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者
」 減肥努力甩肉又肥回去!科學家曝殘酷事實:細胞有「肥胖記憶」
社會主流價值觀總是灌輸女性「瘦才是美」,減肥之路對不少愛美女性而言無疑就是天堂路,好不容易瘦下來卻又不知不覺復胖,讓人身心飽受煎熬,究竟為何減重成功後「又會肥回去」?對此,科學家表示,很有可能是脂肪細胞的「肥胖記憶」在作祟。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總是減肥失敗,體重像是溜溜球般上下移動,背後可能參雜許多原因,但導致反覆復胖的始作俑者恐是「肥胖組織」。科學家發現,人體的脂肪細胞似乎「存在記憶」,當人們長期處在肥胖的情況下,這些細胞就會自動阻饒有助於瘦身的生理機制,使減重者更容易發胖,「記憶似乎可以讓細胞對糖或脂肪酸做出更快的反應,甚至以不健康的方式進行」,而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減肥時很難維持體重的一項原因。科學家指出,因為脂肪的「生物記憶」讓不少人胖得很冤枉,其實以演化角度來看是有跡可循的,從古至今對於生物而言,食物短缺問題一直都是歷史上的常見挑戰,為了能夠活下去,人類與動物早已演化成囤積脂肪的生理機制,減少熱量吸收與生物本能原先就是背道而馳。對此,科學家也透露,儘管脂肪細胞的記憶會不停干擾甩肉計畫,但透過「長時間維持較低或健康的體重,就能抹去肥胖細胞的記憶」,不過換言之若肥胖的時間越長,也意味著記憶越難消除,復胖機率將大幅增加。
五旬婦吃鍋後嚴重腹痛!還蔓延到後背 檢查竟是「膽結石阻塞」作祟!
56歲黃阿姨嗜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後,突然感覺右上腹隱隱疼痛,原本以為休息就會好轉,不料疼痛從右上腹脹痛、抽痛,甚至已傳達到胃部及後背部,逐漸延伸到右邊肩膀,也出現發燒、白血球異常升高症狀,只好趕緊掛急診,檢查結果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發炎。她只好聽從醫師建議先採取禁食、抗生素治療,待急性期過後擇期安排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降低日後再發生機率。膽結石好發年紀大、女性、肥胖者 平時症狀無法察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毛士豪表示,膽結石是一種常見消化系統疾病,指的是膽囊或膽道內形成固體物質的結石。根據統計,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以年紀大、女性、肥胖、高膽固醇飲食、快速減重者等居多,但有結石的人不一定產生症狀,端看結石大小及位置是否足以造成併發症,因此許多民眾平時可能根本無法察覺。反覆收縮性疼痛 嚴重恐誘發急性膽囊發炎毛士豪解釋,因膽囊收縮時,若膽結石會堵住膽囊出口,導致膽汁沒辦法順利排出,引起典型的右上腹痛,這種疼痛經常在進食後出現,尤其是攝取高脂肪食物後,患者會感覺反覆性且收縮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的膽絞痛,有時也會伴隨噁心及嘔吐,萬一時間拉長,造成膽汁滯留,就可能會引發急性膽囊發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如有症狀切勿拖延毛士豪強調,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僅需在腹部切開三至四個1~2公分的小傷口,然後以特殊器械在放大電視畫面下摘除膽囊,術後傷口疼痛輕微、傷口小、感染機會低,且有住院天數短、恢復快等優點,對患者負擔較小。毛士豪提醒,膽結石手術有多種治療方案,術前務必與醫師溝通,多數病患會在術後半年恢復正常,未來需避免吃高油脂的食物,以免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平常也建議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膳食纖維幫助消化,減少膽囊負擔。
