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息
」 國泰金 金控 獲利 國泰 美股14家金控10月營收出爐 富邦金EPS達9.27元奪冠
14家金控10月自結財報皆出爐,富邦金拿下金控獲利王,單月與前十月獲利皆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9.27元;國泰金EPS為7.13元,獲利數據則創歷史次高;中信金EPS則為3.20元;元大金、兆豐金的EPS超過2元;凱基金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4%。富邦金控2024年10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07.3億元、稅後淨利91.0億元,單月獲利創下歷年10月新高;累計今年前10月合併稅前淨利1,472.3億元、稅後淨利1,302.9億元,為歷年前10月次高紀錄,每股稅後盈餘EPS為9.27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單月獲利亦創歷年10月新高紀錄,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累計前10月獲利皆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投信董事會11日通過吸收合併日盛投信案,將以現金對價吸收合併日盛投信,預估每股合併對價介於新台幣46.23元至52.42元間,預估合併價金總金額介於18.03億元至20.44億元間。今日日盛投信董事會也同步通過本合併案,本案為雙方合意併購,並將於取得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合併基準日,預計2025年完成合併後將以富邦投信為存續公司,日盛投信為消滅公司。富邦人壽2024年10月稅後淨利為57.7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為837.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93%及88%,創下歷年單10月最高及歷年前10月第二高紀錄。台北富邦銀行2024年10月稅後淨利22.1億元,今年以來每月單月獲利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27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續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銀行存放款基盤擴大,保險、基金及結構型商品帶動財富管理銷售動能上升,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信用卡簽帳金額成長,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9%及39%,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7%。國泰金控 2024年10月稅後淨利54.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086.4億元,EPS達7.13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亮眼,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年次高。國泰人壽單月避險成本較高影響獲利:10月稅前淨利2.2億元,稅後淨利20.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93.5億元,續創同期歷史次高。本月獲利下滑,主因台幣單月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一籃子貨幣操作表現,致單月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獲利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世華銀行10月稅後淨利29.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342.2億元,年成長23%。受惠央行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勁,並優化外幣存款結構,提升台幣存款佔比,有效控制資金成本,累計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財富管理動能強勁,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增加,累計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逾3成。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中信8日公告2024年10月份自結盈餘,10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47.40億元,累計前十月合併稅後盈餘633.89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20元,亦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信託金控雙引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灣人壽累計前十月稅後淨利亦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及次高。
八家金控前七月獲利出爐 國泰金賺逾931億元 累計EPS 6.07元領先
金控陸續公布今年7月獲利表現,國泰金控現以累計6.07元的EPS成績領先,中信金控EPS則為2.41元,元大金則為1.77元,永豐金為1.18元、華南金1.03元、玉山金0.98元、台新金0.91元及國票金0.41元。國泰金控8日公布2024年7月稅後淨利達214.9億元,單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稅後淨利931.0億元,EPS達6.07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及國泰產險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史次高。國泰金控表示,國泰人壽7月稅後淨利168.3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50.9億元,單月獲利表現為歷史單月次高,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匯兌利益及經常性收益貢獻;7月初年度保費(First Year Premium)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irst Year Premium Equivalent)分別為129億元及50億元,為業界第一。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淨利39.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40.8億元,年成長18%。