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食物
」 程涵宇 澱粉 早餐 營養師 夏子雯她早餐「戒這飲食」半年減7公斤!脂肪肝還全消 醫示警:越鬆軟越多油
許多民眾喜歡把三明治或麵包當早餐,但其實它們是非常不健康的精緻澱粉食物!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也分享,有1名70多歲的婦人告訴他,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之後,體重陸續降了7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他最常聽到病患詢問:「我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但他進一步追問病患早餐都吃什麼時?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錢政弘解釋,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因此他會提醒他們:「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錢政弘也分享,曾有位70多歲的老太太告訴他,自從半年前早餐停止吃三明治後,體重陸續降了7公斤,脂肪肝也消失了,雖然午餐和晚餐吃的量也有減少,但她認為早餐的改變影響最大。錢政弘請教對方,現在早餐改吃什麼?老太太回答:「我是買大賣場的桂格燕麥當早餐,每天在家自己煮,像煮稀飯一樣煮燕麥,加上一點青菜和絞肉或是蛋,煮成像鹹粥。」他也表示,這個食譜真的很簡單,對大多數的媽媽來說,煮一碗燕麥粥肯定沒什麼難度,只是以前真的不知道早上都吃「含油澱粉」會造成脂肪肝,「燕麥雖然也是澱粉,但燕麥屬於非精緻澱粉,接近天然植物原型,食用後血糖上升慢,不像白飯和麵包容易讓人發胖。」錢政弘最後更公開自己的健康早餐食譜,他說其實很簡單,「每天早上我要幫小孩準備早餐,時間有限,最常吃水煮蛋,不是真的水煮,而是用電鍋蒸熟,沒有調味,再加上全麥麵包或腰果饅頭。有時間的話就去外面買吃豬排起司蛋餅, 豬排飯糰等,基本上不會吃甜的軟麵包當早餐,以上提供給大家。」
飯後吃水果怕胖怎麼辦?營養師公開4秘訣 每餐只能吃這份量
台灣有「水果王國」美名,夏日又是多種香甜多汁水果的產季,但不少人怕攝取過多水果變胖,近期有營養師公開4項秘訣,讓民眾可以放心吃水果。Cofit營養師張益堯在官方粉絲專頁分享吃水果「享瘦不怕胖」的秘訣,他指出夏天的水果大多好吃又富含不同的抗氧化劑,萬一份量沒有控制好,熱量就會超標;而水果和澱粉類食物的熱量來源都是碳水化合物(又稱醣類),所以控制每一餐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份量,就能有助於減重。張益堯也表示,夏天吃水果不怕胖的4項秘訣,包括每餐最多一個拳頭、水果取代當餐的澱粉食物、晚上不要吃水果和水果最後吃。除了掌控吃水果份量,在早上和中午吃水果比較好,是因為晚餐後活動量相對少,容易造成體內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至於用餐時吃不同食物的順序非常重要,要先喝湯,接著吃肉,再吃青菜,最後才是主食飯或麵,而水果在飯後30分鐘再吃,才有助於血糖上升的速度,幫助做好體重控制。另外張益堯也介紹夏天吃哪些水果對身體好,含有茄紅素的西瓜能保護心血管、遠離攝護腺炎,芒果有β-胡蘿蔔素形成視覺影像、預防夜盲症,百香果的玉米黃素能保護黃斑部、預防飛蚊症,荔枝則有維生素C幫助合成膠原蛋白、預防感冒,火龍果和葡萄富含花青素幫助眼睛明亮、遠離失智風險。
便宜貨大健康3/物價創近4個月新高!專家認「這3種外食」最浪費荷包
根據主計總處公布最新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是2.42%,創近4個月新高,根據人力銀行業者統計,外食費用大約就「吃掉」月收入的近2成,專家認為Pizza、拉麵、肉醬義大利麵是最浪費荷包的外食,因為營養價值低、熱量高,而且單價又昂貴。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今年每月個人「外食」總花費,平均落在8412元,若以「官方經常性薪資」46140元估算,光是外食這一項,大概就「吃掉」18.2%的月收入,更糟糕的是,若相較去年同期,今年每月個人「外食」總花費:其中有70.3%屬於「增加」,其中晚餐花費最大。「台灣外食方便購買、選擇又多,但要注意聰明挑選,才能攝取到均衡營養。」營養師程涵宇認為厚皮Pizza、肉少少的拉麵、肉醬少少的義大利麵是最「母湯」的外食選擇,能少吃就少吃!「厚皮Pizza的澱粉及油脂都偏高,以同樣總匯pizza,厚皮Pizza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熱量皆是薄脆餅皮的約1.3倍,但是蛋白質含量卻差不多,所以真的要吃Pizza,建議選薄脆餅皮比較好。」另外,程涵宇認為拉麵的高鈉、高飽和脂肪、高澱粉,讓它顯得不太健康,建議挑選搭配青菜、豆芽菜的拉麵。Pizza是許多人愛吃的外食選擇,專家認為其脂肪、熱量皆過高,而厚皮Pizza比薄皮更「邪惡」。(圖/CTWANT資料照)肉醬義大利麵也同樣屬於高澱粉食物,建議挑選海鮮類義大利麵,同時搭配蔬果,營養才會比較均衡。此外,夜市、路邊攤的外食雖然部分平價,但東吃西吃加起來的金額也很可觀,同時也要避免常吃高碳水、高油脂食物如地瓜球、麵線(鈉高)、蔥抓餅、炒麵麵包等。只要挑對食物,其實自煮三餐就能顧荷包又顧健康,但若是有剩菜,也要盡快冷藏。「沒吃完的食物2小時內放進冰箱保存,並儘早食用完畢,不要放置於冰箱太久,避免滋生細菌,導致微生物污染。」程涵宇建議蔬菜類吃新鮮,因為蔬菜中豐富維生素及植化素多會因為反覆加熱而被破壞,若希望能完整攝取到蔬菜中維生素及植化素,建議不要反覆加熱。為求便宜又方便,許多民眾會一次煮大份量的飯菜,再分裝成多日便當食用,程涵宇提醒一定要先另外裝出預留,不可食物沾染口水後再分裝,如此才能吃得安全又美味。
60歲婦人半年急瘦8公斤「確診食道癌末期」 專業醫提醒:10習慣養出一身癌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期分享案例,內容提到一名年過60的婦人,因為吞嚥困難導致半年內急瘦8公斤,後來該名婦人確診食道癌末期,甚至還轉移到肺部肝臟。洪永祥醫師解釋,該名婦人日常習慣吃過鹹的醃製醬菜、喝酒,久坐,這些都是容易致癌的壞習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呼籲民眾不得不防。洪永祥醫師解釋表示,在討論致癌的壞習慣時,大家往往會想到抽煙、喝酒和嚼檳榔這三個主要因素。然而,有許多其他容易被忽視但卻有罹癌風險的生活習慣,希望大家能及時改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第十名:喜歡喝會燙口的熱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逾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黏膜,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遇到感覺會燙口的熱湯熱飲,務必再放涼一些再入口。第九名: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在講到泡麵之前先來澄清一下用紙杯塑膠蓋裝熱騰騰咖啡會不會致癌?