:可能因為中風之後吞嚥困難, 胃管口腔照護不佳。黃士倫說明,刷牙刷對了可減少口臭,至於早晨起床後口腔容易有異味,是因為附著在舌頭上的細菌,因為夜間口水分泌減少,而大量繁殖,造成口臭;之前美國微生物醫學期刊也發表,造成胃潰瘍原凶的幽門螺旋桿菌,也可能寄居在口腔內造成口臭。黃士倫提到,很多人會問,如果因為口臭問題找醫師會不會被笑,「其實不會,不過就醫前,一定要先問自己是否做好基本功課,例如,刷牙刷對了嗎?有沒有用牙線的習慣?口臭問題難以啟齒,但影響到人際關係真的很困擾,希望找到真的原因後能臭味摒除,展開新的人生。」
地震後家中貓狗驚嚇過度!恐造成憂鬱症 出現「4情況」盡快就醫
住在16樓高樓層的小型犬「太郎」,原本生性活潑,平時經常跟在主人身邊。自403花蓮大地震後,太郎開始經常躲在被窩裡不肯出來,4月中一場4級大地震讓高樓層搖晃非常劇烈,造成太郎慌張奔逃時不慎將小櫃子撞倒,導致腿部壓傷,飼主黃小姐立即將太郎送往動物醫院。毛孩驚嚇過度 造成憂鬱、心理創傷獸醫師林煜淳發現,太郎除了身體傷口,還出現相當明顯的憂鬱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與人互動的頻率大幅降低,甚至經常躲在角落裡顫抖,顯見地震對太郎心理造成創傷。所幸在醫院積極治療下,太郎的腿傷已逐步痊癒,針對憂鬱症的部分,也教導飼主黃小姐,下班後有空就陪太郎玩最喜歡的丟球遊戲,吸引他走出角落,以耐心陪玩改善地震帶來的心理壓力。貓咪比狗更敏感 出現4大症狀快就醫地震過後,飼主若發現毛孩出現個性異常,應多加留意。以貓咪來說,先天個性比狗更加敏感,對地震驚嚇反應較為強烈,心裡累積壓力容易造成下列症狀,應立即求診,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1.排尿問題:頻繁進出貓砂、尿不出來2.皮膚問題:異常舔毛、大範圍脫毛3.口腔問題:食慾不振、牙齦紅腫4.嚴重疾病:厭食、發燒、體重下降、腹瀉、眼睛紅腫流淚、鼻塞打噴嚏等,亦有可能是因壓力而誘發皰疹病毒、傳染性腹膜炎等。此外,失明、失聰、年長或患老年癡呆症的毛孩,飼主需特別留意居住環境擺設動線,避免地震時物品掉下,造成二次傷害。神經敏感的狗,如博美、蝴蝶犬,可能在地震後變得更敏感,飼主需多關心情緒,多加陪伴。震後多觀察寵物舉動 平時這樣做有助紓壓由於寵物無法直接表達自身感受,飼主難以及時察覺其健康狀況,往往等到心理壓力影響到生理時才發現問題。林煜淳提醒,地震後建議飼主應多觀察陪伴容易緊張的寵物,減輕精神壓力。如果懷疑是身體機能影響,建議進行檢查。此外,平時可注意寵物營養,避免因身體內部機能造成的憂鬱症。
5歲童吃水餃被刺傷牙齦 一看竟發現4公分針頭
大陸浙江義烏市一名媽媽,日前帶5歲兒子到餃子店用餐時,孩子卻在咀嚼後突然大哭,趕緊查看狀況後,竟在兒子的嘴裡發現了一根4公分長的注射器針頭。根據陸媒《大皖新聞》的報導,事情發生在12日晚間,王姓女子(化姓)在下班後帶著孩子到附近的餃子店吃晚餐,當時他們一共點了4份水餃,包括薺菜鮮肉、白菜肉、香菇肉和蝦三鮮,而在吃到薺菜鮮肉餃子時,兒子卻突然狂哭不止。王女提到,她起初以為是孩子不小心咬到舌頭,沒想到卻在他的門牙邊拔出了一根針,「很粗很尖一看就是給豬打針的針頭……看招牌稱是現包現做的餃子,宣稱也是前腿肉才去的這家店,誰能想到發生這種事,給孩子都帶來很大的陰影了」。事發過後,店長在一個小時過後才來到現場,而王女擔心針頭的來源不明,便要求店長一起陪同孩子前往醫院化驗檢查。但王女稱,她在網路上查詢資料過後,發現給豬打針的地方應該是豬脖子處,懷疑肉餡根本就是脖子肉,而非店家宣傳的前腿肉。店長在2天後也針對此事進行說明,猜測針頭應該是給豬打預防針時出現斷裂,才會殘留在豬的體內,但他們確實是從供應商進貨豬的前腿肉,並非豬頸肉,「店裡的餃子餡全部都是由我親自處理,但也沒有發現狀況」。店長進一步回應,「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顧客都很重視,且受傷的是孩子,家長的心情我們也都理解,關於理賠這塊我們也願意積極配合」。
「2種癌」常同時出現在1病人身上! 醫授7招有效防範
