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所稅
」 財政部 稅收 超徵 經濟部 營所稅漲翻天!比特幣從4千變58億元 財長:3個月內研擬查稅措施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勝出後,激勵比特幣大漲,已衝破9萬美元大關。不過立委賴士葆質疑財政部,目前加密貨幣的「個人獲利」還沒開始課稅,依所得稅法是由投資人自行申報,雖然有查核機制,但沒被查核到的交易者,也不可能主動繳稅。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允諾,最快3個月內會研擬相關辦法。立委賴士葆今(18)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質疑加密貨幣交易課稅問題。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怡慧回應,目前有跟金管會登記的交易所共26家,都有繳納營業稅跟營所稅。至於個人所得部分,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表示,數發部定義加密貨幣為「數位化資產」,在所得稅法屬於自行申報,財政部可以透過其他資料查核,未來金管會立專法後,財政部也會配合執行。同時,莊翠雲也回應,數發部定義「加密貨幣」是虛擬資產,那相關交易就要課稅,至於如何查核會再研議,莊翠雲強調,「3個月內研擬相關作法。」至於比特幣漲得有多兇?據外媒報導,在《Onchain Lens》監測下,有一位比特幣鯨魚(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的投資人)在比特幣1枚0.067美元時,以134美元(約台幣4,361元)買了2,000枚比特幣。如今過了14年,隨著近日川普當選,比特幣大漲後,這位投資人將這些比特幣轉移至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接著又轉移至50個不同的錢包,推測是要出售,而目前這批比特幣的售價已飆漲至1.79億美元(約台幣58億元)。
綠電自救隊2/綠能發電裝置未達標 外資怨土地難取得+透明度不足「罵光電有聲量」
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8日開了4個小時,環境部長彭啟明說總統考慮編訂「調適」和「減碳」預算,綠能產業看似將迎來一波政策「優惠」。對此,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反倒疾呼,土地取得難、行政流程冗長和民眾教育這三大問題必須解決,甚至連外商都忍不住建議「該透明化」了。依前總統蔡英文政府規畫2025年的綠能要占總發電量之20%,其中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目標要達20GW,不過依照審計部總預算報告,兩個數字都沒有達標,綠能占總發電量目前不到一成,太陽能裝置容量去年底才12.22GW未達標,另依台電統計,去年太陽能發電量只有4.58%,淨發電量比前一年減少18.66%,未增反減。光電被視為能同時解決RE100再生能源與國際減碳需求,近期卻卡關連連,對外資來說,台灣光電發展的問題,不是只靠灑預算就能解決的,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光電業者,他們談起拖延光電進度的阻力,都感慨萬千。台灣的再生能源需求量大,政策目標明確,加上「目前在亞洲,還有躉購費率的國家,應該只剩下台灣了。」天鷹亞太潔淨能源平台台灣區執行長張為策8月5日在一場能源論壇上不諱言,外資看上台灣有保證20年的躉購費率,但真正進場後才發現,市場不如想像地好做。張為策以德國再生能源商的外資角度吐露心聲,「再生能源在台灣的投資成本,相對於其他亞洲國家來說比較高,我們也在找原因,確定的是『地方成本』很大,整個申請程序也很冗長。」「業界一定都知道,就算開發商今天開始收地、準備建置光電案場,但到真正能掛表發電,也是四、五年後的事了。」他說的時候,其他的光電業者也都頻頻點頭。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表示,政府在綠能政策及配套措施上相當明確。(圖/CTWANT資料照)來自日本的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說,「為什麼總是有些廠商的案場能申請成功、有些則失敗?這些案場到底要花一年、還是三年的時間申請?這些都是不確定的事情。」辰亞能源母公司就是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丸紅株式會社,從農業到太空都有涉略,能源事業更是全球佈局,對跨國集團來說,「不確定性」是難以忽視的風險。目賀田好弘談到台灣經驗,行政審查與資訊流通上不夠透明、也沒有效率,他認為可參考美國成立線上平台,除了讓廠商申請、追蹤案件進度,也可公開每個光電案場的狀態和延誤原因,「面對不適合的光電案場,應該直接拒絕,而不是用延宕的方式面對!」目賀田好弘也提到,台灣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老舊,難以支持大規模的再生能源併網,再生能源如光電、風電等,都面臨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對電網的穩定構成挑戰。台灣電網面臨再生能源有供電間歇性的問題。(圖/李宗明攝)他也提到,不管是日本或台灣,在地方推動再生能源時,經常面臨反對聲音。「其實我們並不認同每一個反對意見,有些是來自於對能源的不了解。」目賀田好弘表示。台灣光電業土地取得困難的原因,除了完整大面積土地不多、土地價格貴、產權分散與利益分配不均等老問題之外,就是民眾的能源教育還有待改進,這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不具名的光電業者表示,「我問環保團體,為什麼對光電意見這麼多,他回道『罵你們才有聲量呀!』,罵光電不用證據,但澄清需要很多證據,」他感嘆地說,很多民眾不了解就跟著罵,加上業者的確良莠不齊,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要來包工程」,導致目前民眾一聽到光電,就是負面印象。