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界
」 台灣法學雜誌 田金益在野黨為何多認釋憲結果不樂觀?藍委臉書見端倪
憲法法庭今天召開國會改革法案釋憲辯論會,代表立法院參與辯論的藍委翁曉玲在臉書上表,今天對參與辯論者而言很辛苦燒腦的一天,她是立法院代表人開場第一位,主要申論四大聲請國會改革法案釋憲機關,包括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立法院民進黨黨團,聲請其實都不合法,憲法法庭應不予受理。翁曉玲指出,立院推動國會改革法最重要目的,是要維護人民對政府「 知的權利」,讓五權中唯一能代表人民的立法院,有更好的法律工具可以去深入了解政府施政和執法過程,讓民眾知道,政府到底做了什麼?而這也是民進黨柯建銘等立委先進們多年來的立法心願。她還說,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提出違憲聲請,打壓多數民意,這才是真正的藐視民主。翁曉玲今天在憲法法庭中表示,國會職權法案是國會行使職權時的法律依據,主體是國會(立法院),而非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這些機關並不符合聲請釋憲的要件,憲法法庭應不予受理。此外,總統還未到國會報告?行政官員也沒人因說謊被處罰,監察院更沒有調查中的案子與立院是同時調查的,因此,眼前並沒有重要且客觀的公共利益受損,立院黨團提釋憲,並不符合聲請釋憲的要件。她鄭重呼籲大法官,請不要破化權力分立原則,侵害立法權的核心領域,讓司法機關蒙上政治化的污名。儘管藍委大聲疾呼,指綠營四單位其實都不具提釋憲申請的資格但是憲法法庭都已經進入辯論階段了,不過,外界認為,大法官既然已經都同意上述四單位派代表參加辯論,「不受理」的可能性極低。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則表示,觀察憲法法庭審理國會改革法暫時處份的辯論,到今天上午的辯論,給他的感覺就是大法官給的「一個過場」「演戲」,包括憲法法庭及提出釋憲要求的機關都不會違逆「當今聖上」的想法,釋憲結果確實不容在野黨樂觀。他表示,若再加上政院處理NCC副主委延任案的作法,嚴重侵害立法權,在野黨處境恐將日益艱困,尤其立院通過的法案,只要執政黨不滿意,就可以透過釋憲由憲法法庭「沒收」,不論國民黨或者民眾黨都要想想「如何面對新政治惡霸」,否則,未來新立法恐難出立院。他還說,一般民眾其實對「釋憲攻防」等法律程序並不理解,最後仍會回到信者恆信的局面,他認為國民黨只可能透過輿論突破,並多與法學界的老師、朋友多接觸,多學習,豐富說理的內容,才能爭取民眾認同。
國會改革法是立院擴權? 蘇永欽打臉指憲法側重「主權在民」
前司法院副院長、前大法官蘇永欽今天指出,有人批評「國會改革法案」是「國會擴權」,但他要鄭重提醒,憲法本文特別凸顯「立法院」扮演的角色,以憲法本文第175條規定為例,如果憲法實施程序有所不足「應由法律定之」,換言之,就是把實施憲法程序的「形成權力」,概括的交給立法委員決定,這條條文的精神就是「主權在民」的具體實踐。憲法法庭8月6日將針對國會改革法案是否違憲,進行辯論,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台灣行政法學會,以及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聯合舉辦「憲法法庭裁判後、國會職權的困境與未來」研討會,針對憲法法庭將登場的釋憲辯論進行討論。前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蘇永欽擔任第一場研討會的主持人,他表示,立院推動國會改革,卻被大法官暫時處份凍結,引發立法權與司法權競和爭議,這些難題根源在執政黨透過選舉拿下行政權,在野黨則在立院佔多數,行政權在國會只能得到少數支持,「朝小野大」。蘇永欽說,憲法法庭對國會改革案釋憲結果,也對大法官在民主進程中扮演何種角色才適當「至關重要」,不僅影響台灣,也是在對全世界演練,「台灣的民主」如何解決朝小野大的全球民主難題,不僅大法官應謹慎裁決,台灣所有人也都應冷靜務實客觀,看待目前正在經歷的「歷史重要過程」。蘇永欽稍後在進行第一場研討會結論時,也濃縮在他之前發表論點的三位學者發言「精華」,強調自己看法與三位學者是一致的。他首先指出,東吳大學教授李念祖稍早發言時提到,大法官有保障人民權利的義務,也有調和政府各機關的權力互動之責,但李念祖認為,大法官應多保障人民基本權,但對機關衝突調和,由於憲法設計,司法院與立法院是平行的,憲法法庭不僅不應該擴大自己的角色,若要「介入」機關權力調和更應高度謹慎,應奉行「極簡主義」。另外,蘇永欽也認同會中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的主張,陳清秀認為台灣正面臨民主危機,說到底的最重要原則就是如何讓「人民作主」,包括多數決、責任政治、民意政治都是範疇的一部份,權力最終應該要回歸到立法院,因為立院定期改選、反應不同區域的民意,更能精確反應民意。雲林科技大學法律系教授楊志傑則在會中質疑,憲法法庭受理執政黨各機關發起的釋憲以及做出暫時處份的合理性,蘇永欽也認同他的看法,但仍不免遺憾的說「火車已經開走」難以挽回。他表示,這次憲法法庭的判例,將是學界未來研究的重要教案,他也提醒法學界,不要事情過去了就忘記了,未來還得重頭再走一次,如此才能讓國家的主人(民眾)「更為警覺」,也就不會讓執掌權力者動輒放肆。
