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水價
」籲比照電業法修正水費 張啓楷:勿用全民荷包補貼特定業者
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啓楷8日質疑,水電雙漲傳聞不斷,而行政院長卓榮泰和經濟部長郭智輝的回應曖昧不明,民眾勢必對於水電雙漲有所疑慮。他指出,政府動輒將人民當提款機,台水赤字就要補漲水價、台電虧損也是調漲電價,用全民的荷包去補貼特定業者,絕非負責任的政府所應有的表現。張啟楷指出,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水電是重要民生問題,政府會謹慎在考慮民生前提下作判斷…還不到決定或公布的時候,請大家安心」,經濟部長郭智輝也表示「至於水價,已20幾年沒調整,台水已準備相關方案…」,當自來水水價評議委員會幾乎都是經濟部自己人,台水也準備好相關漲價方案,經濟部將國營事業「企業化」,只在意「反映成本」,在此思維下,民眾自然擔心漲價。張啓楷指出,國營事業在經營、管理上的改革,應首重專業和「賞罰分明」、「資訊透明」的企業思維,才是步入正軌的方法。尤其是涉及民生相關的事業,張啓楷說,上級對於政策思考、判斷與決定,是否符合企業化的經營邏輯,是否符合全民多數、企業與整體經濟的需求等,都將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張啓楷說,他在新國會第一會期代表民眾黨團提出《電業法》第49條修正草案,強烈要求電價費率審議會成員的學者專家及相關民間團體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審議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應基於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立法院終於在7月16日三讀通過修正案,讓電價的調漲有更民生的考量、客觀的機制。張啟楷說,但反觀決定水費的「自來水水價評議委員會」的組成,張啓楷質疑,其《組織規程》是經濟部的內規,立法委員難以藉由修法方式約束並做適當調整;其中,學者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數,召集人為經濟部次長,副召集人為水利署署長,其他委員也是由經濟部指派,形同行政權獨大獨裁決定水價要不要漲。張啓楷呼籲經濟部、水利署及台水公司等單位,對於水價的調漲問題,必須向全民進行說明與溝通,應摒除老大心態,更不能像今年4月的電價一樣,說漲就漲,缺乏和民間對話、討論的過程。即便《經濟部自來水水價評議委員會組織規程》是經濟部的內規,張啓楷也強烈建議,應比照《電業法》第49條的規定,學者專家和民間代表佔委員總人數的二分之一以上,更應基於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針對水資源、水價、用水等現況,進行定期的檢視。
水電雙漲? 王美花:會很謹慎、水費目前沒有規劃
漲不停?經濟部將在3月下旬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拍板今年4月電價,本周已開始舉行電價工作小組會議。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於13日強調,電價調整會考量優先爭取政府補助,並且兼顧民生物價。另外,王美花也承諾,年底前水價不會調整。王美花13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她表示,目前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工作小組討論中,這個工作小組成員有專家學者及產業代表,目前電價調漲方案尚未確定,而政府部分確實優先爭取相關預算補助,但補助金額還沒定案,行政院還在試算中。王美花也指出,這2、3年年台電是因為抑制通膨,吸收成本,才造成虧損,面對此情形,第一個是先來爭取政府補貼,第二個是假設有要漲電價,會考慮各項因素,包括照顧民生、平穩物價等,且一直以來,經濟部對民生都會優先考量,對於民生、產業調幅都會有做細緻規畫。另外,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則關心,水價是否也跟著電價一起調漲,呼籲「物價上漲就跟變心女友一樣回不來,不要水跟電都漲」,對此,王美花則表示,水價會很謹慎,會討論相關計畫,目前還沒有規劃要漲水價,承諾年底前水價不會調整。
泰公開講/劉泰英:漲價抓漏救水荒
今年降雨稀少,再加上去年沒有颱風登陸,讓台灣出現五十六年來最嚴重旱象。不僅中南部陷入「供五停二」分區限水危機,外媒也擔心缺水不利半導體產能,恐使全球晶片荒加劇。據統計,台灣降雨量是全球平均值的二.五倍,老天爺其實待台灣不薄,但仍被列入全球「高水資源壓力國家」,顯示台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雖然台北尚未限水,但水情愈往南愈嚴峻,造成不少後遺症。例如全台最大的台中市茂谷柑產區,傳出因為缺水,果實無法長得像往年一樣大,外銷產量掉了一半;此外,玉山國家公園的「排雲山莊」水源乾涸,必須從山下抽水接濟,玉管處只能呼籲山友愛惜用水,尤其用火要格外小心,以免衍生山林大火難以搶救。台灣水價比起他國算是很便宜,但還沒到夏天就大缺水,不少專家建議「以價制量」,調高水價引導節水。行政院近日也決定明年起,針對每月用水逾一萬噸的企業開徵「耗水費」,算是跨出水價合理調整的第一步。