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佩韋
」 大腸瘜肉 熊佩韋 大腸癌 大腸鏡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天明製藥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發展論壇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從預防慢性疾病到治療,仍有許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第三屆「臺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暨再生醫學發展論壇」首次在臺中亮相,活動由天明製藥(股)、臺北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主辦。論壇關注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修補再生脊髓損傷、外泌體促進再生機轉、精準預防失智,慢性病與相關免疫疾病,集結多位醫學中心教授級專家分享,現場近300位醫療機構、企業先進與民眾出席,聚焦抗癌免疫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實際治療進展的重要突破。 2023年是臺灣細胞治療重要之年,目前全臺細胞治療技術收案超過1千2百例,免疫細胞治療超過千例、幹細胞收案人次216人、CAR-T全台通過醫療院所持續收案。治療的新進展使得癌症患者、退化性關節炎、脊髓損傷疾病的國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選項。 主辦單位詹詠寧董事長致詞表示,活動連續三年舉辦,我們意識到免疫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為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巨大的突破。醫療技術與GTP製備中心的健全努力,為病患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潛在的治癒機會,天明製藥位於臺北中山醫院的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通過多項免疫細胞與幹細胞治療計畫,天明製藥專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也與中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澄清醫院中港分院、光田綜合醫院、臺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提供民眾正確治療的機會。本次活動邀請多位教授級專家學者與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曹昌堯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抗癌應用:免疫細胞治療新啟航曹昌堯 教授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細胞治療中心主任現場發表中山附醫自2020年起收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累計近百名患者成果,曹昌堯教授表示,病人在CIK治療結果,平均治療有效率達75%以上,多數為常見癌症,胰臟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其中14人直接使用免疫細胞治療。治療結果相當不錯,病患平均的治療有效率,包括腫瘤的大小減小30%、腫瘤穩定、沒有繼續惡化,雖然還需要更多的治療經驗及更科學的證據,但由初步成果看起來,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外泌體:從體液、細胞到外泌體治療楊崑德 教授 / 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研究員/兒童醫院研究部主任楊崑德教授長期投入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研究。他表示,老人的三大天敵是慢性發炎、高重症感染率提高、癌症高死亡率,這些都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外泌體的特性,具有抗發炎、抗退化疾病治療作用,促進再生機轉。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免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應用李冠德 教授 / 臺中榮民總醫院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中心主任李冠德教授分享CAR-T的應用,與臺中榮總通過設有可執行細胞處理實驗室。分享再生醫療改變我們對疾病治療的方法,藉由再生能力修補受損組織與器官,包括缺氧性腦病變、腦性麻痺、脊髓損傷嚴重肢體癱瘓,CAR-T治療紅斑性狼瘡。李冠德指出,細胞療法確實帶給困難疾病新希望,但不應過度炒作,全球結合基因工程進度很快,臺灣要與國際接軌,期待政府法規與監管持續邁向創新步伐。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脊髓損傷後的下肢癱瘓-間質幹細胞治療的初期效果陳子勇 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急性脊髓損傷的患者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院長陳子勇醫師表示,過去20幾年來,脊髓損傷的治療一直沒有很好突破與進展,病患需終身依靠輪椅行動。依據全民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每年每萬人約有2.46人發生脊髓損傷,相當於每年有4000~5000人罹病。陳子勇醫師說,癱瘓不僅影響個人生命,亦會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所幸,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此類病患有可能因為接受細胞療法,有機會改善症狀、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光田綜合醫院透過骨髓間質幹細胞中免疫調節與細胞分化的能力,同時誘導神經細胞再生,使斷裂的神經傳導恢復。治療的方式是從患者體內抽取骨髓後,由專門的細胞製備場進行分離萃取及培養,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體內,讓受損的脊髓慢慢再生長。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曾文毅醫師。(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精準預防:失智可以被預測?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曾文毅 醫師 / 上頂醫學創辦人/臺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教授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預防勝於治療,其中掌握腦零差是個客觀因素。