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
」 癌症 淋巴癌 CAR-T 化療 淋巴結男子退休仍時常覺得疲倦! 就醫檢查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惹禍
66歲的林先生糖尿病20年,退休後生活不規律,沒多久因腎病變而洗腎,外人覺得他很虛弱,他卻說他吃得很營養,只是疲倦痠痛,家人也自以為是退休症候群,卻被檢查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 (plasma cells) 癌。體內漿細胞大量增生 形成骨髓瘤細胞 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表示,很多人退休後作息驟變,恐衍生更多疾病。對林先生抽血檢驗,發現其白蛋白與全蛋白的比例過低,進一步確認其體內漿細胞大量增生。這些不正常增生的漿細胞被稱為骨髓瘤細胞,骨髓瘤細胞會蔓延到許多骨頭,並且形成很多個腫瘤,稱之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 常被延誤就診張淑鈺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癌,與白血病、淋巴瘤一樣,均是血癌的一種,常見的症狀是骨頭痛、疲倦、體重減輕、噁心等,好發於50至70歲的病患,男性多於女性,目前尚不清楚漿細胞出現癌變的原因。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以老人為主,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症狀主要為疲倦及骨頭痛,在臨床上也有其它個案是全身骨頭痛,卻視為老人家痠痛在所難免,因而延誤病情。作息不正常 恐增加罹患骨髓瘤風險張淑鈺醫師強調,林先生退休後先是糖尿病失控引發腎病變,再出現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能斷定如果沒退休就不會發生,但確實很多個案在退休後加重病情或衍生其他疾病,而且常是作息不規律,這情況值得退休的長者深思。
29歲男募款抗癌 5天籌3百萬「爽曬新房照」被炎上!平台出手了
大陸一名29歲的蘭姓男子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近日通過募款平台「水滴籌」發起目標人民幣90萬元(約新台幣404萬元)的募款,然而發起籌款不到1個月,他就因在多個微信群組爽曬新房照片遭到舉報。對此,其中一個募款平台水滴籌已將蘭姓男子的籌款通道關閉,目前已籌集的善款也將全部退還。《紅星新聞》報導,根據蘭男自述,他是湖北省宜昌人,籍貫重慶,2013年至2020年於南京大學完成碩士學程,畢業後進入廣州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沒想到,工作僅半年後,蘭男在2021年前後發現下頜有腫物,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霍奇金淋巴瘤。蘭男提到,在2022年病情復發階段,父親因出現肝衰竭病重不幸離世。為給爸爸治療,以及歸還父親生前做生意的欠款,家中僅有的積蓄全部耗盡,且留下不少外債,因此在多個平台上、群組裡發起籌款。不過,多位愛心捐贈者爆料,蘭男今年11月1日在群裡發布籌款消息,6日便曬出新房照,自稱短短幾日已總籌款約70萬元(約新台幣314萬元)。蘭男1日才發布募款訊息,6日就曬出新房照片。(圖/擷取自紅星新聞)對於這套引發質疑的房產,根據網友提供的聊天截圖,蘭男公開解釋稱,該套房是他靠自己買的。不過,這份說明沒能讓諸多捐贈者滿意,質疑聲也愈演愈烈,不少人因此向水滴籌方面進行舉報。對此,募款平台水滴籌率先跳出來,水滴籌官方日前發布聲明,指蘭男多次向平台隱瞞家庭房產,該平台所籌集的27萬多善款將全部退還。據悉,蘭男6日已通過退款群,向其餘捐款人發起退款轉帳。蘭男在水滴籌上成功募款到27萬人民幣。(圖/擷取自紅星新聞)
CAR-T細胞免疫治療給付滿周年 共45人通過「3.7億藥費健保來幫忙」
自去(112)年11月後,健保署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納入健保已滿一週年。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成人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或「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兩疾病,患者若經過兩線標準治療後,仍治療反應不佳或復發,即有機會符合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給付標準,全台約100位癌友符合資格。根據健保署資料,今年有60人申請,健保過件率高達75%,共有45人成功通過,包含39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6例兒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每人819萬、共計約3.7億的醫療費用由健保支付。截至目前為止,已有33位患者已完成治療,包含29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4例兒童或青少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讓各界更雀躍的是,已使用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患者,至今均維持良好的疾病控制。「感謝健保署與專家理解治療的急迫性,持續加速審查進度,從送件至核准平均僅要一至兩週,傾盡全力幫助癌末患者爭取治癒」,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柯博升理事長也鼓勵:「未能成功申請健保的個案,多是經過評估後,患者仍可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尚不需使用CAR-T細胞免疫治療;另外則是檢附資料不全,待補齊資料後即可再次申請,千萬別氣餒!」「健保給付通過後,自費藥價也大幅降低」,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李啟誠理事長接續分享:「國際間CAR-T細胞免疫治療單次費用要價1200萬至1500萬不等,在台灣自費治療有望減少680萬藥費,降價幅度高達45%;再加上台灣血液疾病治療經驗成熟,從檢測、治療可完善提供治療後的各種副作用控制與照護,更是吸引了各國患者特地到台灣治療。」以花蓮慈濟醫院為例,今年就各有一位七十歲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以及十四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癌童,特別從越南飛來台灣自費治療,無疑帶動了我國國際醫療發展,讓台灣的血液癌症治療持續於國際間發光。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暨臺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副秘書長指出,國健署《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疾病,在男性、女性癌症發生與致死排行中排名均為第九與第十名,可見得這兩種癌症不僅發生率不容小覷,也嚴重威脅了國人性命。在這兩個疾病當中,又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為常見的類型。前者好發於兒童,後者則好發於中高齡者。雖然兩疾病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與疲勞、生長痛、腰痠背痛混淆,但事實上,病程可能惡化的極為快速,未即時就醫治療,可能在短短幾週、幾個月就會危及性命。劉家豪醫師進一步說明,確診後患者與家屬也不用過於擔心,根據臨床經驗統計,在第一線的高劑量化療合併標靶藥物療程後,約有8至9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6至7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疾病可獲得長期控制。劉家豪醫師說,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一旦第一線治療復發或是反應不佳,患者的治療就會變得相當棘手,壽命也將陡坡式下降。舉例而言,約有2成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會在第一線治療失敗或復發,而這群病患高達5至7成的癌童活不過五年,多數的癌童還是來不及長大。若檢視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約一半病患在第一線化療後復發或無效,此時這群病患更是有高達7至8成難以存活超過五年,此類醫學困境一直難以克服。劉家豪醫師鼓勵,近年來CAR-T細胞免疫治療問世,這種集結了基因、細胞、免疫治療等醫療科技於一身,屬於一種藥品,經過多國的大型臨床試驗,在治療成效與安全性上有保障。劉家豪醫師指出,CAR-T細胞製作需要先分離患者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再送往國外實驗室植入可以追蹤癌細胞標的的基因序列,將原本如同「普通士兵」的T細胞,轉變成有如「精銳兵」會辨認癌細胞標的之CAR-T細胞,並透過大量複製,打造一支可以精準殺滅癌細胞的戰隊。將這些CAR-T細胞回輸患者體內後,這群「精銳部隊」還可以在人體內生長,因此可以透過一次性治療達到緩解疾病的成效。治療反應不佳與復發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有8-9成的機率可以完全緩解;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則有4-6成可以完全緩解。病患可以不用接受強力的化療,也可以用此免疫細胞療法控制病情。現衛福部規定僅能在九家擁有專業團隊之醫學中心才可執行。李啟誠理事長指出,在健保支持下,CAR-T細胞免疫治療日益普及,也提醒患者,若治療期間發現治療反應不佳或出現復發的跡象,切莫對治療失去信心。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自己的治療期望,這有助於打造個人化治療方案,並積極遵循醫師的建議治療,便有機會擊退癌症陰霾,重新掌握人生主導權。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15歲少女身體癢到睡不著 醫稱過敏治療3個月沒好轉…驗出淋巴癌