受惠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健,並把握利率高檔布建外幣有價證券,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成長;信用卡簽帳及收單金額增加,財富管理各項商品銷量上升,累計淨手續費收入持續表現亮眼。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玉山金控8日則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第2季營運,2024年上半年財業務表現在金控獲利、財富管理手收及信用卡簽帳金額皆創歷年同期新高,自結淨收益361.3億元,稅後淨利成長20.6%達127.2億元。玉山金控7月稅後淨利27.2億元,其中玉山銀行稅後淨利26.8億元、玉山證券2.6億元,累積1~7月金控稅後淨利154.4億元。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表示,持續壯大海外經營,玉山銀行上半年海外分、子行獲利成長12%,合計貢獻銀行淨利33.6%,海外分行獲利居國內銀行前3名;深化亞太金融服務網絡,7月馬來西亞吉隆坡代表人辦事處開業,預計在第4季、10月,日本熊本出張所開業,拓展東協及亞太金融服務網絡。
富邦金上半年EPS5.95元奪冠 「這六家」成績也亮眼
14金控2024年上半年自結營9日皆完成公告,富邦金6月單月獲利216.3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6月稅後淨利810.6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並創下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95元居冠;國泰金控6月稅後淨利達128.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71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66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中信金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85元,元大金1.39元、新光金1.31元、第一金1.01元也皆逾1元,其中新光金單月賺102億元創金控成立以來最高。富邦金控指出,6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202.0億元、稅後淨利216.3億元,累計今年前6月合併稅前淨利891.9億元、稅後淨利810.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95元。富邦人壽6月稅後淨利為137.1億元,創歷年單6月獲利新高,累計稅後淨利為515.8億元,也創下歷年前6月第三高紀錄;單6月及累計前6月獲利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0%及97%;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收入及股利收入。台北富邦銀行2024年6月稅後淨利29.7億元,累計前6月稅後淨利162.2億元,較同期成長24%,續創單6月及累計前6月稅後淨利歷年新高紀錄,獲利成長主要來自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2%及46%,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9%。國泰金控6月稅後淨利達128.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71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66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國泰人壽6月稅後淨利89.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482.6億元。單月獲利表現佳,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貢獻。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揚,公司投資操作平穩,保險本業營運穩健,帶動整體財務表現。國泰世華銀行6月稅後淨利34.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01.7億元,年成長15%。受惠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健,並把握利率高檔持續布建外幣有價證券,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成長;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增加,財富管理保險、基金及債券等商品銷量上升,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約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截至6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358%,資產品質維持穩健。中信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60.56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372.0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85元。中信金指出,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6月份稅後獲利45.92億元,主因為存放款業務動能穩健、利差擴大,以及財富管理銷售動能強勁;台灣人壽6月份因股票處分利得及股利收入挹注,單月稅後獲利18.85億元。兆豐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34.74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203.9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42元。元大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8.58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76.61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9元。新光金公告6月自結盈餘102.01億元,累計前6月合併稅後盈餘204.10億元、年增429.5%,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1元。子公司新光人壽6月稅後盈餘87.54億元、年增378.9%;新光銀行6月稅後盈餘7.37億元、年減14.2%,前6月稅後盈餘35.44億元、年增1.2%。元富證券6月稅後盈餘6.9億元、年增47.8%,前6月稅後盈餘21.14億元、年增37.0%。