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
」 AI 清大 清華大學 輝達 黃仁勳李康生赴日拍電影 摔下牛背還遭踹2腳
金馬影帝李康生挑大樑主演日本電影《黑之牛》,由《祖谷物語》日本新銳導演蔦哲一朗最新編導力作,集結台灣、日本、美國拍攝團隊共同合製。這是李康生首挑大樑擔綱日本電影男主角,還與和牛對戲,更學習耕作插秧、騎牛洗牛,挑戰自我無極限,他曾好奇問導演為何千里迢迢找他演,對方回答很有深度「因為想找不像日本人的演員」,他想要找的是「一個人」。導演在一旁補充:「我主要看重演員的身體性,李康生是可以用精湛身體表情來表演的演員。這個角色是「不想要說明」的「我」,正好用他的神祕性來加強這部片的魅力。」其他演員包含飾演僧侶的田中泯和老太太武井慧,都是資深專業舞者,擅長用身體動作來詮釋自然演技,而須森隆文也是有神秘性的演員,他們加盟演出都相當畫龍點睛。李康生花2周訓練與牛相處,笑稱以頂級規格服侍女友。(圖/光年映畫提供)李康生也分享拍攝期總共去了2趟日本,其中一次還被隔離,拍攝歷程耗時許多「很開心導演終於完成了,電影拍得很棒!我覺得這部片很美很美,每一幀都是一幅畫,很像日本古典電影中出現的『我』,11月8日也會在台灣院線放映,期待觀眾們的迴響!」影展現場觀眾提問,大家果然都很好奇李康生和牛的相處過程,以及牛是否可愛?李康生笑答:「我都叫她這部片的「女主角。」拍攝前訓練了2周,完全都是以頂級規格在服侍女朋友的動作,清大便、散步、刷背。第二次回日本拍攝時,她好像忘記我了,還在牛棚裡踢了我兩腳。還有次也失控狂奔把我摔下來,千萬不要看耕田的牛很溫馴,他們失控起來簡直是西班牙鬥牛!」幽默分享也讓全場大笑。
李康生騎牛暴走時速60公里被甩下 自曝冬天全裸拍戲「縮很小」
金馬影帝李康生挑大梁主演日本電影《黑之牛》,除了與和牛對戲,更學習耕作插秧、騎牛洗牛,挑戰自我無極限。李康生透露接演前導演蔦哲一朗來台三次,跟製片黃胤毓一起拜訪他,他很快就答應了,「拍攝期來回日本兩次,片中橫跨四季,第一次拍攝還因為疫情有隔離。」他提前兩週去日本,每天跟牛相處散步,還幫牛清大便、洗澡刷身體、和訓練師上課,並且學習使用犁田農具。 因為「女主角」是一隻個性不溫馴的和牛,李康生說:「人牛合一很困難,人在後面操作牛在前面,有時候牠不走,還要狠下心抽一下。」他表示偶爾還會抱抱牛,但謹記拍攝不要站在牛後面,因為曾經被踢兩腳,差點受傷。他當時在日本還是沒有戒吃和牛,「因為和牛實在太好吃,還是常常吃」。有一天拍攝騎牛戲,「牛脾氣」竟然發作暴走,李康生心有餘悸回憶道:「試戲狀態很好,結果正式拍攝牛暴走狂奔,時速大概60至70公里,山坡上被甩下來,當下以為要完蛋了,幸好只是擦傷。」李康生補充有時看動作會知道牛不開心,尤其寬闊地方會亂跑,「拍好多鏡頭,狂跑了10多個take ,牛實在跑太快,簡直像西班牙鬥牛迅速, 最後很多人圍住牠才拍完。」導演補充牛的訓練師是從東北岩手縣請來的馬演技指導,在李康生進組前先訓練了三個月,拍攝都是同一頭牛,導演組第二副導、動物指導,跟李康生都在專門處理牛, 如果牛不想動就只能「等待」狀態好,並解決吃點東西等問題,等牠恢復注意力,劇組相當照顧牠當成演員,也會注意健康狀況。《黑之牛》導演蔦哲一朗(右)與製片黃胤毓 出席媒體茶會。(圖/光年映畫提供) 李康生在片中的開場戲,一鏡到底全裸長達3分鐘,他從燃燒的一片山林原野中甦醒,接著在煙霧瀰漫中茫然行走,長髮還被燒得焦黑蜷曲,呈現宛如浴火重生的新生狀態,李康生再次為藝術奉獻身體,對此他說:「這場戲我更著重在角色當下的狀態,因為是追尋自我的起始點,對於裸露演出我反而還滿自在的。」李康生表示這次是作品中「第一次以全裸最原始狀態出」他說:「拍戲那天是下著雪的寒冷冬天,氣溫才2度,還要爬到山上,我只能窩帳篷、裹大棉襖暖身,從山坡下走下來」李康生更自爆:「拍攝時沒有被凍傷,卻因為冷縮熱脹,小弟弟縮很小。」電影也在台灣的台北、花蓮和澎湖取景拍攝,導演透露李康生和製片都有介紹美食和景點,對於台灣的美景、美食,以及人情味都印象極為深刻。導演分享故事核心:「距今兩百年前,在日漸西化的日本,當男人失去對自然和靈性的感知時,他如何從獵人變成了農夫和成為真正的日本人, 這是超越時間、超越生死的精神世界。」《黑之牛》將於11月8日全台上映
黑澤清合作菅田將暉曝他片場超安靜 《仇雲殺機》兩男角色彷彿「人類和惡魔的BL」
國際名導黑澤清新作《仇雲殺機》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他分享男主角菅田將暉在拍攝現場相當安靜,遺憾沒能見到小松菜奈來探班。電影中,飾演助理的奧平大兼對菅田將暉異常執著,黑澤清形容該角宛如惡魔,聽到有觀眾把兩人關係聯想到BL,黑澤清笑說:「搞不好這是人類男性和惡魔的BL片。」黑澤清與菅田將暉很久以前在盧卡默影展見過,當時還一起吃飯,不過之後就沒再聯絡。這次在寫《仇雲殺機》的劇本時,黑澤清並沒有鎖定男主角人選,但過程中想過若是由菅田將暉演出會很棒,他人氣高又有自己的風格,但覺得不太可能,沒想到最終真的能邀請到他。黑澤清表示菅田將暉的年紀已邁入3字頭,應該會想演不同於以往的角色,馬上便答應了,在拍攝現場,菅田將暉很安靜,給人輕鬆不張揚的印象。被問到菅田將暉的另一半小松菜奈有沒有前去探班,黑澤清回答:「非常遺憾她沒有來探過班,因為外景地一半在東京,一半在非常遠的地方。」黑澤清自編自導的新片《仇雲殺機》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圖/侯世駿攝)在高雄電影節時,有觀眾提到主角彷彿像電玩人物一般,要一關一關地破關,他笑說拍攝時沒有聯想到電玩,但他以前很愛玩,像是《勇者鬥惡龍》等知名遊戲都玩過,他擅長解謎類型,格鬥、動作類較不拿手,雖然現在太忙很少碰,不過太太在玩《薩爾達傳說,》時他會在後面看,替她加油,有時也會幫忙過關。繼2001年的《回路》,《仇雲殺機》再次以網路為題,黑澤清表示20多年前網路剛普及,大家還不熟悉,因而有種不知道會連結到哪裡去的神秘、懸疑感,現今網路已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好的、壞的東西都能因為網路集結而放大、擴散,「孤獨感也是,當很多人的孤獨串連起來就會形成更大的孤獨,然後蔓延開來。這種現象是我創作這部片的起源」。片中奧平大兼(右)對菅田將暉異常執著,黑澤清笑說:「搞不好這是人類男性和惡魔的BL片。」(圖/天馬行空提供)奧平大兼飾演的助理雖然跟隨菅田將暉的時間不長,卻為了對方出生入死,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對菅田將暉產生感情,黑澤清訝異表示來台灣後才聽到這種解讀,「被大家這麼一講,不能說沒有這樣的感覺。奧平大兼是新人,很可愛,或許和菅田將暉站在一起有這樣的感覺,但我在寫劇本沒有這樣的意圖」。拍攝時,黑澤清沒有對奧平大兼詳細說明,只告訴他的角色是「宛如惡魔般的存在」,同時帶來最大的幸福與最大的不幸,黑澤清打趣說:「搞不好是人類男性和惡魔的BL片。」雖然菅田將暉飾演的轉售商「吉井」並非好人,但在黑澤清眼裡,古川琴音詮釋的「秋子」更是壞到不行,連對男友吉井都可以輕易地起殺心,是非人的角色。當她露出真面目時,菅田將暉把吉井極為困惑、驚恐的心境揣摩得入木三分,讓黑澤清大讚:「演得非常好。」《仇雲殺機》將於11月1日在台上映。