身體有異樣都是健康出問題的前兆,英國蘇格蘭有一名15歲少女費雪(Niamh Fisher)自今年6月起,睡覺時身體發癢,起初就醫被推判是皮膚過敏反應,但吃藥治療3個月沒好轉;經過進一步檢查後,竟驗出她已經罹患淋巴癌二期,目前正在接受化療。根據外媒《每日郵報》、《蘇格蘭太陽報》報導,蘇格蘭北拉納克郡的一名15歲少女費雪在今年6月開始,每晚身體都癢到快睡不著,她的家人迅速帶她就醫治療,醫師起初認為費雪是過敏反應,開藥給她吃還有外敷的藥,並請她遠離貓狗等有可能的過敏原。費雪接受治療近3個月都不見好轉,8月更發現脖子上出現一個大腫塊,家人火速帶她到大醫院掛急診,終於在電腦斷層、超音波和抹片檢查後,找到費雪身體癢和長腫塊的真正原因,她罹患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淋巴細胞的癌變,目前是癌症二期。在確診淋巴癌二期後,費雪馬上接受4個為期28天的化療,目前已經完成2個,費雪也用自身經驗呼籲其他人,身體無緣無故有強烈搔癢症狀,就該盡早就醫檢查,再小的狀況都不該忽略。報導中指出,淋巴結無痛腫脹是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見的病徵,最常出現在頸部、腋窩或腹股溝。除此之外,霍奇金淋巴瘤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身體發癢,主因是免疫系統會釋放一種細胞激素的化學物質來對抗癌症,細胞激素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就會有持續性搔癢;特別在夜間,發癢頻率會特別嚴重,而常見於手、腳和小腿。
有子嗣了!印度6旬夫妻痛失愛子 花4年向法院成功爭取「合法代孕」
印度一對年逾六旬的夫婦考爾(Harbir Kaur)和丈夫辛格(Gurvinder Singh)的獨子先前罹癌不幸逝世。在歷經4年的司法流程後,日前成功向德里高等法院取得兒子冷凍精液的使用權,屆時可以合法透過代孕的方式迎來孫子。夫婦倆對此感到十分高興,並認為這是法院給予他們一份珍貴的禮物,使他們有機會「把兒子帶回來」。根據《BBC》報導指出,這對夫婦的兒子普里特(Preet Inder Singh)於2020年6月被診斷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住院接受治療。治療開始前,醫院建議他存儲精液,以防化療影響精子質量,普里特·英德隨即同意,並於2020年6月27日完成樣本冷凍。但不幸的是,普里特於同年9月因病逝世。後續這對夫妻要求取回兒子的精液樣本時,德里的甘加拉姆醫院(Ganga Ram Hospital)拒絕他們的請求,理由是法律只允許將樣本交給配偶。夫婦二人於是向德里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經過4年的法律訴訟,最終法院裁定他們有權取得樣本。法官辛格(Justice Prathiba Singh)在判決中表示,根據印度法律,如果精子擁有者已經同意,則對於死後生育並無禁止。辛格也強調,在沒有配偶或子女的情況下,父母根據《印度教繼承法》成為法定繼承人,有權獲取精液樣本。這對夫婦在法庭上承諾,他們將撫養任何使用兒子精液樣本所生的孩子,而如果他們過世,兩個女兒則願意承擔撫養責任。考爾也強調,他們向法院提出請求的目的,是希望延續兒子的「傳承」,保持與他的聯繫,並繼續家族的姓氏。考爾也提到,兒子一直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他是我手機的桌布,每天早上我都會看著他的臉開始一天的生活」。考爾也提到,家人目前已在考慮通過代孕生育,也有親戚願意成為代母。律師阿加瓦爾(Suruchii Aggarwal)表示,這個案例雖然罕見,但並非沒有先例。2018年時,印度西部城市普納(Pune)的一名48歲女性就通過代孕,使用在德國因腦癌去世的27歲兒子的精液,成功迎來了一對雙胞胎孫子。此外,2019年,紐約最高法院允許一對父母,使用其在滑雪事故中去世的21歲軍校學員的冷凍精子生育孫子。在2002年,以色列的案例中,一名在加薩(Gaza)陣亡的19歲士兵的父母也獲得了法律許可,通過代母使用兒子的精子生育孩子。報導中也提到,雖然有多起先例,但由於國際上對「死後生育」並無共識。美國、英國、日本、捷克等國家在有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允許死後生育,而澳大利亞則要求死後至少一年後才可實施。但是在義大利、瑞典、瑞士、法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國,這種做法是被禁止的。即便在有法律允許的國家,多數案例也涉及配偶希望使用冷凍精子或卵子生育。法官辛格認為過世的普里特已同意使用其精液以生育孩子,而父母作為遺產繼承人,有權取得精液樣本。辛格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禁止這對夫婦取得兒子的精液樣本」。考爾也表示,法院的命令給了他一線希望「我們將能夠把兒子帶回來」、「我每天都祈禱實現兒子未完成的願望,這花了四年時間,但我的祈禱終於得到了回應。」
60歲婦人半年急瘦8公斤「確診食道癌末期」 專業醫提醒:10習慣養出一身癌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期分享案例,內容提到一名年過60的婦人,因為吞嚥困難導致半年內急瘦8公斤,後來該名婦人確診食道癌末期,甚至還轉移到肺部肝臟。洪永祥醫師解釋,該名婦人日常習慣吃過鹹的醃製醬菜、喝酒,久坐,這些都是容易致癌的壞習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呼籲民眾不得不防。洪永祥醫師解釋表示,在討論致癌的壞習慣時,大家往往會想到抽煙、喝酒和嚼檳榔這三個主要因素。然而,有許多其他容易被忽視但卻有罹癌風險的生活習慣,希望大家能及時改正。洪永祥醫師也為此列出10大養癌的壞習慣清單:第十名:喜歡喝會燙口的熱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逾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黏膜,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遇到感覺會燙口的熱湯熱飲,務必再放涼一些再入口。第九名: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在講到泡麵之前先來澄清一下用紙杯塑膠蓋裝熱騰騰咖啡會不會致癌?台灣人愛喝咖啡出名,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統計,台灣人2021年全年咖啡消費總數約28.5億杯,平均每人每年約喝122杯,一大早上班族都會人手拿著一杯用紙杯與塑膠蓋的熱咖啡,大約於 2013 年傳出熱咖啡杯蓋會致癌, 6 號PS(聚苯乙烯)杯蓋不夠耐熱,溶出致癌物苯化合物的疑慮,衛福部當時也公開澄清,6 號塑膠的標準為耐熱度攝氏 95 度、持續 30 分鐘的條件,強調正確使用就不用擔心。後來咖啡業者改用更耐高溫5號 PP聚丙烯可耐熱達100-140度。來消除大家喝熱咖啡致癌的疑慮。洪永祥醫師表示,基本上若業者守法照規定來,喝熱咖啡用紙杯裝與塑膠蓋還算安全,但這邊要特別提醒當心的反而是泡麵碗,很多6號塑膠會使用在泡麵碗,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大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如果燒開水沖泡麵、又用鋁箔蓋上再壓一本厚厚的書泡好幾分鐘,高溫悶燒,這樣就可能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使用範圍,而 6 號塑膠在動物實驗中確實會增加動物的罹癌風險,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建議,外帶咖啡還是自備不銹鋼或陶瓷保溫杯、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第八名:喜歡吃烤焦的食物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烤肉、烤麵包、焦掉的鍋貼、鍋巴等,肉類的脂肪和蛋白質燒焦產生危險的致癌物是多環芳香烴,這是在人類已經發現有致癌風險的一級致癌物。而鍋貼麵皮麵包是澱粉,產生的致癌物是丙烯醯胺,這個物質是歐盟食品安全局在2015年發現在動物實驗具有致癌風險,認為不管任何族群都可能造成癌症發生的增加,因此在2017年入法,歐洲要求速食店提供的產品需抽查丙烯醯胺濃度,而美國FDA要求洋芋片及餅乾廠商需提供產品丙烯醯胺的濃度於成分表。