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溫度
」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4級颶風海倫嚴重肆虐 美東多州400萬戶無電可用「至少45死」
4級颶風海倫近日重創美國東部多州,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最新統計,至少45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其中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的情況最為嚴重,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9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4級颶風海倫於日前在佛羅里達州(Florida)登陸,帶來巨大的風暴潮,導致美國東部地區數百萬戶家庭和企業斷電。緊急救援隊伍正全力解救被洪水困住的居民。根據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的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海倫已降級為熱帶低氣壓,地點則是在肯塔基州(Kentucky)路易維爾(Louisville)東南約125英里處,預計週末將停滯於田納西河谷(Tennessee Valley)附近。在災情方面,損傷最為嚴重的就是南卡羅來納州,當地死亡人數已達至19人之多,是此次風暴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州長麥克馬斯特(Henry McMaster)在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包括2名在薩盧達縣(Saluda County)殉職的消防員在內,許多民眾不幸罹難的原因,都是因為風暴吹倒樹木所致。報導中提到,薩盧達縣的2名消防員在接到報警出勤時,一棵倒塌的樹木壓垮他們所搭乘的救援車輛,導致2人喪生。在斯帕坦堡縣(Spartanburg County)有5人遇難,格林維爾縣(Greenville County)則有4人被倒下的樹木砸死。在艾肯縣(Aiken County)也有4人因樹木倒在房屋上而喪生,其中包括一對年過7旬的年長夫妻。安德森縣(Anderson County)也有2人因樹木倒塌壓毀房屋而死亡。紐貝里縣(Newberry County)則有一對夫婦在濕滑的高速公路上車輛失控撞上樹木不幸身亡。(圖/達志/美聯社)除了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Georgia)也報告有15人在這場颶風中不幸喪命,佛羅里達州(Florida)方面則有8人死亡,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則有2人喪生。維吉尼亞州(Virginia)州長楊金(Glenn Youngkin)在27日表示,克雷格縣(Craig County)有1人在風暴引起的樹木倒塌和建築倒塌中喪命。而風暴帶來的破壞,也讓停電問題十分嚴重,根據追蹤網站poweroutage.us的資料顯示,美國東部地區仍有超過400萬戶家庭和企業面臨無電可用的局面,各州電力公司正積極搶修中。報導中也提到,目前颶風海倫已成為自1989年颶風雨果(Hurricane Hugo)後,導致南卡羅來納州傷亡最為慘重的熱帶風暴,當年的颶風雨果在查爾斯頓(Charleston)以北登陸,造成35人死亡。近年來,美國頻繁遭受颶風侵襲,自2020年以來,不計算海倫颶風的話,已有7個主要的破壞性颶風,分別是勞拉(Laura)、德爾塔(Delta)、澤塔(Zeta)、艾達(Ida)、伊恩(Ian)、伊達莉亞(Idalia)和貝里爾(Beryl)。其中,貝里爾(Beryl)是202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第一個颶風。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資料顯示,異常溫暖的海洋溫度,使貝里爾在7月初迅速增強為5級風暴。當貝里爾登陸德克薩斯州(Texas)時,雖然已經減弱為一級颶風,但仍造成至少36人死亡,經濟損失粗估在280億至320億美元之間。(圖/達志/美聯社)
大西洋「今年首個颶風」貝羅迅速增強 專家揭「不尋常」原因
熱帶氣旋「貝羅」(Beryl)於6月29日增強為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首個命名颶風,這是大西洋有史以來最早形成的4級颶風,也是6月記錄中唯一的4級風暴,專家指出,這次颶風提前出現的時機非常不尋常。根據《CNN》的報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指出,貝羅目前位於巴貝多以東約1160公里的大西洋上,預計6月30日晚間至7月1日期間,貝羅將抵達溫德華群島(Windward Islands)並轉變為「危險的大型颶風」,且颶風正在迅速增強,就30日來說,已經比前24小時內速度增加了每小時55英里,專家也預計貝羅將迅速增強,並在到達巴巴多斯和向風群島等地之前將成為一場大型颶風。據悉,「貝羅」也是58年來最早的大型颶風(定義為3級或以上),專家布倫南指出,颶風季節初期風暴的迅速增強非常不尋常,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記錄,6月在小安的列斯群島以東的大西洋中部形成強烈熱帶系統的情況極為罕見,歷史上只有少數幾次記錄。貝羅不僅是今年颶風季節中出現得較早的颶風,還成為大西洋歷史上第三早的主要颶風。