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鳥
」 禽流感 企鵝 全球暖化超萌大腳丫鳥不敵颱風降落 國小師生通報動保處接牠回去喝魚湯
康芮颱風日前襲擊台灣,在各地造成狂風暴雨,外來種鳥類白腹鰹鳥不敵風雨,緊急降落新北市石門國小,師生見其身影搖晃,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動保員李國良趕抵後,連忙使用毛巾及運輸籠將鰹鳥送回動物之家,並提供魚湯讓牠恢復體力,經充分休息後,已將鳥兒原放回棲息海域。謝弘斌說,白腹鰹鳥主要棲地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成鳥除了腹部及翼下為白色之外,全身大致為暗褐色,牠是以魚蝦類為主食的遠洋性海鳥。鰹鳥捕獵時,非常善於利用本身流線型身軀及狹長有力翅膀和尾部,可以輕易從高空斜向俯衝入海,獵捕水中魚蝦等小型生物成功率很高。而白腹鰹鳥腳丫有蹼,個性溫和、不具攻擊性,外型可愛呆萌,康芮颱風期間不敵風雨,有隻白腹鰹鳥緊急降落在國小的操場草坪上,師生見牠全身溼透、身形搖晃,看起來十分瘦弱,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而李國良使用毛巾和運輸籠將白腹鰹鳥救援回動物之家檢傷結果並無任何外傷,判定是因為天候不佳難以覓食,腹中饑餓而導致無力飛翔,經動保員提供清潔飲水及鮮魚大餐,安置於運輸籠內充份休息,已經完全恢復體力,近期白腹鰹鳥已原放回棲息海域。新北市動保處呼籲,如發現傷病鳥類,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29596353通報派員處理。野生動物保育,需要大家配合,一起加入守護的行列,共同為動物福利盡一份心力。
海保署攜手遠見天下文化 世界候鳥日前夕推出《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 澎湖青螺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推出以保育類「小燕鷗」為主角的新繪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在世界候鳥日前夕(11日)於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新書暨動畫發表會,開場由大伙房書院帶來小燕鷗保育行動劇,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總經理何瑋、繪本作者王文華、審校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崇航博士及港務公司高雄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小朋友,共同攜手倡議海鳥保育行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及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同時透過影片,與在蘭嶼的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候鳥棲地,讓臺灣永遠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並致贈小朋友小燕鷗布偶。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案)閱覽。《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封面(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表示,臺灣是許多候鳥及遷徙物種的中繼站,有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以及書中黃嘴黑帽的小燕鷗等7種保育類燕鷗在臺灣繁殖,每年季節悄然變換時,候鳥們便開始漫長的遷徙旅程,在這裡避暑、過冬、繁衍下一代;繪本故事引導我們跟著小鷗與小燕幫下一代找尋適合的居所、覓食、度過風雨,再一起透過守護行動讓可愛的燕鷗寶寶小黑、小圓順利成長,到離巢遠去,澎湖青螺棲地保育有成,志工們等待小燕鷗們再次回來,這裡就像是牠們的第二個家。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補充,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些遠道而來的海洋嬌客—小燕鷗,特別邀請金鼎獎作家王文華創作《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透過故事與插畫展現守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海保署一貫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此次推出第四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同時出版動畫與教案,期盼孩子們能從繪本小燕鷗的眼中,思考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學會愛護環境,守護小燕鷗的棲息地,呼籲社會各界將保護海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實現海洋保育的目標。大伙房書院小燕鷗保育行動劇(圖/海保署提供)。