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
」 安倍晉三 發炎性腸道疾病 吐血 腸癌 癌症常被誤認腸躁症 醫揭「發炎性腸道疾病」症狀:嚴重肚破腸流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一種消化道的慢性發炎疾病,初期常被誤認為腸躁症,若是和壓力有關的腸躁症,通常發生在白天或有壓力時疼痛,飯後往往會肚子絞痛想排便,排便後就會緩解,但若出現其他相關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林口長庚醫院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醫師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主要分成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好發在學生、上班族等20至40歲青壯年,常見臨床症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黏液便、貧血以及體重減輕其中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黏液便、血便為主,克隆氏症則以右下腹疼痛為主要表現。該疾病是患者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引起嚴重腹痛、血便,有部分人腸道狹窄、穿孔、阻塞,甚至「肚破腸流」,瘻管導致肚皮、生殖器官滲出糞便,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疾病初期常被當成急性腸胃炎或大腸急躁症合併痔瘡出血,長期若沒妥善控制,會增加急診、住院、手術切腸、甚至腸癌風險。由於該疾病成因複雜,目前研究顯示和基因、西化飲食、食品添加物、環境污染和腸道菌叢改變有關。李柏賢指出,雖然過去西方國家IBD盛行率高,但近年亞洲國家發生率急遽上升,推測是飲食型態轉向西化以及食品添加物改變腸道微菌叢。
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族群! 醫曝:久病恐釀禍
34歲的吳先生正值青壯年,剛成家立業的他肩負養家的重擔,為了養育妻小成了工作狂,每日飲食也只能隨便打發解決。近日如廁時持續出現血便症狀,讓他誤以為是痔瘡搗亂,索性至藥局購買成藥治療。然而,情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最後無奈之下求診胃腸科,深入檢查後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透過生物製劑治療,才終於得以控制病情、恢復以往的生活品質,也逐漸開始注重平時的飲食習慣。留心這些症狀 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指出,IBD屬於免疫系統疾病,常見症狀如腹痛、腹瀉、血便、莫名貧血、體重減輕及發燒。如有慢性腹瀉兩週以上,或是其他症狀長達三個月以上,就建議民眾盡早就醫,進一步診斷是否為IBD。依顏旭亨醫師臨床經驗分享,一般而言,透過醫師初步檢查,通常95%求診的患者屬大腸急躁症,因此不需太過擔心。IBD臨床診斷需將慢性病史,大腸鏡檢查、腸道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等影像學檢查,以及典型的內視鏡影像和病理組織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IBD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顏旭亨醫師解析,兩者差異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範圍僅止於大腸、直腸,症狀包括血便、腹瀉、直腸出血等;克隆氏症則可能擴及大腸、小腸及多處部位。IBD若反覆發炎未癒,容易增加大腸阻塞、腸穿孔、瘻管,甚至提升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的風險。IBD治療武器多 生物製劑助患者一臂之力隨著現代藥物發達,IBD的藥物選擇也逐漸趨於多元。除了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外,近年來醫藥專家已運用先進生物科技設計出各類生物製劑。顏旭亨醫師表示,生物製劑類似於標靶藥物,可以精準瞄準發炎相關免疫分子進行作用,因此比較不會傷害與疾病無關的細胞或組織,而是針對特殊發炎途徑的傳導物質進行移除。而治療武器的搭配組合仍需視個案個別疾病程度而定,只要疾病控制良好,腸道不發炎、身體抵抗力變好,腸道內的細菌也較不容易增生而形成感染症,避免嚴重感染發展成敗血症。 均衡飲食 維持免疫力 日常3大原則要注意!IBD目前推測成因與基因遺傳及飲食西化有關,基因遺傳的部分,西方人罹患比例較東方人多出許多。根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12人,而克隆氏症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9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有2,360例克隆氏症患者和5,232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無論東西方,盛行率均在節節上升。顏旭亨醫師建議,均衡飲食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加工食品,且懂得調適生活壓力才能常保腸道健康。
致死率與「癌王」胰臟癌相同 專業醫提醒:4危險徵兆要注意
