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瑞爾
」 歐盟 烏克蘭 美國 俄羅斯 以色列2019年成為首位女主席!范德賴恩再獲歐盟執委會提名 預計7月投票
27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高峰會上,歐盟領袖就歐洲議會選舉後將領導歐執委會、歐洲理事會和歐盟最高外交官員等官員人選達成協議。現任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獲提名連任,葡萄牙前總理柯斯塔(Antonio Costa)將成為歐洲理事會主席,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則被提名為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據美國之音報導,65歲的德國政治家范德賴恩,預計將連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包括范德賴恩所屬的德國基督教民主黨(CDU)在內的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仍是歐洲議會中最大的黨團,為她的連任競選提供了助力。范德賴恩因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發揮領導力而獲得讚譽,當時歐盟為公民集體購買疫苗。不過她也因為與疫苗製造商的談判不透明,遭受嚴厲批評。另外,范德賴恩也讓歐盟在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的計畫更具體化。然而在歐洲選舉前夕,她對綠色協議政策的承諾受到質疑,因為歐盟似乎謹慎地避免激怒那些認為歐盟環境和氣候法規正將他們推向破產的農民。范德賴恩的第2任期需要歐洲議會的批准,預計投票將於7月舉行。 2019年,范德賴恩以383票贊成、327票反對、22票棄權的微弱多數當選,成為歐盟執委會首位女性主席。62歲的葡萄牙前總理柯斯塔將接替米歇爾(Charles Michel),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任期2年半,可連任1次。柯斯塔所屬的社會黨在歐盟選舉位居第2,這一結果有助於他的當選。柯斯塔因其政府涉及一起大規模的腐敗調查而引起爭議,促使他去年辭去葡萄牙總理職務。柯斯塔本人則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也未受到犯罪指控。柯斯塔以精明的政治協商者著稱,他也將與范德賴恩一起代表歐盟參加國際高峰會。他的前任米歇爾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關係緊張。現年47歲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是烏克蘭堅定支持者。隨著她被提名為歐盟最高外交官員,她將擔任歐盟有史以來授予愛沙尼亞人的最高職位。儘管她所屬的自由派改革黨在歐洲選舉中失利,跌至第4位,落後於極右翼的歐洲保守派和改革主義者黨,但她仍被選為波瑞爾(Josep Borrell)的繼任者。與范德賴恩一樣,卡拉斯就任也須得到歐洲議會的批准。卡拉斯曾是律師,她是烏克蘭在歐洲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內部對俄羅斯的強烈批評者,她還敦促北約為與俄羅斯接壤的波羅的海3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提供更全面的防禦計畫。自2021年1月以來,卡拉斯一直領導與俄羅斯接壤的愛沙尼亞,並成為該國首位女性領袖,曾一度對成為北約下任秘書長表示興趣。不過,北約日前已宣布,這項職務會由即將離任的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將出任。
以軍空襲「拉法難民營」釀35死! 沙國外長嗆:沒有巴勒斯坦就沒有以色列
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自去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已屠戮接近3.6萬名巴勒斯坦人,如今加薩衛生部門也證實,特拉維夫於當地時間26日晚間再度空襲了上百萬加薩平民的最後一座避難城市拉法(Rafah),導致特爾蘇丹(Tel al-Sultan)難民營中至少3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死者包含婦女和兒童。對此,從事人道救援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MSF)也對這場致命空襲表達震驚,「這再度表明加薩沒有地方是安全的。」綜合CNN及Al Jazeera的報導,人道組織「巴勒斯坦紅新月會」(Palestine Red Crescent Society)和加薩官員表示,以色列於當地時間26日晚間,再度空襲了被標示為「安全區」的8個加薩走廊巴勒斯坦難民營之一「特爾蘇丹難民營」,造成至少3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死者包含婦女和兒童。此外,以色列還轟炸了加薩北部Jabalia al-Nazlh地區的一棟房屋,導致至少12人死亡。對此,以色列軍方則聲稱,他們基於「精準的情報」打擊了位於拉法西北部「特爾蘇丹難民營」的哈瑪斯營,更強調該場空襲殺死了2名哈瑪斯高級官員拉比亞(Yassin Rabia)及納加爾(Khaled Nagar)。不過他們也坦承有誤傷平民的情事,目前正在調查相關事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主席發言人事後將該一事件稱為「大屠殺」,並敦促國際社會立即干預、制止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暴行,他還諷刺自詡為民主自由燈塔的美國,卻未能追究其盟友以色列的戰爭罪責任。與此同時,前歐洲議會議長、現任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表示,需要一個「強大」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才能實現中東的和平。