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退化
」台灣每30分鐘多1名「失智者」! 中藥、針灸治療有效改善輕、中度症狀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者,另在衛生福利部112年全國社區失智症調查報告中,年齡層越高失智症盛行率則越高,65歲以上盛行率為7.99%,但到85歲以上時盛行率已高達20.04%。中醫治療失智症 針灸明顯改善輕中度症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表示,中醫歷代對失智症(痴呆)的認識及治療,已發展出多樣的治療方式,其中可透過中藥補氣化痰特性來改善腦部海馬迴神經損傷,亦可藉由減少細胞氧化和改善神經退化達到改善認知,以及透過抑制鐵誘導細胞死亡來改善學習及記憶力。目前已知能夠有拮抗壞死過程的中藥萃取物,如連翹酯苷A(Forsythoside A)有抗鐵引發細胞死亡效果、紅景天苷(Salidroside)透過抑制神經性的鐵誘發細胞凋亡改善失智症狀。另外,針灸穴道也能達到改善失智症狀的效果,特別是在輕度及中度失智症的階段,其療效較明顯。失智症分為四種類型 對症下藥方式一次看李俞生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失智症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性失智症,為腦部神經微纖維糾結及老年性斑塊形成,在唐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中記載的開心散,其組成包括人參、遠志、石菖蒲、茯苓等,經動物實驗行為觀察評估以及顯微鏡觀察腦神經組織,發現服用開心散後腦神經纖維糾結的數量和斑塊有效減少,能達到緩解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會出現漸進性人格變化和行為控制力異常,合併語言障礙,透過針灸穴道,百會穴、四神聰穴、太衝穴、神庭穴、本神穴,改善腦部血流治療症狀。「路易氏體失智症」:是由於路易氏體沉積,出現認知功能波動、視幻覺和運動障礙,帕金森氏症、情緒不穩或妄想等,治療方式以開心散加上疏肝解鬱、醒腦開竅中藥加減,並搭配每週2~3次針灸,能夠緩解症狀。「血管性失智症」:因腦部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細胞損害,使認知功能減退,常見症狀如情緒及人格改變、尿失禁、吞嚥困難、構音困難和步態不穩(失足跌倒),治療方式透過針灸為主,服用中藥為輔,讓前期及中期患者可以持續恢復至正常狀況,後期患者能夠維持原先狀況減緩退化。失智症早即診斷治療 以利延緩病程李俞生表示,中醫依循病人不同體質與病理條件而處方用藥及針灸外,尚有按摩、導引(八段錦)、吐納、氣功、太極拳等治療方法,都是治療失智症病人的利器。另外,失智症若能早期診斷及治療,將能有助於延緩病程,因此當家中長輩有出現失智的症狀(可透過AD-8量表或SPMSQ量表檢測),千萬別輕忽,應盡速就醫,以利後續病情的控制。
七旬婦記憶力衰退以為失智症! 檢查竟是老人憂鬱症惹禍
75歲的高姓阿嬤原本都樂於參加社區或宮廟活動,半年前丈夫因腦溢血猝逝後,不再外出社交,朋友前去探望,她也都顯得意興闌珊,常說「生不如死」之類的話,兒女們發現母親的悲傷情緒長達半年了,不只走不出來,又發現其注意力及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請她燒開水燒乾了,也會忘了去安親班接孫子等各種失智的症狀。老人憂鬱症 需藥物治療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經過多項檢測,確認高姓阿嬤是老人憂鬱症,最主要的症狀是每天都心情憂鬱,每天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這兩項是最重要的核心症狀,其他還包括吃得少、睡不好、精神體力變差、記憶力變差等,開立抗憂鬱症藥物,並請其家人多陪伴,多參與原本喜歡的活動,正在逐步恢復中。假性失智症 其實是憂鬱症梁孫源主任說,任何年齡層的成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老人機率高一點,主要是風險因子增多了,包括身體的機能退化、相近親友陸續去世、退休的失落感等,據臨床統計,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在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患上憂鬱症;另三分之一是因為家族遺傳或體質型的憂鬱症。