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大
」 東北季風 氣象署 天氣 鋒面 大陸冷氣團「嬰幼兒呼吸道殺手」進流行期! 台中海線1周3例
台中1歲男童有感冒症狀,日前因呼吸急促就醫,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緊急住院治療。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近來正值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RSV病毒,該院1周就有3例發生。余秋霖表示,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當時男童出現感冒症狀,由母親帶到醫院就診,診療過程中發現,男童喘鳴聲音特別大,呼吸也很急促,馬上從鼻腔取出鼻涕檢驗,確認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較流感高2倍強度」,余秋霖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特別強,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尤其以1歲以下的嬰兒更容易遭傳染,或是年長者抵抗力差也容易被感染,病毒潛伏期約2至8天左右。余秋霖說,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下呼吸道黏膜會受到破壞,引起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常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發燒,也會咳到吐,若沒有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出現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發紺、呼吸困難等症況,嚴重時恐引發嚴重呼吸衰竭,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據了解,RSV病毒的流行期在秋冬季節,以台灣來說大約是11月至2月,高峰期常出現在初冬時、約12月至1月左右。即便感染過也不會有免疫力,有些民眾甚至同一年反覆感染好幾次。余秋霖說,該名患者住院6天,期間安排排痰、點滴治療,同時採用支持性療法,已逐漸恢復健康。
嗑鍋養生3/溫差大3症狀齊發 「白蘿蔔這樣用」食療防中招
時序進入秋冬,早晚溫差變大,中醫師發現門診患者以乾咳、扁桃腺發炎、氣喘為多,除了服藥治療之外,也建議透過食療預防保健,其中白蘿蔔功用很多,不僅潤肺化痰、治咳嗽失音,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曬成蘿蔔乾煎成湯飲還能緩解腹瀉。李思儀中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最近乾咳的小朋友突然變多,但令家長困擾的是「到底是過敏、感冒、還是流感?「其實單看初期症狀,的確不好判斷,需結合舌脈,看其舌象有無變化,以及脈象有無發炎的熱象或受風寒的緊象。如果舌、脈皆無明顯異常,惟獨只有三不五時咳嗽、也沒有鼻水、沒有什麼痰聲,那麼便屬『燥邪』所致的可能性。臨床上治療以養陰潤肺的藥物和食物為主。」李思儀中醫師建議多吃白蘿蔔,不僅能潤肺化痰,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圖/合成圖)李思儀說,「燥邪」易傷肺陰,藥物以醫師辨證後開立,食物可再多添加白蘿蔔、百合、山藥。白蘿蔔生打成汁可潤肺化痰、熟食健胃助消化,三高族群最適合。百合甘平潤肺、止虛嗽,可炒、煮飯、粥、湯皆可。山藥滋陰潤肺,含維生素B1、B2、C,可增強免疫力。最近也出現不少扁桃腺腫大發炎患者,李思儀說,除了初期配合用針,選擇魚際穴或少商穴,可有效縮短病程和減輕疼痛,也用白蘿蔔加上葉子打汁喝,可療喉疾。如果突然拉肚子,趕緊用曬過的白蘿蔔、也就是「老菜脯」煎湯飲,可改善症狀。梨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潤肺清胃、養陰瀉熱,又名「天生甘露飲」。水梨亦可和蘿蔔煮汁,能潤肺消渴。早晚溫差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李思儀說,臨床上針灸可選用定喘穴、天突穴、魚際、膻中、大椎、孔最、太溪等穴。氣喘多本虛標實,病愈後,建議可好好調理身體,看是肺虛、腎虛、脾虛,也可能同時都有,建議諮詢中醫師對症下藥。
天兔颱風最新路徑出爐!專家曝今是關鍵點 暴風圈侵襲率2地破80%
受到天兔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今(15日)台灣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陣雨,恆春半島、東南部地區及屏東山區有局部豪雨,東部地區及屏東地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天兔颱風已減弱為輕度颱風,暴風圈亦縮小,中心目前在鵝鑾鼻南南西方海面,向北北西轉東北移動,其暴風圈已進入台灣南方近海,對高雄、屏東及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有持續減弱且暴風圈有縮小的趨勢,其速度減慢。氣象署預估,天兔颱風今(15日)持續向西北西進行,將來到台灣西南側外海,而隨後的路徑不確定性仍大,對台灣天氣的影響變化大。颱風預估路徑。(圖/氣象署)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天兔颱風已進入巴士海峽,今(15日)是關鍵轉向時間點,若偏西中心有機會登陸恆春半島,暴風圈則是籠罩花東及南部地區,北部、中部影響相對較小;天兔颱風的強度也會因為靠近台灣陸地有所減弱,降雨顯著點以今、明的花東、恆春半島為主,尤其台東山區可能有局部性大豪雨,東南部亦有強陣風發生機會,周日(17日)颱風遠離,警報隨之解除,轉為東北季風南下環境,北部氣溫也會稍轉涼,其他地區則是日夜溫差大,提醒大家要記得加件衣物。根據氣象署最新預測,各主要城市及離島未來120小時暴風圈侵襲率,屏東恆春88%、高雄市80%、屏東縣78%被列為陸上警戒區應嚴加戒備。
早晚溫差大忽冷忽熱「病患變多」 專業醫示警:各種病毒出來抓交替