海保署指出,臺灣每年迎接無數遷徙物種,其中,小燕鷗是臺灣最小的鷗科鳥類,每年4至8月,這些小巧的海鳥從南半球飛抵臺灣沿岸,在河口與沙灘築巢繁殖。然而,牠們的繁殖過程充滿挑戰,不僅要面對天敵與氣候變遷,還要應對流浪犬貓入侵、車輛輾壓及人類活動的破壞,這些威脅大大影響了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也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這裡,真的不一樣了!》透過中文、英文雙語編譯,希望藉由繪本推廣,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繪本中找到屬於自己對海洋的那份感動及愛護海洋的心,讓關心海洋的行動全齡化、國際化。海保署進一步說明,今日發表會上,參與貴賓共同呼籲大眾「守護燕鷗、珍惜海洋」,遵守「四不一要」原則,首次公開《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內容,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國家書店及五南書局通路購買,繪本教案刊登於海保署官網,動畫也公開在海保署Youtube。此外,今年10至11月也將在北、中、南及澎湖舉辦海洋保育繪本工作坊,歡迎親子家庭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資訊後續將公布於海保署及未來Family Facebook官方社群平台,敬請期待。
巴黎奧運/意外「鯨」喜!奧運衝浪4強賽座頭鯨躍出海面 選手與海洋巨獸共舞
巴黎奧運的4強衝浪賽5日舉行,賽場辦在遠在1萬6千多公里外的大溪地(Tahiti),美國選手瑪克絲(Caroline Marks)擊敗巴西魏斯頓薇柏(TatianaWeston-Webb)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而這場4 強賽期間還出現意外插曲,原來是一隻鯨魚從賽場附近海域躍出並盡情翻滾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衝浪比賽在女子短板4強戰也發生一段小插曲,有座頭鯨闖入會場,突然躍出海面,讓現場的人驚呼連連。(圖/達志/美聯社)從《美聯社》的畫面可見,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 BrisaHennessy )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當場吸引觀賽的群眾和攝影師,兩名選手當下與鯨魚保持安全距離。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要在衝浪比賽時見到野生動物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是較常見的海鳥、海豹和鯊魚等也是不尋常的。由於今年的奧運衝浪賽事是選在距離巴黎1萬6千多公里外的大溪地舉行,剛好比賽時間就是鯨魚在大溪地交配、生產、遷徙的季節。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達志/美聯社)一般來說,成年座頭鯨身長約11.5至16公尺之間,體重最重約40公噸,在7月至11月期間,大溪地附近水域都能見到鯨魚遷徙、交配和分娩。大溪地擁有許多保護區,在4月時,太平洋包含大溪地本地的原住民簽署了一項名為「海洋宣言」( He Whakaputanga Moana Treaty / Declaration for the Ocean )的條約,內容包括賦予鯨魚「權利主體(legal persons),一旦出現任何傷害鯨魚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美國瑪克絲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巴西薇柏獲得銀牌,法國德法則是拿下銅牌。(圖/達志/美聯社)這場巴黎奧運的4強衝浪賽,最後是由瑪克絲以總分10.50分擊敗巴西魏斯頓薇柏摘下衝浪女子短板金牌,韋柏以總分10.33分屈居銀牌,而法國德法(Johanne Defay)則是拿下銅牌,而鯨魚從今年銀牌得主身旁一躍而起,彷彿要以此回應選手衝浪的身姿般,給了觀眾和選手一個意外驚喜。魏斯頓薇柏及哥斯大黎加運動員韓尼希進行 4 強賽期間,一頭座頭鯨突然躍出海面。(圖/翻攝自X)
南極大陸出現「H5N1禽流感」 將成當地物種潛在威脅
國外科學家日前在國王企鵝身上檢出流感病毒H5N1,據信源自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的死去棕色賊鷗,而在早些時候,還在大象和海豹身上現蹤,再由燕鷗、信天翁等海鳥帶至南極大陸。綜合外媒報導,「英國極地研究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表示,令人討厭的病毒在南喬治亞州南海岸的棕色賊鷗、國王企鵝身上現蹤,包括附近鳥島(Bird Island)的巴布亞企鹅身上。目前這些樣本已被送回韋布里奇(Weybridge)一個專門研究禽流感和疾病的實驗室,檢出H5N1陽性。儘管目前H5N1只在少數地區傳播,且對人類沒有太大的危險,專家仍很擔憂其的後續進展,將會嚴重傷害南極大陸的動物生命。研究動物疾病的教授阿什班亞德(Ash Banyard)指出,「南喬治亞州是我們一些最獨特和特殊的野生動物的家園,它對國際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目睹禽流感對這些種群的影響令人難過。」阿什班亞德補充,目前感染病毒的動物個案還很分散,還未見其在企鵝群體之中快速傳播。不過他稱,H5N1已在歐洲和美國的一些海豹身上發現,包括西班牙北部的水貂和英國的狐狸、水獺身上也有,就連北極的阿拉斯加北極熊的身上也被檢出陽性。