衛福部日前公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第一名還是癌症。而在眾多嚴重中,雖然胰臟癌僅排名第七,但由於其發生率幾乎等同於死亡率,因此有著「癌王」的稱號。但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也提醒,除了胰臟癌外,膽管癌的致死率也是十分的高,甚至與胰臟癌並列第一,民眾不得不防。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日前出席《早安健康》節目錄製時表示,膽管癌是一種膽管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細胞在反覆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病變,是一種發生率不高但極具威脅的癌症。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民眾有先天性的膽道疾病、膽道結石及一些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便是膽管癌的高為族群,尤其60至70歲的男性。梁程超醫師指出,膽道系統遍布整個肝臟,而肝臟長腫瘤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可能會引起腹部悶脹,而許多人僅以為這是胃部不適。即便民眾即時就醫,醫師也不一定第一時間能聯想到是膽管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梁程超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因為膚色異常、尿液茶色、異常倦怠、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膽管癌。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膽管癌的腫瘤生長在膽管輸送膽汁的位置(總膽管或肝門脈附近)的話,腫瘤會阻礙膽汁運送,進而引發黃疸,使患者面色泛黃。在預防方面,梁程超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的飲食,因為這類食物會導致膽固醇濃度升高,進而在膽汁相對不足時,身體容易因此產生結晶。除此之外,運動也可以促進膽管收縮。
「炎」來是這樣! 醫揭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照護細節
為推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認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攜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日前於台北市長官邸辦理了《「炎」來是這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活動,病友及家屬們齊聚一堂,一起瞭解「發炎」在IBD當中的角色。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楊式光理事長表示,許多病友們都與IBD相伴一生,大家積極治療的心情令人動容。本次舉辦病友會活動,除邀請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及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煒晟分享疾病衛教,也因應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安排疾病控制優良的病友分享IBD出國旅遊的注意事項,並規劃軟性課程,教導病友們探索自己的腸胃道張力,更有長達40分鐘的Q&A環節,讓病友們能將疾病照護大小事,諮詢現場專家,達成更好的疾病控制。免疫系統自己打自己 適當用藥有機會免開刀李柏賢醫師指出,腸道發炎性疾病是免疫系統自己攻打自己,而戰場就在腸胃道,造成發炎、潰瘍,以拉肚子、血便、肚痛的方式表現出來。若疾病控制不佳,免疫系統恐會攻擊腸道外部位,導致關節炎、皮膚病灶、心血管阻塞等問題。醫病溝通決策在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藥物外,IBD目前也有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等治療武器。「統計資料發現,生物製劑的使用不只改變治療模式,更看到許多病人因此無需開刀。」李柏賢醫師補充,除生物製劑外,目前亦有健保有條件給付的小分子藥物,病友無需長時間在醫院接受注射治療,讓IBD也能達成「返家治療」的治療模式。IBD害怕大腸鏡檢查? 醫暴:有重要意義李柏賢醫師表示,IBD的治療目標為內視鏡黏膜癒合。當黏膜癒合,病人需要手術治療、反覆住院的機率會隨之下降,未來其他併發症及癌症風險也隨之降低。腸道反覆發炎與修復,若修復出錯就可能變成大腸癌,因此確認黏膜狀況相當重要,呼籲病友不要害怕大腸鏡檢查。「糞便鈣衛蛋白」是IBD的重要指標,李醫師進一步表示,當數值大於300,就能預測在未來一個月內會急性發作,因此若發現糞便鈣衛蛋白數值飆高時,建議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留意FODMAP 避免腹部脹痛問題林煒晟醫師分享,日常飲食中,病友們應有FODMAP的基本概念:意即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及多元醇,若屬於高FODMAP食物,則食物分子小、滲透壓高、腸道不好吸收,水分容易跑到腸道,創造細菌發酵的環境,造成病人易腹脹、腹痛。林煒晟醫師指出,低FODMAP飲食較適合IBD病友,例如:胡蘿蔔、黃瓜、葡萄、雞肉、蛋、馬鈴薯等。隨着食物吃下肚,也有纖維素的考量。纖維素分爲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減少膽固醇及血糖,並增加腸道好菌種,維持身體健康;而非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排便更順利。許多病友可能遇到腸道狹窄問題,這時水溶性纖維對身體較有幫助,例如去皮蘋果、胡蘿蔔、黑豆等。研究顯示,克隆氏症病友注意纖維攝取,相較未注意者可減少40%的復發機會。林煒晟醫師補充,薑黃素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的作用,因其脂溶性特性,建議飯後攝取較佳。研究顯示,IBD維持期若能適度攝取薑黃素,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及發炎問題,但薑黃素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且有服用降血糖藥、抗凝血劑的病友,需留意交互作用的產生。身心有狀況? 醫:IBD發炎有影響「我們常常以爲病人有憂鬱傾向,是因爲長期罹患疾病的結果。」林煒晟醫師指出,研究顯示,IBD患者有4成都會伴隨焦慮、憂鬱的身心問題,其實竟是與發炎時,整體循環較差,發炎物質跑到肝臟、腦部而造成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測,好好控制IBD,對身心狀況改善也有幫助。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王鴻源理事長表示,IBD有病情上下起伏的特性,病友常需要調整藥物,能與醫師緊密保持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目前趨勢是跨科團隊照護,包含腸胃科、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師等,協助病友及家屬更完善照護疾病,本次活動相當樂見病友們彼此交流,期待未來在多方資源投入下,能將病友IBD控制做到最好。
