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
」 虎頭蜂 領隊 鍾佳濱 登山團 台東新竹市浸水垃圾掩埋場突發大火 廢棄床墊釀猛烈火勢驚悚畫面曝光
新竹市的浸水垃圾掩埋場,12日上午10點多突發火警,現場火勢十分猛烈,濃煙不斷竄出,新竹市消防局於10點23分接到報案,立即調派7個單位前往現場,消防人員抵達後發現,火源為一堆廢棄床墊,燃燒面積約200平方公尺。消防局表示,火勢蔓延迅速,但目前已無人員受困,經過現場勘查和評估,消防隊員判斷火勢不會擴散,正在全力控制火情,儘管如此,現場仍濃煙滾滾,影響範圍較廣,消防隊已經展開全面滅火工作,以防止火勢擴大。目前,火災的具體原因仍待調查,消防局已經開始進一步調查起火原因,並提醒周邊居民注意安全,避免受到火災影響。
中秋節將近!烤肉卻怕致癌物? 食藥署曝5重點有效避免
中秋節即將來臨,而烤肉是許多名民眾中秋節必做的活動之一,不過因為食物在煙燻燒烤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對此,食藥署提醒5大重點,有效避免在烤肉過程中攝取過多致癌物。由於烤肉可能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因此食藥署指出5大重點提醒,讓民眾可以烤得安心。第一是「烤肉宜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避免吸入過多煙霧」、第二「應等待炭火溫度穩定不冒煙時,再進行食材之燒烤,減少食材接觸到燃燒煙霧的機會」。第三是「易出油或出水之食材,建議先以鋁箔紙包覆或適當阻隔後再燒烤,減少因油脂或水分滴落燃料上產生之煙霧」、第四「難熟的食材,建議先經烹調(如蒸熟)後,再進行燒烤,減少食材燒烤的時間,也能避免食材燒焦」,最後一點則是「食材燒焦的部位應去除避免食用。」另外,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說明,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會產生有2大來源。第一是煙燻或炭烤過程中,木材或木炭不完全燃燒而生成煙霧,這些煙霧中便容易含有PAHs;第二是烤肉時用的動物性食材、烤肉醬中的油質和蛋白質,經過燒烤的高溫後,因為熱裂解反應而產生PAHs。高彩華指出,根據日本研究發現,如果在烤肉過程中,對最上層的燒熱木炭浸水或灑水,表面有一層水後,當下層的炭灰揚起時,就可以被吸附,有效降低食物被汙染的機會,且水蒸氣也有蒸煮功能。如果改用其他方式烤肉,如電烤箱、氣炸鍋,也能減少健康疑慮。
玉山瓦拉米步道驚見虎頭蜂巢 玉管處已陸續移除
虎頭蜂在秋季最為活躍,正值入秋之際,玉山國家公園轄內瓦拉米步道近日有2處出現虎頭蜂巢。玉管處9日指出,7.8公里處黃麻駐在所附近的蜂巢日前已移除完畢,而1.7公里山風觀瀑平台附近蜂巢將在9月移除,呼籲民眾入山小心「蜂的襲擊」。今年8月以來,各地頻頻傳出虎頭蜂螫人事件。先是立委鍾佳濱服務處41歲副執行長洪偉彥8月22日率隊走訪台東浸水營古道遇虎頭蜂攻擊身亡、27日新北石碇山區8人登山團有3人遭到虎頭蜂螫傷,幸送醫後均無大礙、9月7日又傳出桃園大溪60歲黃姓婦人在三層地區附近果園工作時遭虎頭蜂螫咬。玉管處9日說,瓦拉米步道7.8公里處黃麻駐在所附近的虎頭蜂巢已移除完畢,進入該路段注意餘蜂;另步道1.7公里山風觀瀑平台的虎頭蜂巢,預計9月移除,為避免蜂群攻擊,已拉封鎖線,呼籲民眾勿逗留、勿喧嘩,注意小心通過。此外,南投縣農業處統計,玉山國家公園所在的信義鄉,8月以來已有8件移除虎頭蜂巢案。玉管處也分享預防虎頭蜂襲擊方法,呼籲民眾在野外踏青避免噴香水或使用含香味的洗髮精,虎頭蜂會誤認為花香而接近,進而遭受攻擊;其次,遇見單飛的虎頭蜂在身旁盤旋,可能是已入侵牠的警戒範圍或身體的香味引起,切勿揮趕及騷擾虎頭蜂,應盡速遠離現地,以免牠發出訊息而招來群蜂攻擊。此外,在野外被成群虎頭蜂攻擊時,應分秒必爭,用衣物遮住頭部盡速跑離現場。若遭虎頭蜂螫刺,應盡速使用清水擦傷口、冰敷,以改善局部症狀減輕疼痛,如身體引發過敏或造成呼吸急促症狀,應迅速送醫救治。
虎頭蜂螫死人!醫示警戶外別穿「這顏色」 亞洲人1特徵易變目標
