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砷
」 重金屬長期接觸恐致癌!美國「TABASCO」驗出禁用農藥 日本糙米重金屬超標
衛福部食藥署今(5)日公布最新一周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包括美國知名辣椒醬品牌「TABASCO」的美國辣椒汁,驗出禁用的致癌農藥環氧乙烷,共122公斤在邊境得依規定退運或銷毀;而日系超市「裕毛屋」從日本進口的糙米也檢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有14公斤需被處理掉;另還有美國生蠔、菲律賓海膽卵等重金屬含量不符規定,日本鮮奇異果、越南大白菜等則是農藥超標。食藥署今公布了30項檢驗不合格產品,包括中國進口的6款保鮮盒與砧板、日本進口的蔥、美國進口的菠菜、挪威進口的煙燻鱈魚子醬、馬來西亞進口的黑胡椒原粒等產品,溶出試驗、重金屬或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其中,由天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從美國進口的「TABASCO」哈巴尼羅辣椒汁(特辣)60ML,被檢出殘留農藥環氧乙烷0.1mg/kg,總計122公斤,出口製造廠為「MCILHENNY麥克漢尼公司」。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美國准許使用環氧乙烷在乾燥辛香料中,當作殺蟲熏蒸處理,但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環氧乙烷不得檢出,而過去半年以來,有關美國進口調味粉、調味醬料等,總批數333批,已經有23批檢出環氧乙烷,食藥署已從今年8月12日起至明年2月11日止,在邊境針對美國調味醬採逐批查驗,會要求業者未來必須100%抽驗農藥合格才准輸入台灣。另外,裕毛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日本進口的「糙米」,也被檢出重金屬無機砷0.39mg/kg,而根據相關規定,重金屬無機砷不得超過0.35mg/kg,其製造廠為「有限会社小柳農園」,牌名為「小柳農園」,總計14公斤將全數退運或銷毀。林金富也說,會對進口商維持監視查驗,確認100%檢驗合格才可進口,而食藥署統計最近6個月內,同產地、同號列產品已累積2批不合格。值得注意的是,據消基會資料顯示,環氧乙烷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若長期接觸恐會危害人體健康,有增加罹患血癌、乳癌的風險;而「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有機砷的毒性較低,大多存在於海產類的食物中,但長期攝取過量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也證實無機砷對人類具有致癌性。
破除中秋謠言1/台灣女孩暴斃竟因吃蝦?恐懼力量驚人!流傳23年不停歇
每年中秋節來臨前,台灣民眾手機就會開始收到各種節期吃大餐警訊,其中一則「台灣女孩吃蝦中毒暴斃」,再度引起議論。CTWANT詢問專家才發現,這則訊息2001年從美國開始流傳,「會產生中毒反應的無機砷,的確存在於海鮮,不過,除非吃下高達50公斤的蝦,才可能導致中毒。」也就是說,此謠言理論上不可能發生,但引人恐懼,才會流傳23年不墜。中秋烤肉當然少不了海鮮大餐,尤其檸檬蝦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近日許多人收到一則健康訊息,內容寫道「台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驗屍顯示是砒霜中毒身亡。一名醫學院教授協助調查,仔細察看死者胃中取物,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因為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用維他命C,但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才因此喪命。』」訊息又寫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這種物質本身無毒,但是服用維生素C後,化學作用會使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所以切記服用維生素C 期間,應忌食蝦類,也不可搭配檸檬片。」中秋節將至,萬人烤肉盛況也即將上場,但每年這時候就會流傳許多食安謠言,讓人提心吊膽。