第一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2.91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37.2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1元。永豐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17.12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2.04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99元。開發金控公布自結財務數據,6月份自結稅後獲利為40.42億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獲利達169.5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67%,每股盈餘0.98元。開發金控表示,6月份台股持續走揚,成交量能增加,有利於旗下證券、銀行及壽險業務投資收益。華南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17.08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12.15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2元。玉山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2.12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7.16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1元。台新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4.7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05.8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77元。合庫金控合併自結6月稅前淨利為30.40億元,稅後淨利為17.19億元,累計稅前淨利為139.31億元,稅後淨利為104.71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為0.69元。國票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3.49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13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
全球公共債務97兆美元創新高 較前年增加5.6兆美元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5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公共債務已經激增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總計達97兆美元(約新台幣3130兆),比前一年增加5.6兆美元。報告建議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緊急改革,以保障人類和地球的繁榮未來。公共債務包括國內外的一般政府借款。報告指出,非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尤其嚴重,在2013年至2023年間,負債與GDP比率超過60%的非洲國家從6個增加到27個。報告指出,償還債務的成本變得更加高昂,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打擊。2023年發展中國家支付8470億美元的淨利息,比2021年增加26%。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借款利率比美國高出2至4倍,比德國高出6至12倍。利息成本的快速上升限制發展中國家的預算。目前一半的負債發展中國家指定將政府收入的8%至少用於償債,這項比例在過去十年內已成倍增長。此外,2023年有54個發展中國家(其中近半數在非洲)至少將10%的政府資金用於支付債務利息。報告顯示,有33億人居住在利息支出超過教育或醫療支出的國家。在非洲,人均利息支出70美元已超過人均教育支出60美元和人均醫療支出39美元。共有7.69億非洲人生活在利息支付超過教育或衛生投資的國家,佔總人口的近3分之2。
美股財報季銀行股失色 三大指數12日齊跌逾1%
拉開財報季序幕的華爾街投行財報,引發投資者對高利率衝擊銀行的憂慮。周四(11日)剛有反彈起色的美股大盤掉頭往下,三大股指齊跌超1%,因周五(12日)回落,那指抹平本周累計漲幅,和標普、道指均連跌兩周,其中道指再創矽谷銀行倒閉以來最慘周跌幅。周五公佈的財報顯示,即使是最大銀行也面臨更高的利率挑戰。第一季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花旗的關鍵指標「淨利息收入」(NII)分別季減4%、4%和2%。摩根大通的NII略低於預期,終結連七季創紀錄之勢,不計市場業務的NII指引上調10億美元後仍低於預期,該行股價重挫,創將近四年來最差單日表現。至於周四強力支持大盤的科技巨頭,周五亦大多下跌,僅傳出醞釀Mac全線採用AI加持M4晶片消息的蘋果早盤保住漲勢,午盤曾轉跌。本周主要美股指全線累跌,道指累跌2.37%,刷新矽谷銀行倒閉當周以來最大周跌幅;標普累跌1.56%,創2023年10月27日以來最大周跌幅,和累跌2.92%的羅素2000均連跌兩周;那指累跌0.45%,那斯達克100跌0.58%,均連跌三週。科技七雄周五盤中均曾下跌,特斯拉收跌約2%,本周累漲3.73%有所反彈;周四跳至紀錄高點的Alphabet早盤曾刷新盤中歷史高位、日內漲超0.4%,市值達2兆美元,收盤轉跌1%;而前一日大漲超4%的蘋果周五收盤漲近0.9%;輝達收跌近2.7%,本周累漲0.2%。上周獨跌的蘋果本周累漲4.1%表現最佳。標普500指數則各大板塊全軍覆沒,除跌逾0.7%的公用事業和跌0.9%的必需消費品以外,其他板塊收跌至少1%。日前傳出中國電信領域國產晶片替代的相關消息後,英特爾收跌近5.2%,AMD收跌4.2%,美光科技收跌近4%,博通收跌近3%,台積電ADR跌超3%。銀行股方面,整體銀行業指標KBW銀行指數(BKX)收跌近1.5%,連跌三日,本周累跌近3.8%。本周公佈財報的大家銀行中,摩根大通收跌近6.5%,創2020年6月11日以來最大跌幅;首季NII也低於預期、管理層稱無法提供有關監管方何時撤除對其資產上限時間的更新的富國銀行收跌近0.4%;首季營收年減2%、利潤下降27%,仍高於預期的花旗收跌1.7%。其他銀行方面,高盛收跌2%,美國銀行收跌1.5%,摩根士丹利收跌近0.8%。此外,資管巨頭貝萊德公佈第一季管理資產規模年增15%至創紀錄水平、但資金淨流入規模幾乎減半後,收跌近2.9%。
國泰金2023獲利515億 每股稅後盈餘3.24元