預言憲法法庭今暫時處分? 吳崢急澄清:各方都有類似的推測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19日於廣播節目表示「搞不好今天下班前憲法法庭,可能有一個結果出來」,遭外界質疑民進黨掌控大法官的進度,吳崢下午緊急澄清表示,這是以過去大法官解釋或憲法法庭判決案例經驗,所做的推測,請勿做扭曲解讀。吳崢廣播節目討論「國會職權法案」釋憲案時提到,「也許今天下班前憲法法庭會有一個暫時處分的結果出來。」在主持人追問下,吳崢解釋,該消息是一些法學界的朋友提供給他的。此話一出,引起外界質疑,是否民進黨完全掌握憲法法庭。廣播節目主持人黃揚明說,「吳崢感覺是說溜嘴了。如果憲法法庭今天下班前做出暫時處分的裁定,那麼就坐實了憲法法庭是民進黨開的。」時事評論員「歷史哥」李易修也酸說,「法界的朋友多認識一些,民進黨發言人消息真靈通。」吳崢表示,國民黨翁曉玲委員也曾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我推測國會改革法是否違憲,最快9月初就有結果,至於該法案的暫時處分恐怕更快,不是本週就是下週」,由此可見,各方都有類似的推測。吳崢強調,「憲法法庭有非常嚴謹的機制與程序,我們的態度就是完全且絕對尊重。」
總統提釋憲案非首例 黃揚明:陳水扁才是
總統賴清德24日在總統府敞廳針對「國會改革法案」,宣布將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引起外界討論。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表示,前總統陳水扁過去在總統任內,曾針對2003年修憲生效前的大法官缺額任命是否須經立法院同意聲請釋憲。 黃揚明表示,賴清德以總統身份提出釋憲案,是民選總統中繼前總統陳水扁以後的第二位。他說,前總統陳水扁過去在總統任內,曾在2002年3月針對2003年修憲生效前的大法官缺額任命是否須經立法院同意聲請釋憲,大法官做出釋字第541號解釋文。黃揚明指出,陳水扁還曾在2007年1月針對國務機要費案爆發後,他能否享有憲法「不受刑事上之訴究」及對國家機密的特權聲請釋憲,大法官做出釋字第627號解釋文。黃揚明說,而前總統馬英九曾在2009年5月與五院正副院長座談時表態,儘管憲法規定總統有調解院際紛爭的權限,但憲法學界長期以來認為總統並無此權力基礎,不適合扮演這個角色,解決院際爭議比較好的做法就是聲請釋憲,他也覺得這是比較好的做法。不過,馬英九任內並未以總統身份聲請釋憲。
新下家出爐! 林飛帆國安會、副秘何志偉任府副秘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14日公布新任人事案,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由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委,至於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方面,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部分,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
正副總統交接小組公布新任人事! 何志偉接任總統府副秘書長
第16任總統副總統交接小組今天公布新任人事案,國安會諮詢委員由現任諮詢委員傅棟成、黃曙光留任;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黃重諺、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馬永成、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候任諮詢委員。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劉得金留任,前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候任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留任,前立委何志偉候任總統府副祕書長;總統府發言人由前三立主播、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以及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李問接任;國史館館長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交接小組表示,張惇涵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蔡英文總統辦公室主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處長等職,熟稔總統府事務,並長期襄助總統、副總統諸項業務;何志偉曾任立法委員、台北市議員,並多次擔任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委員,推動國防自主、加強國防戰備,戮力推動跨黨派國會外交事務,為立法院跨黨派外交聯盟重要幹部。此外,候任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為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曾為三立電視主播、《台灣亮起來》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足踏五大洲製作國際新聞專題《消失的國界》,主持多場大型活動,包括兩屆總統府國慶大典。