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期盼光電能讓更多人有感獲益。(圖/報系資料照)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光電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取得,日本也擔心糧食危機,對農地的敏感度高,但他們了解務農人口下降是不可回復的事實,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等問題也會對農地造成危害,不像台灣,就算是幾乎不能耕種的貧瘠土地,只要談到「保護農地」光電案就會「陷入黑洞」,無法繼續。蔡佳晋務實地說,「在光電開發時,通常抗爭的人,不是因為受害、而是沒有受益的」,現在國內的稅收以中央稅居多,如營所稅、個人所得稅,即使光電業者將公司登記在地方,縣市政府也沒辦法有相應稅收,「變成我們在做建設,鄉村的感受卻不大。」他建議,政府必須設計制度,提高地方收益、讓地方有感,才能鼓勵再生能源好好做起來。「太陽能到底是不是環保?不是台灣說了算,要看國際怎麼講,歐盟規定審查太陽能案子不能多於一年,他們的重點,是能源安全和人類永續。」蔡佳晋說。
喊5大方向均衡發展 童子賢批產業現況偏食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台灣產業發展應朝五大方向發展,包括站穩高科技、強化服務業國際競爭力、重啟創業潮流、重新布局製造業版圖、重視農業為戰略產業。童子賢12日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進、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等人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童子賢並以「產業發展與世界局勢」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說,科技產品占比在台灣整體出口比重中,高達六至七成,但自古至今,進出口貿易都需要內外安定的政治環境,尤其台灣一年有美元9,000億左右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全台一年GDP(國內生產毛額)規模,算是貿易頻繁大國,政治安定尤其重要。童子賢說,台灣進出口貿易順差擴大,稅收連年超收、人均GDP超過3.3萬美元,國際間也看好追上日本,但物價比起日本卻高得沉重。他舉例,一名朋友最近去日本吃和牛,回到台灣類似品質店家,換算居然要一點五倍的價錢才吃得到。童子賢回顧,指出台積電2月在日本舉辦九州熊本場開幕儀式,當時日本媒體將台積電熊本設廠比喻為歷史上的「黑船事件」,形容為黑船2.0,也就是打破了鎖國僵局,迎接國際貿易大開放。童子賢憂心,台灣產業長期獨沽一味是「偏食的小孩」,好比森林中的林相,若只有單一植物,一枯俱枯、一榮俱榮,實在缺少分散風險的概念,導致產業規模和長相,對服務業、農業十分不利。他呼籲,在應用、行銷、服務和行銷上,政府和業界要積極找尋服務業、農業的高附加價值。童子賢話鋒一轉,肯定台灣醫療健保獲得台灣高達九成的滿意度,稅收也算健全,包含全民生產力、個人綜所稅、產業營所稅都貢獻良多,整體產業投資新技術實力也逐步增強,台積電領軍的先進製程,在可預期的未來,都還算領先美、日、韓等科技大國,後勢尚稱可期。
財政部公布欠稅大戶資料 幾乎多為老面孔「16人逾期豁免」
財政部於1日公告重大欠稅案件中欠稅大戶資料,其中大多為老面孔。而全國重大欠稅案件公告件數有915件,總金額高達895.12億元,與112年公告資料相比較,其中有16件因為預期豁免條款影響而剃除,總金額減少31.97億元。據了解,財政部依稅捐稽徵法第34條第1項規定,財政部或經其指定之稅捐稽徵機關,對重大欠稅案件或重大逃漏稅捐案件經確定後,得公告其欠稅人或逃漏稅捐人姓名或名稱與內容,不受同法第33條第1項稅捐稽徵人員對於納稅義務人之納稅資料應絕對保守秘密之限制。根據統計,本次公告轄內欠稅大戶名單,個人累計欠稅逾1,000萬元者計145件,營利事業累計欠稅逾5,000萬元者計112件,合計257件。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全國主要的大欠稅戶大多以熟面孔為主。其中環亞飯店以21.8億元的欠稅金額排名第一,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欠稅19.35億元居第二位,高雄的黃承志家族欠稅15.12億元,位列第三。黃任中的姐姐夏黃新平欠繳綜合所得稅12.64億元,排名第四。松竹皇宮大酒店欠營業稅和營所稅共計11.52億元,排名第五。這些欠稅戶大多是過去已知的老面孔,並未出現太多變動。先前財政部就曾公告表示,為有效防止重大欠稅並加強稅捐徵起,稅捐稽徵機關依稅捐稽徵法第34條第1項規定,於每年7月1日公告個人累計欠稅超過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或營利事業累計欠稅超過5,000萬元之確定案件,公告內容包括欠稅人姓名或名稱(納稅義務人為營利事業者,一併公告其負責人姓名及地址)、稅目別、欠稅年度、欠稅或罰鍰金額(含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欠稅人地址等,公告期間自113年7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計6個月),分別刊登於該部全球資訊網及各稅捐稽徵機關網站。
超徵3000億將發現金? 財政部這樣說