原子少年視訊粉絲初體驗 陳彥旭榮登人氣王
《原子少年2》入站付費粉絲經營平台Dolfan,選手們除了每週上線與粉絲聊天外,透過視訊跟幸運粉絲進行一對一的專屬互動,日前首次粉絲一對一視訊活動,開賣不到一分鐘即完售,視訊當天得最多指名的少年陳彥旭,展現節目開播以來的高人氣,而Alex在過程中被粉絲的情話撩到害羞不已,直誇粉絲太厲害了。洪暐因為自己有養青蛙,在粉絲提到「我最近養了青蛙」時,打開話匣子分享「青蛙一定要水養,環境非常重要」,結果才看到粉絲拿出的青蛙照是洪暐本人,讓他哭笑不得。李雨哲則是事前被中獎粉絲指定想聽土味情話,上網認真蒐集資料在視訊一分鐘之內連講三則,讓旁人忍不住笑稱「不愧是清大高材生,預習很認真」。當日和男粉絲視訊的Alex和Howie,都表示看到原子少年有很多男粉絲有點意外,但很開心,Alex甚至說:「其實和男粉絲對話比較放鬆,可以當朋友的感覺,反而對女生粉絲會有點害羞。」Alex被粉絲撩的很害羞。(圖/Dolfan提供)
首波跨校AI課2/清大名師坦言「上課很挫」 想告訴學生:我會怕,但一樣敢做!
台灣首次串聯25所大專校院的跨校線上課程「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短短2周籌備期間,最大挑戰是找老師。該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直白地告訴CTWANT記者,「願意來的老師要有膽量!」因為上課採直播授課,萬一出錯就可能被譏笑。TAICA這學期首先提供聯盟學生跨校選課的有五門課程:清大陳宜欣老師的《資料探勘與應用》、清大高宏宇老師的《自然語言處理》、台大林軒田老師的《機器學習》、台大張智星、陳君明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成大朱威達老師的《人工智慧導論》。陳宜欣透露,尋找師資的過程挑戰重重。「時間真的很趕,我又想找到好老師,所以我先從自己熟悉的老師著手,然後再請助理調查學生在社群上的上課感想,如果上課有料、的確能有收獲,就再進一步邀約。」「我敢說找到的都是很棒的老師,例如台大林軒田教授把我拉進這個計畫,所以他當然不能拒絕我,他得過台大傑出教學獎,上課精彩到結束學生竟然鼓掌長達1分鐘,非常『凡爾賽』!」但敢接下任務的老師的確要有膽量,陳宜欣說,「很多老師一開始答應,後來聽說直播上課想打退堂鼓,擔心出錯會讓自己的學校丟臉,那我會一個個拜託,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能幫助台灣學生的事情。」目前這些課程都採直播上課,如何互動也是一個重點。陳宜欣說,TAICA這學期課程屬於研究所課程,比較不會有太多程度差異,但每門課的老師都會想辦法協助學生。「舉例來說,我的課程是英文授課,課程影片會有助教協助後製字幕,課程有會有課程間的練習、課後的練習、課程中用Sli.do線上互動提問、每一堂課後的會讓學生摘錄本日自己覺得最有印象的部分、以及有沒有額外的問題,我會再逐一回覆。」例如林軒田老師上課時共有500多位學生上線,結束後有97個問題,老師再一一回覆。至於考試和報告,陳宜欣表示目前還在討論各種如何線上合作的可能,但由於修課學生很多,所以會利用線上資源,例如讓學生產生短影音,再透過同儕打分數、助教檢視,最後選出具代表性的報告來跟大家分享,但最後尚未有定論。陳宜欣透露,由於時間緊急所以隨時調整,但下學期將會設計聯盟學校有更多相對應的衛星課程、衛星教師、以及配合的盟校助教來合作,如此就更能針對不同程度學生教學。張智星老師擁有玉山銀行科技長的特殊資歷,其教授的《金融科技導論》是台大炙手可熱的課程。(圖/翻攝自張智星臉書)TAICA剛誕生,累是一回事,但老師上課真的要有膽量!陳宜欣說,直播上課代表所有的事情都會被放大檢視,或許今天精神不佳說錯話,可能就遭猛烈批評「清大陳宜欣很遜」。「所以我都跟學生說,我沒有教得很好,也絕不是100分,我知道一定會犯錯,但我還是敢做!」陳宜欣認為台灣學生普遍怕犯錯,所以比較不敢勇於嘗試,「這些學生以後都會變成大人,如果大人都不敢創新,那社會就會停滯,所以我要用行動讓學生了解敢做比犯錯更重要。」另一個陳宜欣認為學生必須學習的,就是倫理,所以TAICA每個學程都有3學分的人工智慧倫理必修課,後續也會研訂大學使用生成式AI進行教學之參考指引。「我希望學生不只能學到技術,而是知道什麼可用?什麼不可用?」陳宜欣以「AI換臉」為例,當初一開發出來十分有趣,但後來卻被濫用,如今「眼見不足為憑」,這項技術的作者也公開表示後悔,但已經無可挽回。「倫理就是界線,這堂課就是協助學生了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並培養批判思考與人文關懷的能力,同時知道技術會影響社會。」陳宜欣說,雖然沒辦法限制學生未來開發的技術,但至少我們先提醒,讓他們知道不要做未來可能會後悔的事,「想到上完這堂課,未來會多出幾千個守分際的學生,真是太棒了!」陳宜欣笑著說。
首波跨校AI課1/串連25所大學「一起幹大事」 最棒人工智慧20堂課程在台灣
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AI)掀起全球科技新革命之際,台灣半導體產業居關鍵位置,大學教育也不掉隊,首波「台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簡稱TAICA)在113學年學期登場,共有台大、清大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進行人工智慧學程。CTWANT記者採訪到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她說「時間真的很驚險!」這場A大規模跨校修課、承認學分的AI學程,可說是我國教育史創舉,且只用了短短2周時間搞定。一手促成此事的是520後擔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的葉丙成,他進入政府單位服務後,聽到各部會都在說「台灣很缺AI人才」,原是台大電機系教授他明白,每所大學的AI 教授只有幾位,無法開出更多的學程給想學AI的學生,困境如何突破?