最早的是1996年6月8日的颶風阿爾瑪;其次是1957年6月27日的颶風奧黛麗。貝羅已打破1933年創下的6月熱帶大西洋最東端颶風的紀錄。布倫南說明,從過去傳統經驗來看,大西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氣旋會在8月變得更加活躍,部分原因是海洋溫度變暖,為正在發育的熱帶氣旋提供燃料,然而今年由於聖嬰現象到反聖嬰現象的過渡,大西洋盆地的水溫高於正常水平,並且缺乏風切變(指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這兩者都是熱帶氣旋發展的關鍵因素。布倫南表示,大西洋盆地的溫暖海水使熱帶氣旋和颶風有機會在更東的位置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這使得颶風季節的早期風暴變得更強大、更具破壞性,因此颶風季節將從6月1日持續到11月30日,這段期間內需特別警惕颶風的生成和發展。
反聖嬰現象發展 估2-4個颱風「生成位置近台」
颱風季即將到來,預估2024年下半年也即將迎來「反聖嬰」。氣象署預測,今年2到4個颱風機率偏高,反聖嬰年的颱風是有機會離台灣比較近而生成的。氣象署分析,目前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溫持續下降,反聖嬰現象有發展的趨勢,根據歷史統計資料顯示,反聖嬰發展年台灣的夏季可能更加炎熱,颱風生成位置則較靠近台灣;針對未來一季展望,經檢視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預報結果,預估今年7至9月台灣氣溫偏高至正常的機率較大,雨量則以正常至偏少的機率較大。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說,「今年最新的預測是2到4個颱風是機率比較高,所以它預報的機率部分,是有正常偏少這樣子的趨勢,所以反聖嬰年的颱風是有機會離台灣比較近而生成的。」根據CNN報導,聖嬰現象現象已正式結束,然而其消亡所產生的漣漪將撼動全球天氣。隨著聖嬰現象淡出人們的視線,它的反面反聖嬰現象正準備在今年夏天晚些時候登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氣候預報中心稱,目前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均不存在,所謂的中性階段已經開始,但隨著反聖嬰現象在整個夏季不斷增強,這種情況將很快發生變化,其影響可能在9月颱風季節高峰期時更為顯著。報導指出,預計今年夏天,美國48個州幾乎所有地區的氣溫都將高於平均值,不過反聖嬰現象的轉變並不是影響一年中最熱時期氣溫的唯一因素,而是化石燃料導致全球暖化加劇。隨著天氣更加炎熱,季節性預測顯示,美國西半部大部分地區的降水趨勢令人擔憂,預計大多數西部州和平原部分地區的天氣將比正常情況乾燥;此外,乾燥和炎熱是循環的,一個地區變得越熱,就越乾燥,這可能會導致新的乾旱或加劇乾旱,乾燥地區會變得更熱,因為大部分太陽能用於加熱地面,濕土壤蒸發損失的能量很少。聖嬰現象的消失也將對大西洋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是專家呼籲颱風季節過度活躍的主要原因之一。聖嬰現象往往會產生不友善的高空風,將風暴撕裂,而反聖嬰現象則相反。另外,大西洋破紀錄的水溫也可能成為風暴的食物,幫助風暴形成、增強和生存。在過去的一年裡,聖嬰現象導致全球平均海洋溫度達到破紀錄的水平;反聖嬰現象最終可能會對世界海洋產生一定程度的降溫作用,有可能使去年失控的升溫趨於平穩,但這不會很快發生,因為海洋的冷卻速度極其緩慢。
全球連10月破高溫紀錄 專家揭「化石燃料」是元兇
全球氣溫連續10月破紀錄,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最新報告指出,其中今年3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3月,海面溫度也創下新高,氣候科學家指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是氣候變暖的主因。圖為1940年1月至2024年3月與1850年至1900年每月全球表面氣溫比較。(圖/翻攝自climate.copernicus.eu)根據《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該機構統計,從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熱,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時期(1850-1900)高出1.58°C。從非洲部分地區到格陵蘭(Greenland)、南美和南極洲,全球今年3月都出現高於平均的氣溫,該機構並指出,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是造成異常高溫的主因,據C3S副主任勃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這種異常高溫紀錄成為長期趨勢,「每月高溫紀錄清楚向我們表明,我們的氣候正在迅速變化」,令人擔憂。東太平洋表層海水變暖的聖嬰現象(El Nino)也是原因之一。(圖/達志/美聯社)按照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各國同意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度以內,而新的高溫紀錄不代表協定所設限制已遭突破,因為協定目標是以數十年來衡量,而非單一年度,不過勃吉斯表示,「現實是我們極為接近(上限),而且時間已經不多」。另外,英國倫敦帝國學院(GICCE)氣候科學家奧圖(Friederike Otto)表示,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是氣候變暖的主因,若不盡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地球暖化將導致更嚴重的乾旱、火災、熱浪和暴雨。除此之外,東太平洋表層海水變暖的聖嬰現象(El Nino)也是原因之一,儘管聖嬰現象3月後已趨緩,但平均海面溫度和海洋氣溫仍呈現不尋常高溫,海洋溫度上升意味著大氣含水量更多,導致天氣更不穩定,例如強風和豪雨。