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大約3600億元,立委張智倫問及是否還會還稅於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目前決算數已經到審計部,對於超徵的部分是增加還債、減少舉債。莊翠雲今日到立法院財委會備詢,張智倫問及有關2024年度是否可望超徵,莊翠雲表示,現在還有一個影響就是9月營所稅暫繳,稅款近來會比較明確,目前為止會與預算數差不多。至於去年超徵數大約3600億元、中央大約2000億元,是否還稅於民?莊翠雲表示,決算數已經送到審計處,對於超徵數以減少舉債、增加還債為原則。
估上看5777億 《財劃法》審查修正預期上演角力戰
立法院財委會20日將審查攸關地方財源、資源分配的《財劃法》,朝野共計提出10多個版本,預期將上演角力戰。財政部依據朝野黨團、立委所提的版本估算,中央最多將增加釋出財源5777億元。財委會召委羅明才表示,即使無行政院版本,也希望可以在委員會形成共識,如果無法形成共識,就保留到院會進行協商。《財劃法》主要的內容規範稅收中央與地方的分配,修法不只是中央與地方之爭,也關乎地方之間的資源分配,因此長達25年都未順利修正。為了落實資源分配公正性,近期外界出現不少修正呼聲,不過財政部仍以「與地方政府溝通」、「需取得共識」為理由,尚未提出行政院版本。統整各大修正版本,垂直分配有3大修法方向,調整稅收撥入統籌分配稅款的比率,例如所得稅從現行的10%提高到12%或25%、營業稅扣除統一發票經費後,從現行的40%提高到100%全數撥入;其次是直接分成,稅收由徵起的縣市保留一定比率留作地方財源,鼓勵地方財政努力,例如營所稅保留5%、遺產稅從現行的50%提高到80%;及增加來源,如新增菸酒稅納入統籌分配稅款財源等。依各版本計算,中央所要增加釋出的財源在333億元到5777億元。地方與地方水平分配方面,現行公式考量因素有營利事業營業額、人口數、面積、財政努力及基準財政需求(如公務員薪資、基礎建設管理經費)等。各黨團、立委爭取內容的存在差異,如國民黨團更重視人口分配;立委陳超明、賴瑞隆建議要將基礎建設落後、碳排、高汙染產業分布納入權數;蔡易餘則認為應該重視農業發展、國土保育;賴士葆則認為花東與離島應有保留分。針對《財劃法》修法,財政部回應,垂直分配方面,應該考量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氣候變遷,中央政府必須要保留財政韌性。水平分配則需要廣泛的蒐集意見。最後,有關菸酒稅的分成比率,之前行政院也考慮過,同時菸酒專賣改制對金門、連江2縣財政影響,都會納入考量,只是分成的比率,應該審慎研議相關機制。
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 5大新規變動一次看
5月所得稅報稅季節即將來臨,是國庫一年中最大一筆稅收,而今年報稅主要有5大變動,包含民法成年下修到18歲、基本生活費提高到20.2萬元、首度申報CFC(受控外國企業制度)、舊制房屋交易豪宅認定、以及伙食費免計入員工薪資所得額每個月調高至3000元。財政部表示,由於民法將成年的年齡調降到18歲,因此在報稅的時候,2023年已經年滿18歲(2004年以前出生者)除了在校就學或者身心障礙、無謀生能力,可報扶養外其餘應該自行申報,不過財政部也有融通方式,如果2023年正好滿18歲,可以選擇自行申報或者是被扶養。其次是基本生活費調高到20.2萬元,較前一年多了6000元,如果基本生活費仍較相關的扣除額總和包含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照等扣除額合計還要高,就可就差額的部分再扣除,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第三是今年如果個人或者關係人在低稅負地區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股權超過50%或者具有控制者都要申報,假使個人與配偶二等親內屬2023年12月31日合計直接持有該CFC股權達10%,或未達10%但CFC當年度有虧損且以後年度欲適用虧損扣除者,另應填報並檢附「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營利所得計算表」及相關證明文件。房地交易個人如果是出售舊制房子,若無法提供取得成本時就可以採用稅額試算,但如果是豪宅,所得就必須成交金額承上按照房屋現值占土地現值與房屋現值比率再乘上17%。不過財政部調整豪宅定義門檻,台北市從7000萬調降到6000萬、新北市從6000萬調降到4000萬元、桃園、新竹縣市、台中、台南、高雄則從4000萬降至3000萬、其他縣市則是4000萬元降至2000萬元。如果未達標準者就按照房屋評定現值一定比率計算,以台北市來說就是房屋現值乘上45%,而2023年度調整5各區域。最後則是伙食費不計入薪資所得額當中,從原本的2400元提高到3000元,每個月多了600元,一年就是多了7200元,對一般上班族而言具有相當的利益。財政部預估,今年因為申報年齡降至18歲,申報件數應會增加幾萬件,申報件數將從663萬件增加到670萬;營所稅2023年申報件數有106萬件,依據營業人成長數來估算,今年會有109萬件,雖然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減少25%,可能衝擊到今年營所稅收,但仍可突破兆元。
職棒女神卡激戰3/敲碗「北丹丹、中峮峮、南一粒」金融卡面有望? 銀行圈曝這一秘密