22日驚傳一群學生登山團在台東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群攻擊,洪姓領隊挺身保護團員遭蜂群圍攻,打了3劑強心針緊急送醫,仍宣告不治。有醫師引用文獻,虎頭蜂對黑色較敏感,如果穿著黑色衣物加上亞洲人髮色較深,靠近蜂窩就會被視為目標,導致牠們發動攻擊。在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資料中,得知虎頭蜂對周遭有高警戒性,攻擊範圍可達數十公尺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劉世偉說明,虎頭蜂有很強的地域性,常在蜂巢附近巡邏但不會主動攻擊人,除非有辨識到危險信號,才會立即釋放訊號招集同伴展開攻擊。劉世偉醫師引用文獻指出,虎頭蜂對黑色最敏感,若在戶外穿著黑色衣物,加上亞洲人髮色較深,這種打扮靠近虎頭蜂窩,就會被牠們認為是威脅,隨時會發動攻擊;劉世偉補充說,虎頭蜂叮咬目標後會釋放費洛蒙,吸引其他虎頭蜂來圍攻。除此之外劉世偉醫師也說,民眾在野外遇到虎頭蜂,要保持安靜並盡快離開現場,否則會引來更多巡邏中的虎頭蜂。萬一已經踏進虎頭蜂領域,必須非常當心,不要揮趕牠們,否則會被虎頭蜂認為是在攻擊牠們;若身邊同伴遭虎頭蜂螫傷,先將傷者移往安全地點,沒有脈搏則須做心肺復甦術,和打電話求救。據了解,來自屏東的學生登山團是由立委鍾佳濱團隊發起,登山團洪姓領隊是鍾佳濱服務處工作人員,一行人前往浸水營古道時,遭遇虎頭蜂攻擊,有2名學生遭蜂螫傷,而洪男為了保護團員,獨自面對虎頭蜂群攻擊,傷勢嚴重;救護人員趕到有幫洪男打3劑強心針,生命跡象一度穩定,但送到衛生所後狀況又急轉直下,轉院到台東馬偕後,經急救仍宣告不治。
登山領隊捨身護團遭虎頭蜂狂螫身亡 遭蜂群攻擊切忌「快速動作」
立委鍾佳濱屏東服務處昨(22)日舉辦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活動遇上虎頭蜂群,洪姓領隊捨身保護學員,遭虎頭蜂圍攻不治。目前適逢暑假,不少山友喜歡前往各地步道或山區健走,但每年6-9月正值虎頭蜂出沒高峰期,也不時傳出攻擊事件。《中時新聞網》特別整理「虎頭蜂預防手冊」,提供幾點注意事項「保命」;若不幸被叮咬,切忌「快速動作」以防引來更多蜂群。首先,登山時切勿噴香水,虎頭蜂容易被身上或衣物的香水、特殊體味停留環繞。並建議穿著淺色或光滑衣物,避免虎頭蜂敏感的顏色如綠、藍、黑或表面粗糙的衣帽,長褲最好紮入靴子內。若同行者遭虎頭蜂攻擊,當下應拿衣帽、背包保護身體,並壓低身體往反方向、下風處逃跑。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隨風飄動的黑色頭髮、急速眨動的眼睛、害怕驚叫的嘴、緊張喘氣的鼻子、拍打虎頭蜂的手或快速搖晃頭部等動作,這些快速動作會惹惱牠們,引來攻擊。若不幸被叮咬,應沉穩大步離開現場,避免讓虎頭蜂誤會具有威脅性,才可降低被蜂螫的機會。遭叮咬時應立即將患者移動至相對安全處,用水清洗或冰敷螫傷處,洗去攻擊蜂留下的費洛蒙,減少游離蜂再次螫傷的風險。若遭虎頭蜂螫傷後出現暈眩、呼吸困難、意識昏迷等狀態,須即刻致電救難人員到場協助,爭取黃金時間送醫治療。動保處指出,台灣目前有8種虎頭蜂,不同種間的體型差異巨大,新北市常見螫人死傷的虎頭蜂前5名分別為黑腹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黃腳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姬虎頭蜂。對此,新北消防局指出,其中最危險當屬「黑腹虎頭蜂」,安全距離至少要10公尺以上,黑腹虎頭蜂的蜂窩大如籃球,通常築在高處的樹枝間,由於族群數量大與攻擊性強,遭遇蜂螫很容易造成嚴重傷亡。
領隊護團員遭虎頭蜂螫亡!醫曝「4步驟」自救 看見這3種快閃
屏東學生登山團昨(22日)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結果期間遭到虎頭蜂攻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慘遭蜂群圍攻,身體有超過30多處傷口,送醫後不治身亡。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翁梓華日前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指出,台灣本土虎頭蜂有7種,為威氏虎頭蜂、姬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和黑腹虎頭蜂,其中看到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3種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到要儘量繞道而行。遭虎頭蜂攻擊時,要盡快離開現場,可以避免被更多蜂螫。(圖/pixabay)翁梓華表示,遠離虎頭蜂巢穴,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第一步:儘速移除螫針蜂螫可以粗分為一般蜜蜂螫以及虎頭蜂螫,虎頭蜂螫通常不會有螫針殘留,但一般蜜蜂殘留在皮膚的螫針上往往會伴隨有毒囊在上面,而毒囊如果沒有及時移除,殘留的毒囊上還會收縮,持續地將毒液注入身體內造成更大的皮膚發炎反應,而通常蜜蜂螫針都不深,所以第一步就是用衣物即可拍落螫針。