雖然時序已經來到11月中,但目前天氣還是早晚溫差十分的大,忽冷忽熱的氣候讓不少人生病。小兒科醫師王韋力也直言表示「最近早晚溫差大,各種病毒都出來抓交替了」。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11日當天她看了170多名病人,沒想到晚上下診時,自己的腰又開始痛了起來。而王韋力醫師也提醒「最近早晚溫差大,各種病毒都出來抓交替了」,他更在文末鼓勵「孩子們要加油,爸媽們要加油,我的腰也要加油啊」。近期疾病管制署就曾發表聲明表示,近日氣溫變化明顯差異,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恐提前升溫,學齡前幼兒為流感及新冠重症之高危險族群,家長應儘速攜帶前往院所接種,以及早獲得疫苗完整保護力。除此之外,原本到秋冬就會開始減少的腸病毒,近期也出現持續升溫的反常情況。疾管署也提到,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4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門急診就診計19,460人次,較前一週(18,594人次)上升4.7%,代表腸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疾管署也為此發布醫界通函示警,要臨床醫師保持警覺,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機。
北北基大雨特報 恐4颱共舞!準「天兔颱風」影響台灣機率曝
今(11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桃園以北、台灣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北部山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署預報,今(11日)東北季風增強,桃園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降雨較為明顯,東北部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東南部及恆春半島也偶有零星降雨,新竹以南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早晚天氣偏涼,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低溫約21到23度,白天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澎湖、金門仍稍有涼意,高溫25至27度,其他地區29至31度,中南部日夜溫差大,早出晚歸請適時增添衣物以免受涼,至於馬祖整天氣溫約21、22度。氣象署指出,第23號颱風「桔梗」,清晨2時位於鵝鑾鼻南南東方740公里之海面上,朝西北西轉西北方向前進,今(11日)會通過呂宋島,周二、周三進入南海,直接影響台灣機率低,不過其外圍雲系周二至周三清晨會讓台灣附近水氣增多;至於關島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未來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向西北西方向移動,短期內對台灣天氣沒有影響,後續動向不確定性大;位於南海的第22號颱風「銀杏」,未來朝越南移動,而位於關島東北東方海面的第24號颱風「萬宜」,未來移動到關島附近後將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這兩個颱風對台灣天氣都沒有影響。大雨特報。(圖/氣象署)氣象署也發布大雨特報,提醒民眾,東北季風影響,今(11日)基隆北海岸及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瞬間大雨,山區慎防坍方及落石。氣象專家林德恩在《林老師氣象站》表示,見證歷史的時刻,2024年11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同時有4個颱風並存,將會再創歷史的新紀錄(過去在11月份,從來沒有過同時有4個颱風並存的紀錄),關鍵觀察點就在今天,預估它們分別是銀杏、桔梗、萬宜與準天兔颱風,目前最新,銀杏颱風快掛了,TD29也正在努力蛻變成天兔中。林德恩指出,由於這4個颱風距離實在是太近,會不會有藤原效應發酵,也是後續追蹤觀察的重點。(圖/翻攝自臉書/林老師氣象站)林德恩指出,對台灣最可能造成影響的準天兔颱風,研判在14日抵達呂宋島附近後,可能會有轉向的趨勢,主要影響的2個環境變化因子,一是太平洋高壓東退或減弱,讓天兔有著更多向北分量;另一個是北方高空槽線的東移,並南壓至較低緯度,也會拉著天兔朝台灣東方不遠處北上,另一方面,由於這4個颱風距離實在是太近,會不會有藤原效應發酵,也是後續追蹤觀察的重點。
周末氣溫略回升!下周雨襲北東3天 第23號颱風「桔梗」有望發展
周末氣溫略回升,據中央氣象署表示,迎風面雨勢趨緩,不過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有局部短暫雨;下周一到下周三清晨則會到另一波東北季風影響,高溫下降3到4度,北部和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且下周還可能有颱風發展機會。未來一周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表示,明天(9日)起東北季風減弱,氣溫略回升,但迎風面地區雨勢稍為趨緩,尤其是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花東、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至於在氣溫部分也會略回升,氣象署指出,北部、東半部高溫約28到29度,中南部約30到31度,日夜溫差大;另外銀杏颱風已到南海並往西移動,不會侵襲台灣,預計9日遠離。不過下周一東北季風增強,下周二到下周三清晨仍會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據氣象署表示,這波冷空氣會造成溫度下降約3到4度,北部和東北部高溫約25度到28度,低溫22到23度,另外桃園以北和東半部會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署還表示,下周三白天過後東北季風減弱,溫度回升,下周四、下周五轉偏東風,溫度稍回升,東半部有零星短暫雨,而下周可能有颱風發展機會,一旦成颱將是今年第23號颱風「桔梗」。氣象署指出,目前菲律賓東方、關島西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未來有發展颱風可能,多數預測路徑朝菲律賓呂宋島前進,僅少部分路徑預測稍為偏北;另外關島東南方有兩個擾動幾乎連在一起且還在整合發展,由於一周後預測仍有很大變數,氣象署也會持續觀察。未來一周高溫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今晨苗栗16.1℃ 銀杏外圍雲系+東北季風「降雨顯著」…週末回溫