厄瓜多動物海島天堂火山爆發 恐威脅當地獨特野生動物
南美洲國家厄瓜多的加拉巴哥群島,3日傳出其中一個島嶼費爾南迪納島的火山拉庫布雷爆發,由於當地是動物與海鳥的棲息地,因此有許多獨特的生物,如今這些動植物的多樣性受到威脅,也引發了全球保育工作,當地相關單位也觀察火山的噴發狀況,並表示火山所在島嶼無人居住,沒有立即的危險性。加拉巴哥群島是厄瓜多位於東太平洋接近赤道的火山群島,由厄瓜多加拉巴哥省所轄,面積7976平方公里,離厄瓜多本土1100公里遠。這次噴發的火山是在費爾南迪納島的拉庫布雷火山,目前厄瓜多的環境部發出聲明,表示「透過衛星系統檢測到氣體釋放和溫度異常。」官方也表示會繼續監測火山狀況,並不會影響到群島上的觀光活動,這次的火山噴發距離上次已有4年,目前監測規模比上次更大。這座島嶼沒有人類居住與活動,棲息著其他地方沒有的物種,包括特有的陸生黃鬣蜥,和一種曾經被認為滅絕的海龜。另外也因距離厄瓜多與其他有人居住的島嶼距離遠,因此沒有人受到影響。
「高致病性禽流感」現身南極大陸 數十萬企鵝恐成「致命感染鏈」
目前有科學家表示,在解剖海鳥的屍體後,確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經入侵了南極大陸,由於當地有數十萬隻企鵝,萬一有企鵝感染禽流感的話,恐怕會對企鵝群體造成致命的威脅。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於25日表示,雖然有海洋與其他大陸分隔,但是目前確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經抵達到南極洲。之所以會這樣確定,是一名阿根廷科學家於24日在南極基地Primavera解剖一隻鸕鶿海鳥的屍體後,從中發現了禽流感病毒。CSIC在聲明中表示,他們分析的樣本中,證實這些鳥類是死於H5亞型禽流感,而且其中一個樣本甚至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報導中也提到,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在南極洲附近的島嶼上發現相關案例,甚至也有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感染的案例,而這樣的情況表示,H5N1禽流感除了導致全球各地鳥類大幅減少外,如今南極洲地區也面臨H5N1禽流感的陰影。除此之外,在南極洲當地有數十萬隻企鵝聚集在南極洲大陸與附近的島嶼,由於企鵝是群居動物,他們緊密生活在一起的習慣,很容易造成禽流感的傳播與蔓延。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的資料也顯示,該研究基地已有一例確診案例。
鯊魚「6小知識」出爐! 牠竟比恐龍更早出現1.9億年
雖然歷史上出現過多起鯊魚攻擊人類的案例,但實際上人類對鯊魚的威脅要更大,甚至將有滅絕的可能。有趣的是,鯊魚其實比恐龍還早誕生1.9億年,也較樹木早了9000萬年,牠們種類繁多,有比人手小的侏儒燈籠鯊,更有比校車還長的鯨鯊,而即使特徵相當多樣,仍抵擋不住人類的過度捕撈。根據《CNN》的報導,海洋生物學家邁克爾(Michael Heithaus)提到,世界上有超過500種鯊魚,且已經存在了數億年之久,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在1970年至2018年間,鯊魚的數量已銳減71.1%。對此,該報導整理了6項鯊魚小知識,想讓更多人知道鯊魚這個海洋掠食者與海洋健康的特殊關聯性。1.鯊魚可以活數百年根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一項研究,鯊魚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其中格陵蘭鯊(又稱小頭睡鯊)平均壽命更至少有272歲,且牠們通常150歲才成年,而科學家則估計牠們可能活超過400歲。2.鯊魚比樹木、恐龍還要古老鯊魚化石目前最早可追溯至4.5億年前,不僅比恐龍早了1.9億年,更較樹木早9000萬年,而專家則推測鯊魚在盤古大陸分裂前就已經存在。3.鯊魚有助於生態系應對極端氣候澳洲海洋掠食者虎鯊的獵物通常為海龜、海鳥等等,而這些物種會選擇避開淺水區,也就是有海草生長的區域,間接使得小魚、蝦蟹能有安全的棲息場所。此外,海草還能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並在死亡後沉入海底,連帶著將體內的二氧化碳一同消失。4.鯊魚可以懷孕超過3年以上鯊魚一般來說會懷孕11或12個月,但有些鯊魚能懷孕3年以上,如皺褶鯊、姥鯊。5.鯊魚不會發聲鯊魚沒有發聲器官,牠們僅通過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如擺尾、移動下巴。6.鯊魚能感應電流鯊魚可以檢測到獵物大腦發送至心臟的微小電流脈衝,而這項技能也能幫助牠們尋找伴侶、捕食隱藏起來的獵物,並解決掉生病的生物,進一步維持了海洋生態系的健康。
浪人祭預計吸8萬人狂歡 金曲新人洪佩瑜宣布合作夯團
