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
」 中國 煤炭 台灣 大陸 煤礦川普找石油業CEO當能源部長 再生能源將受限?市場看法分歧
川普16日宣佈將提名油田服務公司(Liberty Energy)執行長克里斯·萊特(Chris Wright)擔任下一屆能源部長,並表示將設立國家能源委員會來推動美國的能源生產。萊特表示,化石燃料對促進經濟繁榮和使人們擺脫貧困至關重要。他還表示:「在我們建立一個新的能源系統之前,就阻礙現在的油氣能源系統是沒有好處的。」根據美媒分析表示,待萊特上任後,他將會大力推動化石燃料的發展,結束拜登政府長達一年的天然氣出口許可審批擱置狀態。川普表示,國家能源委員會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將參與美國所有形式能源的許可、生產、發電、分配、監管和運輸。該委員會將通過減少繁瑣手續、加強私營部門對經濟各個領域的投資,以及通過專注於創新來監督美國繼續處於能源主導的地位。市場認爲,美國能源政策重點將放在發展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上,和拜登的政策相悖 。在競選期間川普承諾將廢除拜登政府旨在減少碳排放的法規,將撤銷《通膨削減法案》,收回未使用的資金,並終止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市場分析師Richard Valdmanis指出,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的能源政策將重新聚焦於最大限度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產量,而不再關注應對氣候變化,但不太可能大幅減緩美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
朗摩 LONGMORN 單一麥芽威士忌 罕奢高年份全新問世 源自蘇格蘭斯貝賽純正血統 深遠影響日本威士忌
全球領導烈酒集團—保樂力加(PernodRicard)全新鉅獻台灣斯貝賽區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朗摩 LONGMORN」,長久作為賦予皇家禮炮頂奢調和式威士忌,如皇家禮炮62禮讚珍稀經典風味的靈魂基酒,時至今日台灣藏家終於得以一償夙願,直接鑑藏珍奢酒液。「日本威士忌之源」狂放與含蓄 複雜與精煉間的完美風味平衡源自蘇格蘭斯貝賽區,建立於修道院禮拜堂的遺址之上,以蓋爾語「聖人之地」為名的「朗摩 LONGMORN」單一麥芽威士忌,背後乘載著一段連結日本威士忌源起的傳奇故事;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鶴政孝,當初為了實踐在日本製造威士忌的夢想,於1918年遠赴蘇格蘭朗摩酒廠見習,爾後竹鶴政孝便將師承朗摩酒廠的蒸餾器造型以及煤炭直火加熱的造酒技術傳統帶回日本,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所蒸餾廠—「余市」酒廠。「朗摩 LONGMORN」對日本威士忌現今複雜而纖細的風味展演有著濃厚而深遠的影響,也是迄今深受許多日本人所喜愛的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調酒師自家以外的最愛」 朗摩全新限量臻藏版 奢選高年份鉅獻「朗摩 LONGMORN」酒廠承襲130年悠久歷史重量,以飽滿宏大、層次豐厚的酒體與馥郁奶油口感享譽盛名外,更是在業界流傳為「頂尖調酒師自家以外的最愛」酒液,在過往調和威士忌蔚為主流的黃金年代中,眾多世界頂尖酒廠之首席調酒師,爭相在其調和威士忌中添加少許珍稀朗摩酒液,以畫龍點睛賦予其最終成品無可取代的奢華口感,如高年份皇家禮炮。本次「朗摩 LONGMORN」在台灣市場,全新珍稀鉅獻18年、22年、30年高年份單一批次酒款,以原桶強度,非冷凝過濾,不加一滴水稀釋呈現,保留酒廠最原始而純粹的斯貝賽風味,如同身歷罕為人至的酒廠桶邊品飲。金色拱門與蒸汽火車,呼應酒廠於1894年創始之初,創辦人約翰‧達夫(John Duff)為了讓酒廠獲取最棒的原料,並將頂級威士忌銷往各地,專門為酒廠建造鐵路,使釀酒廠在糧食短缺和戰爭騷亂的情況下仍能屹立不搖的故事。皇家深紫色背景,象徵了朗摩酒廠的珍奢美好。將當時頂級火車的圓拱及線條元素融入至包裝設計中,彰顯出朗摩自當時即代表著低調奢華的地位(圖/保樂力加提供)。皇家深紫色背景,象徵了朗摩酒廠的珍奢美好,以及其在威士忌中特殊且不可撼動的地位。每款酒不同的圓拱及線條花樣則代表著火車旅行的黃金年代,將當時頂級的火車包廂及車站建築融入至包裝設計中,彰顯出朗摩自當時即代表著低調奢華的地位。「朗摩 LONGMORN」18年單一批次,以完整時光巔峰熟成,原桶強度小批次裝瓶,捎來57.6%渾厚酒體之姿,以躍上鼻息的太妃糖蘋果香氣,揉和蜜餞蛋糕的甜美,建立起感官上的第一印象;隨之朗摩酒廠標誌性的奶油馥郁口感竄出,結合新鮮水果的清甜氣息;最終以縈繞不散的水果馥郁香氣與鮮明奶油特質作結,綴以細緻淡雅的甜香,綿長誘人。「朗摩 LONGMORN 18年」帶有酒廠標誌性奶油口感,結合新鮮水果的青田氣息,最終以綿長尾韻作結,餘韻悠長(圖/保樂力加提供)。以22年時光淬煉,樹立高年份頂奢風範的「朗摩 LONGMORN」22年單一批次,同樣以原桶強度小批次裝瓶,乘載54.5%醇熟酒體。首先以豐美飽滿的頂奢馬達加斯加香草豆莢起始,交織以絲滑奶油太妃糖,綴以清爽檸檬氣息,濃郁橙皮與糖燉水梨,營造出無比華美豐厚的層次堆疊,接續入口襲來飽滿甜美的風味,帶有香草焦糖的甜香揉合盛開蜂蜜花朵風韻,最終以堅果油脂感,甜美滑順的綿長質地,留下最為意猶未盡的味蕾旅程。「朗摩 LONGMORN 22年」帶有香草焦糖的甜香揉合盛開蜂蜜花朵風韻,質地甜美滑順,層次豐美(圖/保樂力加提供)。身為旗下全新限量臻藏版之最高年份酒款,「朗摩 LONGMORN」30年單一批次,44.5%原桶強度非冷凝過濾裝瓶,更是由內而外散發出天生自帶的強大氣場,在味蕾上悄然展開一場乘載百年的傳奇感官盛宴。首先馥郁濃厚的焦糖氣息交織以蜂蜜,甜熟覆盆子與黑櫻桃的甜美調性,留下無比深邃的鮮明印象;入喉之後則以溫暖烘烤核桃揉合濃郁黑巧克力,伴隨著細膩的辛香及肉桂氣息,譜寫出頂奢且無與倫比風味的風味體驗;尾韻則再次以酒廠招牌豐厚奶油香氣作結,為這場交會時空的傳奇品酩盛宴寫下完美句點。「朗摩 LONGMORN 30年」帶有馥郁濃厚的焦糖氣息交織以蜂蜜,甜熟覆盆子與黑櫻桃的甜美調性,口感深邃且細膩,悠長動人(圖/保樂力加提供)。月月有抽獎!你想懂酒嗎?你想品酒嗎?LINE社群搜尋:「買醉-My Drinks」。加入我們,隨時獲取最新酒類資訊,了解烈酒投資,還可參加品酒會,接收最深入的品酒心得與報導。(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巴基斯坦空汙創紀錄 近千人住院