長期不放屁很危險!每天至少5至15次 醫提醒3疾病不可大意
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正常成年人的放屁次數和量會因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但放屁次數平均會落在每天5到15次,氣體量則大約在「10到200毫升」之間。他也提醒,如果長時間沒放屁很危險,可能是腸道阻塞、腸道發炎或腸道運動失調,因此這種情況務必就醫。黃軒醫師5日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那天被門診病人問,「我們正常人要放多少次的屁?不放屁有什麼後果」,因為她發現自己已經一個禮拜沒放屁。黃軒進一步指出,其實正常人放屁次數和量會因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放屁次數約在5到15次;然而,每個人放屁次數可能會有所不同,且會受到飲食中的嗆氣食物、消化系統狀態和其他個體因素的影響。此外,正常情況下,單次放屁氣體量通常很少,大約會落在10到200毫升,然而,氣體的量會受到個體差異和飲食因素的影響。他也提醒如果意識到自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例如數天或數週)沒有放屁,並且伴隨著腹脹、不適感、消化問題或其他相關症狀,那麼以下是一些可能與長期不放屁有關的疾病或情況:腸道阻塞:腸道阻塞是指腸道內部或外部的障礙物,當然也包括腫瘤阻止食物和氣體正常通過,這可能導致腸胃脹氣、腹痛、嘔吐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狀,如果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腸道發炎:某些腸道發炎症疾病,如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導致腸道內的發炎和壁厚化,影響腸道運動和氣體排出,這可能導致腸胃不適、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的情況。 腸道運動失調:腸道運動失調可能導致腸道運動過快或過緩,影響氣體正常排出,這可能與慢性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有關。 黃軒最後也提醒,所以如果你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相關症狀,包括肚子痛、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體重下降、一直便秘、血便、黑便,建議務必去看醫生。
發炎性腸道疾病與腸胃炎大不同! 反覆腹瀉還會提高腸癌機率
動不動就想跑廁所、經常腹瀉,甚至一進辦公室、學校,都還沒坐到椅子就先坐到馬桶上,這些症狀聽起來很像腸躁症,但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林敬斌表示,這兩種疾病症狀雷同,但若未鑑別診斷與治療,後果可是大相逕庭,尤其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會造成肛門膿瘍、肛門瘻管、腸道狹窄,需要開刀治療,還可能大幅提升罹患腸癌的機率。腸道發炎致關節、皮膚、關節有問題 提高腸癌機率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屬於免疫失調疾病。林敬斌主任表示,在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高於克隆氏症,好發於20多歲年輕人,男性機率高於女性,且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會增加4.8%病患,有增加的趨勢。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缺陷、不當使用藥物有關,林敬斌主任認為,與飲食西化導致腸道菌相失調也有關。若未及時診治,還會附帶引起全身性反應,除了肛門瘻管、肛門膿瘍、腸道狹窄等腸道症狀之外,皮膚、關節、眼睛也可能出現合併症。特別的是,由於腸道慢性發炎,容易導致黏膜變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尤其罹病時間越長、腸道侵犯越多、合併症多者,腸癌風險更高。雖然同屬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與潰瘍性結腸炎仍有不同,林敬斌主任進一步解釋,潰瘍性結腸炎發作侷限於直腸大腸段;克隆氏症則是全腸道(大、小腸)都會侵犯,發生併發症的機率較高,需要腸道整形手術機會高。生物製劑持續緩解症狀 助黏膜癒合降低手術風險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由於需經常跑廁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工作、交友、心情都會受打擊。幸好針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藥物越來越多元,從傳統抗發炎藥物到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等,還有較新的生物製劑,且健保多數都有給付,可以幫助病友治療達標,亦即持續緩解症狀,影像與病理學檢查顯示黏膜癒合,手術、住院與復發機率降低,有機會減少或停用類固醇,病友也能擁有正常的生活。其中,針對較嚴重、預後差的潰瘍性結腸炎病友,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採取倒金字塔方式,一開始就先以生物製劑治療。