浪人祭將在10月13至15日於台南安平觀夕平台登場,官方正式公布所有預售票種全面完售,寫下5年來最好的成績,3天超過8萬人次一同共襄盛舉。隨著金曲獎落幕,浪人祭宣布邀請入圍本屆最佳樂團的Robot Swing,攜手新人王洪佩瑜共同演出。Robot Swing與洪佩瑜曾以單曲〈AI 敢會愛?〉驚豔四座,洪佩瑜也曾在Robot Swing專輯獻聲〈在海邊〉獲得好評。以《邊緣轉生術》奪下今年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的同根生,首次受邀參加浪人祭,團員開心表示:「很高興能受邀來浪人祭,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喜歡將傳統創新的樂團,得知今年主題跟台南建城400年有關,又提到族群的共生共榮,完全就是同根生的宗旨,希望當天大家來我們一起大跳『蛇蛇舞』。」浪人際預計吸引8萬人次共襄盛舉。(圖/笨道策展提供)繼首波名單邀請美秀集團攜手《大嘻哈時代2》冠軍阿跨面共演後,浪人祭再端出多組嘻哈陣容,網羅不同廠牌與派別,包含夜間限定的wannasleep與Gummy B共同演出,許久未合體登台的夜貓組,神隱8年再次重回舞台的違法SmashRegz,加上炸裂現場的MULTIVERSE跟榮獲金音獎的小人,豪華名單讓樂迷驚呼「簡直就是浪人祭版的大嘻哈時代!」另外也解鎖釋出更多組國外音樂團體,相隔四年再度來到台灣開唱的日本神戶樂團The fin.,復古迷離聲響,隨著主唱迷幻嗓音,要把當地海邊風情吹進安平港灣;近期獲得不小回響的泰國曼谷樂團KIKI,另類搖滾混搭放克節奏,穿梭於主唱自在慵懶聲線,直送東南亞的熱情與浪漫,首次寶島行就獻給浪人祭。浪人祭從上個月正式開賣後就締造搶票熱潮,限量優惠的海鳥票更是火速一掃而空,隨著演出陣容一波波公布,三日預售票也正式宣告完售,主辦單位表示:「這是浪人祭邁入五周年來第一次在一個月內寫下完售成績,對於一個年輕音樂祭品牌來說十分不容易,非常感謝所有樂迷支持,接下來還會有公布更多意想不到的歌手與團體,敬請大家期待!」因為本次活動採實名制方式入場,主辦單位提醒,千萬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票券。
燕鷗群繁殖季到來台育下一代 神話之鳥現蹤「這地方」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數量稀少,被稱為「神話之鳥」,估計全球目前約僅有150隻。海洋委員會近來委託台灣大學森林系等單位到澎湖等地區蹲點,截至今年5月26日,研究人員已記錄上千隻鳳頭燕鷗,其中包含至少5隻黑嘴端鳳頭燕鷗,並發現編號A74、外號「馬妞」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再度回到出生地。隨著夏季來臨,許多燕鷗科鳥類紛紛來到台灣繁殖,包括7種保育類燕鷗。其中以小燕鷗數量較多,在台灣本島的分布從桃園到高屏溪口都可以看到。至於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多在澎湖離島,最為罕見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則較常在連江縣停留。今年五月,中央研究院、台大森林系與農委會林物局等陸續在鐵尖島觀察到黑嘴端鳳頭燕鷗停留、交配、孵卵。特別是看到編號A74的「馬妞」出現在群體中,令鳥友們爭相通報,並期待她能繁殖成功。生態攝影導演梁皆得於2000年首度於馬祖發現,隨後率領中央研究院、台大森林系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長期投入保育心力,過往曾在馬祖記錄2至16隻不等的成鳥。團隊陸續標記了數隻在馬祖出生的幼鳥,包括2015年6月出生的「馬妞」。「馬妞」自2015年離巢後,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回到馬祖。不過,自2020年以來,可能由於猛禽、颱風或其他人為因素影響,鐵尖島已經連續3年無成功繁殖紀錄,僅於2022年曾目擊馬妞短暫落腳澎湖。今年初春,連江縣政府提早開始了捕鼠、除草等工作。加上整地、鋪設碎石、安裝遠端監視設備、擺放假鳥模型及播放燕鷗叫聲引誘燕鷗,海巡署也搭配相關勤務,看守附近海域確保無非法作業漁船,這些動作都是確保燕鷗群可以不受干擾地繁殖,也希望民眾給予海鳥們空間,不去打擾牠們。
每天和800萬隻鳥相處 「世界上最偏遠島嶼」徵人中
南大西洋的英國領土「果夫島」(Gough Island),是世界上最偏遠的島嶼之一,從南非要搭船7天才會到。近日島上的野生動物組織徵人中,薪水為2.5萬到2.7萬英鎊(約新台幣95.8萬到103萬),職缺開到5月1日。據《BBC》報導,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正在尋找可以在果夫島工作的人,13個月的薪水為2.5萬到2.7萬英鎊(約新台幣95.8萬到103萬)。果夫島上沒有常駐人口,距非洲大陸2400公里,島上也沒有機場,從南非搭船要花7天。島上的鳥類。目前島上一共有7人,古德威(Rebekah Goodwill)和杜爾曼(Lucy Dorman)2名人員即將完成工作,他們每天和800萬隻鳥相處在一起。據了解,2人的任務將於9月結束,所以協會要再找一人。而想要勝任這份工作可不簡單,因為要長時間追踪海鳥,還要適應具有挑戰性的偏遠的亞南極環境,應徵者還要有相關學歷,或是有從事野生鳥類或動物處理的相關工作經驗古德威和杜爾曼警告,員工會面對惡劣的天氣,以及一整年都吃不到新鮮食物。杜爾曼說,古德威和她都是英國人,本來以為習慣下雨,但這裡的雨真的下很大。古德威指出,在這雖然不能參加婚禮等聚會,大家卻可以分享彼此的故事互相學習。報導稱,2人追蹤各種瀕危鳥類的活動,如大西洋黃鼻信天翁、大西洋海燕等。
冰川、珊瑚、咖啡 全球暖化恐讓「這些東西」消失