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阿紹德(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圖/達志/美聯社)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阿紹德(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則在布魯塞爾與中東和歐洲各國的外交同行會面後表示,「以色列絕對有必要承認巴勒斯坦的主權,如果沒有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就不可能存在。巴勒斯坦國的建立方能實現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因此,我們真誠地希望以色列領導人能夠體認到,順應國際社會的『兩國方案』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據加薩走廊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已有接近3.6萬加薩平民死於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另有超過8萬人受傷、85%的加薩人口被迫流離失所。聯合國國際法院(ICJ)也在今年1月發布了一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如今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堅持既定立場!歐盟: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
520總統就職典禮前夕,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美國針對台灣議題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我們的既定立場是,我們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未來也不會這樣做。」但他也補充,歐盟將在不承認國家地位的情況下與台灣保持經濟和文化關係。台灣問題沒有任何軍事解決的可能性。波瑞爾於5月12日至16日訪問加州矽谷,期間還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會面。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於當地時間16日釋出對波瑞爾的採訪內容,談及台灣議題、歐美關係、中歐關係及俄烏戰爭和中東迦薩衝突。波瑞爾也在採訪中表示,他不會參加下個月的歐洲議會選舉,這意味波瑞爾即將卸任。波瑞爾被問及大陸入侵台灣的可能性與歐盟會怎麼做時表示,我們一直這麼說:必須減少緊張局勢、排除任何軍事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我們既定的立場是,我們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未來也不會這樣做。「一個中國」意味我們不會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波瑞爾也補充,我們將在不承認國家地位的情況下與台灣保持經濟和文化關係。我們也呼籲每個人都明白了解,這個問題(台灣)沒有軍事解決的方案。被問到歐盟和美國在一些涉中問題上意見是否一致,波瑞爾表示,我認為我們是盟友,我們擁有相同的經濟和政治模式。我們與華盛頓的距離永遠比與北京的距離更近。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在所有問題上都百分之百一致。波瑞爾指出,美歐應該更好地就與中國技術和貿易方面協調行動。但美國之前在事先未與歐盟進行任何協商、通告和討論的情況下,提出並通過《降低通膨法》。現在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徵收100%關稅,也是在沒有與歐盟進行任何協調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美國此舉讓吸收中國電動車過剩產能的主要市場變成歐洲。至於有關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度,波瑞爾說,俄烏戰爭讓烏克蘭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獲得歐盟候選成員國的地位。我們在不是軍事聯盟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最強有力的安全承諾,就代表其具備入歐盟資格,但烏克蘭仍需完成相關改革,以滿足成為歐盟成員國的條件。
加薩走廊釀2.9萬死 歐盟26國呼籲以色列應「即刻停火」
自從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後,以色列隨即包圍、進攻哈瑪斯所掌管的加薩走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造成當地2.9萬人喪生,其中大多為婦女、兒童居多。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目前歐盟有26國都發出呼籲,希望以色列立即暫停對加薩走廊的攻擊。一名巴勒斯坦男同抱著哭泣的嬰兒。(圖/達志/路透社)根據《euronews》報導指出,歐盟外交部長之間進行了一次長達十小時的討論,最後除了匈牙利外,其餘26個會員國同意發表聲明,呼籲以色列應即刻停火,對加薩走廊進行人道主義暫停攻擊的行動。在避難的營地中,糧食極為缺乏,兒童們拿著鍋碗等待外界施予救援。(圖/達志/路透社)除此之外,這26個國家所發出的聯合聲明中,也要求以色列政府不要繼續攻擊迦薩走廊南部拉法的安全避難點,在當地有超過百萬巴勒斯坦人正在試圖努力逃離戰爭。聲明中也提到,以色列對拉法的攻擊讓原本已經身處災難性邊緣的人道主義更加惡化,當地急需基本民生資源與人道主義的援助。營地中的巴勒斯坦人排隊領取慈善組織發放的糧食。(圖/達志/路透社)報導中也提到,過往歐盟對外政策都是「團進團出」,鮮少會有分歧的意見,而這次匈牙利卻是拒絕加入聲明來聲討以色列,而且在過去幾個月,匈牙利一直試圖威脅用自身的否決權來延遲、或完全破壞歐盟的外交政策,此舉也逼得歐盟理事會在想盡辦法繞過匈牙利後做出決定。為了躲避戰爭,許多加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只能遷離原本家園,以帳篷或簡陋的鐵皮搭蓋臨時住處。(圖/達志/路透社)而根據《法新社》的資料來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於2023年10月7日發動襲擊後,就在以色列南部造成1160人喪命,之後以色列對加薩走廊進行反擊後,也在當地造成超過2.9萬人喪命。加薩走廊現況。(圖/達志/美聯社)