第二步: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由於蜜蜂是群居性的生物,會有「追擊」的傾象,同時殘留螫針會釋放蜜蜂的費洛蒙,會引來更多的蜜蜂群起而攻之,通常一開始被螫,人還不會立即失去行動能力,往往是後續被追擊的蜂螫,才會讓人失去行動力,因此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會是避免後續被更多蜂螫得最好解方,一般來說,蜂螫追擊距離大約都是10公尺到100公尺不等,稍微移動,就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第三步:腎上腺筆部分的人對於蜂螫會產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演變成喘、呼吸急促、休克等,這時候,即時性的使用腎上腺筆(Epipen)可以救命,對於如果常常在戶外活動的人,特別在這個季節會建議可以準備一隻在身邊。第四步:冰敷被蜂螫的地方往往會疼痛或是非常癢,冰敷可以大幅度減少身體細胞激素像是抗組織胺等等物質的產生,可以緩解蜂螫的不適,同時達到消腫的效果。翁梓華提醒,當然蜂螫自救處理完之後,還是會建議民眾還是要前往急診評估,由急診醫師協助打破傷風疫苗,同時可以協助開立一些抗組織胺的藥物,以及皮膚塗抹的藥膏,讓大家可以更安心。
捨命護團員!41歲領隊「趴地引蜂群」全身洞不治 胞兄悲喊:任務結束了
台東浸水營古道昨(22日)下午發生蜂群攻擊事件,一行20人的屏東學生登山團從事健行活動時,意外遭到大量虎頭蜂圍攻,導致3人被螫傷,其中一名41歲的洪姓領隊為了保護團員,竟「趴地引蜂群」身上被螫成馬蜂窩,緊急送醫仍因傷重宣告不治。聽聞噩耗後,洪姓嚮導的胞哥也向弟弟「喊話35字」不捨道別。據了解,台東消防局22日下午4時許接獲通報,指有登山團在台東的浸水營古道遊玩時,遭到虎頭蜂群攻擊,消防人員立即出動前往救援,發現洪姓領隊全身被叮出40多個傷口,緊急注射3支強心劑並立即將他扛下山,原本意識還算清楚的洪男,在下山途中突陷入昏迷,送醫搶救仍不幸身亡;另外,被虎頭蜂螫傷的16歲男大學生與19歲女大學生,當時自行脫困就醫後,經治療已無大礙。洪姓領隊全身被螫出40多個傷口,緊急送醫仍傷重不治。(圖/翻攝畫面)對此,死者的親哥哥今(22日)在臉書發文,悲痛向弟弟喊話,「哥哥把你從台東帶回屏東了,我倆兄弟緣淺,一路好走,任務結束了,放下所有的掛礙吧!」貼文曝光後,網友與親友紛紛留言悼念,「很意外!節哀」、「很不捨這麼好的人就沒有了!老天爺啊!」、「同學,一路好走」、「人生課程已圓滿,一路好走,請節哀」、「請節哀,令弟菩薩接引西方淨土了,阿彌陀佛」、「我也心疼~永遠的戰將!」
肉身護團員!領隊「全身30多處」遭虎頭蜂狂螫亡 鍾佳濱服務處回應了
屏東學生登山團昨(22日)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結果期間遭到虎頭蜂攻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慘遭蜂群圍攻,身體有超過30多處傷口,送醫後不治身亡。此登山團為鍾佳濱屏東服務處舉辦的志工團登山活動,對此,鍾佳濱服務處回應了。鍾佳濱昨(22日)發文寫下,「早上6:30,浸水營古道開走,今天是我們教懷博愛暑期工讀服務隊的結業挑戰,這群孩子特地安排了浸水營古道,走訪屏東在地之美,也透過這趟旅程鍛鍊心志!一起幫這群年輕朋友加油。」豈料之後卻發生意外,一群人遭到虎頭蜂攻擊,導致3人被螫傷,其中16歲男子、19歲女子自行脫困,送醫治療後,無生命危險。然而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遭蜂群圍攻,全身至少有30多個傷口,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據了解,此登山團為鍾佳濱屏東服務處舉辦的志工團登山活動,而41歲洪姓嚮導是服務處的人員。鍾佳濱服務處今(23日)表示,對於同仁不幸罹難,感到非常難過、不捨,目前學員已全體返家,而洪姓嚮導的家人第一時間也趕往台東馬偕醫院,將全力協助善後事宜。
背上全是血洞!肉身護團員慘遭虎頭蜂狂螫身亡 英勇領隊身分曝光