球迷間近日盛傳中華職棒「新一代啦啦隊女神」有「北丹丹、中峮峮、南一粒」,分別是富邦悍將吳丹丹、中信兄弟峮峮與台鋼雄鷹啦啦隊WingStars成員一粒(趙宜莉)。這三家球團母企業會否跟進發女神卡?CTWANT調查,考量肖像授權問題及公眾人物易受輿論波及之疑慮,北富銀明確表示暫無此規劃、中信銀則語帶保留。看來,球迷們的女神卡夢恐一時難圓。 富邦金(2881)、中信金(2891)、台新金(2887)三家金控與味全、台鋼集團陸續成立育樂公司支持職籃、職棒、足球等,除了企業贊助體育運動可減稅營所稅稅率由17%調高為20%的吸引,企業二代上陣操盤,有助企業關注球賽及生活休閒形象,也可順勢擴展信用卡簽帳卡業務。 目前中華職棒六支隊伍中,富邦悍將、中信兄弟由富邦金控、中信金控旗下的台北富邦銀、中國信託銀行合推聯名卡;統一7-ELEVEn獅則與兆豐銀行合作,還有味全龍、樂天桃猿分別與王道銀行、樂天信用卡公司合推專屬的聯名卡、簽帳卡,僅有台鋼雄鷹還未與銀行合作推出聯名卡。 為了拚體育經濟,各大球團母企業不但全員出動,也彼此下戰帖,亦戰亦合聯手助攻。 3月19日,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台新銀行總經理暨台北戰神領隊尚瑞強特別領軍,包括台新金控副總經理吳昕豪(為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次子)、台北戰神隊長林宜輝新北中信特攻隊長林韋翰等人,在台北大巨蛋記者會中一字排開,宣示營造最優質觀賽環境,「認真以赴,全力搶勝」,為著4月13、14日的T1聯盟例行賽事兩隊對戰暨「攻戰大巨蛋-雙北反毒籃球賽」賣力宣傳。臺北台新戰神、新北中信特攻聯手於4月13、14日打進台北大巨蛋,圖為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中)、台新金控副總經理吳昕豪連袂召開記者會宣傳。(圖/中信育樂提供) 職籃職棒啦啦隊掀起的球迷體育經濟潛力十足,圖為「攻戰大巨蛋」雙北反毒籃球賽記者會中表演的臺北戰神啦啦隊Taishin Wonders。(圖/中信育樂提供) 台新銀行雖還未推出與台北戰神聯名卡,但卻是對台新全部信用卡卡友一律提供購票9折優惠,且比照爭取張惠妹演唱會等熱門流行音樂會規格,提供卡友享有優先購票權利;中信特攻DYNAMO會員、中信卡友也享優先購票之外,中信卡友購單場賽事也享9折優惠。 台新育樂總經理林祐廷接受CTWANT採訪時指出,台新金控成立台新育樂,組隊加入台灣職業籃球聯盟T1 League,以台北市為主場,「去年底台北大巨蛋啟用落成後,即收到中信邀請,將聯手舉辦全台首場於棒球場內進行的職業籃球賽事,加上北市、新北市府支持,期待迎接新一波籃球熱潮。」中信金(2891)則是在2022年2月,由子公司中國信託育樂正式完成收購中信兄弟棒球隊,先前,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曾在球場與球員球迷感性地說:「從和信鯨、中信鯨到接手兄弟象,20年了。」此外,中信育樂還有職籃新北特攻隊、電競職業隊「飛牡蠣(Flying Oyster),後者還傳出是辜仲諒長子辜昱銓催生設立,他目前也擔任中信育樂董事。 中信兄弟聯名卡則在於2016年(職棒27年)正式發行,現已邁入第9年,卡友匯集全台各地老、中、青三代象迷朋友;在近幾年洲際全主場經營下,台中市卡友數佔比達20%,卡友消費緊繫球迷生活圈,中信兄弟門票及商品、餐飲、運動休閒、交通消費為主要消費,佔約30%,卡面為兄弟象吉祥物呈現。 這場台北大巨蛋第一場職業籃球賽事,同時結合反毒教育活動,為推廣毒品危害觀念,兩球團將撥出部分門票提供予雙北學生與弱勢團體,讓學子感受運動帶來的熱血與正面力量。 富邦金控及富邦集團的運動事業,近年在富邦蔡家第三代蔡承儒(Chris,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獨子)領軍下,規模不小,包括職棒富邦悍將、職籃富邦勇士及成棒富邦公牛球隊,雖然蔡承儒二年前已卸下領隊進入金控董事會,擔任富邦人壽副董事長,重要賽事仍可見他加油的身影。富邦金控支持體育項目甚多,金控董事、富邦人壽副董長蔡承儒也曾擔任富邦悍將領隊多年,親力親為。(圖/黃鵬杰攝)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陳弘儒表示,以富邦勇士聯名卡簽帳金融卡為例,2021年12月上市迄今總發行卡數逾30萬卡,為國內最早發行的職籃球隊簽帳金融卡,卡面有火焱藍特別版球衣樣式設計,具有籃球獨特風格;2023年推出限量版勇士簽帳金融黑卡,黑金色卡面彰顯富邦勇士隊奪得P. LEAGUE+連霸冠軍的榮耀。 富邦悍將聯名卡(信用卡+簽帳卡)則發行近40萬卡,卡面以「悍將藍」為主色設計,卡面設計燙銀字樣,搭配霧面質感卡面呈現質感,「富邦悍將聯名卡雖然沒有啦啦隊女神的圖像,可是現場刷卡購票,平日買一送一,也挺划算的。」還在念大學的球迷跟CTWANT記者說。 陳弘儒進一步分析,富邦悍將聯名卡卡友男女性別比例為6:4,富邦勇士聯名卡則是55比,兩卡主力年齡層各為31~45歲(45歲以下客戶數佔59%)與21~35歲(40歲以下客戶數佔64%),刷卡通路以在百貨、超市賣場、一般購物、網購、餐廳、便利商店等為主。 此外,台北富邦銀還將自家球隊主場搬入分行裡,新莊分行為「悍將主題分行」,瑞湖分行及和平分行為「勇士主題分行」。陳弘儒說,悍將分行營業大廳等候區鋪設人造草皮,座椅有悍將隊徽、棒球圖騰,「觀賽區」配置大型液晶電視、長板凳,搭配明星球員牆、計分板牆等,可拍照打卡,勇士分行等候區有訂製美國NBA比賽場館同款折疊椅,讓球迷客戶邊辦業務邊觀賽。台北富邦銀將自家球隊主場搬入分行,新莊分行為「悍將主題分行」,瑞湖分行及和平分行為「勇士主題分行」。(圖/翻攝富邦金控官網)
花蓮强震累積10死 行政院陸續推出30項賑災措施
花蓮外海4月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强震,截至6日上午,全台罹難人數累計10人,另外共計1133傷,681受困,10人失聯,其中8名為台灣籍,2名外國籍。行政院各部會彙整相關方案和措施共30項,包括死亡、失蹤和重傷者救助金和慰問金、工作津貼、安遷和租屋賑助、物資賑助、獎學金補助、金融協助、稅捐減免,以及針對原住民和役男扶助方案,行政院將全力協助災民重建復原,順利度過難關、回復正常生活。行政院表示,對於災區災民權益,各部會將提供災害救助事項,包括災害慰問金,死亡或失蹤每人發給20萬元,死亡或失蹤賑助40萬元、重傷賑助10萬元;居住方面有安遷救助、租屋賑助、居住協助、住宅重建或重購賑助。另外,因災致失去依靠者急需協助、緊急物資賑助、獎學金補助、急難救助、役男協助;金融稅捐方面有金融協助措施、企業融資和災後關懷訪視、國有土地承租減免、綜所稅、營所稅等稅捐減免、關稅減免。至於原住民權益,政府將提供災後救助、臨時工作、重建修繕、融資紓困;農漁業有救助及紓困措施、農漁畜產品運費補助、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山坡地農地水土保持及附屬設施補助;就業方面則提供臨時工作津貼、職業訓練補助。此外,災民就醫得以例外就醫,看病免健保卡。有關災民救助所需經費、物資和其他行政支援,行政院表示將會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秉持從優、從速、從簡原則,盡全力協助花蓮災民度過難關。