鯨魚和海豚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有望幫助拯救地球卻因氣候變遷面臨絕種危機
科學家警告,海洋熱浪、極端天氣以及有害藻類不斷繁衍,正在對地球造成危害,而鯨魚和海豚對於如何應對氣候變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卻因氣候暖化面臨滅絕,目前有9種物種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其中就包括獨角鯨。杜拜7日舉辦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會議上鯨魚和海豚保育組織向各國代表們指出,這些海洋大型生物應該被視為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的方案之一,其重要程度與雨林可以相提並論。樹木因為能吸收二氧化碳,而被賦予解決二氧化碳問題的重要任務,不過這些大型海洋哺乳類所排出的排泄物,因為富含鐵,因此為浮游生物提供了完美的生長條件。這些浮游生物能吸收大約40%的二氧化碳,其量是亞馬遜雨林所吸收的4倍之多。然而近年來的氣候變遷,也對這些大型海洋哺乳生物造成影響,南大洋鬚鯨的主要食物是磷蝦,不過磷蝦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已經減少30%。海洋溫度上升,也使寬吻海豚向北遷移到加州,並在那裡補食較小的港灣鼠海豚。研究報告《熱水中的鯨魚》(Whales in Hot Water)合著者之一的艾德古道爾(Ed Goodall)警告「氣候變遷正在損害鯨魚的健康及繁衍,從而影響人類。」他也強調「我們需要各國政府迅速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遷的根本問題,以便野生動物能回歸,並繁衍生息,成為我們面對當今世代最大挑戰的盟友。」艾德古道爾更提到「鯨魚的壽命可達100歲,在此期間牠們的身體會累積碳,當牠們死亡並沉入海底時,碳就會轉移到深處,並在那裡保留幾個世紀。據了解,1頭鯨平均可以吸收33噸的二氧化碳,而1棵樹每年最多只能去除48磅重的二氧化碳。假如鯨魚最終擱淺在沙灘上,或是因被捕而沒有下沉到海裡,那些碳將會重新回到大氣中。」西爾維亞厄爾博士(Sylvia Earle)也表示「充滿鯨魚的海洋將幫助我們所有人,牠們和海豚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了一線生機。世界必須看到,如果我們繼續破壞這些生物的棲息地,將會失去什麼。」
10月破紀錄!2023成12.5萬年來最熱 科學家:極端氣候「災難」恐增多
2023年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AMS)日前指出,10月的平均氣溫比2019年高出攝氏0.4度,幾乎是12.5萬年以來最熱的一年;科學家擔心人們將面對更多致災性的極端氣候。綜合外媒報導,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進行;根據非營利研究組織氣候中心表示,9日發布的國際數據分析顯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底是最熱的12個月,平均溫度比工業時期時高出攝氏1.32度。該報告發現,促使全球暖化的主因為大量的石燃料燃燒所致;氣候中心科學副總裁安德魯表示,「我們因為項大氣中釋放太多二氧化碳,以至於現在必須經歷這些。」相關研究人員發現,過去12個月裡,大約全球90%的人口(約73億人)經歷了至少10天的高溫;在印度有12億的人經歷了至少30天的高溫;而美國至少有8800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6%,其中德克薩斯州(Texas)休士頓在7月致8月時連續22天出現極端的高溫。在此期間僅有冰島(Iceland)及非洲賴索托(Lesotho)2個國家的氣溫低於平均值。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副主任莎曼沙(Samantha Burgess)指出,2023年10月是全球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10月,地表平均溫度為攝氏15.3度,這也表示上個月的氣溫比近期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85度,比之前最熱的10月高出攝氏0.4度」。除了前所未有的地表溫度之外,海洋溫度也持續飆升;據悉,南極冰海也連續6個月維持在最低水平,儘管2023年已經進入尾聲,但是異常熱的氣溫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至於不斷飆高的氣溫,主因其為人類活動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加上今年聖嬰現象導致東太平洋海洋水溫上升。氣候變遷也助長日益嚴重的極端氣候,包括今年造成數千人死亡的利比亞洪災、南美洲的嚴重熱浪,以及加拿大記錄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季;科學家因此擔心,未來幾年,甚至幾個月人們可能將在面對更多極端氣候災難。