巴基斯坦近日發生創紀錄的空氣污染,導致數百人住院、學校關閉和居家令,城市和城鎮被厚厚的有毒霧霾籠罩。據《ABC》新聞網報導,瑞士空氣品質監測公司IQAir的數據,在該地區最大城市旁遮普省(Punjab)的郊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日上升至1900。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空氣品質,根據IQAir的說法,這一數值超過美國環保署所定義「危險」水平六倍以上。根據當地官員的說法,5日有超過900人因污染住院,其中包括兒童和老年居民。當地政府6日下令所有小學和中學轉為遠距教學10天,並指示一半的勞工留在家中。政府還要求居民佩戴口罩。當局已建立「霧霾作戰室」來應對污染,採取如在道路上噴水、拆除環境有害的磚窯和禁止某些污染車輛等策略。研究顯示,極端空氣污染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農民在冬季收割期間焚燒作物以清理田地;磚窯在密集人口聚集地附近燃燒煤炭排放煙霧;使用柴油燃料的汽車在城市內行駛和停滯時排放廢氣。政府官員將霧霾歸咎於「來自印度的風」將其帶到巴基斯坦,她表示將寫信給印度政府以啟動共同努力減少污染。「每個人都在咳嗽,並且出現哮喘發作和過敏反應,」當地家庭醫生表示,她看到因霧霾而出現鼻竇、喉嚨、皮膚和眼睛感染的患者激增。聯合國環境計畫估計,每年空氣污染導致800萬人過早死亡,稱其為「全球公共健康最大的環境威脅」。在冬季,冷空氣會困住顆粒物,使霧霾變得更加濃密且持久。醫生建議居民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加濕器、空氣清淨機和口罩。官員表示:「今年霧霾開始得非常早且濃度很高。」他預測問題只會惡化,並補充說:「也許明年AQI會超過2000。」
大陸封鎖台灣「這2國最慘」 華府智庫:將重創全球經濟
根據華府智庫10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如果中國採取行動中斷台灣海峽的航線,全球經濟將受到重大影響,其中亞洲、非洲和中東的影響最為劇烈。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指出,短期內中國對台灣的封鎖比兩棲攻擊更有可能。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封鎖強度較低,但此類突發事件仍可能威脅每年通過台灣海峽價值數兆美元的貿易。報導稱,如果台灣確實發生封鎖情勢,航運公司可能會被迫改變航線,以降低風險並避免保費飆升帶來的成本增加。報告稱,在中東衝突升級之際,葉門胡塞武裝攻擊航道,使該現象發生在紅海。報告指出:「智慧型手機、數據中心和先進軍事設備中使用的最尖端晶片,有90%以上都是台灣生產的。因此若台海衝突造成生產中斷,可能導致全球GDP損失數兆美元。」此外,全球1/5的航運貿易通過該水道。在亞洲,以進出口百分比計算,台灣對海峽的依賴程度最高,而以美元計算,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則最高。台灣超過1/4的出口和34.15%的進口經過台灣海峽,貿易額達2979億美元。同時,中國透過台灣海峽接收了32.46%的進口,14.86%的出口,價值1.298兆美元。日本和韓國也嚴重依賴通過台灣海峽的開放航線。據稱,這2個國家將是受航線中斷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報告稱:「對於這兩個美國的盟友來說,他們的進口原材料對台灣海峽的依賴至關重要。每年,油輪和其他船隻都會通過海峽將大量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運往日本和韓國,以滿足其巨大的能源需求。」與此同時,以化石燃料和金屬礦石貿易為主的澳洲與中國的貿易也將受到重大影響,「澳洲出口鐵礦石到中國的貿易額,佔其全球出口額的1/6。」報告也指出,以百分比計算,中東和非洲國家是全球貿易最依賴台灣海峽的國家。例如:剛果、加彭、安哥拉等非洲國家全部或絕大部分原料經由海峽出口到中國,而阿曼、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卡達和葉門等國家則將30%以上的原料出口到中國。而且如果台灣發生大規模衝突,例如封鎖或入侵,中國自己的經濟也將受到重大打擊。報導稱:「北京的決策者無疑意識到了這一現實,這可能在他們對台灣使用武力的決策中發揮了關鍵嚇阻作用。」報告顯示,在封鎖期間,北京確實有其他途徑可以取代通過台灣海峽的運輸,但這些都會帶來不同的成本。這些成本可能包括日本和美國對日本週邊水道實施的封鎖。該份報告也鼓勵華盛頓與盟友和夥伴合作,維護台海穩定,並保障國際貿易,因為這樣的舉措「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國慶大會拉開序幕 韓國瑜喊:要有骨氣 中華民國是存在的
國慶大會今日在總統府前舉行,慶籌會主委、立法院長韓國瑜致詞時表示,在台灣或許有不同的身分認同,但去國離鄉,想著都是最美麗的家園,中華民國從烽火連天到偏安一隅,年輕的下一代要更了解,是中華民國的國旗,保護台澎金馬,維持了七十年的安定繁榮,很多場合無法高舉中華民國國旗,「但一樣要有骨氣,中華民國是存在的!」韓國瑜說,很高興今天在青天白日下,與大家歡慶中華民國的生日,祝中華民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回想過去113年中華民國經過艱辛荒蕪,如今大多數民眾安居樂業,真的很感謝一代代先賢前輩。韓國瑜指出,聯合國統計全國八十億人口,百分之二十五戰亂,雖然是冷冰冰數字,但仍不得不讓人驚恐,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只佔了全世界百分之三,但工業產品可以到全世界百分之三,「我們沒石油煤炭,唯一有的就是人才,要團結守護台灣這塊寶島,歷經風雲變化的情勢,仍保有自由一片天地」,六十歲以下的人從未經歷戰火,年輕的下一代要更了解,是中華民國的國旗保護了台澎金馬,維持了七十年的安定繁榮。「很多場合無法高舉中華民國國旗,但一樣要有骨氣,中華民國是存在的!」韓國瑜強調,中華民國可以是台積電、可以是佛光山、可以是慈濟,也可以參加奧運,中華民國是每一個國人同胞,另外,民主自由道路上,不能停下腳步,期待國會改革的推動,為台灣公開所有官員所作所為,都是不造假的,才能民有民治民享。韓國瑜表示,台灣花了半世紀努力,從風雨飄搖的小島華麗成員全球前十大的經濟體,繼續追求民主,呼籲大家,所有不同思想與意見其實都可以整合成四句話,「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美麗台灣是我們的家、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自由民主是我們的寶。」感謝所有僑胞,從國父孫中山,僑胞就是創建中華民國的重要推手,我們血脈相連,希望華僑同胞有空多回台灣走走,中華民國隨時歡迎僑胞。最後,韓國瑜說,感謝國慶大典幕後工作夥伴努力付出,113年的國慶重新找到雙十國慶的光榮,再次感受到舉國歡騰的美好,找回當初的感動,祝福中華民國國運昌隆,天佑中華民國。
