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蔬菜
」 白露乳房脹痛竟與咖啡有關? 專業醫:過量攝取恐會加重疼痛
在如今的社會,相信不少人都習慣咖啡不離手的日子。但現在有醫師提醒,有良性乳房腫瘤的女性要額外注意咖啡的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恐會降低肝臟第一階段解毒酵素的活性,恐會加重乳腺腫脹與疼痛,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部分女性在乳房中出現良性腫瘤並非罕見,其中常見的包括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這類約佔五至七成的病例,多出現在20至40歲女性間,質地較硬且通常無痛,形成原因多與雌激素波動有關。另一類則是乳腺囊腫(Breast Cyst),占約兩成至四分之一左右,內含液體且易受到月經周期影響,30至50歲的患者為主。劉博仁醫師也提醒,纖維囊性病變(Fibrocystic Changes)並非真正的腫瘤,但有高比例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現這種顆粒狀觸感的變化,常伴隨疼痛或腫脹,與雌激素過多相關。還有其他相對較少見的類型,如乳管內乳頭狀瘤(Intraductal Papilloma)、脂肪瘤(Lipoma)、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等。劉博仁醫師也提到,有著良性腫瘤的女性並非只要定期追蹤就好,還需留意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蔬菜(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及水果(莓果類、柑橘類),適度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鮭魚、鯖魚)、亞麻籽或核桃,並減少高脂肪、高糖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日常咖啡飲用部分也要特別注意,需適度控制咖啡因,因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雌激素代謝,加重腫塊腫脹與不適,故建議適量飲用為宜。另外就是保持良好的體重控制,若過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干擾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問題風險。劉博仁醫師建議,適度的運動,如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瑜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減少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減少殺蟲劑及塑膠容器中雙酚A或定香劑DEHP的使用,以免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平衡。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壓力管理,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練習紓解情緒。建議依個人體質,適度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穩定。
小心失智症年輕化!營養師激推「麥得飲食」10大健腦食物曝
小心失智症年輕化!預防失智越早越好。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平時可多吃10種健腦食物預防失智,包括深色及各色蔬菜、堅果、莓果類、豆製品、全穀雜糧類、雞肉、魚類、橄欖油和紅酒,能幫助控制血壓、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維持大腦健康、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等疾病。高敏敏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預防失智建議可採用「麥得飲食」(Mediterranean-DASH diet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MIND),是結合得舒飲食及地中海飲食而延伸的一種飲食型態,被認為能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病程,又稱為心智飲食,也就是「以多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為主」,能幫助控制血壓、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維持大腦健康、改善認知功能、減緩阿滋海默症等疾病。