歐盟外交高層指控以色列 哈瑪斯是「納坦雅胡資助的」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組織哈瑪斯(Hamas)戰火仍未減緩,包括美國在內的盟國,還有許多敵國都力促恢復長期擱置的「兩國對策」,讓巴勒斯坦建國,和以色列並存。不過這項建議遭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拒絕,不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如今公開表示,以色列曾資助哈瑪斯,協助哈瑪斯茁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公開指控,以色列曾資助哈瑪斯。(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多家外媒報導,這堪稱史詩級的爆料並非來自網路或是鄉民議論,而是負責歐盟外交政策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他公開指控以色列曾經在哈瑪斯還不成氣候時給予資助,為的是扶植另一個勢力,以削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而以色列藉此在巴勒斯坦的兩個對立勢力中獲取最大利益。據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引述波瑞爾在回到西班牙的瓦拉杜立德大學(University of Valladolid)獲頒榮譽博士時發表的這段談話,他還提到,「哈瑪斯曾獲以色列政府金援,因為以色列想藉此削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波瑞爾在談話時還強調,為解決當前以巴衝突,有必要讓巴勒斯坦建國。美國在內的盟國,也提議過讓巴勒斯坦建國,不過卻被納坦雅胡否決。(圖/達志/美聯社)波瑞爾指出,「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兩國方案,讓以、巴兩個國家共享這片雙方都已奮鬥100年的土地」,他還指兩國方案需「從外部強加落實」。稍早,包括美國在內的盟國,也提議過讓巴勒斯坦建國,不過卻被納坦雅胡否決。另外,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指出,波瑞爾這番爆炸性言論,恰逢歐盟各國外長排定將於布魯塞爾舉行好幾場與以色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及相關重要阿拉伯國家外長間的會談,各方外長22日會討論當前以色和哈瑪斯的戰事與促進日後和平。其實類似的傳言,過去包括以色列反對派和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也曾報導,當時納坦雅胡政府曾允許提供資金給哈瑪斯,包括讓卡達向加薩提供資金,不過對於這樣的說法,納坦雅胡則是一概否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公開指控,以色列曾資助哈瑪斯。(圖/翻攝自X)
陸特使翟隽本周將訪中東 加強協調停止戰火、保護平民
以巴衝突持續升級,大陸中東問題特使翟隽接受官媒採訪時表示,唯有盡快停火止暴、推動局勢降溫,才能給政治解決創造必要條件。他指,本周將訪問中東地區有關國家,與各方進一步加強協調,「工作的方向是停火止戰、保護平民、緩和局勢、推動和談」。翟隽14日接受大陸央視《藍廳觀察》節目採訪時首先指出,大陸外長王毅在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共見記者時指出4個要點,就是停火止戰、避免人道災難、推動衝突降級、聯合國發揮應有作用。他說,這些政策主張基於中方在巴以問題上停火止暴、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的一貫立場。翟隽強調,中方一貫認為,武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以暴易暴只會陷入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給政治解決製造更多障礙。唯有盡快停火止暴、推動局勢降溫,才能給政治解決創造必要條件。同時,國際社會必須盡快開闢人道救援通道,全力避免發生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合力管控局勢、避免形勢失控。翟隽指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源在於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夙願遲遲未能實現,出路也在於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就是落實「兩國方案」,實現以巴和平共處。他說,下周將訪問中東地區有關國家,與各方進一步加強協調,「工作的方向是停火止戰、保護平民、緩和局勢、推動和談」。就在以巴衝突中的大陸公民傷亡情況,翟隽表示,有4人不幸遇難,6名傷患正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2名人員失聯。當前仍有數名大陸公民駐留巴勒斯坦加薩地帶。連日來,協助他們向加薩南部轉移,爭取盡快撤離至安全地區。
美軍援烏恐生變 歐盟承諾會持續援助