「菜吃很多」排便還是很不順暢 營養師列4大常忽略關鍵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便祕的困擾,據統計,全台有超過500萬人深受便秘所苦。營養師彭逸珊直言,為何菜吃很多還是面臨便秘問題,那是因為吃錯菜了。營養師彭逸珊列出4個常忽略的順暢關鍵,有困擾的人不妨可以參考一下。彭逸珊在粉專《愛健康營養師 珊珊》表示,要順暢沒這麼難,從小孩到老人都有的困擾,飲食上大家知道要多吃菜、多喝水,但其實有沒有吃對蔬菜很重要。彭逸珊點出4個常見問題,一吃錯菜,選對高纖蔬菜很重要,例如一盤高麗菜跟地瓜葉膳食纖維可以差3-4克,挑錯自然纖維少很多;二油不夠,常發生在減重者身上,餐餐都水煮很容易便秘三水太少,成人每天需要喝至少2000ml的水,膳食纖維高,但水分不足是會造成更嚴重便秘;四挑錯產品,可以適當補充酵素、益生菌,但千萬別選有番瀉葉、臘腸樹果實或蘆薈素等成分的產品。彭逸珊提醒,除了膳食纖維和水分之外,減脂期降低油脂攝取時也容易發生這個狀況,如果飲食上做出改變、但效果不彰,可以考慮使用不含(食品級)瀉劑的保健品,不過記得睜大眼睛挑產品。
生食竹筍可致命!常見4食物也要注意 醫:沒處理好恐中毒
竹筍是餐桌上常見美食,其高纖、低熱量特性也深受減重者喜愛,但要切記不能「生食」。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指出,生食竹筍會造成氰化物中毒,嚴重可導致死亡,另有4種常見食物若沒處理好,也會有中毒風險。楊振昌在節目《健康2.0-名醫觀點》表示,吃下含有氰酸的生竹筍會導致氰化物中毒,身體使用氧氣的能力會被抑制,進而出現缺氧、酸中毒,嚴重可產生抽筋甚至死亡,且國內國外都有類似案例,例如泰國曾有食用未烹煮、僅醃漬竹筍,造成10人中毒事件。楊振昌強調,即使是市面上真空包裝的竹筍食品,食用前也需先煮熟才能吃,而樹薯、豆薯、馬鈴薯等薯類,以及金針花,若食用不當也會導致食物中毒。樹薯與竹筍類似,需以加熱、日曬方式破壞氰酸或類似化合物,一般市售樹薯粉已經過處理,不需過於擔心,但若食用未處理的樹薯,會造成B12缺乏,出現貧血、失智或神經系統問題;塊根部可食用的豆薯,其豆莢含有毒的魚藤酮,食用會導致酸中毒,台灣曾有人中毒獲救,但不幸成為植物人案例。馬鈴薯與金針花則分別有龍葵鹼、秋水仙鹼,沒處理好同樣會引起中毒反應。如果不小心中毒則要盡速就醫,多喝水、運動流汗都對排毒沒有太大效果。
九旬翁突腹痛!醫竟取出「一坨綠豆」 醫嚇:膽囊全是結石
春節將至,許多人都等不及大啖美食,但有位九旬老翁過年期間吃太油膩,年後開始出現腹痛,且數周後並沒好轉,疼痛不減反增,經檢查發現膽囊腫脹且內有大量的膽固醇結石。對此,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吳東琰指出,膽結石無症狀不需治療,有症狀則需手術,而膽結石高風險族群包括高膽固醇、高油脂飲食者等,應小心復發,增加罹患膽囊癌的風險。吳東琰指出,有名九旬老翁平時除了吃藥控制高血壓外,並無其他疾病或異常,但年後右上腹及上腹卻突然疼痛,原以為是過年期間吃壞肚子,便不以為意。豈料數周後並沒好轉,疼痛不減反增,才至急診檢查,經血液檢查、腹部電腦斷層及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膽囊腫脹且有結石,經評估需手術治療。吳東琰表示,患者膽囊內有大量的膽固醇結石,因此安排手術切除膽囊,降低產生併發症的可能。醫師說明,膽囊負責儲存及排除膽汁,膽汁主要以膽固醇、膽鹽及膽紅素組成,只要成分比例改變,就可能形成結晶,生成膽結石,如果膽囊收縮功能不佳,無法順暢排除膽汁,也可能造成膽汁過濃而形成結石。而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除了高膽固醇高油脂飲食者、年紀大於40歲、女性、孕婦、肥胖者、迅速減重者外,基因也可能是影響因素。膽結石的併發症可大可小,最常見為右上腹痛(膽絞痛),常併發急、慢性膽囊炎,嚴重可能造成膽道阻塞、膽囊蓄膿、胰臟炎、膽囊腸道廔管、膽石性腸阻塞,甚至進展為膽囊癌。目前全球醫學認為無症狀的膽結石不需要治療,觀察及調整生活型態即可,而有症狀的膽結石則建議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最後吳東琰說,適逢年節,餐桌上少不了高油高鹽的美味佳餚。呼籲民眾,除了多喝水、調整飲食,盡量避免吃精緻食物外,多運動、少久坐也是預防膽結石的方法之一,也建議有膽結石病史的民眾應更加注意,切勿暴飲暴食或三餐不定時,以免膽結石反覆復發,增加罹患膽囊癌的風險。