高敏敏也舉例,採用麥得飲食的話,平時可多吃10種「健腦食物」,包括花椰菜、菠菜等深色蔬菜;茄子、胡蘿蔔、彩椒等各色蔬菜;每天1湯匙的堅果;莓果類,藍莓為佳,1週至少吃2次;以非油炸的豆腐、豆漿為主的豆製品,1週至少吃3次;燕麥、全麥麵包等全穀雜糧類,每天至少3份;1週至少吃2次雞肉、1次魚肉,如果不吃雞和魚,可用植物性蛋白質代替;每日30c.c的橄欖油等植物油;每天1小杯紅酒,約30c.c到40c.c,最多不超過150 c.c。高敏敏還提醒,飲食上要盡量避開傷腦食物,像是奶油或人造奶油,1天應攝取少於1茶匙的奶油,可以的話就用橄欖油來取代奶油,不論涼拌或炒菜都可以替換;起司的攝取1週不要超過1次;1週不要攝取超過2份的紅肉、加工肉品;油炸、速食應該限制在1週少於1次;糕點和甜點,包括垃圾食物和所有的甜品,像是冰淇淋、餅乾、蛋糕、甜甜圈或糖果等零食,都應該盡量少吃,1週少於4次較為理想。高敏敏還列出10個「預防失智的生活習慣」,幫助活化大腦:飲酒勿過量:酒精過量加速身體老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運動習慣:提高肌肉量、代謝,有效防止老化。良好作息:使皮膚、大腦充分休息,維持正常認知能力。充足水分:維持體液平衡狀態、降低老化速度。外出載口罩:空污易增加失智風險,加速認知功能衰退。保持好心情:憂鬱狀態易增加失智症風險。適當學習:學習新事物,幫助刺激認知能力。避免肥胖:脂肪使腦部發炎、受損,使認知功能衰退。避免頭部外傷:腦震湯、腦部腫瘤等等,會增加失智風險。避免噪音環境:長期在高壓、不安的環境,會增加失智風險。
2024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4年9月7日11點12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2024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蛇、雞、狗,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 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 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 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 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 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1眼疾」常誤以為是近視或老花! 眼科醫教夏日護眼重點:最好戴上太陽眼鏡
根據國民健康署公開數據,白內障於慢性疾病的排名僅次於高血壓,達41.3%,伴隨著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上升,台灣白內障患者逐漸年輕化,30、40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逐漸升高,其中六大高風險群更須注意,包含高齡者、高度近視者、糖尿病患以及長期於戶外工作、眼睛發炎或受傷者皆為白內障高風險族群。白內障常見8大症狀 應盡早就醫白內障是眼睛內水晶體老化的疾病,意指原先澄清的水晶體變得混濁泛黃,使得外界光線無法進入,造成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白內障的8大警訊包含:出現對色彩敏銳度降低、近視度數飆升、夜晚出現眩光光暈、看東西出現複視、白日畏光、老花突然消失、經常跌倒或時常感覺度數不夠需換鏡片等症狀,都應即早治療。夏季眼睛防護莫輕忽 食補+日常這樣做延緩發生炎夏逼近,台灣的夏季日照時長大約為13小時,長時間的紫外線曬入眼球,可能造成水晶體因紫外線的累積傷害提早老化,對此眼科陳矜芸醫師給予幾個夏日防護建議,除了能夠透過食補或營養補充品來預防白內障,也可以多吃深色蔬菜,如菠菜或是玉米等,這類含有葉黃素、蝦黃素、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成分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另外,夏季外出可以配戴太陽眼鏡,減少紫外線的傷害,來延緩白內障的發生時間。把握治療黃金關鍵期 高階手術設備助恢復清澈視野陳矜芸說,白內障的唯一治療方式便是更換人工水晶體,而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為目前主流的白內障手術方式,能夠僅以筆尖大小的微創方式進行此手術,有別於以往需等白內障成熟變硬才可治療的舊觀念。目前引進德國3D高階白內障科技,更於2024年4月獲邀於泰國曼谷授獎認證,由德國原廠頒發高階白內障設備認證中心殊榮,肯定其專業與精準度的把關堅持,透過完整的醫療設備,以精準測量晶體度數、有全景高解析光學設備,及AI全智能晶體導航,精準定位提升術後視力品質。術後這些事情要留意 避免眼睛受刺激手術過程中只需以局部麻醉藥水點眼睛,再以超音波乳化術吸取出混濁的水晶體後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即完成此手術。若術後對光線較為敏感,陳矜芸建議,白日配戴墨鏡防止眼睛受到紫外線刺激、術後患者也盡量避免搬重物,約2周的時間便可恢復日常。
「一分鐘」簡單自我檢查 7種表現說明你蔬菜沒吃夠!