文化即國力 立委籲修法實體圖書免徵營業稅
立法委員邱志偉20日開記者會指出,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2023年出版產業市況調查顯示,有六成的業者營運績效仍在衰退;同時有不少大型書局倒閉與歷史悠久之月刊停刊,已到了出版業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因此提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修法,減輕出版業者之賦稅負擔,更呼籲文化部比照日本經產省模式,成立專責單位振興出版業,提升文化力就是提升我國國力。邱志偉表示,根據出版公會統計,有六成受訪者表示2023年出版業之整體市況仍在衰退,其中衰退11-20%者達21.3%,衰退超過30%者也高達6.6%,且預計今年獲利衰退的業者更超過4成。從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家庭平均每戶儲蓄金額創下歷年次高,今年超額儲蓄高達3.8兆,創近年新高,但國人在文化支出上卻仍保守。政府應當引導民間與企業多加消費購買書籍等出版品,避免儲蓄提高卻不願意購書的扭曲現象,若文化力無法提升,長期更可能扼殺我國國力。邱志偉強調,從2013年至今持續長期關注出版產業的狀況,卻不斷看到出版業的產值創新低,因此將提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盼能將實體圖書皆免徵營業稅,降低出版業成本。邱志偉指出,第十屆就已經提出修正草案版本,新的會期開始就再次提出此案,雖然文化部在2021年已實施《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將圖書免徵營業稅,但僅有五年至十年期限,唯有入法才能真正長期對出版業有根本性助益。邱志偉呼籲,此刻已經到了必須通盤檢討出版業的存亡時刻。日本經濟產業省在本月已決定,鑒於書店的逐年減少,必須成立專責小組來處理此事。因此,邱志偉提出文化部應當成立一個專責小組來拯救出版業,其中涉及紙本圖書與書店的生存,相關議題都要政府專責單位來思考來處理。中華民國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政鴻表示,現今出版業面臨營收下滑,人事成本提高、紙張與印刷成本上揚、版稅增加等狀況下,實在應該立即調降出版產業所負擔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所稅),期待與中小型出版社最有關係的「擴大書審純益率」與「所得額標準」都能爭取調降。
保單藏錢2/欠稅大戶沒法賴 電玩大亨、8億富翁被迫「割地賠款」
人壽險保單以往被視為富人避稅藏錢管道,不少欠稅大戶名下無財產,卻拿大把鈔票買壽險保單,就是看準法院對保單能否作為執行標的意見不一,不過2022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做出「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認定壽險保單可為執行標的,從此欠稅大戶少了一條避稅管道,壽險保單也成為稅捐機關和行政執行署獵稅目標。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和桃園分署轄下就有兩個欠稅大戶案例,兩人不但積欠稅金額合計達上億元,可是名下沒有財產,而且人早已出境,但卻有多張上千萬元的壽險保單,還向稅捐機關喊窮,直呼生活困難、沒錢繳稅!其中綽號「矮仔義」的林鐘義欠稅大戶,曾是新北市赫赫有名的電玩大亨,林鐘義在板橋地區經營「王爺」、「虎爺」等電子遊藝場而財源廣進,林鐘義之子林一帆2005年曾遭兩岸四地黑幫綁架勒贖1億港幣,家屬付出400萬美元贖金名噪一時,當時主導破案的台北縣警局刑警大隊長,就是現今警政署長黃明昭。林鐘義2011年積欠娛樂稅、綜所稅、營所稅5千多萬元,但只清償9萬多元,被發布「禁奢令」,限制他購買、租賃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的商品或服務等。後來林鐘義出境,即使裁定拘提管收對他也沒什麼用處。欠稅大戶名下財產常遭行政執行署查封拍賣,現在壽險保單成為稅捐機關獵稅重點。(圖/翻攝台北分署臉書)還好新北稅捐處發現,林鐘義名下購有累積高達近億元的保單,以人壽保險為主,也包括外幣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稅捐處因而提起民事訴訟求償,主張保單解約償付欠稅及遲延利息,林鐘義和保險公司則聲明異議。雙方2020年起纏訟3年,直到最高法院大法庭的裁定出爐,新北稅捐處才反敗為勝,林鐘義為避免保單被解約、失去投保利益,不但撤回上訴,並主動繳納欠繳的2358萬餘元稅款及執行費用88萬餘元。另一起欠稅大戶更離譜,8旬高齡的徐恒夫家庭年收入曾高達2千萬元,淨資產有8億元之譜,卻拒繳1100萬元的所得稅。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發現他賣房子賺了1.1億元,隔年花上千萬元買了好幾張保單,國稅局先執行他在法國巴黎人壽保單,金額377萬元,徐恒夫則主張自己已高齡80歲,他和家人都依賴壽險契約的保障,主張強制扣押不合法,並對法國巴黎人壽提告。不過高等法院認為,徐投保時,家庭年平均收入2000萬元、淨資產8億元,就算保險契約終止,對徐氏夫婦基本生活影響甚微,因此判決敗訴,徐因未繳交上訴費用9萬5500元,2023年4月遭駁回上訴。