隨著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日漸嚴重,一切都變得岌岌可危,從冰川、珊瑚,到你手上的那杯咖啡等,都可能因為氣候危機消失。據《CNN》報導,全球暖化讓大家走向不可逆的氣候臨界點,甚至有可能超越臨界點,讓一些具指標性的物種或東西可能無法挽回。1.大西洋海雀:大西洋海雀是北大西洋的著名海鳥,隨著世界逐漸變暖,海雀的食物沙鰻正在變少,而牠們可能無法餵養雛鳥,這讓總數量開始下降。2.阿拉比卡咖啡:如果全球氣溫繼續攀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面積可能會減少大約20%到70%。氣候危機可能讓咖啡和海龜消失。3.北極冰層:在挪威和北極之間,有個斯瓦爾巴群島,那裡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方。科學家說,即使世界減少了導致地球暖化,也不會阻止北極在2050年之前在出現夏季無冰的狀況。4.海龜:澳洲雷恩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築巢地,而現在該處的海龜數量正在下降,氣候變遷對海龜有很大的影響。5.鹿角珊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鹿角珊瑚現在很危險,因為海洋變暖導致了廣泛的珊瑚白化,化石燃料汙染也導致海洋溫度升高。6.熊貓:熊貓是世界瀕危物種的象徵,現在全球的野生熊貓不到2000隻,牠們的棲地被破壞,氣候變化更縮小居住地,讓牠們更難交配。全球野生熊貓目前不到2000隻,圖為泰國清邁動物園的熊貓。7.猴麵包樹:馬達加斯加的猴麵包樹,壽命可達3000年。但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氣候學副教授道格拉斯(Kristina Douglass)說,猴麵包樹正在生病或死亡,而科學家們認為氣候危機是原因之一。8.太平洋海象:2019一部紀錄片中,一群太平洋海象在俄羅斯海灘上的懸崖頂單墜落,紀錄片將死因歸咎於氣候變化,因為氣候變化正在融化冰層,迫使海象離開海洋,來到陸地上。科學家表示,隨著北極海的無冰期的延長,海象處於危險邊緣。9.思韋茨冰川:思韋茨冰川又被稱作「世界末日」冰川,因為它的消亡可能對海平面有災難性影響。科學家警告說,隨著海洋變暖和冰層融化,跟佛羅里達州一樣大的思韋茨冰川,正勉強維持防線。10.帝王蝶:每年冬天,數以百萬計的帝王蝶穿越北美過冬前往墨西哥森林,而現在牠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在2021年至2022年內,帝王蝶在墨西哥森林的數量下降了22%。
花蓮驚見罕見鳥類藍臉鰹鳥 疑中毒急送醫
花蓮市民6日在市區文創園區水池邊,發現一隻罕見的鳥類,待了一整晚沒離開,經鳥友一查才知是罕見的海鳥「藍臉鰹鳥」(Sula dactylatra )。送花蓮縣府動植物防疫所檢查,獸醫師研判是1歲幼鳥,無外傷但虛弱,頭部出現顫動,疑似為神經症狀,可能有中毒或感染,已先投藥,昨下午送往台東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協助處理。6日晚間,有市民在文創園區散步,看見園區中庭水池邊,有一隻全身白羽毛、嘴巴尖尖的鳥,牠把頭疑似埋在水裡,顯得虛弱,於是打電話通報花蓮縣野鳥學會,初步研判是隻「藍臉鰹鳥」。昨早鳥會負責救傷工作的「黑手鳥爸」賴俊聰再度前往尋找,小心翼翼將牠帶往花蓮縣府動植物防疫所處理。動植物防疫所長周黃得榮與同獸醫仔細觀察,這隻「藍臉鰹鳥」體重約1750公克、頭尾長78公分、展翅長140公分,依照紀錄體長約86公分,由於牠翼下還有一些深色斑點尚未褪去,推測是1歲多的幼鳥。檢查發現,藍臉鰹鳥頭部顫動,似為神經症狀,懷疑牠可能中毒或遭疾病感染,先給予維生素B及輸液,也投與預防性抗黴菌藥,為了讓這隻鳥有機會復原,昨天將鳥送台東野灣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治療。賴俊聰說,藍臉鰹鳥是海鳥,因天氣不穩定才會進入島內,鳥會20年前曾有過藍臉鰹鳥救傷紀錄,他則是第一次碰到。
英國爆發「史上最嚴重」禽流感 政府急令:所有鳥類禁止外出
英國史上最嚴重禽流感持續升級,迫使當局採取更強硬防疫措施,下令「所有鳥類禁止外出」以遏止疫情傳播。英國家禽協會也提醒,有鑑於市場上家禽數量大幅減少,今年的聖誕節火雞恐怕將「有感飆漲」。綜合外媒報導,這場自去年10月爆發的禽流感疫情截至今年10月,已在英國境內造成550萬隻鳥類死亡,今年8月更發生數千隻染疫海鳥在法恩群島集體死亡慘劇,當局因此下令民眾禁止登島,但這波橫掃歐洲的「跨品種傳播」的禽流感病毒仍持續在各種家禽、野鳥肆虐。英國政府為此採取鳥不離屋的防疫策略,嚴禁任何人為飼養的鳥類離開飼主住家或養殖場,並要求人員接觸鳥類前對衣物及鞋子消毒,以及減少出入可能被染疫野鳥污染的場所來避免禽鳥感染。首席獸醫官米德密斯(Christine Middlemiss)直言:「只要一個小疏失,禽流感就會趁虛而入並殺死大量禽鳥。」呼籲相關民眾採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及遵守禽鳥的「隔離」令。另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ECDC) 資料,這波北至挪威南達葡萄牙的禽流感。已迫使歐洲各國撲殺4800萬隻鳥類,其中英國自去年10月已檢測出200例家禽感染,且隨著冬季到來,染疫禽鳥數量恐會急遽增加,並導致尚未有證據感染禽流感的人類,遭受聖誕火雞價格大漲所苦。
ABV主廚團隊精心復刻秘魯傳統菜餚、探尋安地斯印加神秘文化