(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這則訊息最早於2001年以英文版在美國流傳,算一算至今竟已2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慶順受訪表示,此訊息應該是來自1985年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報導《不要混合維他命C和貝類》。該報導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動物科學系的研究員發現,包括蝦子在內的許多食物都含有砷化合物,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大類,有機砷對人體的毒性低,攝入體內約1至2天後就會經尿液排出體外;無機砷則可分為重金屬砷、三價砷、五價砷等3種形式,在生物體內砷價數可互相轉變,其中又以三價砷最為常見且毒性最高,長期攝取過多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像是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90%以上是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可以很快代謝排出體外。上述海鮮雖也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僅為海鮮含砷量的十分之一,以蝦為例,必須吃下50公斤的蝦,才會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20毫克,而一般正常飲食並不會這樣吃。食藥署則表示,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 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的確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 與五價砷含量甚低,且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擔心。程涵宇營養師說,海鮮雖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極為稀少,一般人不可能因此中毒。(圖/程涵宇提供)
食安連環爆2/越南牡蠣更毒!A肝病毒重金屬全都有 「混充本土」長期攝取恐致癌
越南牡蠣頻頻出包!除了A肝病毒,更被驗出致癌物無機砷,且超標5.4倍!越南牡蠣一斤比國產便宜20~30元,近年來進口量暴增20倍,已佔進口9成,也直接壓縮本土產量,例如受害最深的台南便減產5成。由於不需標示產地,因此部分不肖業者便將越南牡蠣「混充本土」銷售到市面上,長期攝取恐增加罹癌機率,蚵農表示進口、本土牡蠣難以分辨,建議從邊境時就要註明進口牡蠣產地,同時嚴格查驗,才能保障消費者食安權益。根據食藥署資料,今年1月以來,共輸入1142公噸的越南牡蠣,計有624批,其中2批被檢驗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依照「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無機砷上限為0.5 mg/kg,而超標的2批越南牡蠣分別為2.7mg/kg、1.3mg/kg,等於超標5.4倍、2.6倍。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2018年至今,有19批越南牡蠣不合格,其中諾羅病毒14件、重金屬4件、A肝病毒1件。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則表示,根據近兩年統計,越南牡蠣曾檢出重金屬鎘超標,此次檢出無機砷超標為近兩年首見。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顯示,砷是一種廣泛存在地殼中的自然元素。在大自然中,砷與氧、氯和硫形成無機砷化合物。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砷,和碳與氫形成有機砷化合物。其中無機砷毒性較強,會形成慢性中毒。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已確認無機砷是人類致癌物,許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入無機砷可能導致皮膚癌、肝癌、肺癌,也會影響孩童智商發展與孕婦肚中胎兒健康,患者可能會皮膚暗沉,手掌、腳底與軀幹長出小型的繭或疣。