國稅局還計畫繼續執行他在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 財政部「全打槍」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與財政部回應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多觸礁,其中產業界最關心的修正《產創條例》10之1,延長至2029年,且擴大中小企業租稅優惠部分,財政部直言,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及節能減碳,除《產創條例》,未分配盈餘也列入減除項目,另對中小企業而言亦符合產業需求,抵減率不宜再擴大。近期各部會陸續回復各大公會2023年的建言,工商界提出《產創條例》10之1稅制優惠延長到2029年,增加數位轉型等項目、擴大抵減率;廢除未分配盈餘課稅;金融營業稅降至2%,以及廢除貨物稅、印花稅等4大稅制改革方案,財政部不是需評估,就是直接表達反對立場。業界最關心的《產創條例》10之1部分,財政部官員雖強調仍在審研,惟據財政部回復公會內容指出,企業投資智慧機械、5G等,不僅適用10之1,支出的5%可抵減當年度應納所得稅額或分3年抵減3%;同法規的23之3,享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免徵營所稅5%,相當於整體抵減率最高達到10%,不宜再擴大抵減率。廢除保留盈餘課徵5%上,財政部表示,將影響租稅公平與國家財政,對分配盈餘股東不利。工商團體多次爭取廢除貨物稅改課能源稅、印花稅,財政部認為,貨物稅具有環保與社會政策功能,需整體通盤考量並配合政策滾動式檢討,至於改課能源稅,政府政策以推動碳費與碳交易制度優先,各界認為不宜重複課稅,財政部將視碳費徵收情形,再評估能源稅或碳稅可行性。財政部另表示,2022年印花稅已高達157.22億元,屬推動地方建設重要財源,各地方政府均不同意廢除。
中小企加薪抵稅擬延長10年 納入「增僱中高齡」可享加成減除
中小企加薪增聘員工抵稅5月中就要落日,經濟部1日正式預告修法草案,確認中小企加薪修法三大方向,除刪除過嚴啟動門檻、營所稅抵減率加成提高到5成外,最矚目是新納入45歲以上為適用對象,要鼓勵企業多僱用中高齡者。該法會延長10年到2034年,趕明年上路申報。企業如果幫員工調薪,原本加薪範圍就可以在申報營所稅時100%抵減,後來經濟部2016年修改《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條之2,對月薪5萬以下員工調薪,可以享有薪資費用加成減除率130%優惠,也就是報稅可比原來多抵3成。但是設下啟動條件,必須在失業率連續6個月高於3.78%才可啟動,且適用對象為增資或新設資本額50萬以上企業。該規定上路8年,因門檻過嚴,增僱員工優惠措施至今只啟動過2次,員工加薪減除更僅1次,美意盡失。因此在落日前夕,經濟部找財政部協商展開修法。修法三大方向,首先為把租稅優惠過嚴的「景氣啟動門檻」砍掉,同時拿掉資本額50萬規定。二是加薪抵減以及增僱員工租稅優惠提高到150%。最後增僱員工獎勵除了維持24歲以下青年員工優惠外,多納入45歲以上中高齡者。營所稅抵減率提高到150%後,中企署舉例,假設某員工加薪5000元,企業就可把其中一半的2500元拿去抵減20%營所稅(可抵500元),比原來130%只能提報1500元抵減(抵300元)來的優渥。而現行適用5萬元以下薪水員工,會放寬到6.2萬。增聘員工部分,原來是聘24歲以下就可享抵減率150%,24歲以上抵減130%。官員說,未來就是24歲以下、45歲以上統一抵減150%,至於24到45歲中間員工增聘,不再給予優惠。國內約有163萬家中小企業,扣掉6成規模小沒有聘會計師,直接填表書面審繳稅不在優惠範圍外,另有2成為年營業額12萬以下不用繳稅,因此預估實際只有2成,約32萬家適用此法。中企署說,抵減優惠修法是盼常態性的鼓勵中小企業增聘人力、加薪。修法預告期後就報行政院、立院審議,趕明年開始申請適用,可回溯今年加薪增聘。
中小企加薪抵稅 經濟部長王美花拋四大修法方向
中小企加薪租稅抵減5月中落日,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拋出四大修法方向,為鼓勵更多企業加薪,最重要的是刪掉過度嚴苛的啟動門檻,變成常態性使用。另把營所稅薪資費用抵減率拉高至150%,並延長10年期限到2034年止,預計3月草案送新國會審查,趕5月銜接。《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針對中小企業增聘員工、加薪抵減優惠,經濟部希望可以刪除啟動門檻、抵減率拉升至150%,同時延長10年。財政部官員表示,日前與經濟部討論時,曾經表達過希望不要「完全沒有啟動門檻」。對於《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正,官員表示,目前經濟部給予的修法意見大多是大的方向,並未給予稅式支出與具體建議,希望經濟部在送行政院修法前,可以凝聚共識。基層員工薪資漲不動,致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現行《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條之2規定,企業如對月薪5萬以下員工調薪,可以享有薪資費用抵減率130%優惠,扣抵部分營所稅。但因啟動條件為失業率連續6個月高於一定數值(3.78%),導致財政部統計每年申請企業僅千家,成效不彰。此讓立委不滿,去年紛提案要求鬆綁啟動門檻、提高抵減率。王美花昨主持可能是任內最後一次年終記者會,針對新國會朝小野大,核二、三延役呼聲再起。她表示確實有新的民意,經濟部與台電一定對此做好相關準備。但除法規怎麼修外,另有核能安全審查與乾貯設施要蓋兩件事得做。此外她拋出修正《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王美花表示,初步修法有四大方向,首先是「刪掉啟動門檻」,因為連續6個月要超過門檻,會有不確定性,企業申請就會有限,所以要刪掉。其次是「延長施行期間」,希望能夠爭取延長到10年。第三是「提高減除率」,擬拉高到150%。以及「調高適用薪資範圍」,她表示,會按照目前國內的薪資水準,把5萬元以下加薪適用,提升到6萬2000元以下。抵減率若增至150%,企業在申報營所稅時,加薪薪資費用可多報5成,舉例1位員工一年加薪1.2萬元,實際可抵減到1.8萬元稅負。對於財政部表示未收到稅式支出,經濟部說雙方溝通數次,財政部了解初步計算結果,會補上完整書面。預計年後政院協調拍板後,3、4月把草案送入新國會,趕5月中銜接。