今(8日)受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臺灣附近水氣較多清晨,最低溫出現在苗栗三灣16.1度。對此,氣象粉專表示,週六(9日)之後隨銀杏颱風進入南海並逐漸遠離台灣,台灣附近水氣減少,氣溫也會緩步回升,北部可以回升到27至28度,中南部與東南部29至31度。氣象署指出,今天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臺灣附近水氣較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仍有機會下雨,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雨勢較為明顯、持續,容易有局部大雨,東北部地區更有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請多留意,至於新竹以南及澎金馬大多為多雲到晴,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今清晨各地偏涼,低溫約19至22度,白天北臺灣及馬祖氣溫較昨天稍回升,馬祖高溫22度,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澎湖、金門約24至26度,其他地區為28至31度,中南部日夜溫差大,請適時增減衣物。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也指出,今受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台灣附近水氣較多,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機會下雨,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大台北山區,容易有局部大雨,雨勢較為明顯且持續,尤其東北部更有以整天為主的局部豪雨發生機率,至於其他地區則大多為多雲到晴。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昨也發文指出,週五持續受到北方涼空氣南下影響,氣溫顯著下降,北部及東半部地區的白天高溫21度至24度之間,入夜最低可達19度左右。中南部的白天氣溫則稍微高一些,約在25度至27度之間,但受到天空雲量較少,輻射冷卻效應影響,晚上氣溫會在18度至20度。高山地區的氣溫將會更低。粉專提醒,對於計劃前往高山健行的民眾來說,應該提前做好保暖準備,確保攜帶足夠的防寒衣物。天氣方面,受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水氣影響,北部以及宜花地區全天都是陰陣雨天氣,整體感受濕濕涼涼的,其中宜蘭山區雨勢較大。中南部陽光露臉,天氣穩定不太會下雨。粉專續稱週六之後隨銀杏颱風進入南海並逐漸遠離台灣,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只剩下宜蘭與北海岸有短暫陣雨,其他各地都是晴時多雲或多雲時晴的天氣。氣溫也會緩步回升,北部可以回升到27至28度,中南部與東南部29至31度。銀杏颱風向西緩慢移動,將會進入南海,下週在南海一帶活動,並漸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粉專提醒,颱風造成台灣沿海風浪大,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沿海及恆春半島、綠島、蘭嶼易有長浪發生,如果要去海邊活動,要特別注意安全。粉專指出,未來一週西北太平洋持續有熱帶擾動或颱風發生機會,也不排除路徑有比較靠近台灣的機會,但下週北方系統相對之前較活躍,颱風或熱帶擾動路徑變數很大,還需要持續觀察。
「小鋼炮」銀杏颱風眼超清晰!還帶1個小跟班 今晚5地區防大雨
今(7日)白天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桃園以北、台灣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及東南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氣象署預報,今(7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及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新竹、苗栗及台東也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及澎金馬則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晚上之後颱風外圍雲系移入,迎風面北部及東半部降雨增多,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地區及大台北山區容易出現局部大雨,東北部地區更有局部豪雨發生的機率,中南部山區降雨機率也會提高一些;清晨會比今天再涼一些,各地低溫約18至21度,白天和今天類似,北部、東半部及澎湖、金門、馬祖高溫約22至25度,整天偏涼,中南部可來到28至30度,日夜溫差大。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銀杏還帶著一個小跟班。