「唯有進行跨校課程!」葉丙成找上台大資工系教授林軒田,林軒田立馬推薦清大資工系教授陳宜欣。陳宜欣從事人工智慧研究逾20年,一直參與教育部各項AI計畫,也是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並在人工智慧學院授課,熟悉學界及業界。「7/15被邀請到教育部開會時,我以為只是被找來諮詢問題,很興奮有機會參觀教育部,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樣。」陳宜欣笑說,當天會議時間比想像得更久,「結束時,葉次長跟我說:『宜欣,那就交給妳了!』」她第一反應是「蛤?什麼?時間太趕,怎麼可能在開學前完成跨校規劃?」陳宜欣說,「許多大學原本就有互修學分的合作,例如清大、陽明交大、中央、政大四校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大家都知道『聯』很重要,但溝通過程很花時間。」她知道葉丙成說得沒錯,2016年AlphaGo出來到生成式人工智慧,AI進展實在太快了,「若以傳統學術方式進行,勢必趕不上第一波浪潮,所以就算時間倉促,也要奮力一搏!」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前排中)有感培養AI人才的急迫性,因此一手推動快速又彈性的TAICA聯盟。(圖/TAICA記者會 /教育部提供)不過,「葉次長只給我2~3周時間,就要交出整個跨校學程的規劃,當時我自己還有1周的內訓課,換句話說只有短短2周!」儘管陳宜欣經驗豐富,仍「壓力山大」,恰巧7月下旬颱風來襲,給了她3天時間完成整體規劃、構想方法、寫計畫書、找老師開課、請設計師美編、與教育部溝通等。這套新出爐的TAICA計畫,集結清大、台大、成大等校教AI老師,利用台大NTU COOL線上教學平台,讓聯盟中25所大學的學生都有機會修到4個不同層級的AI學程,「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進階理工學生修的「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以及更深入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與「人工智慧視覺技術學分學程」,總計20堂課,每一堂課供1200名學生選課,遠超過一般教室實體課的100多名,且未來測試平台系統上限後,未來還能持續增加名額!「TAICA計畫可以改變教育不平等的困境,第一波因為時間緊急,因此只讓25校加入,未來會納入更多學校,透過線上平台,聯盟所有學生都能共享頂大師資。」陳宜欣說,「例如台大張智星老師的《金融科技導論》,他曾是玉山金控科技長,這樣的經歷是其他學校如清大也無法複製的,如今透過TAICA,更多學生都能學習。」「想到所有學生都能去上這門課,我認為實在是一大福音,就像朱威達教授的《人工智慧導論》,過去在成大反應很好,許多成大學生都修不到課,但現在那麼多很棒的課、那麼多學生都能學習,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啊!」陳宜欣說,「台大名師不再只有台大學生享用!」
政大、中央、台藝大跟進「16週新制」 全台10所新制都是公立大學
為了與國際各大學接軌,113學年包含台大在內,已有7所國立大學推動「一學期16週」新制。同屬於台聯大系統的中央大學與政大,也先後召開公聽會,並取得共識,目前正循校內程序修改法規,預計114學年將跟進推動一學期16週,而台藝大將在本月底召開公聽會,也計畫在下學年推動16週制,等於114學年至少有10所大學採行16週新制。為了與國際各大學學制接軌,由台大、台師大、台科大組成的台大系統,首先推動「一學期16週」新制,後續也有其他大學加入。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3學年起,共有台大、台北大學、台師大、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暨南大學及台科大等7校實施16週制。這股風潮也慢慢擴散到各國立大學。政大從112學年開始推動「16+2週」彈性教學,本週三(9日)將在校內召開公聽會,並與師生進行交流。政大教務長林啟屏表示,政大推動「16+2週」彈性教學以來,師生整體接受度還不錯,已有7到8成老師建立「16+2」或「17+1」模式,所以政大在本週三公聽會中過程還蠻順利,學生也有提出一些意見,校方會彙整意見再送到教務會議與學校校務會議討論,若順利取得教育部同意,將在114學年推動16週制。林啟屏進一步說明,為了推動16週制,校方已經研擬相關制度與法規的調整與規劃,包括法規調整、制訂行事曆,並調整成績單繳交時間等,同時也將開設工作坊,提供教師在課堂經營的相關建議,讓課程學習強度與密度達到1學分18小時要求,不會因為週數縮減而影響教學品質。台聯大系統共有清大、陽明交大、中央大學與政大,其中清大與陽明交大已經在113學年推動16週新制,而政大則在本週三召開公聽會,中央大學在今年5月就已經召開公聽會。中央大學表示,預計從114學年起實施每學期授課16週,目前正循校內程序修改法規,行事曆待教育部同意核備後公告實施。「此外,台藝大預計在本月24日召開公聽會,討論114學年推動16週制。台藝大表示,113學年實施「16+2」週,現在已經有7所大學推動16週制,且推動16週制是為了與國際接軌,讓學生不管出國交換或交流比較方便,若一切順利,將在114學年推動16週新制。目前,國內推動16週新制的10所大學,全都是國立大學。民間曾有質疑,私立大學學雜費更高,懷疑跟進新制後縮減2週費用,造成跟進意願低落。對此,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何明果指出,私校一學期要採取16周或18周,跟收學雜費的多寡無關,但各校狀況不同,部分學校需要比較長的實習時間,也要符合各校的教學理念與特質,所以應該由各校自主決定,外界不宜過多解讀。
69歲張友驊辭世! 名嘴狄志為哀悼「會記得你爽朗笑聲」