上頂醫學創辦人曾文毅教授分享再生醫學與全腦精準檢測技術。透過MRI檢測與AI技術透是腦部健康,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全方位著手,增進記憶、改善大腦老化狀態,進而擺脫失智威脅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賴基銘教授。(圖片提供/天明製藥)■ 細胞治療的新進展賴基銘 教授 / 臺北中山醫院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天明製藥集團醫療長中山醫院賴基銘教授表示,目前天明製藥與亞東紀念醫院合作TILs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亞東紀念醫院計畫主持人熊佩韋醫師,協同亞東紀念醫院多科會診,從手術切下腫瘤組織;依特定癌症之TILs之表現特徵與分離擴增之特性進行試驗,同時建立TILs擴增之凍存技術平台與優化TILs製程優化。 本次活動合辦單位:臺中市民眾服務社、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中區聯誼會、中華文化經貿生技交流協會、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活力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多家醫療機構、專科醫師、護理師、藥師,生技醫藥產業出席。 主辦單位天明製藥、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與現場民眾分享,天明精準GTP細胞製備中心專注研發和生產NK自然殺手細胞、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CIK細胞與再生醫學MSC產品,與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安醫院雙十分院提出了治療計劃。 為提供國內外病患和其家屬新的治癒希望。天明製藥與臺北中山醫院成立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已經通過CIK、 N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治療超過11種實體癌症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中心邀請多位專業臨床醫師,包括:賴基銘醫師、李世明醫師、吳濬哲醫師、施俊雄醫師、陳文哲醫師等人,的治療方案,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以服務民眾。此外,積極布局推廣國際醫療,讓海外的癌症患者、恩慈治療等有需求的患者來台接受治療。
兼具免疫治療與化療效果 癌症奈米藥物成治療新曙光
癌症治療再出現新曙光!亞東醫院放射部主任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團隊耗時6年時間,開發一種可以將鉑類抗癌藥物 (platinum-based drug) 累積到腫瘤組織的奈米材料。研究也發現,此奈米材料可以達到腫瘤的免疫治療與化學治療雙重功效,同時大幅抑制腫瘤增生,降低腫瘤治療的副作用。本篇研究結果也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Biomaterials》當中,提供未來癌症治療新方向與趨勢。熊佩韋表示,腫瘤組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其組成包含癌細胞、免疫細胞、纖維母細胞等。癌細胞會影響腫瘤組織中的各類細胞功能,並營造出適合癌細胞生長的環境。在此情況之下,化學治療的效果不僅可能降低,也可能造成腫瘤組織或自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發揮對抗癌細胞生長的能力。為此,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開發一種可以將鉑類抗癌藥物累積到腫瘤組織的奈米材料。當奈米材料被腫瘤組織當中的癌細胞與巨噬細胞吞食 (apoptosis),便能快速釋放材料內部的鉑類抗癌藥物,在腫瘤處產生大量活性氧物質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以直接毒殺癌細胞,並降低癌細胞的CD47抗體表現與重啟巨噬細胞的免疫抗癌能力 (antitumor immunity)。熊佩韋表示,這樣的癌症治療方式相較於單一的藥物治療,能夠達成免疫治療 (immunotherapy) 與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 都無法達成的雙重治療效果。熊佩韋補充,當癌細胞的CD47抗體過度表現時,免疫細胞就無法有效發揮功能,體內的巨噬細胞也會在腫瘤組織內被馴化成不具攻擊能力的細胞。因此,透過鉑類抗癌藥物釋放之後產生的活性氧,能夠達到刺激的作用,成功讓巨噬細胞轉化成可以辨識並殺死CD47抗體表現不足的癌細胞,達到腫瘤治療效果。在本次的研究中,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也針對台灣的國病之一「大腸直腸癌」進行動物實驗治療測試。研究發現,帶有大腸直腸癌的老鼠接受鉑類抗癌藥物之後,發現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熊佩韋說,這次的研究不僅成功開發癌症奈米藥物,更是對未來的癌症治療趨勢提供的新的思考方向。
癌神來我家2/癌症篩檢誰最準? 醫師:依賴腫瘤標記不可靠
大腸癌是健康檢查很重要的指標性疾病,以國泰健檢2017年到2019年健檢統計,透過大腸鏡檢測發現,3成的人出現異常狀況,其中45%屬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其中75%的糞便潛血呈現陰性、72%無消化道相關之自覺症狀、95%的人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大腸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變化,同時也可以直接切除大腸瘜肉,以免夜長夢多。」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而從數據中也可以發現,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更不用說腫瘤標記的偽陰性居然高達95%,更不建議作為大腸癌篩檢方式。透過糞便潛血篩檢,能看出腸道黏膜是否出血,但許多人覺得麻煩,就算首次檢驗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圖/報系資料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腫瘤標記抽血檢查中的癌胚抗原(CEA) 也是大腸癌健檢最常用的腫瘤指數之一,但是很多良性因素(抽菸、慢性氣管炎、胃潰瘍、胰臟炎、肝膿瘍、酒精性肝硬化、膽囊發炎等) 及其他惡性腫瘤 (如乳癌、胃癌、肺癌、卵巢癌等)也都有可能會造成CEA上升,總之,由於誤差率相當大,並不適合做為第一線大腸癌標準篩檢的方式,比較適合用於確診為大腸癌患者之術後追蹤參考。