G7國家首例!英國關閉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 結束142年燃煤發電史
英國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9月30日熄燈,結束英國142年燃煤發電史,也讓英國成為首個汰除煤電的七國集團(G7)國家。綠色活動人士盛讚英國政府在減少碳排、提供國際氣候領導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據《衛報》報導,位於諾丁罕郡的拉特克利夫電廠(Ratcliffe-on-Soar)為英國發電57年,為200萬戶家庭供電,極盛時期曾雇用近3千名工程師。電廠最後的170名員工昨日被邀請一起倒數熄燈,電廠經理感嘆道,「過去這一年,充滿了令人心酸的時刻,離開之際,一定有人流淚。」英國是老牌工業化國家,燃煤發電史可追溯至1882年。在1980年代初,煤電占英國電力的8成,至2012年仍有4成,但隨著碳稅越發昂貴和更便宜的再生能源興起,煤電在過去10年逐步被淘汰。為達成減碳目標,英國於2015年宣布10年內汰除煤電,當時英國約有3成電力來自燃煤發電,但至2023/2024年,風力發電占29.29%、天然氣26.5%、核能13%、生質能為11.2%,而燃煤僅剩1.28%。其餘是太陽能、水力和淨進口電力。全球能源監測研究分析師指出,G7要確保在2035年實現汰除煤電的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日、美和德國。因為煤電仍占德國電力的25%以上、日本更逾3成。英國能源部長尚克斯(Michael Shanks)說,該電廠關閉後,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140多年來,煤炭工人為國家提供電力,令人感激。擁有拉特克利夫電廠的德國能源公司Uniper執行長路易斯(Michael Lewis)說,「當我們結束這一篇章時,我們同時擁抱乾淨和靈活能源的未來。」氣候危機智庫E3G主任馬修(Ed Matthew)說,「英國是第一個建造燃煤發電廠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退出煤電的主要經濟體。這象徵真正的全球領導力,為其他國家指明道路。」
美前駐聯合國大使盛讚台灣民主 提出應強化國防投資
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12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邀請多國專家學者與會,聚焦中國對全球威脅及台海安全。受邀演講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在演說指出,台灣應持續強化國防投資,採購先進武器,提高防禦能力,她更盛讚台灣民主,強調「台灣民主已是世界與中國的燈塔」,很榮幸與台灣站在一起。克拉夫特說,台灣目前為止共舉行8次總統選舉,今年台灣民眾也在極權主義的陰影、權威下完成總統大選,並且展現出了巨大勇氣。相較之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廢除中國憲法規定的任期限制,在2023年成為史無前例的第3任中國國家主席,走向終生極權的道路。她認為,即使中國人口是台灣的數10倍,但隨著台灣民主自由與自由市場的承諾,將為台灣民眾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克拉夫特指出,面對兩岸不平衡的軍力對比、補給困難等問題,台灣應持續強化國防投資,採購精準武器、防空系統、情監偵無人載具、智慧水雷等先進武器裝備,持續推動後備部隊改革、提升網路作戰及防禦能力,加強戰略能源與物資庫存,建立強大嚇阻能力。而針對台海安全,克拉夫特提到,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問自己,「如果中國明天就要入侵台灣,自己準備了些什麼?」台灣應立刻進行準備,不能夠再拖延。同時,台灣也要增加煤炭、石油等緊急用品的儲備量。克拉夫特強調,她相信若台灣民主受到威脅,一定會表現出勇氣與決心,但重點在於台灣應該確保中國永遠不會、也不敢威脅台灣,並清楚了解台灣有能力、意願捍衛這座島嶼。
台泥減碳新招超狂! 進軍非洲連「這東西」都拿來當燃料
台泥(1101)低碳水泥布局全球版圖,正式進軍非洲中部的喀麥隆。台泥葡萄牙子公司CIMPOR在19日於喀麥隆啟用全球第一個創新水泥製程、「沒有水泥窯的水泥廠」,此廠大量使用低碳鍛燒黏土替代傳統水泥廠使用的高碳排熟料,也因為使用鍛燒黏土,生產過程不需高溫、減少能源使用,讓台泥喀麥隆廠生產的低碳水泥,比傳統水泥少40%的排碳量。特別的是,喀麥隆廠也使用非洲當地的可可果殼、腰果殼作為生質燃料,取代傳統水泥廠使用的煤炭,不僅生產可以大幅減碳,溫度消耗也可減少40%。台泥喀麥隆新廠位於Kribi,由喀國總理約瑟夫、台泥總經理程耀輝、CIMPOR執行長Suat Calbiyik共同宣布啟動。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希望藉由喀麥隆充沛的綠色能源,讓這座新廠成為全世界最低碳的建材工廠,生產全球最低碳的水泥。張安平表示,二十多年前造訪喀麥隆時,發現喀麥隆是一個美麗、充滿發展潛力的國家,有很好的農業基礎與礦物蘊藏,居民也非常友善,很高興20多年後能回到喀麥隆來建廠,實踐低碳生產也協助當地經濟發展。台泥喀麥隆廠將優先僱用當地人,上下游產業鏈預計將帶動創造一萬個就業機會。台泥表示,喀麥隆新廠具有三項特色:使用低碳鍛燒黏土,當地有充沛水力發電之綠電,以及使用生質燃料。台泥目前100%持有的葡萄牙CIMPOR公司擁有獨步全球的鍛燒黏土生產技術deOHClay,此次在喀麥隆廠使用之主要原料即為鍛燒黏土,煅燒黏土因成份中不含碳酸鹽,故在熱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只會釋放水蒸氣和一些微量排放物。台泥受惠今年3月完成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完成交割,截至今年6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約近200億營收。台泥企業團所屬的達和航運也增添新船生力軍!台泥表示,達航近日與中國大陸造船廠江蘇海通簽約,訂造二艘6.35萬噸Ultramax新式環保散裝船,預計於2026年竣工交付,能成為台泥擴大經營歐亞非低碳水泥市場的助力。達和航運在2015年開始積極汰換舊船,汰換率達七成,至今有新式水泥及散裝環保船共9艘加入營運,符合國際海事組織新式環保船佔全船隊81%,優於多數台灣同業。目前擁有7艘8萬載重噸以上的卡薩姆型節能環保散裝貨船,主要為全球化的期租營運,客戶範圍包括礦業公司、農產品出口商、能源公司等,皆為外部世界知名租家。此次新購入的2艘Ultramax新式環保散裝船,較現有達航散裝船船型及承載噸數相對較小,對東協等新興市場水深較淺的港口,達航此次採購之Ultramax適航性上更靈活。