台東市浸水營古道22日發生蜂群攻擊案件,來自屏東的20人登山團行經羅家板部落時,慘遭附近的虎頭蜂襲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自己面對蜂群,慘被螫了30多包,急救後宣告不治,而洪男為立法委員鍾佳濱服務處工作人員,服務處則表示將全力協助後續事宜。據了解,該團由鍾佳濱團隊發起,團員多為學生,一行人前往浸水營古道時遇上虎頭蜂攻擊,造成2人慘遭蜂螫,團內的41歲洪姓嚮導在第一時間為保護團員,自己一人獨自面對虎頭蜂群,全身上下被叮了至少30多包,傷勢相當嚴重。根據現場畫面,洪男背部滿是蜜蜂攻擊留下的血洞,救護人員趕抵時他仍意識清醒,其狀況卻急轉直下,救護人員連忙施打3劑強心針搶救,生命跡象一度恢復穩定,送到大武衛生所治療時又狀況不穩,緊急送往台東馬偕醫院仍宣告不治。鍾佳濱屏東服務處表示,學員已全體平安返家,但是帶領活動的服務處同仁,卻在送醫急救後宣告不治,令人非常難過與不捨,家人第一時間已趕往台東馬偕醫院,將全力協助處理善後事宜。
登山團遇虎頭蜂襲!嚮導捨身護團員慘被螫30多包 緊急送醫不治
立委鍾佳濱屏東服務處日前舉辦志工團登山活動,一團20人22日前往台東浸水營古道登山,未料卻在羅加板部落附近遇到虎頭蜂襲擊,團內的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自己面對蜂群,慘被螫了30多包,洪男起先意識還算清楚,孰料之後病情急轉直下,救護人員緊急對其施打3支強心針後仍無法挽救洪男性命,搶救後仍不幸不治。初步了解,該團20多名主要為學生,一行人前往浸水營古道時卻遇上虎頭蜂攻擊,造成2人慘遭蜂螫,團內的41歲洪姓嚮導在第一時間為保護團員,自己一人獨自面對虎頭蜂群,全身上下被叮了至少30多包,傷勢相當嚴重。團員遇襲後也緊急下撤,遭到蜂螫的16歲少年與19歲少女,意識清楚自行脫困下山,但洪姓嚮導因傷勢過重,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救難人員獲報後也立即前往現場,洪男起先還意識清楚,能與救難人員對話,但其被送往大武衛生所時,病情卻突然發生變化,洪男意識逐漸模糊,醫護人員見情況有異,當下立即判斷協助洪男轉院,而救護人員在過程中也緊急為洪男注射3支強心針,但洪男送醫搶救後仍不幸不治。對此,立委鍾佳濱也表示難過與不捨,洪男的家屬也在第一時間前往台東馬偕醫院處理,後續也將全力協助相關喪葬事宜。
健行突遭虎頭蜂攻擊!屏東學生團3人送醫 領隊「趴地遭圍攻」昏迷…送醫搶救不治
屏東一支20人的學生登山團體,昨(22)日下午在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時,有3名成員遭到虎頭蜂攻擊,其中2人自行脫困後送醫,但領隊之一的洪姓男子因最接近蜂窩,遭到蜂群圍攻趴倒在地,他人無法靠近。直至晚間10點,消防人員發現他傷勢嚴重,將其扛下山送醫,但在治療途中一度陷入昏迷,轉送至馬偕醫院搶救後,仍不幸宣告不治。台東縣消防局22日下午4時左右接獲民眾通報,該登山團隊從屏東到台東健行,在浸水營古道2.4公里處、加羅板部落出口附近遭虎頭蜂群攻擊,有3人遭螫傷,2人意識清楚,其中1人遭群蜂攻擊趴倒在地,同行隊員無法靠近協助。消防局指揮中心立刻派出6車12人前往救援,被螫傷的16歲男性、19歲女性已自行脫困,意識呼吸正常,後送至大武衛生所治療,生命跡象穩定沒有大礙。消防人員在晚間7時接觸到41歲洪姓嚮導,當時他已被大量虎頭蜂螫傷,情況嚴重到無法移動,先給予注射3支強心劑後,於晚上10時許以長背板步行將其帶下山,待生命跡象穩定後送大武衛生所。浸水營古道3人遭蜂群攻擊,消防局派出6車12人前往救援。(圖/翻攝畫面)後在送醫過程中,洪姓嚮導原本意識清楚,血氧偏低,生命跡象穩定,但於大武衛生所處置過程中,發現他突然情況不穩,決定轉送往馬偕醫院,途中更一度陷入昏迷,消防局則立刻指派太麻里分隊高級救護隊趕往接駁,將他送到馬偕醫院搶救,最終還是不幸身亡。據悉,這支登山隊是由屏東立委鍾佳濱以選舉補助款成立公益信託教懷博愛教育基金,組成暑期志工團登山活動,沒想到卻遭遇蜂群攻擊。領隊邱小姐說明,洪姓嚮導當時在某轉彎處率先發現有攻擊人的蜜蜂,在現場戒護並叫其他團員趕快往上跑,才因此逃跑不及受虎頭蜂襲擊。
創新排水系統 市道175線易滑動區挺過凱米豪雨 展現整治成效
六甲區大丘里南勢坑路段邊坡(約市道175線25K+410附近),因位處泥岩地層,易形成滑動面,相當不穩定,工務局採「排水為主,擋土為輔」整治方針,加上創新三層次排水系統,透過大口徑集水井、邊坡深層排水及地表逕流控制等,成功挺過凱米颱風1766mm累積雨量的壓力測試,有效排除滑動面地下水,安全度過強風豪雨侵襲,展現復建整治成效。坡面水平集水管,出水量甚大。(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工務局指出,市道175線約25K+410附近路段邊坡區域,位處泥岩地層,上伏崩積層,泥岩浸水軟化,易形成滑動面,30年來每逢汛期豪雨常使地下水位驟升,誘發整體邊坡滑動加劇,其中於颱風過境更是會產生30~50公分位移量,影響通行安全,經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對該地層滑動區進行地滑調查及邊坡監測等評估後,發現地下水上升為主要滑動誘因,於109至112年始逐年分期進行復建工程。 