(圖/翻攝自臉書/林老師氣象站)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銀杏颱風已經抵達呂宋島東北方,進入巔峰狀態,颱風眼清晰可見,核心不大,算是小鋼炮型的,今(7日)穿越呂宋島北方近岸,明(8日)進入南海,繼續西進;因為颱風環流偏小,東北季風偏強,共伴效應發生的位置會發生在日本琉球群島南側,離台灣尚遠,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雖然也會下大雨,但這算是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水氣的地形性降雨,其他地區則以陣陣強風為主,影響不大。氣象專家林得恩則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銀杏還帶著一個小跟班,銀杏颱風循駛流場導引,繼續往西北西轉偏西方向緩慢移動,將通過呂宋島北部近海,隨後進入南海;由於暴風圈偏小(180公里),預期的共伴效應並不顯著,今、明2日受東北季風及銀杏外圍環流雙重影響,迎風面的北部及宜花地區會有大雨到豪雨等級的降雨,尤其是宜花地區。林得恩指出,根據今晨最新歐洲ECMWF數值模式顯示,銀杏過後,還帶著一個小跟班,這個新生的熱帶擾動強度發展相當有限,目前評估將暫以熱帶性低氣壓為主,預估11日,接近菲島北部或近海,12日就會通過,隨後也是進入南海,而台灣12日、13日東半部的下雨,都跟這個小跟班有關。
嘉義蛋雞場爆禽流感!急撲殺逾5.8萬隻 蛋商曝:蛋價恐再上漲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防檢署)今(3)日表示,獸醫研究所通知,嘉義縣朴子市1蛋雞場(主動通報)確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已由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依標準作業程序執行58,480隻蛋雞(40週齡及44週齡)撲殺銷毀作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作業。據統計,113年迄今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計36例(陸禽29場、鴨3場、鵝4場)。對此,有中部蛋商透露,先前國內蛋價慘跌,許多蛋農提早進行淘汰換羽作業,投產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因此上週蛋價已經開始走揚,如今正值禽流感旺季,若疫情持續延燒,蛋價恐怕還會有一波漲幅。防檢署表示,我國候鳥上游國家日本、韓國禽流感疫情持續升溫,臺灣位於候鳥度冬遷徙路徑上,目前抵臺各類群冬候鳥分布於西南沿海、關渡、蘭陽平原、桃園沿海,又以雲嘉南沿海、蘭陽平原出現較大群聚,請養禽業者應嚴防候野鳥與場內家禽接觸,並應持續落實防疫,以降低場內禽隻染疫的風險,正確生物安全操作方式,請業者參考防檢署禽流感資訊專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itVpC00qs)或禽場生物安全手冊(https://www.nvri.gov.tw/Module/PageContent/PageFile/3696.pdf)。防檢署籲請養禽業者,時值候鳥遷徙季節,且日夜溫差大,除應持續維護禽場防鳥設施外,也應做好門禁管制及場內外消毒等生物安全工作,並做好禽舍通風及保溫措施,每日自主觀察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發現異常立即通報、即時處置,以利控制及防範疫病傳播,未依規定通報者,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撲殺動物不予補償且另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
5旬婦後腰疼痛有燒灼感!檢查竟是皮蛇作祟 醫曝「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58歲邱女士因後腰部位疼痛多天並伴隨著灼燒感,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邱女士後腰半邊局部神經痛且皮膚有水泡,應為帶狀皰疹感染,幸好及早就醫,經抗毒藥物治療並休息安養後,已經康復。一生近三分之一機會得「皮蛇」 曾得水痘、年紀大機率高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蒲柏瑞表示,醫學名稱為「帶狀皰疹」,就是臺灣大家熟知的「皮蛇」或「飛蛇」。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皰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而50歲以上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為28%,越高齡者出現皰疹後神經痛機率越高。灼熱、發燒、倦怠是前驅症狀 儘早治療減少後遺症蒲醫師指出,帶狀皰疹特徵為沿著皮膚感覺神經分布,出現單側、疼痛、水泡性的皮疹,但在皰疹出現前數天就可能有灼熱、感覺異常,輕微發燒、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數天至數星期內會在發紅之表皮上長出內容物清澈之水泡。神經痛的感覺常被描述為具燒灼感、刺痛、麻痛等,情況嚴重時,連衣服摩擦到皮膚都會感到異常疼痛。若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冬天日夜溫差大,老年人抵抗力差更易引發「皮蛇」纏身。建議施打疫苗加以預防 運動、飲食、規律生活可提升免疫力蒲柏瑞醫師說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議Shingrix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成人,及18歲以上有免疫、代謝、血液性疾病、HIV感染者及罹患惡性腫瘤等高風險族群。感染過帶狀皰疹的人,未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建議可在感染半年後施打疫苗;對疫苗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發燒中、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不適合接種。蒲醫師建議,眾經由適當運動、規律生活以及飲食均衡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有症狀可向醫師尋求專業諮詢。