2023年屢創恐怖紀錄!地球氣候已進入「未知領域」 彭啟明:令人擔憂
受氣候變遷影響,今年已出現許多史無前例的極端天氣紀錄。對此,國際氣候科學家聯盟近日也示警,最新的2023年氣候狀況顯示,地球的氣候危機已進入「未知領域」,這也讓氣象達人彭啟明坦言,「讀到這篇文章,有點令人擔心……」據Oxford Academic的報導,由牛津大學出版社(OUP)代表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AIBS)出版的科學期刊《生物科學》(BioScience),24日刊登了一篇由國際氣候科學家聯盟所發表、標題為《2023年氣候狀況報告:進入未知領域》(The 2023 state of the climate report: Entering uncharted territory)的文章,內文指出,用來追蹤氣候變遷的35個地球生命體徵中,有20個處於創紀錄的極端數字,直言「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關於氣候危機的未知領域,這是人類歷史上未曾目睹的情況。」研究分享的數據顯示,許多與氣候相關的紀錄在2023年被大幅打破,特別是與海洋溫度和海冰相關的紀錄,例如7月7日南極海冰創下自衛星資料出現以來的最低每日相對範圍,另海洋酸度、冰川厚度和格陵蘭冰量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而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熱含量則升至歷史最高水平。氣溫方面,今年6月至8月更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時期,7月初創地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全球日平均表面溫度,可能是過去10萬年來地球上最溫暖的溫度,另截至9月12日,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超過1.5°C的天數已超過其他年份,且總數恐會繼續上升。與此同時,加拿大今年的野火截至9月13日,已燒毀面積達1660萬公頃,排放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超過了加拿大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0.67億噸。此外,2021年至2022年間,全球樹木覆蓋率損失率每年下降9.7%,達到2280萬公頃。另根據2023年1月迄今的統計數據,3種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均達到創紀錄水準。內文強調,氣候變遷可能導致一系列重大的極端天氣災害,其中一些事件表明,極端氣候正在威脅更廣泛的地區。預估到21世紀末,全球恐有多達3億至60億人會發現自己處於地球宜居區之外,這意味著他們將面臨酷熱、糧食供應有限,以及死亡率上升等風險。對此,氣象達人彭啟明昨上午也在臉書分享這篇文章,並感嘆「有點令人擔心……因為今年的破紀錄實在太多,不大真實的感覺。」
珊瑚現生機2/珊瑚演化出耐熱基因 海生館從珊瑚農場變精緻化復育
因全球暖化及聖嬰現象,海水溫度升高是導致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不過在物競天擇環境下,也發現具有耐熱基因的珊瑚成功存活,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積極以耐熱品種作為培育對象,不只抽海水養殖珊瑚,更以精緻方式培育,養出高顏值珊瑚。對於珊瑚生態來說,潛水員其實是第一線觀察者,從北部「墾漂」至今10年的CTdiver潛水中心總監Carrie和負責人Tony表示,他們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主動認養後壁湖軟珊瑚區,每年定期替珊瑚礁體檢。而近幾年觀察到颱風對水下生態影響越來越大,像是核三廠出水口有多處沙地地形,2012天秤颱風及2016年莫蘭蒂颱風,都能發覺沙子大量移動,覆蓋在珊瑚礁上或是刮傷珊瑚,颱風過後下水往往都會看見光禿禿一片,需要長時間才能恢復。兩人也強調,在帶學員潛水時,都會教導正確海洋保育知識,並叮嚀切勿踩踏珊瑚。CTdiver潛水中心認養後壁湖軟珊瑚區,每年都派員下水進行珊瑚礁體檢作業。(圖/CTdiver潛水中心提供,Peggy Chiang攝)面對海洋溫度日漸升高,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目前國際上推動人為協助珊瑚進化,類似植樹造林概念。珊瑚分成雌雄同體及雌雄異體兩大類,大多數為雌雄同體,而生殖方面則有無性生殖及有性生殖兩種,近年來在核三廠出海口處發現銳枝鹿角珊瑚等具耐高溫基因的強勢物種,特別針對這些耐熱品種珊瑚,以人工切割的無性繁殖方式去增加繁殖數量,保留住其耐熱基因。除了抽取海水養殖珊瑚外,海生館還使用人工合成海水與再循環水產養殖系統,配合活沙及活岩,營造出模擬海底的生態,並將餵食與養殖分離,確保水質品質穩定,以人為方式協助珊瑚強化與進化。至於珊瑚培育後是否會移到海裡?樊同雲坦言,先前確實試驗過,但無奈台灣人為汙染破壞多,若沒人工用水泥當底座固定,也容易因颱風或大浪飄走,移植成效低,目前墾丁一帶的珊瑚復育,會先減少污染源,若珊瑚還是長不回來或長的慢,後續才會有人為介入。樊同雲也表示,目前海生館也朝提高珊瑚觀賞價值方面努力。珊瑚產卵大約在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前後,墾丁潛水教練蔡永春曾在核三廠出水口發現7種珊瑚產卵,包括表孔、微孔、菊珊瑚等。