未來仍以新能源為主!四接環評月底召開 環境部:天然氣是過渡能源
原訂6月除役的台塑麥寮電廠1號燃煤機組傳出延役,引起爭議,環境部長彭啟明8日強調,這涉及台電與麥寮電廠的合約,環境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嚴排放標準。至於四接環評即將在台電7月底前補件後召開,彭啟明表示,一定尊重環委專業,結果不會因為外界壓力受影響。他不諱言,天然氣是橋接、過渡型能源,未來仍要以氫能、綠能等新能源為主。彭啟明8日接受網路媒體專訪,面對麥寮電廠1號燃煤機組傳出延役,彭啟明表示,這與台電與麥寮電廠的合約有關,環境部沒有參與,不過台灣煤炭用量已在往下降,還有很多學者都在探討關閉所有燃煤電廠對空汙改善程度,「其實有比例,但沒有特別多」,當然不能說燃煤很乾淨,然麥寮電廠相對中火,已採用較嚴格的標準管控排放。不過他強調,燒煤不好,從氣候變遷角度來看,仍希望台灣早一點走到無煤,只是時間點要由電力部門規畫,環境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嚴排放標準。此外,環境部去年7月舉辦四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專案小組會議,因黑箱爭議擇期再審,台電7月底前補件後,環委將先進行書面審查,再開始實質審查。彭啟明強調,四接案一定尊重環委專業,而且經濟部或開發單位、公民團體將推薦「海洋生態」、「操船安全」及「港埠營運」專家、學者各1名,總共6人參與審查,各方意見都會在環評討論,結果不受外界壓力影響。他提到,8年前空汙嚴重時的社會輿論,曾期盼燃煤轉天然氣,然隨著淨零排放越來越受重視,天然氣被視為化石燃料,自己則認為天然氣是橋接、過渡型能源,未來仍要以氫能、綠能等新能源為主。彭啟明補充,即使天然氣的汙染比燃煤少很多,但它產生的氮氧化物會導致臭氧濃度變高,不過全世界很多國家在淨零路上都用燃氣過渡。
中國食用油運輸亂象! 汽油罐車卸載直接換裝沙拉油
中國近日有名記者揭發,國內有許多罐車運輸的液體並不固定,既滿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製油等化工類液體,且卸完後都未清洗儲存罐,就直接裝上液體繼續運輸。 據極目新聞報導,早在5月記者就目擊到有輛罐車駛入河北燕郊一家糧油公司,一小時後該車滿載著大豆油駛出了廠區,而這輛罐車3天前才剛將一車煤製油從寧夏運到河北,且卸完後並未清洗儲存罐,就直接來裝上食用大豆油繼續運輸。 事實上,食品類液體和化學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已成為中國罐車運輸業公開的秘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混用又不清洗,殘留物勢必會對食用油造成一定的污染,運輸食用油應專車專用。」據介紹煤製油是一種由煤炭加工而來的化學液體,其主要是碳氫化合物,會影響人體健康。朱毅表示,若運送食用油的罐車還去運輸其他化工液體,其後果更是難以想像,「如果毒性大的化工液體殘留在裡面,直接接觸或吸入都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比如說有機溶劑、酸、鹼、重金屬等等,有可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都會造成傷害。」至於為何業者會選擇混裝,一名罐車司機透露,由於罐車經常換貨運輸,而每次的清洗也是一筆開支,因而在換貨運輸時選擇能省則省,且不安排洗罐,也是因為有些食用油廠商把關不嚴。對此,報導中指出要解決以上狀況,必定要在驗貨環節的抽查項目中,能準確檢測油品是否被污染,一旦發現被污染,可以向廠商索賠,並將生產、運輸、儲存等各環節的利益捆在一起,才能遏止陋習。
質疑麥寮電廠黑箱延役 張啓楷痛批縱容污染如射殺國人
麥寮電廠延役引發污染疑慮,17個來自北中南各地的環保和工運團體26日前往行政院陳情,抗議當初所簽合約喪權辱國,要求閣揆卓榮泰徹查不法。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質詢時痛批,經濟部黑箱延役,縱容污染,有如慢性殺人,合約未能公布「難道有不可告人的地方嗎?」經濟委員會召委楊瓊瓔裁示,台電應在5點下班前,把台電和麥寮電廠的合約送來立法院。張啓楷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指出,包括六輕污染傷害聯合求償自救會、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南部反空汚大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17個民間團體早上前往行政院陳情抗議,反對麥電延役。這些團體提到,燃煤25年的受害鄉親痛心,麥電續燒的每一塊煤炭,都是助長空汚、氣候戰爭烽火的「殺人子彈」,麥電延役,每多發一度煤電,就是在155公里的麥電汚染影響圈內,無差別持續射殺奪命國人!張啓楷說,麥寮電廠原訂1號機、2號機將在今年6月、9月合約到期除役,但現在竟然延役讓這個污染源又繼續,本來要停的,「你還讓它繼續燒!」他指出,根據環境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幅度,連2022年2%的管制目標都沒達成,溫室氣體最大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起2005年更增加2.55%,「連環境部都在提醒你了!」,麥寮延役,「要讓二氧化碳這樣繼續排放下去嗎?」「你們跟麥寮電廠的黑箱合約,能不能公布給大家看?」張啓楷質詢指出,行政院前陳情團體也訴求要公布合約內容,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答詢表示,整個商業行為必須談誠信問題,合約的穩定性與可遇見性也必須維持,這是25年的合約。張啓楷質疑,台電是國營事業,跟麥寮電廠買電,用的是人民的納稅錢,本來就應該要公開;何況,這攸關到人民健康,全民這麼關注,合約為什麼不能公開?「這合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嗎?有嗎?為什麼不能公開?」王耀庭答覆說,「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他回去再研究看看,針對法的部分,再決定是否公開。張啓楷質疑,這個合約本來只簽25年,但今年5月27日提出申請,6月20日就火速通過延役一年多,到底怎麼訂的?基於什麼理由?他認為,不能只考慮麥寮電廠,而犧牲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兩邊應求取平衡,希望台電能公布合約,「人民還在行政院曬大太陽等答案」。張啓楷強調,經濟部既然口口聲聲說沒有缺電,那就不要自打嘴巴,恢復燃煤發電,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召委楊瓊瓔最後裁示,台電應在5點下班前,把台電和麥寮電廠的合約,送來經濟委員會和張啓楷國會辦公室。