22歲女感染黴漿菌!竟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治療1周才出院
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不見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住院一周才康復出院。服藥仍反覆發燒 呼吸喘感染「黴漿菌」肺炎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指出,患者到院時主訴低燒(攝氏37~38度間)、乾咳症狀,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仍反覆發燒,治療一周不但未改善還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的症狀,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到醫院就醫,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抽血檢查後確診是黴漿菌肺炎。症狀惡化成「壞死性肺炎」 後線抗生素治療好轉雖醫療團隊立即以第一線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再照x 光發現肺炎未改善,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出現壞死性肺炎症狀,緊急加強後線抗生素治療一周,病況才終於穩定出院。張祐維醫師指出,黴漿菌有「行走的肺炎」之稱,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雖飛沫傳染感染性極高,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通常治療五到七天就可以痊癒,像該個案既年輕且出現壞似性肺炎併發症相當罕見。患者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久乾咳或持續發燒應就醫「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門診中這名旅日返台的年輕大學生就是旅日返台後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提醒民眾如出現乾咳或持續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避免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42歲男起床「左手發麻」竟是心肌梗塞 醫示警3症狀盡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而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的廖茂芳醫師也提醒,近年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民眾只要感覺到「胸悶、胸痛、喘」就可能是警訊,千萬不能輕忽。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廖茂芳醫師分享自己經手的個案,台中一名42歲的林先生某天早上起床時,發現左手發麻,雖然當時仍能正常行走和對話,但仍家人的勸說下就診。廖茂芳表示,雖然林男沒有明顯的胸悶或胸痛,但自左胸延伸至肩膀和手臂的刺痛感,讓醫師不敢大意,經檢查後確診為心肌梗塞併發中風,所幸治療後沒有大礙。不過廖茂芳也指出,其實患者在一週前就曾感到輕微胸悶和喘,但並未重視。廖茂芳解釋,心肌梗塞並不一定會像電視劇中那樣劇烈發作,只要出現胸悶、胸痛或喘的症狀,就應提高警覺,特別是吸菸者和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的人更需注意。隨著心肌梗塞年輕化的趨勢,廖醫師呼籲年滿40歲的中壯年人應定期測量血壓,並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追蹤血脂和膽固醇,以預防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事實上,衛福部也曾在官網表示,每當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因此日夜溫差大時,罹患心血管疾病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務必注意三高控制及低溫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並且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儘速就醫。衛福部提醒,如發生疑似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須牢記保命兩要訣,第一點是搶時間,第二點是打119正確就醫。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該打119,並以最快速到達醫院,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急救處理,有助於搶回寶貴性命及減少後遺症。此外,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以及早發現身體異常,俾能及早調整不良生活習慣及控制三高等危險因子,遠離疾病威脅。
混血女大生赴日探親小感冒 回台「右肺白一片」確診染黴漿菌肺炎