美國會9月30日為避免聯邦政府「關門」而火速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但該法案以刪除援助烏克蘭經費為代價。面對美國援烏的不確定性,歐盟10月1日強調對烏克蘭承諾不變,會繼續向烏國提供軍事援助。烏國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2日強調,華盛頓對基輔的支持並未減弱。據《路透》和《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在1日發表聲明說,「我要向美國盟友、美國人民和烏克蘭人民保證,你們可以信賴我們的支持。我們不會撒手不管。」他要求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兌現繼續援助烏克蘭的承諾,並要求國會在幾天或幾周之內通過一項新的援助烏克蘭計畫。澤倫斯基在為紀念保衛者日而錄製的一段談話中,並未直接提及美國會通過的臨時法案,而是重申了為勝利而繼續戰鬥的決心。澤倫斯基說,沒有人能夠「切斷」烏克蘭的穩定、耐力、力量和勇氣,還說烏克蘭將繼續頑強抵抗,直到取得勝利為止,「我們正一天天接近這個目標,而我們要強調,只要有需要,我們就會繼續戰鬥下去。」不過,烏外長庫列巴2日針對事件回應說,基輔正與美國會兩黨進行談判,稱圍繞這項臨時法案所發生的戲劇性事件只是一起「事件」,而不是系統性問題。他說,「我們並不覺得美國的支持瓦解了…因為美國明白烏克蘭的利害關係遠不止烏克蘭…這關係到世界的穩定和可預測性,因此我相信我們能夠找到必要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烏國新任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也在社交平台X發文說,他和美國防部長奧斯汀通話,「奧斯汀向我保證,美國會繼續給予烏克蘭援助,在戰場上的烏克蘭戰士將繼續獲得強大的後援支持。」值得注意的是,烏梅洛夫1日也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議。波瑞爾會後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2人討論了「持續的歐盟軍事援助」,並稱「烏克蘭需要更多能力,而且要更快速提供」。烏梅洛夫發文感謝波瑞爾的持續支持,稱這次會議是「偉大合作的起點」。他還說,他們對歐盟軍事援助的討論,主要集中在火炮和彈藥、防空、電子戰、長期援助計畫、訓練和烏克蘭國防工業在地化等方面。
中美過招!拜登擬限制陸企用美雲端運算服務 恐加劇緊張關係
美國財長葉倫訪問北京前夕,中國與西方科技戰升級!中國3日宣布,自8月1日起針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鎵(gallium)和鍺(germanium)是製造半導體產品的關鍵材料,中方祭出出口管制,被視為意在報復美日荷限制出口晶片製造設備。拜登政府4日又傳出準備限制中企使用美國雲端運算服務,此舉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中緊張關係。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3日聯合發布公告說,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包括金屬鎵、氮化鎵、氧化鎵等在內的8種鎵產品,以及包括金屬鍺、區熔鍺錠、磷鍺鋅等在內的6種鍺產品,「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出口經營者應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並須說明出口的最終接收方和使用目的。美媒分析 中國藉此爭取談判籌碼全球80%的鎵和鍺由中國控制供應,這兩種稀有金屬在晶片製造、通信設備和國防領域有各式各樣的專業用途。鎵用於化合物半導體、電視和手機螢幕、太陽能電池和雷達等。鍺的用途則包括光纖通信、夜視鏡,大多數衛星也都使用鍺基太陽能電池。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4日稱,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她又說,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始終執行公正、合理、非歧視的出口管制措施。此前,北京曾於5月宣布,其「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禁用美商美光科技的存儲晶片。葉倫見謝鋒 對話坦誠且富有成效美國正聯手日、荷,擴大封鎖中國半導體產業。荷蘭政府6月30日公布加強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禁令,重點在阻止艾司摩爾(ASML)的更多先進曝光機出口到中國,新規將於9月1日上路。日本的相關禁令則將在7月23日正式生效。而美國近日也擬對中國祭出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新限制。《華爾街日報》4日還報導,拜登政府正準備限制中企使用美國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服務。如果新規實施,亞馬遜和微軟等雲端服務供應商將需尋求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向中國客戶提供這類服務。據稱,此舉可填補晶片設備出口限制政策上的「漏洞」。因為中國AI公司要使用先進晶片,可透過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獲得,不需要直接購買晶片。葉倫將於6日至9日訪問北京,希望與中方重新建立對話,但此行料涉及美中多年來一直惡化的敏感問題。葉倫3日在華府會見中國大使謝鋒,雙方進行了「坦誠且富有成效」的對話。據美國財政部聲明,葉倫提出令人關切的問題,亦表達美中在全球挑戰,包括宏觀經濟和金融問題上合作的重要性。另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消息,謝鋒也表明中方在經貿問題上的主要關切,要求美方高度重視,採取行動予以解決。歐盟外交首長 訪中行程遭取消歐盟發言人4日則表示,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原訂下周訪問中國,但北京當局已取消該行程,未透露原因。北京正試圖說服歐洲採取比美國更溫和的立場,如今中國宣布將對鎵、鍺實施出口管制,歐盟對這兩種金屬和相關產品依賴很大。美媒分析認為,中國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意在藉此增加談判籌碼,邊打邊談。比利時智庫Bruegel一名研究員指出,中國是在提醒人們,誰在這場遊戲中「占據上風」,而西方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消除對中國礦產供應鏈的依賴。多家中國鍺生產商的股價4日出現暴漲。美國半導體晶圓製造商AXT表示,其大陸子公司北京通美晶體技術公司將立即著手準備申請材料,以向中國購買鎵和鍺。