國泰金(2882)最新公布2023年12月稅後淨損48.2億元,全年稅後淨利515.0億元,年成長36%,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24元;單月獲利主要反映台幣升值影響,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投信獲利皆續創歷史新高。國泰金指出,國泰人壽在資本方面,股、債市反彈使金融資產未實現餘額較上月回升逾600億元,淨值增加逾500億元,帶動淨值比升至逾8%,RBC亦遠高於300%。受台幣升值影響獲利,2023年12月稅後淨損68.3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67.0億元。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反映台幣短線明顯升值致匯兌損益波動較大;12月初年度保費(First Year Premium)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irst Year Premium Equivalent)分別為74億元及45億元。保險業務方面,2023年全年初年度保費收入穩居業界第一,12月初年度保費收入受惠於理財型商品銷售動能提升,較上月成長33%,其中美元傳統理財型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較上月成長85%,台幣計價的利率變動型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較上月成長44%,投資型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亦較上月成長17%。近期聯準會最新點陣圖暗示2024年降息空間提高,激勵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反彈,然隨美元走貶及外資大舉匯入買超台股,台幣兌美元單月升值1.7%,對本月匯兌損益及獲利表現構成較大負面影響;惟在經常性收益持續挹注下,有助緩和匯率波動對損益之影響。國泰世華全年獲利續創歷史新高,12月稅後淨利4.2億元,全年稅後淨利289.7億元,年成長13%。升息循環帶動利率走升,持續佈建外幣有價證券,全年淨利息收入穩定成長;受惠信用卡簽帳金額及財富管理收益增加,全年淨手續費收入達雙位數成長。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增加,推升累計流通卡數近600萬張;截至12月底逾放比率為0.11%,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453%。國泰投信全年獲利及資產規模皆創歷史新高,受惠股債雙漲,12月稅後淨利1.6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7.7億元,續創歷史新高,年成長14%,總管理資產規模穩居市場第一達新台幣1.62兆元,創歷史新高,年增超過三成。12月FOMC會議FED下修通膨預期,並進入2年以上的降息循環,貨幣政策焦點將由物價轉向經濟。在此趨勢下,債券投資仍是現階段重點,亦為賺取優息與降息資本利得投資人之投資標的。國泰產險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12月稅後淨利0.12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3.3億元。12月單月簽單保費28.8億元,全年簽單保費323.8億元,維持雙位數成長,帶動整體承保獲利穩健提升。佔比最大之車險業務,全年簽單保費年成長11%;火險全年簽單保費年成長18%,工程險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全年簽單保費成長52%。國泰證券12月稅後淨利2.2億元,全年稅後淨利21.1億元,為歷史次高紀錄,年成長50%,全年台股經紀市佔率創歷史新高達3.95%;深受投資人好評的台股定期定額業務大幅成長,全年投資金額年成長近7成;複委託業務亦穩居市場龍頭,全年債券投資金額年成長近6成。
Fed加息近尾聲科技股狂歡 那指10日大漲2.05%創近期新高
美股市場似乎已經一掃美債需求疲軟、聯準會傳遞鷹派信號帶來的陰霾。據外媒報導,上周五(10日)微軟股價創下新高,輝達股價也再度狂飆。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在五天內上漲超過1%,且單日漲幅創六月來最佳,那斯達克指數更創下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投資者熱情高漲,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那些嘗到「AI紅利」的科技巨頭們。道瓊工業指數上周五收盤大漲391.16點或1.15%,以34283.1點作收;標普500指數揚升1.56%,終場收在4415.24點;科技股雲集的那斯達克指數勁升2.05%,創下5月2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報13798.1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氣勢如虹,躥升4.04%至3591.74點。在大型科技股的狂歡之下,所有的市場焦慮都被加權的整體指數看似持續的上漲所掩蓋。然而,小企業對信貸週期的變化仍非常敏感,儘管聯準會處在近40年來最激進的加息週期中,但今年幾乎沒有一家大公司受到加息的影響,這得益於在疫情期間廉價借貸和企業盈利依然強勁足以抵禦清償風險。因此有市場分析認為,對於美國大企業而言,高利率環境是一個「可忍受的威脅」。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彙編的數據顯示,美國公司總體上的自由現金流是MSCI全球所有國家指數非美國公司的近11倍。實際上,自2021年以來,美國企業的淨利息支出相較於其國內總收入GDI,下降了約0.6%。本周投資人將持續關注美債殖利率以及貨幣政策,並評估聯準會是否完成升息循環和開始降息時間。PNC資產管理集團指出,在聯準會接下來的政策行動邁向明朗之前,市場可能持續波動。
美2023年財政預算赤字爆增23%至1.7兆美元 史上第3大缺口
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20日,公佈了2023財年(截至9月30日)的收入與支出報告。根據報告顯示,預算赤字為1.695兆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了約3200億美元,增幅23%。這是美國史上第三大的預算缺口,僅次於受新冠疫情影響的2020、2021財年。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稱,根據現行稅收和支出立法,到2030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將接近新冠疫情時期的水平,隨著利息、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險以及退休金成本的支出增加,財政赤字將達到約2.13兆美元。聯邦債務的利息成本創歷史新高。報導引述美國財政部官員的話表示,利息支付總額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為3.28%,為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淨利息支出佔GDP的比重為2.45%,為1998年以來最高。受聯準會升息影響,美國聯邦政府2023財年未償債務總額的加權平均利率為2.97%,高於上一財年的2.07%。過去一年,隨著聯準會為對抗通膨而激進升息,國債融資的成本顯著上升。自去年3月以來,聯準會已升息11次,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為5.25%至5.5%。美債殖利率也做出了相應的反應,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最近在5%左右徘徊。美國財政預算赤字於2020財年達到3.13兆美元的峰值,當時因新冠疫情影響,美國經歷了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財政預算赤字連續兩年下降,2021財年為2.78兆美元,2022財年為1.375兆美元。上週,美國債務總額便達到33.6兆美元。美國財政預算赤字增加之際,拜登政府正尋求國會批准增加1050億美元預算,其中600億美元用於援助烏克蘭,140億美元用於援助以色列,剩餘的資金用於美國邊境安全和印太海域安全。