砍5%保留盈餘加徵稅? 專家籲先延長可扣抵年限
財政部日前統計,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超徵)粗估達新台幣3,617億元,為史上第三高。對此,工商協進會近日提出呼籲,政府應取消未分配保留盈餘5%稅負,以利資金調度與促進經濟發展。國民黨前立委曾銘宗5日接受CTWANT採訪表示,大方向支持,畢竟能促進投資與資金調度分配,也有利像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力的市場環境,但也能同理財政部嚴守財政紀律的立場。工商協進會近日發聲明表示,企業須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高、淨零轉型ESG等挑戰,保留盈餘再投資本來就是企業成長的驅動機,現行保留盈餘加徵5%營所稅做法,是政府帶頭干擾企業累積自有資金的意願,恐成為產業升級的絆腳石。回顧保留盈餘加徵營業稅史,2018年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等企業主強力批評後,才自10%降至現行5%,工商協進會目前仍持續呼籲調降甚至歸零,政策發展各界關注。曾銘宗補充,現行《產業創新條例》本來就有規定自未分配盈餘申報期間屆滿隔日起,3年內的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只要持續投資台灣,企業根本不必在意這5%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現階段不妨考慮把保留盈餘可全額扣抵的年限拉長,會是折衷的好辦法。然而,未具名財稅學者接受CTWANT採訪分析,保留盈餘課稅過去是為了避免淪為自然人大股東逃避綜所稅的武器,畢竟綜所稅課稅級距最高達40%。但現今綜所稅股利部分已單獨計算,只剩28%,和保留盈餘加徵的營所稅5%差距已縮小,對自然人大股東逃稅誘因劇減,而且《產業創新條例》的3年內保留盈餘全額扣抵規定,已經非常具彈性,現在工商團體連5%保留盈餘營所稅都意圖逃避「似乎太過分了」。該學者補充,各界呼籲修《產業創新條例》將保留盈餘可扣抵年限拉長,是個可行方案,但仍要留意稅務行政人力與稽徵成本暴增,呼籲政府做好配套措施。
協助產業升級…《產創條例》10之1擬延5年 初估三大重點一次看
協助產業升級的《產創條例》10之1年底即將落日,經濟部預計9月提出修法延長,草案初估有三大重點,首先時間爭取後延5年到2029年,抵稅項目則再增「節能減碳」、「AI應用」、「IC設計軟體EDA(電子設計自動化)」三項,另外要把抵減金額上限10億元往上拉,藉此讓租稅優惠發揮效益。產業創新條例(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於2019年上路,主要是針對智慧機械、5G的軟硬體、技術相關支出,給予金額上限15%(10億元以內),可抵減當年度5%營所稅(或3%分3年)。本來只到2020年,蘇內閣時修法拉長到2024年,並追加「資安防護」一項。眼看這項投資抵減優惠即將到期,經濟部近期不斷與產業公協會交換意見。產業發展署署長連錦漳19日表示,產業界都希望投資抵減項目能擴大,把購買「節能減碳」、「AI應用」與「IC設計軟體EDA工具」等設備列入。他說明,因應國際淨零趨勢,廠商須投資低碳設備,但金額動輒上百億元,造成負擔。另外,生成式AI的應用可協助排程優化,產業AI化是大勢所趨。至於EDA,被稱為晶片之母,是IC設計業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軟體來完成晶片布局。連錦漳說,過去認為抵減就是買硬體,但IC設計買軟體卻是必備。可過去半導體48、20奈米時,成本沒那麼高,進入7奈米後,EDA購買成本卻跳升10倍以上。除增抵減項目外,產發署說,產業界也一直呼籲產創10之1應該與10之2(俗稱台版晶片法)年限「切齊」,後者已延到2029年,因此該署希望10之1也延5年,符合一致性。另外,目前投資抵減僅額上限僅10億,企業可能設備、資安買一買就超過,所以經濟部會跟財政部協調爭取提高,金額尚未定,但會往30億以上去走。產發署強調,還要很多細節要徵詢相關公會意見,例如AI應用是專指設備,還是研發軟體,範疇還要界定。該署將在今年9、10月提出草案,在此之前會與財政部協商,趕年底完成修法。針對10之1要延長並擴大,去年財政部長莊翠雲曾主張不宜,認租稅誘因目的是鼓勵企業升級轉型,期程拉太長反失去效果。可是財政部昨卻低調,指尚未看到經部具體內容,沒法表達意見,要等他們提出。至於有法案落日壓力,該部說可透過回追溯無縫接軌。
近3年稅收超徵3000億起跳 遭疑稅課收入嚴重低估
2023年度稅收超徵預估3800到3900億元,近3年稅收超徵3000億元起跳,遭外界質疑稅課收入嚴重低估。立法院通過2024年度稅課收入預算加碼150億元,中央稅課收入要達2兆3140億元,年增5.4%,減少鉅額超徵機會,增編150億元中,營所稅分配最多占約9成,要增加134億元。財政部所公布的2023年度稅收資料,至去年12月底總稅收已經達到3兆4319億元,預估全年超徵數3800到3910億元。其中屬於中央政府賦稅收入達2兆4745億元,超徵數預估2910到2970億元。近3年超徵數都高達3000到5000億元,使立法院通過2024年度稅課收入預算應再加碼150億元。財政部規劃,營所稅分配到9成最多,營利事業所得稅原預算數為8428億元,將會增加到8562億元,但是相較於2023年度預算數9265億元,仍年減約7.6%;剩餘的16億元,綜所稅分配9億元,關稅也增加編列7億元。財政部官員表示,立院加碼150億元的分配是根據過往稅收情形及能夠達成機會來規劃。另外界批評,蔡政府浮濫編列「特別預算」,財政部說明,特別預算都是擬具特別條例經立法院通過才據以編列,不論是前瞻基礎建設、新冠肺炎疫情特別預算,都是施政迫切需要。