政論節目69歲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和妻子在台北市吳興街巷弄內散步時,不慎踢到花圃滑倒,當場頭部重創,救護人員到場時他第一時間失去生命跡象,而今(11)日傳出已安詳過世。同為名嘴的狄志為稍早也發文悼念張友驊,並寫下「一路好走,家人節哀」。狄志為晚間在臉書附上張友驊離式的報導,並哀傷寫下「人生無常~誰能意料這一摔,竟天人永隔」,接著更向他喊話「友驊大哥,一路好走、家人節哀….我會記得你爽朗的笑聲、一起上節目的點滴,還有你專屬的開場白,『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最後附上「R.I.P」。69歲的張友驊,3日晚間和妻子在北市吳興街巷內散步時,疑因不慎踢到花圃而滑倒,倒地時頭部遭受重創,當救護人員趕抵現場,發現張友驊已沒呼吸心跳、失去生命跡象,立即為他實施心肺復甦術及以AED急救,不久,雖然恢復心跳,仍將他送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搶救。不過,根據《中國時報》總主筆陳琴富稍早在臉書公開緬懷「送友驊兄弟走好」,證實張友驊逝世消息。陳琴富寫下,「今早到清大上課,接到訊息說你走了。法鼓山師父已為你皈依,法名寬安,是該寬心安住。慢慢走,別再跌跤了,跟緊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念佛,不再談政治了」。陳琴富與張友驊認識至今超過40年,他今天上午接獲張友驊家屬傳訊告知張友驊離世消息,得知張友驊是在早上8點過世,「他太太今早決定把他維生儀器拿掉,人就走了」,靈堂事宜,目前僅得知告別式在10月30日舉辦。資深媒體人狄志為嘆「人生無常」:會記得你爽朗的笑聲。(圖/翻攝自臉書)
張友驊驟逝! 彭華幹曝家屬「失聯現況」:正想辦法了解狀況
69歲資深名嘴張友驊本月3日傍晚和妻子於台北市吳興街散步時不慎滑倒,被緊急送醫搶救,11日傳出不治消息。多次與張友驊同台、之前也曾去加護病房探視但遭拒絕的名嘴彭華幹,在受訪時表示自己也是透過新聞才知道張友驊去世,並表示「目前聯絡不上家屬」。政論節目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和妻子於台北市吳興街散步時不慎跌倒,經搶救後雖恢復生命跡象,但仍處於昏迷狀態。11日晚間,資深媒體人陳琴富在臉書發文透露,上午到清大上課時接到訊息得知「張友驊走了」,讓他不捨告別「送友驊,兄弟走好」,間接證實張友驊過世消息。而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另一名政論名嘴彭華幹在受訪時表示,自己看到新聞才知道張友驊去世,這個難過的消息讓他措手不及,目前也聯絡不上家屬。他說明:「友驊哥對外聯繫都是透過張太太,他們沒有小孩,事情發生後我們都不敢打擾,那天去醫院本來想說直接去找她,結果進不去,所以現在我也正在想辦法透過其他管道了解狀況。」提到張友驊的後事安排,彭華幹表示會先想辦法連絡上張友驊太太,看能不能幫上忙,「真的很難過,上星期颱風天才發生的事,沒想到他這麼快就離開了,好震驚!」
69歲張友驊去世「並非滑倒喪命」 進加護病房關鍵病因曝光
69歲資深名嘴張友驊本月3日傍晚和妻子於台北市吳興街散步時不慎滑倒,頭部遭到重創,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被緊急送醫搶救,11日晚間傳出不治消息。先前有媒體報導,張友驊並非跌倒命危,並曝光他進加護病房搶救的「關鍵病因」,其實是心因性內科疾病發作,導致心臟驟停,才會倒下並且撞到頭部。還原事發當時情形,張友驊3日傍晚6點35分許,正與妻子在住家附近的吳興街巷弄散步,張友驊突然失去意識倒下,頭部遭受撞擊重創。妻子趕緊衝到旁邊的吳興街派出所求救,救護人員獲報趕抵現場,發現張友驊躺臥在地,初步研判已無呼吸心跳,立即施作心肺復甦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救治後,張友驊雖恢復心跳但仍無意識,隨即被送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搶救。先前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權威人士透露張友驊疑似因為心因性內科疾病發作,造成心臟驟停,才會失去意識倒下去撞擊頭部。之後,張友驊被送進北醫加護病房進行低溫療法,以避免腦溢血等併發症,但對於張友驊的病況,當時權威人士就表示並不樂觀。11日晚間,資深媒體人陳琴富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上午到清大上課時接到訊息,說張友驊走了,讓他相當不捨,「送友驊,兄弟走好」,證實噩耗。陳琴富在發文中寫道:「颱風天看到新聞快報,說你跌倒就昏迷了。第一次去看了你,握著你的手,溫暖的,覺得你應該會回來,貪玩了忘了回家的路;第二次去看你,額頭上的疤很深,沒有動靜。一跟你說話,就止不住的淚,只能安慰著你放寬心,走出醫院,這秋高氣爽卻揪人心。我特意去看你跌倒的地方,該死的花圃和燈柱。」他還透露,「今早到清大上課,接到訊息說你走了。法鼓山師父已為你皈依,法名寬安,是該寬心安住。慢慢走,別再跌跤了,跟緊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念佛,不再談政治了。好生修行,等著老哥西方再敘」。
張友驊颱風天跌倒!搶救1週傳噩耗 媒體人好友證實死訊:兄弟走好
69歲政論節目名嘴張友驊3日晚間不慎跌倒,導致頭部重創失去呼吸心跳,經搶救後雖恢復生命跡象,但仍處於昏迷狀態,不料今(11日)晚間傳出離世消息。資深媒體人陳琴富稍早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今天上午到清大上課,接到訊息說張友驊走了,讓他相當不捨,「送友驊,兄弟走好」,證實噩耗。陳琴富在臉書發文稱,自己過去在第一士校擔任排長兼教官,因每週的軍官團活動認識張友驊,至今超過40年,後來2人曾一起在雜誌社共識,「你說話總是很誇張,也不知哪來一大堆秘聞,尾巴總會加一句:老哥你說是吧。我說是呢還不是呢?那時候你就愛寫軍事評論,特地為你開了一個軍事專欄」。陳琴富回憶,後來張友驊進入媒體工作,甚至當上名嘴,名氣漸漸大了,「只能在電視上看你放言高論。外界都有很不同的評價,但看在眼裡,你永遠是當年那個樣,單純帶一點痞,講話雖然誇張,但心地善良。偶爾在公共場合碰到,許是時間的堆疊,總如見兄弟一般親切」。資深媒體人陳琴富發文緬懷張友驊。(圖/翻攝自水月蘭若臉書)陳琴富提到,「颱風天看到新聞快報,說你跌倒就昏迷了。第一次去看了你,握著你的手,溫暖的,覺得你應該會回來,貪玩了忘了回家的路;第二次去看你,額頭上的疤很深,沒有動靜。一跟你說話,就止不住的淚,只能安慰著你放寬心,走出醫院,這秋高氣爽卻揪人心。我特意去看你跌倒的地方,該死的花圃和燈柱」。陳琴富透露,「今早到清大上課,接到訊息說你走了。法鼓山師父已為你皈依,法名寬安,是該寬心安住。慢慢走,別再跌跤了,跟緊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念佛,不再談政治了。好生修行,等著老哥西方再敘」。