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的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吃夠蔬菜的人卻不多!近日中國網路上一篇熱文「7種表現說明蔬菜沒吃夠!」廣為流傳,教民眾自我檢視蔬菜攝取量是否足夠。第一項沒蔬菜吃夠的表現,是「容易發胖」。由於蔬果中纖維和水含量很高,且熱量較低,可以讓人保持飽腹狀態而不提供過多的熱量。有研究指出,在飲食中增加蔬菜和水果與體重減輕有關。第二項表現,是「皮膚易出油」。研究發現,水果和蔬菜攝入少的女性患脂溢性皮炎的風險增加了47%,隨著飲食中水果攝入的增加,風險降低了25%。第三項表現,是「經常會便秘」。纖維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一種碳水化合物,有助於促進腸道有益細菌的生長。蔬菜攝入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便秘。第四項表現,「視力易下降」。無論男女老少,每個人的眼睛都離不開一種「葉黃素」。葉黃素的主要來源是蔬菜,尤其是深綠色蔬菜。第五項表現,是「血糖易升高」。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低。而蔬菜往往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調節血糖。第六項表現,是「情緒易低落」。研究資料發現,有12種與抑鬱症狀的預防和治療有關的營養素,其中包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鐵、鋅、鎂、鉀、維生素A、維生素C、葉酸、硒等。我們常見的蔬果,包含上述絕大多數營養素,充足攝入水果蔬菜對抵抗抑鬱情緒很有價值。第七項表現,是「身體易發炎」。常見的抗氧化劑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葉黃素、硒等,這些廣泛存在於蔬菜和水果中。蔬果攝入不足的人,身體更容易出現炎症反應。文章另外指出,有些人會通過吃水果來代替蔬菜,或者直接吃各種營養素片(如維生素C、膳食纖維)補充營養。但這兩種方法並非長久之計,尤其是水果中糖分較高,想要通過吃水果來補充足夠的營養素,糖分就容易超標,一方面會導致肥胖,另一方面還可能對血糖產生不利影響。那麼,蔬菜怎麼吃才算「夠」?每人每天推薦攝入蔬菜約在300至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1/2。雖然聽起來很多,但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後,也就相當於一個網球大小的量,把每日所需的蔬菜分配在一日三餐中,中晚餐時每餐至少有2個蔬菜的菜肴,把適合生吃的蔬菜作為加餐,不知不覺就能滿足攝入需求。此外,新鮮的應季蔬菜顏色鮮亮,水分含量高、營養豐富,食用這樣的新鮮蔬菜水果對人體健康益處多。蔬菜發生腐爛時,會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對人體健康不利。而根據顏色深淺,可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綠色、紅色、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這類蔬菜普遍富含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應特別注意多多攝入。文章另外提醒,挑選和購買蔬菜時,種類要多變換,每天最好能攝取5種以上不同種類的蔬菜,葉菜、鮮豆、菌菇類蔬菜最好都要包含在內,才能確保營養均衡。另外,如果選擇蔬果包含土豆、山藥、南瓜等根莖類蔬菜,就\要適當減少主食量,以免澱粉攝取過多。
補鈣不是只有牛奶 9種深綠色蔬菜鈣質大勝它