(圖/潛水教練蔡永春提供)墾管處保育研究課技士陳信宏也表示,順應全球氣候變遷,至今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的物種勢必有其優勢,墾管處每年度也會在珊瑚產卵「媽祖生」農曆3月23日前後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珊瑚海洋保育週,今年找上在地多年的潛水教練蔡永春合作舉辦珊瑚攝影展,增進大眾對珊瑚的認識及海洋保育觀念,根據墾管處長年監測,核三廠出水口具有湧升流,能夠適時調節海水溫度,珊瑚礁狀況不錯。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張怡律師指出,「看環境問題要從整體來看,這裡發生災害,有可能是其他地方所導致」,珊瑚礁受損很大原因是和山坡地開發、植被消失、泥土沖刷入海有關。即便目前海洋保育意識抬頭,市面上有許多海洋友善防曬品,但仍會汙染水質,潛水建議穿著防寒衣,以物理方式防曬,而潛水人士的技術嫻熟也至關重要。 後壁湖區有許多遊客活動,不遠處即是核三廠,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張怡律師建議,潛水以穿著防寒衣取代防曬產品,避免污染海域水質。(圖/宋岱融攝)
千萬別碰!海邊驚見夢幻「半透明假水母」 竟是世界第3毒
英國民眾日前在北威爾斯海岸發現1隻半透明的夢幻生物,此生物的外型十分獨特,除了擁有氣球般的半透明身軀,還有長長的藍色觸鬚。事實上,此生物是被稱為「葡萄牙戰艦」的僧帽水母,牠們的觸鬚上佈滿有毒的刺絲胞,其毒素在水母類中排行第3,若人類不甚碰到,嚴重還有致命可能。據North Wales Live報導,有名遛狗的民眾於4日在北威爾斯海岸發現1隻僧帽水母,英國當局也警告民眾,不要觸摸到這種「假水母」,因為牠的觸鬚上面佈滿刺絲胞,一旦碰到獵物後就會注射麻痺毒素,除足以殺死魚類外,若人類不甚被螫傷,還會留下螫痕,並引起劇烈疼痛,嚴重還有致命可能。僧帽水母會被稱為「假水母」是因為牠們其實是包含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且一般棲息在海平面,部份像帆浮在水面上,其餘部份在水底下,分佈地區則在大西洋熱帶海域。而英國的10月,海水溫度將達到高峰,因此目擊到僧帽水母的機率也逐漸增加。此外,隨著海洋溫度持續變高,專家也預計未來幾年威爾斯海岸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外來物種。
9月異常高溫!極端氣候加劇 2023恐成最熱一年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3S)表示,2023年9月的氣溫比2020創下的紀錄高溫要再高出攝氏0.5度。科學家警告,繼人類經歷史上最熱的夏季後,又再次出現異常高溫,今年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CNN》報導,哥白尼表示今年1至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1900年工業化時期前高出攝氏1.4度,將可能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6.38度,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93度,比2020年9月平均氣溫又高攝氏1.75度。9月異常的高溫遠高於《巴黎氣候協定》中縣至全球暖化的攝氏1.5度門檻。雖然協議重點是長期平均氣溫,但這也已經顯示極端氣候正因為氣溫飆升而加劇。另外,據報導指出,9月的海洋溫度也打破紀錄,海平面平均溫度達到攝氏20.92度,是9月有史以來最高溫度,更是繼8月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溫度;南極海冰也達到一年中這時候的歷史最低點。即使已進入10月,炎熱的天氣也沒有減弱的現象,氣候學家兼天氣歷史學家馬克西米利亞諾(Maximiliano Herrera)指出,包括西班牙、波蘭、奧地利和法國皆已打破10月份的歷史氣溫紀錄。促使全球暖化危機的主因仍是化石燃料,根據聯合國9月發布的報告證實,目前全球距離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長期目標仍相當遙遠,這項協定盼能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1.5度內。
地球越變越熱!世界海洋表面溫度攝氏20.96度 創下歷史新高
極端氣候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你有發現地球氣溫越來越熱嗎?根據歐洲聯盟氣候觀測站所公布的最新數據,,海洋表面溫度,於上月30日測到攝氏20.96度的溫度,等於世界海洋溫度創下歷史新高,這也提高了人們對地球氣候、海洋生物所造成連鎖效應的憂心。法新社引用了「歐洲聯盟氣候觀測站」的數據,提到海洋表面溫度於7月30日,測得攝氏20.96度(華氏69.7度)的創新高溫度紀錄。而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發言人提到,根據前一次的高溫紀錄,是2016年3月測量到攝氏20.95度。使用不同數據資料庫的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也提到,最近這幾個月,其單位也記錄到類似的高溫趨勢。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則指出,海洋表面均溫在今年4月4日也量到了攝氏21.06度的新高紀錄,前高紀錄是2016年的攝氏21.01度。今年8月1日,海洋均溫也發現來到了攝氏21.03度。根據科學研究,海洋溫度之所以越來越高,是因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海洋吸收了人類活動所產生90%的過剩熱量,地球大氣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等燃燒,都會讓溫室氣體持續累積,地球多餘的熱量,跟著也繼續增加。