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曾受訪表示,牡蠣被檢出無機砷可能是因為飼養環境不佳,牡蠣成長過程中吸收累積有關。人體長期攝取砷會累積在骨頭,恐危害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統,建議不要吃超標食品。越南牡蠣短短6年進口量暴增20倍,也壓縮到本土牡蠣的生存空間,圖為嘉義縣東石鄉蚵農工作畫面。(圖/CTWANT資料照)根據財政部關務署資料,越南牡蠣從2017年進口150公噸,到2022年成長到3023公噸,短短6年暴增20倍,在進口牡蠣中占比高達9成,主要就是因價格低廉,一斤比本土牡蠣便宜20~30元,也嚴重影響本土牡蠣產量。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全國第三大牡蠣產地的台南,牡蠣年產量自106年到110年,從年產4,266公噸銳減至2,144公噸,減產50%,年產值也從近8億元減少到為3億元。然而大量越南進口牡蠣進入市場卻沒有加以標示產地,一般民眾根本難以分辨所購買產品來源,嘉義縣東石鄉自產自銷蚵農陳宏聰曾受訪指出,東石、布袋沿海養出來的本土牡蠣,每到冬季便因東北季風而產量減少,中盤商就會進口越南牡蠣來混充,流向消費市場、小吃店。陳宏聰認為,政府除推行國內牡蠣產銷履歷及QRcode溯源,更應從進口端嚴格把關,提高進口牡蠣檢驗的量能,要標明產地,才能和台灣本產有所區別,讓消費者能擇優選購。越南牡蠣為何頻頻出包?熟悉海鮮市場的業者透露,主要是水源遭受汙染,因為越南並沒有嚴格稽查工廠廢水的處理,因此導致水源污染嚴重,因此才會有A肝病毒、重金屬鎘與無機砷的問題。食藥署回應,行政院的食品安全辦公室有召集農委會、衛福部針對標示部分,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的聯合稽查專案,目前並沒有發現越南牡蠣混臺灣牡蠣的情形,未來會繼續督導業者落實。水試所目前有一套多重元素分析資料庫,若清楚標示為台灣牡蠣,百分之百不會判斷為進口,這可作為行政單位未來溯源管理的依據,藉檢測方法分辨進口和國產牡蠣。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牡蠣最厲害的就是鋅含量很高,而鋅是300種以上酵素的構成要素,可促進生長、神經發育、維持正常的免疫及生殖系統,與調節內分泌功能。如果對牡蠣有疑慮,可改吃淡菜、紅蟳、板腱牛肉,或是一些堅果種子如南瓜子、奇亞籽、白芝麻等,同樣含有豐富的鋅。
食安問題多!台進口牡蠣9成來自越南 近期2批砷含量超標逾5倍
台灣食安問題頻傳,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布,越南進口牡蠣檢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民進黨立委林俊憲5日指出,台灣進口的牡蠣9成來自越南,市占率非常高,卻驗出砷含量超標5倍,讓消費者陷入食安危機。蚵農說,近幾年越南牡蠣進口量愈來愈多,不但未標示產地,還混充本地蚵,打亂市場,加上官方抽驗量相對少,真的憂心又無奈。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簡任技正吳宗熹表示,今年1月以來,共輸入1142公噸的越南牡蠣,計有624批,其中2批重金屬「無機砷」檢出2.7mg/kg、1.3mg/kg,等於超標5.4倍、2.6倍。林俊憲表示,國產牡蠣的品質好,從養殖端到消費端皆把關嚴格,但部分業者看上越南牡蠣每台斤60元至80元的利潤,比國產牡蠣每台斤僅30元的利潤高,因此自越南進口牡蠣從2017年150公噸,暴增至去年已超過3023公噸,增加了20倍,嚴重衝擊國內牡蠣養殖產業。他表示,全國牡蠣產量自2017年到2021年,從年產2萬3000多公噸減少到1萬8000公噸,減幅達23%。受影響最深的台南,牡蠣年產量從4266公噸銳減到2144公噸,減產50%,年產值也從近8億元減少為3億元。林俊憲強調,如今越南牡蠣被驗出砷含量超標,如果沒有標示產地,一般民眾難以分辨,政府不嚴格查驗,將造成國人食品安全隱患。他要求,從源頭把關進口牡蠣,食藥署應積極和地方政府、漁會合作,加速落實產地標示,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清楚知道所購買的產品來源。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牡蠣都是系統性源頭管理,要符合台灣規定,並附產地證明和當地衛生證明,已將越南牡蠣調整成第二級管理。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指出,陸續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聯合稽查專案,透過跨部會合作查核,督導業者落實產地來源正確標示。林旭陽說,2018年至今,有19批越南牡蠣不合格,其中諾羅病毒14件、重金屬4件、A肝病毒1件。已在去年加強對越南牡蠣的抽批檢驗,提高到20至50%,若再檢出1件不合格產品,就會採取逐批查驗。
