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特殊病史
」一點糞便就能揪出早期大腸癌 醫呼籲:無特殊病史更要做
63歲的陳女士,本身無特殊病史,聽說有免費的糞便篩檢便接受檢查,發現潛血陽性所以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有一個外觀不規則的瘜肉,經由內視鏡切除後,化驗竟是早期癌。糞便免疫法、大腸鏡篩檢 揪出早期大腸癌近年來許多知名藝人因為大腸癌離世的新聞令人聞之色變,慶幸的是,早期發現瘜肉並且切除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國內外研究證明,大腸癌篩檢可以有效下降大腸癌發生率及大腸癌死亡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黃國維表示,台灣的大腸癌篩檢方法包括:糞便免疫法及直接大腸鏡篩檢,適用族群不同。國內建議50至74歲之間的一般風險民眾(沒有臨床症狀,無大腸癌家族史,且之前無發炎性大腸疾病、家族性瘜肉的病史),進行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篩檢,若篩檢陽性,則建議六個月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直接大腸鏡篩檢則建議用於高風險族群,不同的高風險族群有不同篩檢起始時間,可向消化內科醫師諮詢。需低渣飲食及清腸劑 大腸鏡也有無痛選項黃國維說,大腸鏡檢查前,需使用低渣飲食及清腸劑讓大腸糞便排空,近年來清腸代餐讓民眾減少備餐的不便,也有不錯的清腸效果。至於大部分大腸鏡檢查的過程,民眾會感受到輕微腹脹及腹內異物感,若擔心疼痛,也可考慮自費無痛檢查。糞便篩檢找特約院所大腸鏡檢查找消化科糞便篩檢可以找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大腸鏡檢查也不用先往醫學中心跑,該院陽明院區其實就有新穎的內視鏡設備及受過完整醫學中心訓練的消化專科醫師,等待排程時間相對較短,為民眾提供快速、高品質專業醫療且親民的醫藥費用。
「檢查不用錢」阿嬤才加減做 竟幸運發現罹患大腸癌
63歲的陳女士,本身無特殊病史,聽說有免費的糞便篩檢便接受檢查,發現潛血陽性所以接受大腸鏡檢查,檢查出有一個外觀不規則的瘜肉,經由內視鏡切除後,化驗竟是早期癌。陳女士說,沒想到現在醫學如此發達,一點點糞便就可以偵測癌症,而且還免開刀,不知道省了多少醫藥費。近年來許多知名藝人因為大腸癌離世的新聞令人聞之色變,慶幸的是,早期發現瘜肉並且切除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國內外研究證明,大腸癌篩檢可以有效下降大腸癌發生率及大腸癌死亡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國維表示,台灣的大腸癌篩檢方法包括:糞便免疫法及直接大腸鏡篩檢,適用族群不同。國內建議50至74歲之間的一般風險民眾(沒有臨床症狀,無大腸癌家族史,且之前無發炎性大腸疾病、家族性瘜肉的病史),進行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篩檢,若篩檢陽性,則建議六個月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直接大腸鏡篩檢則建議用於高風險族群,不同的高風險族群有不同篩檢起始時間,可向消化內科醫師諮詢。黃國維說,大腸鏡檢查前,需使用低渣飲食及清腸劑讓大腸糞便排空,近年來清腸代餐讓民眾減少備餐的不便,也有不錯的清腸效果。至於大部分大腸鏡檢查的過程,民眾會感受到輕微腹脹及腹內異物感,若擔心疼痛,也可考慮自費無痛檢查。
金槍不倒4小時!他被痛醒「抽出整管黑血」 醫驚曝:差點變最後一次勃起
現代男性受色情片影響,常認為性愛時間撐得越久,越能展現出男性雄風,甚至不惜求助於壯陽藥物,然而有時還是要量力而為,否則恐怕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中部一名30多歲的男子服用壯陽藥,過了4小時仍金槍不倒,下體脹到被痛醒,嚇得趕緊就醫,後來竟抽出整管的「缺氧黑血」,差點引發組織壞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日前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收治個案,該名男子大約30多歲,無特殊病史,某天深夜因「異常勃起」送急診,原來是他為了助性,服用過量壯陽藥,加上與精神科藥物交互作用下,下體不斷保持在勃起狀態,過了3小時仍沒有消退,痛到無法睡覺,嚇得趕緊就醫。邱鴻傑表示,資深的急診醫師見狀,劈頭就問「大概多久了?」患者尷尬地說已超過4小時,只好請泌尿科會診;醫生解釋,遇到異常勃起患者,第一時間要執行放血,「從那地方針頭插進去,抽出來的血基本上都是黑色的」,就像用橡皮筋綁緊、導致生殖器瘀血的感覺,血沖進去卻回不來。醫生提到,若生殖器缺氧遲遲不處理,恐造成海綿體纖維化,「這就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勃起了」。另外,針對泌尿科常見的生殖器疼痛,邱鴻傑透露,若射精、解尿後出現疼痛感,通常伴隨紅腫或熱痛症狀,可能與泌尿道感染、慢性攝護腺炎有關;若運動或久站後出現陰囊處疼痛,則須確認是否與精索靜脈曲張有關。
38歲熟女一睡不起!醒來「記憶全失」生活無法自理 醫揭腦病變元凶
台中市1名38歲的高姓女子過去無特殊病史,平常偶爾服用抗焦慮藥物,不料她某天就寢後竟一睡不醒,嚇得家屬趕緊將她送醫。醫生檢查後發現,高女的血糖極低,於是緊急為她注射葡萄糖液,但患者卻沒有清醒,後來經過腦部核磁共振,才發現是腦病變,經數月治療仍呈現認知及動作障礙,無法自理生活。台中醫院神經內科林子敬醫師透露,女患者到院時已無意識,經抽血檢測發現血糖過低合併感染症狀,於是立即為她補充葡萄糖液,幫助血壓回升,然而高女始終沒有清醒,直到透過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才查出她的兩側大腦及海馬迴病變,研判應是長時間低血糖導致腦損傷,長期治療後雖恢復意識,但仍無法自理生活。林子敬醫師提到,輕微的低血糖症狀包括頭暈、盜汗、心悸、發抖等,嚴重者則會出現抽搐、昏迷甚至休克,還可能導致中樞神經受損,進而失去知覺或誘發心臟病及永久性腦病變;他進一步解釋,若大腦皮質和海馬迴部位的血糖波動過大,將導致神經元受損,引發腦部萎縮、認知功能退化等不可逆的神經傷害。林子敬醫師提醒,正常人的血糖濃度通常維持在70至140mg/dL之間,幾乎不會低於70mg/dL,如果民眾發現有低血糖症狀,可以及時補充糖分,通常會得到明顯緩解,然而症狀若未緩解或改善,應即刻就醫並接受診斷治療,避免影響到大腦功能,甚至導致昏迷、休克等嚴重意識障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