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手術
」 笑氣女子接受牙科手術感染 口腔不適就醫!口中清出「150隻蛆」
祕魯一名40歲女子,日前因為口腔內疼痛不適前往當地醫院就醫。沒想到經過醫生檢查後,竟在她口腔中發現大量蛆蟲,立刻替她安排手術清除。後續經過問診才得知,原來女子先前曾到其他醫院進行牙科手術,當時在嘴裡留下壞死組織,導致感染口腔蠅蛆病(Oral myiasis)),最終一共清出150隻蛆蟲。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祕魯卡亞俄(Callao)一名40歲女子日前因為口腔內疼痛不適,前往當地一家EsSalud AlbertoSabogal Sologuren醫院看診。沒想到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女子感染口腔蠅蛆病,口腔內有大量蛆蟲,14日緊急替她進行手術。口腔外科醫生倫佐(Renzo Paredes)表示,經過問診發現,患者是在其他地方接受牙科治療後,才開始出現口腔疼痛的情況。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手術後患者口中留下壞死的組織,才會長出蛆的幼蟲。倫佐指出,手術過程中,他和團隊設法清除了患者口中所有幼蟲,並清理了壞死組織,然後縫合了傷口「總共有150條蠕蟲從口腔中被清除,這種病通常發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當存在壞死組織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也就是說,死亡組織發生在行動不便、有精神運動或精神病史、衛生條件不佳的人身上。」手術結束後,該名女患者恢復狀況良好,順利出院,而患者和患者的家屬也向醫師表達感謝。
牙結石多久清一次? 醫師曝「兩大關鍵」決定洗牙週期
依中華民國健保署規定,健保給付每半年一次的洗牙,不僅可以維持口腔健康,還能有效及早防範牙齦病症。不過有日本牙醫師表示,清除牙結石的頻率,還是要依據個人「刷牙習慣」與「進食頻率」來判斷。並非只要每半年洗一次牙,就可以高枕無憂。據《壹蘋新聞網》報導,由日本800多名主治醫師創建的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DOC》近日採訪執業牙醫師中牟田晃博,中牟田表示原則上至少半年需要清除牙結石(俗稱洗牙)一次,但這是在平常擁有「良好刷牙習慣」的前提之下,如果自認沒有,就該自覺增加頻率。中牟田先解釋,牙結石是牙垢與唾液中某些成分產生化學反應之後的產物,因此並不是靠刷牙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不過刷牙至少有減少牙垢的作用,因此不好好刷牙的話,牙結石就會持續累積。而高齡者也比起年輕人更容易累積,所以越年長的人就需要越經常洗牙。至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該增加洗牙頻率,中牟田表示,主要是看一天進食的次數,特別是經常多餐或經常吃零食的族群,口中會更容易滋生細菌,也提升形成牙結石的機率。若有治療蛀牙,或牙齒有蛀洞的族群也是一樣。中牟田強調,最重要還是取決於「進食的頻率」和「刷牙的習慣」。不過他也說,若有正在進行牙冠或牙橋治療的族群,也容易增加牙垢累積的風險,必須向主治醫師諮詢,請他建議執行洗牙的頻率。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洗牙治療。牙醫師柯佩伶在個人粉專「牙柯醫生」指出,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引,若心臟瓣膜有特定情況,在進行「侵入性牙科處置」前,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否則可能引發「細菌性心內膜炎」,有生命危險。柯佩伶透露,有5類人要注意不能直接洗牙,分別為:(1)裝有人工心臟瓣膜。(2)曾有過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史,身為高風險群。(3)心臟移植後,有瓣膜方面問題。(4)先天性心臟病,沒有修補過或是修補不完全。(5)先天性心臟病已修補完成,不過在術後6個月內。最後柯佩伶提醒,許多人不知道洗牙在這種情況下,算侵入性處置,主要是因爲洗牙會接觸到牙齒周圍牙齦組織,因此可能造成細菌進入血液循環,除了洗牙之外,其他比較侵入性的牙科治療,包括牙周治療、根管治療、拔牙、植牙、補骨等牙科手術,都要特別小心注意。
