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守護者
」台灣影史片名最長國片 海龜女俠夫妻檔化身海洋守護者
金馬導演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紀錄片,攜手新世代導演,透過影像探討動保、同婚、移工、教育等不同議題,其中由《動保蝙蝠俠》導演朱詩鈺執導的《關於,半夜夢見林默娘乘著海湧把垃圾全丟進我的未來這件塑,好像是真的》(英文片名:Oh My God Plastic Crisis Is Real)(以下簡稱《海湧》)的主角是一對熱愛環保的夫妻「人平」和「郭芙」,他們創立「海湧工作室」,與夥伴們為了守護海洋而不斷努力。《海湧》中文片名不含標點符號,長達31個字,是台灣影史片名最長的國片。談到這個片名的起源,導演朱詩鈺表示,台灣是少數以「海神信仰」為主的文明,我們將海神稱為「媽祖」,將大海的守護神當作母親一樣尊敬,「但是,在此同時台灣人卻能忍受大海越來越髒,在每一個海邊,幾乎都可以踩到垃圾。」以此為切入點,朱詩鈺發想出《海湧》這個帶有輕小說風格的片名,除了勾勒出「垃圾」、「海浪」與「未來」這三個母體,也是為了吸引不在意環保議題的觀眾,「企圖透過可愛的片名,讓還沒看到影片的觀眾都能接收到『別讓媽祖不開心』的概念。」至於片中到底有沒有林默娘出現?就等觀眾到戲院一探究竟!「海湧工作室」郭芙被導演朱詩鈺形容是海龜女俠,不僅熱愛海龜、熱愛環境,更是能從根基解決問題的智者。(圖/車庫提供)朱詩鈺最早知道「海湧工作室」,是因為他們在小琉球推動的「海灘貨幣行動」,把海洋垃圾變成藝術貨幣,可以拿去跟島上的合作商家消費,形成良性循環,小琉球的海因此變乾淨了,他說:「如果他們能找到改變小琉球的方式,那台灣島的改變,是否不再是癡人說夢?讓我決定跟著他們,看見更多改變。」在實際認識「海湧工作室」後,朱詩鈺覺得他們就像是一個熱血的大學社團,「負責推廣理念的人平,對於環保的知識與演說魅力,非常驚人!我常開玩笑說,人平就是邪教教主,只要聽過他的一場演講,保證能改你三觀,讓你從此心繫環保,身體力行。」他又說:「郭芙則是神奇的海龜女俠,不僅熱愛海龜、熱愛環境,更是能從根基解決問題的智者。」問到拍攝期間印象深刻的事,朱詩鈺感慨表示太多了,「很希望影片能播三天三夜,把我的所見所聞都讓觀眾看見,把這群人帶給全台灣的觀眾,你們好好去認識海湧吧!」「海湧工作室」人平致力於宣揚環保概念。(圖/車庫提供)談到希望觀眾看完《海湧》之後可以得到什麼,朱詩鈺坦言,短片的影響力相當有限,但透過這部片,他希望觀眾能夠了解環保真相,找到自身開始保護環境的動力,「最少最少,也可以認識海湧這群人。追蹤一下海湧的臉書。我相信,光是認識這群人,知道環保可以怎麼從生活中做起,就會是改變的起點,也會是台灣變乾淨的起點。」「海湧工作室」核心成員是一對為了保護海龜,而開始撿垃圾的小夫妻。人平擅長宣揚環保蠱惑人心,郭芙專門開發好玩的環保系統,讓遊客可以邊吃邊玩邊減塑。還有一票熱血的海湧夥伴,他們一起翻轉了小琉球的環保意識,讓海水透藍海龜洄游,共同見證一座島嶼的自然重生。回到台灣西南沿海,垃圾問題依然嚴重,大量漁業用保麗龍飄上沙灘!於是海湧團隊毅然決定展開「屠龍計畫」,對決保麗龍!但是,面對龐大的產業,與人民的生活所需,這群人能成功嗎?《關於,半夜夢見林默娘乘著海湧把垃圾全丟進我的未來這件塑,好像是真的》將於9月16日大銀幕上映。
擁有未知神祕歌聲、樣貌不同 墨西哥外海發現「鯨魚新物種」
美國非營利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8日發布消息表示,他們的科學家在墨西哥西海岸海域發現3隻不知名新物種鯨魚,他們後續比對現場照片、影像和水下回聲進行研判,認為牠們並不在人類已知範圍。此一新發現另研究員感到振奮,「能發掘到鯨魚新物種太不可思議!」協會總監表示:「這就是海洋的神秘之處,也是我們決心保護它的原因。」