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餐廳
」台中無人拉麵店「狂PO客人照片」公審 要求付錢才能下架
為了降低人力成本,許多店家都推出無人商店,然而近日有一名網友到台中某間無人餐廳用餐,事後上網查詢時,卻發現店家會將客人放到IG上公審,甚至要求要給錢才能下架,讓她相當傻眼。該名網友在Dcard以「台中最扯無人拉麵店」為題發文,表示自己近日到台中某間無人拉麵店用餐,對餐點和環境都感到不錯,但回家一查評價卻發現,店家不僅會在網路上和留下負評的網友對嗆,還會將浪費食物的客人無碼放上店家IG頁面公審,「東西很好吃沒錯,自助吧也很乾淨整齊,但看到那家的評論慘不忍睹⋯老闆對每個人都是一副檢討別人,不檢討自己,吃個飯老闆在裡面用監視器隨時盯著你,看到其他人倒廚餘還會被公開PO上網」。原PO認為,浪費食物是不好的行為沒錯,但老闆在公審客人的時候,都沒有馬賽克,「這樣公開不知道當事人做何感想,還看到老闆多則留言要提告客人⋯?滿頭問號,他們的IG也公開了許多客人用餐的過程,這樣沒有經過他人同意會有法律責任的吧?」文章曝光後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分享自己的經驗,「在我家樓下,我和先生當初在外面溜狗,我先生說他肚子餓想吃,我說好,就先走進去,那時候有學生在按機器,我就到旁邊看了一下配菜,然後到門口跟我先生說要上去拿錢順便把狗放好,,這時候老闆娘就用台語,怪裡怪氣的說,就很奇怪啊,一定都要進來參觀欸」、「剛去看完拉麵店的IG,有的人只是剩下幾片菜,也要被發上IG,這種店我真的不敢吃」、「他這樣公布客人的臉真的可以嗎,雖然浪費食物不對,但也不能把別人照片PO出來吧」、「這種經營方式看了好不舒服,有些明明沒有剩下多少拿去倒廚餘也要公審,即使客人泡了一碗剩半碗也不能這樣吧,這不就是開店風險之一嗎」。此外,老闆還會在YouTube直播客人用餐畫面,並在IG發文公審時,附上要「給100元浪費食材費用」才願意下架,老闆也在IG直言自己不認為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沒辦法認同我店家規定的可以不要來,老娘不會因為少你一個客人就活不下去,我就問一句現在的人到底怎麼了,把沒素質當作理所當然,自以為花錢是大爺?笑話!花幾百塊要求幾萬塊的服務,店租不要錢?吹冷氣、熱水煮麵不用電費?我們的菜是路邊撿的爛菜嗎?切菜洗菜不用人力?垃圾袋衛生紙這些雜物、上廁所洗手水電清潔劑、我們維護店面乾淨衛生這些都不是成本?」。
疫後缺工轉型2/速食龍頭麥當勞開「無人化」第一槍 科技大咖搶做機器人
「缺工問題近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台灣不少行業更是事求人,但還是找不到人,因此機器人能否取代部分人力工作也成為產業關注焦點。不過以目前來看,要完全取代難度太高,如果透過數位化,搭配部分的專業型機器人,才有機會取代部分工作,但也是要看不同產業而定。」一位製造業主管告訴CTWANT記者。M觀點創辦人Miula指出,台積電(2330)的虹吸效應是缺工問題的原因之一,因為台積電持續擴廠,讓其他產業,特別是傳統產業,面臨極大的人員流動問題,因為如果台積電技術員一年薪水60-70萬元,等於月薪大概也有5-6萬元,對於不少獲利能力相對較不穩定的產業,成本壓力大增。另外一個缺工的原因,則是屬於非典型就業的外送行業,根據非正式統計,如果外送員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周五天,大概也會有四萬元的薪資,這種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因此也排擠了其他產業的用人需求。缺工問題有多嚴重?以美國為例,像是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在2022年12月就將德州一家分店改為無人餐廳,消費者先透過手機APP點餐,就可以依照指示開車到得來速車道取餐。甚至還有美國一個麥當勞店經理為了解決缺工問題,將時薪提高到50美元,結果還真的有員工願意從早上六點上到晚上11點,一天就賺進850美元。美國一家麥當勞店長為了吸引員工上班,將時薪提高到美元,也讓該店一位店員slaytok1一天上了17小時的班,賺850美元。(圖/翻攝抖音)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曾經指出,機器人將比電動車更具市場價值。而去年9月30日,特斯拉(Tesla)的「人工智慧日」(AI Day)活動中就展示了讓馬斯克所認為理想中的人型機器人Optimus。不少台灣廠商也在研發各式型態的機器人,從鴻海(2317)替軟銀設計研發的Pepper,廣達(2382)集團旗下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產線協作機器人,華碩(2357)的智慧機器人Zenbo;和碩(4938)新一代商用服務型機器人Aria;仁寶(2324)的AGV搬運機器人;緯創(3231)的自主移動機器人Wifundity;微星(2377)智能防疫消毒機器人;佳世達(2353)智慧運輸機器人MiBot等。不過這些機器人多屬於協作型或是服務型居多。對於勞力密集產業來說,機器人能夠取代的部分依然相當低,以精密組裝來說,像是蘋果(Apple)iPhone,就仍無法用機器人來組裝;另外在搬運機器人部分,目前主要還是以倉儲為主,屬於較固定式的空間,對於像是貨物放入物流車等非固定式堆疊的工作,機器人的限制仍多。「就目前的技術來說,非固定式的作業環境對於機器人來說,除了本身的負重能力,另外還需要像是鏡頭等空間測距等不同技術相互配合,因此現在最多就是透過協作機器人來協助物品搬運,至於要完成像是裝箱或是上架等最後一哩路,還是要以人工為主。」一位負責機器人的廠商研發主管直言。廣達旗下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產線協作機器人目前負重能力已達20公斤。(圖/翻攝自達明機器人臉書)