洪永祥醫師說明,當然所有致癌物都是總量的問題,澱粉食物高溫烹煮,難免會出現丙烯醯胺,所以並不是都吃不得,但千萬不要過量。洪永祥醫師建議,烤肉烤麵包烤得金黃可以吃,但是燒焦黑就建議不要吃。建議把燒焦的部位剪掉、切掉不要吃進肚子,並且同時多攝取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降低風險。第七名:睡覺不關燈洪永祥醫師說明,開燈睡覺有機會提高患甲狀腺癌的風險。《Cancer》癌症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比起睡眠時接觸較少光線的人來說,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之下的人,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高危。《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長期在睡眠時暴露在人工光線之下,會增加變肥的機會,而體重增加的比例,還會跟着光的強度而有所增加,也就是光源越強,體重便增加得越多。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第六名:經常做電腦斷層檢查洪永祥醫師表示,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就相當於照100次胸部X光攝影;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攝影。 刊登在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罹癌風險會增加,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了81%。電腦斷層仍是X光攝影的一種,因此會有輻射致癌風險。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報導一項研究發現,電腦斷層攝影(CT)釋放的輻射,每年可能導致2.9萬美國人罹患癌症,其中婦女占三分之二。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個病人一年照胸部X光最好不要超過50次,而電腦斷層則是除非必要才做。第五名:不喜歡刷牙漱口洪永祥醫師提到,頭頸部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節節升高,其中以口腔鱗狀細胞癌佔多數,以前都認為與抽菸、喝酒、檳榔或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有關,但是口腔裡面的細菌也是不是可能會引起口腔鱗狀細胞癌?以前的研究指出口腔的細菌也可能會引起腸胃道癌症,但是會不會也引起口腔內的癌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最近的研究已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引起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中最顯著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洪永祥醫師建議,每天記得刷牙漱口做好口腔的清潔習慣第四名:經常裝潢住家與買新櫥櫃洪永祥醫師表示,2004年國際癌症研究署把甲醛歸類為一級致癌物,根據統計,有4成的5年裝潢仍然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30%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會有甲醛氣味殘留,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 洪永祥醫師說明,長時間的甲醛曝露,除致癌外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受到影響,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洪永祥醫師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是低甲醛建材;選擇建材櫥櫃時,可先試聞氣味,若氣味刺鼻則建議不要購買。也可選甲醛多已揮發完全的中古家具,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避免毒害。第三名:喜歡吃加工紅肉洪永祥醫師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宣布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對人類致癌),該署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都有劑量效應關係,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解釋,國人過去1天紅肉攝取量超過100公克者就高達24.3%。進一步分年齡看,有36.8%的13歲至15歲的青少年每日紅肉攝取超過100公克!洪永祥醫師建議,日常最好遠離加工肉品及少吃紅肉(豬、羊、牛),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攝取同時多吃天然蔬果。第二名:久坐洪永祥醫師解釋,所謂的久坐,是指睡覺除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及以上,「久坐不動」是非常確定致癌危險因子。許多研究表明,久坐的生活方式與增加罹患各種癌症風險相關。2022年,知名期刊《歐洲流行病雜誌》刊登了一篇綜述論文,研究人員納入了來自 77 項原始研究超过 200,000 個癌症病例。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六種癌症的風險,乳腺癌發病率增加8%、結腸癌增加25%、前列腺癌增加8%、直腸癌增加7%、子宮內膜癌增加29%和卵巢癌增加29%。另外,久坐行為還能導致癌症患者生存率下降,其中結直腸癌患者確診後的久坐行為增加其特異性死亡風險61%。洪永祥醫師建議,民眾買個會升降的辦公桌儘量站著辦公腿酸再坐,減少坐沙發看電視時間且每坐三十分鐘起來伸展與活動。第一名:吃太甜太鹹洪永祥醫師提到,先前美國研究人員給小鼠餵食含糖很高的加工食品,結果發現,小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增高,且增加癌細胞存在擴散到肺部的潛在風險。另一項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也顯示,每週喝3杯以上、每杯約355毫升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說癌細胞喜歡吃糖,事實是在食用過度的碳水化合物(例:高GI值的食物或精製糖)時,會使得血糖快速飆升而導致的體內的一連串作用而有促癌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最近發表報告,指出胃癌與攝取高鹽食物關係密切。英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如果每天吃高鹽分、醃漬類、醬菜等食物加上本身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胃癌的風險。洪永祥醫師建議,不要養壞你的味蕾,從小養成品嚐天然食物的天然美味,減少高鈉與高GI精緻糖的攝取 。
婦罹1病剩半年可活!醫曝「10大壞習慣」搖頭嘆:養出一身癌
生活習慣與健康息息相關!一名6旬婦人因吞嚥困難,就連流質食物也難以下嚥,短短半年內暴瘦了8公斤,就醫發現原來她竟是「食道癌」末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肝臟,存活期大概只剩半年,醫師追問其飲食,才得知原來婦人平常會在電視機前面坐一整天,邊看電視邊喝米酒,下酒菜是醃製醬菜及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而且習慣喝燙嘴的熱湯。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揭曉「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盡快戒除這些壞毛病。「10大壞習慣養出一身癌!」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除了大眾耳熟能詳的抽煙、喝酒、嚼檳榔等致癌3兄弟外,生活中也有許多地雷習慣恐增加罹癌風險,但卻非常容易被忽略,以下為10大養癌壞習慣:第10名:喜歡喝會燙口的熱湯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逾攝氏65˚C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黏膜,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燙口的熱湯、熱飲,務必放涼一些再入口。第9名:保麗龍碗裝泡麵並用書本重壓很多泡麵碗都會使用6號塑膠製成,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大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如果燒開水沖泡麵、又用鋁箔蓋壓厚書,在高溫悶燒好幾分鐘下,可能會超過6號塑膠的耐熱使用範圍,而6號塑膠在動物實驗中確實會增加動物的罹癌風險,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還是使用陶瓷碗泡麵最安全。