看遍了綠色、藍色、白色的山,你知道世界上還有彩色的山嗎?想體驗身在海拔2,400公尺山脊上,俯瞰烏魯班巴河谷,並一覽印加文化遺蹟「失落之城」馬丘比丘嗎?讓ABV加勒比海餐酒館帶您前往南美洲西部,這次尋味之旅的目的地---秘魯。品味傳統安地斯印加料理,並挖掘秘魯的神秘文化與國家故事。以石頭建造的美麗城市,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有「印加失落之城」、「天空之城」之稱的馬丘比丘;被安地斯山脈環繞,古老印加帝國首都,城市中的古城更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庫斯科、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且大船可通航的高山湖泊:的的喀喀湖;南美三大奇景之一,不僅聚集上千海鳥翱翔,更有無數海獅、海豹棲息的帕拉卡斯鳥島等,都是每個到秘魯的旅行者不能錯過的絕佳景點。 (圖/ABV加勒比海餐酒館提供)說到秘魯料理就一定要提到雞肉,你知道秘魯是全南美洲最愛雞肉的國家嗎?這道Aguadito de pollo,也被稱為“ Aguadito” ,是秘魯美食中的一種傳統雞湯,由雞肉以及雞內臟、香菜和蔬菜組成。ABV主廚團隊精心復刻,比照傳統,用大塊雞肉和雞心、雞肝和雞胗加上青豆、馬鈴薯、其他蔬菜、大米、香料,燉煮而成這道秘魯雞肉小粥“Aguadito de Pollo” Peruvian Chicken Porridge。在秘魯,食用 aguadito de pollo的部分原因是理論上具有緩解或減輕宿醉之用,也有一種說法是在寒冷的天裡,用來暖身暖胃之用。(圖/ABV加勒比海餐酒館提供)以秘魯特產黃辣椒Ají調味,搭配起司、碎核桃、浸泡過牛奶的吐司與蒜頭熬煮成鮮黃微辣的濃稠醬汁,再與手撕雞肉(Gallina)一同燉煮,最後放上切片水煮蛋與橄欖。簡單、迷人,卻能輕易吸引目光的一道秘魯佳餚:秘式核桃燉雞“Aji de Gallina (Pollo)” Peruvian Chicken in Creamy Walnut Sauce with Yellow Chili,奶香濃郁、香辣帶勁,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好味道。也適合搭配米飯或馬鈴薯一起享用。 炸木薯條佐辣乳酪醬(圖/ABV加勒比海餐酒館提供)層層堆疊,彷如手工蛋糕般精緻的鮪魚馬鈴薯塔“Causa de atún” Classic Peruvian Potato Cake with Tuna,ABV主廚團隊將馬鈴薯煮熟後壓成泥狀,混以秘魯黃辣椒醬Ají Amarillo調味,製作成似漢堡麵包般上下兩層,內餡以鮪魚拌入美乃滋,擺盤前再運用酪梨與刺芹(墨西哥香菜)加以妝點,最後再淋上些許檸檬汁。精緻手法創造的精緻口感,細膩與辛香在口中綻放!秘式檸汁生魚(圖/ABV加勒比海餐酒館提供)以及使用秘魯經典主食木薯製作,搭配獨特羊酪醬口感香辣濃郁!必吃的傳統小食:炸木薯條佐辣味羊酪醬“Yuca frita a la huancaína” Crispy Yuca Fritters with Huancaína Sauce;在秘魯有「湯類之王」的美稱!融合了多種食材的獨特雜燴湯充滿能量、豐盛的秘魯式鮮蝦濃湯“Chupe de camarones” Peruvian Shrimp Chowder等傳統佳餚,現在在ABV就能享用,不用出國也能輕鬆一品印加美饌!
法國西海岸「數以千計海鳥死亡」 新禽流感讓家禽養殖業發抖
今年夏天法國西海岸爆發全新的禽流感,造成大量海鳥死亡,此消息讓環保人士和家禽養殖業者感到十分震驚,民眾也擔心禽流感可能已經成為法國野生動物的地方疾病。據《路透社》報導,禽流感大多發生在秋冬,今年卻發生在夏季,在過去幾週,數以千計的海鳥在法國西海岸死亡,讓歐盟第二大的法國的養殖業遭遇危機。魯日奇島(Rouzic island)是世界上罕見的北方塘鵝棲息地之一,現在有大量的北方塘鵝因禽流感死亡。七島群島保育人員普羅沃斯特(Pascal Provost)表示,這是全新的禽流感。據了解,從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已有1900萬隻家禽因禽流感被撲殺。法國農業部稱,從7月下旬開始,法國農場就發生7起禽流感案件。該部門在其網站上表示,這種規模和病例是法國前所未見,也警告家禽養殖場有被汙染的風險。法國家禽養殖集團Anvol說,家禽養殖業者今年的產量直到近期的禽流感大爆發以前,已下降10%,「以前禽流感是鳥類遷徙引起的,但現在我們看到法國野生動物中的病例越來越多,這是新的禽流感,它讓農民和整個家禽業感到擔憂。」
英國爆發禽流感 數千隻海鳥曝屍「法恩群島」恐成禽鳥死亡季
在英國東北角,數千隻海鳥受到禽流感疫情影響,曝屍在「法恩群島」,特殊的是,今年的病毒對不同種類的禽鳥都有影響,相當不尋常,專家已經展開研究調查,並且禁止民眾登島。全副武裝的動保人員和專家表示,他們已經撿拾上千隻死鳥。(圖/翻攝自推特)感染禽流感的鳥類全身無法動彈,只能呆坐在地上,最後肢體更扭曲成非自然狀態死亡,根據這些穿著防護服、手套和口罩,全副武裝的動保人員和專家表示,他們已經撿拾上千隻死鳥,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整個法恩群島海岸線或是海裡,都有死去的禽鳥。這次的新病毒株連科學家也一時無法釐清,為何病毒在海鳥中傳播得相當迅速,也不清楚其他野生動物,是否會被感染。(圖/翻攝自推特)根據《每日郵報》指出,禽流感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但不同鳥類受不同病毒株影響。專家表示,禽流感很普遍,但這次的新病毒株連科學家也一時無法釐清,為何病毒在海鳥中傳播得相當迅速,也不清楚其他野生動物,是否會被感染。如果是剛出生的雛鳥如果染病,恐怕也難逃脫這樣的命運。(圖/達志/美聯社)如果是剛出生的雛鳥如果染病,恐怕也難逃脫這樣的命運,雛鳥未長大前父母就染病喪生,一些雛鳥更是直接提早離巢,其他則在巢中餓死,嚴重衝擊鳥類族群數目。專家初步判斷,鳥巢之間的距離決定病毒傳遞的速度,繁殖季節的群聚、更是導致成千上萬的海鳥死亡,估計有些物種已經少了83%。為了阻止疾病擴散,保育人員已收集上千隻鳥類屍體進行焚燒,也全面禁止遊客登陸。(圖/達志/美聯社)為了阻止疾病擴散,保育人員已收集上千隻鳥類屍體進行焚燒,也全面禁止遊客登島。英國政府已迅速採取行動來應對疾病,包括加強監測,支持保育員後續的研究,作為歐洲重要的海鳥棲地,每年歐洲都有25%的海鳥在英國度過繁殖高峰期的春季,然而,隨著禽流感在英國流行,也讓此地成了眾多鳥類「最後一站」。