目前臨床可用的生物製劑種類多,包含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一針等不同施打頻率;皮下注射與靜脈注射等不同施打方式;也有針對不同發炎細胞激素作用的不同機轉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病況、生活習慣職業與療效而調整藥物。然而囿於健保資源,林敬斌主任坦言,目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使用傳統藥物的療效反應不佳,導致病情反覆發作,或對傳統藥物無法耐受時,才能使用生物製劑。健保停藥期間復發率高 醫籲延長生物製劑給付時間健保針對中重度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給付生物製劑,實屬一大德政,然而對比其他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使用年限為2年,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處在劣勢。林敬斌主任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使用生物製劑僅給付1年,時間到,無論症狀輕重都必須停藥,很多病患反而在這段停藥時間復發,甚至不得不加重使用類固醇,影響病況長期的穩控性,呼籲政府能再多給病友一些關懷與幫助。民眾若有反覆性腹瀉、有便意卻便秘等異常排便狀況,林敬斌主任建議應就醫檢查,只要進行鈣衛蛋白檢查、膠囊內視鏡進行全腸道的影像學檢查,便可找出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一旦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也不用怕,隨著醫藥進步,目前有很多藥物可幫助降低發炎、穩控疾病,實現腸道黏膜的目標。
膽道癌初期症狀輕 成隱藏版「癌王」發現多半以晚期
膽道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也很常與胰臟癌搞混。現年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五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三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腹痛、黃疸症狀也好轉。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 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膽道癌又稱膽管癌,根據癌症登記年報顯示,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膽道癌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難以聯想到癌症,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是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於癌王胰臟癌已經耳熟能詳,但同組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診斷上過去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且治療選項少,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病友們皆殷殷期盼新興療法能夠突破治療困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表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這四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比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然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風險因子包括:(1)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2)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3)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4)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5)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6)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7)肥胖;(8)糖尿病;(9)抽菸、酗酒,符合上述九大高危族群的民眾皆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確診即陷入困境 過往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一年在過去由於治療方式有限,膽道癌只分為可開刀與不可開刀,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容易復發,賴基銘教授坦言:「大部分病友2年內都會陣亡」,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陳仁熙教授補充,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化療效果也不如預期,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小於5%,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的藥物來突破現況。免疫療法登場救援 用於晚期膽道癌一線治療帶來新希望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今年(2023)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饒坤銘教授以前述個案劉先生為例,當時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因此在20多天的膽汁引流後,即加入免疫療法的試驗,兩次療程後劉先生都自覺狀況感善,腹痛減少。