第8名:喜歡吃烤焦的食物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的食物,像是烤肉、烤麵包、焦掉的鍋貼、鍋巴等,但肉類和蛋白質燒焦會產生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類食物燒焦則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建議把食物燒焦的部分去除,並多加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降低風險。第7名:睡覺不關燈開燈睡覺有機會提高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癌症期刊研究顯示,比起睡眠時接觸較少光線的人來說,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之下的人,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55%,尤其女性風險更高,而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也會增加肥胖的機率,建議關燈入睡。第6名:經常做電腦斷層檢查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就相當於照100次胸部X光攝影,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攝影,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了81%,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第5名:不喜歡刷牙漱口頭頸部癌在台灣的發生率節節升高,其中以口腔鱗狀細胞癌佔多數,近期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引起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其中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幽門桿菌,恐引起胃癌或胃淋巴瘤,建議每天刷牙漱口,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第4名:經常裝潢住家與買新櫥櫃根據統計,有4成的5年裝潢仍被偵測出一級致癌物甲醛超標,且甲醛氣味殘留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第3名:喜歡吃加工紅肉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品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建議少吃加工肉品及紅肉,並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同時多多攝取蔬果。第2名:久坐研究發現,久坐會增加6種罹癌風險,包括乳腺癌發病率增加8%、結腸癌增加25%、前列腺癌增加8%、直腸癌增加7%、宮內膜癌增加29%及卵巢癌增加29%,且久坐還會降低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建議盡量站著辦公,且每坐30分鐘就要起身伸展與活動。第1名:吃太甜太鹹研究顯示,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減少高鈉與高GI精緻糖的攝取。
AI大腸鏡一照「息肉超驚人」 醫:所有員工直接尖叫
近日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分享AI大腸鏡照息肉的畫面,息肉多到AII差點當機,「內視鏡室所有員工,看到這個影像都是直接尖叫出來。」林相宏在臉書發文,「恐怖啊,有密集恐懼症者慎入,最近AI話題很夯,我們的AI大腸鏡,來當我的員工真的很辛苦,這次息肉多到感覺AI差點當機,內視鏡室所有員工(包括我)看到這個影像都是直接尖叫出來,每一個框框全部都是息肉喔,想知道到底是什麼疾病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此文一出,大家紛紛留言「這個是檢查大腸鏡,就會一起檢測出是嗎」、「應該和之前林醫生分享文章提到的#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是一樣的吧」、「太嚴重了吧」、「醫生請問這個狀況要怎麼治療」。林相宏在留言區解答,「答案是小腸淋巴增生(terminal ileum lymphoid hyperplasia)最常發生在小腸末端的迴腸,內視鏡會看起來有無數0.5公分大小的結節很像息肉,大部分沒有症狀有些人會腹痛、腹瀉、出血、腸阻塞,可能與一些免疫力不全、寄生蟲感染相關,沒有症狀可以觀察追蹤即可,要小心可能與後續淋巴瘤病變可能有相關,重點在找出源頭問題例如治療感染、免疫問題。」
女子患「結節性癢疹」陷憂鬱! 「生物製劑治療」生活恢復正常重拾自信
30多歲的小靜,三年來飽受結節性癢疹之苦,全身皮膚布滿大大小小極度搔癢的顆粒及斑塊,日也抓夜也抓,晚上還因搔癢抓到無法入眠,就醫接受了短期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口服免疫調節劑及窄波段紫外線的治療,雖得到部分緩解,但有時仍然非常搔癢難耐,最後使用生物製劑進行治療後,皮膚明顯改善讓自己重拾自信,生活也恢復正常!結節性癢疹「癢抓」惡性循環 重挫生活品質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暨皮膚科醫師鄭百珊說明,結節性癢疹(又稱癢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女性、壯年及中老年人,臨床表現為皮膚上出現許多如米粒或碗豆大小般且偏硬的顆粒狀結節,有些病灶甚至會融合成一大塊厚厚的板塊,臨床上癢疹數目從個位數到上百顆都有,往往伴隨持續超過六周以上的嚴重搔癢、摳抓與摩擦病灶之症狀,「癢-抓-癢-抓」的惡性循環常使病人睡眠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進而影響其工作與社交生活!致病因不明 這些人高機率會出現癢疹目前造成結節性癢疹的原因不明,但研究發現「第二型免疫反應異常」與「神經增生與纖維化」扮演了重要角色;部分病人合併異位性皮膚炎與癢疹一起出現,其他如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衰竭、慢性B肝/C肝帶原、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感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疾病,也都發現有較高機會出現癢疹。「生物製劑」屬於針劑注射 副作用相較口服少鄭百珊指出,癢疹的治療上常會遇到瓶頸,醫師會依照病人癢疹的嚴重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組合,包含常見的外用藥膏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還有口服藥物如抗組織胺、免疫調節劑,也可能加上窄波段紫外線照光治療。而生物製劑是目前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藥物之一,為針劑注射,主要抑制第二型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介白素-4與13。副作用較傳統的口服藥物少,但仍有少見的副作用如結膜炎等。疾病影響社交生活! 與醫師溝通、共享治療決策鄭百珊表示,癢疹癢起來要人命,嚴重的皮膚搔抓除了影響正常生活、外觀上的皮膚異狀往往讓病人無法正常社交,長期搔抓造成的皮膚苔癬化、破皮流血,更是增加得到蜂窩性組織炎的機會;因此,與醫師良好的溝通、疾病共享決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是很重要的。唯有戰勝癢感、改善癢疹,才能重新開始嶄新的人生!
2歲男童到菜市場「摸魚」竟恐截肢 陪逛阿嬤內疚猛祈禱
中國大陸廣東一名2歲諶(音同陳)姓男童日前陪阿嬤到菜市場採買,卻在返家後出現發燒、右腳腫脹症狀,諶父見狀雖立刻帶兒子就診,但醫師不樂觀表示,諶童因感染創傷弧菌,可能必須截肢保命。綜合陸媒報導,諶奶奶當時見孫子看魚,便替愛孫買了魚並讓孩子提回家,未料孫子回家後出現反覆發燒,右腳接著發生腫脹、腳趾發黑情況。諶父雖趕緊帶兒子到醫院檢查,診斷結果卻讓他徹夜難眠。醫師表示,諶童感染創傷弧菌必須住進加護病房,且病情不樂觀,目前只能盡力保住右腳,不排除未來必須截肢保命,讓諶父、諶奶奶聽了震驚又自責,諶奶奶甚至在診間外不斷伸手祈禱。諶父懷疑,兒子可能在提裝有「已經殺好、處理好的魚」袋子時,接觸到死魚感染病菌,自責身為單親父親沒盡到照顧孩子的責任,且比起住院5天人民幣8萬元(約新台幣36萬元)費用,兒子檢查時被碰到患處痛得哭鬧的畫面,更讓他感到心痛。別稱為海洋弧菌的創傷弧菌可透過海水、海洋生物接觸人類,並藉由傷口或海鮮進入人體,感染後可能引發潰爛、組織壞死、敗血症,也可能造成腸胃炎,若有肝病、酗酒、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以及遺傳性血色沉著病,症狀還會更加嚴重。
太相信網路偏方!她罹癌拒化療堅持「果汁療法」 2年半後惡化險喪命