日本爆發黴漿菌疫情,台中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日夜顛倒追劇加上入秋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被檢出黴漿菌感染甚至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症狀;亞大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觀察門診亦發現,近1周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占將近5成,國內疫情似乎蠢蠢欲動。入秋後日夜溫差大,門診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案例。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作息日夜顛倒加上溫差大,出現低燒、乾咳就醫,服藥1周未改善甚至會呼吸喘、咳嗽、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赴台中醫院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確診是黴漿菌肺炎,且併發罕見壞死性肺炎症狀,約1.5個月才痊癒。台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表示,黴漿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且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但因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近日黴漿菌感染人數暴增,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及大學生感染嚴重肺炎案例。此外,觀察今年門診,黴漿菌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多3成,推論與國內口罩政策解除有關。鄭詩橤觀察亞大醫院兒科門診則發現,院內住院病童中將近一半是感染黴漿菌,加上門診也有不少小朋友發燒、咳嗽,雖然病情不算嚴重,仍擔心黴漿菌疫情可能蠢蠢欲動。她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因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良好,免疫力佳者甚至可能無症狀,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容易被忽略,但也有不少幼童免疫力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疲於奔命,提醒民眾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
下周三迎「霜降」 命理師揭開運密碼:好事成雙
今年「霜降」在國曆10月23日,農曆為9月21日,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命理師指出,這個節氣後天氣就會越來越冷,相關開運密碼也曝光,可以好運成雙、福從天降。命理師柯柏成在臉書指出,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節氣過後就向冬季過度,顧名思義這個節氣,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柯柏成提醒,這個節氣的開運密碼是紅色,可以以這個色系為主做穿戴,另外當季的火紅水果為柿子,這種暖色系水果也是霜降節氣的開運密碼。另外,農曆9月19日(國曆10月21日)是民俗傳統上觀世音菩薩的3大日子之一的出家紀念日,民間傳說過去世西峪國妙莊王有3個女兒,長女妙因、次女妙緣、三女妙善,三公主妙善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應化身,由於自幼喜愛佛法不慕榮華,長大成人後就在這天於香山白雀寺出家報父母恩。柯柏成表示,需要轉運的民眾,可以在這天用單數柿子作為供品,前往觀世音菩薩的寺廟祭拜,之後在霜降節氣的時間食用每顆柿子食用前默誦108次「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加持更有效。如果今年各方面不甚如意,可以利用這個簡單的方法替自己有效轉運,並祝福霜降節氣,好「柿」成雙。◎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寒露忌貪涼「防心血管疾病」 宜吃柔潤食物解秋燥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寒露,代表深秋到來,氣候由涼爽逐漸轉為寒冷,地表的露水寒意更濃,因而稱為寒露,今天也適逢東北季風來臨,氣溫明顯降低。依照老祖宗的傳統,寒露需忌涼食,主要是寒露的氣溫漸低,此時地面的寒氣可能會透過腳部蔓延至全身,也就是老一輩常說的「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因此需要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建議不要打赤腳或穿涼鞋拖鞋。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受訪指出,寒露時容易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關節不適,尤其是早晚溫差大,更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此外,寒露後天氣乾燥,人體水分容易流失,皮膚乾澀、緊繃至脫屑的情況會加劇,可能出現季節性過敏或反覆搔癢紅疹。關節也容易受到天冷影響而容易疼痛,邱柏豪表示是受到體內寒濕加重的影響,飲食建議多吃一些「柔潤食物」,才能解秋天的燥氣,例如芝麻、蜂蜜、梨子、柿子、銀耳等;少食辛辣之品,如蔥、生薑、蒜類、辣椒;也可適度食用溫補脾胃的食物,如桂圓、紅棗、薑湯等,來增強體內的陽氣,同時要多補充水分,防止皮膚過度乾裂。所謂「秋收」、「冬藏」,進入秋冬就要轉為收斂,調養生息,建議生活作息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免陰寒之氣、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有助舒展肺氣。
烈日下曝曬工作 花蓮男突發癲癇送醫不治