台灣人愛喝咖啡出名,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人2021年全年咖啡消費總數約28.5億杯,平均每人每年約喝122杯,一大早上班族都會人手拿著一杯用紙杯與塑膠蓋的熱咖啡,大約於 2013 年傳出熱咖啡杯蓋會致癌, 6 號PS(聚苯乙烯)杯蓋不夠耐熱,溶出致癌物苯化合物的疑慮,衛福部當時也公開澄清,6 號塑膠的標準為耐熱度攝氏 95 度、持續 30 分鐘的條件,強調正確使用就不用擔心。後來咖啡業者改用更耐高溫5號 PP聚丙烯可耐熱達100-140度。來消除大家喝熱咖啡致癌的疑慮。洪永祥醫師表示,基本上若業者守法照規定來,喝熱咖啡用紙杯裝與塑膠蓋還算安全,但這邊要特別提醒當心的反而是泡麵碗,很多6號塑膠會使用在泡麵碗,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大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如果燒開水沖泡麵、又用鋁箔蓋上再壓一本厚厚的書泡好幾分鐘,高溫悶燒,這樣就可能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使用範圍,而 6 號塑膠在動物實驗中確實會增加動物的罹癌風險,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建議,外帶咖啡還是自備不銹鋼或陶瓷保溫杯、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第八名:喜歡吃烤焦的食物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烤肉、烤麵包、焦掉的鍋貼、鍋巴等,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燒焦產生危險的致癌物是多環芳香烴,這是在人類已經發現有致癌風險的一級致癌物。而鍋貼麵皮麵包是澱粉,產生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這個物質是歐盟食品安全局在2015年發現在動物實驗具有致癌風險,認為不管任何族群都可能造成癌症發生的增加,因此在2017年入法,歐洲要求速食店提供的產品需抽查丙烯醯胺濃度,而美國FDA要求洋芋片及餅乾廠商需提供產品丙烯醯胺的濃度於成分表。洪永祥醫師說明,當然所有致癌物都是總量的問題,澱粉食物高溫烹煮,難免會出現丙烯醯胺,所以並不是都吃不得,但千萬不要過量。洪永祥醫師建議,烤肉烤麵包烤得金黃可以吃,但是燒焦黑就建議不要吃。建議把燒焦的部位剪掉、切掉不要吃進肚子,並且同時多攝取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降低風險。第七名:睡覺不關燈洪永祥醫師說明,開燈睡覺有機會提高患甲狀腺癌的風險。《Cancer》癌症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比起睡眠時接觸較少光線的人來說,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之下的人,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高危。《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長期在睡眠時暴露在人工光線之下,會增加變肥的機會,而體重增加的比例,還會跟着光的強度而有所增加,也就是光源越強,體重便增加得越多。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第六名:經常做電腦斷層檢查洪永祥醫師表示,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就相當於照100次胸部X光攝影;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攝影。 刊登在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罹癌風險會增加,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了81%。電腦斷層仍是X光攝影的一種,因此會有輻射致癌風險。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報導一項研究發現,電腦斷層攝影(CT)釋放的輻射,每年可能導致2.9萬美國人罹患癌症,其中婦女占三分之二。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個病人一年照胸部X光最好不要超過50次,而電腦斷層則是除非必要才做。第五名:不喜歡刷牙漱口洪永祥醫師提到,頭頸部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節節升高,其中以口腔鱗狀細胞癌佔多數,以前都認為與抽菸、喝酒、檳榔或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有關,但是口腔裡面的細菌也是不是可能會引起口腔鱗狀細胞癌?以前的研究指出口腔的細菌也可能會引起腸胃道癌症,但是會不會也引起口腔內的癌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最近的研究已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引起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中最顯著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天記得刷牙漱口做好口腔的清潔習慣第四名:經常裝潢住家與買新櫥櫃洪永祥醫師表示,2004年國際癌症研究署把甲醛歸類為一級致癌物,根據統計,有4成的5年裝潢仍然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30%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會有甲醛氣味殘留,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 洪永祥醫師說明,長時間的甲醛曝露,除致癌外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受到影響,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洪永祥醫師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是低甲醛建材;選擇建材櫥櫃時,可先試聞氣味,若氣味刺鼻則建議不要購買。也可選甲醛多已揮發完全的中古家具,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避免毒害。第三名:喜歡吃加工紅肉洪永祥醫師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對人類致癌),該署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都有劑量效應關係,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解釋,國人過去1天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公克者就高達24.3%。