冷到爆!營養師推「9種爆汗食物」 吃完像自帶暖爐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許多民眾紛紛拿出大衣、厚棉被來抗寒。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近日也在臉書發文,分享「9種產熱爆汗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取得方便,光吃就能提高代謝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養成燃燒體質「自帶暖爐」。營養師高敏敏分享的「9種產熱爆汗食物」:1、老薑老薑含有豐富的「薑烯酚」可以使身體暖和,高敏敏建議,民眾在天氣寒冷時,可以來碗蛤蜊薑湯或熱薑茶,幫助身體暖和。2、辣椒「辣椒素」是辣椒的辣味來源,辣度越高越能感到身體發熱,此外,辣椒素也可促進血液循環,若是較為怕冷的民眾,可以適量吃辣來幫助排汗,但高敏敏也提醒,腸胃道較為敏感者要避免空腹吃辣。3、黑胡椒黑胡椒含有「胡椒鹼」可以幫助驅寒保暖,且黑胡椒也能幫助抑制脂肪合成,因此減重者可以用黑胡椒做食物調味。4、薑黃薑黃富含「薑黃素」,可以幫助身體產熱、提高代謝力,薑黃還有豐富的鐵質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5、大蒜大蒜中的「蒜素」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代謝力,建議將大蒜壓碎後等15分鐘再食用,平時也可以將大蒜融入料理中,像是蒜頭雞湯、炒菜等都相當適合。6、韭菜韭菜屬於辛香料食材,能幫助血液循環,高敏敏建議,不只怕冷的民眾可以食用韭菜,也推薦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適度食用。7. 熱紅茶紅茶中的「茶黃素」能促進能量代謝、維持體溫,過去研究指出,喝完熱紅茶後體溫下降速度會比較慢,代表能維持比較長的體溫。 8. 70%以上巧克力巧克力雖然屬於甜食類,但70%以上的巧克力糖添加的較少,且含有「可可多酚」能保持身體循環力,此外還含有咖啡因、類黃酮及可可鹼,其中類黃酮能增加大腦血流量,可可鹼則可協助調節情緒。9. 肉桂肉桂中含有「肉桂醛」,有助身體產熱、提高體溫,因此平時習慣喝咖啡的人,可以在咖啡中加入適量肉桂粉,幫助暖身。
吃火鍋可以減肥嗎? 減重名醫:掌握3關鍵也可吃到飽
下雨後氣溫跟著遛滑梯,只要天氣稍稍變涼,火鍋店裡就是擠得滿滿都是人,三五好友大多相約到吃到飽火鍋店來個大進補,不管是香辣有味的麻辣鍋、泡菜鍋,或是香醇可口的涮涮鍋、起司鍋、臭臭鍋……,每一種都很受歡迎,各種口味滿足不同的喜好與選擇。不過,這溫度一降,可真是減重者的一大考驗,因為隨隨便便一頓火鍋餐舒服吃完,心裡可就不舒服了,一頓熱量少說800大卡起跳,稍有不慎「嘴一滑」,攝取熱量就破千卡警戒線,這可怎麼了得!做好熱量總量管制「減重者真的碰不得火鍋嗎」?腸胃肝膽科醫師蕭敦仁表示,口腹之慾每個人都需要得到滿足,火鍋當然不是減重世界的洪水猛獸,就連長年重視控制飲食的他,也偶爾會吃吃火鍋變換口味。減重的人照樣可以吃火鍋,只是方式要稍微改變,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也要有所節制,必須「有計畫」的聰明吃火鍋,才不會吃得過多或暴飲暴食,讓腸胃受不了,或是身材變了調。在吃火鍋的時候必須做到「熱量總量管制」!蕭敦仁表示,一般而言,我們將早餐設定在300大卡到400大卡之間,午晚餐約可500大卡到600大卡左右,以這標準來檢視食物的熱量,比較容易判斷哪些食物熱量過高該少吃,哪些食材熱量低,就算吃到飽也無所謂。跟著做,盡情享受美味以自身享受美食的經驗為例,蕭敦仁指出,想盡情享受火鍋美味的人,可以針對湯頭、食材、醬料三方面加以選擇:湯頭:在湯底的部分是基本,原則上,味道愈清淡、添加物愈少的,熱量就愈低,市面上有很多店家推出新口味的豆漿鍋、牛奶鍋,甚至是起士鍋,基本上是敬謝不敏,尤其是很多人喜歡的麻辣鍋、巧克力鍋等,都屬於高熱量的湯頭。這些湯頭都會讓你在吃一樣的食材同時,不知不覺中比別人多吃進到熱量下肚,控制體重者應該是要選擇熱量最低的湯頭為優先,才可減少熱量攝取。在家自製湯頭時,建議以蔬菜代替雞骨或大骨當底。蕭敦仁進一步說明,很多人都知道自製湯頭較能掌控健康及衛生,但卻忽略了過濾掉高湯的油脂這個步驟。建議平常在家製作高湯時,不要立刻食用,先將高湯放涼冷凍起來,之後在冷凍狀態下,將凍結在上層的油脂及殘渣刮除,這樣做出來的湯底會更加清甜。食材:加工食品像各式各樣的餃類和丸子類等,少碰是大原則,因為其中蛋白質含量較少,但脂肪含量卻很高。蕭敦仁表示,真的想嚐味道的話,也以花枝餃和鱈魚丸為佳,至於火鍋中不可少的主角肉類部分,也建議以雞鴨魚這類「白肉」取代豬牛羊這類「紅肉」。主要是因為白肉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同時油脂也比較低,當然也並非一定要吃肉,在沒有膽固醇等健康顧慮下,也可將主食改點海鮮類,熱量相對較低營養也是足夠的。增加纖維質的蔬菜可多吃,是減重者不可或缺的食材,想增加飽足感也可藉由白菜、香菇、金針、玉米或蘿蔔等來增添。通常在吃火鍋時,都有飯、麵和冬粉等澱粉類作為主食,建議以蒟蒻麵或其他低熱量替代物來取代,亦可減少過多的熱量。