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嗑鍋養生3/溫差大3症狀齊發 「白蘿蔔這樣用」食療防中招
時序進入秋冬,早晚溫差變大,中醫師發現門診患者以乾咳、扁桃腺發炎、氣喘為多,除了服藥治療之外,也建議透過食療預防保健,其中白蘿蔔功用很多,不僅潤肺化痰、治咳嗽失音,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曬成蘿蔔乾煎成湯飲還能緩解腹瀉。李思儀中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最近乾咳的小朋友突然變多,但令家長困擾的是「到底是過敏、感冒、還是流感?「其實單看初期症狀,的確不好判斷,需結合舌脈,看其舌象有無變化,以及脈象有無發炎的熱象或受風寒的緊象。如果舌、脈皆無明顯異常,惟獨只有三不五時咳嗽、也沒有鼻水、沒有什麼痰聲,那麼便屬『燥邪』所致的可能性。臨床上治療以養陰潤肺的藥物和食物為主。」李思儀中醫師建議多吃白蘿蔔,不僅能潤肺化痰,加上葉子一起打汁喝,也可治療喉疾。(圖/合成圖)李思儀說,「燥邪」易傷肺陰,藥物以醫師辨證後開立,食物可再多添加白蘿蔔、百合、山藥。白蘿蔔生打成汁可潤肺化痰、熟食健胃助消化,三高族群最適合。百合甘平潤肺、止虛嗽,可炒、煮飯、粥、湯皆可。山藥滋陰潤肺,含維生素B1、B2、C,可增強免疫力。最近也出現不少扁桃腺腫大發炎患者,李思儀說,除了初期配合用針,選擇魚際穴或少商穴,可有效縮短病程和減輕疼痛,也用白蘿蔔加上葉子打汁喝,可療喉疾。如果突然拉肚子,趕緊用曬過的白蘿蔔、也就是「老菜脯」煎湯飲,可改善症狀。梨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潤肺清胃、養陰瀉熱,又名「天生甘露飲」。水梨亦可和蘿蔔煮汁,能潤肺消渴。早晚溫差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李思儀說,臨床上針灸可選用定喘穴、天突穴、魚際、膻中、大椎、孔最、太溪等穴。氣喘多本虛標實,病愈後,建議可好好調理身體,看是肺虛、腎虛、脾虛,也可能同時都有,建議諮詢中醫師對症下藥。
糖尿病堪稱百病根源 老祖宗以「消渴」為治療藥方
59歲徐先生,糖尿病史約5年,空腹血糖180mg/dL(正常值70~100mg/ dL),糖化血色素8.6%(一般建議控制在7%以內),主訴容易口乾,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蘇惠靖醫師診斷為糖尿病的上消證型,治療以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為主,開立沙參、玉竹、麥門冬、生地黃、天花粉…等中藥內服,三個月後,徐先生口乾情況大幅改善,空腹血糖也控制在90mg/dL,糖化血色素6.0%。蘇惠靖醫師表示,糖尿病是現代醫學的病名,西醫認為是百病根源,而中醫在病理方面是以糖尿病的發病機轉來診治,因此,中醫以「消渴」來理解糖尿病。《黃帝內經》提到,消渴病是發於肥甘厚膩的食物所造成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的方面的調控。蘇惠靖醫師建議,烹調方式要盡量能夠清淡,避免加工的食品,尤其夏季水果如西瓜、荔枝、龍眼,都屬於高升糖的水果,吃了之後血糖波動幅度比較大,份量要特別留意。其他如汽水、果汁、含糖飲料、蛋糕等精緻糕點,都要盡量避免食用。除了飲食、運動來控制血糖外,也可藉由穴位來達到日常保健。例如:承漿穴,可消除口渴的症狀,位置在下巴的正中央的凹陷處。合谷穴,在第二掌骨中點的內側,可以幫助身體的水份代謝。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直下三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之處,可調整消化系統,提高免疫力。另外在耳甲腔的最下緣有內分泌點。只要伸出一個食指頭,往最下緣的地方按進去,即是內分泌點,平常可多做按壓,幫助調控內分泌系統。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會覺得口乾,蘇惠靖醫師建議可藉「美音潤喉茶」養生茶飲來緩解口乾的症狀。藥材為:麥門冬3錢、甘草2錢、金銀花2錢、桔梗2錢、玄參3錢。作法:用1000cc冷水浸泡15分鐘,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