老人憂鬱症常被親友視為失智症,因此也被稱為「假性失智症」,但老人憂鬱症透過藥物等治療,是可以回復的,而失智症通常是不可逆的,透過治療僅能減緩退化的速度。家人關心觀察 釋放憂鬱情緒梁孫源主任說,老人憂鬱症可能有9大症狀,包括每天幾乎都心情憂鬱、每天幾乎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意念,其中前兩項是核心指標。梁孫源主任強調,老人家通常不會將憂鬱說出口,要靠家人多觀察,尤其是女性老人的風險比男性高,在於女性比較會執著於某個念頭,不如男性多靠著向朋友抱怨或外出活動來釋放情緒。另一方面,老人憂鬱症常是突發的,失智症是漸進的,只要有症狀還是需就醫,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
定期爬山、跑步有助「膝蓋保養」! 台大醫:這樣做才傷關節
有些長者時常會擔心爬山、爬樓梯、跑步傷膝蓋的問題。對此,台大醫院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解釋,其實這些動作非但不會傷膝蓋,甚至還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反而是不運動導致的肌少症、骨質疏鬆、肥胖等問題,才真的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在YouTube頻道《名醫觀點》中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高齡化社會常見的問題,不少樂齡族退休後,都會發現膝蓋卡卡的,而且聽說爬山、跑步或日常上下樓梯會傷害膝蓋,因此不敢運動。但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科學證據顯示,上述動作都不會傷害膝關節。陳文翔進一步說明,以跑步來說,馬拉松不會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性,登山對膝關節的影響在於下肢肌力的強度,「只要循序漸進的訓練下肢肌力,反而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尤其是訓練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小腿肌肉,強健的肌力有助於保養膝關節,因而越爬山越有利於膝關節。」不過他也提醒,如果平常沒鍛鍊下肢肌肉,就突然爬難度很高的山,輕則膝關節附近的肌肉、肌腱、韌帶受傷,重則造成軟骨磨損、導致退化,所以平常就要藉運動來鍛鍊下肢耐力,肌肉支撐力越強,越能減少膝關節的負荷。
消失的人生1/忘記送餐成特色 民眾喝咖啡體驗「記憶中的空白」
走進大安區的一處巷弄,映入眼簾的是整排的住宅,而在整排的住宅區中,隱藏了一間極為不起眼的咖啡廳,僅有一個小小的黑板,上面寫著「年輕失智者咖啡」,昭示著這裡有一間特殊的咖啡廳正在營業中。路過的人們稍微探頭察看,當天負責外場工作的邱大哥熱情走出招呼,「要不要進來喝杯咖啡?我們這裡的咖啡很好喝喔!」看起來與一般咖啡廳並無太大的差別,讓人幾乎難以察覺這裡的工作人員其實是年輕型失智症的患者。「記憶咖啡館」,一間不為營利,一個禮拜只營業一天,裡面的服務人員更僅聘用患有年輕型失智症的患者,這是一間可能點餐後卻遲遲不見餐點上桌,還得耐心提醒店員─因為「他們忘記了!」這裡是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這群65歲以前就患上失智症患者訓練的一個場所,希望一方面減緩他們退化速度,又可以持續與社會接軌。記憶咖啡館沒有華麗裝潢,走的是居家溫馨路線。當記者抵達時,只見咖啡廳坐滿人潮,整間咖啡廳鬧哄哄的,充滿人聲、磨豆機聲、烤箱聲,各種聲音此起彼落,工作人員忙進忙出,甚至認不出到底誰才是工作人員,更難以想像這些工作人員中,除協助的社工外,全都是年輕型失智症的患者。66歲的邱大哥在52歲那年因心肌梗塞倒下,撿回一命後卻確診失智症,成為咖啡館的「元老級人物」,主要負責外場送餐作業。(圖/方萬民攝)而這樣的感覺更不只是記者的錯覺,就連前來消費的客人也分不出來到底誰才是失智症患者。罹患年輕型失智症已長達14年的66歲邱大哥,當天緩慢的端著裝有咖啡和餐點的餐盤送餐,在替客人送上餐點後,熟絡的和客人攀談,甚至豪言,「以後你們禮拜六都來找我,我請你們喝咖啡!」,逗得客人哈哈大笑,過程中邱大哥親密的和客人們搭肩、合照,若不細問,還以為是常客來訪,根本看不出來他們其實是第一次光顧。待邱大哥完成送餐服務後,其中一名客人拉著記者偷偷問到,「他是失智症患者?完全看不出來啊」,點出一般失智症患者其實難以從外貌辨認的情形。不過只要稍微觀察,其實不難發現邱大哥的不同之處,除了在端餐過程中移動速度較為緩慢外,儘管邱大哥和客人熱絡對話,但對話中會出現短暫的停頓和空白─「他忘記要說什麼了」。