復建工程採「排水為主,擋土為輔」整治方針,除進行路基保護工程外,採用創新三層次治理邊坡降水規劃,首先是完善地表排水系統,建置橫向截水溝及滑動邊界縱向排水,使地表水快速導排至溪底;再者,為減少地下水壓上升,採中邊坡內深層排水使坡面水平集水管將邊坡內的地下水加以導出;第三是為延緩滑動災害,提升道路安全,109年首次嚐試開鑿2座大口徑集水井後,豪大雨期間洩降地層中深層地下水的效能顯著提升。地表排水系統導排順暢。(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7月底凱米颱風為中南部帶來豐沛雨量,期間於地滑區降下累積雨量高達1,766mm,工務局透過自動化監測預警防災系統,即時監控地滑區雨量、水位上升量、地表位移、地層位移及地錨預力變化等有效掌握。透過監測數據顯示,創新三層次治理邊坡降水成效良好,有助於維持道路路基及邊坡滑動均呈現穩定狀態。工務局強調,除了持續改善道路及邊坡整治,同時透過創新排水系統建置與自動化監測預警防災系統的先進科技輔助防災整治管理,有效保障市民安全。(台南市政府工務局廣告)
颱風過後酪梨災損不斷 果農苦不堪言
凱米颱風過境已3周,山區仍持續性降雨,結實累累的酪梨果樹出現裂果、斷枝、根腐等持續性損害,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黃瓜」,農民叫苦連天。大內區是全國最大酪梨產區,果農李文田表示,颱風過後至今山區幾乎每天下雨,雨勢強勁,打在結實累累的樹枝、果實上,輕則造成落果,重則斷枝,樹枝上掛著的2、30顆成熟度不足的果實全都報廢。他有7分地以網室栽培酪梨,5分地露天栽培,颱風過境時,掃掉約2、3成的酪梨。颱風過境後至今,每天都持續落果,初估又損失1至2成,而且還有幾棵果樹根部泡水傾倒,必須重種新樹。李文田指出,風災也造成部分酪梨授粉不全,外型宛如「小黃瓜」,口感還是很好,雖然有許多民眾要出價收購,但他嚴格要求自己的果實品質,只要不達標的果實全都不賣,最後全都分送給訂貨客戶與親友。酪梨青農楊子賢說,她的果園位於曾文溪畔,採露天草生栽培,颱風期間園內積水深度目測至少1人高,她跟父親直到第3天颱風假才涉水挺進果園,落果損失約3成,但部分果樹連根翻起,部分樹葉開始凋萎,明顯是根部因浸水受損。待採收的酪梨經過颱風摧殘,飽含水分,經過日照,轉色不全,從果腹爆裂。這些持續性傷害仍密集上演,她每天忙著重建果園,心力交瘁,無暇訴苦。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助理研究員蔡惠文表示,酪梨是淺根植物,肉質根很怕浸水,淹水24小時以上就容易發生根腐病,甚至傾倒。酪梨樹如果傾倒,如果還持續健康成長,建議不要把樹扶正,否則容易把另一邊地下的根折斷,加速死亡。酪梨樹若根部受損,約1星期後開始出現樹葉凋萎、枯黃,果實表皮乾皺,持續落果,建議要立即修剪枝葉9成以上,減少果樹養分的流失速度。不過一旦出現根部損傷情況,平均也只能救回1至2成。
市民灌爆陳其邁臉書「我先把車撈出來」! 高雄政策大逆轉26日全面停班課
中度颱風凱米重創中南部,尤其是高雄被強風豪雨肆虐,其累積雨量已經超車莫拉克風災,市區多處泡在水裡,掀起網上關於高雄治水的論戰。對此,高雄市政府晚間原先宣布26日僅有8區停班課,消息一出,大批高雄市民紛紛灌爆高雄市長陳其邁的臉書,高雄市府隨後則在發布後1個半小時政策大翻盤,改成全面停班停課。高雄市府稍早表示,根據水土保持署及中央氣象署資訊,那瑪夏區、甲仙區、杉林區、旗山區、美濃區、桃源區、六龜區、茂林區列為土石流紅色警戒及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區,且26日山區雨量預測已達停班停課標準,為維護市民安全,上述8行政區明日停班停課。其餘地區照常上班、照常上課。消息一出,大批高雄市民紛紛灌爆陳其邁的臉書,留言怒批「那些仁武、楠梓淹的很嚴重的地區怎麼辦??估計得連夜收拾明天直接上班」、「我懂了!明天上班是給各位去監理站換車牌的」、「淹水+停電,很多人根本沒辦法好好處理災損,明天除了考慮颱風雨量風力土石流,更應該考慮災後的修復,給災民一些時間」、「整個仁武80%都在水裡」、「還在停電餒,還沒退水餒」、「不知道留言市長辛苦了是在辛苦什麼!整個大淹水!車全滅頂!家裡浸水!明天不用整理?!還是全高雄市的市民都有錢請居家清潔?」「Ok,我先去水裡把車撈出來」、「市長英明,對了明天有交通船能搭嗎」。隨後不排除是陳其邁看到市民的心聲,在公告發布1個半小時後,政策突然翻盤,改成全面停班停課。對此,高市府表示,受強颱「凱米」影響,因中央氣象署20:30通報預估雨量已達停班停課標準臨界值350mm,另還有部分地區仍有積淹水善後事宜,為求市民安全及重建家園。高雄市政府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作業辦法」第4條第3款規定,宣布明(26)日全市停止上班、上課。