醬料:吃火鍋的沾料也要特別注意,涮涮鍋因為味道清淡,常會習慣搭配重口味的醬料,這可是熱量攝取的大陷阱。不要小看很多人愛吃的沙茶醬,蕭敦仁表示,小小的一湯匙熱量就破百,其他常見的沾醬如花生粉、麻油、辣油等,這些調料都有著超高熱量,而且都能刺激人的味蕾,使食慾更加旺盛,讓人不知不覺又多吃了一些預期外的食物。建議用蔥、蒜、薑、香菜等天然辛香料,加少許醬油或薄鹽醬油來代替醬料,或者選擇用醋或醬油來沾取,至少熱量不會那麼高。掌握原則,美味無負擔吃火鍋時,一人一鍋的涮涮鍋,比起大家共鍋更容易控制熱量攝取,同時建議準備一個小湯匙,當火鍋湯大滾時,中間部分的油跑到鍋緣時,用湯匙撈除浮油。雖然只是小小的動作,卻可幫減少熱量。蕭敦仁強調,執行減重計畫當中,火鍋不是不能吃,是量的問題。掌握吃火鍋熱量總量管制原則,記住湯頭選清湯、食物吃原味、沾醬盡量少,把握以上「教戰守則」,今年秋冬,你也可以聰明無負擔的享受「溫暖火鍋趴」囉!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甜食控看過來!想減肥又怕挨針,合併用藥控制你的「情緒饑餓」
瘦瘦筆風靡全球,但挨針實在讓人皮皮剉!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表示,肥胖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包括一般肥胖、情緒飢餓與心理疾病飢餓,對於想減重卻不敢打針的肥胖患者,可使用合併用藥策略。診間一位3旬女性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難以克制食慾,體重重達80公斤,BMI值更逼近30!拼命瘦身仍不見起色,苦於體型而至醫院求診,起初使用血糖用藥控制體重,接著加入口服藥抑制食慾,搭配運動雙管齊下成功甩肉,未來更有望逐漸減少用藥劑量,邁向夢想中的芭比身材。肥胖族群有這些 3種「情緒飢餓」警訊要注意夏日來到減重門診的民眾,常見的有愛美瘦身需求者以及本身肥胖者,求診患者主要為一般肥胖,其次為情緒飢餓族群,其他還有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1. 一般肥胖肥胖如何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至24之間。過重:24<=BMI<27輕度肥胖:27 <= BMI < 30中度肥胖:30 <= BMI < 35重度肥胖:BMI >= 352. 情緒飢餓(心理性/情緒性進食)指的是因情緒導致的飢餓,無法抑制暴飲暴食的行為而形成的肥胖,因此想要減重,如何排解壓力與「抑制食慾」為此族群的功課。周莒光醫師舉例,壓力性進食與情緒性進食的特徵是會為了減重而激烈或多日斷食,但當身體不適或感到壓力時又開始暴飲暴食。而且個案進行飲食紀錄時,常常傳達出挫折感與情緒低落的問題,若旁人能提供情感支持,加上藥物治療較有助於控制體重。他提醒民眾應注意下列警訊,及早尋求專業治療:(1) 身形已肥胖,仍然忍不住想吃東西(2) 大吃大喝後感到極度罪惡感(3) 曾做出催吐的極端行為3. 其他類型飢餓例如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占比僅約1成。若因精神疾病如憂鬱症、暴食症導致的暴飲暴食,可轉介至身心科共同治療。肥胖代價越來越高 醫病溝通減重用藥策略依據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民國106-109年成人肥胖率已攀升至23.9%。1以行政院109年常住人口2,383.4萬人2來算,台灣約有569.6萬人肥胖,亦即每4個人裡面就有一位肥胖者。周莒光表示,台灣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相關,體重越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就越高,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從減重手術到放置心血管支架、中風治療,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單單靠意志力很難減重,使用藥物協助減重會比較有成就感,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與運動,及早治療控制體重。與肥胖相關的常見慢性病:1. 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2. 心血管疾病3. 中風4. 