在咖啡廳已經服務4年的邱大哥,可說是咖啡廳成立至今的「元老人物」,但在確診失智症之前,他其實是一家國際貿易物業公司的老闆,白手起家,更將美麗的大學同班同學娶回家,本應是人生勝利組,卻在52歲的那年因心肌梗塞倒下休克,鬼門關前走一遭,儘管撿回一條命,但當他醒來時,認得所有人,卻獨獨不認得和他攜手相伴的摯愛老婆,被醫生宣判罹患「血管型失智症」,人生從此變調。台灣失智症協會專員張育宸指出,年輕型失智症的定義是65歲前確診,更強調,「失智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圖/方萬民攝)台灣失智症協會專員張育宸指出,年輕型失智症的定義是65歲前確診,「失智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這樣的發生概率大約為千分之一,協會還曾接觸最年輕僅27歲的患者。他強調,失智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一旦確診幾乎就能算上是一種「慢性病」,而這群確診的人們中又多是青壯年族群,這群人往往在家中多扮演著經濟支柱的角色,只要被宣告確診,對每一個家庭來說,絕對都是一場衝擊。「協會所能做的,便是針對這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提供全面的課程訓練與復健,減緩他們的退化速度。」張育宸說,協會還會在心靈上給予家屬扶持,陪伴他們度過難關,創造一個溫暖而強健的避風港。
極樂安養院1/辣妹熱舞惹議「爺爺恐見嘸奶奶」 護:跟性騷比小巫見大巫
桃園市榮民之家於中秋聯歡晚會時邀請辣妹勁歌熱舞、乳貼阿公,影片曝光後引發各界熱議,榮民之家更為此致歉,卻有安養院醫護人員「逆風」支持。不願具名的護理師花花(化名)提到,此類活動能讓長輩的生理需求得到尊重,也能減緩老人家退化速度,她們樂見其成,更直言辣妹的舞蹈動作與她們遇到的性騷擾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上月7日,桃園榮民之家找來多名穿著清涼的舞者到中秋聯歡晚會表演,辣妹們扭腰擺臀、賣弄風騷,還有舞者搖著雪乳朝老人前進,除了猛晃「長輩」外,更牽起老人的手往自己的胸部摸,現場一片歡聲笑語,影片曝光後也引發正反評論,部分衛道人士大力撻伐,也有護理師持不同看法。花花表示,她從事護理師工作已將近30年,年輕時在急診、開刀房衝鋒陷陣,後來因為成家生子而逐漸自第一線撤下,轉而進入長照看護系統,照顧失能、失智的老人家們,也因此見識到安養院中不為人知的一面。「以前都是我們在台上自嗨,台下的伯伯和阿嬤雙眼無神癱坐在輪椅上。」花花提到,多數安養院每月都會舉行慶生會,希望能透過帶動唱跳,為枯燥的病房注入活力,但長輩們多半興致缺缺,冷眼看著台前不斷想炒熱氣氛的護理師,與辣妹熱舞影片中的超嗨氛圍完全是天壤之別。安養院長輩們對於員工帶動的團康活動常常毫無反應。(圖/報系資料照)而此次辣妹熱舞與伯伯們有密切身體接觸,進而引發長者是否涉性騷擾爭議,花花對此說法嗤之以鼻。她表示從影片中來看,難察覺舞者有任何的不舒服,部分環節還是舞者主動帶著伯伯們一起進行,她更直言,「影片中的動作跟我們平常遇到的性騷擾相比,根本小巫見大巫。」花花坦言,她已育有2名子女,年紀也不小,但在日常職場中還是會遇到住民們言語或肢體上的性騷擾,幫癱在床上的住民們更換尿布、換藥時,發現他們有性興奮反應已是家常便飯,還有照服員在幫忙盥洗時遭住民熊抱甚至襲胸。「還有伯伯說,『小姐你的腿很漂亮,讓我摸一下我給你500塊好不好』。」花花無奈表示,有些住民不會伸出鹹豬手,但總「管不住嘴」,對著護理同仁的外表品頭論足、出言調戲,或是調侃「護理師,妳今天打扮得不夠漂亮喔」,護理師們不堪其擾,卻也只能把淚水往肚裡吞。花花提到,辣妹熱舞能夠激起住民的興趣,讓他們可以樂在參與,更減緩退化的速度,多數醫護人員都樂觀其成,期望衛道者可以少點批判、多些同理心,尊重長輩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健康,讓類似的娛樂節目可以進入榮家。醫護人員認為,能讓長輩們有反應的活動就是好活動,可以延緩他們的退化速度。(圖/黃耀徵攝)
「吃過飯也忘記」每12人就有1人失智 頭皮針灸證實可延緩退化