進一步分年齡看,有36.8%的13歲至15歲的青少年每日紅肉攝取超過100公克!洪永祥醫師建議,日常最好遠離加工肉品及少吃紅肉(豬、羊、牛),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攝取同時多吃天然蔬果。第二名:久坐洪永祥醫師解釋,所謂的久坐,是指睡覺除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及以上,「久坐不動」是非常確定致癌危險因子。許多研究表明,久坐的生活方式與增加罹患各種癌症風險相關。2022年,知名期刊《歐洲流行病雜誌》刊登了一篇綜述論文,研究人員納入了來自 77 項原始研究超过 200,000 個癌症病例。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六種癌症的風險,乳腺癌發病率增加8%、結腸癌增加25%、前列腺癌增加8%、直腸癌增加7%、子宮內膜癌增加29%和卵巢癌增加29%。另外,久坐行為還能導致癌症患者生存率下降,其中結直腸癌患者確診後的久坐行為增加其特異性死亡風險61%。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買個會升降的辦公桌儘量站著辦公腿酸再坐,減少坐沙發看電視時間且每坐三十分鐘起來伸展與活動。第一名:吃太甜太鹹洪永祥醫師提到,先前美國研究人員給小鼠餵食含糖很高的加工食品,結果發現,小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高,且增加癌細胞存在擴散到肺部的潛在風險。另一項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也顯示,每週喝3杯以上、每杯約355毫升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說癌細胞喜歡吃糖,事實是在食用過度的碳水化合物(例:高GI值的食物或精製糖)時,會使得血糖快速飆升而導致的體內的一連串作用而有促癌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最近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關係密切。英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如果每天吃高鹽分、醃漬類、醬菜等食物加上本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胃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不要養壞你的味蕾,從小養成品嚐天然食物的天然美味,減少高鈉與高GI精緻糖的攝取 。
早餐不邪惡1/醫師怎麼吃大揭密! 跳出澱粉框「5分鐘打造低脂餐點」
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10大國人最愛的早餐組合,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不只影響思考力,同時也容易發胖。但早晨時光通常匆忙,該如何吃得健康又有效率,CTWANT採訪多位醫師、營養師,一起揭密專家們的5分鐘早餐,而首要重點就是跳脫澱粉食物!最新調查顯示,國人前5名早餐組合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原因就是快速又有飽足感。營養師徐桂婷表示,高碳水早餐組合隱藏健康危機,明顯缺乏膳食纖維,不僅會導致使血糖迅速飆高,讓人感到昏昏欲睡,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這樣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在臉書透露,曾有民眾向她抱怨「醫生,那妳告訴我,早餐要吃什麼?燒餅油條、肉包、三明治、煎餃、小籠包、蛋餅、各種麵包、飯糰⋯⋯就這些可以選擇啊!」李佳燕說,某個週日上午比較有空,她煮了燕麥粥(需要15分鐘),一面攪著燕麥粥,一面把小番茄洗一洗,煎個荷包蛋。平日上午沒時間,就把一個非常小的饅頭和一顆蛋放進電鍋裡蒸,另外再吃兩小條剝皮芭蕉、一杯鮮奶。5分鐘,就可以準備好一個低脂的早餐。家醫科醫師李佳燕認為在家吃早餐一點都難,週日早上有空時,她就準備燕麥粥、小番茄、荷包蛋,就是健康的一餐。(圖/翻攝自李佳燕臉書)「真的沒有那麼難!這也要感謝這幾年疫情,我們慢慢養成上班的日子,在家吃早餐的習慣。」李佳燕說,若以營養成分來說,主食儘量選擇沒有經過奶油豬油處理過的澱粉製品,例如想吃蛋餅,她會挑選高纖全麥餅皮自己料理,有時也會吃裸麥吐司。澱粉分量怎麼抓?「不用計算那麼麻煩,記得只要一點點就好。」雞蛋、鮮奶和無糖豆漿,則是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來源。至於水果則是選擇容易處理的,例如小番茄、香蕉、芭樂,這種不需要削皮清籽切塊的水果,節省時間。今年67歲的元和雅整形外科院長鍾金源,以六塊肌聞名業界,他的早餐非常簡單,甚至不需5分鐘就能吃完。「因為早上固定進行瑜伽運動,所以平時早餐只吃七分飽,大多只吃優格搭配半杯豆漿,如果時間充裕,會再搭配一小塊麵包或生菜沙拉。」鍾金源說,他的早餐重點在於補充蛋白質和纖維質,精緻澱粉則盡量避免。「吃完早餐後,再做瑜伽,就能喚起一整天的精氣神!」總匯三明治、蔥抓餅加蛋、再配一杯大冰奶,曾經是腎臟科醫師王介立的早餐,當時的他體重90公斤,後來調整飲食、將運動融入生活,如今王介立體重穩定維持在65公斤,而早餐也變成一顆100公克的地瓜加上奶粉泡的鮮奶茶。「我平時都是運動通勤,有時跑步、有時騎單車,大約會消耗400~500大卡,到診所之後才吃早餐,地瓜加上鮮奶茶的碳水及蛋白量勉強支持運動所需,同時又有豐富鈣質。」王介立說自己是刻意如此,因為他把上班時間拿來做熱量赤字飲食,才能在下班後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什麼是熱量赤字?王介立說,「只要攝取的總熱量小於消耗的熱量,無論如何進食都不會變胖,所以早餐時間節省下來的熱量,分攤到午晚餐之後,就能降低變胖機率。」不過,這不代表任何食物都能吃,因為某些食物容易使人發胖的原因,不是它的熱量特別高,而是它會讓人一次再吃,因而吃下過多熱量,所以挑對食物還是非常重要的。
早餐不邪惡2/秒速搞定!美女營養師必吃5大食物 中醫「咖啡配中藥茶飲」養生