不是過敏!這種罕病會水腫卻不癢 30歲男歷經10年追蹤才確診
30歲的小李(化名)多年來出現反覆性水腫,初期水腫症狀為不明原因地在單側肢體出現,每次發作持續3~5天便會自行痊癒,由於水腫處僅有輕微疼痛,患者一度未予以重視。然而,隨著發作頻率逐漸增加,每2個月就發病一次,讓他決定就醫,經多次檢查後仍未能找出真正病因,直到有次水腫發生在喉嚨,險些壓住氣管,才經由急診室轉診至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經過醫師長達十年追蹤和治療,加上醫療檢測工具的進步,最終在近期的抽血報告中發現患者血清中的補體C4數值低下,同時C1抑制酶(C1-esterase inhibitor,C1-INH)數值也低下,確定小李罹患第一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收治小李的基隆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一種極為罕見且致命的疾病。根據估計,全台約有300人受到HAE困擾,但僅有36名患者被正式記錄在罕見疾病通報系統中,由此可見大多數的患者仍然未被及時診斷。由於HAE臨床症狀為局部水腫及疼痛,民眾很容易與過敏症狀混淆,其實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點,就是HAE並不會癢,且不會出現突出皮膚的疹子。吳詹永嬌醫師表示,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作具有不確定性及反覆性,因此若是發生在臉部的水腫,可能發生眼睛腫到張不開,或是嘴唇腫脹看起來像香腸嘴,甚至造成嘴巴無法閉合等情形。此外若是水腫發生在腸胃道時,反覆的腫脹也會造成患者猶如生產般的腹痛、腹水甚至無法進食,且常被誤診為腹部急症,因而接受不必要的腹腔手術;有些患者甚至因為水腫發生在咽喉以及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緊急時還需插管或進行氣切手術,倘若沒有及時救治將有窒息的致命危機,千萬不得輕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陳遊醫師指出,目前最常見的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第一型,約佔病患的85%。該型HAE是由於C1抑制酶(C1-INH)不足引起的;第二型HAE則佔病患的15%,其原因是C1抑制酶功能異常,兩型皆是SERPING1 這基因上面的變異所致;而極少數小於1%的患者則與其他的基因有關。當C1抑制酶不足時,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使體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水腫和發炎反應,但目前對於HAE的發病原因仍無法明確判斷,有時可能是自發性的腫脹,也有患者是因為緊張、面對高度壓力的生活事件,或是牙科手術、外科手術等刺激而誘發發作。陳遊醫師說,臨床上常見的診斷方式,除了透過反覆性的腹痛,肢體腫脹,喉頭水腫等臨床症狀,及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外,也能透過抽血檢測C3與C4的含量來做初步判斷,另外部分醫學中心也能檢驗體內C1抑制酶的含量,以及進行基因定序等變異點位確認,更精準確認患者病症,以接受正確的治療和穩定控制,避免發作時導致嚴重後果及影響生活品質。由於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發病時,常被患者及醫護人員誤認是過敏,進而延誤治療或是使用不適切的治療方式;因此醫師們共同呼籲,倘若民眾發現自己有家族病史,或出現反覆性的水腫、腹痛、且具有喉頭水腫病史等狀況,都應該盡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症狀,透過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減輕症狀,並改善生活品質。