英國一名現年39歲的前女模特兒伊蕾娜(Irena Stoynova)患有淋巴癌,雖然醫生建議她接受治療,但在看到網路上的「化療替代偏方」後,伊蕾娜決定以果汁飲食來讓身體「自我治癒」。沒想到的是,2年半過後,她的癌症不僅沒有好轉,更已經發展至第三期,並被警告再不化療就可能喪命。根據外媒《天空新聞》(Sky News)的報導,伊蕾娜在2021年6月被診斷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後,她選擇跟隨一名擁有數十萬粉絲的網紅,透過徹底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來讓身體自己好起來。伊蕾娜花費2000英鎊(約新台幣8萬元)購買各種榨汁機、果汁機,每天用3小時來準備隔天要吃的流食餐點,並嘗試生食、間歇性斷食、草藥和特殊茶類等等,希望能夠替代化療。不過,伊蕾娜坦承自己太虛弱了,睡眠不足且會出現幻覺,「我甚至沒有力氣替送貨員開門,我無法呼吸,因為我的肺部有液體,我還因為節食瘦了大約20公斤。」直至去年5月,伊蕾娜被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當時醫生示警,她的癌症已經發展至第三期,再不接受治療很可能會死亡,但伊蕾娜仍連續拒絕了長達10天,才終於點頭同意進行化療。後來,伊蕾娜的病況已經緩解很多,而她也將自身經歷分享出去,直言那些偏方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比起化療帶來的痛苦更加巨大,並提醒大家即使擁有信仰,也絕對不要切斷與專業醫療相關的一切。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1罕見黴菌」 醫曝:這些人要多注意
一位56歲的男性患者,本身有C型肝炎和肝硬化的病史,因肺炎和肋膜積水的情形至醫院就醫,經胸部X光和電腦斷層的檢查後發現,在肺葉中有好幾片結節狀陰影,後續為該患者安排了抽血和痰液的檢查,初步發現痰液和血液中都有細菌感染,不過沒有肺結核菌的感染,但在抗生素治療後,肺炎的改善並不理想,於是進一步安排肺部病灶的切片檢查,確診為相對少見的「隱球菌肺炎」感染。隱球菌屬黴菌 感染嚴重程度依免疫力而定中榮嘉義分院病理檢驗科醫師謝耀文表示,隱球菌(Cryptococcus)並不是一種細菌,而是屬於黴菌的一種。隱球菌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病人的免疫狀況,可能無症狀或出現肺炎、胸水及其他更嚴重的表現,肺部感染是常見的病症,且症狀和一般細菌性肺炎不太相同,有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或是有較慢性的咳嗽、發燒、肋膜痛、或體重減輕,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通常呈亞急性或慢性病程,症狀為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也可能出現視力喪失、顏面癱瘓。多管齊下才能正確診斷 合併這些症狀當心隱球菌腦膜炎隱球菌肺炎常有特殊的電腦斷層特徵,配合臨床表現,細菌學及病理細胞學檢查可以診斷。病理檢查要由支氣管鏡切片或經皮穿胸切片在顯微鏡下發覺隱球菌的存在。一旦診斷出隱球菌肺炎,尤其是有較長時間的頭痛、發燒、頸部僵硬、嘔吐、顱神經功能異常的患者,建議再做腰椎穿刺以排除隱球菌腦膜炎的可能性。這些人易好發 耐心治療可獲良好預後謝耀文醫師說明,通常隱球菌感染好發於免疫力不全的病人,例如罹患愛滋病、惡性淋巴瘤、癌症化療的血球低下、紅班性狼瘡、類肉瘤症、糖尿病患、長期類固醇治療者或器官移植病人,因此需要配合醫師以抗黴菌的藥物治療。另外,免疫力正常的人雖然也有可能感染隱球菌,但發生機會非常低,且如果免疫力正常或是經醫師診斷後,確認單純感染但無顯性症狀,可持續密切觀察2-3個月,由醫師評估病灶情況,給予不同治療策略,大多可得到良好預後。
半夜睡覺「狂流汗」竟診斷為淋巴癌 醫示警:「5症狀」該注意
一名中年男子深受夜間盜汗所擾,情況甚至嚴重到會半夜醒來擦汗、衣服全濕透,無奈只好就醫求診,未料最終檢查出爐,確認罹患淋巴癌。醫師示警,若夜間盜汗合併發燒、畏寒、體力減退、胃口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務必要特別小心,應盡快就醫檢查。睡眠期間嚴重出汗很危險!急診科醫師賈蔚日前分享,一名中年男子長期受到夜間盜汗困擾,有時還會半夜醒來擦汗、衣服濕透,已經嚴重影響睡眠,就醫求助過後,才發現對方罹患了淋巴癌。賈蔚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提到,該名患者由於嚴重盜汗問題,使他時常得半夜醒來擦汗再重新入睡,被醫師問及是否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時,包括體重減輕、長期倦怠、發燒、畏寒等,對方都表示沒有。對此,醫師建議他,如果再次睡到一半起床擦汗,可以先測量一下體溫。賈蔚接著說到,男子返家過後,經2周的觀察,發現晚上又盜汗時,體溫大約都落在37.8至37.9的微燒,於是他迅速至急診就醫,並在醫師安排之下做全身胸腹斷層掃描,沒想到在腹內看到許多淋巴結,確認診斷為淋巴癌。因此,賈蔚藉此衛教並提醒,很多的血液疾病,諸如白血病、血癌、淋巴瘤等,都會讓人體出現夜間盜汗的症狀,如果伴隨著發燒、畏寒、體力減退、胃口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就要有所警覺,「如是這幾種狀況組合在一起的話,大概都不是好事。要不是一些很特殊、不易診斷的慢性感染」。
醫療新躍進3/抗癌利器納健保「省千萬藥費」 異體移植讓存活期增5倍
去年11月,健保署正式將CAR-T藥物納入健保,70歲的張女士成為首位受惠的癌症患者,4億個基因改造的細胞正在她體內癌細胞作戰。基因嵌合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是近年來癌症治療的一大利器,先將患者的T細胞改造後,再輸回病人體內,讓CAR-T細胞啟動免疫機制攻擊及消滅癌細胞,過去這項治療需自費上千萬元,健保給付後將讓生存權不再被金錢決定。不只如此,國內更有醫學中心研究出「可異體移植」的CAR-T治療,動物實驗顯示可讓肺癌、乳癌、大腸癌的癌細胞消失近9成,存活時間延長3~5倍,不過須等《再生醫療法》通過,才能應用治療。2012年美國有位小女孩Emily,在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之後,成為全球第一個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兒童。檢查顯示她體内的癌細胞已經完全根除,這11年來每一年Emily都會PO一張照片,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沒有受到癌症的侵襲,又健康的活過一年。2022年4月,台大醫院成為台灣首家提供CAR-T細胞治療之醫學中心,也有了第一位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小女孩亭亭。亭亭當初因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住院治療,如今已完全康復。在這之後,目前多家醫學中心如林口長庚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皆有此療程。2024年1月2日,花蓮慈濟醫院為全台第一位健保給付CAR-T治療受惠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人張女士,進行CAR-T細胞治療。「70歲的張女士9年前被診斷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3年前接受化療、也接受自體脊髓移植,當時癌細胞一度消失,沒想到去年9月再次復發。」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說。當時張女士身心俱疲,與醫師、家人討論後,決定進行CAR-T細胞治療。李啟誠說,現在臺灣有這個能力可以進行CAR-T細胞治療,所以,在這次安排化療之前,一開始先讓張女士調養身體,以收集好的免疫T細胞,2023年11月,由專機送往瑞士進行基因轉殖處理並大量複製,12月21日製成結束後,21c.c.總共4億個經過基因改造戰力大為升級的CAR-T細胞,再由專機送返花蓮慈濟醫院,再將製備過後的CAR-T細胞回輸進張女士體內。CAR-T細胞治療雖是抗癌利器,但目前僅限於血液癌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兼細胞治療轉譯中心主任周德陽表示,逾9成癌症患者是實體腫瘤,如肺癌、大腸癌、乳癌等,實體癌細胞如同一座城堡,免疫細胞難以入侵,再加上同一顆腫瘤裡,每個細胞抗原表現可能不同,因此單一標靶的CAR-T細胞,無法有效清除癌細胞。CAR-T藥物原本須自費上千萬元,去年11月健保署正式納入健保,70歲的張女士成為首位受惠的癌症患者。(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歷經近20年努力,周德陽與研究團隊研發「可異體移植、非病毒基改之多靶向奈米抗體- CAR.BiTE-T免疫細胞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隨取隨用的異體移植CAR-T治療,病人檢驗完成當天馬上使用,CAR.BiTE-T細胞治療可有效滲透到實體癌內部,並分泌BiTE(雙導向T細胞活化抗體)激活周邊免疫細胞,共同對抗癌細胞,在肺癌和三陰性乳癌小鼠模式中,有效延長3~5倍生存時間,甚至有一段時間內癌細胞幾乎消失。該研究成果今年三月獲權威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接受刊登,目前在美國等多國進行專利審查,已技轉給生技公司,預計今年內展開臨床試驗,應用於肺癌、大腸癌和三陰性乳癌等癌症患者的治療。不過,由於此療法需要「異體移植」,還需要《再生醫療法》草案通過,未來才能適用於治療上。