辦雙城論壇綠營痛罵柯P 柯反擊若嫌大陸可惡兩岸經貿何不喊停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的最後一次台北、上海城市論壇,也就是外界俗稱的雙城論壇將在19日登場,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今天輪番在市政總質詢時登場,痛批柯文哲,不顧共機仍不斷持續繞台飛行,堅持舉辦雙城論壇,難道是鐵了心要與議會對幹?還是根本為了出賣台灣找藉口掩護。針對綠營議員又將「大紅帽」扣在自己頭上,柯文哲語氣冷靜的反問,議員指共機繞台,「為什麼不把共機打下來呢?」「(處理共機繞台)是總統的職權,還是台北市長的職責?」。柯文哲並表示,如果對岸真這麼可惡,台灣不是應該停止對中國大陸的經貿嗎?那麼,為何在總統蔡英文任內,兩岸經貿金額越來越高,冒著將台灣鎖進中國大陸(影響範圍內)風險,這算不算是賣台行為?柯文哲呼籲,兩岸之間關係這麼密切,還是應務實面對問題。外傳雙城論壇將提前到本月19日以視訊方式舉辦,柯文哲今天到台北市議會備詢時,民進黨議員江志銘以此為題,質詢柯P雙城論壇何時舉辦,柯文哲則回應,具體時間在還沒確定舉辦前無法確定,因為雙方還沒有宣布就是論壇的一項變數。由於台北市議會上會期政黨協商決議,如果共機持續擾台,北市府辦雙城論壇,就不可以動支市府預算,舉辦經費約需預算140萬元。對此,江志銘質詢柯文哲,為什麼雙城論壇辦得這麼急、這麼突然,難道是鐵了心要與市議會對幹、突襲議會嗎?柯文哲則表示,這個問題很複雜,因為雙城論壇是「雙城」,不是單城,不是一方決定,要兩個城市共同商量,還沒正式舉辦前,誰能確定一定舉辦?只要雙方未宣布就是變數。他還說,台北上海如果要辦,一定同時宣布,這是有雙邊協議的。柯文哲的回答讓江志銘很不滿,質疑雙城論壇連舉辦時間,柯文哲都可以支支吾吾,質問「難道為了辦雙城論壇,可以出賣台灣找藉口掩護,繞台的共機不是軍機,那是海鳥嗎?」。柯文哲說議會的決議,他會尊重,但當時協議(定義)要寫清楚,對於共機擾台的問題,柯文哲也問「為什麼不(將共機)打下來」?這是總統職責、還是台北市長的職責?」。 這番講話讓江志銘更生氣,追問難道國軍冒生命危險,空軍升空攔截都玩假的?面對大陸武力威脅,禁止鳳梨、石斑魚進口,柯文哲有發聲嗎?柯文哲則冷冷的說,如果對岸這麼可惡,就應該宣布立即停止兩岸經貿「要玩就玩真一點、像一點」,如果對岸這麼可惡,台灣不是應該停止對大陸經貿,為何在總統蔡英文任內,兩岸經貿金額越來越高,這算不算是賣台行為?針對江志銘激動回應「我今天與你談的是雙城論壇」(不是兩岸經貿),柯也不甘示弱的說,「我跟你談的是國家大事」。他還說,兩岸之間關係這麼密切,還是應務實面對問題。
人人吃塑膠2/微塑膠入侵人體 每人每年吃掉1根吸管
為緩解地球暖化,COP2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於2015年12月間通過《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訂下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就在這一年的8月,一部哥斯大黎加海洋研究者的8分鐘紀錄短片,研究者從一隻瀕危欖蠵龜鼻腔中,拔出一根完整的塑膠吸管,震撼世人,開啟全球減塑議題。而珍珠奶茶、手搖飲大國的台灣,塑膠吸管用量如何?據調查,台灣過去每年要用掉30億根塑膠吸管,排列起來可繞地球12圈。環保署在去年7月起禁止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多家業者,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政策實施至今,環保署估計每年約可減少1億根塑膠吸管。但禁用塑膠吸管就能拯救海洋嗎?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發佈的國際淨灘活動數據顯示,塑膠吸管僅是海洋垃圾的第四名;但值得關注的是,前十名海洋垃圾中除了菸蒂與玻璃罐外,全都是塑膠製品。台灣每年用掉約30億根吸管,總長度可繞地球12圈。(圖/報系資料照)根據聯合國在201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人類從1959年塑膠袋發明以來,已在地球上製造了83億噸的塑膠產品,這其中只有12%被焚燒、9%被回收,其他有許多就成了海洋、山林的汙染源;尤其是海洋。就連2019年5月人類下潛至馬里亞納海溝達10,928公尺深的新紀錄,都發現塑膠垃圾。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影片中那隻不幸的海龜,所有生活在海洋或依賴海洋為生的生物,都會是海洋塑膠垃圾的受害者。譬如2015年英國有一篇關於海鳥的研究報告,便指出全球有超過9成的海鳥,曾經把塑膠垃圾吞下肚。此外,研究人員也分別在印尼、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沿海城市的市場抽驗,發現平均約有4分之1的魚,內臟內有塑膠垃圾。包括貝類、魚類、頭足類等海洋生物,體積大的可能誤食塑膠袋、吸管,體積小的則吃到微塑膠(直徑或長度小於5mm的塑膠微粒),而這些海鮮都是人類餐桌上的美食,吃進肚後仍有部分會殘留在人體。「綠色和平」在今年初曾公佈一份數據,推估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1根塑膠吸管,這個數字很驚人。此外,綠色和平也與保護保育類動物團隊合作,調查六大保育類動物的水源汙染,發現連海拔3,310公尺、管制甚嚴格的嘉明湖,湖水的微塑膠檢出率居然是100%,也從水鹿的糞便中檢測出微塑膠,顯示「塑膠災難」已遍及台灣陸海空還人畜不分都吃下肚,減塑及限塑行動已是刻不容緩。環團人員在海拔3,310公尺的嘉明湖檢出微塑膠。(圖/綠色和平提供)