驗出重金屬!越南冷凍芋頭「含鉛超標1倍」 逾1.5萬公斤退運銷毀
進口食品又見有毒物質!食藥署今(2日)公布了最新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其中有來自越南進口的一批,多達1萬5240公斤的冷凍芋頭,重金屬鉛超標1倍。進口商高雄市「協農貿易行」,在過去半年從越南進口芋頭,6批輸入紀錄中,已經被查出第3批違規。另一款日本的「海藻」,也被驗出無機砷超標2.8倍。食藥署今天公布了7項邊境查驗不合格最新名單,包括來自泰國的「M.T.MT醃酸筍(片)」、印度的「印度馬芹籽」、越南的「冷凍芋頭」、印度的「印度克什米爾辣椒粉」、美國的「JC TONIC草本萃取礦物質補充液」、印度的「印度馬芹粉」,還有日本的「海藻」,上述產品分別被檢出有農藥、漂白劑、防腐劑以及重金屬違規。其中,高雄市「協農貿易行」所從越南進口的芋頭,被檢出重金屬鉛0.2 mg/kg,依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鉛在根菜及塊莖類的限量為0.1 mg/kg,此案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多達1萬5240公斤的芋頭產品,都必須全數退運或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該業者在過去半年內,前後輸入6批越南冷凍芋頭紀錄,包括今天在內,已有3批都被檢出不合格,食藥署目前將採取百分之百逐批查驗的最嚴格措施。陳慶裕並指出,食藥署去年12月就針對整體的越南芋頭,有提高加強抽批查驗比例,提升到20至50%,措施暫定6個月,將持續至今年6月25日止。
米餅遭控重金屬鎘超標 宜蘭食品聲明:原料都是配合農糧署推薦的
消基會14日公布市售20項嬰幼兒常食用的米製副食品進行抽樣結果,當中有4樣重金屬鎘超標,強調若長期攝入,將對腎臟及骨骼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遭指控的廠商紛紛喊冤,表示產品都是使用國產米來製造,宜蘭食品更直言原料來源都是「配合農糧署推薦的產商」,並提供今年9月底的SGS報告,顯示一切安全無虞。今年7月,消基會於雙北地區的量販店、母嬰用品專賣店、藥局、網路購物等販售通路,購得11件米精或米麩、9件米餅類食品,共計20件樣品,本次檢驗結果有1件米麩、3件米餅類商品檢出重金屬鎘超過「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分別為義峰糙米米夫、旺仔營養精純米餅量販包、三立乳兒米餅、喜稼園米餅(糙米)。記者會後媒體致電上述4公司,義峰糙米米夫義峰食品、三立乳兒米餅慧鴻貿易均表示需要再了解詳情後才能回應;喜稼園米餅的喜稼園則喊冤表示,米餅原料都是宜蘭種植,除了原料,之後還會針對商品與土做檢驗。旺仔營養精純米餅量販包的宜蘭食品則說,原料都是配合農糧署推薦的產商採購,完全沒有使用進口米,且提供今年9月底的SGS檢驗報告,顯示原料白米一切檢驗結果均為「未檢出」,顯然安全無虞。以下為聲明全文:1. 旺仔營養精純米餅為一般米餅,使用百分百國產米原料,主要由農糧署購入,原料米經過第三方公證單位SGS檢驗合格,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規定,其中穀物米鎘含量國家標準為0.4ppm, 我司每期進料皆有檢驗,108期白米鎘檢驗結果為0.1ppm(如附件),各項指標符合產品法規和標準,品質安全無虞。2. 工廠並通過國際FSSC 22000食品安全系統、HACCP驗證,產品無論於原料把關、生產過程、產品品質,均符合國家衛生安全標準。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依「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嬰幼兒穀物類輔助食品及嬰幼兒副食品中鎘的限量為0.04 ppm。經檢測,而上述4件樣品檢出鎘介於0.05~0.3 ppm,最多超標近7倍,恐讓嬰幼兒骨骼軟化,變成「海綿寶寶」。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指出,我國在上述衛生標準中卻未針對嬰幼兒訂定總砷的限量,僅對米之外的其他穀類訂有總砷上限值1ppm,總砷中的有機砷毒性較低,反之無機砷則較高,美國環境保護署也已證實無機砷是致癌物,衛福部應研議訂定嬰幼兒的總砷標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