二十年新聞資歷,多次入圍、榮獲知名獎項如吳舜文報導獎、現代財經新聞獎、文創產業報導獎等。李問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國際部主任、發言人,並曾任職《台北時報》記者。國史館由現任館長陳儀深留任,陳儀深長年專精史學,出身中研院史學研究員,曾任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以及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系兼任副教授,研究領域遍及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台灣戰後時期政治史、二二八事件史、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研究等。國安會諮詢委員方面,傅棟成為現任諮詢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碩士,曾任海基會副董事長、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經濟處處長等職,在兩岸議題方面有深厚背景及經歷;黃曙光為現任諮詢委員,曾擔任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是國造潛艦的重要推手,曾任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海軍司令部司令、海軍艦隊指揮部指揮官等職,具專業國防背景;黃重諺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曾任總統府發言人、民進黨中央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青年部主任、新聞輿情部主任等職,深耕國安戰略溝通領域。馬永成曾任上報副社長,總統府副秘書長、總統府機要秘書、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等職;李育杰為中研院資訊研究所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曾任NSTC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副執行秘書、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等職,深具科技、資安等專業領域背景。姜皇池為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國際法法學博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專精國際公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組織法與國際海洋法等,出版多本著作、發表多篇論文,專業背景無人出其右,為法學界中翹楚。國安會人事方面,徐斯儉為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等,歷練完整豐富,熟諳外交、兩岸政治等事宜;劉得金畢業於陸軍軍官學校、美國國防大學國防產業學院國家資源戰略碩士,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陸軍副司令、陸軍第八軍團指揮官等,學經歷豐厚,熟稔國際軍事事務與分析;林飛帆為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前民進黨副秘書長。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期間,負責國際事務、中國政策、政策協調等工作,熟稔國際政治與關係、台灣國家安全,過去曾多次赴不同國家,與各國政府、智庫針對台海與國際局勢進行交流,如前往印度「瑞辛納對話」(Raisina Dialogue)論壇、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參與研究,同時至今仍與各國民主運動者,如香港行動者、東南亞公民社會與歐美人權工作組織等保持高度交流與合作。交接小組表示,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盼借重兩位總統府副秘書長、發言人的完整歷練與專業,襄助總統府秘書長推動各項業務,並持續與社會溝通,即時向國人說明總統府相關政策與事務。另,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十分重視國家安全事務,盼兼具豐厚資歷與專業能力的國安會整體團隊,持續襄助總統、副總統推動各項國防、外交、兩岸等重大政策。
終審奇譚2/審判路上貴人多 宣示研閱裁判書讓法官炸鍋