63隻瀕危企鵝集體暴斃…身上無外傷 專家揭兇手竟是牠
南非開普敦西蒙鎮(Simon's Town)17日發生一起離奇事件,有63隻受保育的非洲企鵝集體暴斃。為此,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專家和獸醫,會同開普敦市獸醫與南非沿海鳥類保護基金會專家共同針對這起事件展開調查。專家發現,死去的企鵝身上僅有遭蜜蜂螫叮的痕跡,並無其他外傷,初步研判企鵝應是遭到蜂群攻擊後死亡。根據《Theguardian》報導,南非國家公園(South Africa NationalParks)19日表示,此次死亡的63隻企鵝除了被送往鳥類保護基金會進行驗屍之外,為慎重起見,也自企鵝身上採集樣本,並同時進行疾病及毒理測試。基金會的臨床獸醫大衛(David Roberts)依據檢查結果表示,在死亡企鵝的眼睛週圍發現有蜜蜂叮咬的痕跡,研判企鵝是遭當地的海角蜜蜂(Cape bee,又稱開普蜜蜂)叮咬後死亡;而據調查,企鵝死亡現場附近亦發現大量的蜜蜂屍體,正好與此一說法不謀而合。大衛嚴肅表示,「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我們並不希望它會變成常態,希望這只是偶發事件。」大衛說道,該區域是企鵝的棲息地,而海角蜜蜂也是存在當地生態系統中的一個族群,但企鵝不應該以這種方式死亡,「牠們(企鵝)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危險之中,牠們應該是受到保護的物種。」目前當地相關單位已針對這起蜜蜂屠殺企鵝事件的原因進行調查。據了解,海角蜜蜂是南非西部蜜蜂的一個亞種,為西開普省農作物進行授粉和生產蜂蜜,在南非農業和西開普省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海角蜜蜂的工蜂具有「複製」能力,能將卵原核和減數分裂產生的極體結合,形成一個二倍體卵,然後發育成正常的雌蜂,又因二倍體卵擁有母體全部DNA,因此屬於自我複製的一種特殊繁殖模式;而其他亞種的工蜂則只能產下單倍體的雄性卵。
全球暖化海冰消融加劇 皇帝企鵝「百年內」恐滅絕
歐美各國近期飽受野火、洪水侵襲,連帶彰顯全球暖化問題日漸嚴重的事實。隨著天氣發生劇烈變化,曾於2009年上映的科幻災難電影《2012》的劇情片段,似乎也正一步步於生活中微量、緩慢應證。然而,遭殃的不僅是人類世界,隨著溫度升高、海冰融化,南極皇帝企鵝的生存也面臨威脅,甚至可能將在2100年以前便瀕臨滅絕。根據《Smh》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地球陰全球暖化問題使得海冰融化,連帶使得生活在南極的皇帝企鵝也面臨了生存危機。對此,任職於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海洋生態系的1名教授莉亞(Mary-Anne Lea)表示,,南極洲科學界40年來不斷對外界提出關於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警告,而目前情況已嚴重到,科學家在幾年前才發現的新的皇帝企鵝棲息地,現在已因氣候嚴重變遷狀況即將消失,「這太諷刺了,而這正是我們目前的處境。」報導指出,皇帝企鵝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海冰上,牠們在永夜的南極冬季繁殖和撫育下一代,同時逃離鯨魚和海豹等捕食者;但如此重要的棲息地卻因為人類使用的化石燃料造成全球氣溫上升,讓這片巨大的海冰正在逐漸消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海鳥生態學家絲蒂芬妮博士(DrStephanie Jenouvrier)所主導的一項美國群體模型研究預測,如果海冰以預計的速度消失,那麼皇帝企鵝恐將在2100年成為「準滅絕」物種。據悉,這項論文報告由包括了澳洲南極局(AustralianAntarctic Division)的皇帝企鵝專家芭芭拉(Barbara Wienecke)在內的14位國際科學家聯合撰寫。不過,芭芭拉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暖化若改變海冰破裂和穩定的模式,那麼海冰可能會在小企鵝準備下海前就消失。而對於皇帝企鵝的獵物,像是磷蝦來說,海冰也很重要。」但報告中也提及,皇帝企鵝的生存仍有一絲希望的曙光,「倘若人類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標準,海冰就能提供數量減少的皇帝企鵝棲息。」芭芭拉表示,「我們必須在為時未晚前,採取行動。」而包含莉亞教授在內的科學家亦認同,「要讓皇帝企鵝不會在100年內實際上滅絕,現在還有機會。」莉亞更樂觀認為,「瀕危名單將使南極洲的國家計劃能夠更廣泛地優先考慮對該物種的研究和保護,這只是第一步,我真的希望我們能夠拯救這個皇帝企鵝這個標誌性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