至於調高民生用水的水價?目前仍莫衷一是。政府多年來不敢貿然調漲水價,不外乎擔心民眾反彈。尤其後疫情時代,全球通膨壓力逐漸升高,一旦漲水費,形同政府開了「物價上漲」的第一槍,民生物價可能發生連動,猶如馬政府執政時油電雙漲,一定會被罵到臭頭,引爆民怨影響選情。我個人支持漲水價,畢竟面對極端氣候日益嚴峻,台灣若只想靠著「向鬼神祈雨」,恐怕不切實際。調水價有助於引導企業與民眾節水,當然在調整水價過程中,物價可能上漲,未必有利於弱勢族群,而且水價上漲是否會不利防疫?政府都應仔細評估,並提出配套措施。我也建議,政府應立即興建北、南供水系統,也就是「南水北送」或「北水南送」,像美國面積廣闊,都還有運輸水和天然氣的輸送管道,日本人也為儲水蓋了不少地下水庫,台灣沒有將雨水好好儲存,通通流入大海,相當可惜;此外,海水淡化也是一條路。不妨借鏡地處旱區的以色列,透過立法結合基礎設施改革,進行國家水利系統總檢討與廢水再利用,並興建大型海水淡化廠,研發高效能灌溉技術等。以色列現在水源充足,儼然是全球水資源利用楷模,還能供應多餘水源給鄰近國家。除了「抓漏水」,台灣應重新投資自來水系統,將飲用水與非飲用水做區隔,透過回收廢水、海水淡化支應非飲用水。面對缺水帶來諸多問題,若政治人物只想到選舉,卻沒有拿出好方法,情況恐怕只會愈來愈嚴重。
台北市以價制量節約水資源 柯文哲籲中央檢討水價
台灣近日發生嚴重水荒,引發部分檢討水價過低的聲音。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水價」一直都是政治問題,而太便宜的水價,只是債留子孫、坐視資源浪費;他說,他上任後調整台北市的自來水價格,北水的售價高於台水,呼籲經濟部「檢討水價,不要轉移焦點」。柯文哲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的水價一直非常低廉,他擔任市長後,發現台北市的水價竟然已經將近20年沒有調漲,低水價背後是政府在補貼,用越多表示政府的補貼越多,當用水不需要付出等值代價,就不會珍惜,也不利於水資源的永續發展。柯文哲指出,北市府在2016年提出合理調整水價的計畫,原則是一般用戶與省水戶不調,但用水大戶應該付出更多水費;一般家庭每月用水在20度以下的維持每度5元不調整,約佔6成,超過20度的用戶逐級上調單價,每月超過1,000度的大用水戶則從原先的每度7.6元調漲到20元,每度漲了近3倍。調整後,北水一般用戶平均每月水價是20度168元、台水則是204元,2020年平均北水售水單價約11.11元、台水售水單價約10.96元,北水大用戶平均水價在2015年時約為6.85元,2020年約為16元。「台北的水價不但不像立委所說的比較便宜。」柯文哲反駁說,台北市大用戶的「平均水價」,已漲了超過2倍;以價制量的效果是,大用戶用水量從7,654萬噸降到6,893萬噸,減少將近一成,而且調漲水價後讓台北市更有經費投入 管線修漏汰換、設備整備擴充及水源保育工作。去年,台北日用水量更曾從15年前的230萬噸,降為181萬噸,整整少了49萬噸,水價調整、防漏、節水各種工作做好做滿,一年才能省下半座翡翠水庫。柯文哲說,「水價」一直都是政治問題,當年要調整的時候,各方反對壓力非常龐大,但太便宜的水價,只是債留子孫、坐視資源浪費。他說,「請經濟部就事論事,檢討水價而不是轉移焦點,不只如此,更要全面檢討如何節水、防漏,讓水資源的使用更有效率,才可能讓台灣真正擺脫缺水之苦。」
年終獎金4.4個月 國營事業領好領滿
看在紓困民眾眼裡真辛酸!經濟部近日核定油電糖水4家國營事業年終獎金,估計都可拿到最高4.4個月,領好領滿。以台電、中油平均月薪來說,將有30萬元一次入袋。立委呼籲,雖然依機制這些公司可以領取,但在疫情民眾困苦之際難免引人不滿,後續必須在工安、績效上加強改進,才能服人。領好領滿 30萬元一次入袋當無保民眾為了1萬元紓困金擠破頭,國營事業不受影響的優厚年終形成對比。經濟部近日敲定2019年經濟部國營事業年終績效獎金2.4個月,另外考成獎金2個月已送行政院核定。經濟部表示,以各公司表現來說,考成部分通過應該沒問題。中油、台電、台糖與台水4家國營事業,將可在7至8月領到4.4個月年終獎金。以台電、中油平均月薪在7萬元以上來說,等於每人平均可領30萬元以上。國營事業年終獎金主要分成兩塊,一個是績效,一個是考成,前者只要公司達成盈餘目標,基本上可以領滿2.4個月。後者屬個人考績,最高給2個月,不過事業體自身的業務、生產、環保及工安表現,會影響甲等人數占比。這塊各國營自評都有80分以上,多數人都可領到2個月。經部解釋 去年達法定盈餘對於4家國營公司能領滿領好,經濟部解釋,是因為去年都有達到法定盈餘目標,像去年國際原油價格不錯,中油稅前賺352億,台電雖原本虧147億,但是是因為配合未調漲電價,屬政策性負擔,也有給予彌補。台糖稅前盈餘32.7億,台水只賺1.9億最少,也是長年未漲水價關係。但是中油過去3年在營建工程每年都至少發生1起致死意外,工安成績並不理想,台電也有若干工安致死意外,卻仍然不受影響,像炒大鍋飯一樣,最終領滿4.4個月,難免讓外界不平。工安惹議 難免讓外界不平對於疫情內需產業受重擊,國營依然坐領優渥年終,國民黨立委陳超明認為,這幾家領的是去年的年終獎金,跟疫情好不好是沒關係,必須公平看待。但確實在許多人需要紓困時候,領高獎金會讓人心中比較不滿。後續中油、台電等必須更加強工安,拿出更好績效,才能說服人。至於今年國際油價大跌,像是中油可能虧損,是否明年還可領滿年終?陳超明表示,這個還必須到時評估,看是大環境因素,還是公司調度儲油不當,會再加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