美對烏軍受訓開綠燈 預計學開F-16戰機、M1A1坦克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3日表示,培訓烏克蘭駕駛F-16戰機的行動已經在波蘭和一些其他國家開始;但美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賴德(Pat Ryder)23日也補充說:「F-16對烏克蘭來說是長期的事情。這些F-16不會與烏克蘭即將開始的反攻有關。」美軍預計將在下星期前後開始為烏克蘭提供有關M1A1艾布蘭(Abrams)坦克的訓練。波瑞爾在布魯塞爾的歐盟防長會議上說,美國對培訓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戰機開綠燈,開啟了一個難以阻擋的趨勢。這將最終讓美國生產的這一高性能戰機用於烏克蘭戰場。他以之前向烏克蘭提供先進而又高性能的豹式坦克為例說:「你們知道剛開始討論時大家都不情願,還有人反對。但到了最後,無論是豹式坦克還是F-16,最後作出的決定還是提供這一軍事支持,因為這絕對是必要的。」荷蘭國防部長歐龍仁(Kajsa Ollongren)也在會上表示,多個力挺烏克蘭的西歐國家正準備盡速開始訓練烏克蘭飛行員操作F-16戰機。這是跟丹麥、比利時、英國和其他盟邦的聯合行動。「既然我們知道(華府)已開綠燈,我們將加快速度。」此外,美國之音報導,烏克蘭軍隊將用已於5月抵達德國的31輛艾布蘭坦克訓練。後續另一批31輛M1A1艾布蘭坦克正在美國翻修,並將在秋季前運交烏克蘭。一名熟悉訓練事宜的高級軍方官員說,大約250名烏克蘭人本星期就會抵達德國參加訓練。這位官員說,在德國進行的培訓預計將持續大約10個星期,重點是如何操作這些坦克、如何在聯合兵種作戰的情況下駕馭坦克以及坦克維修。教程結構將與之前美國主導的布萊德雷(Bradley)裝步戰車和史崔克(Stryker)裝甲運兵車培訓類似,美國今年早些時候向烏克蘭提供了這兩款裝甲車。
持續相挺!德國會連挺台參與WHO 外交部誠摯感謝
德國國會5月12日以497票贊成、68票反對,25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75週年——強化與改革世界衛生組織提案」決議,內容包括要求德國聯邦政府繼續推動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WHO其他委員會與活動。外交部今表示,對於德國國會不分黨派繼去年5月聯手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A及WHO的決議之後,今年再度通過決議,堅定展現挺台決心,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外交部表示,這次提案由德國聯合政府3個執政黨共同提出,經國會辯論後以記名投票方式獲朝野黨派絕大多數支持通過,包括國會議長及各黨籍副議長(除左黨棄權)都投下贊成票。該決議內容旨在藉由WHO成立75週年之際,檢討WHO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所遭遇的困難與缺失;要求德國聯邦政府推動WHO組織改革,積極參與修正《國際衛生條例》(IHR)與制定新流行病公約;深化全球夥伴合作;並要求德國聯邦政府作為WHO成員國,持續推動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與WHO相關活動,並致力敦促WHO應對氣候危機及確保生物多樣性,以保障全人類健康。外交部說,台灣與德國同為理念相近夥伴,雙方共享自由民主價值,雙邊關係穩健發展;除德國國會已連續兩度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A/WHO之外,今年3月德國聯邦教育暨研究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訪台,是德國自1997年後再度有部長級官員訪台;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亦數度公開表達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並強調台灣對全球經貿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外交部強調將在台德現有良好的基礎上,持續強化雙邊交流,並與德國等理念相近夥伴共同守護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為全球健康福祉作出貢獻。另外交部亦指出,注意到5月12日歐盟理事會非正式外長會議討論到俄烏戰爭及大陸等議題。波瑞爾(Josep Borrell)高級代表在會後記者會提到,有關戰略安全部分,台灣及俄羅斯對烏克蘭侵略是2個主要議題,歐盟對台立場不變,將與美陸互動,並以維護台海現狀避免升高緊張情勢,因為台灣對歐盟及全球貿易至關重要。外交部說,感謝歐盟近日多次公開表達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及現狀,並強調台灣對歐洲具重要地緣戰略利益。台灣也將繼續與歐盟及其他理念相近夥伴攜手合作,捍衛共享的民主價值,以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