常抽筋、睡不好、心悸都可能是缺鈣惹得禍,成人平均一天鈣質建議攝取量在1000-2000mg,李婉萍特別強調「補鈣不只靠喝牛奶!其實深綠色蔬菜也有鈣」,更公布了9種高鈣蔬菜,也提醒不要為了補鈣把牛奶當水喝,乳製品一天不要超過500ml,喝太多熱量高會胖。鈣是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在骨骼、牙齒、肌肉、神經、血液等多項身體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全脂牛奶每100ml含有104mg的鈣質,但補鈣的方法其實不能只單靠喝牛奶,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發文表示,補鈣除了喝牛奶外還可以搭配低熱量的高鈣蔬菜,並分享9種含鈣量多過牛奶的蔬菜,包括芥藍菜、蘿蔔葉、紅莧菜、小白菜、白莧菜、青江菜、蚵仔白菜、紅鳳菜及地瓜葉。以下是每100克蔬菜的鈣質含量,以及營養師建議的烹飪方式:芥藍菜 Ca 181 mg:芥藍炒牛肉。蘿蔔葉 Ca 158 mg:蘿蔔葉炒豆干。紅莧菜 Ca 150 mg:紅莧菜炒豆包。小白菜 Ca 145mg:小白菜排骨湯。白莧菜 Ca 146mg:吻仔魚莧菜。青江菜 Ca 143mg:青江菜炒蛋。蚵仔白菜 Ca 129mg:蚵白菜炒肉絲。紅鳳菜 Ca 122mg:麻油豬心紅鳳菜。地瓜葉 Ca 105mg:地瓜葉炒皮蛋。深綠色蔬菜除了有鈣質,還有維生素K,但蔬菜裡的膳食纖維和草酸會影響到鈣質吸收,對此,李婉萍也分享3招小撇步提升菜類鈣質吸收率,首先川燙3分鐘;再來搭配蛋白質食材如蛋、肉、海鮮料理;最後飯後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像芭樂、木瓜、火龍果、柚子、奇異果,都能有效提高鈣質的吸收率,並幫助消化,使排便順暢。營養師李婉萍分享9種鈣質高於牛奶的深色蔬菜。(圖/取自李婉萍營養師臉書)
騎車遇窟窿就骨折!台灣髖骨骨折率為全亞洲第一 醫授預防守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國際骨鬆協會2012年世界排名調查顯示,台灣髖骨骨折機率為全亞洲第一、全世界排名第九。而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增加,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意味著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會有所提高,恐更多人暴露在骨折的風險中。機車碰道路窟窿就骨折 診斷不易延誤病情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蕭又萌提到,有鑑於近年國人保健觀念提高,多數人已經知道對骨質疏鬆患者而言,即使是低能量的撞擊或跌倒也可能出現骨折,尤其薦椎骨鬆性骨折的患者,有時只是乘坐機車遇到窟窿、或家人協助從床上坐到椅子就發生骨折。蕭又萌說明,薦椎往上承接整個脊椎,往下連往骨盆,是身體負重的樞紐。當薦椎骨鬆性骨折出現時,常會造成疼痛而無法行走,甚至連坐著、躺著翻身或起身時,也都會伴隨劇烈疼痛;然而,這類患者多半都沒有明顯跌倒的病史,再加上薦椎解剖構造相比胸腰椎,在X光影像上更顯得不易判讀,往往無法看到骨折裂痕的情況,使得診斷上常遭到延誤,故許多患者在確定診斷時,通常已受病痛折磨兩、三個月。薦椎骨鬆性骨折可採「微創手術」 合併藥物治療骨質疏鬆蕭又萌分享,在診斷上可以從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確認敲擊或按壓薦椎有無疼痛開始;在影像上,除了X光還可再藉由骨頭掃描、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進一步確認是否為薦椎骨鬆性骨折。此外,臨床上若保守治療無效,可以採用微創手術,以骨水泥灌注做薦椎成形術,大多數患者在症狀減輕後,便能逐步恢復至原本的活動能力。處理骨折以外,通常還需合併骨質疏鬆的治療,蕭又萌醫師表示,目前針對骨質疏鬆有多種機轉藥物可以選用,包含口服、皮下注射、靜脈注射等不同方式,使用頻次上也不同,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藥物。預防應攝取高鈣食物、日照 配合適當運動及訓練「預防勝於治療,在骨質疏鬆尤其如此。」醫師建議,平時可透過攝取高鈣食物如牛奶、豆腐、豆乾、小魚乾、堅果、深色蔬菜等,以及適當日照補充維他命D,來增加骨頭製造的原料。另外,配合負重運動、平衡訓練、肌力訓練,不僅能預防骨質疏鬆,也能減少肌肉量的流失,民眾不妨透過這些方式遠離骨鬆壓力性骨折,同時降低高齡失能的風險。
2023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3年9月8日05點27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 2023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龍、蛇、雞,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小孩成長該如何長高不長胖! 營養師授4大營養素怎麼吃