台灣均溫不斷創新高 氣溫上升速度比全球快
天氣愈來愈熱,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近100年均溫,每10年上升攝氏0.11度,近30年則每10年上升0.25度,相較全球均溫上升0.08度及0.21度,台灣增溫快速。專家預估,台灣未來極端降雨頻率將增加,乾旱的時候愈乾、溼的時候愈溼,旱澇不均情況將較全球更為嚴重。近10年台灣11站年平均氣溫比較表。(圖/林良齊製表)入夏後,台灣各地飆高溫,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上半月,因熱傷害就診累計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高溫影響經濟活動,也影響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針對不同碳排情境,推估台灣在最壞情況下,約至2060年,中部及南部夏季日均溫幾乎都大於30度,六都中尤以台中及台南氣溫最高。根據氣象局歷年夏季6、7月高溫平均統計,台中分別為28.1度與28.9度,台南為28.9度與29.4度。氣象局以全台11處平地測站平均計算,台灣2020年均溫24.56度為史上新高,2019年為24.53度、第二高,都高出台灣百年均溫22.98度,尤其最近10年均溫已有7年排入史上前10高溫名次。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台灣增溫較快,除受到全球溫室效應外,都市化也是一大因素。台大大氣系教授羅明輝也說,台灣農地減少,影響散熱,都可能是台灣升溫較快的原因。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陳主智指出,長者對環境變化比較敏感,持續上升的高溫不利長者健康。陳主智進一步指出,政府必須拿出相當力度,以免65歲以上長者早逝的情況加劇,這也考驗我們的社會。今年為反聖嬰轉換至聖嬰年,聖嬰現象導致海洋溫度升高,將提供更多熱源,學術界預估明年全球天氣將會更熱,赤道地區升溫會更明顯,台灣也會受到影響。羅明輝指出,以過去資料顯示,台灣總雨量變化不大,但變異度愈來愈大,乾旱的時候愈乾、溼的時候愈溼,推測是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使大氣可含水量增加,強降雨將更為頻繁。呂國臣亦指出,高溫連續日數也會變多,寒流次數減少。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則說,雖然台灣溫度上升趨勢不會像高緯度或大陸地區國家那麼高,但推論暴雨頻率會較平均為高,旱澇更不均,並集中在特定季節。
北大西洋正面臨前所未有「極端熱浪」 專家憂心「這兩區」有危險
近幾個月以來,北大西洋的海面溫度出現異常高溫的現象,更出現過幾次極端熱浪,在某些地區,水溫甚至比平時高了5度,這使得人們擔憂是否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專家認為珊瑚、淺水區魚類尤其危險,而在2021年,曾因一場極端的熱浪,加拿大海岸約10億隻貝類就這麼被「煮熟」了。隨著化石燃料的持續燃燒和使用,地球暖化污染加劇,海洋和陸地溫度也逐漸升高。根據《CNN》的報導,英國和愛爾蘭沿海在18日發生了奇怪的海洋熱浪,而自1850年有紀錄以來,今年的4月和5月創下了海洋表面溫度的最高值,5月份北大西洋的溫度就比平均高出1.25度。2020年的一項研究更指出,由於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海洋熱浪的發生頻率已增加了20倍以上。英國斯旺西大學生物科學副教授、海草項目創始主任理查德(Richard Unsworth)表示,這次的大西洋熱浪更是前所未有的,更熱的水溫將會殺死魚類、珊瑚、海草、牡蠣等海洋物種。在6月初,德克薩斯州墨西哥灣沿岸曾有數千條死魚被沖上岸,科學家們認為這樣的大規模死亡與海洋溫度上升有關,因為較暖的水能夠容納的氧氣更少。報導指出,全球變暖的效應預計今年會更甚,且由於強勁的西風能夠冷卻海洋表面,較弱的風可能使得溫度提高。特別的是,船隻運行時所需的燃料「硫」所產生的「氣溶膠」,雖然對人體健康有害,卻能藉由反射陽光來達到降溫效果,不過因為相關的污染防治法規,要求減少燃料中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間接地助長了海洋溫度的升高。
海洋溫度熱破圖表!科學家「找不到原因」憂:大災難恐降臨全球
台灣才剛邁入5月,就出現39.5度的今年最高溫,而這股熱浪不只出現在台灣,就連覆蓋地球面積達70%的海洋,也發生「熱破圖表」的異常情況,令科學家大為震驚,且暫時還找不到溫度飆升的真正原因。據《CNN》報導,持續觀測海洋表面溫度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發現,海洋溫度從今年3月開始就不斷上升,且在近幾週內瘋狂飆升,並超出2016年的歷史最高溫近十分之二度,突破計算圖表的最高溫21.0度。海洋學家馬修(Matthew England)表示,十分之二度看似微小,但考量到海洋的龐大面積、體積:「要有多巨大的能量才能加熱海洋?」NOAA海洋學家強森(Gregory C. Johnson)則指出,這種破紀錄的溫度不僅令人擔憂,還因為「升溫剛發生不久」暫時找不到真正原因,且全球更加暖化、珊瑚白化及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很可能無法避免。科學家推測,海洋表面溫度上升可能與為期3年的反聖嬰現象結束、正迎來聖嬰現象有關,強森形容,「這就像打開冰箱會覺得降溫,但背景溫度仍在升高,現在冰箱門關了,一切就變得更熱」。但令科學家們不解的是,聖嬰現象還沒發生,海洋溫度卻已經攀升。英國南極調查局指出,找出當前海洋溫度上升的原因對人類至關重要,「我們要瞭解這是單一的極端高溫,還是令人擔憂的趨勢的開始」,若這種突破圖表的高溫持續,人類除要面對全球性的氣候災難,還必須研擬新的環保法規。而壞消息是,吸納全球90%熱量的海洋,已連續4年出現破紀錄高溫,今年4月的研究更發現,海洋正在快速升溫中。