「社福界俠女」張錦麗淋巴癌病逝 初期像感冒…醫示警6症狀
新北市前社會局長張錦麗被譽為「社福界俠女」,近年一直與淋巴癌奮鬥,但本月2日仍不幸病逝享壽63歲。其實,淋巴癌是沉默的癌症,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延誤就醫,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6大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張錦麗在去年4月因病請假休養,並於同年8月14日請辭,這1年持續與淋巴癌奮鬥,嘗試各種治療,無奈最後仍不敵病魔,2日晚間病逝台大醫院。據了解,淋巴癌在國人癌症10大死因中排名第9,包含「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症」,國人好發的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男女比例差不多,分布各年齡層。淋巴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以為是感冒。(圖/報系資料照)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饒坤銘指出,淋巴癌患者因癌細胞侵犯到淋巴結,容易有發燒、感染情況,臨床上最常看到病人因發燒、咳嗽,或脖子、腋下、鼠蹊部摸到腫塊而就醫,必須做病理切片檢查才能確認。饒坤銘呼籲,民眾要注意有無「燒」、「腫」、「癢」、「汗」、「咳」、「瘦」6症狀,出現愈多症狀的淋巴癌患者,疾病的惡性程度較高,癌細胞也較為兇猛。相關症狀如下:※燒:莫名出現發燒。※腫:在脖子、腋下或鼠蹊部摸到不會痛的腫塊。※癢:全身發癢。※汗:夜間有盜汗情況。※咳:莫名的咳嗽、喘吁※瘦:因免疫力下降,體重減輕,常覺得疲倦饒坤銘說明,治療淋巴癌可用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甚至是骨髓移殖,仍有治癒的機會,但有些病人運氣比較不好,可能會有抗藥性出現。
藥華藥25日櫃轉上市! Ropeg新藥估2024年取得三國PV藥證
藥華藥(6446)即將在25日櫃轉上市,23日舉辦法說會,展望Ropeg今年預計取得中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PV藥證,進軍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現正積極規劃行銷準備,Ropeg全球銷售成長幅度可望向上加成。藥華藥公布2023年全年營收達51.1億元,年增77.2%。藥華藥科學長林俐伶博士表示,持續進行新藥的突破創新研發,擴大產品線、增添營運動能,透過內部研發和引進授權合作來瞄準新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和細胞激素,以開發具有同類第一(First in Class, FiC)和同類最佳(Best in Class, BiC)潛力的療法用於治療實體腫瘤、血液及免疫疾病。今年預計將有2個項目申請進入新藥臨床試驗(IND),分別是創新長效型白血球生長激素藥物(PEG-GCSF);以及細胞療法TCR-T。通過外部合作開發的 TCR-T 細胞療法可以識別細胞內的腫瘤抗原,對實體癌細胞進行毒殺作用,可望突破目前癌症治療的限制。藥華華擴充全球供應鏈進度則為台中廠產線擴充後,可供應全球最少一萬人;竹北廠則是順利施工中,預計於2025年完工,2026年取證、投產。藥華藥也預計擴充PEG廠及針劑充填廠規模,以擴充產能、因應全球對公司藥品持續成長的需求。藥華藥指出,旗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簡稱Ropeg,即P1101)獲美國NCCN治療指南持續推薦,已成為高、低風險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病患的唯一首選干擾素療法。NCCN新指南預計將大幅改變PV社群長年以來的用藥習慣,保險公司可優先加快核保,預計加速提升使用Ropeg人數。Ropeg美國藥價目前每人每年約新台幣660萬元(約21萬美金),而外界關心的病人數, 2023年底美國已達約一千多人,日本開賣半年以來也已超過一百人。Ropeg未來將持續加碼投入美國及日本行銷、加速業績成長,日本病患自今年6月起可自行注射Ropeg,一次更可拿取3個月的份量,因Ropeg已納入健保給付,如此可降低病患自付金額,非常有助於提升病人數及拓展市場,日本團隊樂觀看待今年營運。Ropeg用於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已於去年10月25日收案完成,預計2024年底到2025年初可完成主要療效指標數據收集,2025開始申請美國及各國藥證,2025年底到2026年初取證,現正投入行銷前準備。Ropeg用於早前期原發性骨髓纖維化(Early PMF)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已於2024年1月17日送件美國FDA,預計收110人,於2025完成主要療效指標數據收集、最快2026取證。骨髓增生腫瘤(MPN)包含PV, ET和骨髓纖維化(MF),Ropeg均已取得美國孤兒藥資格。PV, ET和Early PMF在美國分別有約16萬、15萬及1.4萬人,共計達32萬人,潛在目標病人族群市場龐大。藥華藥表示,持續擴大Ropeg適應症範圍,不僅要以優化劑量(500mcg)進行低風險PV的全球臨床試驗,以達到美國FDA對Ropeg成為PV全方位用藥的期待,也計畫進行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瘤(EHE)的樞紐臨床試驗、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ATL)第二期臨床試驗。並接受國際知名癌症醫學中心醫師推進多項IIT(由醫師發起之臨床試驗),如Ropeg與Jakafi聯合用於以Jakafi治療無效的MF病患、和使用於皮膚T 細胞淋巴瘤(CTCL)等。
寵物情緣/養13隻貓...經紀人修毅照料病貓不後悔「從死神手中救回寶貝」:養了就是自己的小孩
YouTube頻道「CAts 貓貓們」紀錄一家13隻貓咪的日常生活,日前「林爸爸」修毅帶著4隻寶貝笨笨、豆豆、Kiki、熊熊接受時報周刊CTWANT專訪,萌翻攝影棚。別看貓咪們都有品種,且漂亮健康,其實部分貓咪有過艱困的過往,Kiki摘掉一邊眼睛、豆豆則是曾經歷腫瘤手術,領養後照顧過程不容易,修毅從不後悔:「養了就是養了,就是自己小孩。」這4隻寶貝笨笨、豆豆、Kiki、熊熊外型漂亮可愛,各有各的脾氣個性。(圖/許方正攝)修毅的本業是趙小僑的經紀人,因為一個很簡單的念頭,開始做YT影片,「我手機裡照片不是藝人就是貓,容量用1T都不夠,那既然這麼多照片,不如就上傳,未來也是一個回憶。」他跟室友一個屋子裡養了13隻貓,即便工作忙,仍撥空幫貓貓們紀錄生活,不帶得失心地經營頻道,「像我們去寵物展就有被人認出,熊熊現在超多人認識,我也很開心」。豆豆跟Kiki都讓修毅有過一段苦心照料的時間。(圖/許方正攝)笨笨是修毅養的第一隻貓,個性還真的很像家裡的大姐,聽話、脾氣好,對其他貓咪都很包容,「笨笨9歲,我養了8年,牠當獨生女的時間只有1年。」笨笨跟修毅朋友的貓「好上」,生了兒子乖乖,也有了孫子,已經當了阿嬤,臉蛋依舊很萌,修毅大方承認,家裡這麼多隻貓,他對笨笨最偏心:「其他貓做錯事我會罵,笨笨怎樣我都縱容,我對牠容錯度很大。」笨笨是修毅養的第一隻貓,牠也很有大姐風範。(圖/許方正攝)有次,朋友介紹有地方可以領養貓咪,修毅帶著「只是想去看看」的心情,看到Kiki的第一眼,他就沒辦法了:「一定要帶走牠,太可憐了,牠窩角落裡,那裡太多貓,丟零食給牠,牠也搶不到,一邊眼睛還是腐爛的,我當時只想養牠。」但另一隻貓「豆豆」賴在他腿上不走,當時豆豆鼻子有膿,他以為是重感冒,想說「多養一隻沒差」,結果,豆豆才是最讓他操心的那個。Kiki在被領養前一眼腐爛,修毅帶牠做眼球摘除手術,如今是漂亮小公主。(圖/許方正攝)領養Kiki後,修毅帶著牠看了五家醫院,一致認同進行摘除病眼的手術,「做完真的變太美了,牠的眼睛原本是一個洞,每天要用生理食鹽水清膿、清除結痂,這動作我堅持了一年。」Kiki雖然少了一眼,卻是獨一無二的優雅小公主。豆豆曾大病治療,修毅不放棄任何機會,讓豆豆現在能如此健康。(圖/許方正攝)「豆豆是花我最多錢的,在牠身上前後花了20萬。」原本他以為豆豆是感冒,前後看5、6家醫院,病理報告數據不太妙,很可能是得了「B細胞淋巴癌」,修毅從沮喪馬上振作,沒有放棄任何希望跟機會,在一位醫師建議下,他找到台大動物醫院腫瘤權威李醫師,先不從化療下手,吃藥觀察,兩個月並無惡化,即排除淋巴瘤的可能,接著做了兩次手術,耗時半年時間,豆豆神奇地痊癒。熊熊太愛出門了,如果玩不夠就要被帶回家,牠還會生氣大叫。(圖/許方正攝)修毅有感而發:「每位醫生都沒有誤判,報告數據真的是這樣,能做出決定的只有自己。如果真的化療,豆豆現在已經沒了,有時候只是一念之差,看越多診可能救牠一命。」他也想以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毛爸媽們。 修毅的本業是趙小僑經紀人,趙小僑是貓貓們的乾媽,她女兒典典寶寶還會要求打視訊電話看貓咪。(圖/取自趙小僑臉書)熊熊的來由,則是室友領養了病貓「圓圓」,領養後才發現懷孕,修毅親自接生,一胎三隻貓,只有熊熊存活下來。熊熊個性很特別,愛出門、愛社交,修毅坦言,以前他的養貓觀念不能接受遛貓,但養到熊熊後完全改觀,「不帶出門會變成你的問題,好像你很殘忍,牠會叫,會在門口堵你。其實我是很宅的人,要不是為了牠開心,我也不想去公園,牠一去就兩小時,待不夠還會賴皮,求牠都不走,能怎麼辦。」貓貓們一起開飯吃罐罐,畫面很療癒。(圖/林修毅提供)他為了帶熊熊出門,還需要添購不少東西,背包、推車、牽繩、追蹤器都不能少。但也曾被路人「指教」過,口氣不好地噹他「貓咪帶出來遛,也太大膽」,他能理解,「當你養到一隻像狗的貓,你就會改變這想法,牠在外面還可以叫得來,貓咪很難講,可能有9成會驚嚇害怕,牠剛好是不怕的。牠到哪裡都當自己家,我們去過高雄走鐘獎、去過烏來野炊、到機場接機,牠真的很厲害。」修毅曾帶笨笨、豆豆、熊熊參加走鐘獎,一起走紅毯。(圖/林修毅提供)至於養13隻貓的花費要多少,修毅估算,每月貓砂大約4千元、伙食約2萬元,因為目前家中空間已到極限,不打算再擴編。修毅給貓咪滿滿的愛,從不後悔領養照顧貓貓們,「牠們可以帶給你療癒,不開心的時候,牠們一來蹭,壓力就不見,工作回家看到牠們,再累都值得。」