人口紅利沒了?陸服務業缺工請嘸人 企業搶進餐飲機器人市場
大陸面對餐飲缺工危機,餐飲機器人產業應運而生,商機潛力大到連賣房子的碧桂園都來插旗分杯羹。大陸重量級連鎖火鍋集團海底撈更是重金部署餐飲機器人,取代部分勞工。專家認為,餐飲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雖然目前還未全面化,惟未來的目標正朝向無人餐廳邁進,也將掀起大陸一股餐飲智慧化革命的風潮。《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大陸餐飲市場規模龐大,據《2020年中國餐飲大數據白皮書》顯示,從1978年到2019年,餐飲行業快速發展,餐飲規模成長850多倍,至2019年已突破4兆(人民幣,下同)大關。儘管市場潛力大,但是困擾餐飲業的最大難題是缺工。也因此衍生出餐飲智慧化或自動化的商機,有人就動腦筋開發出餐飲機器人,以取代部分勞工,解決缺工問題,未來搞不好連廚師都會面臨失業。這項商機連全大陸最大建商碧桂園也進來卡位搶分一杯羹,碧桂園旗下千璽集團已推出了漢堡機器人、單臂煎炸機器人、小龍蝦機器人等多款機器設備。碧桂園的機器人產業布局,不僅是銷售機器人,還有著更大的野心。消費者將來住在碧桂園的房子裡,樓下是碧桂園的機器人餐廳,由碧桂園農業提供餐廳所需的食材,這樣的生態系統理論上可以打通。事實上,早有投資法人看上餐飲機器人的潛力,例如雲啟資本從A輪就開始投資擎朗科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陳昱說,從宏觀趨勢來看,未來大陸一定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問題,機器人將會成為勞動力的一個補充。「未來大陸的藍領勞動力有多少,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就有多大,他們是1:1的替換關係。」大陸餐飲機器人的銷量最近2年在迅速成長,銷量已經過萬,擎朗科技、普渡科技各自計畫的年度機器人產量達到1.5萬至4萬台。在實際應用上,以海底撈走在最前頭,目前海底撈擁傳菜機器人近1000台。據了解,每台傳菜機器人價格從1萬多到3萬元不等,餐飲行業傳菜大多是計件工資,若以每盤菜0.5元計算,一天100盤菜,一年的費用1.5萬到1.6萬元,如果使用傳菜機器人,1至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40萬(人民幣,下同)的年薪仍請不到一位麵點研發人才,這是目前餐飲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的痛楚。現在大陸餐飲業不僅缺高級研發人才,基層員工也是招人難,甚至流動率很高,加上跨國餐飲集團拚命搶人,搞得大陸餐飲業陷入找人難、留人更難的危機。《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目前餐飲行業人員的短缺問題呈現出結構化的特點。短缺的不僅僅是門市人員,後端的研發、技術、供應鏈管理人才亦非常緊缺。和府撈面營運、品牌負責人余晨表示,從瑞幸咖啡被曝出財務作假之後,奈雪的茶挖走了前者100位IT員工,就足以見得技術人才是餐飲行業比拚的關鍵因素。除了招人難問題以外,留人難亦是行業痛點,有些門市的人員流動率甚至高達2倍。事實上,餐飲行業招人難、用工難的問題由來已久,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余晨透露,由於長久以來許多人對餐飲行業持有偏見,加上即使選擇餐飲行業也會被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這樣的跨國企業所吸引,因此大陸本土餐飲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較為欠缺。在招工壓力之下,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認為,餐飲行業機器化、智慧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火鍋、烤串這類有限服務的場景面臨著提質增效的挑戰。不過機器不能完全替代人,大家最終會在機器和人的結合上尋求平衡。余晨認為,餐飲行業畢竟還是服務性行業,需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如果純粹依靠機器人,本身會失去服務行業的溫度。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結合了工業化、人工智慧或供應鏈服務的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和緩解餐飲企業的用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