台灣人習慣的早餐如蛋餅、飯糰、蘿蔔糕、麵包,都是所謂的「碳水炸彈」,不僅容易讓人昏昏欲睡,更會讓熱量爆表。「台灣早餐真的超級容易是精製澱粉!」營養師程涵宇建議用「食物營養分類組合」思考,先列出蛋白質、堅果種子、蔬菜、水果、全榖雜糧各自涵蓋的食物,依個人喜好搭配組合,就能跳脫澱粉食物的陷阱。中醫師李思儀早餐充滿大量蔬果與蛋白質,最特別的是,餐後還會喝一杯拿鐵與中藥養身茶飲。「咖啡配中藥,當然可以啊!」「營養學期刊2019年的一項研究回顧發現,不吃早餐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可能超重或肥胖。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往往飢餓後會吃不健康的食物。」程涵宇說,孩童吃早餐的優點更多,例如促進新陳代謝,同時可增加注意力和記憶力。身為營養師,程涵宇自然每天為孩子準備健康早餐。「我跟兒子早上的時間都非常匆忙,我大約只花2分鐘就要準備好早餐,所以我必須健康、快速、營養!」程涵宇採取的方式是先列出蛋白質、堅果種子、蔬菜、水果、全榖雜糧各自涵蓋的食物,例如蛋白質是牛奶了、優格、起司;堅果種子是無調味堅果5顆、奇亞籽2小匙;蔬菜是奶油萵苣、生菜、大番茄片;水果是當季水果半碗、天然果醬一小匙;全榖雜糧是麥片2湯匙、吐司半片。平日早上時間較趕時,程涵宇會在上述5類食物中各自選1~2種食物搭配,份量不必太多。「例如奇亞籽可加入牛奶或優格中,水果、生菜可在前一天先清洗好,早上就能快速出餐。」程涵宇也會在前一晚跟孩子溝通好早餐內容,以免發生孩子不肯吃早餐的情況。「有時候前一天的晚餐,例如咖哩飯、義大利麵、起司烤馬鈴薯,我兒子也會主動說要當作早餐,像他今天早餐就吃三杯雞杏鮑菇燕麥飯。」程涵宇說,假日有時間好好準備早餐時,就把上述的5類食物組合在一起變豐盛,例如法國吐司搭配起司、生菜,再加一杯牛奶。不過,要切記依據孩子年紀,吐司用半片或頂多一片就好,澱粉量不可過多,要把「扣打」留給其他食物。中醫師李思儀早餐最重視蔬果與蛋白質,如果要增加飽足感,則會加上一點點澱粉。(圖/李思儀提供)中醫師李思儀的早餐重點是蔬果跟蛋白質。「我會準備多種當季的蔬果,然後用常溫水打成的蔬果汁,再加一點肉桂粉或者是薑黃的粉末。」例如最近李思儀愛上桑葚,她會多買一些,再依每次分量分裝成袋放入冷凍庫,方便每天早上使用。李思儀說,桑葚可以平補肝腎、也可以補血、顧關節、聰耳明目、預防白髮,它同時也是一個中藥,用來治療血壓高,也可預防糖尿病惡化。「桑葚可以加上富含維他命C的檸檬,還有幫助消化的鳳梨、蘋果,還有好的油脂如酪梨,跟你喜歡的任何蔬菜一起打成蔬果汁。」蛋白質也相當重要,早餐可以吃一顆水煮蛋或一杯無糖豆漿。李思儀說,早餐攝取蛋白質,可以提高一整天的基礎代謝率,有助於瘦身減重。如果還有飢餓感,也可以補充一點澱粉,例如半個地瓜,一小片吐司,或半個貝果,但是會盡量放在飲食的最後才去享用。「早餐後我也習慣來一杯拿鐵,但大多數我會選擇慢慢喝,用外帶杯帶去診所飲用。」而且李思儀也會再服用一杯中藥茶飲幫助身體補養元氣。「很多人都問我吃中藥還可以喝咖啡嗎?當然可以呀!我每天早上都是這樣子執行的。」
食安連環爆2/專家一度認為「仙人掌桿菌更像兇手」 米酵菌竟可在人體繁殖
這周台灣壟罩在寶林茶室奪命食物中毒案的食安風暴下,在毒素真凶未確認前,專家一度懷疑「仙人掌桿菌」,甚至有疫調專家認為「仙人掌桿菌的孢子可在人體內繁殖,但米酵菌不行」,28日晚證實米酵菌酸是禍首後,也間接證實米酵菌也能在人體內繁殖,未來恐怕更難對付!寶林茶室案持續擴大,由於患者皆曾食用粿條(粄條)或河粉,台北市衛生局因此針對食材供應鏈稽查。衛生局長陳彥元說,已查獲上游供應商位於新北,此廠商另供貨至南港的中盤商「鴻祈食品行」,一共供應雙北10家小吃店,目前已停止供貨,所以消費者不會再吃到有風險的食材。目前致病原因仍在檢驗中,疫情調查專家何美鄉也針對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毒素進行分析,她在臉書撰文表示,「這兩種毒素的毒性標的都是細胞粒腺體,所造成的多重器官衰竭的臨床症狀很類似。兩者最大的不同是米酵菌是植物的病原體,而仙人掌桿菌則是人類的病原體,所以米酵菌的繁殖環境是在不高於32度的室溫,文獻上沒有它是否曾經在人體內繁殖的紀錄,但推測是不會的。」而仙人掌桿菌則完全可以在人類的腸胃道內繁殖,何美鄉說,第二例死亡的66歲男子病程變化,和繁殖環境非常相關。「這位66歲的男性病程相當曲折,依據女兒的敘述,在寶林用餐後數小時就有腸胃道的症狀,隔日又有暈眩肢體無力等全身性的症狀,到醫院後看似症狀緩和後,卻忽然極速惡化,最後多重器官衰竭。」何美鄉認為可以提出以下的假說:第一波腸胃道症狀是來自食物中攝取進去少量的毒素,但可能在食物裡面也含有病原體,譬如耐溫的孢子,這些孢子在體內的37度厭氧的環境下是可以被活化而繁殖,同時產生毒素。因此何美鄉認為仙人掌菌機率較大。如今檢驗確認死者體內有米酵菌酸,恐怕也間接證實米酵菌可在人體內繁殖。對於檢驗結果,何美鄉隨後受訪時表示,過去米酵菌酸中毒很少被看到,文獻上也是有限,米酵菌酸是由Burkholderia gladioli(唐菖蒲伯克氏菌)汙染,因此現在要找出這個菌,現在不確定是哪一個食材或醬料有,但可以確定是在寶林廚房內有。何美鄉說,應溯源找到產生此毒素的病菌,追尋食物的源頭,並評估是否可以控制其擴散,希望能盡量減低此病原體進入台灣植物生態的風險,這是當務之急。其實仙人掌桿菌毒素也頗具威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仙人掌桿菌會分泌一種嘔吐毒素cereulide,它對熱和酸具有高度抵抗力,因此不怕胃酸,加熱也無法破壞。當毒素到達胃和十二指腸,會透過結合5-HT3受體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嘔吐,還透過抑制脂肪酸氧化、細胞損傷和抑制人類自然殺手細胞來改變線粒體活性,進而造成急性肝衰竭和橫紋肌溶解症。沒有即時治療的話,患者可能會出現多器官衰竭,伴有瀰漫性凝血異常、低血糖、急性腎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死亡率高達5成。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仙人掌桿菌可在10~50℃中繁殖,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最常發生在沒有冷藏的澱粉類食物,例如米飯、義大利麵等,尤其在夏天,食物於2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該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徹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沒吃完的白飯若是冷藏過久,同樣會孳生仙人掌桿菌,建議放置冷凍較為安全。(圖/123RF)程涵宇說,《美國臨床微生物學雜誌》曾刊登一名仙人掌桿菌中毒案例,20歲的比利時男大生為了避免在空腹的狀態下運動,因此將自己5天前吃剩、放置在室溫狀態下的義大利麵加熱食用,男大生隨即出現嘔吐、腹瀉等不適症狀,隔天家人察覺兒子沒踏出房間,開門查看時才發現男大生躺在床上,已無生命跡象,後來證實是仙人掌桿菌中毒。程涵宇說,飯、麵、板條等食物烹調後要儘速食用,如果沒有馬上吃,應保溫在60℃以上(放在電鍋要確定電鍋溫度有高於60℃),若不確定,建議不吃就要立刻放冰箱,不要放在室溫過久,如果這類澱粉食物已經預估會存放超過2天以上,務必冷凍保存,再盡速吃完。程涵宇提醒,仙人掌桿菌的芽孢非常耐高溫,在水煮、小火煮、煮、燜、燉、燉、蒸這種有水的加熱方法中,孢子需要在121 °C下持續5分鐘以上才能被消滅。如果是用燒烤、炙烤、烘烤、烘烤、灼熱、炒這種沒有額外加水的加熱方法,120 °C下要1小時才可殺死孢子,所以還是事先預防較為妥當。
龍年瘦掉潮1/狂瘦50公斤!2億人搶看「賈玲減肥餐」 專家:2類人不適合