小摩Q3營收406億美元優於預期 CEO卻示警:世界正經歷最危險時期
摩根大通(小摩)於周五(13日)美股盤前公佈第三季業績顯示,經調整後營收406.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淨利息收入(NII)為229億美元,同比增長30%創新高。但摩根大通CEO卻在業績中「潑了盆冷水」,表示當下可能是世界幾十年來最危險的時刻。據外媒報導,儘管小摩第三季營收、利潤均超預期,但CEO戴蒙(Jamie Dimon)卻示警稱,因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當下可能是幾十年來最危險的時刻,儘管目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總體上」保持健康,但消費者正在耗盡他們的現金儲蓄。與此同時,戴蒙認為,勞動力市場持續火熱,政府債務水平極高,財政赤字達到和平時期的最高水平,這些都增加了通膨率持續走高和利率進一步上升的風險。戴蒙表示,「我們仍不知道量化緊縮政策的長期後果,因爲在做市商能力日益受到法規限制的情況下,量化緊縮政策會減少系統中的流動性。」去年的俄烏戰爭和近期的中東衝突,可能會對能源和糧食市場、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戴蒙一直在警告市場,利率不僅可能保持在高位,而且可能在此基礎上大幅上升。他於9月接受採訪時說,最壞情況是聯準會可能會把聯邦基準利率上調至7%,而世界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做出應對。值得注意的是,戴蒙日前在一場活動上表示,聯準會未來幾個月可能不得不繼續加息,以對抗持續的通貨膨脹。
Fed政策緊縮預期升溫!美股三大指13日高開低走 科技股拖累那指跌超1%
本周,三家美國大行為第三季業績優於預期,暫時打消市場對高利率環境下大行業績受創的擔憂。但中東衝突升級、油價上漲和美國通膨預期、CPI指數意外上行,令聯準會緊縮預期再度升溫。周五(13日)美股三大指數中,那指止步兩周連漲、道指結束三周連跌,科技板塊領跌標普,晶片股指跌近3%,Arm上市以來首次跌超2%。根據銀行業績顯示,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國銀行第三季主要收入源淨利息收入(NII)均超預期增長,業績發佈後美股高開,主要股指全線反彈。但早盤公佈後,美國密歇根大學發布調查顯示,10月短期通膨預期升至5個月來新高,單月降幅創16個月以來最大,透露美國民眾對其財務狀況與信心的看法急遽惡化。另據美國勞工部周四(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7%與前月持平,略高於市場預期的年增3.6%;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月增幅與前月持平為0.3%。因CPI通膨指數超預期,美債殖利率上漲美元指數跟漲,讓美股承壓。周五美股僅費半收小紅,三大指數都跌,科技股更是首當其沖。三大美國股指周五集體高開後馬上回落,主要股指本周漲跌不一。那指開盤半個多小時後轉跌,午盤跌幅更擴大到1%以上;標普未到早盤尾聲時已轉跌,道指在早盤尾聲和午盤不止一次短線轉跌。最終,三大指數中僅道指收漲0.12%報33670.29點,那指收跌1.23%報13407.23點,刷新10月5日以來低位,標普收跌0.5%,報4327.78點。 其中,龍頭科技股成爲周五大盤主要拖累。其中特斯拉收跌3%,已連跌三日,本周累跌3.6%。六大科技股中,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收跌近3%,谷歌母公司收跌近1.2%,均連跌兩日至10月5日以來低位;周四為止已連漲五日的亞馬遜收跌近2%,網飛收跌1.5%,跌至5月17日以來低位,蘋果收跌1%;微軟收跌1%,連跌兩日至一周低位。總體連漲三日的晶片股亦回落跑輸大盤,全周轉為累跌。費城半導體指數和半導體行業ETF SOXX均收跌2.7%。美國超微公司收盤跌超3%,Arm跌超2%,是自9月中上市以來首次收盤跌破發行價,英特爾、高通、輝達均跌超2%。有分析師表示,9月的CPI數據無法說服聯準會官員當前利率能夠充分遏制價格上漲,今年內利率或將保持穩定,但再一次升息的風險不容忽視。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發布報告稱,總體來看9月數據與聯準會此前的表態一致,即需要將利率保持在能夠限制通膨的水平,並維持較長時間。
國泰金前九月獲利594億年成長9% 每股稅後盈餘3.78元
國泰金(2882)今天(11日)公布2023年9月稅後淨利47.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594.0億元,年成長9%,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78元;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同期歷史新高。國泰金控表示,國泰人壽9月稅後淨利20.2億元,累計稅後淨利303.3億元,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及匯兌利益挹注;9月初年度保費及初年度等價保費分別為54億元及30億元。截至9月底,國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計餘額仍逾420億元,有利於吸收匯率波動,並提供外匯避險彈性。國泰世華銀行9月稅後淨利23.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54.2億元,年成長22%;受惠今年以來放款成長動能穩健、持續佈建外幣有價證券及升息影響,累計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增加,累計流通卡數逾500萬張。國泰產險9月稅後淨利2.6億元,累計稅後淨利9.6億元。國泰證券9月稅後淨利1.0億元,累計前9月稅後淨利15.8億元,年成長40%。國泰投信9月稅後淨利1.5億元,前三季累計稅後淨利1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
美股Q2財報季拉開帷幕 特斯拉和網飛最受市場關注