代謝症候群5. 睡眠呼吸中止症新型複方口服減重藥物 降低患者對甜食渴望停滯期與復胖一直是減重者的困擾,周莒光提醒,減重若急於求成,無法從根本問題解決口腹之慾者,復胖危機將很快找上門。而過激飲食者,總熱量攝取過少易流失蛋白質與肌肉,體態也無法維持好的狀態,建議採用漸進式減重較為安全。診間常見的復胖案例:1. 達到體重下修目標後的疲乏鬆懈2. 透過減重手術者,術後沒有改變飲食習慣而形成的復胖該類型患者最明顯的特徵是無法戒除特定飲食習慣,例如愛好甜食、炸物、正餐過量米食、不餓也想吃宵夜等。其中不乏社交因素飲食,例如上班族經常面臨的老闆請吃下午茶、同事揪團外送飲料,不餓也想吃成為肥胖當代問題。由於肥胖情況多為生理混和心理因素,每位個案肥胖情況與治療方針不同,對於情緒飢餓/心理性進食/壓力性進食,現有最新複方口服減重藥物,能同時減少飢餓感、降低食物渴望,有明顯特徵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會比較有效。此外,對於不敢打針的族群,也可調整減重策略。周莒光分享,診間約有1/3民眾使用口服藥物抑制食慾,醫師會評估個案體況調整口服劑量。不靠打針或催吐,也能以口服藥物搭配運動來控制體重,遠離慢性病危害。Reference1.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5562/File_18775.pdf2.https://www.dgbas.gov.tw/News_Content.aspx?n=3602&s=27386
澱粉不吃也會出事!維持身材穩定血糖 醫師推薦8可吃6不吃食物
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很多正在減肥或糖尿病患者,認為只要完全斷絕澱粉,就可以維持體重以及血糖,事實上斷絕澱粉也會讓血糖不穩定,甚至會引響身體機能。李婉萍在臉書上分享,她強調如何挑選對的澱粉食材?要怎麼換算?為最重要的事。澱粉的攝取也有講究,尤其減重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注意是否超量,澱粉在全榖雜糧類裡含量最高,佔了1天中攝取量的40%到60%,所以可以盡量選擇低澱粉量的食物,李婉萍也強調,不是斷澱粉後,血糖、體重指標就能穩定,並給出建議食用的食物澱粉克數以利計算。李婉萍表示,判斷澱粉含量是否高,可以嘗嘗看口感,若是鬆鬆糊糊的,就代表是高的,像是麵包、饅頭、蘿蔔糕、餅乾常見的加工食品就不建議選擇。營養師推薦選擇纖維量多的不精緻澱粉,像是糙米飯、五穀米,另外可以選擇還有原型的五雜糧類食材,像是地瓜、馬鈴薯、山藥。在飲食搭配上,令人時常誤會的蔬菜其實是澱粉類,比如玉米、芋頭、青豆仁,這些經常讓控制醣類的人忽略計算,造成澱粉攝取量失控。李婉萍在臉書上表示,如何控制澱粉量的攝取。(圖/李婉萍營養師臉書)李婉萍表示,1天建議的澱粉量為6到12份,1份醣為15公克,一般人的量為12份,減重者與糖尿病患者建議6份即可,李婉萍也分享到,如何將澱粉食物換算成熱量,以一份為單位,白飯、糙米飯、五穀飯,約4分之1碗(40g);中型馬鈴薯約2分之1個(90g);小型蕃薯約2分之1個(55g);山藥約1塊(80g);玉米約3分之2根(85g);薏仁約1又2分之1湯匙(20g);南瓜(85g);麥片約3湯匙(20g),需搭配蛋白質。另外糖尿病患者與減重者,營養師不建議食用,蘿蔔糕約1塊(50g);熟麵條約2分之1碗(60g);稠粥約2分之1碗(125g);吐司約2分之1~3分之1片(30g);蘇打餅干約3片(20g);小型菠蘿麵包約3分之1個(30g)。
不胖還硬減肥恐遭「加倍奉還」! 哈佛研究:增加糖尿病風險又易復胖
社群媒體形塑了現代人對體態的「正確認知」,但盲信纖瘦體態才是美的非肥胖者,若用劇烈方式減重恐會遭到「加倍奉還」,甚至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且據研究調查,全球已有數百萬人因此處在「慢性致死」的風險中,且絕大多數為女性。綜合外媒報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調查1988年至2017年20萬名年齡24到79歲,其中9成為女性的美國人健康資料,並用BMI將受測者分為瘦組(健康或體重過輕)、過重組、肥胖組;再導入「是否曾在4年內減重超過4.5公斤」的條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將曾經劇烈減重的受測者,再細分為:低卡飲食、運動、低卡飲食加運動、斷食、參加業者的體重管理、服用減肥藥,以及服藥加斷食加參加業者體重管理等7類。並得到過重與肥胖組人員無論用哪種方式減重超過4.5公斤,都能獲益且復胖機率較低;但令研究者訝異的是,「同條件下的瘦組不但無法獲益,且復胖與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都會增加」。研究人員指出,瘦組的激烈減重者在10年觀察期間,體重相比其他組增加2到7.7公斤、日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54%。研究員孫琦(Qi Sun,音譯)指出,其背後原因可能與體重快速下降後身體更容易渴望垃圾食物有關,「瘦的人故意減重將遭受負面後果,反之肥胖者即使只減掉幾磅或復胖也能獲益」。
