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擴產
」 台積電台積電法說倒計時 市場熱情高漲
台積電股價日前攀上800元新境界,雖引起市場一陣歡呼,國際機構法人卻已連續調節六個交易日,累計賣超近4萬張。所幸隨盤勢止穩,市場對台積電法說會提振台股士氣寄予厚望,激勵台積電股價回神,17日終場收804元、上漲2.03%;惟外資尚未回頭,若國際資金能夠由賣轉買,對台積電股價將產生更高激勵效果。台積電股價站回800元大關,外資券商對其基本面的偏好,扮演關鍵力量,不僅目標價調升一棒接一棒,最高為滙豐證券的993元外,若將樂觀情境納入考量,大摩甚至已經喊出台積電長線有望登1,080天價的預期。台積電第一季營收來到財測高標後,外資目前對法說的注意力,短期放在本季營收前景、全年資本支出會否調升、毛利率變化等面向;中長線則關注台積電對整體邏輯半導體回補庫存需求看法、CoWoS供需狀況、海外擴產的進度、2奈米製程需求前景、台積電中長線定價策略等。儘管第二季為傳統淡季,外資對台積電營收季增率共識約落在5%~7%,德意志證券估計的營收季成長9%、最為樂觀,台積電今年營運呈季季高表現,則為外資圈共識。
台積電法說重頭戲 外資積極備戰考題
台股重頭戲台積電(2330)法說進入倒數階段,外資圈摩拳擦掌,提出八大必考題積極備戰法說行情,包含預計在美國設第三座晶圓廠的效益、是否會調升今年資本支出等,都在法人的討論焦點清單上,值得注意的是,看好台積電股價越過900元已成樂觀派外資共識,法說前押寶買盤隨時現蹤。台積電股價近期率先法說會登上800元大關,外資圈人士說,觀察國際機構法人對台積電動向,以及客戶對台積電觀點,研判國際資金才剛啟動Buy and hold(買進後持續持有)策略,法說前押寶買盤不弱,若屆時法說會給出的中長線展望令市場感到驚喜,將牽動新一輪資金進駐。歸納各大外資券商於台積電法說會提出意見,主要問題將圍繞在以下幾大面向:一、台積電獲美國晶片法案補助66億美元,並宣布將建置第三座晶圓廠,對台積電財務與美國廠毛利率影響。二、台積電是否宣布調升2024年資本支出計畫。三、因庫存修正接近尾聲,台積電對整體邏輯半導體回補庫存需求的觀點。四、AI蓬勃發展,以CoWoS為主的先進封裝供需狀況如何。五、同時扮演大客戶與競爭對手的國際大廠重申將降低對台積電先進製程依賴,長遠有什麼影響。六、海外擴產的進度更新。七、2奈米製程需求前景與毛利率預期。八、台積電中長線定價策略會否更積極,並將部分上漲成本轉嫁客戶。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最近旗下投資人相當關心台積電獲得美國晶片法案補助,以及預計建置第三座晶圓廠所帶來的效應。大摩認為,台積電進一步分散產能到海外據點,有助化解投資人對地緣政治的疑慮,且台積電預計在美國生產2奈米製程,將使台積電能對抗英特爾的18A製程,以保護台積電的市占率。
英業達AI伺服器成長強勁 葉力誠:海外擴產續增墨、泰新廠
AI伺服器正夯,英業達(2356)旗下採用輝達新一代H100架構的AI伺服器,將自9月起進入量產,預期未來2、3年AI伺服器熱度不減。董事長葉力誠周四(14日)受訪時指出,目前整體產業景氣並沒有太大變化,對其伺服器業務展望持平樂觀,其它新事業包括車用電子領域,也都有一些新進展、並持續努力中。英業達周四宣布,捐贈台灣大學多達20櫃、560台高效伺服器,協助需要高效能運算的研究單位與教學團隊。葉力誠會後受訪時表示,目前伺服器產業展望持平,英業達傾向樂觀,表現可望優於產業平均。並指出,擴產進度持續,「訂單也繼續進來」,同時在整體營收動能放緩之際,營運重點將偏重在毛利的提升。英業達目前在全球有2.8萬名員工,工程師約6500名。海外布局方面,泰國廠預計本周動工,客戶認證時間將落在2024年第四季,最快2025年第一季量產;墨西哥新廠未來生產規模將等同於中國廠區,現已投產,在手訂單如果要完全滿足,預計要等到2024年第四季。觀察英業達2023全年整體伺服器產業出貨情形,可能較去年衰退中、高個位數百分比,AI伺服器有望優於同業表現,未來2、3年看好將呈雙位數成長,明年甚至有機會倍數成長。但整體伺服器產品出貨可能年減個位數百分比。葉力誠表示,儘管業界看好明年上半開始漸有起色,但仍須視客戶後續的資本支出調整情況,現階段保守以待。英業達觀察伺服器產業供應鏈,記憶體廠商今年下半降低第4代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DR4)產能,鎖定生產第5代產品(DDR5),該產品市場需求已有回溫,待產品價格下降、大量受到採用,企業級伺服器市況才可望上揚。此外,由於AI伺服器正在擠壓其他類別伺服器的配置比重,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明年的資本支出增減,是決定整體伺服器產業重振旗鼓的關鍵。葉力誠表示,為了擺脫過去供應鏈只有製造業務,逐漸涉入整合垂直產業,伺服器是雲端主要核心。並強調,台灣資通訊產業非常發達,延伸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未來包括6G、7G都是英業達的重要研發方向。
讓半導體重回美國力推「晶片法案」 企業要爭取輔助需限制海外擴產
美國政府為了讓半導體產業重新回到美國,美國商務部於2月28日公布了「晶片法案」輔助申請辦法,如企業想要爭取相關的輔助資金,除了必須要分享多餘的獲利外,同時也要接受限制,不得在中國之類的國家擴大產能。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該項法案其中有240億美元是用於投資稅收抵免,條件是企業必須在美國建設晶片廠,如條件滿足後可抵免25%投資稅收。而另外390億則是由美國商務部從6月底開放受理半導體製造輔助方案的申請。除此之外,還有110億美元將用於最新晶片的技術研發。報導中指出,如果企業申請到超過1.5億美元的直接輔助資金,屆時必須要將多餘的利潤與美國政府分享。而爭取到相關輔助的企業,也禁止將資金用於發放股利、購買藏股,如5年內有購買自家股票的計畫,必須提前提供相關細節。與此同時,目前也傳出美國商務部有愈優先考慮承諾「不購買庫藏股」的企業申請。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根據現行的規劃來看,拜登政府計畫提供晶片生產企業5至15%的公司運營成本(最高不超過35%),申請成功的企業還可以透過申請稅收抵免的方式,抵免25%稅金來降低建設成本。外界推測該項法案的大部分預算很有可能往台積電、三星、美光等生產先進晶片科技大廠流入,由於英特爾先前也宣布要設廠的關係,推測英特爾應該也會拿到部分預算。而對於汽車、電器、武器所需要的低規晶片,可能僅會拿到小部分的預算。報導中也指出,美國目前雖然是晶片設計的領導者,但大部分晶片的生產都已經轉移至海外。對於美國軍方與經濟十分看重的先進晶片,目前有90%都是台灣所生產。有鑑於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壓力、未來入侵台灣的可能性,這讓外界憂心未來晶片供應不穩定性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