電影《熱辣滾燙》導演兼女主角賈玲8個月狂瘦50公斤,是開春以來最火熱的話題,除了每天高強度的運動、健身,最受矚目的就是賈玲的減肥食譜,不僅衝上微博熱搜第一,閱讀量也飆至2億!專家表示,賈玲採取的是低醣飲食,尤其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麵條、麵包,是適合一般人的安全飲食方式,但由於部分澱粉類食物較密集食用,所以不適合糖尿病患與腎臟病患。41歲的中國女星賈玲,原本身材就較為豐滿,為了飾演《熱辣滾燙》中頹喪失志的主角,特別增重20公斤為105公斤,由於劇情是描寫主角奮力減重、健身,以完成當上拳擊手的夢想,所以賈玲硬是在短短8個月中,靠著飲食與拳擊、有氧等運動瘦到55公斤,不僅瘦掉半個自己,更練出緊實腹肌。賈玲每天運動5小時,這些高強度的健身鍛鍊需有專業教練指導,但她的減肥菜單卻幾乎所有人都能照著吃。程涵宇營養師說,「賈玲的飲食均衡,同時搭配輕微的減醣,並著重食物的品質,不吃進多餘的熱量,只吃身體需要的營養素來促進代謝。」以賈玲的其中一天菜單為例,早餐是玉米1根、雞蛋1個、黄瓜1根,午餐是糙米飯1碗、雞蛋1個、雞肉、菠菜,晚餐是雞蛋1個、生菜。程涵宇說,三餐內容皆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蔬菜,其中醣類食物只佔熱量比例20~40%(一般正常約50~60%),所以屬於低醣飲食,同時又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改採天然又有纖維的複合碳化合物如玉米、糙米飯。賈玲的減肥菜單吸引2億人觀看,賈玲現在依舊吃得清淡,包括紫色高麗菜、雞胸肉、糙米飯等,也持續進行168斷食法。(圖/翻攝自微博)「這樣的飲食讓身體保有最低醣類需要量,當身體醣類充足,就可以讓蛋白質盡職地去修補、建造身體組織。」程涵宇解釋,醣類如果過低,身體會將蛋白質的一部分作為能量來源消耗,再不夠就會把脂肪轉變成熱量,轉變的過程中會產生「酮體(ketone),也就是所謂的「生酮」,具有減重效果,而賈玲的減肥菜單剛好在生酮的邊緣,既能瘦身、又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另外,賈玲的低醣飲食更搭配168間歇斷食,也就是將進食時間集中在8小時內,16小時禁食,讓身體完整消耗葡萄糖和肝醣,進入「燃脂狀態」。賈玲通常在早上8點時吃早餐,晚餐則盡可能在傍晚5點前結束,中間若感到飢餓則補充優格、黑咖啡或少量低卡水果。專精減重醫學的蕭捷健醫師則驚嘆於賈玲的意志力,他在臉書PO文表示,「減肥菜單中的蛋白質較少,身體也會放大食欲,增加飢餓感,而她竟然用意志力守住了。」蕭捷健認為找到可持續的飲食方式更重要,他建議多吃蛋白質食物,除了增加飽足感,也可以讓減肥過程中不耗損肌肉量;其次,每周體重約下降1~2%就好,因為如果過快,一旦放鬆反而會復胖更快。另外,蕭捷健認為減肥過程需要適時的休息與享受,當你對自己好一點,減重反而會成為一個、照顧自己身體的過程。其實賈玲也曾一度失控過,她受訪時透露去年9月1日時曾經大崩潰。「當時我覺得自己為什麼要這樣活著?大家都在吃飯、快樂,而我在幹嘛?我還活著嗎?」那天賈玲大吃烤串、喝紅酒,她坦言當時如果沒有「退一步」,那最後就不會減肥成功。程涵宇認為賈玲的減肥菜單適合大多數人,但若有糖尿病、腎臟病則要避免。「因為部分澱粉食物過於集中食用,恐怕會影響血糖值;而腎臟病患要控制鉀離子,蔬菜、蛋白質份量都要精確,所以不適合。」賈玲14天減肥菜單。第一天早餐 : 蒸玉米2根午餐 : 雞胸肉、黃瓜1根晚餐:生菜、黑米粥第二天早餐:玉米1根、雞蛋1個、黄瓜1根午餐:糙米飯1碗、雞蛋1個、雞肉、菠菜晚餐:雞蛋1個、生菜第三天早餐:燕麥、雞蛋1個午餐:牛肉晚餐:綠花椰菜、白玉菇第四天早餐:紅豆薏米粉1碗午餐:水煮蝦10隻晚餐:蘋果1個、糙米飯1碗第五天早餐:雞蛋2個、無糖豆漿250c.c.午餐:雞胸肉、綠花椰菜晚餐:雜糧飯、巴沙魚180克、凉拌韭菜200克第六天早餐:地瓜、豆漿午餐:牛肉、生菜晚餐:黄瓜1根、大番茄數個、蛋2個第七天早餐:燕麥、水煮蛋1個午餐:蝦8隻、黑木耳晚餐:胡蘿蔔、牛奶泡麥片第八天早餐:全麥歐式麵包1個、水煮蛋1個、牛奶、 櫻桃番茄1個午餐:糙米飯、雞胸肉、綠花椰菜晚餐:地瓜、豆腐、菠菜第九天早餐:紫薯、豆漿午餐:蘑菇炒綠花椰菜、雞翅晚餐:南瓜小米糊第十天早餐:玉米、蛋餅、酸奶午餐:包子、清蒸鱸魚、菠菜晚餐:冬瓜、裙帶菜接下來後面的第11天到第14天,則可從前10天的食譜中任意選擇食用。
手腳冰冷「冬季10暖身飲食」大公開 生薑增強免疫力、促血液循環
冬天來臨時總是手腳冰冷,身體寒意好重,尤其女生的手就跟冰棒一樣,放在口袋裡還是冰冰冷冷。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冰冷原因除了體質虛寒、血液循環差,營養不均衡也是一大主因,所以在寒冷的天氣裡,除了搓搓暖暖包、穿得厚一點之外,還可以透過飲食來讓身體提升溫暖、驅寒排濕,並保持健康。冬天暖身10飲食。(圖/翻攝自臉書/李婉萍營養師)1.山藥山藥是冬天的理想之選,這種根莖類食物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等營養成分,更是高鉀食材,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並提供持久的能量,有助於保暖。2.生薑生薑中的辛辣成分「薑辣素」,以及加熱薑辣素產生的「薑烯酚」,具有活化新陳代謝、提高體溫的效果,能幫助血液更容易被輸送到身體,有助於保持身體溫暖,還能增強免疫系統和促進血液循環。3.羊肉羊肉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熱量、脂肪比同份量的豬牛肉少,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群、鋅、鐵、鈣,在冬天容易攝取過多熱量的期間,食用羊肉可控制體重,也可以達到禦寒暖身效果。4.紅棗紅棗是屬於能讓身體發熱的食物,其中含有鐵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手腳冰冷,也可以幫助補氣補血。5.韭菜韭菜也是冬季的暖身食材,除了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2,冬季食用可以驅寒暖身,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保持溫暖。6.肉桂肉桂的成分中含有「肉桂醛」,其功能有助於提高身體溫度,促進代謝,對抵抗寒風相當有幫助。如果您在享受咖啡或品嚐甜點的時候,灑一些肉桂粉不僅能提升風味,也具有溫暖效果的,或是加入熱紅酒中也能幫助你在冬天裡禦寒。7.黑芝麻黑芝麻含有豐富的鐵質、鈣質、鎂、鋅、維生素E等營養素,對人體有補血、補腎、潤腸、抗氧化、等功效,冬天來一杯黑芝麻飲品,可以暖暖身子。8.地瓜地瓜不只是高纖的好澱粉食物,而且含有高鉀,具有調節血壓的作用。冬天的血壓往往比較高,所以吃地瓜可以幫助調節血壓保持健康。9.南瓜南瓜營養成分全面、價值非常高,冬天吃南瓜可以暖身、防感冒,還能促進消化,改善腸胃問題,不管是做成粥或是湯都是暖身禦寒的好食物。10.桂圓桂圓富含鐵、鉀、鋅、葡萄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可以補血、益脾、活絡氣血及改善手腳冰冷。
澱粉類長時間高溫烹煮恐致癌 「這樣烹調」才健康