台灣愈來愈胖!10年後恐破231萬人 「百人新調查」減重失敗原因出爐
根據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指出,在同以米飯、麵條等精緻澱粉為主食的東亞及東南亞國家中,台灣成人為第四胖!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劉燦宏理事長表示,根據國健署11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台灣成人的過重、肥胖率逐年攀升,18歲以上國人過重(BMI大於24)或肥胖(BMI大於27)率高達50.3%,相當於全台千萬成年人陷體重危機,其中又以35歲以上中壯年占比最高,世界肥胖聯盟更指出,10年後台灣BMI大於30的人口將突破10%,推估超過231萬人。力安妥診所蔡詩力院長表示,肥胖會引發三高、增加腦中風、冠心症等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研究也顯示,肥胖者每增加5單位的BMI,就會提升4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甚至誘發至少10種癌症,肥胖也會提升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大幅降低整體生活品質。蔡詩力呼籲若有肥胖或體重問題,應積極進行體重管理、有研究顯示降低5-10%體重,便能有效改善肥胖帶來的健康影響,避免對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敦仁診所蕭敦仁院長表示,多數人都曾經想過或實際減重過,但使用的方法會影響到成效,根據一項最新的「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顯示7成以上受訪者為了保持勻稱體型而減重,或已危害健康才進行體重控制,顯示多數民眾對肥胖的認知仍停留在體態層面,卻沒有意識肥胖為一種疾病。另外,近8成受訪者採飲食調整、運動解決肥胖問題,但滿意度卻不盡人意,近4成受訪者會於減重前先諮詢專業人士,6成不曾諮詢專業人士,受訪者平均減重期間為5.2個月,未見成效或復胖就放棄。減重失敗的受訪者中,以「缺乏意志力(42.8%)」、「無法克制食慾(35%)」、「太過忙碌(32%)」為主因。蕭敦仁表示,從臨床經驗和百人減重行為調查結果來看,減重會失敗通常都是因為以「缺乏意志力」和「無法克制食慾」。會產生食慾除了生理上的需求產生飢餓感,也會因為壓力或情緒關係而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當想吃的慾望被過度壓抑,食慾就會慢慢膨脹,最終變成「食慾怪獸」反撲,導致復胖惡夢連連,減重失敗!台灣現有的合法減重藥物有抑制食慾及減少油脂代謝兩種機轉,目前以抑制食慾為機轉的口服藥物是複方成分,能同時降低飢餓感與對食物的渴望,直接從腦部多巴胺迴路系統抑制對食物的慾望,幫助減重者更輕鬆、安全的打敗腦中的「食慾怪獸」。口服複方減重藥物不僅能達到減重效果,更被證實搭配行為調整,可達到4年以上的減重成效,幫助民眾真正擺脫復胖惡夢,且透過長期的體重管理,能改善糖化血色素、血脂、血壓等心血管參數,並提升體能、工作等整體生活品質,幫助民眾找回身心健康。35歲的陳小姐育有二子,家族肥胖史與不良的飲食習慣讓她在青春期時便有過重問題;生產完後身材更有如吹氣球般不斷膨脹,體重近乎破百100公斤、BMI逼近40。雖想減重,卻無法下定決心戒掉喜愛的甜食、含糖飲料!不斷增加的體重將她逼到崩潰邊緣,連身體健康都出狀況,引發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的打呼聲讓枕邊伴侶夜不能寐、夫妻間甚至為此爭吵不休。因為體重過重而引發一系列問題讓陳小姐身心俱疲,在親友建議下終於求助減重專科醫師,希望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幫助她做好體重管理。