氣候變遷正在北半球掀起致命熱浪 前聯合國氣候機構官員:我們尚未面臨至暗時刻
氣候變遷本周正在北半球掀起致命熱浪,並將在未來幾十年持續帶來災難性的極端天氣事件。前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執行秘書、哥斯大黎加外交官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我們現在正歷經一場全球性的熱浪,這給我們帶來了決策壓力。」據路透社的報導,自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國家開始燃燒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如今已上升了近1.3°C。隨著化石燃料的持續燃燒,並向大氣中釋放更多的碳排放,空氣將吸收更多來自太陽的熱量,並導致全球平均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科學家們曾示警,至2030年前,全世界必須將碳排放量降低至1995年水平的一半,並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才有機會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保持在比工業革命前平均氣溫高1.5°C左右的水準。前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執行秘書、哥斯大黎加外交官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圖/達志/美聯社)據悉,1.5°C的標準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12日,在當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所規定的,當時內容包括: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前工業化水準以上1.5℃之內。然而,自1995年以來,全球碳排放量卻是在不斷上升。一場災難性且不可逆轉的氣候變遷已經開始,科學家也示警,長期超過這個溫度閾值將導致越來越頻繁的致災性極端天氣事件。例如,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南亞4月出現致命性高溫的可能性增加了45倍。在這場熱浪中,印度東北部城市加爾各答(Kolkata)的溫度達到了46°C,比季節平均值高出整整10度。對此,菲格雷斯也於美東時間20日向路透社警告:「近期有數百萬美國人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熱浪,這表明我們尚未面臨最嚴重的氣候變遷災害。」
環團對英國「巨石陣」噴大量橘粉 2人當場遭逮…犯案原因曝
英國史前遺跡「巨石陣」(Stonehenge)是許多遊客必造訪的地標,19日卻遭生態恐怖主義組織「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人士噴橘色粉末,2人當場遭逮,環團呼籲,政府要立法2030年以前淘汰化石燃料。環團噴噴橘粉。(圖/翻攝X)據《BBC》報導,2名「停止石油」活動人士對有5000年歷史的巨石陣噴粉末,該處20日才要舉行夏至慶祝活動。警方證實,2人涉嫌破壞古蹟被捕。「停止石油」在聲明中稱,2名抗議者是21歲學生和73歲男子。「停止石油」強調,希望下一屆英國政府在2030年前淘汰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會讓數百萬人死亡,大家需要團結起來保護人類。BBC記者事發後不久就到現場,他指出,3個石塊都噴滿粉末,很多遊客看到都一臉困惑,巨石陣管理人員和保全都在路邊。對此,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痛批,這是可恥的破壞行為。工黨領袖斯塔默(Keir Starmer)也說,這損失令人震驚,「停止石油」的行為很可悲。英國遺產發言人稱,噴灑行為令人不安,但巨石陣遺址仍然向公眾開放,也不會影響一年一度的夏至慶祝活動,粉末也許能清除不會造成永久損壞,還需要跟專家請教。考古學家麥皮茨(Mike Pitts)說,這座紀念碑幾十年來一直被圍起來,巨石的表面也受到了保護,任何損壞都令人擔憂。
航海王乘風破浪1/紅海危機送分題!散裝航運股受激勵 中櫃漲停板慧洋目標價調高
網友熱議「紅海危機未解除前,對航運股來說根本是一個送分題!」貨櫃三雄萬海、陽明、長榮股價創新高之際,散裝航商族群也不遑讓,中櫃、新興漲停板,裕民、慧洋-KY、中航等上揚,多位法人看好「航運股」續航兩季,在原物料需求回升下,對散裝航運股展望更優於貨櫃三雄。中櫃在5月10日爆出收盤逾42萬張買單高掛買氣,這兩周連連漲停板。(圖/翻攝自中國貨櫃官網)台股日前攻上近2萬2千點,航運股全力上衝,甚至被列為處置股遭「關禁閉」,航海王能否續航成了小股民關注焦點。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告訴CTWANT記者,「樂觀看待『散裝航運股』下半年展望為『安全』,優於貨櫃三雄『保守』,主要是看到中國、印度的房產、車市等景氣復甦,帶動原物料需求的回升,也就是基本的鐵礦砂等。」航運股營運及股價表現,受國際航運運價走勢牽引,貨櫃船運送成品或半成品,主要運價觀察指標為「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散裝船以運送黃豆、玉米、鐵礦砂、煤炭等大宗原物料為主,運價觀察指標為「波羅的海乾貨散裝船綜合運費指數(BDI)」。裕民、中航、新興等散裝航商船隊中,包括圖中的海岬型船。