「小孩能不能再長高一點?」是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主要為遺傳,不過後天只要攝取優質營養素、睡眠充足、多運動,也有助於長高。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想要讓孩子長高不長胖,最重要的是攝取蛋白質、足夠的熱量、鈣質與維生素K。若小孩喜愛在課後吃點零食,則推薦牛奶、豆漿、地瓜等食物,可以讓孩子吃得健康又開心。現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間愈來愈早,想要掌握生長關鍵期,讓孩子高人一等,除了評估孩子生長發育的狀況,對照兒童健康手冊的生長曲線圖,也可以每年紀錄孩子的身高。日常飲食方面,蛋白質是生長發育的關鍵,足夠的熱量是長高的基本條件,補充鈣質可讓骨質密度變好,維生素K則是將鈣質「黏在骨頭上」形成骨質。4大關鍵營養素蛋白質:豆製品、魚肉、海鮮、蛋、乳製品熱量:熱量主要來自六大類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質。衛福部建議三大營養素比例:蛋白質 10-20%、脂質 20-30%、醣類 50-60%鈣質:乳製品、小魚、豆製品及深色蔬菜等維生素K:深綠色葉菜如菠菜、萵苣等計算身高的公式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除以2,再加或減7.5公分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1)除以2,再加或減6公分發育迷思:胖胖的小孩可以長得比較高?以往觀念認為「胖胖的小孩可以長得比較高」,李婉萍說明,這是由於早年孩子普遍營養不良,小孩肉肉的確實擁有足夠的熱量,才有辦法往上抽高;但現在孩子過重比例越來越高,過胖恐影響生長發育。另一方面,瘦小的孩子可能由於挑食、進食量不足、澱粉類攝取不足,導致生長的營養素不夠,因而長不高。2025年全球過重或肥胖嬰幼兒達7千萬人然而,現在美食誘惑多,不少孩子長高之餘也「橫向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止兒童肥胖委員會預估,2025年全球過重或肥胖的嬰幼兒數量將增加到7000萬人,若無提供適當介入措施,肥胖的嬰幼兒在童年、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可能會繼續肥胖。優質課後點心怎麼吃充足的熱量可以長高,但過多的熱量卻會累積脂肪。現在孩子喜愛手搖飲、炸物速食、零食點心,卻不怎麼愛吃蔬菜,讓家長相當頭疼。對此,李婉萍推薦保久乳、保久豆漿、蒸烤地瓜、毛豆等,鈣質與蛋白質豐富,還有八寶湯與花生湯,都是很好的點心。家長可以把課後點心放在安親班,即可讓孩子吃得健康又開心。保久乳與保久豆漿蒸烤地瓜與毛豆八寶湯與花生湯長高不長胖 三管齊下國民健康署提醒,維持正常的健康體位必須從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三管齊下:健康飲食1.自備水壺, 以「白開水」或「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2.適量取代大份量食物;降低吃甜食、零食、速食、高脂、高糖等。3.新鮮蔬果多樣性;多攝取原態食物;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食物。4.每天吃早餐;鼓勵家長與小孩在家中一同吃健康晚餐;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導師陪同學生用營養午餐,教導健康飲食的重要。身體活動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都應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即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2.配合兒童發展階段,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型式:如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鼓勵下課時,學生至戶外運動。3.在適宜溫濕度多運動,運動前補充水分、運動中定時喝水(每20分鐘補充水分)。4.降低每日(含假日)觀看螢幕時間,每日少於2小時,避免靜態久坐生活。充足睡眠鼓勵養成規律生活習慣,避免晚睡及熬夜,每天至少睡眠8小時。