首位美總統參選人來訪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月底訪台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美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將於4月底訪台,成為首位訪台的2024年美國總統參選人。波頓已在今年1月宣布競逐共和黨2024年總統候選人提名,是知名的對中鷹派人士。波頓辦公室表示,他將在台北發表2場談話,首場是周六(29日)在世界台灣人大會上,以《在台灣維持長期和平與安全》為題發表演說,另一場則是5月1日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40周年晚宴的主題演說。報導指出,雖然波頓入主白宮可能性不大,他對美中台議題十分敏銳。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助理教授王宏恩表示,波頓作為總統參選人訪台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可以幫助他在黨內初選獲得優勢,二是體現台灣問題對各政黨支持者的重要性。」另外,據法新社報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3日投書法國周報《星期日報》,呼籲歐洲海軍巡邏台灣海峽,展現歐洲在這一絕對重要區域上自由航行的承諾,因為「台灣在經濟、商業以及科技上都與我們有關」。愛沙尼亞司法部長Kalle Laanet在就職前夕,以友台小組國會議員身分投書愛沙尼亞國家廣播公司《ERR NEWS》,強調台灣經濟實力雄厚,是世界晶片王國,呼籲愛沙尼亞應該共同維護自由民主,挺台灣。法國參議院副議長暨友台小組主席李察今日率團抵台訪問5天,預計將拜會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陳建仁等人,就台海等印太地區地緣政治情勢、我國民主人權價值、台法經貿及半導體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外交部副發言人蕭光偉表示,歐盟近日多次公開表達支持台海和平穩定及現狀,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及任何武力威脅,並強調台灣在半導體供應及維護和平等層面對歐洲具重要地緣戰略利益,充分展現對台灣的重視與支持。
歐盟外交負責人:歐洲海軍要巡邏台灣海峽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22日在法國周刊發表評論,他呼籲歐洲海軍要在有爭議的台灣海峽巡邏,「台灣在經濟、商業和技術上都與我們有關。」據《法新社》報導,波瑞爾在《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說,台灣在經濟、商業和技術上都與歐洲有關,「這就是為什麼我呼籲歐洲海軍在台灣海峽巡邏,以表明歐洲對這關鍵地區航行自由的承諾。」波瑞爾近日在歐洲議會上,也談到台海議題,他說,台灣是保障歐洲和平地緣戰略的一部分,而中方對台灣的行動必須被阻止,這不僅是道德原因,從經濟角度來看,這也非常嚴重,因為台灣生產最先進的半導體。在波瑞爾發表言論之前,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本月才說,當中國跟台灣發生衝突時,歐洲不應該捲入其中,也不要成為美國的追隨者,此言論引發爭議,引發了美國和歐盟一些政客批評,馬克宏回國後也因此遭到冷落。
內亂3日釀近200死1800傷 歐盟駐蘇丹大使住家也遭襲擊
由達加洛(Mohamed Hamdan Daglo)所率領的「快速支援部隊」(Rapid Support Forces,RSF)於15日與蘇丹政府軍總司令柏罕(Abdel Fattah al-Burhan)發生衝突後,目前這場內亂已經持續3日,據傳已造成近200人死亡、1800人受傷。與此同時,也傳出歐盟駐蘇丹大使奧哈拉 (Aidan O'Hara) 住家也被捲入這場內亂中。根據《BBC》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的緣由蘇丹政府軍的內鬥,蘇丹政府軍總司令柏罕在2021年發動政變之後,就多次與副手、「快速支援部隊」的指揮官達加洛發生衝突與內鬥,最後雙方在15日當天爆發大規模衝突,達加洛所率領的RSF第一時間就宣稱完全控制總統府、電視台、機場等地。聯合國秘書長蘇丹事務特別代表柏蒂斯(Volker Perthes)在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的會議上表示,蘇丹的內亂目前至少已經造成185人死亡,另外有1800人受傷。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曝光,表示歐盟駐蘇丹的大使奧哈拉在自家中遭遇襲擊,「這嚴重違反《維也納公約》,蘇丹當局有義務保護外館與相關工作人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目前蘇丹首都的喀土穆機場呈現關閉狀態,美國政府目前也沒有從蘇丹撤僑的計畫,但他呼籲在蘇丹的美國公民「要以最嚴肅的態度面對這場動盪」。
俄連發70枚飛彈轟烏 空中火球宛如災難片
烏克蘭於16號遭到俄羅斯超過70枚飛彈轟炸,尤其首都基輔和幾座重要城市為主要目標,造成全國大停電,地鐵站擠滿大批逃難民眾,沒電也沒網路可用。當地居民表示需要吃東西時就用柴火煮飯。另外,中部城市克利福洛一棟公寓大樓被炸毀,造成至少3人死亡,官員表示這是開戰以來當地遇過最大規模攻擊之一。歐盟外交最高代表波瑞爾嚴厲譴責俄羅斯大規模轟炸是無差別恐怖行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聲明有足夠決心與自信,用同等攻擊回應他們。
12艘裝載榖物船隻安全離開烏克蘭 全球糧食危機暫時緩解