雖然期間因肝指數(GOT、GPT)上升一度中斷,不過治療不到1年就觀察到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也僅剩2-3公分,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良好的成效也令團隊感到振奮。膽道癌治療仍有進步空間 期許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著實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新興治療所帶來的龐大經濟負擔對病友來說還是非常沉重。賴基銘教授、陳仁熙教授與饒坤銘教授共同期許免疫療法能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進一步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膽道癌衛教記者會大合照,(貴賓由左至右):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病友劉先生、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
男子消化不良又脹氣竟是膽管癌 醫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晚期
某位57歲男性消化不良和脹氣問題拖了半年才就醫,檢查後確定罹患第3期膽道癌,腫瘤已經大到10.5公分。醫師表示,膽道癌(膽管癌)雖較不常聽到,但並非罕見癌症,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6到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有「隱藏版癌王」的稱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表示,多數患者常等到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出現時才就醫,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發佈的癌症登記年報,國人罹患膽道癌的數量逐年增加,但膽道癌初期症狀與常見腸胃疾病相似,民眾很難聯想到是癌症,因此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負責這起病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透露,這名57歲患者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出現消化不良、一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男子就醫時眼睛已明顯發黃,檢查後發現罹患第3期肝內膽管癌,腫瘤也長到10.5公分,醫師研判無法開刀切除,所幸後來經由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變小,症狀也好轉許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教授也說明,膽道癌依腫瘤生長位子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等4個類型。肝內膽管癌發生率較高,膽囊癌次之,雖說目前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的風險因子有9項。這9項風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膽汁鬱積的疾病;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或肝硬化;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膽管良性瘤;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肥胖;糖尿病;抽菸、酗酒等。醫師也呼籲符合高危險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罕病「克隆氏症」加上糖尿病 空姐日跑廁所30次吐血險死
一名英國女子Olivia Bartlett患有1型糖尿病已經15年,但在經過一連串痛苦的症狀爆發之後,最後Olivia在30歲時,她才發現患有另一個隱藏疾病—克隆氏症。Olivia表示,她每天都會流血和跑30多次的廁所。Olivia說,最一開始不適是在2019年,她時常感到疲倦和流血,也有嚴重的嘔吐及腹瀉的症狀,她體重減輕了許多,甚至患上了肺炎,不僅如此,她的糖尿病也在惡化。原以為是對乳製品或是麩質不適應,於是減少了攝取,但並未改善症狀。在2020年的2月時,Olivia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因此她開始長久的治療試驗,醫生讓Olivia服用類固醇,這使她身體腫脹,體重也增加了,Olivia也嘗試輸液、藥片和注射,但她進出了醫院兩年,所有的治療都還是沒有效果。後來Olivia被診斷出有克隆氏症,但醫生也不確定是否真正是這個病症,Olivia每一次照CT,都顯示她有嚴重的潰瘍,而每一次的治療,都是為了避免Olivia需要進行造口袋的手術。Olivia當時不想要一個造口袋,但她身體完全無法負荷病情。 Olivia的病況越來越嚴重,她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差,因為總是需要跑廁所,她也無法離開家裡。原本身為空姐的Olivia,喜歡嘗試不同的生活,但卻因為病情,生活因此停擺。在她30歲生日的周末,Olivia只能躺在床上吐血,也無法離開浴室地板,她去了醫院,醫生表示只能進行緊急手術切出她的大腸,她也需要造口袋,不然Olivia可能會活不下去。在手術後,Olivia在加護病房待了許久,在期間甚至得了敗血症,她又再一次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縱使度過一段艱難的時期,Olivia從原本無法忍受造口袋,後來才意識到造口袋讓她恢復了生活品質。她也在Instagram和 TikTok尋找和她有相同處境的人,也在網路上得到許多支持。Olivia在網路上獲得了許多的支持和鼓勵,她表示,想利用她的Instagram平台,來提高大眾對於隱藏疾病的意識,也想消除對於造口袋的污名,「我希望每個人都知道,當你有一個造口袋時,生活不會停止。」