澱粉類食物是每人每日必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之一,但用的烹調方式是否健康呢?食物高溫烹調 增有害致癌物台南市立醫院張麗娟營養師表示,澱粉食物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類產品包括薯條、馬鈴薯片。而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如牛、豬、魚、雞肉,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及異環胺都是屬於毒性物質。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會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份毒素最多,因此建議民眾,少吃食物焦黑的部分。低溫烹煮最好 保留食物營養價值張麗娟營養師建議,以低溫烹煮方式最好,蒸煮是一種能夠保持食物營養價值並減少致癌風險的健康烹調方法,可保持食物的水分,也不會過度高溫。而以涼拌、清蒸、燉煮、清炒等方式料理,肉類如要煎、烤,可先以微波爐或蒸煮方式料理,以減少高溫烹調的時間,降低有害物質產生。維持均衡飲食 保持飲食多樣張麗娟提醒,油炸食物本身熱量及脂肪都偏高,本來就不利健康,加上高溫易致癌,所以盡量減少攝取頻率。烹調食物多用蒸、煮、滷等少油的方法,多吃天然食物,保持飲食多樣化,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種類的食物,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就能降低特定食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澱粉不吃也會出事!維持身材穩定血糖 醫師推薦8可吃6不吃食物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很多正在減肥或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完全斷絕澱粉,就可以維持體重以及血糖,事實上斷絕澱粉也會讓血糖不穩定,甚至會引響身體機能。李婉萍在臉書上分享,她強調如何挑選對的澱粉食材?要怎麼換算?為最重要的事。澱粉的攝取也有講究,尤其減重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注意是否超量,澱粉在全榖雜糧類裡含量最高,佔了1天中攝取量的40%到60%,所以可以盡量選擇低澱粉量的食物,李婉萍也強調,不是斷澱粉後,血糖、體重指標就能穩定,並給出建議食用的食物澱粉克數以利計算。李婉萍表示,判斷澱粉含量是否高,可以嘗嘗看口感,若是鬆鬆糊糊的,就代表是高的,像是麵包、饅頭、蘿蔔糕、餅乾常見的加工食品就不建議選擇。營養師推薦選擇纖維量多的不精緻澱粉,像是糙米飯、五穀米,另外可以選擇還有原型的五雜糧類食材,像是地瓜、馬鈴薯、山藥。在飲食搭配上,令人時常誤會的蔬菜其實是澱粉類,比如玉米、芋頭、青豆仁,這些經常讓控制醣類的人忽略計算,造成澱粉攝取量失控。李婉萍在臉書上表示,如何控制澱粉量的攝取。(圖/李婉萍營養師臉書)李婉萍表示,1天建議的澱粉量為6到12份,1份醣為15公克,一般人的量為12份,減重者與糖尿病患者建議6份即可,李婉萍也分享到,如何將澱粉食物換算成熱量,以一份為單位,白飯、糙米飯、五穀飯,約4分之1碗(40g);中型馬鈴薯約2分之1個(90g);小型蕃薯約2分之1個(55g);山藥約1塊(80g);玉米約3分之2根(85g);薏仁約1又2分之1湯匙(20g);南瓜(85g);麥片約3湯匙(20g),需搭配蛋白質。另外糖尿病患者與減重者,營養師不建議食用,蘿蔔糕約1塊(50g);熟麵條約2分之1碗(60g);稠粥約2分之1碗(125g);吐司約2分之1~3分之1片(30g);蘇打餅干約3片(20g);小型菠蘿麵包約3分之1個(30g)。
冷瘦身2/隔夜飯助減重又抗癌? 「抗性澱粉激增2.5倍」是關鍵
所有的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會使抗性澱粉增加,由於難以消化,因此具有瘦身效果,國際期刊《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也指出,煮熟的米飯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此時的抗性澱粉會大幅增加2.5倍,更有助於減少熱量攝取。不只如此,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抗性澱粉還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等消化道癌症。但專家也提醒,食物冷藏會有細菌滋生的疑慮,建議還是要多加小心。澱粉類食物烹調後質地會變得柔軟粘稠,人體的消化酶也會較容易消化它們了,這個過程的稱為「糊化」(gelatinization),但是冷藏過後,一部分已經糊化的澱粉就又回到生澱粉的狀態,不容易被人體所消化,這個過程稱為「老化回生」(retrogradation),這一小部分的生澱粉便是所謂的抗性澱粉。營養師程涵宇說,包括冰地瓜、壽司飯、馬鈴薯泥都是上述類型的抗性澱粉,「根據《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煮熟馬鈴薯冷藏一整晚後,抗性澱粉會增加3倍;煮熟後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的飯,抗性澱粉是剛煮好飯的2.5倍。」全穀類、豆類食物本身就擁有極豐富的抗性澱粉,不僅能減少熱量攝取,還能促進整體健康。(圖/123RF)但並非所有澱粉食物冷藏後吃,都能攝取到好的抗性澱粉,例如放冷的炸薯條、冷藏PIZZA、冰的含糖綠豆沙飲料,這些澱粉類食物因為額外添加了油、糖,所以就算含有抗性澱粉也無助於減重。另外,含水量也是一大重點,如果澱粉類食物本身的含水量過高,冷藏後「老化回生」的效果不好,就無法增加抗性澱粉,例如米飯冷藏後可以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頗多,但含水量較多的粥冷藏後就無法讓抗性澱粉再增加。如果能吃到又好又多的抗性澱粉,可能還具有預防癌症的效果,營養師夏子雯說,「由於抗性澱粉會在大腸中發酵,所以能為腸道提供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因此可降低大腸癌的風險。」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想要靠抗性澱粉達到瘦身目的並不容易,建議搭配飲食調整、運動,才能健康減重。夏(圖/夏子雯提供)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指出,一項追蹤20年的研究顯示,抗性澱粉可預防食道癌、胃癌、膽道癌、胰臟癌及十二指腸癌等消化道癌症,就連其他癌症也都有60%的預防率。程涵宇說,這或許與抗性澱粉改變膽酸的細菌代謝有關,研究也顯示,若一天能攝取15~20公克的抗性澱粉,就有助於提升健康,建議多攝取全穀類、豆類食物這類天然抗性澱粉食物,取代原本的精緻澱粉,效果會更好。不過,夏子雯提醒,由於食物冷藏、加熱都有其衛生上的風險,因此建議民眾選擇冷食時仍要小心,尤其夏天氣溫較高,更容易因滋生微生物、細菌而導致食物中毒,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千萬不要放置室溫過久才吃。
冷瘦身3/抗性澱粉更健康「但3類人不宜多吃」 持之以恆才能出現效果