王伯伯近來常常反覆問相同問題,常常找不到東西,有時候連家人的名字都想不起來,甚至會忘記回家的路,家人懷疑王伯伯得了失智症。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吳宜蓁醫師表示,失智症患者短期記憶的喪失會特別明顯,遺忘的事經過提醒也完全想不起來,甚至連自己吃過飯也會忘記,因此可能會連續吃好幾次。除此之外,更可能會出現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等各方面的認知功能的退化,甚至會出現幻覺和個性改變等。根據內政部107年的統計資料,台灣65歲以上老人患有失智症的共有26萬9725人,占全人口的7.86%,也就是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有失智症,且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且失智症的人口也持續攀升中。太衝穴可安定焦躁的情緒,解除壓力。(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吳宜蓁醫師表示,頭皮針灸被證實可提升腦部血液灌流,促進細胞活性及維持認知功能並延緩退化,甚至可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精神症狀,減少憂鬱焦慮,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治療失智症常用的穴道「百會穴」,是全身氣血交匯之處,具有提升陽氣的作用。「四神聰穴」可提神醒腦,改善記憶力下降。「神門穴」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可改善焦慮和憂鬱。「太衝穴」可安定焦躁的情緒,疏肝理氣、解除壓力。吳宜蓁醫師建議,除了針灸以外,平常也可按摩這些穴道,有預防大腦功能衰退和穩定情緒的作用,按摩時一次按壓15~20秒,再休息5秒,可反覆按摩10~15分鐘,按摩時須注意不要過度用力而造成組織傷害,不是越痛效果越好,必要時可搭配凡士林或乳液輔助。吳宜蓁表示,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治療目標在於「減緩退化」,中醫可以藉由內服藥與針灸,協助患者改善睡眠、穩定情緒、延緩認知功能惡化,幫患者爭取延長停留在輕度失智的時間。
殺警案鑑定壓力大 醫生媽媽淚求停止
殺警的鄭嫌因罹患思覺失調症,一審無罪,作出鑑定的台中榮總身心科醫師沈正哲連日來飽受壓力,警方提醒醫院要加強保護沈醫師的人身安全,他說,親友都關心他的安全,他媽媽也打電話哭著希望他不要接鑑定這種危險工作了。沈正哲說,他將團隊的專業鑑定提供給法院參考,對判決結果也感到意外,連日來遭到各界的質疑,承受很大壓力,警方更提醒醫院加強巡邏,因為有不理性民眾留言,揚言對他不利,還建議醫院由保全人員保護他看門診。沈正哲對精神病友的照護廣受同事、社教團體肯定,他4年來常牽著1名90多歲阿伯在院區散步,同事以為是他的親人,其實阿伯失智,住在護理之家,他催促阿伯起床、帶他散步,以減緩退化,阿伯因為做檢查導致沒有食欲,他連續2周陪阿伯吃飯。沈正哲執行友伴計畫,自掏腰包付工錢給身心科康復病友,由他們為護理之家的住民推輪椅、陪伴散步等服務,從2018年6月持續至今近2年,獲得嘉義市九華山地藏庵「服務利他獎」表揚。網友對沈正哲醫師照護失智伯伯的肯定。(圖/沈正哲醫師提供)
「冰桶挑戰發起人」辭世享年34歲 生前募款67億助漸凍人研究
為漸凍症募款的冰桶發起人弗瑞茲(Pete Frates)不敵病魔摧殘,於當地時間9日因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辭世,享年34歲。家屬發表聲明表示,弗瑞茲是世界上許多人的靈感來源,他的勇敢和韌性成為大家的榜樣,也鼓勵了很多人。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在2014年的夏天席捲全球,參加者把一桶冰水往身上淋,接著上傳至社群網路,並點名3人接力,而被點名的人需要在24小時內完成冰桶挑戰,或者捐100美金(約新台幣3000元)給慈善單位;據了解,活動已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研究籌得超過2.2億美元(約新台幣67億元)。活動的發起人是弗瑞茲(Pete Frates),曾是職業棒球隊的一員,不料2012年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運動神經元會漸進式的退化,肌肉逐漸衰弱、萎縮,最後大腦完全喪失控制的能力,目前尚無藥物能有效治療,只能減緩退化速度。當時弗瑞茲才27歲,年紀相當輕,不過卻相當堅強,勇敢面對病情;只是與病魔纏鬥7年,狀況越來越差,最後仍於當地時間9日辭世,享年34歲。家屬發布聲明表示,弗瑞茲是所有人的榜樣,在逆境中勇敢而堅定不移,他是一位崇高的鬥士,啟發了所有人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優勢為他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