(圖/業者提供)運價走勢反映著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原物料行情高低,也受全球各主要航線的水位榮枯及地緣政治影響,去年7月,巴拿馬運河因乾旱導致水位降低,限制每日通行船隻數量,接著10月以色列、哈瑪斯衝突加劇,威脅紅海通行船隻安全,擾亂位處亞歐非要衝的蘇伊士運河航線,導致航商改繞道南非好望角避險,拉長通往歐洲美洲航運路程與時間。全球兩大貿易走廊航運「受堵」,導致BDI劇烈波動,紅海危機爆發後,BDI從去年11月低點1500點,以垂直線衝高,12月4日衝到高點3346點,之後受到南美巴西洪災、東南亞原物料需求不振,鐵礦砂及煤炭運輸需求降低,BDI指數下滑,今年1月跌到低點1300點。CTWANT調查,第一季原是航運業淡季,但今年受到巴西出貨量顯著增長與大西洋航線船舶供需吃緊,中國房市整體鐵礦石拉貨動能穩定,讓散裝船運價淡季不淡,BDI指數3月站上2419點,接著緩步回落,5月中來到1817點低點後,現正逐漸拉回修正。國際航運運價下半年走勢會如何?摩根士丹利5月24日就航運股的最新報告指出,從供需關係來看,紅海危機只是推遲了航運業週期性低迷的到來,一旦干擾消除,運價短期的反彈可能會很強勁,也可能持續一至兩個季度,紅海的干擾僅推遲了航運業下行週期的到來。由於BDI指數今年第二季正逢南美穀物旺季,中國、東南亞、印度等原物料需求增溫,近期多家法人投顧公司分析報告指出,加上巴拿馬、蘇伊士運河兩大運河受阻影響,造成航運供需吃緊,BDI指數6月可望反彈,散裝航運股第二季營運有望優於第一季,因而調高相關個股的目標價,像是慧洋-KY的目標價就從70多元調高到超過90元,對於新興、裕民、中航等也都持正向看法。
台泥大航海時代3/「我們可以打山豬來吃!」花蓮災區員工惹哭老臣 他們挺老董拚ESG
「各位股東先生女士們,麻煩不要再跟我講『最大的利益』是什麼,因為最大的利益,我個人做不到,但是我會全力讓未來更好。」5月21日台泥股東會上,兩名小股東接連提問,「如何做出最大利益?」董事長張安平回應,「我已經講了7年,我真的不會做,明年再問,我還是不會做。」禮貌中飄出火藥味。「研發過程是不會賺錢的,做完也不會擔保成功,如果要追求最大利益,只要把現在的研發經費全部刪掉,財報就會很好看,但是沒有研發、沒有新產品,公司是沒有未來。」張安平辯才無礙地說,「我覺得我們這條路走得辛苦,但應該不孤單。」張安平動怒時,同樣在台上一字排開的老臣們卻神態自若,因為七年來,台泥人已熟悉這位身形健壯、文采洋溢的董事長,他的環保決心堅定不移。台灣通運引進電動曳引車,力拼運輸減碳。(圖/台泥提供)就連月前台泥旗下台灣通運引進26噸電動大貨卡以及43噸電動曳引車,被問及何時能賺錢時,董事長辜公怡也清楚地回答,「雖然電動商用車的成本跟油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這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在運輸上減排效果最好的解決方案,成本的部分就靠大家一起努力,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在集團董事長張安平先生的領導及支持下,台泥成為第一個使用電動曳引車運送水泥產品的公司,可讓水泥運送的碳排減少32%。」辜公怡說,台灣通運是目前台灣引進最多電動載具類型的物流公司,為半導體、零售及製造業之供應鏈減少範疇三、也就是企業在上下游價值鏈所產生的各種相關排碳量,特別是最難減的運輸交通。「其實看到全球近來極端天氣頻發,真的很擔心下一代要面對的環境。」40歲出頭的辜公怡為辜啟允的兒子、辜家第四代,要喊張安平一聲姑丈,他私下幽默風趣,但一講到減碳與環保,馬上就嚴肅起來,和他的姑丈口徑一致。台泥投資人愛提問的另個問題是,「和平電力什麼時候可以減碳?」畢竟水泥業本身就是排碳大戶,台泥的花蓮和平電廠目前還是用煤炭發電。花蓮的和平電廠是北台灣的重要供電來源。(圖/報系資料照)以台電的基隆協和電廠為例,要從原本的重油換成汽電共生,如果政策一路綠燈、沒有任何抗爭,至少也要花五年,所以和平電廠要改,至少停機五年。台泥總經理程耀輝跟CTWANT記者解釋,「雖然我們是民間企業,但新北市25%、宜蘭90%的家庭用電靠我們。」「在商言商,如果投資人真的不喜歡,這就是『錢的決定』,有很多方法可以改,但我們老闆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呀』,ESG裡面,和平電廠就是那個S(社會責任),」程耀輝說,「以目前台灣電力狀況,我們沒辦法缺席。」事實上,4月3日花蓮大地震時,台泥包括水泥廠、礦區、港區以及電廠都在災區核心,和平電廠受創嚴重,儘管餘震不斷,但為了缺電的北台灣,仍全力修復。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到花蓮和平廠慰問受困礦區同仁。(圖/台泥提供)一位台泥老臣向CTWANT記者回憶起地震當下,當時他馬上就到現場,看著崩壞的大型設備,當時甚至還有員工被困礦區,「這個廠是20年前蓋的,很多設備零件可能已經找不到人了,但是當時只要一通電話、所有的供應商、外國原廠代表都來了,馬上做好計畫A、計畫B」,現場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受困的礦區員工還用開玩笑口吻安慰公司,『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山上打山豬來吃』。」最後全員合力、在交通完全中斷的情況下脫困,「我看到他們平安下山時,真的很想哭。」老臣表示。和平電廠搶在4月16日「歸隊」併聯發電,程耀輝感動地說,「我們的壓力真的非常地大,但經過這次事件,我覺得我的工作真是太有意義了。」
批政策錯誤卻要人民埋單 張嘉郡:電價漲11%、人民依依趴
立法院29日將針對凍漲電價一案進行決議,國民黨立委張嘉郡29日痛批,「錯誤的能源政策,人民埋單,電價漲11%,人民依依趴」,她指出,錯誤的能源政策是導致台電虧損的主因,且過去證明台電唯一不虧損的就是核電,她藉此呼籲政府向全民道歉並檢討能源配比,要求暫停漲價,直到政府正視問題並作出改善為止。張嘉郡指出,總統蔡英文執政八年,電價已調漲3次,加上這次調漲共漲超過31%,造成萬物齊漲,影響百工百業,還不止漲電價,從2022年到今年總共補貼台電超過4千億元,到目前為止台電仍舊持續虧損,她強調,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的錯誤的能源政策。張嘉郡說,民進黨政府主張廢核能,也不敢燒煤炭,綠能又遲遲無法達標,最後只好選擇可能受儲存方式及國際情勢影響的天然氣,她批評,政府過於片面,果然遇到遇到國際動盪,能源政策就立刻崩盤,這就是導致台電虧損最大的原因之一。「錯誤的能源政策,錯誤的能源配比,卻要人民為此埋單」,張嘉郡表示,目前唯一不虧損的能源來源是核能,而最推崇綠能的電商亞馬遜公司也已開始轉向核能,就是為了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她呼籲,政府停止漲電價,並承認過去能源政策的錯誤,進行全面的檢討和改進,政府應該接受現代化的觀念,積極採取行動,以解決目前能源供應和價格上的問題,保障人民的生活品質。