節氣邁入「白露」...今起日夜溫差大 4生肖要慎防「腸胃炎」
今天(7日)23點33分,節氣進入「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是指說,當季節來到白露時,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白色水滴,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2022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兔、馬、雞,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為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30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吃素越吃越胖?美女營養師揭地雷食材「脂肪含量超高」
不少人因環保或宗教緣故選擇吃素食,也有人減肥時選擇以素食代替吃肉,希望可以達到減重目的,但營養師就透露,不少人問她「為什麼吃素好像沒有比較瘦?」,她也透露素食飲食的地雷與盲點,一不小心就可能過鹹或過油。豆類製品若經過加工,熱量跟油脂都會提升。(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營養師高敏敏透露,有些素料熱量、鈉含量是要注意的,減肥的人若吃下肚可能就會影響減肥效果,甚至素食食材常用黃豆、蒟蒻、穀類澱粉等再加工製成,若加工過度就會導致熱量提升,就像麵輪每100g的脂肪居然高達40.5g,衛福部建議每日脂肪建議攝取量為20到30%,假設以一天能吃2000kcal的成人來說,最多只能吃400-600kcal的油脂,而600kcal的油脂約為44.4-66.6g左右,但麵輪就含有40.5g的油脂,等於超過一天能攝取的油脂量,另外衛福部也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2400mg(=6g的鹽),尤其高血壓患者,更要控制攝取量。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素食食材的熱量與鈉含量。(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她也揭開素食越吃越胖的四大原因:⚠️蔬菜炒太油:為口感好吃,常用油炒、油炸、勾芡、淋醬等。⚠️蛋白質品質差:蛋白質是身體主原料,動物、植物的必需胺基酸種類不同,若吃素沒有注意蛋白質間的搭配互補,很容易讓胺基酸不全面讓身體無法健康運作!⚠️脂肪酸不平衡:長期好油壞油比例失衡,身體易發炎更容易肥胖、水腫。⚠️重鹹重甜 熱量高:常用糖醋、紅燒、醬料來調味 高糖會轉化成脂肪囤積、高鈉易水腫!建議想要健康吃素的朋友,你可以這樣吃:1、深色蔬菜+菇藻:維生素更充足2、豆類+穀類:蛋白質更均衡3、多原型、少加工:避免加工素肉食品4、多食材種類:增加獲取各營養素及植化素機會5、用油常變化:烹調油應視烹調方式交替使用6、適量補充核果類:豐富油脂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熱量,像是腰果、杏仁等核果類都很不錯喔!
命理達人曝出生時辰藏「體質秘辛」 屬兔者「這樣吃」可助身體排毒
傳言人的個性和體質與生肖和出生的時辰息息相關,若能進一步掌握自身的天賦特質,發揮專長拓展優勢,將對人生有莫大幫助。型男命理師「阿湯哥」湯鎮瑋在《2022福虎生風開運農民曆》點出,關於人們的出生時間與生肖的「先天體質傾向」,快來看看自己出生時間的秘密吧!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命理專家「阿湯哥」湯鎮瑋在《2022福虎生風開運農民曆》分享的「先天體質傾向」特點如下:鼠:子時(23點-1點)子時,為一天中陽氣最弱的時間;而子在五行中屬水,水系統在人體器官中代表膀胱。從膀胱泌尿系統來看水的流通,此時辰出生的人要特別留意膀胱健康。可多吃山藥、蓮藕等食物,幫助養護膀胱黏膜健康,改善頻尿問題。牛:丑時(1點-3點)丑時,陰氣消退,陽氣增生;丑在五行中屬土,人體代表為脾臟。脾臟主要功能是代謝,因此在這個時辰出生的人要特別留意脾臟代謝系統問題;若是脾功能不佳、氣血不足便容易疲勞,不僅注意力難以集中,還會有體力時常透支的狀況發生。可多食用養脾食物如香蕉、大棗等等。虎:寅時(3點-5點)寅時,陰氣逐漸消散;寅在五行中屬木,木在人體中代表筋骨和肝膽。