暑假到了當心青少年笑氣濫用 嚴重恐致呼吸衰竭
疫情解封加上暑期到來,旅館及遊樂場所人滿為患,近年警方常發現民眾有不當吸食笑氣助興情況。台北市環保局3日宣布暑期將加強稽查,提醒民眾濫用笑氣會造成腦部缺氧,導致噁心、嘔吐、注意力難以集中等情形,嚴重時會導致昏迷甚至是停止呼吸;或因吸食笑氣導致中樞神經病變,出現手腳麻木、肌肉抽搐及癱瘓,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死亡等嚴重後果,且吸食笑氣並無法排解憂鬱,更可能加劇憂鬱情形。台灣首個被列管的關注化學物質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於109年公告將Nitrous oxide(氧化亞氮,N2O,俗稱笑氣)納為列管關注化學物質加強管制,笑氣一般合法用途為醫療輔助麻醉劑、食品業發泡劑及工業金屬抗氧化劑等,由於取得價格相對便宜,又可以供多數人使用,且易被誤以為不會傷害身體。加上由於笑氣有麻醉止痛效果,警政機關近年於夜店、旅館等場所曾查獲多起青少年吸食毒品時,發現併同吸食笑氣助興。台北市環保局提醒,一旦違法吸食、持有笑氣者,可依「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處3萬元至30萬元罰鍰。暑期將結合台北市警察局等單位加強聯合稽查作業並加強宣導,呼籲民眾、八大場所及旅宿業者,若發現有人攜帶不明鋼瓶及吸食氣球,立即通知警方前往取締,目標有效遏止並減少民眾違法吸食情況,避免民眾不當使用笑氣,不但影響人體健康且違法遭罰。用於手術麻醉 與酒精併用有危害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指出,Nitrous oxide學名為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亞氮,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氣體,於醫療使用上須與O2(氧氣)併用,但因本身的效力無法達到深度的手術麻醉,故一般僅用於手術前的麻醉誘導或牙科手術,若與其他麻醉藥併用,有加乘作用。笑氣為短效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劑,吸入約15到30秒即可產生欣快感,並可持續2到3分鐘。氧化亞氮會使與維生素B12合成及代謝有關的酵素失去活性,因而影響有維生素B12參與的正常生理功能。長期使用會產生末梢神經及脊髓病變,出現手麻、腳麻、無力走路、立體感完全喪失等症狀,或產生巨大型紅血球貧血症、嗜中性白血球及血小板過少等,並可能產生精神異常,如嗜睡、抑鬱或精神錯亂等。因醫療使用氧化亞氮時,都會加入70%-80%的氧氣,但時下青少年則未使用氧氣,常與酒精或其他藥物併用,容易有中毒危險,會造成嚴重身心傷害。
婦人有「金剛狼基因」 罕見基因突變讓她感覺不到疼痛
漫威英雄角色金鋼狼,手上擁有亞德曼合金的刀爪,身體具有超強的癒合能力,甚至因此長生不老,沒想到現實中也有人擁有這種癒合特別的能力,來自蘇格蘭的一名71歲婦女,基因有一種以前未曾發現過的突變,使她幾乎不會疼痛,而且傷口癒合的比常人來的快。根據《BBC》報導,現年71歲的喬卡麥蓉(Jo Cameron)看起來相當硬朗,而且硬朗的有點特別,她曾在65歲和66歲時,動過兩次大手術 ,一次是髖關節置換術,以及骨關節炎手術時,然而術後卻沒有特別痛的感覺,卡麥蓉表示,「當時我跟麻醉師聊天,他說這將是一個非常、非常痛的手術,之後你將會經歷巨大痛楚」,不過她回覆「我不會的,我感受不到痛楚」,手術後麻醉師又來找她,「你沒有吃藥止痛。這是很不尋常的事」。一般來說,這個年齡的長者在髖關節手術後,都有頗長的疼痛期,醫生於是詢問她對痛覺的反應。不過卡麥蓉對疼痛沒什麼感覺,像是一般的割傷和受傷,通常都是無痛的,甚至有一回她被火燒著了,直到聞到燒焦味才發覺。