安倍遇刺亡/安倍家族堪稱「華麗一族」 前後誕生3首相寫下輝煌歷史
日本有史以來在位最長時間的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因幫同黨候選人站台,在奈良市府前遭到歹徒開槍射殺,送醫後不治享壽67歲。出生政治世家的他,堪稱「日本政治豪門」或「華麗一族」來形容他的家族,前後出現3位日本首相,寫下日本現代輝煌歷史。安倍晉三從1993年至今連續當選10屆眾議院議員,曾先後出任自由民主黨幹事長及內閣官房長官,在2006年接棒小泉純一郎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第90任)與自民黨總裁(第21任),是日本首位出生於二次大戰後的內閣總理大臣,也是二戰後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但他僅擔任一年,便以罹患潰瘍性結腸炎須調養為由辭職下台,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成為自民黨成立以來首位回鍋的黨魁,並在同年舉行的眾議院選舉中領導在野的自民黨重新贏得執政權,使安倍成為平成時代唯一兩度拜相的內閣總理大臣。在2017年眾議院大選後,安倍成為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繼吉田茂第二位擔任四屆內閣總理大臣,同時也是1885年日本實行內閣制後第三位達成四任內閣總理大臣的政治人物。2019年11月20日,安倍成為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內閣總理大臣,隨後在任時間也超過其外叔公佐藤榮作,成為日本連續任期中任期最久的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是日本連續任期中任期最久的內閣總理大臣。(圖/達志/美聯社)而不只他官拜首相,他的家族更是出過另外兩位首相,安倍的外公岸信介就是日本第五十六及五十七屆內閣總理大臣,更是民國後偽滿洲國的推動者,被稱為「滿洲五巨頭」之一,活躍於昭和年代,也被日本政壇稱為「昭和之妖」是著名的「鷹派」代表人物。而安倍的外叔公,也就是岸信介的弟弟佐藤榮作,也曾是日本首相,執政時間長達七年八個月,兄弟倆也成為日本實行內閣制以來唯一的一對兄弟首相。在位期間日本經濟高速成長,並收回沖繩,因提出無核3原則,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也是至今唯一獲得過此獎的日本首相。另外安倍晉三的父親安倍晉太郎,也是近代日本政壇三領袖之一,與竹下登、宮澤喜一並稱。曾任外務大臣,雖沒有像岳父或兒子當上首相,但他提出「創造性外交」新理念,讓日本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也讓發展中日關係「四項原則」,讓中日關係得以修補,在離首相寶座只有一步之遙時,因病去世成為「悲劇的首相候補」。
安倍遇刺亡/安倍晉三中彈不治!回顧7年政績 「安倍經濟學」帶領日本走出停滯困境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上午至奈良縣府進行演說,卻遭一名灰衣男子42歲山上徹也(Tetsuya Yamagami)從身後開槍襲擊,當場心肺停止,經送醫後於下午5點許被證實搶救不治死亡,享壽67歲。而回顧安倍晉三在任期間政績,除友台立場博得台灣民眾好感,經濟上透過「安倍經濟學」帶領日本突破長期停滯的困境、擴大國防力量,雖其堅定的保皇立場,也不乏爭議醜聞,但他取得的經濟、國防上成就,仍獲得大批日本民眾支持。安倍晉三在2006年首次成為日本首相,不過做了1年多,就因為內閣大臣醜聞,加上參議院選舉遇挫,讓他的大腸炎舊疾復發,宣布下台;而後在2012年自民黨拿下過半席次,安倍有了機會捲土重來,首相位子一座舊識7年8個月,直到2020年9月辭職。這7年任期一點都不輕鬆,期間先後遭遇東北大地震及福島核災、熊本大地震,以及近年的新冠病毒等災難,還要帶領日本走出經濟停滯困境;安倍晉三上台後首先為改善長達15年的通貨緊縮,於2013年提出「安倍經濟學的3支箭」,包括「大膽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改革」。安倍經濟學透過大量的貨幣寬鬆,透過日幣貶值維持貨幣流動性,同時也讓社會活力增加,引導日本戰後的經濟復甦勢頭,同時擴大國家財政支出,促使並發展民間投資,藉此刺激地方創生,帶動經濟活絡。一連串的經濟措施,為停滯多年的日本經濟重新注入活水,2013財政年度GDP成長率成長一度達到2%,股市在同年4月來到萬3大關,日幣貶值也讓日企更有出口競爭力。此外,安倍重振了一個在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和海嘯中遭受重創的國家,使GDP自2012年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安倍經濟學旨在重振日本經濟的綜合政策,推動企業利潤飆升,改善勞動力市場,並帶動日經指數上漲,從那時起,日本經濟一直保持穩定,但停滯不前。根據《產經新聞》,若將2012年11月14日視為「安倍經濟學行情」起點,日經平均股價指數上漲了2.7倍,漲幅超過美國,且經濟成長情況從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總共持續了71個月,成為二戰後第2長的經濟復甦時期。同時日本央行於2013年4月推出貨幣寬鬆政策,通過大量購買國債,擴大市場貨幣供應量,同時降低利率,刺激企業活躍。不過報導也指出,在充分就業、經濟復甦的背後,是由於政策推動阻礙行業新陳代謝、平均工資凍漲,直到今天仍然成為日本經濟潛在問題。此外在外交方面,日本與美國雖為盟友,但陰晴不定的總統川普統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後,安倍晉三積極奔走幫忙收拾,成功組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並在美國退出伊朗協定後,居中奔走,順利提升日本國際能見度。不過安倍晉三卸任前未能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的政策目標,該條禁止維持軍隊。他認為,自衛隊是合法的民兵組織,只能重新解釋它以允許自衛隊幫助受到威脅的盟友。但最終因公眾支持率低、政黨之間關於修訂過程的確切性質的辯論以及無法在兩院中達到絕對多數,阻礙了這一過程。2020年9月16日,安倍晉三因為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正式辭去首相之位,而他帶來的經濟與外交成就,確實帶領日本走出泥濘,他堅定的保皇派作風,雖偶爾招致質疑,卻也促成在他任內,天皇主動退位的歷史;如今這位前首相卻在街頭演講時遭到槍殺,實在令外界震驚。