根據國際期刊《營養與代謝》上的研究顯示,抗性澱粉有助於降低熱量攝取,並且能調控血糖與血脂。雖然抗性澱粉優點很多,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專家指出,腎臟病患、糖尿病患、腸胃不佳者不宜多吃,否則反而會影響自身健康。另外,抗性澱粉並非一吃就會出現效果,需要2~4周的時間,身體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好處。隨著氣溫飆升,許多賣場都出現「冷食」迎合消費者胃口,其中冰地瓜更打出「比米飯熱量更低」的口號,引發話題。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無論是蒸或烤的地瓜,只要冷藏過熱量都會較低,關鍵在於冰地瓜所含的抗性澱粉較高,因此吸收率較低,攝取的熱量也會因此減少。不只如此,冰地瓜的優點還有方便與血糖不易波動。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雖然許多澱粉類食物冷藏後都會增加抗性澱粉,以超商為例,可以選擇的品項可能有冷藏的飯糰、壽司飯、玉米、馬鈴薯泥、冰地瓜,但冰地瓜不會再另外添加醋、調味料,同時又比玉米好入口,所以她認為冰地瓜是不錯的抗性澱粉來源,可以當成一餐中的主食。程涵宇則認為,以各國的食物喜好來說,雖然查不到相關資料或研究,但日本可能是攝取最多抗性澱粉的國家,因為他們時常吃的壽司、冷便當、冷麵等,都屬於抗性澱粉,由於抗性澱粉有助於穩定血糖、預防癌症、促進消化系統,或許也間接讓日本人更健康。「另外,翻閱許多醫學期刊後可以發現,研究顯示中國人每天攝取近15公克的抗性澱粉,遠高於美國的5公克、歐洲的3~6公克、澳洲的3~9公克,推測可能與米飯為主食有關。」程涵宇說。雖然抗性澱粉可調節血糖,但畢竟仍屬於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仍要避免過量攝取。(圖/123RF)雖然抗性澱粉好處多多,食用上通常也十分安全,但程涵宇提醒仍有3類人要特別注意。「首先是腎臟病患,因為天然的抗性澱粉食物通常含有高鉀,可能會不利於腎臟病的控制,所以建議要先諮詢醫師意見;其次是糖尿病患,因為抗性澱粉食物中仍含有一般澱粉,所以吃太多仍會影響血糖升降,所以也要避免過量;第三是腸胃不佳者,因為抗性澱粉食物較容易造成脹氣,所以可能會導致不適。」說,抗性澱粉雖然優點不少,但諸多優點如調控血糖、血脂等,需要攝取後2~4周才會開始產生效果,所以需要長期調整飲食習慣,才能感受到抗性澱粉的好。
高爾宣聊「肌肌」興致高昂 忍不住上手吃豆腐
推出新專輯《JOURNEY》的高爾宣開春後正式踏上海外「旅程」,首站來到香港,在當地知名夜店連辦兩場小型演唱會,歌迷把夜店塞到水洩不通,還因為人聲鼎沸引發「音振」導致麥克風頻頻斷訊,但港粉們不以為意,還貼心地把新的麥克風靠人手傳遞到台前讓高爾宣繼續演出,這讓首次到香港演出的他超級感動。高爾宣的香港好友,同時也是人氣小天王的Tyson Yoshi特別到飯店探班,還帶了美食及知名的便當給他品嘗,兩人在3年前因朋友牽線認識,每次碰面不僅聊音樂還聊未來,最大的共同話題就是「健身」,都是健身狂的兩人只要聊到「如何讓肌肌變大」就興致高昂,這次兩人邊吃便當邊比「肌肌」,Tyson Yoshi甚至還脫下上衣展是健身成果,高爾宣看到直呼「太壯了」,還忍不住吃他豆腐。高爾宣與香港好友Tyson Yoshi分享健身成果。(圖/翻攝自高爾宣IG)來到香港高爾宣除了工作,也沒有放過吃美食的機會,出發前就勘查好當地小吃,笑稱自己到香港後變成「澱粉狂徒」,平常少吃澱粉、有做飲控的他說:「這次來狂吃澱粉食物,根本是我在台灣的三倍份量!太狂了!吃到都變水腫高爾宣了!」他也抓緊時間到迪士尼半日遊,開心大呼:「一進遊樂園頓時小15歲!」
怎麼把紅豆煮得軟綿? 營養師揭最後加「這1物」
最近天氣冷翻天,這時來碗熱呼呼紅豆湯,相當滿足。常會聽到媽媽等長輩傳授紅豆湯要美味,重要步驟就是糖要最後加,可是為什麼不能先加糖呢?有民眾不小心在一開始先放了糖,結果紅豆總是「頂扣扣」,對此營養師來解答。紅豆及綠豆澱粉含量高 煮軟再加「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紅豆及綠豆等食材雖是豆類,但因為其澱粉含量高,被歸在澱粉食物。烹煮澱粉食材後會有澎潤現象,是因為澱粉加熱產生糊化作用,而添加的糖會與澱粉相互搶奪水份,而抑制澱粉的糊化,也就是會造成紅豆或是綠豆煮不開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烹調這類含澱粉高的食材時,一定要確認全部煮到軟化時再添加糖。混和紫米一起煮 增加花青素與膳食纖維黃淑敏營養師指出,煮紅豆湯時,可以混和紫米一起烹煮,達到補充各種營養素及膳食纖維,既可養顏美容又可抗氧化抵抗自由基的生成,是一道適合平常食用的養生餐點。黃淑敏營養師說明,紫米又稱為紫糯米,外層有紫黑色的皮。這顏色正是來自於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植化素,目前的一些研究都顯示其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及抑制腫瘤的形成等功能。而紫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比精白米高,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預防便祕。高升糖值食物應適量攝取 避免影響血糖、腸胃不過,黃淑敏營養師提醒,紅豆屬於澱粉類,而紫米所含的是支鏈澱粉,跟一般的糯米一樣吃多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並且是屬於高升糖值的食物,需要控制血糖的及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最好適當攝取,以每日該攝取的醣量計算,以避免影響血糖及腸胃功能。
女王長壽秘訣2/「貴族養生飲食」化身台式口味 照著吃!大腦年輕7歲半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是英國在位最長的君王,任職時間長達70年,女王一向身體健康、且神采奕奕,專家分析與她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大量蔬果、還包括各式魚料理,與「麥得飲食」十分類似。營養師夏子雯表示,麥得飲食是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於2015年發表的新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2種方式的優點,強調天然並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提倡10種護腦食物,包括全榖雜糧、豆類、深綠色蔬菜、其他顏色蔬菜、堅果、莓果類、橄欖油、禽類、魚肉、紅酒。「除了10種推薦食物,麥得飲食也列出5類少吃食物,包括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奶油、過度加工的起司、蛋糕甜點、油炸物和速食食品。」夏子雯說,這5類食物都會造成腦部血管的負擔。根據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MarthaClare Morris一項追蹤4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53%,就算只是傾向麥得飲食,認知功能退化速度也比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7歲半。針對起司,夏子雯則另外補充,起司雖然是補鈣的好食物,但若是額外添加了人工香料、色素、糖的起司,吃多了也會對大腦、人體造成負擔。麥得飲食強調攝取橄欖油,專家認為也可選擇台灣特有的苦茶油,含有更高比例的Omega-9,保護心血管作用更強。(示意圖/報系資料庫)如何在台灣執行麥得飲食?夏子雯認為最大的挑戰是過度精緻的澱粉食物,尤其我們習慣以白飯、麵條作為主食,要試著一天至少有2餐的主食為五穀飯、地瓜、南瓜。另外,莓果類水果是麥得飲食的一大重點,關鍵就在於豐富的花青素,但台灣並沒有生產莓果,夏子雯建議可購買冷凍莓果食用。至於油脂,除了橄欖油之外,夏子雯認為台灣特有的苦茶油也相當不錯。「苦茶油不僅號稱是『東方橄欖油』,它的Omega-9的比例甚至比橄欖油更高,保護心血管作用更強。營養師鄒孟君則建議,主菜可以魚類為主,例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再搭配五顏六色的蔬菜,讓蔬果中的植化素與魚類中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維持大腦健康。