她也曾經過多次靜脈曲張手術和牙科手術,從來不需要止痛藥,甚至在手腕骨折,以及之後的固定和縫合,都沒有任何疼痛感。卡麥蓉不久就被送到倫敦大學學院和牛津大學的進一步檢查,遺傳分析發現,她遺傳基因中的「FAAH」發生突變:「FAAH」全名為「酯肪酸醯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它與疼痛的感受、記憶和情緒有關,在中樞神經中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突變減低了FAAH的活性,這使得她的疼痛感被壓抑了,但疼痛不是唯一受影響的因素,似乎也能加速傷口癒合,並降低恐懼感,或者稱為焦慮感。根據心理學家發現,卡麥蓉焦慮量表上獲得了最低分,也就是她永遠樂天樂觀。不過卡麥蓉先前表示被燒傷卻毫不自知,這也與FAAH發生突變,造成她記憶力不佳有關,卡麥蓉也證實,她經常忘記一些小事,包括忘了鑰匙放哪,也會在講話講一半時,突然忘了想要表達什麼。研究團隊也分析了卡麥蓉的家人,結果發現她的兒子有遺傳到,據卡麥蓉回憶,她已故的父親,應該也有相同體質,在生活中也幾乎不需要止痛藥,遺傳學家懷疑,她是從父親那裡繼承了這種能力,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來自蘇格蘭的覆人有著不會疼痛並且受傷恢復快的體質。(圖/翻攝自推特)
反覆鼻竇炎「流膿長達4年」 一檢查傻眼!竟是蛀牙釀禍
上顎後牙因靠近鼻竇底部,因此嚴重的根尖發炎可能引起鼻竇炎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醫師葉沛盈指出,曾於臨床上遇到患者因反覆鼻竇炎症狀,左側持續流膿黃鼻涕已4年,由耳鼻喉科醫師轉介到牙科評估,經詳細的臨床口內及X光放射影像學檢查,發現患者左上第一大臼齒有一崩壞的暫時填充物,並有齲齒繼續蛀蝕的現象,因為沒有牙痛的症狀,所以患者沒有到牙科求診。後續經過幾次根管治療,根管清創、沖洗和換藥後,患者的膿鼻涕逐漸減少,口內觸診也不再有壓痛感。葉沛盈說,齒源性鼻竇炎(odontogenic sinusitis)意指病人患有鼻竇方面之疾病,且此疾病透過影像學、微生物學或是臨床上的證據證實與牙齒相關。根據文獻統計,齒源性鼻竇炎約佔單側上顎竇鼻竇炎的3成,且近年來,此類和牙科相關的鼻竇炎比例有升高的趨勢,值得大家提高警覺。其常見的症狀包括惡臭膿黃鼻涕、鼻子經常聞到臭味、臉部疼痛或腫脹感、鼻涕倒流以及鼻塞等。可能引起齒源性鼻竇炎的原因有牙科手術、齒源性感染、異物、齒源性囊腫、口竇管等,當病人診斷為單側鼻竇炎的同時,就必須警覺到齒源性鼻竇炎的可能性。仔細的牙齒和鼻腔的檢查,再配合影像學上的證據,例如電腦斷層掃描便是最常用且最標準的檢查,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牙科治療齒源性鼻竇炎的處理包括根管治療、拔牙或是皮瓣修補口鼻管等,視病灶而定。葉沛盈表示,齒源性鼻竇炎是鼻竇炎中較為特別的一環,需要牙科醫師和耳鼻喉科醫師細心的評估影像學檢查,並且與臨床發現互相配合比較,做出正確的診斷,在治療方面,配合抗生素治療、牙科處理和鼻竇內視鏡手術的使用,通常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愛美女砸63萬整容…拔3顆牙後全身抽蓄 腦部永久性損傷昏迷不醒
為了變美,波蘭一名57歲女子貝塔(BeataFilipek)砸了超過18000英鎊(約新台幣63.7萬)接受整形手術,怎料在手術過程中疑似因為芬太尼過敏,導致永久性大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根據《鏡報》報導,波蘭女子貝塔過去每天上健身房鍛鍊、跑步以維持體態,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她開始因為顏面骨質密度變低,臉部因此出現深層皺紋與大面積鬆弛,為改善此一症狀,她於今年4月13日到波蘭東部盧布林一間私人牙科診所接受手術,希望透過在臉部植入填充物保持年輕容貌。貝塔因此砸了18569英鎊進行手術,並安排她的阿姨在手術後接她回家,沒想到在手術過程中,她竟然對麻醉藥品芬太尼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導致永久性腦部損傷,至今昏迷不醒。