肝膽是消化系統,若屬木之氣疏泄不順,易導致此時辰出生的人消化系統較弱,多食用深色蔬菜可幫助排毒。兔:卯時(5點-7點)卯時,陽氣開始聚集;卯在五行中屬木,五行屬木影響消化排毒系統。此時辰出生的人消化排毒器官之氣若不通,容易有氣血不足的問題,無法順利清除身體的毒素。毒素累積易消耗身體健康能量,宜多吃纖維、穀物,少吃加工食品。龍:辰時(7點-9點)辰時,陽氣擴散;辰在五行中屬土,對應在人體的皮膚。若土之氣無法疏通,此時辰出生的人容易有皮膚代謝問題,需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敏原食物,須注意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規律的運動。蛇:巳時(9點-11點)巳時,陽氣充足;巳在五行中屬火,在人體中小腸亦屬火。若是旺盛火之氣無法消散,會影響小腸的吸收和整體的精神健康,氣血流通不順暢,腸道無法好好吸收、循環系統也會嚴重影響,可食用天然發酵食品、益生菌保養身體。馬:午時(11點-13點)午時,日正當中,陽氣最盛之時;午在五行中屬火,在人體器官中對應心臟。心臟負責輸送循環系統中的血液,若是火氣過旺或是阻塞,對全身都將造成嚴重影響。此時辰出生之人要更注意養成運動習慣、充足的睡眠。羊:未時(13點-15點)未時,陽氣略有消減;未在五行中屬土,在人體器官中對應胃。若是土之氣無法疏通,此時辰出生的人要多注意胃部或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三餐需定時定量,也可多食用秋葵、南瓜、蘋果等食物,保護胃黏膜。猴:申時(15點-17點)申時,陽氣逐漸消退,陰氣滋生;申在五行中屬金,而身體經絡和肺都屬金。此時辰出生的人,要注意消化系統和身體經絡問題,可多按摩活絡經脈,平常多喝水利於排毒。雞:酉時(17點-19點)酉時,陽氣已經散去,陰氣增加;酉在五行中屬金,對應人體器官中的肺部。若是屬金之氣不通順,此時辰出生的人易有肺部或是呼吸系統問題,建議可食用枇杷、蜂蜜等有助於養肺的食物,或杏仁、蓮藕、白芝麻等白色食物潤肺,可入菜搭配食用。狗:戌時(19點-21點)戌時,陰氣寒氣增長;戌在五行之中屬土,對應人體膝蓋關節等部位。若是屬土之氣流通不佳,此時辰出生的人容易有關節骨骼問題,可多食用乳製品、小魚乾、堅果類等食品。豬:亥時(21點-23點)亥時,是夜半陰氣最旺盛之時;亥在五行中屬水,在人體上對應的是腎臟和泌尿系統。若無法宣洩水氣,此時辰出生之人,需要注意腎臟和泌尿系統問題,可以多食用蔓越莓、萵苣等蔬菜和魚肉、豆腐等食物。
媽媽好缺2/深綠色蔬菜藏珍貴營養素 竟能抑制蝕骨細胞
根據調查發現,45歲以上的女性普遍缺鈣、維生素D,飲食上也最少吃奶類食物,骨骼健康岌岌可危!其實,30歲後骨質的流失速度就逐漸加快,除了每天要喝2杯240毫升的牛奶之外,也要多管齊下另外補充維生素D,例如日曬就可以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但不防曬才能做到,這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根本不可能!」賀寶芙營養師游晏涵說,「不如多吃蕈菇類食物如香菇、黑木耳,其中香菇要經過日曬栽種較好,但購買時難以分辨,所以建議改選黑木耳,大約3大瓣就達到一日建議攝取量,同時又含有豐富纖維、花青素等等。」蕈菇類如香菇、杏鮑菇及黑木耳,都是維生素D主要來源,多吃可幫助身體吸收鈣質。(圖/123RF)不只如此,深綠色蔬菜也要吃足!「關鍵在於鎂,乳製品只含有少量的鎂,其他需要從青江菜、菠菜這類深綠色蔬菜中攝取,建議每天要吃3~5飯碗的煮熟蔬菜。」游晏涵說,許多人忽略鎂的重要性,其實,鎂能夠抑制蝕骨細胞的作用,攝取不足就會讓骨密度變差。但游晏涵也坦言要吃足量的確有難度,必須從早餐就開始吃青菜,才可能真正做到,如果覺得有難度,或許可以考慮從保健品中補充,例如選擇同時含有鎂、維生素D的鈣片。「維生素D、鎂同時能幫助鈣質吸收與維持骨密度。」游晏涵補充,維生素D家族中又以D3活性最高,能夠直接被人體利用。還有,成分中若含有鋅、銅,更能幫助鈣質吸收後沉積在骨頭裡面,促進骨骼強健。補鈣勿陷入高劑量迷思,每次超過500毫克,身體根本無法吸收。(圖/123RF)但鈣片劑量可不是愈高愈好,游晏涵說,人體每次能吸收的鈣大約是300~500毫克,若是一口氣補充500毫克以上的鈣,身體根本吸收不了。程涵宇營養師則提醒,成年女性一天攝取的鈣含量上限為2500毫克,長期攝取過多鈣補充劑會導致鈣鹼症候群或高鈣血症,會進一步造成腎結石、高血壓,甚至引發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