將創歷史第3高!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超徵上看3800億
財政部12日公布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前11月累計總稅收達3兆287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6.8%,已超過預算數(又稱為超徵)2175億元,財政部預估,今年超徵規模約在3600到3800億元,將創歷史第3高紀錄。資料顯示,今年前11月已達到全年預算數的稅目包含特銷稅、遺產稅、贈與稅、印花稅、綜所稅、營業稅、證交稅、娛樂稅、房屋稅、牌照稅、關稅、營所稅、期交稅。受惠於升息銀行利息收入亮眼,金融營業稅增加與國內消費旺盛,11月營業稅收1062億元,年增8.6%,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11月營業稅收達563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5%,表現十分亮眼。今年累計前11月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的稅目除總稅收、營業稅外,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與印花稅也創同期新高。另受惠於AI商機與11月的台股買氣熱絡,平均日成交值3470億元,證交稅11月收177億元,年增27.5%,連續7個月正成長,累計前11月稅收1776億元,年增10%,創歷史次高,表現不俗。房地相關的稅目則逐漸回暖,主要受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相關需求,土增稅11月稅收62億元,雖年減4.9%,但相較10月成長7.7%,有漸次平穩跡象;契稅11月稅收17億元,為今年以來最高,年增24.9%,主要是新屋交屋挹注;個人房地合一11月稅收42億元,年增34.2%,已是連續4個月正成長。財政部以往年最後一個月稅收大約在1446億到1682億元估算,今年總稅收超徵規模在3600億元到3800億元;中央政府的稅收超徵數達1988億元,就過往經驗來看,中央政府超徵規模估計2700到2900億元。地方政府包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收,到11月底還未達到預算數,達成率為99%,距離預算數差臨門一腳。主要是土增稅的達成率只有64%,並確定土增稅今年無法達標。
企業加薪抵稅擬至少延長3年 經濟部回應了
經濟部2023年「中小企業白皮書」,顯示去年整體員工待遇不增反減,如何幫忙提升薪資已是當務之急。由於鼓勵中小企業增聘員工及加薪的租稅抵減優惠明年5月中落日,先前經濟部已表示正協商放寬。據了解,屆期後可能至少延長3年,然後採定期檢討。至於基層員工月薪5萬元標準會拉高,以納入更多企業適用。政府在2015年修改《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祭出企業如對月薪5萬以下員工調薪,可以抵減當年營所稅130%。但是設有啟動條件,必須為失業率連續6個月高於一定數值(3.78%)。實施以來,每年申請企業僅千家,被批為成效不彰,因為沒有會計師的公司,要檢附很多單據文件,影響意願。且發動條件需失業率連續6個月,實務上也太嚴格。日前經濟部已表示,要跟財政部研議鬆綁延長抵減時間與降低門檻,檢討重點會放在延長年限、放寬啟動條件上。據了解,年限部分,有可能先延長3年,之後採定期方式評估。至於基層員工5萬元以下標準擬上調,納入更多公司適用,另外失業率連續月份標準可能下調。至於立委要求抵減率130%往上拉到200%以上,正納入思考中,但提高多少未定。經濟部強調,這些問題都涉及國家財政,須獲財政部同意,雙方還得詳細協商。
亞太經合會即將登場!財政部長鬆口 盼明年6月前簽署台美租稅協定
亞太經合會(APEC)財長會議即將在11月登場,由財政部長莊翠雲率團出席。她25日表示,會盡量爭取與美國財長葉倫互動,也會在會議上表達,期待明年6月以前能夠完成簽署台美租稅協定。等雙方國內程序走完即可生效,屆時將有解決超額稅負、避免個人、企業雙重課稅等3大效益。莊翠雲昨日到立院備詢,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問及,APEC財長會議由葉倫主持,是否有機會與葉倫「一對一」洽談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莊翠雲表示,屆時會盡量爭取與葉倫互動,雖在財長會議上無法談細節,但一定會表達希望可以完成簽署台美租稅協定。目前還要看美國法案通過時間,通過以後雙邊簽署國際文書,國內行政程序很快完成,雙邊就可以生效。對於台美租稅協定的效益,莊翠雲表示,台灣到美國投資285億美元、美商對台投資也有266億美元,雙邊投資差距不大,簽署生效之後是課稅權重新分配,對稅收影響不大,惟可讓美國更多投資進來,稅基因此增加。台美租稅協定最大的3效益就是可以解決超額稅負、避免個人薪資所得與企業利潤的雙重課稅。財政部官員舉例,在未有台美租稅協定時,如台灣母公司在美國設子公司,子公司匯回100元股利,就要在美國先扣繳30%;等回國雖有20%的營所稅,但因為在美已繳30%,全額扣抵後台灣不用再繳稅,但該筆股利租稅負擔30元。等台美租稅協定生效後,股利所得扣繳稅率可降至最低10%,同樣股利100元,只先扣10元,回國營所稅20%,再補繳10元即可,等於股利租稅負擔是20元,企業負擔明顯減少。莊翠雲表示,參照美國法案,美國的稅率,相較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的租稅協定基本上沒有比較差。為解決台美雙重課稅等雙方租稅痛點,台灣與美國若非走傳統租稅協定路線,而是由美國立法程序修正其國內稅法,台、美再透過國際文書簽署,確保租稅優惠互惠。官員表示,美國不論是修國內法還是授權簽署,台灣都有前例,都算租稅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