桃園醫療改革再波折…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 青埔清大桃園附醫恐告吹
清華大學委託高雄醫學大學,在桃園青埔興建經營清大桃園附醫,投資金額達百億,號稱最大教育BOT案,去年雙方高調簽約,但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今備詢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計畫恐生變告吹。清大證實高醫大希望終止合約,雙方就促參法協商中,若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今施政報告,不分黨派議員都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以及大學圈地蓋醫院的進度。議員謝美英質詢聽聞高醫大有意打退堂鼓震驚不已。(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楊朝偉說,桃園市終於獲得衛福部支持,從原本的2個次醫療區改為3個,床數可增加1528床,過去幾年裡曾在八德地區申請成立的醫療院所有中大醫院、長榮醫院、市立醫院等,詢問是否會盡快重新評估,在八德區成立區域醫院級、甚至是醫學中心級的大型醫院,改善桃園在「醫療衛生」分項的劣勢。議員朱珍瑤則提到,桃園市爭取調整次醫療區10餘年,好不容易增加超過1500床,擔憂上周林口長庚新蓋大樓規畫870床,2029年啟用會再度衝擊八德床位。衛生局長賈蔚解釋,次醫療區計畫是從原本中壢、桃園2個,增加為中壢、桃園、八德3個次醫療區,長庚屬於桃園,不會影響新增的八德次醫療區。議員楊朝偉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凌濤則說,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城市,除關心市立醫院選址,他也提到桃園區快48萬人口、南桃沒有兒童急診等,呼籲多考慮「兒童急診」。賈蔚說,目前桃園24小時兒科專科醫生的醫院有林口長庚、部桃、國軍總醫院3間,至於次醫療區應該會在年底公告。議員謝美英則說,桃園長期存在醫療量能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呼籲市立醫院籌設進度要盡快定奪,不要讓市立醫院選址淪為炒房工具,她也關心在機場捷運A16橫山站旁的清華附醫規畫進度,喊話籌設過程遇到任何瓶頸,都應提前因應、努力突破。議員凌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王明鉅說,中央大學過去想在八德設立醫院,礙於床位限制無法成功,如今次醫療區域打開,將跟中大重談,至於八德蓋市立醫院,也是一個方向,目前市府篩選19處公有土地,委外評估蓋市立醫院的條件,年底前提報3至5處給市長參考,至於清大附醫,他也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目前雙方還在溝通,市府會持續關注。清大證實,高雄醫學大學近日向清大提出,因營運考量等因素,希望終止契約。清華大學目前正依促參法就履約事宜與高醫大協商中。如協商未成,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 議員朱珍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基地在桃園航空城內,位處機場捷運A16橫山站及桃園綠線G18交會站,完工後將服務桃園蘆竹、大園、觀音及新屋等醫療資源較不足區域,並以地利之便放眼國際醫療。高醫大2023年10月與清華大學簽訂BOT合約,現地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原預計2030年底可以完工。
《魔法阿媽2》為何沒有麥人杰?團隊不忍發聲:他工作紀律有問題
台灣動畫電影《魔法阿媽》自1998年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至今電影台仍重複播映,睽違26年,團隊近日宣布集資製作《魔法阿媽2:魔法小豆苗》電影。而當年參與合作的漫畫家麥人杰,日前在臉書上透露,自己沒有收到第二集製作的邀請,引發許多網友替他抱不平,《魔法阿媽》團隊昨(24)日也隔空回應,「團隊不希望重演當年因為工作紀律問題而衍生的困境。」爆出他當時無法如約交稿之情事。關於麥人杰沒有參與第二集製作,網路上甚至出現第一集麥人杰無法掛名導演是因為學歷,「有多少人知道《魔法阿媽》的導演其實是麥人杰,裡面的人物設計、經典對白都是他打造出來的,只因為學歷不夠就無法掛名導演。」對此,《魔法阿媽》團隊回應網路上的爆料文絕非事實,駁斥仍有掛名動畫導演,「當年王小棣老師邀請麥先生擔任《魔法阿媽》電影導演,然最終由於麥先生未能依約完整執行導演職務,電影導演一職便由接手完成作品的王小棣老師接任。」以下為《魔法阿媽》團隊聲明全文:一、為何《魔法阿媽 2》沒有邀請麥人杰先生加入團隊?團隊不希望重演當年因為工作紀律問題而衍生的困境。26 年前在製作《魔法阿媽》時,麥人杰先生在完成「故事板」及「人物造型設計」後,堅持要一人獨力進行「構圖暨 Key pose」及「場景設定」,並希望王小棣老師給予完全的信任,然而,麥先生卻開始陸續出現無法如約交稿之情事,團隊到後期甚至幾乎完全聯繫不上他,導致製作陷入停滯。若無法按時交稿,團隊將需支付代工動畫的韓國公司鉅額違約金,因此,在時間、資金的多重壓力之下,顧問莊正彬先生找來其他動畫界的團隊(包含郭景洲、王登鈺、陳偉松等多位老師)救火支援,大家齊心參與、沒日沒夜的工作,最終趕在期限內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麥先生當年的失聯,對工作夥伴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與壓力,也差點讓《魔法阿媽》這部作品無法順利問世。基於當年麥先生在工作紀律與倫理上的缺失,造成團隊極大陰影,在當時已留下深刻警戒,因此很遺憾無法邀請麥先生加入後續計畫,盼請諒解。二、麥人杰先生在《魔法阿媽》的職銜爭議當年王小棣老師邀請麥先生擔任《魔法阿媽》電影導演,然最終由於麥先生未能依約完整執行導演職務,電影導演一職便由接手完成作品的王小棣老師接任。關於麥先生曾聲稱因學歷關係導致無法掛名導演一事,絕非事實。並且,麥先生在《魔法阿媽》工作人員名單中所呈現的職銜為「動畫導演」,而非社群上所誤傳的僅僅列名「人物設計」。