蕭敦仁院長表示,門診中常見此類反覆減重的個案,醫療團隊通常會先協助調整生活型態,搭配飲食、運動以及適當的藥物輔助,幫助個案控制體重並鼓勵其堅持,找回健康、良好的家人關係以及生活品質。為了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減重觀念,成功達到減重目標,蕭敦仁院長提出最新的「幸福減重計劃H.O.P.E.」觀念,首要從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Healthy life)做起、保持正向的減重態度(Open mind)、與專業醫療團隊合作,保持意志力 (Partner&Persist),即可掌握輕鬆減重,重拾幸福有希望的人生(Easy)。蕭敦仁院長呼籲有減重需求的民眾應採取專業的減重方式,透過專業醫療的協助,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搭配營養和運動,必要時輔以適當藥物,在專業團隊的協助與持續堅持下,就能安心、輕鬆地達到減重目標,且能維持長期持續的體重管理,擁有健康、幸福有希望的人生。
天冷食慾暴增免擔憂 減重者靠4方法有解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不少民眾可能也發現了自己最近胃口大開,食慾增加。面對這樣的變化,好日子診所家醫科醫師蕭伶茲解釋道,這是身體為了適應冬天的寒冷氣溫所發出的訊號,隨後她也對正在減重中的人表示不必擔心,只要確實做好4件事就可以了。蕭伶茲在臉書社團「好日子診所」PO文表示,如果民眾有發現自己最近食慾變大,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你的身體很正常,也很努力地在運作呢!」她解釋,「為了適應冬天氣溫的變化,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以維持體溫,所以身體會發出增加熱量攝取的訊號,這時候食慾變大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胃口大開對於有體重困擾的人來說有些傷腦筋,對此,蕭伶茲也提出以下4種方法,給民眾參考:1、欣然接受自己食慾增加你沒看錯,這時候不要把這個變化當作是可怕的敵人、瘦身路上的阻礙,因為有這神奇的恆溫機制,體內複雜的機轉與代謝運作才能正常維持,不因外在環境冷熱變化而改變或停滯;在冬天身體增加脂肪層而微微體重增加也是正常的,厭惡或排斥這樣的變化並沒有幫助,只會徒增自己的壓力。換個角度看,身體這段期間其實代謝率是增加的,如果善用這樣的變化,反而有利於瘦身計畫呢。2、保暖,保暖,還是保暖既然不希望身體增加自備的脂肪層來保暖,就一定要加強外加的保暖,防寒衣物、襪子、手套、帽子就都穿上,善用保暖工具像是隨身攜帶手暖爐,維持室內溫度的電暖爐,以及睡覺時使用電熱毯等。泡個熱水澡,能促進循環與放鬆身心,相較方便的手足浴來溫暖冰冷的四肢也很棒喔。此時各種活動需要消耗的熱量會更多,所以,運動的效果會更好,比起窩在沙發或被子裡不動,運動過後身體會更暖和,像是短時間的原地踏步、開合跳,或是室內腳踏車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不想動,那就早點去睡覺吧,冬天的睡眠需求增加,充足的睡眠對於食慾的緩和也很重要。3、來杯溫熱的飲品除了每日的水分攝取調整成喝溫開水,在三餐之間來杯溫熱的飲品,維持溫暖也能讓食慾減緩,無咖啡因的花果茶、補氣的紅棗枸杞茶都是無負擔的選擇,下午有點飢餓的話,無糖或低糖的豆漿與堅果飲,能提供適當的營養補充與飽足感。用餐時間可以先從一口熱湯開始,暖暖身體也緩緩食慾,可避免不小心就吃過多。4、盡量維持原本的飲食好習慣充足的水分攝取,飲食要定時,食物選擇原型食物,內容同時包含低GI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以及大量的纖維類,好的飲食習慣能避免食慾增加更多。正在減重中的人,可以做好這4件事適當應對。(圖/翻攝自「好日子診所」臉書)
原型食物吃了還是胖? 醫師揭4陷阱「小心吃到假的!」