根據《CNN》報導,在最新一份聲明中,與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合作的科學家,11月在距離美國邊境約482公里的聖貝尼托群島(Islas San Benito)海域發現3隻類似喙鯨(Beaked whales)的新物種,牠們發出的聲響在該地區歷史紀錄中從未曾出現過,其中一位科學家傑·巴洛(JayBarlow)表示:「我們在觀察中發現了一些證據證明,這3隻喙鯨無論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與已知的物種不匹配。」不明喙鯨。(圖/截自Sea Shepherd官網)研究團隊表示,每個鯨魚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水下回聲,這3隻鯨魚的叫聲與先前紀錄的都不同,身體特徵也與其他鯨魚不一樣,「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從沒在這裡出現過,無論視覺、聽覺上都不一樣的新物種。」海洋守護者協會(Sea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喙鯨研究員也將3隻鯨魚在海洋中悠遊的樣子拍攝下來,同時也用水下麥克風錄製牠們的叫聲,下一步將採遺傳抽樣方式。協會總監漢默斯特(Peter Hammarstedt)說道:「發現喙鯨新物種證明了,在這廣大的海洋中,還有許多神秘之處需要我們的船長、同仁及研究夥伴共同保護。」喙鯨又稱劍吻鯨,牠們的嘴喙形狀比較尖,類似海豚,通常可以在聖貝尼托群島外海等偏遠水域發現牠們的蹤影。喙鯨最大長度可達5公尺,往往約於海平面下914公尺深處棲息和覓食,偶爾才會浮出水面,也因為如此,喙鯨也更容易躲避其主要天敵殺人鯨。
海巡署慶20 歲 陳國恩辦論壇誓言「扣毒攔豬瘟顧國土」
海巡署為慶祝成立20周年,昨(15日)舉辦「海洋台灣暨海巡20週年回顧與前瞻論壇」,除邀請多位學者、官員與會,署長陳國恩更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海域治安,對查緝毒品、防堵豬瘟入境等工作不鬆懈,成功替國人扮好「海洋守護者」。陳國恩說,海巡署在「海域治安」方面,2019年查獲我國史上規模最大毒品倉庫案件,查扣K他命毒品近3公噸。面對「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時,實施入港船舶百分之百安全檢查及落實邊境防疫工作等,至今成功阻絕疫情入侵,讓大家能每天安心吃到滷肉飯,守住國民美食外,也協同農委會等機關共同防杜口蹄疫。此外,為維護我國海洋權利及資源,2019年10月也查扣盜採砂石的大陸抽砂船及運砂船,並以「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移送,後獲法院一審判決全數28人有罪確定。在「能量建設」方面,自2017年起該署即積極推動「海巡艦艇發展計畫」,籌購141艘海巡艦艇、20架無人飛行載具及10處紅外線熱影像系統,有效強化遠距監偵及執勤效能。陳國恩盼海巡機關邁入20年,同仁能繼續兢兢業業,未來也希望大家傳承海巡精神,型塑出「一日海巡,終身海巡」的歸屬感,守衛好「藍色國土」。
傳統VS生態保育 丹麥法羅群島民獵殺536條鯨魚
究竟是生態保育較重要還是要堅守傳統?丹麥海外自治領地法羅群島的居民,堅守百年來捕鯨的傳統,截止至8月,當地人在今年已進行11次大規模獵鯨活動。海洋守護者發言人表示,「該地區的捕鯨活動沒有季節限制,也沒有配額限制,節制今年為止,已有至少536條鯨魚被殺害。」近期的捕鯨活動中,海洋保育組織「海洋守護者」英國分會(Sea Shepherd UK)跟隨其後,記錄這殘忍的畫面。據海洋守護者成員親眼目睹的慘劇後表示,漁民先到海上追獵鯨魚5個小時,等鯨魚疲憊後,把鯨魚趕入海灣使其擱淺,在岸上的漁民則會迅速持刀刺死鯨魚,並當場解剖。更令人髮指的是,此次紀錄中,即使漁民捕捉到懷孕的母鯨,則會把腹部剖開,把還在羊膜中的鯨魚胎兒扔入海中,行為極不人道。海洋守護者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eaShepherdUK/posts/1015618749536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