都柏林教堂遭人縱火 地下800年木乃伊經「水深火熱」恐難復原
位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聖米佔教堂」(St. Michan's Church),是當地最古老的幾座教堂之一,內部的地下墓穴以葬有多具中世紀木乃伊遺骸聞名。然而該教堂在11日下午遭人縱火,當地警消為了撲滅火勢,不得不放水灌救,保存在教堂地下的5具木乃伊因此浸水受損,恐怕難以復原,所幸無人傷亡。據《BBC》報導,這起縱火事件發生在11日下午16時30分左右,一名男子在聖米佔教堂內縱火,隨即被愛爾蘭警方逮捕。消防隊雖然趕到並撲滅了火勢,不過教堂牧師告訴到場的媒體,有五具遺骸在火災中已經受損。都柏林副主教兼聖米佔教堂牧師皮爾波特(David Pierpoint)表示,這起事件對於都柏林與當地歷史的破壞都是「災難性」的,當地教區的營運多方仰賴於賴於遊客參訪地下室內文物帶來的收入,這場事件後,未來教區的收入可能會銳減。皮爾波特沮喪表示,他打算聯繫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看看專家們能否搶救回一些什麼,但他對此不會抱太大的指望,「我們非常確定它們已經被摧毀,而且無法修復。」愛爾蘭聖公會大主教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則表示,這場災難是幾代人都難以挽回的損失,過去曾有許多都柏林市民、學校團體以及國際觀光客來此瞻仰十字軍東征的戰士們的遺體,然而現在他們再也沒有機會了。都柏林的聖米佔教堂據稱首度建於西元1095年,是當地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之後雖然在歷史變遷中一度毀損,不過1680年在此重新修起如今的聖米佔教堂,並在1725年、1767與1825年進行過翻修。教堂的地下墓穴中,葬有許多木乃伊遺骸,其中包含了十字軍東征期間的騎士、知名歷史人物與17至19世紀間許多都柏林有力家族的人士。這次受損的5具木乃伊中,就包含一具可追溯到800年前十字軍東征時間的戰士遺骸;而另外4具木乃伊也有400多年的歷史。過去,聖米佔教堂在2019年曾遭人闖入,當時被偷走了一顆教堂地下墓穴中保存的十字軍骨骸頭骨,所幸後來已被尋回。
培養堅毅性格?廣西「魔訓營」反覆按孩童腦袋入水 教育方式引爭議
近日,中國網路上流傳數支影片,一處位於廣西南寧的訓練營中,穿著軍服的教官站在水池裡,反覆將孩子的腦袋提出水面又壓回水中,稱這是「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又有十多名孩子站在水深過腰的水池裡,雙手把槍舉過頭頂,接受教官以喇叭在耳邊喊:「爸爸沒有因為掙錢累就不掙了,媽媽沒有因為你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你憑什麼說學習累了就可以不學了!」畫面曝光,引起網友討論。據陸媒《頭條新聞》報導,事情發生在廣西南寧,該訓練營名為「創世魔訓」,宣稱可以透過類似軍事化的訓練行為,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與意志力,還有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全程採「封閉式訓練」,不過家長可以透過直播看到孩子接受訓練的狀況。該訓練營負責人告訴媒體,影片是他們2023年暑假的訓練營內容,是他們真實的訓練課程。當時所有參訓孩童在南寧一處基地接受訓練,「我們前面還有一段是鼓舞士氣的,是讓他們自己遊過去的,但很多孩子不敢把身體沉入水中,我們才這樣子的」。負責人稱,片中男童當時有點膽怯,水性比較差,所以教官透過反覆讓頭入水的方式「突破心理障礙」,最終男童也通過訓練科目成功達標。他又強調,「也不是對每個孩子都這樣子去做,教練很注意把控」。負責人否認訓練營中存在體罰行為,強調所有訓練課程都全程直播,還強調機構都有官方核可的「相關資質」,並指家長將孩童送入訓練營,就是要鍛煉、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和意志力,及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負責人指家長將孩童送入訓練營,就是要鍛煉、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和意志力。(圖/翻攝微博)負責人宣稱,確保孩童安全是訓練營最起碼的要求,片中的水池水深90厘米,水池消過毒,水源是井水,並稱從2018年開始舉辦訓練營,「如果說有安全事故的話,不可能辦這麽多年」。