時序入秋季,炎熱暑氣仍未退,花蓮1名39歲男子在豔陽下工作,突發癲癇症,到醫院時體溫已飆升超過攝氏40度,經搶救仍因多重器官衰竭離世。面對高溫的「秋老虎」,花蓮門諾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凱迪13日說,此一時刻更容易熱感冒、中暑,提醒在外工作一定要補充水分,避免熱傷害意外。8月下旬,花蓮1名39歲男子在戶外烈日下長時間工作,因耐不住高溫,突然癲癇發作,患者到院時體溫已飆升達到攝氏40度,情況危急,院方雖立即降溫處理,但心律不穩,生命徵象低,一度裝設葉克膜搶救生命,仍因多重器官受損及腸胃道大量出血不治。院方說,男子年紀還是壯年,但過度肥胖,對於體重過重或平時缺乏運動的人來說,豔陽下工作或突然劇烈活動,會增加熱中暑,導致器官衰竭等風險。楊凱迪表示,花蓮地區白天溫差大,尤其「秋老虎」威力仍不可小覷,在烈日曝曬下,氣溫升高速度快,在戶外從事體力勞動,未即時補充水分,人體水分很容易快速流失,務必定期補充水分,並保持警覺,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若出現不適應立刻休息,並且最好與人同行,以便在突發情況時及時求助。楊凱迪也提醒,身體狀況特殊或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險族群,因為這些疾病會降低身體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也可能因代謝負擔較重,同樣要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三重6旬翁鬼門關前走一遭 酒後抽搐昏迷機靈警CPR救回一命
新北市三重區日前發生一起救護案,65歲洪姓老翁凌晨4時許與友人睡覺後,在騎樓按鈕不穩被員警看到,並上前關心其情況,講沒兩句老翁就應聲倒地,當場失去生命,隊員警當場施以心肺復甦術將其救回,住院治療後無礙出院。據了解,洪姓老翁日前在正義北路與友人聚餐,過程中有飲酒,而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他,在出門店後狀態明顯不佳,正在執行望守勤務的三重所員警林俊凱看到,立即上前關心,故意到洪男突倒地抽搐,不斷用頭撞擊地板,林員立即用手護住老翁,同時通報救護人員。在救護人員之前,洪姓老翁失去意識且無呼吸反應,林俊凱立即機警判斷,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老翁恢復心跳,救護人員趕抵後趕到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治療,檢查後無妨礙順利出院。三重警分局局長黃國政表示,近期天氣不穩定,早晚氣溫差大,民眾應隨時關注身體健康,避免飲酒過度,民眾也應普遍關注健康狀況,避免事故發生。
今迎處暑!4生肖注意健康和安全 開運養生與禁忌一次報你知
2024年8月22日22點56分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躁」。《易經》中講天人合一,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養生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四時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遷,是自然界變化的一個規律,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養生就跟做事情一樣,一定要順勢而為,方能成功。2024年「處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多主意外之災,出差或外出旅行必須注意安全第一,不要作危險性的運動,以免樂極生悲,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以下從食衣住行育樂探討「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還是比較弱,不適合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也有“燥”的特點,過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及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裡,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交神,食材的運用如下:枸杞、紅棗、甲魚,能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可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助清熱安神。除了以上的食物外,還需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寒冷的水,防止寒冷傷肺,多吃當令水果防燥邪,比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二、衣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了。三、住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面以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如果寒氣大量積累在小腹部位的話,則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症狀。四、行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得到完整的睡眠,自然避免陰虛火旺,能強健益氣。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若經常熬夜,體內的陽氣損耗就變多,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另外,除了不要熬夜之外,還應該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一些。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才符合養生學的觀點。五、育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六、樂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今立秋!4生肖注意健康 養生開運、禁忌一次看