三、為何多年來團隊都沒有針對此事做相關的澄清?26 年來,王小棣老師和團隊成員一直沒有公開揭露這段往事,是出於對過去合作的尊重;在後來的訪談中,王老師也多次表達對麥先生才華的肯定,並感謝其當初的貢獻,從未想過佔麥先生一絲便宜。也因此,針對近期社群上一些誤解的傳言,製作團隊深感遺憾以及無奈。四、《魔法阿媽》是眾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代表台灣傳承與成長的精神《魔法阿媽》系列作品相關版權擁有者為稻田電影工作室,而作品的產出則是全體工作人員努力的心血,製作團隊尊重並感謝每一階段為《魔法阿媽》付出過的夥伴,然而一部電影作品是集結眾人的專業及心力才能實現的成果,並非任何個人可以一手打造出來的。此次製作《魔法阿媽 2:魔法小豆苗》,當年的主創團隊幾乎全員回歸,同時我們也邀請了新生代團隊「大貓工作室」與「羊王創映」加入。除了延續 26 年前的理想,我們更希望藉由新舊兩代的互相學習,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承給下一世代的動畫工作者。我們也期待觀眾能為這些新生代動畫人送上祝福與支持。《魔法阿媽》裡的豆豆在與不同的人物、靈魂交流後,一步步長大;而我們在現實中,也同樣要不斷從一次一次事件中學習成長。此次造成社會輿論紛擾,再次向所有關心《魔法阿媽》的朋友們致歉,盼此聲明能釐清大眾的疑惑,並分享製作團隊的心聲,也希望爭議能到此為止。與此同時,製作團隊仍繼續全力製作《魔法阿媽 2:魔法小豆苗》,希望延續當年帶給大家的感動。在台灣做動畫實屬不易,我們也邀請大家一起來支持台灣動畫,讓更多的好作品誕生!《魔法阿媽》製作團隊 稻田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農人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新竹愛買「出清大拍賣」攏係假?網友控根本沒便宜 業者回應:系統出錯
位於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的「愛買新竹店」在地經營超過20年,日前傳出因為租金一口氣暴漲250萬元,因此無奈將在9月底熄燈。如今,新竹愛買門外掛起「全面大出清」的布條,不過有在地民眾上網抱怨前往購物時「根本沒有比較便宜」,對此,業者出面回應是「系統出錯」導致。愛買新竹店從9月初就傳出即將熄燈消息,雖然店員起先不願正面回應,但隨著18日掛出「全面大出清」、「一件不留」等布條,也證明了愛買新竹店將結束營業的事實。為此,有不少在地人把握商品大折扣的機會前往消費留念。然而,有網友19日在臉書社團「新竹大小事」發文「來跟老朋友說再見」時,卻有不少人在下方留言指出,明明掛出「大拍賣」、「出清」布條,但實際消費發現,「外面貼著出清,裡面根本沒有特價,也都還是一樣貴」、「掛著出清名義,實際上沒怎麽大折扣」、「結帳時有折扣,但沒有特別大」。對此,業者指出,原定是從掛出布條的18日起,所有商品結帳就可再打9折,但因系統發生錯誤,所以刷不出折扣。業者表示,該故障目前已經修復,19日起就能夠享有結帳9折優惠。
為延役留後路 台電仍未送核二廠環評
核二廠除役計畫分別在2020年及2022年通過核安會及環評大會審查,台電以除役範圍仍在釐清為由,未送審環評資料至核安會,至今未獲得除役許可。核安會表示,台電已承諾按照預定時程完成除役工作,未來會持續請經濟部督促台電積極辦理;清大特聘教授葉宗洸直言,台電遲未送審環評文件,是為了延役做準備。《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台電須在核電廠運轉執照到期前3年提出除役計畫,經核安會審查同意核發除役許可,在25年內完成除役。另依照《環境影響評估法》,核電廠除役應進行環評。核安會說明,確保核二廠除役作業符合《核管法》要求的4項條件後,將核發除役許可。其中3要件與除役計畫相關,台電2018年送審、2020年通過審查,剩餘1項條件是環境部認可的環評資料,核安會尚未接獲相關文件。清大教授葉宗洸認為,隨著AI、半導體產業發展,無碳電力需求愈來愈高,賴政府執行的「非核家園」政策勢必要做出調整,此時尚未除役的核二廠便有機會重啟,台電正是因為看到有重啟可能性,才遲遲不送審環評文件,為核二廠延役做準備。另名清大特聘教授李敏則表示,賴清德從未鬆口延用核電,還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邀請挺核的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作為副召集人,她質疑賴是否已決定不要核二廠了嗎?既然政府推非核家園,為何台電遲不送件?顯然釐清除役範圍是藉口。核安會核安管制組簡任技正何恭旻解釋,因台電認為核二廠除役範圍有問題,正在釐清,待變更完環評報告書,將送審環境部認可環評資料,只要確認符合法規要求,即可核發除役許可。一般而言,這份資料的審查時間不超過1年,若依台電承諾,核二廠應會在2048年前完成除役。環境部環境保護司長蔡孟裕則指出,如果台電送件,將依照變更狀況判斷應循程序,例送件變更內容對照表,須通過環評初審;送件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則須通過環評初審及環評大會審查。台電公司發言人蔡志孟指出,針對核電除役計畫,台電一定會遵從相關法令去進行,沒有特定考量和目的去拖延,至於環評資料尚未送審查,或許是實務、法規上存在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延遲。
美大選辯論提到台灣不多? 學者分析民主黨欲刻意降低北京疑慮
針對昨天(11日)落幕的美國總統辯論會,「美中台議題」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與原先外界預期有落差,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唐欣偉分析,可能是執政的民主黨為降低北京疑慮,因此不在辯論主動提及台灣,暫時與北京降溫。 可能是美國總統大選選前唯一一場的總統辯論會,台灣時間11日上午9點登場,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鏡頭前唇槍舌劍,根據外媒報導,這場辯論吸引美國約5,750萬名觀眾收看,比先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川普6月27日的電視辯論,多了約600萬名觀眾收看,顯見美國選民對這場辯論的重視。唐欣偉在網路節目《志聖鮮思》受訪時指出,美國國會近期許多立法將台灣、烏克蘭、以色列三者並提,但這次總統辯論會卻單獨講烏克蘭、以色列,成為辯論會中少數外交政策焦點。