對於有網友認為訓練孩童的方式過於粗暴,該負責人稱網上評論正反意見都有,「好多支持的都是廣西的,因為在廣西,類似的訓練營很多;不支持的都是外省的。」他介紹,該機構每年暑期都有5、600人報名,訓練營收費是按每期的培訓天數,從人民幣2000多元(約新台幣9000元)到7000多元(約新台幣32000元)不等。負責人還表示,相關影片在網上流傳後,截至目前未收到教育主管部門來電過問。對於該機構的教育方式能否塑造孩子的「堅毅性格」,心理醫師馬麗對此抱持不同看法,認為每個孩子耐受挫折、壓力的能力都不同,套用同一套方式不一定能幫助孩子,也可能有負面作用。法律人士譚敏濤受訪時也表示,這種訓練到底是「體罰學生」還是「突破心理防線」,完全取決於學生對此的認知。孩子形成堅毅性格的可能性有很多,要說讓別人按著腦袋浸水就可以塑造,未免太武斷了。網友則表示:「把孩子送去受虐就叫塑造堅毅性格?讓孩子耐受壓力?家長的智商害了孩子啊。」、「反正我是不會允許別人這樣對待我家孩子的」、「總是說這個不容易、那個累,然後就虐待孩子,這中間有因果關係嗎?一群沒邏輯的東西!」
一大早雨彈急灌…民眾愛車泡水災情頻傳 鄭明典曝「台北雷聲狂響」2原因
受到鋒面通過影響,台灣西半部今(28日)一大早遭雨彈開炸,中央氣象署稍早針對17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今天對流相對明顯,「台北都聽得到雷聲」。大雨轟炸,各地陸續傳出積淹水災情,甚至有車輛卡在地下道,整台泡水險些遭滅頂,畫面險象環生。中央氣象署今天稍早針對17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大雨特報範圍: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嘉義市、澎湖縣;豪雨特報範圍: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灣西半部遭大雨襲擊,各地陸續傳出積淹水災情,苗栗有駕駛誤闖淹水地下道,導致車輛泡水拋錨,整台車幾乎快要滅頂,嚇得駕駛趕緊棄車逃難。(圖/擷取自Facebook/爆料公社)國道1號北上后里出口匝道也傳出積水情況,有駕駛車輛浸水拋錨,卡在國道上動彈不得。(圖/翻攝自記者爆料網)對此,鄭明典今天也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西南風比較強,相當接近西南氣流的強度,再加上鋒面過境影響,對流相對明顯,連台北都聽得到雷聲。一大早雨彈開轟,各地紛紛傳出積淹水災情,苗栗竹南環市路一段地下道大淹水成水池,有輛自小客駕駛不慎誤闖,導致車輛泡水熄火受困地下道,整台車被水吞噬幾乎快要滅頂,嚇得駕駛趕緊棄車逃難;另外,國道1號北上后里出口匝道也傳出積水情況,水淹半個輪胎高,駕駛艱困涉水行駛,甚至傳出拋錨災情。
男童遭毆打、壓頭嗆水、逼吃腐壞食物凌虐7年 無良安親班老闆今日發監坐牢
連鎖安親班女老闆林漢凌和2名女老師劉蕓德、金智儀聯手,凌虐一名男童長達7年。林漢凌手法殘忍,多次以學童不聽話、尿褲子為由虐待學童,並指使劉、金姓老師對學童施暴,對學童浸水桶、餵食發霉的點心以及辣椒等,而她矢口不認罪,甚至還向其他人稱自己最愛該名學童。法院2024年2月依妨害幼童發育罪判林女2年4月徒刑定讞,林女今早向台北地檢署報到,發監執行。2名女老師先前均已判刑6月、得易科罰金18萬元定讞。這起虐童案爆發於2014年年底,多名家長聯合控訴林漢凌所開設的安親班虐待學童。遭虐的男童家長表示,男童曾多次表明要換安親班,直到看到新聞畫面以及其他家長告知,才得知男童長年遭到老師虐待。判決書指出,該名男童遭受老師多種施虐,她們故意會將男童頭部強壓進裝水的水桶他嗆水,還逼男童吃發霉點心、喝腐壞結塊牛奶,哄騙切碎的辣椒是番茄誘導男童吃下,甚至在冬天逼男童脫光,用冷水沖灑他身體,還常要求男童去做搬書、刷廁所、刷課椅等粗重工作,限制他不准尿尿、喝水等,倘若男童犯錯,便會用「愛的小手」將他打至遍體鱗傷。男童母親雖發現兒子經常受傷,多次詢問負責人林女,但林女都會編理由搪塞過去,事後再變本加厲傷害男童,導致男童後來即使遭受虐待,也不敢告訴母親,直到男童9歲時拜託媽媽把他轉到其他安親班,虐待才告一段落。後來,男童看到媒體報導林女的補習班有其他幼童遭虐待,想到自己先前7年的遭遇,身心爆發異狀,父母帶男童就醫,被診斷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男童才說出自己的悲慘遭遇。法院審理時,男童證稱林女跟2名女老師都曾抓住他的腳踝一直旋轉,甩到男童跟地面平行時,再突然放手把他扔出去,還因此摔斷男童左手大拇指。至於其他恐怖的凌虐方式,男童也都一一告訴法官。法庭上,2名女老師承認曾傷害男童,但林漢凌始終堅稱自己沒有必要對花錢來就讀的男童做這些事,也沒要求老師虐待他,是男童及離職後挾怨報復的其他老師編造不實指控。法院一審依妨害幼童發育罪判林女3年10月徒刑,劉姓、金姓女老師各判刑6月,得易科罰金18萬元,僅林女上訴。高院審理時,林女表示願意賠償男童及父母20萬元,但因賠償金額無法達成共識,和解破局,二審改判林女2年4月徒刑,林女不滿再提上訴,2024年2月遭最高法院駁回定讞,台北地檢署日前發出執行通知書,17日上午林女到北檢執行科報到,發監執行。