癌神來我家3/逾5成年輕人有腸瘜肉 竟與愛喝果汁有關
「大腸癌的關鍵就在於大腸瘜肉!」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表示,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公佈30~39歲民眾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發現50%以上都有大腸瘜肉。長瘜肉不一定以後一定會得到癌症,因為依病理切片化驗結果,常見3類型分別是增生性瘜肉、發炎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前兩者為良性很少癌變,但腺瘤性癌肉若逐漸長大,則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熊佩韋說,大腸瘜肉的發生率愈來愈高、而年齡層卻愈來愈低,主要是因為飲食西化,吃太多高油脂食物或燒烤炸物、特別是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量不足、缺乏纖維質,久坐、熬夜、少運動等因素導致腸道內環境改變,因此大腸的黏膜常期受致癌物刺激就會產生大腸瘜肉,增加罹癌危險。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多食容易在腸內形成致癌物。(圖/黃威彬攝)王盈堤營養師建議採取「5個代替」調整飲食,包括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以黃豆及其製品代替部分紅肉、多樣蔬菜代替單一來源蔬菜、新鮮水果代替果汁、以開水代替飲料。營養師王盈堤指出,平時多從不同蔬果中攝取纖維質,能降低產生大腸瘜肉的風險,但不建議多喝果汁,以避免攝入過多糖分。(圖/本人提供)「以早餐為例,還是可以吃雞腿排三明治,但把白吐司改成全麥吐司,再喝一杯無糖豆漿,搭配一盒生菜沙拉與水果,這樣就能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王盈堤建議攝取各種不同的蔬菜,才能補充更多不同的營養。其中果汁常常被認為是「健康飲料」,但事實上果汁往往糖分過多,很容易一下就轉換成脂肪,也會增加患有大腸瘜肉的機率,建議直接吃水果,而口渴時,還是喝白開水最健康。此外,良好的生活作息、固定運動習慣,也都有助於腸道蠕動順暢,可以降低大腸瘜肉的發生機率。 (待續)常吃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會使致癌物質長期刺激大腸黏膜,而長出瘜肉。(圖/林勝發攝)
癌神來我家4/新鮮大便需「熱騰騰」外送! 半數民眾異常仍不複檢
如果仍然不幸產生大腸瘜肉,那就要盡早發現、並盡快消滅它,此時就要接著採取第二密技。「最普遍又有效的就是糞便潛血檢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同時也是防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台灣癌症墓金會顧問的熊佩韋說,隨著政府推行50~74歲每2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如果有大腸瘜肉或腫瘤,就可能造成黏膜少量出血,但肉眼並無法分辨,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熊佩韋說,這是最簡單、又不具侵入性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就算50歲以下自費也僅需幾百元而已。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在記者會上表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若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篩檢,罹患大腸癌的死亡率會增加64%。(圖/國民健康署提供)不過,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需要盡速將糞便送檢,所以超過半數的民眾雖然檢查結果異常仍不願複檢。「嫌麻煩啊!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但就算如此,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率為21.4%,且其中報告異常而接受定期複篩率為30%,則降低國人大腸癌死亡風險10%;預估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死亡率,由此可見糞便潛血篩檢的成果。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但糞便潛血仍然有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根據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待續)
癌神來你家5/腸道彎曲又敏感 大腸鏡4狀況有致命風險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說,多數大腸瘜肉經過3~5年時間才會有進一步變化,真正癌化約需10年光景,如果大腸鏡檢查完全無瘜肉及腫瘤,可5-10年複檢,若只有少數低風險瘜肉,每隔3~5年進行大腸鏡篩檢即可,但如果醫師認為有家族史、瘜肉數量多或有進行性變化、清腸不乾淨恐影嚮檢查,則有必要增加檢查頻率,總之,還是依專科醫師建議為主。「但應該不需要年年做大腸鏡!」熊佩韋說,大腸鏡檢查雖然較為精準,但若不符健保資格,就至少須自費3000~6000元,甚至可能更昂貴,而且檢查前必須確保腸道已經清空,所以需要先進行低渣飲食、吃瀉劑及大量喝水等清腸準備,對有些人來說難以忍受,但若是清腸做得不切實,也會影響檢查準確性。不只如此,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長達1公尺多的腸道內有許多彎曲處,腸道神經又相當敏感,如果腸道結構較狹窄或過去腹腔有發炎、創傷或手術等,再加上檢查技術等因素就可能傷害腸壁,雖然機率非常小,但仍可能造成腸穿孔,萬一引發腹膜炎就會危及性命。醫師熊佩韋提醒,腺瘤性瘜肉若逐漸長大,10年後可能惡化成大腸癌。(圖/亞東醫院提供)若有以上這4種顧慮,可考慮電腦斷層檢查,電腦斷層又被稱為「虛擬內視鏡」,是以大量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平面影像並重組成三度空間的立體虛擬動畫影像,對於因腸道狹窄、沾粘、過度彎曲不適合進行大腸鏡或因個人因素拒做大腸鏡者可考慮這類檢查,但病灶太小不易發現,且同樣有輻射線疑慮。篩檢能夠提早發現腫瘤,但若有相關危險因子更要當心,研究顯示,若是曾有1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較一般人增加2~3倍,若有2位以上一等親罹癌,機率更是增加4~6倍。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建議若有家族史,應提早在30歲後進行大腸鏡檢查;無家族史則在40歲後開始篩檢。如果發現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得較細、經常脹氣、出血,且這些症狀在3個月內反覆出現,就該立即就醫,才能確保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