根據貝塔的阿姨表示,她在事發當天晚上7點向姪女打電話,卻發現怎麼打都沒有人接,因此便驅車前往診所,沒想到卻發現貝塔躺在床上昏迷不醒,臉上還戴著塑膠面具,便趕緊將她轉送至附近醫院的急診室。根據報導,事後執刀醫師表示他也不明白為何會發生此事,並稱貝塔只拔掉3顆牙齒,還沒進行到將填充物植入步驟,就出現抽蓄情況;事後家人表示,貝塔被送醫後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發現她的大腦已經遭受不可回復的損傷,大腦皮層也受損。目前盧布林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已經對涉事牙科診所提起嚴重傷害訴訟,並持續介入調查中。
北市刑大再破2桃園地下笑氣工廠 扣426支鋼瓶創史上新高
北市刑大繼上月中旬破獲假氣球館賣笑氣,持續溯源追查,日前在桃園市蘆竹、新屋地區查獲2處地下工廠,共查獲426瓶笑氣鋼瓶,再創查緝數量新高。經查,黃姓男子(35歲)等2人負責分裝、發送廣告傳單,被依違反《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移請裁罰。據了解,笑氣早期被用於牙科手術的麻醉,現用在外科手術和牙科。「笑氣」名稱是由於吸入它會感到欣快,並能致人發笑,近年來被包裝成派對助興劑。不過由於笑氣無色、無味,容易使人不自覺吸食過量,嚴重者將有生命危險。警方表示,上個月前往新北市1處鐵皮屋倉庫進行稽查,當場查獲販售笑氣的簡姓男子等3人,查扣笑氣鋼瓶144瓶,揭穿氣球館掛羊頭賣狗肉販售笑氣圖利。經溯源追查,員警本月3、4日分別在桃園2處超大型地下工廠,發現黃男利用鐵皮屋偽裝,將笑氣槽化車內的化學物質分裝到鋼瓶轉賣出去,逮捕黃男等2人,現場共查獲笑氣鋼瓶426支、用來吸食笑氣的氣球10餘箱、廣告名片2箱等證物。詢後,黃男等2人被依違反《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移請桃園市環保局裁罰,並建請裁處最高罰責30萬,對相關處所予以斷水斷電。警方重申,將持續協助環保局針對濫用笑氣加強查緝,以維護國人身體健康。
友慫恿吸2天笑氣! 妹ㄎㄧㄤ到出現「恐怖後遺症」崩潰:這輩子完了
「笑氣」便宜又容易取得,常被濫用作為助興工具,不過吸食它的後遺症非常恐怖。一名女網友表示,在朋友慫恿下,連續吸食2天笑氣,結果居然出現幻聽、遲鈍等現象,讓她嚇到就醫,事後感到相當後悔,希望以自己的例子,奉勸大家不要亂來。女網友在《爆料公社》懺悔,才吸2天就開始出現狀況,講話無厘頭沒重點,還會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當下覺得完蛋,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嚇得趕緊就醫治療。經過照X光、抽血等檢查,確認是一氧化二氮中毒,也就是笑氣。女網友懊悔地說,「誰說笑氣不是毒品,搞到我都住院了,不要吸氣球,我說真的,才吸一桶半就變成這樣,副作用是無法想像的;我非常後悔,無法接受自己變成這樣,只怪意志力不夠,恨死這一切了,但這是我的選擇,後果要自行承擔,希望治好後還能活蹦亂跳。」事實上,吸食笑氣而發生意外在今年至少傳出4件。本月18日新北市就有一名唐姓男子邊開車、邊吸食笑氣,結果情緒失控,撞上分隔島;本月3日,花蓮一名23歲男子因吸食過量笑氣暴斃。男子邊開車邊吸笑氣自撞,幸好人沒有大礙。(圖/翻攝畫面)據了解,笑氣化學名稱為一氧化二氮,沒有毒性,早期用於牙科手術的麻醉,現用在外科手術和牙科;吸食者可能因為在吸入笑氣時,導致氧氣過少而突然窒息,食用過量則會導致智力、視聽能力以及手的靈活度降低,長期接觸還可能引起維生素B群缺乏症、肌肉麻痺等,且經常吸入笑氣已被證實會產生神經毒性,損害腦部。目前笑氣尚未列管為毒品,但已被衛福部納入「醫用氣體」藥品管理,若違反販賣醫療用笑氣,可依《藥事法》移送法辦,最重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濫用工業笑氣,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3日以下拘留或1萬8000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