冰川、珊瑚、咖啡 全球暖化恐讓「這些東西」消失
隨著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日漸嚴重,一切都變得岌岌可危,從冰川、珊瑚,到你手上的那杯咖啡等,都可能因為氣候危機消失。據《CNN》報導,全球暖化讓大家走向不可逆的氣候臨界點,甚至有可能超越臨界點,讓一些具指標性的物種或東西可能無法挽回。1.大西洋海雀:大西洋海雀是北大西洋的著名海鳥,隨著世界逐漸變暖,海雀的食物沙鰻正在變少,而牠們可能無法餵養雛鳥,這讓總數量開始下降。2.阿拉比卡咖啡:如果全球氣溫繼續攀升,巴西米納斯吉拉斯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面積可能會減少大約20%到70%。氣候危機可能讓咖啡和海龜消失。3.北極冰層:在挪威和北極之間,有個斯瓦爾巴群島,那裡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方。科學家說,即使世界減少了導致地球暖化,也不會阻止北極在2050年之前在出現夏季無冰的狀況。4.海龜:澳洲雷恩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龜築巢地,而現在該處的海龜數量正在下降,氣候變遷對海龜有很大的影響。5.鹿角珊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法,鹿角珊瑚現在很危險,因為海洋變暖導致了廣泛的珊瑚白化,化石燃料汙染也導致海洋溫度升高。6.熊貓:熊貓是世界瀕危物種的象徵,現在全球的野生熊貓不到2000隻,牠們的棲地被破壞,氣候變化更縮小居住地,讓牠們更難交配。全球野生熊貓目前不到2000隻,圖為泰國清邁動物園的熊貓。7.猴麵包樹:馬達加斯加的猴麵包樹,壽命可達3000年。但哥倫比亞氣候學院氣候學副教授道格拉斯(Kristina Douglass)說,猴麵包樹正在生病或死亡,而科學家們認為氣候危機是原因之一。8.太平洋海象:2019一部紀錄片中,一群太平洋海象在俄羅斯海灘上的懸崖頂單墜落,紀錄片將死因歸咎於氣候變化,因為氣候變化正在融化冰層,迫使海象離開海洋,來到陸地上。科學家表示,隨著北極海的無冰期的延長,海象處於危險邊緣。9.思韋茨冰川:思韋茨冰川又被稱作「世界末日」冰川,因為它的消亡可能對海平面有災難性影響。科學家警告說,隨著海洋變暖和冰層融化,跟佛羅里達州一樣大的思韋茨冰川,正勉強維持防線。10.帝王蝶:每年冬天,數以百萬計的帝王蝶穿越北美過冬前往墨西哥森林,而現在牠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根據最近的一份報告,在2021年至2022年內,帝王蝶在墨西哥森林的數量下降了22%。
聯合國專家提議大堡礁 列瀕危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8日發布專家報告,提議把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報告指出,海洋暖化和農業汙染讓大堡礁處於危境,其恢復能力「嚴重受損」,而減少汙染物排放及改善水質進展太慢,專家據此提出20多項保育及維護大堡礁的建議。UNESCO專家小組今年3月到大堡礁考察10天後撰寫報告,認為大堡礁已受到氣候變遷的顯著影響,例如由於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海洋溫度上升,珊瑚大面積白化。報告建議澳洲昆士蘭省政府盡快推出可持續漁業策略,並逐步停止在海岸公園使用刺網。澳洲環境部長皮伯塞克(Tanya Plibersek)坦承大堡礁面臨威脅,但她說,氣候變遷正威脅全球所有珊瑚礁,沒有必要單獨把大堡礁降級。她強調當局已承諾投入12億澳元(約新台幣250億元)以保育大堡礁,國會亦已通過法案,至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大堡礁位於澳洲東北海岸,綿延230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也是澳洲最富魅力的景點之一,每年為澳洲貢獻約64億澳元旅遊收入,提供6萬個工作機會。為免降低對遊客吸引力,澳洲當局一直避免UNESCO將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數據顯示,大堡礁部分地區的海洋溫度本月已達到創紀錄水平,當地珊瑚礁可能連續第二個夏天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目前,大堡礁中部和北部地區的海洋溫度比平均水平高出約攝氏2度,是自1985年11月以來最高溫。去年12月,大堡礁的海洋溫度也創新高,導致珊瑚礁大規模白化,有91%珊瑚礁受影響。
全球暖化台灣也有感 氣象局:台北測站均溫24.16度史上第2高
