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穹現象
」歐美遭遇嚴重熱浪侵襲 研究指出北極暖化速度達全球平均4倍
歐洲和美國今夏遭逢嚴重熱浪侵襲,氣溫迭創新高,科學家指出,除了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北極暖化、噴射氣流遷移、熱穹現象也都是發生熱浪主因,科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北極正在迅速變暖,但隨著研究時間範圍和北極地理區域構成定義不同,估計值也有所不同。根據11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達志/美聯社)芬蘭氣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11日於《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雜誌中,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內容提到從1979年到2021年間,北極的暖化速度已達到全球其他區域的4倍,這項新發現遠超過於科學家過去所評估的的2至3倍。舉例來說,在挪威斯瓦巴群島(Svalbard)和俄羅斯新地島群島(Novaya Zemlya)附近的歐亞部分(Eurasian)北極海,每10年升溫高達攝氏1.25度,比世界其餘地區快7倍。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最先進的氣候模型預測北極暖化速度,也比他們觀測到的數據低了約1/3。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圖/達志/美聯社)研究小組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先前的模型估計值因持續進行北極相關建模而過時了,據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芬蘭氣象研究所(Fin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學者李波寧(AnttiLipponen)表示,「文獻中的觀點是,北極變暖速度大約是全球平均的兩倍,所以我們估計的暖化速度比一般數值要高這麼多,我覺得有點驚訝」。北極放大效應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圖/達志/美聯社)李波寧指出,下一步是檢視這些模型,研究團隊很想釐清為什麼這些模型不能重現觀測中看到的東西,以及這對未來的氣候預測會有什麼影響,另外,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計算4組涵蓋約40年的衛星數據之平均值,發現北極正以每10年攝氏0.73度的幅度快速暖化中,全球其他區域的平均氣溫則是每10年增加約攝氏0.19度。這個現象也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 Arctic Amplification),主要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吸熱排放所引起。北極暖化速度不斷加快。(圖/翻攝自Nature Asia)
「熱穹罩頂」歐美氣溫狂飆!科學家揭4關鍵:熱浪恐逐年加劇
希臘近日也遭熱浪侵襲,7月23日一場野火摧毀希臘列士波斯島(Lesbos)濱海村落瓦捷拉(Vatera)的多處房舍,450名觀光客和居民被迫撤離,預估當地炎熱天氣將持續一週,最高溫恐飆至攝氏42度。歐美今夏迎來最嚴重熱浪,數以千萬計美國人如置身烤爐中,加州部分地區又遭野火肆虐。美國科學家指出,不單只是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北極暖化、噴射氣流遷移、大氣振盪及熱穹現象等原因,都會影響熱浪的發生。據法新社報導,美國中部和東北部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氣溫恐將飆破攝氏41度,10多州處於高溫警告之下,達拉斯(Dallas)和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等美國中部大城,估計接下來幾天氣溫都會高於攝氏38度。波士頓(Boston)、費城(Philadelphia)及華盛頓(Washington)等東北岸城市也宣布高溫緊急狀態,一向氣溫涼爽的西北部太平洋岸,估計會有數日氣溫在攝氏32度以上,同樣無法躲過高溫危機。《路透社》引據科學家說法指出,有4項要素皆會造成熱浪發展,第一、熱穹現象,當夏季地面或海洋上方的空氣變暖時,熱空氣衝入大氣層,在高壓下形成一個熱空氣圓頂,某個區域將籠罩在熱浪內。科學家發現,去年冬季,熱帶太平洋地區海水溫度由西至東急遽變化,是發生熱穹現象主因。第二、北極暖化和噴射氣流遷移,北極正以比地球其他區域快3到4倍的速度暖化,顯示北方氣溫與近赤道地區氣溫差異縮小。據伍德威爾氣候研究中心(Woodwell Climat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佛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指出,這導致北極噴射氣流擺盪,容易造成像是熱浪、洪水等極端天氣。第三、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每隔幾年,就會出現「聖嬰現象」或「反聖嬰現象」,前者將赤道太平洋溫暖海水帶到北美西岸;後者則帶來冷水。今年正適逢「反聖嬰現象」的降溫效應,但氣溫依舊很高,科學家也擔憂,當下次遇到「聖嬰現象」發生時,熱浪恐將更加嚴重。第四、人類影響氣候變遷,科學家指出,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加劇,全球人類活動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也是引發熱浪的主因之一。據《洛杉磯時報》報導,今年全球出現的反聖嬰現象 (La Nina),將導致美國西南部出現乾燥冬季。國家氣象局預測,乾旱和野火現象恐持續至2023年且逐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