之所以忽略台灣,應在於民主黨近期希望暫時與北京降溫,避免大選出太多亂子。民主黨在今年競選黨綱中放入一法(台灣關係法)、三公報、六保證也是為了降低北京疑慮。同時參與討論的清大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台灣民眾多以為美國總統在提中國大陸時必提台灣,但此次辯論會僅有雙方討論晶片問題時提到過台灣一次,內容則是賀錦麗批川普賣晶片給中國大陸,而川普甩鍋稱是「台灣賣的」。何志勇感嘆,美國主流媒體對晶片戰爭引發的美中台三角爭議,毫不關注,反觀台灣媒體卻大肆報導,會不會有些反應過度?何志勇同時表示,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稱中國大陸不應只想收復台灣,應把《璦琿條約》割讓之失土一併向俄羅斯拿回一事,隔天(4日),美國在臺協會(AIT)新任處長谷立言立刻在記者會重申「一中政策」,回顧兩個月前,7月10日谷立言會見賴清德時,也提「一中政策」,他認為美方近期提「一中政策」的頻率「實在有點高」,值得賴政府重視。唐欣偉則表示,拿台灣跟《璦琿條約》失土比較會有一項差別,因台灣是《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然而二戰日本是戰敗國,但中俄都是二戰戰勝國,兩者情況有所不同。此外,二戰後中俄雙方曾重新確認領土邊界,因此要北京要回《璦琿條約》失土,本身有矛盾。況且,當前「中」俄是共同對抗美國的之唇亡齒寒關係,不可能交惡。即使交惡,也不一定對台灣是好事,他提醒外界注意,「中」俄1970年關係緊張,而台灣正是當時被迫退出聯合國。至於綠營推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唐欣偉說,2758號決議內容是指「我們」在聯合國代表是「蔣介石的代表」,是否涉及台灣,必需回溯當時時空環境下世界的認知。但回顧上海公報、「一中政策」等,美國的態度,都是已經了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因此在當時國際環境脈絡下,世界主要國家恐怕已經認同台灣涉及2758號決議文。前立委陳學聖則提醒,執政黨似乎還不懂國際政治的現實,他說,馬政府執政期間,台灣雖然看起來有些委屈,但兩岸有和解,就有許多國際組織參與機會,反觀賴政府連中華台北名義都要放掉,未來只會讓台灣更不能參與國際賽事。至於美國大選選前後的台美關係,陳學聖認為應該觀察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之規格。目前看來,賴清德外交路線是「蔡規賴不一定隨」,蕭美琴能影響的很有限。他說,依照過去在國會與賴清德共識之經驗,賴總統很固執,如果該固執未來應用在台灣外交政策方面,需要「很小心、很小心、很小心」。
台電讓專家進去了! 翁曉玲宣布「核四考察圓滿完成」
今(9日)早翁曉玲等立委邀請兩位核能學界專家顧問一同前往核四考察,盼藉助專業提供諮詢意見,台電因須遵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制定的保安實體防護規範為由,阻擋專業人士陪同參訪,不過在翁曉玲據理力爭後,最終還是與賴士葆及清大李敏教授、葉宗洸教授順利進入核四、完成考察。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稍早發文表示,與賴士葆委員及兩位專家顧問清大李敏教授、葉宗洸教授順利完成核四考察,雖然聯繫台電過程有些波折,但終究圓滿完成。翁曉玲表示,很感謝台電副總許永輝和相關同仁們辛苦協調安排,也謝謝多位曾負責核四興建的處長同仁們細心解說,為他們解惑。核四至今仍是國家和台電的重要資產,看到台電有妥善維護核四廠房機件設備,均予以高度肯定。
邀專家隨行考察核四遭阻 翁曉玲:台電到底在怕什麼?
今日翁曉玲、賴士葆、王鴻薇、張智倫一同去參訪核四,並邀請兩位核能學界專家顧問隨行考察,其藉助專業提供諮詢意見,然而台電竟阻擋專業人士陪同參訪,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甚至跟翁曉玲表示,「他的底線就是只能立委和助理去,不能讓專家學者隨同前往」。翁曉玲對此怒言,「是誰給王總經理這麼大的底氣,可以對立委頤指氣使?」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今(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他與同黨立委一同去參訪核四,並邀請清大原科院李敏教授、葉宗洸教授,兩位核能學界專家顧問隨行考察,期藉助他們的專業,提供諮詢意見,以利日後進行更深入專業的問政。然不解的是,台電竟然屢屢阻擋專業人士陪同立委參訪,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甚至給翁曉玲下通牒說,「他的底線就是只能立委和助理去,不能讓專家學者隨同前往。」這種極其藐視立委職務、妨礙立委職權的口吻與態度,殊難想像。「核四是禁地嗎?台電到底在怕什麼?」翁曉玲直言,是誰給王總經理這麼大的底氣,可以對立委頤指氣使?一個早該引咎辭職,對今年四月因4部電力機組跳電導致北部大停電的經理人,不僅仍厚臉皮的坐在那個位置上繼續管理台電,而且還語帶威脅地警告說,若堅持帶專家顧問去看核四,會損害台灣利益。翁曉玲表示,台電如此強勢,力阻專業人士去看核四廠,她認為有兩種可能性,一是,核四廠到目前為止軟硬體設施維護的還不錯,怕專業人士去看過後,認為日後若非核政策轉彎,重啟核四指日可待,但此一結果恐怕會得罪民進黨政府。另一種可能性,則是核四廠有些機器設備已被拆除轉賣或是移作他用,怕專業人士去看過後,揭穿真相,台電無法交代東西去哪兒了?賣的錢是進到誰的口袋了?這種情形更難交代,肯定砸鍋,引起輿論譁然。翁曉玲說明。民眾參觀電廠,本就是稀鬆平常的事。台電向來有對外開放,只是自蔡政府上台後,台電逐步限縮參訪核四,幾年前就已禁止民眾申請參訪核四了。理由很簡單,因為去參訪過核四廠的民眾和學生都覺得核四沒有不安全。在年輕世代普遍支持核電和核能科學的情形下,民進黨政府索性要求台電取消核四參觀,不讓人看。翁曉玲指出,台電發新聞稿說,立委帶專家顧問進核四有違核子保防保安規範。諷刺的是,可能會有核子保安、保防風險的核一、核二、核三廠,台電是歡迎民眾申請參觀;但卻對一個已被民進黨政府搞成廢墟的核四廠進行嚴格控管。隨著核燃料棒的清空,駐衛核四的二個分隊保警早於2021年5月1日全面退出,台電竟還厚顏地搬出國際核子保安要求的藉口,說要有效管控門禁,拒絕立委帶專業顧問進入參訪。「說這話,難道不心虛嗎?」