最髒家用品2/每6支手機就有1支「沾屎」 感染「這細菌」恐釀敗血症
廚房、浴室廁所之外,家中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地方藏細菌?綜觀多位醫生意見後,結果頗令人意外,「手機的細菌量非常可怕」、「牙刷可能遭糞便攻擊」及「電子鍋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最髒家用品」。「我覺得手機上的細菌量肯定非常可怕!」國泰醫院感染科醫師崔可忠認為,手機已經成為現在人不可或缺的物品,吃飯、搭車、睡覺、甚至蹲馬桶時也不忘滑手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一項英國研究針對12個城市中的390位民眾與他們的手機進行調查,雖然95%的人上廁所時都宣稱自己有用肥皂洗手,但82%的人手指充滿細菌,而手機上有細菌的比例更高達92%,不只如此,每6支手機中,就有1支手機(16%)表面上沾滿了糞便。黃軒說,沖馬桶時糞便上的細菌會四散噴出,最遠的距離可以擴散到1.8公尺,而隨著每次不同人的糞便噴散後,細菌量也逐漸增加,例如馬桶旁邊的衛生紙、牆壁、手把,當然還有你一直滑個不停的手機。即使只把手機拿出來一下子,也可能瞬間被糞便細菌污染,這些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導致敗血症,以及會引發食物中毒的大腸桿菌,只要你滑手機後再觸碰食物,就可能影響健康,建議沖馬桶前先蓋上馬桶蓋,同時不要將手機帶進廁所裡。牙刷則是另一個可能遭受糞便噴濺攻擊的家用品,不只如此,浴廁潮濕的環境也很容易孳生細菌、黴菌,建議每3個月就更換牙刷,使用後也要豎立擺放,以便快速晾乾。每天幾乎都會使用的電子鍋,若沒有經常清洗,可能成為細菌們的「糧倉」,養出可怕的細菌數量,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圖/報系資料庫)另外,電子鍋也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最髒家用品,食藥署表示,電子鍋除了內鍋以外,還有上層的保溫片,電子鍋在烹煮米飯時,水會沸騰,米飯很可能就會噴濺到電子鍋內部的上層,有些設計會將蒸氣引導到小盒子中,長期不清容易積水。尤其米飯屬於澱粉食物,對細菌、黴菌而言,是非常營養的東西,一旦不清理,就很容易孳生黴菌,就算挑選的米,是精選的米飯,或是要價不斐的進口米,電鍋若是沒有清理乾淨,一樣會吃進病菌,因此建議每次使用後都要清洗內鍋或倒掉積水等。另外,黃軒表示,錢包上的細菌量也相當可觀,一項英國研究發現,若以比例來看,95.2%的人錢包充滿細菌,其中有49.3%存在一種細菌,50.7%存在2種以上的細菌。該研究進一步分析錢包,不論材質為何,有紋路、刻紋的錢包更容易藏匿細菌,黃軒建議民眾錢包盡量避免放置在潮濕陰暗處,並定期噴酒精消毒清潔。若不方便清潔,至少別把一些會觸碰臉部或黏膜組織的物品放置錢包旁,例如口罩、眼鏡、隱形眼鏡等,最好都另外區隔放置。
披薩玩很大2/澱粉量超級嚇人 選對餅皮與口味保健康
疫情期間,許多民眾宅在家中,煮飯煮煩了,有時就會點披薩偷懶一下,這也是為何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很快就銷售一空的原因,除了話題性高之外,也很方便打點全家人的胃。營養師程涵宇說,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其實含有許多營養素,餡料使用了豬血糕、皮蛋、香菜、莫札瑞拉起司、花生粉、BBQ醬,其中,滿滿的香菜含有豐富的葉酸、維生素C、鉀、維生素A,也含有豐富的鐵質,因為有豬血糕,所以吃一片披薩就能吃到3.7mg的鐵,等同於100公克菲力牛排的鐵量!雖然鐵含量高,但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當驚人,以相同大小、相同餅皮的鐵板牛柳比較,碳水化合物足足多了1.6倍,吃2片披薩麵皮、加上豬血糕的澱粉量,就等於吃進一碗飯,總熱量為546大卡,再吃多幾片小心澱粉量熱量大爆表,油脂量跟鈉含量也不容小覷!其實,大多數披薩都容易攝取過多澱粉量,程涵宇建議吃這類高澱粉食物時,最好不要喝含糖飲料、含糖碳酸飲料,建議改喝水、無糖的茶,除了能減少熱量的攝取,還能去油解膩,而下一餐就要減少飯量、麵量、油脂量,平衡一整天的營養素還有熱量!程涵宇建議挑選披薩時掌握2步驟,首先挑選餅皮熱量低的薄脆餅皮,其次是舊金山手工餅皮,第三是鬆厚餅皮,而芝心餅皮則熱量最高。第二步驟,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餡料,例如海鮮、黃金和風雞、韓式泡菜燒肉、海陸,可以稍微降低澱粉量。
許富凱曖昧方馨共撐傘 心願未了甜喊一步一步來
許富凱相隔2年推出新歌〈雨傘情〉,真摯詮釋黃乙玲的經典歌曲,獲得亮眼成績,趁勝追擊,力邀本土劇天后方馨參與MV演出,兩人詮釋曖昧姐弟戀,和許富凱認識8年的方馨笑說:「其實最大心願是想合唱一首歌,只能先一步一步來,下次可能有機會可以唱一句。」MV拍攝當天氣溫驟降,演出下雨戲時,許富凱和方馨撐著傘仍被狼狽淋濕,且現場還吹起陣陣強風,許富凱形容:「去澎湖表演的風都沒這麼大!幸好我最近有在重訓,手拿著傘的支撐力還不錯。」坦承最近開始督促自己持續運動,「看到MV裡的自己,還算滿意範圍,還可以更好!一些比較精緻澱粉食物比較少碰,吃的食物也越來越養生,這是對身體很大的收穫。」許富凱新歌MV邀好友方馨一同演出。(圖/凱聲影藝提供)MV劇情以離世告別作為倒敘主軸,其中一幕許富凱全身黑西裝、前往送行的哭戲,他情緒一次到位、哭到無法自拔,導演大讚是「演技大爆發」,他則謙虛地說:「要歸功於前一陣子拍的戲,在裡頭需要很多情緒很重的哭戲,在那時候抓到了一些哭戲的訣竅,這次雖然一次成功,但要如何哭得動人也是一門學問,對哭戲還是會有點恐懼。」許富凱新歌MV邀好友方馨一同演出。(圖/凱聲影藝提供)對於生離死別,許富凱更有一番感觸,「出道至今,年紀越長,經歷這樣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尤其外婆對我來說,那是很深的死別,一定要將這些離開我們的人記在心裡一輩子,但難過只能一下子,因為未來生活依舊要過,記著他們的好往前走,才對得起祂們。」〈雨傘情〉MV已於許富凱官方YouTube頻道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