比閃電擊中機率低! 眼睛、牙齦、子宮異常出血竟是罕癌纏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現年73歲的陳女士,35歲發現眼睛、牙齦和子宮異常出血,輾轉求助眼科、牙科、婦產科皆未果,多年後確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簡稱WM),屬於罕見惡性淋巴瘤,台灣每年新發病例不到50人,比被閃電擊中機率低百倍!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表示,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BTKi)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每位患者每年約可省下219萬元藥費,讓患者和家屬終於盼到曙光。淋巴瘤惡性分型 血管阻塞要當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癌症登記報告。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相較十年前成長1.4倍,達到4261人/年,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更躍升至男女十大癌排行症的第十名。WM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台灣每年新發病例不足50人,盛行率僅約百萬分之4,比一個人一輩子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百倍以上。張正雄說明,當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IgM)過度增生,當IgM濃度超過4000mg/dl或血清濃度高於4CP時,導致血液黏稠,就可能發生多處黏膜不正常出血。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黃泰中提醒,當民眾出現發燒、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疲勞、淋巴結腫大、皮膚搔癢等淋巴瘤常見症狀,持續約2至3周時,應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高黏滯血綜合症:血管阻塞貧血、皮膚/黏膜異常出血、神經病變眼靜脈阻塞:視力受損腦血管阻塞:神經症狀、中風心肺血管阻塞:喘、肺栓塞、心肌梗塞檢查免抽龍骨水 健保給付藥物、年省219萬▲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為病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療策略。張正雄表示,透過IgM基因檢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檢查,可以及早鑑別疾病、制定治療計畫。現在的骨髓檢查跟大家對「抽龍骨水」的想像完全不同,在門診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呼籲患者切勿因迷思而錯失治療先機。WM高風險族群5年存活率僅36%,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化學免疫療法是WM的一線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伴隨較高毒性,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球減少和免疫力降低,進而引發感染和帶狀疱疹發作等副作用。張正雄回顧曾遇過年長患者因化療併發肺部感染,險些喪命!由於65歲以上且有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被視為高風險,其病情惡化速度更快於一般WM患者,加上年長者多患有心血管等共病症,呼籲專業醫師在制定WM治療策略時,應全面考慮高風險族群的病情發展速度及共病狀況,注重用藥安全性。好在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張正雄說明,健保給付2年時間,以每顆藥物2000元、每天服用3顆來估算,每位患者每年約可省下219萬元藥費。黃泰中也表示,WM患者許多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整體存活率不到50%,相信隨著新一代治療納入健保體系,為病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療策略。
比閃電擊中機率更低!弱勢癌終於盼來希望 新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以下簡稱 WM) 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由於罹病者人數稀少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形容WM為「弱勢癌」也不為過。直到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BTKi)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才終於讓WM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在台灣,WM每年新發病例不足50人,盛行率僅約百萬分之四,比一個人一輩子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百倍以上,高風險族群5年存活率僅有36%。臨床案例少,再加上初期症狀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有如身陷迷宮,輾轉於不同科別之間卻又找不出病因,還容易發生漏診、誤診,錯過對症下藥的時機,身心承受極大壓力。化學免疫療法是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一線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伴隨較高毒性,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球減少和免疫力降低,進而引發感染和帶狀疱疹發作等副作用。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張正雄院長指出,年滿65歲以上且有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被視為高風險,其病情惡化速度更快於一般WM患者。加上年長者多患有心血管等共病症,治療策略不僅應積極處置,更要注重用藥安全性。回顧過去經驗張正雄院長曾遇過一些年長患者因化療而併發肺部感染,差一點就發生不敵病情而離世的憾事,使他更加強烈呼籲專業醫師在制定 WM治療策略時,應全面考慮高風險族群的病情發展速度及共病狀況,還有可能無法忍受化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指出,儘管過去數十年來癌症醫學取得顯著進展,然而一些少見癌症 (如WM) 因患者人數過小而面臨難以取得臨床試驗進展、容易漏診或誤診、缺乏專用藥物等挑戰,實屬弱勢中的極弱勢。患者代表陳女士十分感慨,回溯30多年前的初次確診,她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治療,也曾因經濟負擔讓她放棄治療,一身的病痛與被宣判絕症的絕望,讓她從未想過竟能健康迎接70歲生日。她由衷感謝社會各界和健保署的努力,提高 WM患者對新藥的可負擔性,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黃泰中秘書長指出,根據國健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癌症登記報告,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相較十年前已成長了1.4倍,達到4,261人/年,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更躍升至男女十大癌排行症的第十名。淋巴瘤與其他固態腫瘤不同,是由全身性的淋巴球癌化生成。此一特性使得患者初期可能在全身不同位置發現病變,增加了早期診斷的難度。他呼籲,當民眾出現發燒、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疲勞、淋巴結腫大、皮膚搔癢等淋巴瘤常見症狀,持續約二至三周時,應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作為陳女士的主治醫師,張正雄院長也分享他多年來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的診療經驗,並特別補充血液高度黏稠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HVS) 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如貧血或異常出血、因神經病變導致麻木等 WM特殊症狀。