雖然俄羅斯日前決定中止黑海穀物協議,但昨日12艘裝載35.45萬噸榖物的船隻,冒著戰火的風險,離開烏克蘭港口,顯示全球糧食危機暫時緩解。協調此行動的聯合國官員阿布都拉(Amir Abdullah)表示,「民間貨輪絕不能成為軍事攻擊目標,糧食的運送必須要暢通。」為回應烏克蘭使用無人機攻擊俄羅斯的艦隊,俄羅斯日前決定中止黑海穀物協議。黑海穀物協議允許烏克蘭從黑海港口出口糧食作物,目的在於避免全球飢荒以及抑制通貨膨脹。根據路透報導,由於俄羅斯發起新一波的飛彈攻勢,空襲警報響遍烏克蘭,基輔爆炸聲四起,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成為攻擊目標,數個區域喪失了電力和水的供應。不過,烏克蘭的榖物恢復出口,至少象徵了可以避免另一種悲觀的發展。國際救援委員會(IRC)先前警告,俄羅斯暫停參與糧食交易將帶來災難性後果。隨著烏克蘭戰爭改變了全球糧食生產和供應模式,低收入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已接近90%,預計今年將有3.45億人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另外,由於4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東非和索馬利亞仍有數千萬人面臨極度飢餓,瀕臨飢荒,新的封鎖將繼續阻礙從俄羅斯-烏克蘭地區出口的八成糧食,加劇了飢荒。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何波瑞爾(Josep Borrell)周日在推特上發文指出,俄羅斯暫停參與黑海協議的決定使急需糧食和化肥的主要出口路線面臨風險。俄羅斯必須重返協議,歐盟將發揮其作用,以應對全球糧食危機。
不甩第三次世界大戰恐嚇 歐盟警告普丁:敢用核武就殲滅俄軍
俄羅斯近期對烏克蘭主要城市進行大規模的空襲,這也讓北約組織急忙開會,商討著要提供那些武器、資源給烏克蘭。為此,俄羅斯方面提出警告,表示如果烏克蘭這時候加入北約「恐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北約組織方面也回應,如果俄羅斯膽敢動用核武攻擊烏克蘭,屆時西方各國將會「強力」回應,殲滅俄軍。根據《euronews》報導指出,普丁先前曾表示「俄國有各種破壞手段族以捍衛領土完整」,暗示性的提出動用核武的可能,甚至也強調自己並非「虛張聲勢」。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13日表示,「現在有核武威脅,普丁說他不是在虛張聲勢,好吧,現在的他是承擔不了虛張聲勢」。波瑞爾也強調「我確定的表示,那些支持烏克蘭、支持歐盟與成員國、支持美國與北約組織的人,也不是在虛張聲勢」。波瑞爾也警告「如果有人對烏克蘭發動核武攻擊,都只會得到一種答覆,這種答覆不會適核武的答覆,但是會是一種源自於軍事的強力答覆:俄羅斯軍隊會被殲滅,而普丁不應該虛張聲勢」。
首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 新舊與窮富歐洲之間裂痕加深
首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於6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與會者包括歐盟27國與17個非歐盟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會議將聚焦在新形勢下的歐洲安全、能源、氣候變化和經濟等議題。據《美聯社》及《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的總理菲亞拉(Petr Fiala)於會前表示,就當前歐洲及其他地區形勢進行非正式交流。他強調,會議不會組建一個新的歐洲組織,也不會取代現有的合作形式,會議亦不會通過任何正式決議。據悉,與會的非歐盟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挪威、土耳其、烏克蘭、西巴爾幹國家和地區。而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並沒有獲邀出席。俄羅斯至今已斷供了13個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供應,推升歐盟的能源價格,導致工廠停工甚至倒閉,並助長了市場對歐盟即將陷入嚴重衰退的悲觀情緒。在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問題上,歐洲領導人至今仍然立場各異,尤其面對國內能源價格飆漲、工廠和企業倒閉及經濟嚴重衰退的隱憂,「新歐洲與舊歐洲」,以及「窮國與富國」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在布拉格舉行的峰會上,義大利及其他金融、經濟體質不佳的國家將與德國展開激烈的辯論。債台高築的國家擔心,較富裕的鄰國可以透過支持本國企業和消費者獲得不公平的優勢。目前德國和法國等富裕國家已宣布了大規模國內支出計劃,以緩解能源價格飆升對本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而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小組也不斷敦促歐盟執委會盡快對天然氣價格設定上限,但這一想法並未獲得全數成員支持,德國尤其反對。對此,波羅地海三小國之一的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便點出這個呼籲的矛盾之處,「如果可以實現天然氣價格上限,那將是巨大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危及供應安全,所以我們不能設定價格,這樣就沒有人會向歐洲出售天然氣。」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表示,「我們必須降低能源價格,但這既是一個安全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能源正在成為當今最重要的地緣戰略難題,與戰爭有關,也與世界秩序的平衡有關。」
阿米尼之死傳遍歐洲 歐洲議會瑞典議員剪髮力挺