受到全球暖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今年全台年均溫達24.29度、達史上平均氣溫第7高,其中北部氣溫明顯偏暖,如台北站全年年均溫達24.16度、為設站以來第2高溫。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今年的暖化排名達史上第6最高紀錄,大約上升0.8度C,尤其以亞洲及非洲等地更是有極端偏暖的狀況,但受到近2年為反聖嬰年、海洋溫度偏冷,因此溫度並未持續向上攀升。呂國臣說,但今年台灣溫度仍偏暖,全台各地人工測站高溫排名皆在歷史前20名,尤其台中及花蓮以北等測站,更是歷史前10名高溫,其中淡水站更是創下設站以來最高溫,台北及新竹則為設站以來次高溫;春季高溫也十分明顯,如玉山站創下同期最高溫紀錄。呂國臣提及,目前預估反聖嬰年的機率十分大,其中又以弱反聖嬰年機率最高,預估至春季後會漸漸減弱,而比對台灣歷史資料顯示,在反聖嬰隔年時,北邊易有強東風、西南風變弱等現象,導致水氣供應較少,因此明年春季降雨恐怕仍偏少。呂國臣說,目前預估1月至3月台灣溫度分布以「正常」的機率最大,降雨則以「正常至偏少」機率最大;他也說,因此若用過去統計發現,每年冬天會有8至12個冷氣團影響台灣,預計1至2月還是會有1至3個寒流影響台灣。
神秘「月魚」遭沖上岸 民眾爭睹罕見「溫血魚」
美國奧勒岡州(Oregon)北部海岸近日有一隻長約3.5英尺(約1.1公尺)、重達100磅(約45公斤)紅橙色巨魚遭沖上海岸,擱淺死亡。據專家表示,該種魚平常居住在深海中,是世上已知魚類中唯一的一種溫血魚,將對於其擱淺在此的原因展開調查。巨大的「月魚」被沖上海岸。(圖/翻攝自Mirror)根據《Mirror》報導,近日有一條世所罕見的「月魚」擱淺在奧勒岡州北部的日落海灘(Sunset Beach)。透過照片可看到,這條「月魚」外型又大又圓,長相相當奇特;牠的身體由銀色和亮橙色的鱗片混合而成,通體散佈著白色斑點,眼睛則是金色斑點。當地水族館員蒂芙尼(Tiffany Boothe)表示,這是自己在當地第一次看到月魚,對此感到相當驚奇。巨大的「月魚」被沖上海岸。(圖/翻攝自Mirror)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研究生物學家海蒂(Heidi Dewar)表示,「月魚」擱淺是極不尋常的一件事,背後可能代表著氣候出現變化的寓意,不可輕忽,「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我們看到一些海洋生物逐漸開始向北移動;但目前為止仍無證據可直接顯示出,是什麼因素導致月魚擱淺在此。」海蒂解釋,「月魚」通常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水域,包含太平洋島嶼、美國西岸和東岸、大西洋中部都有,但對於其的相關訊息卻相當稀少,人們對於牠的平均壽命有多長也不清楚。目前僅知「月魚」是唯一已知的完全溫血魚,於深海還活動、具有掠食性,腮裡有血管,可將溫暖的血液送往全身。據報導,月魚如今已被放置在奧勒岡州海濱水族館(Seaside Aquarium)裡冷凍,未來將透過解剖幫助了解其生活習性與棲息環境等資訊。
2019年歷史第二熱!海洋吸收熱能 等於36億枚原子彈爆炸
2019年是澳洲史上最炎熱與最乾燥的一年,引發的野火嚴重危及人命財產、野生動物、生態系統與環境;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表示,2019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二炎熱的年,並警告隨著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濃度屢創新高,預料2020年與往後數十年會有更多極端天氣。總部設在日內瓦的WMO的數據顯示,2019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是自1850年開始記錄全球氣溫以來第2熱的年份,僅次於受聖嬰現象影響的史上最熱年2016年。極端氣候造成澳洲引發嚴重野火。(圖/翻攝自Reuters)還記得近期發生的澳洲野火,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場大火燒毀了超過2千棟房子、1千萬公頃土地,已經比南韓或葡萄牙的國土面積還大,另外像是歐洲的熱浪,在法國創下46度高溫,德國也來到42.6度,改寫這兩個國家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紀錄;另外包括巴哈馬群島的颶風,成因都與異常氣溫有關。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的數據顯示,2019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革命之前的全球平均溫度還高出攝氏1.1度,逐漸接近全球商定的氣溫極限。海洋溫度創新高 海洋生物恐消失。(圖/翻攝自WMO推特)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2015年通過氣候協議,其中一項協議,就是希望將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約攝氏1.5度之內。如果超過這項限制,全球的珊瑚礁有可能就會絕種,大部分的北極冰山也會完全融化。專家表示,海洋因為能夠吸收超過90%溫室氣體排放的熱量,一直是全球氣候變遷重要指標。不過北京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教授程立晶在大氣科學進展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表示,全球海洋在過去25年來所吸收的熱量,相當於36億枚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熱量,顯示地球暖化危機正在加速。WMO就警告,由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創紀錄水平,預料未來幾十年將會有更多的極端天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