他解釋,巨球蛋白指的是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 (IgM) 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當IgM濃度超過4000mg/dl或血清濃度高於 4CP時,就可能發生多處黏膜不正常出血。在臨床上,20至30% WM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病變,例如視力模糊或喪失、頭痛、暈眩、眼球震顫、耳鳴或突發性聽力喪失;嚴重者甚至引起混亂、失智、中風或昏迷。透過IgM基因檢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檢查,可以在早期鑑別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助及早制定WM治療計畫。他特別提到,現在的骨髓檢查跟大家對「抽龍骨水」的想像完全不同,技術非常純熟,在門診僅需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是最快速診斷血液腫瘤疾病的方法。呼籲患者切勿因對檢查的迷思而錯失儘早診斷與治療的機會。目前國際間,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的治療方針以新型標靶藥物為主。台灣在 WM治療已經趕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簡稱 NCCN)及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的準則。依照此先進之照護指引,當患者對一線用藥反應不佳時,應積極評估改用耐受性高的標靶藥物。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對新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感到振奮。她表示,111年各類癌症健保前10大醫療支出統計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人均醫療費用佔十大癌症中第四位,藥費更是超過癌症死因之首肺癌。令人欣慰的是,在健保署及社會各界的協力下,新一代BTKi的申請至給付生效僅花費519天(短於抗癌藥平均生效天數726天),這表示WM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廣泛的重視。期盼未來健保政策更加深入支持弱勢癌,提供更多先進治療機會,同時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國人十大癌症排名重新洗牌 胰臟癌首度進入前十名!
國健署112年11月10日公布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110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平均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而十大癌症排名也洗牌,第一名不再是蟬聯寶座15年的大腸癌,肺癌已成為新「癌王」,而值得關注的是胰臟癌在此次排名為第10位,是近年來首度進入前十名。癌症發生人數首度下降 110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曝根據最新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0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是近年來首度下降,而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也較109年下降4.8人。不過國健署表示,未來是否會持續下降,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另外,若將各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分別來看,110年大腸癌、肝癌、口腔癌、胃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子宮頸癌及食道癌發生率確實有下降,但是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子宮體癌發生率則為上升。而110年國人十大癌症排名,以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做排序,依序為:肺癌(16,880人,發生率39.7/105)大腸癌(16,238人,發生率38.4/105)女性乳癌(15,448人,發生率82.5/105)肝癌(10,775人,發生率25.0/105)口腔癌(8,211人,發生率21.6/105)攝護腺癌(7,481人,發生率35.3/105)甲狀腺癌(4,626人 發生率14.7/105)胃癌(4,060人,發生率9.3/105)皮膚癌(3,954人,發生率8.7/105)胰臟癌(3,190人,發生率7.4/105)與109年相比,肺癌由第2名上升至第1名,大腸癌則由第1名退居第2名,胰臟癌則前進2個名次,在109年胰臟癌時為第12名,此次為近年來首度進入前十名,而其餘癌症發生人數排序皆與109年相同。新發生數多在「這族群」 70-79歲人數增加最明顯若以年齡來看,癌症新發生人數多集中於50歲以上的族群,占8成3,而癌症發生人數增加則以70-79歲較明顯,減少以50-69歲較明顯。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女性乳癌及肝癌延後1歲外,其餘皆與109年相同。不過,口腔癌(59歲)、乳癌(57歲)、甲狀腺癌(50歲)的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男、女十大癌症排名曝 差異最大為口腔癌、食道癌若以性別來看的話,男性110年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3,723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30.8人,較109年減少5.4人,而110年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序與109年序位相同,大腸癌蟬聯12年男性十大癌症首位寶座,其餘依序為:大腸癌(9,297人,發生率47.1/105)肺、支氣管及氣管癌(8,961人,發生率44.5/10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癌(7,387人,發生率40.4/105)肝及肝內膽管癌(7,448人,發生率37.6/105)攝護腺癌(7,481人,發生率35.3/105)食道癌(2,614人,發生率13.7/105)胃癌(2,413人,發生率11.8/105)皮膚癌(2,127人,發生率10.3/105)白血病(1,588人,發生率10.0/10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727人,發生率9.4/105)女性110年新發癌症人數為5萬8,03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288.4人,較109年減少4.4人。110年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序與109年相比,原本第9位的皮膚癌和原本在第8位的胃癌排名互換,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前則移至第10位,其餘序位與109年相同,依序為:乳癌(15,448人,82.5/105)肺癌(7,919人,36.0/105)大腸癌(6,941人,30.7/105)甲狀腺癌(3,497人,22.1/105)子宮體癌(3,181人,17.0/105)肝及肝內膽管癌(3,327人,13.6/105)卵巢癌(1,793人,10.2/105)皮膚癌(1,793人,7.3/105)胃癌(1,647人,7.2/10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438人,7.1/105)男性、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差異較大的癌症為,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食道癌,男性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0.4倍、11.4倍,國健署分析這與吸菸、嚼檳榔等習慣有關。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雖然110年與109年比較下,整體癌症人數有下降,但未來是否為下降趨勢還不一定,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癌症篩檢要下降的情形,但現在已經恢復,提醒民眾衛福部提供5癌篩檢服務,若符合資格應盡早前往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風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