快訊/前日相安倍晉三遇襲搶救宣告不治 享壽67歲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時,遭人從背後開槍擊中左胸,當場疑似就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壽67歲。來自日本政治世家的安倍晉三,2006年成為日本戰後最年輕首相,不過僅就任一年就因內閣爭議不斷、自民黨在參院選舉中落敗而在同年9月以健康為由請辭。安倍晉三於2008年重返政治舞台,並於2012年再度參選自民黨總裁勝選,成為該得首位回任總裁,且2017年再度連任,成為日本在任期間最長的內閣總理大臣。不過,安倍2017年8月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佈在補選結果出爐後請辭,最終於2017年9月16日正式卸下長達8年的內閣總理大臣一職,由菅義偉接任。被認為是典型的鷹派的他,在中日關係上始終保持強硬態度,甚至主張修憲賦予自衛隊更多參與國際行動的能力。不過,安倍還有另一個身分,那就是親台議員聯盟「日華議員懇談會」顧問,原有消息傳出他會在今年親自訪台,目的是為了牽制新任首相岸田文雄與外務大臣林芳正的親中立場。安倍晉三今年3月和總統蔡英文視訊會談時重申「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以及日美同盟有事」的觀點,並表態絕不允許武力片面改變現狀,「因此,個人也認為,為維持地區的安定,台灣跟日本共享情資是相當重要的。
安倍晉三遭槍擊 「執政3188天」創日史上最長…曾深陷這些爭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20年8月28日因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布請辭首相一職。回顧安倍晉三過去政治生涯,他在任內創造「安倍經濟學」,試圖以貨幣貶值提高日本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使日本慢慢走出泡沫經濟時代。安倍晉三於1982年初入政壇,2006年至2007年期間接棒小泉純一郎擔任日本首相,是二戰後出任首相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但僅擔任一年就因潰瘍性結腸炎請辭。2012年9月,安倍晉三再度當選日本首相。他分別擔任90任、96任、97任及98任日本首相,任期長達3188天,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不過2020年8月28日,安倍晉三因痼疾潰瘍性結腸炎復發,宣布請辭首相職務;同年9月16日,安倍晉三正式卸任日本首相一職,由菅義偉接任。安倍晉三在任期間,曾爆出「森友學園事件」、「加計學園事件」醜聞。2017年3月,日本媒體披露,森友學園以賤價購買國有地,夫人安倍昭惠涉嫌濫權。《朝日新聞》更曝光,森友學園購地相關文件遭到篡改引發軒然大波,多名在野黨要求安倍晉三下台。2019年,反對黨指控,安倍晉三在一年一度的賞櫻派對上違反選舉法,動用公款獎勵投票給他的選民。同年12月24日,安倍晉三在記者會上就風波向日本國民道歉,隔天到國會進行答辯,最終全案不起訴處分。安倍晉三卸任前未能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的政策目標,該條禁止維持軍隊。他認為,自衛隊是合法的民兵組織,只能重新解釋它以允許自衛隊幫助受到威脅的盟友。不過最終因公眾支持率低、政黨之間關於修訂過程的確切性質的辯論以及無法在兩院中達到絕對多數,阻礙了這一過程。此外,外界認為,安倍晉三無法以首相身分主持東京奧運開幕式,恐怕也是政治生涯中的最大遺憾。在經濟方面,安倍重振了一個在2011年日本東北地震和海嘯中遭受重創的國家,使GDP自2012年以來一直保持增長。安倍經濟學旨在重振日本經濟的綜合政策,推動企業利潤飆升,改善勞動力市場,並帶動日經指數上漲,從那時起,日本經濟一直保持穩定,但停滯不前。2012年,日本政府提出把釣魚臺「國有化」,與中國關係跌至冰點。不過安倍晉三2018年訪問中國,雙方以《中日友好條約》40周年作為重拾友誼的契機,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此外,安倍晉三在任期間也與台灣保持友好關係,卸任後曾就台海問題直言,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也等同於日美同盟有事。如今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演說時遭槍擊,救護人員稱,安倍處於心肺驟停狀態,緊急以醫療直升機運送至醫院搶救,讓不少人相當震驚。台灣人民、政治官員都為安倍晉三祈禱,希望安倍晉三可以快點脫離險境。
4款新藥納健保給付 多名病患直接受惠
健保藥物共擬會議上月通過4款新藥給付、給付規定擴增案,除黴菌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小兒潰瘍性結腸炎用藥外,罕見實體腫瘤的突破性新藥也將納入給付,分別在今年3~5月上路,預估每年近900人受惠,年增1.2億元健保支出。近期共擬會議決定擴增含anidulafungin成分藥品的給付於1個月以上兒童侵襲性念珠菌感染,預估未來5年內每年將有31人受惠,若扣除可取代的藥品支出,可助健保年省約51.4萬元,最快5月上路。用於治療RSV的Palivizumab成分藥品,目前給付30周的早產兒。有研究顯示,31至32周早產兒也屬住院高風險族群,此次會議也同意放寬給付至32周早產兒,受惠人數達842人,每年新增4683萬元健保支出,預計4月生效。至於治療小兒潰瘍性結腸炎的含adalimumab成分藥品,也將擴增給付於5歲以上、未滿6歲的兒童,預估將有2人受惠,每年支出約74萬元,最快5月上路。另有一款用於治療罕見實體腫瘤(如:甲狀腺癌、軟組織肉瘤等)的突破性新藥,TRK抑制劑口服larotrectinib成分藥品,也在本月起納入給付,每年將有約23人受惠,全年健保支出約6800萬元。針對國民黨團昨炮轟衛福部去年調高健保費率,今年再度調整民眾健保自付額比例,把民眾當提款機,要求衛福部暫緩實施,再聆聽各界意見。部長陳時中表示,若中低收入戶配合分級轉診,轉診到醫院所增加的部分負擔費將由衛福部補助,盼讓影響降到最低。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申請細節預計本周出爐。
少年一天上廁所30次…竟是終生性疾病! 醫驚爆「愈來愈多人中招」:慘不忍睹