伊朗自9月中旬,幾乎每天都有人走上街頭燒頭巾、剪頭髮「頭巾示威」以示對伊朗專制政權的抗議、對宗教警察的不滿。當地近日頻頻傳出,當局暴力鎮壓導致抗議者死亡及受傷的消息,隨著抗議者傷亡人數不停上升,逐漸引起社會關注。法國演藝圈逾50人支持伊朗女性爭取自由,來自瑞典的議員在歐洲議會上自剪頭髮以示支持伊朗女性,歐盟外交兼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在歐洲議會上表示,會考慮對伊朗當局的暴力行為採取「限制性措施」。「頭巾示威」起因是一名22歲女性阿米尼(Mahsa Amini)9月13日在探親路上未戴好頭巾,違反該國關於戴頭巾的法律,在街上被宗教警察強制逮捕,拘留期間昏迷送醫,16日宣告不治身亡。據英媒(Screendaily)報導,威尼斯、坎城、柏林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后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影后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及伊莎貝艾珍妮(Isabelle Adjani)等逾50位法國藝人,5日在IG發布標題為「Hairforfreedom」影片,影片中以伊朗女性抗議的方式,剪去一節頭髮,支持伊朗女性爭取自由。與此同時,於4日超過1000名電影業專業人士及組織,為聲援伊朗女性簽署一份請願書,表示法國電影業反對,伊朗當局「嚴厲、殘酷、致命」暴力鎮壓行為。支持如今冒著生危險,為自由而戰的伊朗女性;勇敢地為其挺身而出的伊朗人民。歐洲議會近日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舉行,伊拉克裔瑞典女議員薩拉尼(Abir Al-Sahlani)4日發表演講,聲援逝世的阿米尼,怒斥伊朗當局暴力鎮壓行為,表示作為人民及歐盟公民,要求伊朗政府立刻無條件停止針對民眾的一切暴力。薩拉尼隨後掏出剪刀自剪頭髮,表示在伊朗婦女獲得自由前「我們將和你們站在一起」。歐盟外交兼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 Fontelles)歐洲議會演講中表示,阿米尼僅因為頭巾而被宗教警察逮捕,之後住進醫院不久便身亡,這都是事實。作為歐盟的代表,呼籲伊朗當局尊重伊朗公民的基本權利。當局對非暴力抗議者使用武力的行為是「不合理和不可接受的」,伊朗人民有權進行和平抗議。波瑞爾接著表示,為解決阿米尼遇害及伊朗當局對示威活動的應對方式,「我們將與會員國一起商討,考慮我們可以使用的所有選項,包括限制性措施。」據《歐洲新聞台》報導,巴黎第七大學(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社會科學系教授基安(Azadeh Kian)明確表示,「歐洲僅口頭支持是不夠的」,她認為歐洲必須繼續與伊朗當局對話,並要求他們停止施暴。伊朗女性有權利自行選擇是否要戴頭巾。基安是一名伊朗裔法國學者,除了是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也是女性主義研究中心主任。
對俄制裁黔驢技窮 歐盟擬提高俄國人簽證獲得難度
隨著俄烏戰爭已打了超過半年,歐洲各國也在美國的壓力下對俄羅斯能源祭出了多項制裁,不過由於歐盟天然氣供應仰賴俄國,目前已幾乎喪失對莫斯科能源制裁的空間,所以只好針對能源以外的領域進行制裁,甚至連俄羅斯的貓咪出口都不放過。目前歐盟外長也正在討論,將批准暫停歐盟與莫斯科政府簽署的簽證便利協議,並限制發放旅行許可證的數量。綜合《路透社》及《金融時報》的報導,歐盟各國外長將於3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舉行會議,預計將針對上述議題給予政治支持。儘管該行動不會全面禁止俄羅斯公民入境歐盟,但將造成俄羅斯人更難取得申根簽證,且須付出更多費用和時間成本。歐盟官員直言,「俄羅斯遊客在我們的城市閒逛是不合適的……歐盟必須向俄羅斯人民發出訊號,那就是這場戰爭是不行的,也不可接受的。」部分歐盟成員國雖要求徹底禁止對俄國人核發觀光簽證,例如捷克、波蘭以及波羅的海3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已停止向俄羅斯公民發放簽證,但大多數國家還是會繼續發放旅遊簽證,只是會提高俄國人獲得簽證的難度,這也意味著俄羅斯人仍然可以在申根免護照區內自由行動。德國、賽普勒斯和希臘等多數國家堅稱全面禁止俄羅斯公民入境的做法是錯誤的。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認為,禁令並不是個好主意,且有必要基於人道主義提供俄羅斯異議人士的避難途徑,而不是所有規定都一體適用。
烏俄情勢一觸即發「未來幾天是關鍵」 法總統馬克宏親赴俄國與普丁長談5小時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7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面,希望能藉由會談尋求化解烏克蘭危機,兩人在俄國克里姆林宮會面談了5個小時,他也在會後告知媒體,烏克蘭的危機在未來幾天是個關鍵,而他做為歐盟輪值主席國元首,在前往俄羅斯前,也不斷向普丁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進行一連串電話會議,希望能化解即將到來的一場戰爭。法國總統馬克宏(左)到了俄國與俄總統普丁會面並長談烏俄問題。(圖/達志/路透社)身為歐盟輪值主席,法國總統馬克宏企圖扮演烏克蘭危機的第一線角色,而他也是俄國在烏克蘭邊界集結大軍以來,首位到訪莫斯科的西方國家元首。他在與會前,曾告知法國媒體,他認為俄羅斯的政治目標不在烏克蘭,而是要釐清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歐盟共存的規則。與會時他則告訴普丁,他希望能尋求「有用的」因應之道,對俄烏兩國「可以規避戰爭,並建立互信、穩定和能見度」。但普丁回應,俄、法二國「都關切歐洲安全方面發生了何事」。而7日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在美國華府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中,他警告,歐洲正面臨冷戰以來最嚴重的安全威脅,表示希望透過外交手段解決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對峙。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警告,未來幾日就是烏俄關鍵。(圖/達志/路透社)他強調「沒有人會在一個國家的邊境部署全副武裝的14萬名士兵,而不代表著強大的威脅。」,也認為相信透過外交途徑擺脫危機的可能性,但也做好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