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積累突變嚴重時,可能會衍生食道癌。致癌原因仍有待釐清,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中老年人居多)、性別(男性比女性多)等因素之外,日常生活對食道的各種慢性刺激,都可能導致食道癌。食道癌與口腔癌危險因子一次看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尚有: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熱飲(超過攝氏65度)、肥胖(坐式生活)、慢性胃食道逆流、Barrett's食道炎、腐蝕性食道炎、食道弛緩不能及遺傳(Tylosis, Plummer-Vinson syndrome)等。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尚有:口腔牙齒因素(不合適的假牙、齒齦炎和口腔衛生不佳等慢性刺激)及遺傳(Fanconi anemia, dyskeratosis congenital)等。口腔癌患者近4成同時罹患食道癌 50歲以下機率更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說,臨床發現,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常和其他的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口咽、下咽、喉、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同時或異時發生,且癌化的細胞帶有相似的基因變異。食道癌約有5~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因此在診斷及追蹤時必須特別加以注意。反之,口腔癌(包括口咽癌及下咽癌)之患者中約有5~14%,甚至40%同時有食道癌。其中年齡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二種癌症的機率更高。食道癌與口腔癌常見這些症狀癌症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功能保留較好,生活品質較好,且預後也較好。所以,一但出現下列症狀且持續數週,務必提高警覺,即時就醫檢查。口腔癌的症狀包括:口腔內持久不癒的潰瘍(同一位置、超過兩週以上)、白紅斑、不明腫塊、不明原因出血、咀嚼吞嚥時痛或耳朵疼痛、局部壓痛、感覺異常(麻木感)、舌運動受限、張口困難、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口臭(腐爛味)、掉牙、體重減輕和頸部硬塊等症狀。食道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吞嚥時有異物感、漸進性吞嚥困難、吞嚥疼痛、飯後嘔吐、食物逆流、火燒心、體重減輕、胸痛、吐血、黑便、吞嚥時嗆咳、慢性咳嗽、反復肺炎、聲音沙啞和頸部硬塊等症狀。預防勝於治療 7個提醒要時刻留意賴建仲表示,食道癌與口腔癌大多是可以預防的。食道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方式,遠離致癌因子是必要且相對有效的防癌步驟。拒絕致癌因子:避免菸、酒、檳榔、含亞硝胺食物(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或湯品。執行均衡飲食,少吃醃製品,多食用原型食物、綠色蔬菜及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 C 以減少胃內亞硝胺的形成。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的運動,避免肥胖帶來身體的負荷。定期篩檢(口腔黏膜檢查、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以及癌症風險因素者。定期牙科檢查,並及時解決任何口腔問題(牙齦炎、牙周病)或不合適的假牙。考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尤其是年輕人。有助於預防與 HPV 相關的口腔癌、食道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發現疑似症狀,請及早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