2024年8月7日08點10分節氣來到「立秋」,秋,即禾與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豐收的季節;此時梧桐樹開始落葉,故「落一葉而知秋」!秋,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2024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龍、猴、豬,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此外,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乾、喉嚨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多吃些養肺潤肺的食物。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養肺的蔬菜包括蓮藕、百合、銀耳、木耳、山藥、胡蘿蔔、豆腐等。水果如梨子、蘋果、山楂、荸薺等。果仁類如杏仁、核桃、花生、松子、芝麻等。蜂蜜是秋季養肺潤肺的好食物。2.清熱解暑要繼續清熱解毒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粥、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益處多多。3.涼性食物要適量涼性食物要適量食用,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古人云:「秋瓜壞肚」,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弱,還未完全恢復,因此剛剛入秋養好脾胃很重要。4.「少辛增酸」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要克制一下,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番茄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秋天乾燥易便秘,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空心菜、胡蘿蔔、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帶、紫菜等。6.忌暴飲暴食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往往會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7.忌油膩、煎炸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8.進補的好季節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狗肉不利於健康。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9.藥補不如食補“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用食補代替藥補是個不錯的選擇,秋季之後我們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無病亂補是會擾亂身體內部節奏,而且補藥吃太多小心變成毒藥。藥物和食物既然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別忘早晚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到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2.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避暑,又可預防空調病。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而且,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但是運動還是要堅持,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這樣的空氣浴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悶熱勿煩躁,天涼莫悲秋,「秋老虎「的燥熱威力不容小覷,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切忌悲傷憂慮。
熱到玻璃破了!日業者「1天狂收30件」詢問 小心6狀況風險大
日本東京市連續幾天遭遇35度以上的酷暑,導致窗戶玻璃由於高溫而破裂的情況突然增多,當地業者透露,現在每天都會接到高達30件以上的玻璃修繕案。對此,業者也分享防止窗戶龜裂的最好方法。據《朝日電視台》報導,窗戶修繕師傅高木實表示,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當陽光直射到窗戶玻璃上時,暴露的區域會變暖並膨脹,另一方面隱藏在周圍窗框或陰影區域後面的區域仍然處於低溫,而膨脹會對玻璃邊緣施加壓力,導致玻璃破裂,這種情況在夏季和冬季室內外溫差大時更容易發生。而其中夾絲玻璃最常見,他解釋很多人認為它耐用是因為它是用來預防犯罪,但實際上它是用於防火的,由於玻璃之間存在金屬絲,邊緣的強度並不如普通玻璃,更容易出現熱裂。當被陽光直射,其內部的金屬絲受熱時會膨脹和收縮,導致其破裂。而以下狀況也可能讓玻璃龜裂的狀況變得更嚴重:1家電、窗簾、寢具、衣物緊貼窗戶2遮光窗簾遮蓋玻璃表面3空調室外機及植物等放置在靠近室外玻璃的地方4鐵捲門降到一半以下5將玻璃貼上海報、紙張6在缺乏專業評估下進行隔熱和遮擋措施至於如何防止龜裂發生,高木實建議最好的方法是,在窗戶外面放置遮陽板之類的東西,來阻擋太陽的熱量。由於裂縫從窗框邊緣垂直形成,並以蜿蜒的方式發展,因此玻璃不太可能立即脫落或散落,但還是十分危險,高木實提醒一旦龜裂,先用紙板暫時保護玻璃,然後立即聯絡修繕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