掃墓注意墓碑狀況 1現象恐被「帶走」:盡快開棺撿骨
清明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在緬懷祖先之餘,也要注意墳墓是否有被破壞,因為每一個結構,都對應著後代子孫的命運和健康,最慘可能會有傷亡,不可以小看。命理老師江柏樂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墳墓主要有墓碑、墓龜、墓埕等結構,墓碑由上到下分3等份,對應後代子孫不同部位的健康,上方破損影響頭部至頸椎,中間破損影響胸口至腰,下方破損影響腎臟至腳筋。特別注意的是,假如墓碑褪色,代表人丁可能會有傷亡;如果底部有青苔、污漬,代表可能墳墓浸水,為避免成為蔭屍,必須即刻挑選吉日開棺撿骨。墓碑如果褪色,代表人丁可能有傷亡。(圖/劉耿豪攝)墓埕就是墓碑前方半圓形土地,由左至右切3等份,左側對應3房、6房,中間對應2房、5房,右側對應大房、4房。如果有損壞,對應的後代支系子孫就要特別留意,要盡速修補,避免影響健康氣運。墓龜是墓碑後方隆起的部分,下方即是棺材,如果凹陷或坍塌,代表棺墓已蛀蝕,不能只有外觀填補,必須盡快開棺撿骨。長輩通常會通知比較親近自己的後代子孫,如果託夢或暗示無效,就很有可能被「帶走」。墓龜如果凹陷或坍塌,必須趕快開棺撿骨。(圖/劉耿豪攝)為何是帶走親近子孫,而非不肖子孫?江柏樂解釋,因為親近的子孫比較容易接近,加上死後的鬼魂並不如電影演得這麼聰明,「死人死人直」,只是想帶你去看祂的家被破壞,誰倒楣被抓到誰就會離世。江柏樂強調,掃墓要仔細查看外觀是否破損、內部是否可能積水,一旦發現狀況,就要趕快請風水師處理。若墳墓被刻意破壞,要盡快請風水師修補或開棺撿骨,其次才是找兇手,才能避免後代子孫無辜受牽連。◎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砧板比馬桶還髒!小心成細菌大本營 譚敦慈曝出現「2變化」快丟掉
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真相有待釐清,一度傳出寶林茶室的廚師手部及廚房的刀具、砧板等疑似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雖然台大法醫研究所證實,僅有廚師手部有米酵菌酸,但大眾對於廚房用具該如何清潔也更加重視了。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正確清潔砧板的步驟。砧板正確清潔步驟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傑爾巴(CHUCK GERBA)研究發現,馬桶座每平方英寸有50個細菌,但廚房砧板上的糞便性細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量,平均竟是馬桶座的200倍,因此若是沒落實清潔,則很可能成為細菌培養皿。長庚醫院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如果砧板出現2變化快丟掉,包括已經裂開、上方又有黑點。她補充,無論是使用木頭、塑膠材質的砧板,只要用力剁就容易將塑膠粒、木屑刮進去,建議民眾可以使用食物調理機,不僅省力又能顧及衛生。且砧板只要接觸到如魚、肉類等蛋白質食物,一定要先用冷水沖洗,再刷洗。她解釋,蛋白質遇熱容易凝固,會附著在砧板上,建議每次用完木頭砧板,快點用冷水沖洗,之後再用清潔劑刷洗,接著立起來晾乾,千萬別直接掛在牆壁上,以免接觸牆壁的那一面沒有通風,容易長霉。刀具保養祕訣譚敦慈曾分享,她會挑選一體成形的刀具,避免接縫處孳生細菌,清洗時不只洗刀刃,記住要連同刀柄一起洗,用烘碗機烘乾再取出倒立晾乾。另外,農委會提供的木砧板保養小祕訣為:1使用完馬上清潔並放在通風陰乾處保持乾燥。2可使用食用油塗裝砧板,保護木材,減少發霉和乾裂。3洗淨後,可使用鹽、醋或小蘇打粉在砧板上消毒,順著木理紋、刀痕刷洗,殘渣都去除後再用熱水沖乾淨,洗完後吊掛起讓其自然通風乾燥。4熟食及生食材料物要分開使用。5定期保養,如每月用開水燙一遍,然後放入濃鹽水中浸泡幾小時,取出陰乾,或可使用紫外燈光殺菌。6木砧板如有刀痕或污物,可使用砂磨或鉋刀清除平整。7如砧板出現裂痕、發霉或呈現黑點時,應該要更新木砧板。8避免浸水發霉,避免直接曬太陽或避免快速乾燥造成木材乾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