本週,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將先後公佈季度業績,市場預料,銀行的債務缺口問題將會進一步受到關注。此外,特斯拉(Tesla)與網飛(Netflix)公司美東時間週三(19日)將公佈季度業績,為科技龍頭股的業績期揭開序幕,同樣受到市場注目。特斯拉今年來股價上漲近130%,受惠於其自動駕駛技術搭上這一波AI狂熱、強勁的交車數據,及競爭對手加入其電動車充電技術標準並採用其充電網路。高盛分析師德萊尼(Mark Delaney)稱,市場最關注特斯拉的邊際利潤率表現,以評估電動車價格削減戰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此外,Netflix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升逾50%,市場希望評估其業績,以確定其高市盈率是否合理。且在串流媒體業務正處於轉折點之際,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將是網飛高層就好萊塢停工是否對公司造成任何影響提出看法。而在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將會公佈6月零售數據,市場預料按月升0.5%,前值為0.3%,撇除汽車及汽油後的核心零售按月增幅預料為0.4%,前值也是0.4%。美股方面,上周華爾街大行最新出爐的業績理想,為市場注入新動力。具體來看,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花旗等皆交出亮麗的業績,帶來不錯開局,同時也突顯美國經濟的韌性。其中,小摩經調整後收入按年增逾三成,遠高於市場預期;富國銀行盈利也增長近六成。兩家銀行同時上調今年全年淨利息收入預期。原油方面,市場獲利回吐,國際油價上週五(14日)回落逾1%,連升三天走勢告一段落,連升週數則延伸至第三週。WTI原油期貨收市跌1.91%,每桶報75.42美元,全週累計升2.1%;布蘭特原油(BRENT)期貨上週五收市亦跌 1.83%,每桶報79.87美元,全週累計升1.8%。黃金市場方面,上週公佈的美國通膨數據較預期溫和,Fed進一步加息可能性下降,國際金價錄得4月以來最大單週升幅,連升2週。其中,紐約期金週五收市升0.03%,每盎斯報1964.4美元,全週累計漲1.65%;紐約現貨金價跌0.29%,收1954.3美元,全週累計仍升1.8%。
聯合國示警!全球公共債務創新高 開發中國家負擔尤重
聯合國12日發布報告示警,各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等危機大量舉債,2022年全球公共負債飆至92兆美元創新高紀錄,開發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尤感沉重。20國集團(G20)財長暨央行總裁會議將於7月14~18日舉行,在此前夕聯合國報告指出,近20年來全球內債和外債暴增5倍多,比經濟成長速度還快,2002年至今全球GDP只增加了2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記者會上指出,「創高的公共債務或許尚未對市場造成衝擊,但一般民眾已因此受苦,世界上部分赤貧國家被迫在償還債務和為民服務之間做選擇。」開發中國家的負債占全球公共債務將近30%,而當中70%是中國、印度和巴西所積欠。59個開發中國家面臨債務占GDP比重逾60%的問題,超過這個門檻被視為負債高。聯合國報告提到,「融資管道有限、借貸成本加劇、貨幣貶值及成長乏力等因素作祟下,公共債務已成開發中國家沉重的負荷。」聯合國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架構下,開發中國家不僅欠缺融資管道,還得付出高昂的成本,全球50個新興經濟體須支付的債務淨利息,占財政收入1成以上。報告發現,非洲國家政府要償還的利息,比教育或醫療支出還高,全球有33億人口生活在這樣的處境下。開發中國家的公共外債中,債券持有人、銀行等民間債權人就包辦62%。非洲民間債權人持有政府外債的比例,2010年占30%,到了2021年攀升到44%。而拉丁美洲民間債權人持有政府外債的占比達74%,居所有地區之冠。聯合國呼籲多邊放款機構,應對開發中國家擴大貸款,措施包括暫停國際貨幣基金(IMF)做緊急融資時收取的附加費、增加深陷債務泥淖國家的融資管道。
徐旭東首談SOGO聯名卡爭議:沒甚麼了不起 「這一動作」回應國泰世華銀索退9億權利金
遠東銀(2845)今天(16日)召開股東常會,由董事長侯金英主持,會中通過111年度盈餘分配案,普通股每股配發0.4089元現金股利,股利殖利率約3.6%;獨立董事補選由張家祝博士當選。副董事長徐旭東提到遠東銀正處於一個極佳位置,在遠東集團兩三百家公司的架構下,「擁有很好條件,可以帶動遠東銀未來五年、十年的發展。」徐旭東會後表示遠東銀未來也將可與SOGO發聯名卡,但這不是唯一選項;對於《工商時報》報導前國泰金控副董事長、當初國泰世華銀與SOGO聯名卡主談者蔡鎮宇喊話「作生意以和為貴!」,「請徐旭東收手」停止該合約終止的仲裁案,徐旭東說「合約沒有無限期的,我們也是要顧及客戶權益,和氣生財,這根本不是甚麼大問題,不是甚麼大事,都可以坐下來談談,沒甚麼了不起的。」遠東銀行董事長侯金英16日主持股東會。(圖/焦正德攝)至於國泰世華銀行15日提到「要分手的話,請歸還權利金」(涉及9億元部分)?徐旭東聽了只有兩手一伸,未發一語,未多加回應。但他之後補充說,「那是前一個經營團隊簽的,沒有權利金這件事。」遠東銀111年獲利穩健,總資產年增2.4%達7,400億元;因掌握國內外央行升息步調,改善存放利差,推升淨利息收入成長9%,輔以管銷費用樽節、壞帳提存減少,稅後淨利年增25%,達NT$ 36.8億元,每股盈餘(EPS)回升至1元。此外,因資本規劃以支應業務發展所需,已於111年第四季完成普通股現金增資48億元,資本適足率提升至14.9%,普通股權益占風險性資產比率達11.63%,大幅改善資本結構。112年業務動能持續穩健增長,第一季合併稅後淨利8.5億元,較111年同期增加28.5%。遠東銀於111年持續深耕利基品牌及拓展核心業務,主要進展包括Bankee數位存款帳戶數爆發成長40%,站穩成長曲線;財富管理以「十樂」價值連結客戶,「樂齡安養信託」推出後即獲金管會信託2.0評鑑B組第1名佳績;法金海外業務一掃疫情干擾,跨境聯貸主辦案金額成長36%,帶動全行手續費與利差收益增長,海外稅前淨利占全行稅前淨利比超越45%。展望今年,大環境景氣雖仍無法擺脫通膨居高及地緣政治風險,卻可望受益於全球疫後復甦動能,且在利差收益維持高位之下,遠東銀持續鎖定利基型業務與高利差業務以推升獲利成長,前者包括國際聯貸主辦、Bankee數位帳戶及策略聯盟開拓消貸等;後者包括海外放款、理財型房貸與信貸、開發高資產客群及高刷卡消費客群等相關業務,目標為全年總資產與存、放款均成長6%以上。
國泰世華SOGO聯名卡逾20年生變! 祭出海外消費最高回饋5%「CUBE卡」搶市
國泰金控(2882)子公司國泰世華15日宣布,與太平洋崇光百貨(SOGO百貨)因簽署策略聯盟合約而合作發行聯名卡逾20年,共同經營廣大百貨市場,近日雙方因對合約期間之共識問題,導致該合約可能有所異動。去年傳出未與好市多再續約的聯名卡後,國泰世華銀則主打「CUBE卡」。為維護卡友及消費者權益,國泰世華資深副總鄭有欽與副總陳冠學,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親自對外說明後續卡友權益保障方式。該張聯名卡友持卡於全台遠東SOGO百貨各店消費,一般商品享正品9折優惠;週五及週末在遠東SOGO店內刷晶緻卡、鈦金卡,消費享最高0.9%小樹點回饋。2023年國內外旅遊需求持續大增,有效吸引卡友出遊刷卡消費,根據國泰世華銀行統計,截至5月底為止,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倍,其中航空及旅行社(含OTA)簽帳成長皆超過10倍,表現最為亮眼。「CUBE卡」目前該卡海外消費最高5%回饋,海外消費年成長逾10倍,卡友最愛日、韓、泰;今年旅遊全面復甦,國泰世華CUBE卡「趣旅行」權益除既有國內外指定飯店、旅行社、線上旅遊/訂房平台3%回饋無上限,日前更推出海外指定國家CUBE App領券加碼回饋,推升整體海外消費年成長逾10倍,其中日韓泰通路成長更高達20倍以上,顯示熱門國家的旅遊持續熱絡,國泰世華CUBE卡優惠亦有效吸引卡友刷卡消費。國泰金控今年5月單月稅後純益39.6億元,累計前5月獲利168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13 元。其中,獲利引擎的國泰世華銀行賺28.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48.9億元,年成長逾3成,係因受惠2022年央行連續升息、放款持續成長及外幣有價證券等價量均增,累計淨利息收入年成長約2成。國泰人壽5月則賺7.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7億元。