上廁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次數過多,可能要注意身體是否出狀況。中國一名17歲少年短短一小時就要上4趟廁所,最多甚至一天高達30次,就醫才發現是罹患了一種終生的疾病,而且患者愈來愈多。根據《搜狐》報導,這名少年快要升高三,課業壓力很大,從半年前開始就沒辦法專心讀書,三不五時就要跑廁所,而且伴隨腹部疼痛,更不只一次發現有血。父母本來以為兒子是內痔出血,但次數愈來愈多,情況也愈來愈嚴重,於是帶他四處求診,卻沒什麼效果,只好讓兒子暫時休學。(圖/翻攝自搜狐)最後,少年到醫院做胃鏡檢查,終於找到病因「潰瘍性結腸炎」,據了解,患者整個大腸黏膜都有瀰漫性的充血、水腫、發炎,因為病變嚴重,所以會出現腹瀉、血便等症狀。醫師指出,少年的腸道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他說過去潰瘍性結腸顏的發病率比較低,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就診的人愈來愈多。這是一種終生性的疾病,當疾病處於活動期的時候,就會出現腹瀉和血便,少年經過治療後,症狀才得以改善。醫師叮嚀,很多消化系統疾病都可能引起腹瀉,需要專業來研判具體病情,患者和家屬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無錫醫院號召民眾捐獻糞便治病 院方曝條件:能符合的志願者不多
捐血、捐肝,甚至到捐眼角膜,現今的科技進步,我們時常聽聞可以透過捐獻的方式,幫助病患恢復健康。而現在,在無錫就有醫院號召民眾「捐獻糞便」,院方計畫將這些募集到的糞便進行正規治療,目前也成功招募到2名志願者。根據《人民網》報導指出,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近日就廣邀身體健康的民眾,前往醫院捐獻「糞便」。該院的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金燕解釋,其實這就與骨髓移殖、肝臟移植一樣,把健康人身體的器官移殖到病人體內,只是提供糞便是要移植「健康的菌群」。醫生會將健康者的糞便進行處理後,提取裡面的健康菌群,再將菌群移植到患有腸道疾病的患者體內,讓健康的菌群來改變腸道環境。而根據專家解釋,這是一種「洗滌菌群移植」技術,是基於「糞菌移植」更高一層的技術,主要是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腸胃性的疑難雜症。而無錫第二人民醫院就是為了一位罹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年輕患者,進行這次洗滌菌群移植治療,目前也順利招募到兩名合格的自願者。院方也透露,想要成為捐獻「健康糞便」的自願者,必須是20至30歲,身心健康的年輕人,而且飲食正常、生活規律,平時擁有充足的睡眠,要滿足這些條件才能成為志願者,放眼現代生活來講,可以說是非常的困難。
身體狀況惡化!安倍晉三宣布「辭職首相職務」:恢復健康再繼續服務
近日一直謠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身體狀況亮起紅燈,甚至傳出他在官邸辦公室吐血,也被媒體目擊他前往醫院就醫的畫面,據日媒報導,安倍晉三因潰瘍性結腸炎舊疾復發,決定將辭去首相職務。安倍晉三於28日記者會表示,因個人健康關係,決定辭職進行身體調養,並暫時將職務交由副首相麻生太郎代理,待身體恢復健康後,再繼續為人民服務。日前安倍晉三爆在首相辦公室內吐血,更被直擊1周內進出醫院2次,雖然官邸表示僅是普通的健康檢查,但外界不少人開始擔心起安倍晉三的身體。2007年時,安倍晉三就因為潰瘍性結腸炎請辭首相職務,當時遭外界痛批「不負責任」,因此而留下職務創傷。安倍晉三於28日傍晚記者會說明自己的健康狀況,他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於8月上旬再度發作,醫生指示需要休息並進行治療,因此他決定暫時放下職務休養身體,將會把職務交由副首相麻生太郎暫為代理。
幕僚憂心宿疾生癌!安倍嘔吐物混鮮血急送醫 今銷假強撐工作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傳出在醫院進行檢查,雖然官邸表示僅是普通的健康檢查,但外界不少人開始擔心起安倍晉三的身體。而日前就有媒體爆料,安倍晉三在辦公室嘔吐,嘔吐物中夾雜的鮮血,嚇壞一旁的眾人。根據《週刊新潮》報導指出,早在16日晚間就有消息傳出,表示安倍晉三身體出現狀況,需要到醫院檢查。而17日時,就有拍攝到安倍晉三的座車被拍入慶應大學附設醫院,並且在裡面待了長達7個半小時。官邸方面表示,這僅是例行性的安全檢查,並不是安倍晉三身體出現狀況。但有官邸人士表示,7月6日時,安倍晉三與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商討新冠肺炎相關政策時,突然一陣暈眩,隨即就馬上嘔吐,嘔吐物中夾雜著鮮血,嚇壞一旁的眾人。由於安倍晉三本身就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該病轉化為大腸癌的機率時分的高,而嘔吐物中夾雜鮮血的事情,也讓安倍晉三的幕僚憂心他是不是罹患癌症。2007年時,安倍晉三就因為潰瘍性結腸炎請辭首相職務,而外傳安倍晉三即有可能在24日請辭,由副首相麻生太郎暫代職務,但該消息目前尚未證實。而安倍晉三也在家中靜養3日後,今日回歸工作日常。
才剛被爆吐血!安倍晉三緊急送醫 遭爆曾說:我已經累了!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曾被日本媒體爆料,在他的首相辦公室內吐血;今日傳出他的座車竟直接開進了慶應大學醫院,讓外界對他的健康狀況相當擔憂。傳出許多在首相官邸工作的人,都曾聽到他坦言:「我已經累了!」據日媒《Flash》報導,安倍晉三從17歲就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傳出多年來一直都服用類固醇藥物,專科醫生大竹真一認為,安倍晉三服用類固醇藥物會讓出血更厲害。7月份安倍晉三身體不適的消息陸續傳出,許多支持他的官員們因此情緒相當焦慮。據《讀賣新聞》報導,安倍晉三的座車今日上午開進東京慶應大學醫院,官方指出是做一整天的身體檢查,好讓他在充分休息之後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不過《Flash》另一篇專文指出,許多人都曾聽到安倍晉三在官邸喃喃自語:「我已經累了。」讓人相當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