翁曉玲曾擔任過數年的原子能委員會政府開放資料諮詢小組的委員,做過數項國科會原子能法研究計畫,肯定比台電董事長、總經理更熟悉核安相關法令規定。諸位可去問問核安會,有去監管核四廠嗎?核安會會告訴你,核四廠並未啟用,所以不在核安會依法監管職權範圍。先前核燃料棒還留在核四廠時,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每年還會去巡視,現在台電已將核燃料棒運出台灣送至美國了,核子保安和保防風險已大幅降低,從2022年之後,IAEA就沒再去檢查核四廠了,相關訊息請詳見核安會網站,「國際原子能總署來台執行核子保防作業動態」頁面。翁曉玲說,一件單純立委帶顧問去參訪核四的小事,竟意外地戳到台電的暗黑,發現他們如此恐懼,實在是始料未及。翁曉玲表示,經由這事,也觀察到王耀庭這個人,一個口口聲聲說要為台電繼續負責的總經理,是有什麼能力可以為台電負責,可以去解決全台缺電、停電的問題?「其實他根本無須有什麼專業和治理能力,只要有捍衛民進黨神主牌、把核電廠劃成禁地的能力即足矣」。台電昨日發聲明稿表示,基於遵守國際最高核子保防要求以維護門禁有效管控,僅能同意國家賦予職權者如立法委員(含國會助理)、監察委員等因問政要求進入核電廠。並說明,由於核四廠內仍有台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定列管的核子設備與組件,如反應器壓力槽、控制棒、燃料匣及主冷卻泵等,須遵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制定的保安實體防護規範。
不讓看得懂的人進去?台電拒藍委考察核四廠讓專家隨行 老員工:匪夷所思
立法院新會期將開議,為推動核電延役相關修法,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9日邀請清大核工所教授李敏等外部顧問同行,台電卻以外部顧問不符保安規定為由,僅同意立委參訪。藍委質疑台電在怕什麼?台電老員工說,過去為了爭取民眾支持核四,即使工作很忙也都願意開放民眾參觀,不讓看得懂的人進去,令人匪夷所思。翁曉玲與同黨立委賴士葆與王鴻薇今日仍依規畫前往,據了解,也會邀「專家」陪同會勘,若確定遭台電阻止,台電必須為政治動作負責。據了解,藍委們向台電提出申請時,台電嚴詞拒絕專家同行。知情人士表示,此舉與過去考察標準不同,若台電堅持阻擾專家顧問陪同,須說出可受公評的理由。知情人士表示,立委不是核電專家,因此邀請清大核工所教授李敏、葉宗洸與核四前廠長王伯輝陪同考察,但卻遭台電拒絕,甚至從嚴要求只有立法院公費助理能同行,「台電在怕什麼?」台電說明,由於核四廠內仍有《台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定》列管的核子設備與組件,如反應器壓力槽、控制棒、燃料匣及主冷卻泵等,須遵守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制定的保安實體防護規範,立委、監委等依問政需求,經申請獲台電核准後可實地瞭解,其他外部顧問不符合相關保安規定,無法同意核准參訪。賴士葆質疑,台電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不敢讓專家學者看?核四現在到底是什麼面貌,應該要讓專家參訪,呼籲台電要秉持專業,不應有政治動作。王鴻薇則說,考察核電廠需要專業意見,但台電卻極力阻擋,要求非常無理,質疑台電為了卡核而心虛。李敏8日低調表示,他是翁曉玲所邀請,不方便說什麼。不過他直言,過去台電開放核一、核二、核三等參訪,他去過很多次,也帶學生去過。熟悉核電廠建置的台電老員工指出,台電過去為了爭取民眾支持興建核四,工作再忙,也願意開放民眾前往,盡所能解說,馬政府時代便接待過許多民進黨立委帶著專家來看。如今封存核四,更應該敞開大門,歡迎大家都去了解,科學是真理,本於科學數據解說,較容易尋求共識。
科技高雄系列報導2/招商引資半導體S型廊道現雛型- 高雄積極投入公共建設.健全公共服務設施
系列二:【高雄力拼轉型,建設文教設施,培育新一代人才】 為迎接台積電進駐,因應年輕工程師遷入的人口結構改變、學區人口成長等情形,市府也積極健全周邊區域文教設施以提供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從公共幼兒園、國中小至高中及大學以上高等教育,目前皆陸續進行籌設及興建,除作為將來台積電年輕員工的下一代教育需求的超前部署外,更可吸引高階人才來高雄就讀,而高雄的子弟也能就近求學,並與高科技產業接軌。 楠梓國小(第二期工程)象徵培育楠梓幼苗的楠木苗作為入口意象,並適切保留既有老樹、時光標本與中庭氛圍,讓嶄新校舍與百年老校的歷史記憶融合共存。(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籌建中的文教設施,有正在籌設的藍田國小及高雄科學園區實驗中學,預計將分別於115年及117年開始招生。另創校已有120年歷史的楠梓國小,因既有校舍已老舊不敷使用,市府亦特別編列經費分兩期新建嶄新校舍,第一期包含幼兒園教室、活動室與國小特教資源教室、普通教室、專科教室等,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提供師生使用,第二期則將於明年動工,預計新建地下1層、地上5層之行政教學綜合大樓,工程將於116年完工。另市府亦擇定楠陽國小既有校地內新建地上3層之公共化幼兒園,以增加該區域之友善育兒空間,目前工程正進行中,將於114年中完工招生。除此之外,市府也同步協助鄰近產業園區的中山大學附屬國光中學新建教學大樓,也將於114年完工。楠陽國小公共幼兒園設計概念為「大樹間的一道彩虹」,為孩子們打造一座象徵生活成長的虹橋(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除基礎教育外,受台積電高雄設廠吸引,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將於左營設立高雄分部以培育新一代半導體人才。清大高雄分部初期規畫將先設置半導體研究學院分院,開設學分班及碩士班,培育高階半導體人才;陽明交大高雄分部則將設立AI及半導體學院,招收半導體及AI產業碩博士生,以提供高雄半導體及AI產業高階人才,未來高雄在地人才將可就近求學及就業,不再只有北漂一個選項。(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廣告)國光中學新建校舍採紅磚、斜屋頂以及圓拱等建築設計語彙,與周邊的既有建築相呼應(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