未加工的原型食物好處多多,不僅受到減重者的喜愛,也是許多醫師推薦的健康食物。卻有很多民眾疑惑,為何自己吃了許多原型食物又有搭配運動,體重卻還是降不下來?減重醫師蕭捷健認為,部分原因出在人們對原型食物有錯誤迷思外,更要小心吃到假的原型食物。蕭捷健在臉書發文表示,先前有名16歲少年到診所諮詢,提到他幾乎都吃原型食物,還搭配運動與補充足夠蛋白質,體重卻未見下降,蕭捷健在幫助少年過程中,也發現不少人跟少年一樣有「原型食物迷思」,並分享4招來避開原型食物陷阱。一、吃到假的原型食物不少人想避開精緻澱粉,把早餐漢堡改成漢堡肉和豆漿,但有些漢堡肉並非百分之百真肉,還可能添加澱粉和纖維等添加物,你以為自己吃了很多蛋白質,實際上還是把許多精緻澱粉吃下肚。市面上不少肉排、牛排都是重組肉,真正的蛋白質含量並不高。二、吃太多肉很多人都知道油脂含量較豐富的肉,熱量比油脂含量較少的肉高,但要怎麼計算攝入的油脂量,可就苦惱不少人。蕭捷健以牛小排與豬頰肉為例,指出牛小排的油脂占28%,豬頰肉達到50%,如果以油脂1克9大卡熱量計算,每天吃肉,想達到增肌減脂蛋白質的攝取量,熱量早就先超過了。以他來說,若只吃肉,每天要攝取約7個掌心大小的肉量。三、吃太多豆類製品植物性蛋白也有同樣問題,豆漿和豆腐中的蛋白質含量約佔一半左右,剩下則是澱粉和油脂,由於一個人不可能一天喝4,000cc豆漿,所以要達到蛋白質攝取量、又想熱量不超過,就要盡量挑選瘦肉,或攝取蛋白質補充劑。若擔心有太多添加物,可以挑選無調味的蛋白粉,因為「蛋白粉的加工程度和奶粉差不多」,只是去掉脂肪和乳糖等成分。四、營養素比例不對有些人認為,吃原型食物就會瘦,於是吃了一大堆燕麥、地瓜,卻不知道其實都是在吃澱粉。蕭捷健提醒,不是吃原型食物就會瘦,還是要搭配營養素比例和攝取時機。蕭捷健也透露,向他諮詢的少年經3個禮拜調整後,體重減2.9公斤、減脂2.9%、增肌1.6公斤,他也以少年的成功經驗,呼籲想要有效減重,除了要有具體計畫外,更要吃對才行。
選對早餐更有抵抗力 簡單伸展促進循環
年後開工,工作操勞及飲食不正常,再加上武漢肺炎、流感疫情的侵襲,更容易造成體內健康失衡,營養師宋明樺特別提到:「『吃得好』及『吃得對』,才能讓身體更有免疫力。」而選對早餐讓身體開機很重要,選擇食物中含有維生素A、C、D、E、葉酸、鋅、鎂及Omga3的食物,就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以早餐來說,宋明樺建議可選擇鮪魚蛋吐司,而有健身習慣的民眾則可選擇烤地瓜加茶葉蛋,正在減重者則建議選用鮭魚飯糰加生菜沙拉,此外,中、晚餐盡量食用原型食物,像是豆製品、蔬菜、水果及全榖雜糧類等,都是增加免疫力的優選。營養師宋明樺也表示,除了營養均衡外,適時補充具免疫調節功能的保健飲品,能達到事半功倍守護效果。除了飲食均衡,運動也能促進身體機能循環、增加新陳代謝,從而增加免疫力,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建議,每天花五分鐘進行2~3次的簡單的伸展運動,可透過輕鬆上肢擺動、全身抖動及前後湧動,隨時都方便伸展一下,有效活化體內機能,對抗健康威脅更有力。
產後胸部下垂鬆弛 女藝人也難躲過
知名藝人林采緹產後雖然快速恢復身材,但原本引以為傲的胸部卻因為哺乳的關係變得又皺又垂,因而失去自信心。整形外科劉宏貞醫師表示許多產後女性都會遇到同樣的困擾,胸部鬆弛的皮膚一去不復返,而且生產越多胎,更難以找回當初乳房豐滿堅挺的樣貌。隨著醫療進步發展,許多愛美的媽媽們都會尋求整形醫美改善,而產後媽媽隆乳需求大增,成為新手媽媽的熱門討論話題。不少女性在哺乳完畢,完全退奶之後,乳房上緣平坦甚至凹陷萎縮。主要是因為懷孕過程中,由於大量的雌激素作用,使乳腺管增生,脂肪含量增加,讓乳房變得豐滿,皮膚因而被撐鬆;生產過後若有哺餵母乳,乳腺組織或是脂肪組織都會有所流失,胸部急遽擴張又縮減,已被撐大的乳房瞬間鬆塌,胸部不僅回復原狀,還可能導致乳房下垂變形。整形外科劉宏貞醫師表示,胸部萎縮相對好治療,只要植入假體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另外有些媽媽會選擇以親餵的方式哺乳,媽媽的乳頭與乳暈都有可能因此變大變黑,這時也可以藉由乳暈隆乳手術的方法一併處理。值得注意的是,胸部下垂不只是產婦才會有,許多天生胸部發育過於豐滿或是快速減重者,胸部急速下降,也會導致肌膚彈力鬆弛崩塌,平均20%左右女性胸形為輕度乳房下垂。至於胸部下垂的嚴重程度,是以乳房底線為標準來做判斷,乳頭越低,下垂程度越嚴重。如何自我檢測是否有乳房下垂呢?整形外科劉宏貞醫師提供簡單的方式讓民眾能自我檢測,可運用一支筆放在乳房下圍,若能夾住不掉落,就代表胸部已出現鬆軟下垂,不同程度的下垂有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嚴重下垂者,除了隆乳之外,還需要搭配提乳手術。劉宏貞醫師最後也提到,應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手術可能帶來的影響,尋求專業的整形外科醫師諮詢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這樣才能達到外形改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