台新金Q1獲利逾50億創新高 林維俊首度回應「併新光金」:完全沒角色
台新金(2887)今天(16日)召開2023年第一季線上法人說明會,對於新光金經營權之爭與台新金合併之議題,總經理林維俊表示,「新光金內部兩派股東都是公司派,沒有市場派,各有不同訴求爭取股東支持,台新金在此案上完全是沒有角色,就靜觀新光金改選狀況。林維俊表示,台新金控整體營運表現穩健,主要業務動能回升,該公司第一季稅後淨利50.6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6.2%,創歷年第一季獲利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0.38元,股東權益報酬率11.48%,每股淨值為13.63元。林維俊指出,後疫時期之解禁與開放等措施,擴增需求而帶來商機,而在各項主要收入方面,其中交易相關收益及淨利息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6.2%、4.8%。在子公司台新銀行的存、放款業務表現方面,總存款餘額成長15.3%,總放款餘額成長4%,個人信貸也有不錯的表現,較去年同期成長6.8%。信用卡業務方面,簽帳金額與毛手續費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0.7%、27.3%,有效卡數已突破433萬戶,特店家數上升至16.7萬家,持續位居市場領先地位。此外,台新銀行授信資產品質維持良好,逾放比及覆蓋率分別為0.11%及覆蓋率1183.5%。台新證券業務表現方面,台新證第一季獲利佔金控整體8%,稅後淨利達4.3億元,年成長104.9%,主因是投資收益的回升。台新證券首季新開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44%,新開戶數市占率也提升至第四名。台新人壽的業務表現方面,第一季初年度保費(FYP)收入為36.56億元,與前一季相比較,成長幅度高達127%,遠高於整體市場的11%成長率;同時,台新人壽負債成本也持續下降,由去年同期3.98%下降至本季度3.88%。在資本結構方面,金控資本適足率133.3%,銀行資本適足率14.8%,資本結構持續穩健。今天法說會由林維俊主持,出席者還有財務長賴昭吟、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法人金融事業總處執行長林淑真、台新人壽總經理邢益華以及台新銀行財務管理處資深副總經理周介華六人共同主持,會中公布2023年第一季台新金控營運表現。
矽谷銀行倒閉效應「瑞信也爆財務危機」 美股開盤道瓊暴跌5百點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等銀行業接連倒閉,投資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對此表示,他預測瑞士信貸(CreditSuisse)也會步入後塵,沒想到瑞士信貸14日公佈2022年年報,報告中就表示,瑞信已發現內部控管存在「重大缺陷」,股價暴跌超過 20%,美股15日開盤,三大指數紛紛走跌。美股15日開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 525 點或 1.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 1.4%,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 1.8%而瑞士信貸在美國上市的股票下跌近 26%。據《CNBC》引述布利克利金融集團(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長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的看法,「這告訴我們的是,有可能出現大規模的信貸收縮,銀行將著手多地關注鞏固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專注於貸款」。先前,瑞信在年報中坦言,2021年和2022年的「財務報告控管不彰」,出現重大的缺陷,瑞信在2022財年淨虧損達到近73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2431億,瑞信坦承,這些情況已經惡化,且可能繼續加劇流動性風險,管理資產的減少預計會造成淨利息收入和經常性費用減少,進而影響銀行的資本狀況目標。另據《路透社》指出,瑞士信貸最大的投資者「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15日表示,它無法提供更多資金,若瑞信無法阻止這些外流,並恢復瑞信管理的資產和存款,可能會對業績和財務狀況帶來不利影響。由於瑞信拖累歐洲銀行板塊,美國大型銀行股也隨之下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各下跌 3%,高盛和美國銀行各下跌 2%。
美金融業2008年來最大倒閉案 矽谷銀行周五暴雷停牌全球銀行板塊震盪
加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DFPI)於周五(10日)關閉了「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矽谷銀行,並將美國聯盟存款保險公司(FDIC)指定為接收方,介入後續存款保險事宜。這是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大銀行倒閉案,拖累全球銀行業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白宮經濟顧問擔憂,矽谷銀行的危機是否會蔓延成一個更有系統性的危機。英國、德國的監管機構也紛紛盯緊當地銀行系統。FDIC則創建了聖克拉拉存款保險國家銀行,該銀行現在持有矽谷銀行的受保存款。矽谷銀行成為2023年美國第一家倒閉的投保銀行機構。這也是本周美國第二家地區性銀行陷入危機,此前虛擬貨幣銀行Silvergate Capital Corp.宣佈自願清算銀行業務,引發銀行股拋售及市場對更多機構可能倒閉的擔憂。矽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恐慌情緒在金融界蔓延。矽谷銀行的母公司SVB Financial周五盤前一度暴跌68%,並於周五早上停牌。納斯達克晚些時候表示,暫停矽谷銀行金融集團的股票交易,矽谷銀行將一直停牌,直至滿足提供更多資訊的要求。在矽谷銀行爆雷後,排名前10的美國區域性銀行最有可能面臨壓力,其中就包括和矽谷銀行一樣總部位於加州的第一共和銀行(FRC)。圍繞矽谷銀行的恐慌始於周三(8日),當時其母公司表示將計入18億美元的投資銷售稅後虧損,並尋求通過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組合來籌集22.5億美元。週四,由Peter Thiel參與創立的知名創投Founders Fund建議企業從矽谷銀行提出資金後,矽谷銀行的危機迅速惡化。白宮經濟顧問Bharat Ramamurti早些時候表示,隨著矽谷銀行股價暴跌,財政部非常謹慎地對其進行監控。有媒體統計稱,全美108家銀行中有102家銀行去年第四季度淨息差擴大。剩下的10家銀行在過去一年淨息差收窄、或擴大幅度最小:矽谷銀行排在第11位,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息收入和平均總資產比值為1.93%,高於去年同期的1.83%。矽谷銀行的危機,也引發了其他國家監管機構對矽谷銀行在當地子公司以及銀行業潛在風險的重視。據知情人士透露,英國央行下轄審慎監管局(PRA)正密切追蹤英國銀行業和更大範圍的市場形勢,並與受其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的聯繫。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一位發言人周五表示,正在考慮當前的事態發展,並將反映在其持續監管中。矽谷銀行德國2021年最新財務披露稱,它是一家小型、不復雜的機構,由於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依賴母公司,因此不受德國資本要求的約束。