巴爾的摩大橋倒塌恐衝擊美國供應鏈? 專家: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大橋倒塌,令美東最繁忙港口之一巴爾的摩港的航運和卡車運輸完全停頓,從快遞、零售、煤炭到汽車等多個產業都必須改道,讓人擔心可能衝擊美國供應鏈。州長摩爾(Wes Moore)說,現在無法評估這個美東第五大繁忙的貨櫃港將何時能重新開放運作。港口官員指,目前有1艘貨船和2艘海軍運輸艦在大橋倒塌的封鎖區後面,同時約廿艘船隻在港口外停泊。亞馬遜等多家企業在大橋附近有大型配送中心,他們還在評估港口停頓、道路封閉和橋樑上損失,對其營運造成的影響。儘管如此,專家認為事故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因為人口密集的東岸有大量可替代的高速公路和港口。供應鏈風險管理公司Everstream全球情報解決方案部經理沃茲克(Mirko Woitzik)認為事故影響只限於當地,因為進口商幾乎可透過美東其他港口處理貨運。巴爾的摩港主要運輸汽車、貨車、農業與營建業等重機具。馬里蘭州港務局指其去年處理約84.7萬輛轎車和輕型貨車。標普全球(S&P Global)指該港去年為美國第二大煤炭出口港,占全美出口量約三分之一。太平洋商船協會(PMSA)指其去年處理進口貨櫃量為全美第10大港口。鐵路公司CSX預計煤炭運輸被延誤而跟客戶商討應變計劃。包括福斯和BMW等多家車商還在注意事故的影響,雖然要改變運輸路線,但都認為對其營運影響不大。亞馬遜正評估是否有需要調整其配送中心的運作。
世界最大「再生能源園區」5年後竣工 總面積將是巴黎5倍大
印度阿達尼綠色能源有限公司(AGEL)目前正在靠近巴基斯坦的古吉拉特邦(Gujarat)建設「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Khavda Renewable Energy Park),預計5年後竣工。屆時,園區總面積有望突破517平方公里,不但是巴黎的5倍大,更能成為地球上唯一肉眼可見、世界最大的能源園區,每年預期將產生約810億單位電力,足以供應印度超過1600萬戶家庭使用,相當於瑞士整個國家的電力需求。據CNN的報導,AGEL的執行董事,據悉為薩加爾·阿達尼(Sagar Adani),是亞洲第二富豪、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的侄子,後者於1988年創立了阿達尼集團,其業務包含了資源、物流、能源、農業、國防和航空航天等領域。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圖/達志/美聯社)阿達尼集團的清潔能源子公司AGEL目前正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建造名為「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的龐大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園區,預計將斥資約2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356.9億元),大約5年後竣工,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園區,總面積會是法國首都巴黎的5倍大,且電廠將完全配備無水機器人模塊清潔系統,每年預期可產生約810億單位電力,足以供應印度超過1600萬戶家庭使用,能源產出可滿足比利時、智利、瑞士等整個國家的電力需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圖/達志/美聯社)報導指出,卡夫達再生能源園區的建設,對於印度減少碳排污染及實現其氣候目標至關重要,同時此項浩大的再生能源計劃也可滿足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及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爆炸性增長的能源需求。目前,煤炭發電仍佔印度總發電量的70%。2021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經承諾該國將在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曾誇口在未來10年內,將透過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滿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圖/達志/美聯社)對此,薩加爾·阿達尼也表示,該園區距離世界上最危險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僅19公里,無論能源來源為何,都將成為地球上最大的發電廠,「一個如此廣闊的地區,一個如此不受阻礙的區域,沒有野生動物,沒有植被,沒有居民。這片土地沒有更好的替代用途了。」
大陸最強流浪漢?當地居民封「蘭州棋王」 真實身分曝光
大陸蘭州有名網友近日發布了一段「蘭州棋王」鄧有邦的影片在網路上熱傳,有網友稱其是流浪乞討人員,還有網友稱其曾是世界冠軍且身價不菲。不過蘭州新區秦川園區民政和社保局工作人員19日證實,鄧有邦是當地的分散特困供養對象,相關部門對他的幫助已落實。根據《搜狐》報導,一名張姓女子近日到蘭州新曲王川文化廣場看社火表演時,發現前方有民眾圍觀,好奇上前湊熱鬧,就發現是名老年男子在和民眾下棋,而他正是當地人口中的「蘭州棋王」鄧有邦。張女說,「他和別人下象棋時一直在笑,和藹可親。他說下一局2元錢,可等下完之後,他說過年就圖快樂,不收錢。」影片被熱傳後,她才得知鄧有邦曾在蘭州街頭流浪乞討,「棋王」的稱號也是網友給他封的。另位網友透露,鄧有邦「蘭州棋王」的稱號與之前一些短視頻博主蹭流量、炒作有關,「他下象棋類似賣藝,討口飯吃。」不過該市民透露,鄧有邦後來被當地相關部門安置在蘭州新區。鄧有邦平石就頭紮小辮、戴紅框眼鏡、衣衫襤褸,而且常推著自己下象棋的小車遊走在街頭巷尾,與路人切磋棋藝。據悉,當地曾勸「棋王」回村居住,並發放4千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萬元)的臨時救助金,甚至為他備足生活所需用品,包括床、煤炭、米和油等等。秦川鎮政府微信公號《傳遞溫暖讓愛回家-秦川鎮幫助流浪乞討人員回家》2022年1月3日曾證實流浪乞討人就是鄧有邦,是當地的分散特困供養對象。該工作人員表示,當地相關部門對鄧有邦相應的幫扶措施已經落實到位,「包括給五保戶買的衣服也發了,但他沒穿。」另外,鄧有邦並非居無定所,其酷愛下象棋,性格比較古怪,「他下贏一盤棋也不要別人的東西。」關於鄧有邦曾是世界冠軍、身家不菲等說法,該工作人員表示,「有些資訊民間傳說的比較多,現在也無法考證。」某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象棋高級教練員對記者稱,據他了解,蘭州當地的象棋高手中並無鄧姓人士。鄧有邦本人也從未就上述資訊作出回應;另外,張女表示,據她了解鄧有邦並沒有手機。目前,官方消息也暫無證實鄧有邦曾獲世界冠軍。
美《外交家》雜誌苦勸賴清德「不可廢核」 點名台灣「能源最不安全經濟體之一」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在1月底撰文點名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且台灣恐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直言此舉不但會損害國家安全利益,還無法實現減碳的氣候目標。 《外交家》1月31日以《台灣選舉對能源安全有重大影響》為題、〈台灣新當選的總統,有機會扭轉政府自我毀滅性的逐步廢核路線〉為副標撰文指出,「台灣下一任總統是民進黨(DPP)的賴清德,該黨計劃在2025年之前退役所有核電廠。台灣是已開發國家中能源最不安全的經濟體之一,無法承受核電退役的代價,廢核必會損害其國家安全利益,以及氣候目標。 」報導續稱,在現任總統蔡英文的執政時期,台灣關閉了3座核電廠中的其中2座,這也讓2017年以來已發生3次嚴重大停電的電網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台灣最後一座運行的核電廠將於明年夏天退役。因此,當選新任總統的賴清德迫切需要製定一項計劃,來確保台灣的能源未來。」《外交家》也點出關鍵,核能其實長期以來都是台灣基載電力的基礎,但是由於政治反彈,其供電量變得不再穩定。民進黨自成立以來,一直選擇與反核的環保團體結盟,使得他們一直主張反對核能。比如民進黨第一位總統陳水扁,就率先提出「非核家園」,並提到2025年結束台灣的所有核電,這個政策至今仍是民進黨的主張,沒有看到試圖修正的痕跡。此外,2011年日本福島電廠發生核外洩災難,也增強了民進黨的反核立場,並因此得到廣泛支持,大量的群眾在往後幾年發動多次大規模反核抗議,衝擊當時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迫使他們停止核四廠的建設。然而,近年來發生數場大規模停電,造成數百萬美元損失以及民眾的死亡後,台灣島內主張保留核能發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18年,1000萬選民中的60%在公投中否決了全面淘汰核電的提議,但2021年有400萬選民否決了關於完成四號核電廠建設的另一次公投。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台灣主要反對黨發起競選活動,要求重啟台灣退役核電廠的運作。就連賴也表示,他將考慮讓一座反應爐繼續運作以應對緊急情況。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賴清德需要延長台灣最後一座發電廠的營運許可證,儘管在法規上,更新的最後期限幾年前就該申請了。報導認為,雖然偏離民進黨的核心價值和反核政策,會疏遠賴清德原先的支持者,但逐步淘汰核能也會帶來政治後果。尤其在兩岸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逐步淘汰核能將嚴重損害台灣的能源安全,「截至2022年,台灣97%的能源依賴進口。蔡英文政府用天然氣取代煤炭和核電的策略,使得發電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北京可以透過海上封鎖扼殺該島的發電能力,完全無需採取全面入侵。而且台灣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很少,其天然氣庫存只能維持11天。相較之下,核電廠無需補充燃料即可連續運轉長達18個月。」雖然台灣的反核團體,一再認為地震可能導致核電廠事故,甚至核電廠可能在軍事衝突期間,被中共視為攻擊目標,且核反應留下的永久廢棄物沒有解決方案。然而,《外交家》卻認為「這些擔憂被誇大了!因為核電廠有強大的安全設計,使核設施能夠承受嚴重的地震活動。像是1999年發生致命的「921大地震」時,所有反應爐均安全關閉並在2天後重新啟動。至於核電廠是否會遭到共軍攻擊?報導認為,北京武力犯台的最終目標是要統治該島嶼,而非徹底摧毀它,攻擊核電廠造成的長期污染不符合該目標,也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要是台北與北京發生戰爭,北京幾乎可能攻擊核電廠。至於核廢料的問題,芬蘭和瑞典等國,目前也正在建造乏燃料和核廢料的永久儲存設施,並非無解。另外,如果台灣完全淘汰核能,也將面臨能源短缺的風險。核能可以幫助解決電力吃緊問題,因為它可以為台灣耗電的高科技產業提供充足且廉價的電力。2023年核電平均成本為每度電新台幣1.41元。這低於再生能源(新台幣2.27元)和化石燃料(新台幣3.57元)的價格。 《外交家》還警告,要是沒有核電,必將危及台灣走向碳中和的路程。政府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佔能源生產的比例擴大到20%,但目前僅有10%,顯然不可能在接下來的1、2年內完成剩餘的目標,「核電的生命週期排放量低於太陽能,因此可以在能源生產脫碳方面補充再生能源。並且,多數再生能源都會面臨天氣和季節轉換時產生的「間歇性」問題,因此核能才是提供基載電力的最理想選擇。」報導最後也建議賴政府,應該先完成核四廠,並重新運轉,因為該電廠電力非常強大,可滿足台灣5%以上的電力需求,其他3座核電廠也不該放棄,應在檢查和維修後,延長其使用壽命,「不然就連鄰國韓國和日本,都在逆轉福島核事故後逐步淘汰核電的政策了。」《外交家》在文末也苦勸賴清德,若台灣島內的政治反對聲浪仍無法克服,那麼賴政府至少應該保留台灣的核工專業人才與知識。否則若失去那些維護與運轉核能的工業能力、安全措施和監管框架,要再重建就必須耗費數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要是不喜歡現有的核電廠,那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也該列為選項,保留其核子專業的基礎能力,將使台灣能夠在新技術成熟後部署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