花旗Q4營收180億美元年增6%優於市場預期 估今年收可達790億
週五(13日)美股盤前,花旗集團公佈了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在GAAP準則下,花旗Q4總營收為180億美元,同比增長6%,較市場預期高出3000萬美元,淨利潤為25億美元,同比降低21%,優於市場預期。每股收益達到1.16美元,超過了1.14美元的平均預期。非GAAP每股收益為1.1美元,市場預期為1.2美元。按業務劃分,機構客戶業務營收91.59億美元,同比增加3%;個人銀行和財富管理營收60.96億美元,同比增長5%;傳統特許經營業務營收20.52億美元,同比下降6%。公司及其他業務營收6.9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31億美元。其中,客戶對利率和貨幣的押注使固定收益交易(FICC)營收同比增長31%,至32億美元,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第四季度收入。總交易量增長了18%,超過了高級管理團隊們上個月預測的10%的增幅。儘管其他挑戰變得更加清晰,這筆意外之財和來自信用卡業務的強勁收益幫助花旗集團營收和利潤均超出分析師預期。不過,該公司未能像分析師預測的那樣削減開支,並也為不良貸款撥備了超出預期的資金。在花旗集團公佈業績之前,其他華爾街大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也發布了類似的業績報告。摩根大通警告投資者,今年的淨利息收入將低於分析師預期,而美國銀行公佈,截至去年12月的三個月交易收入為3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高於分析師此前預測的13%。華爾街各銀行一直依靠交易業務來抵禦利率上升和股價下跌引發的交易撮合、承銷和財富管理業務下滑。這讓花旗執行官Jane Fraser了一口氣,因為她花費巨資改革風險管理和其他內部控制措施,以安撫監管機構。花旗通過出售海外業務來簡化銀行的努力已經消除了一些費用。花旗Q4信貸損失準備金為18.45億美元,高於預期。其中信貸淨虧損同比增長了36%達11.8億美元,對潛在衰退的擔憂,促使花旗在Q4淨補貼信貸為6.4億美元。該公司將信貸損失準備金重新增加的原因歸咎於不斷惡化的宏觀經濟環境。花旗集團季度末每股帳面價值為94.06美元,每股有形帳面價值為81.65美元,分別同比增長2%和3%,主要是受淨利潤和流通股減少的推動,部分被股本和普通股股息的累積其他綜合收益(AOCI)部分的不利波動所抵消。截至季末,花旗集團的期末貸款為657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花旗集團的存款為1.36兆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展望未來,花旗集團表示,2023年的收入可能達到780億至790億美元,高於分析師目前預測的760億美元。與此同時,成本預計將達到540億美元,也超過了預期。
國泰金2022年賺380.1億年減七成 每股盈餘2.58元
國泰金(2882)今天公布2022年12月稅後淨損112.2億元,全年稅後淨利380.1億元。12月損益主要反應人壽汰弱留強調整投資部位及產險防疫險保單賠款及提存準備;排除防疫保單影響,2022年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及整體獲利維持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投信全年獲利創歷史新高。相較2021年12月獲利52.5億元,全年賺了1,405.7億元,2022年全年的獲利減少了1025.6億元;至於2021年每股稅後盈餘10.32元,2022年的累計稅後EPS為2.58元,EPS則是減少了7.74元。國泰金指出,國泰世華銀行12月稅後淨利2.5億元,全年稅後淨利257.1億元,年成長8%,全年獲利再創歷史新高水準。受惠於央行升息、放款穩健成長及外幣有價證券價量均增,全年淨利息收入年成長達26%;全年淨手收維持穩定。2022年底信用卡有效卡數年成長6%達578萬張,維持市場第一,動能來自主力信用卡CUBE卡新戶持續增加,2022年底流通卡數已達280萬張,且動卡率同步提高;展望今年首季,CUBE卡將持續推出刷卡優惠活動,預期可刺激卡友消費,維持良好動卡率,同時挹注整體手續費收入。國泰投信12月稅後淨利1.3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12月全球股市拉回修正,主要受聯準會升息態度及中國疫情爆發,但美國通膨高峰已過,FED貨幣緊縮政策也將進入尾聲,投資人把握市場震盪時機,逢低進場佈局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2022年規模增加1千多億,受益人數約達80萬人,是國內最大規模ESG主題ETF。國泰產險12月稅後淨損57.0億元、全年稅後淨損195.8億元,單月及累計虧損仍受防疫保險賠款與提存準備所影響。12月單月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21.0億元、全年已賠付簽單賠款金額216.8億元(考量再保分出後自留賠款金額為185.8億元)。考量疫情發展,全國確診人數持續提高,以及保戶確診率高於全國確診率的情形,預估販售量最大之防疫險保單最終確診率將達60%,故提存相關準備金餘額93.8億元。為強化自有資本,母公司挹注之第二次增資款100億元於12月到位,增資後RBC回升至360%,後續仍將快速處理賠案並持續關注疫情發展。國泰人壽12月稅後虧損57.0億,全年稅後淨利達341.7億。12月單月獲利下滑,主要因年底調整投資部位及匯兌損益波動所致。全年初年度保費(FYP)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YPE)分別為1,293億元及424億元,穩占業界第一。2022年金融市場波動甚劇,然國泰人壽投資操作平穩,保險本業營運穩健,整體財務表現仍交出良好成績。國泰證券12月稅後淨利1.03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4.1億元,為歷史高檔紀錄。回顧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國泰證券透過獨步業界的創新數位經營模式,仍締造優於業界穩健的經營績效,全年台股經紀市佔率達3.79%,創歷年新高,挺進台股市占前五大。複委託亦呈現突飛猛進之姿,不僅市佔率連續七年業界第一,全年複委託客戶數年增率也達近一倍,雙雙寫下新紀錄;台股定期定額市佔率近4成,開辦至今扣款人數逾28萬人,金額與人數皆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