61歲的新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吳東都,最長可當8年多的院長,創下近年來最年輕終審法院院長記錄,甚至有法界人士預測,明年總統換人、司法正副院長許宗力、蔡烱燉任期屆滿後,吳可能是新任司法院副院長的熱門人選。不過相較於同輩份的審判界人士,吳的行政歷練較少,且行政法院系統的法官人數少、圈子小,一般民眾也較為陌生,為何吳能在同儕中脫穎而出,外界都十分好奇。有法界人士指出,吳東都能上位與他的「血統」有不小關係,首先,他具有台大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台灣行政法學界宗師、前司法院長翁岳生,翁岳生從1972年蔣中正總統時代就當大法官,歷經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等4位總統,李登輝及翁的昔日學生陳水扁,兩位總統都提名任命翁為司法院長,在司法界資歷無人能及。前司法院長翁岳生(右)曾獲前總統李登輝(左)頒贈勳章。(圖/報系資料照)至於現任司法院長許宗力,則在台大早吳東都幾屆畢業、且同為翁門子弟,這點許宗力在10月25日最高行政法院院長交接典禮時就曾公開表態,因此在恩師和學長的加持下,再加上吳自身的努力,想不紅也難。另外,吳東都的審判生涯還有一個貴人,就是曾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的前大法官彭鳳至,當初吳調任最高行政法院辦事時,在彭的大力支持下,才順利成為最高行政法院的實任法官。2008年彭鳳至退休後淡出司法界,這次最高行政法院院長交接典禮也應邀出席,致詞時對吳東都讚譽有加,更顯示彭對吳的欣賞。司法院長許宗力(左站立者)與吳東都(右站立者)同為前司法院長翁岳生門生。(圖/黃威彬攝)至於未來總統大選,不管是賴清德當選、或是藍白合後能脫穎而出,其實對吳東都來說都沒差,如果是賴當選,賴在司法界的重要幕僚首推曾任法務部長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台大法律系出身的邱與吳系出同門,也是前司法院長翁岳生的學生。萬一藍白合當選正副總統,就不能忘記彭鳳至的夫婿蘇永欽,是馬英九政府時代的前司法院副院長,一樣對司法界人事案有不小影響力。不過吳東都的致命傷則是其執拗的個性,以及凡事都要拚輸贏的行事作風。在審判事務上,他面對不同意見常常爭得面紅耳赤,也讓不少司法界人士相當擔心,未來最高行政法院在他的領導下,可能成為一言堂的「首長式」體制。吳東都在院長交接典禮上宣示要運用職務監督權,落實事後研閱法官裁判書,但不少法官認為吳的說法已嚴重傷害最高行政法院,如果身為終審法院的最高行政法院法官不適任到需要新任院長公開鞭策,顯示從他的恩師翁岳生到師兄許宗力,長達20餘年來推動的司法改革一敗塗地。但如果只是極少數法官審判品質不佳,就不該冒著引起寒蟬效應的風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似乎法官都要採取他的法律見解,職務評定才能過關。另外,吳東都在交接典禮上還強調「我也許走得快,但我想要和大家一起走,這樣可以走得更穩健、更遠」。也被不少普通法院的法官,認為他太狂妄!雖然也有法官緩頰,認為這是他一貫的風格;有法界人士則想以康有為贈吳佩孚的對聯送給他:「好問則裕、自用則小,雖周公之才美、使驕吝不足觀矣;聞過則喜、見善則拜,若諸葛之公明、能集思庶廣益焉。」
終審奇譚1/《司法周刊》弄錯院長名字 吳東都不是法界第一人選?
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吳東都今年10月25日從前任院長「第一表姊夫」吳明鴻手上接下院長印信,象徵一個新的時代開始。61歲的吳東都是目前最年輕的終審法院院長,他還是行政法院從一級一審改制後,第一批轉任的行政法官,不過近來法學界流傳一份司法院發行的《司法周刊》,第一版右上方的「本期摘要」竟誤寫成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由「侯東昇接任」,嚇壞不少法界人士。據司法院官網記載,司法周刊設於司法院內,1981年3月29日由時任司法院長黃少谷發行創刊號,係以弘揚法治精神、改進司法業務、交換法律意見、普及法律常識為宗旨。司法周刊於每周5出刊,全年51期,每期出刊1張4版,第1版為重要司法新聞,不料10月20日出刊第1版的「本期摘要」,竟誤植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院長侯東昇接任,法界人士議論紛紛。司法院發行的《司法周刊》提要中竟誤植最高行政法院新任院長為侯東昇,引起法界議論。(圖/讀者提供)有法官指出,《司法周刊》已創立43年,等於是司法院的「機關報」,竟發生誤植新任院長姓名一事,對象還是終審法院院長,實在不可思議。另有法律學者表示,甫卸任的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吳明鴻退休前,法界都知道他的職缺有「兩強爭霸」,一位是現任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院長侯東昇,另一位就是日前勝出的吳東都,吳當時是最高行政法院第1庭庭長,兩方都希望爭取司法院長許宗力的青睞,「戰況相當激烈」。一位熟悉行政法院系統的學者指出,當時不少法界人士認為,66歲的侯東昇在司法界資歷完整,歷任台北地院、高等法院法官,在行政法院系統則當過北高行、最高行政法院法官或庭長,如果由他先接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4年後再交棒給吳東都,到時吳還有5年任期,應該是較能兼顧司法倫理和經驗傳承的穩健措施。台北高等行法院院長侯東昇,原是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的熱門人選。(圖/翻攝網路、本刊合成)此外,吳東都曾為最高行政法院最年輕的庭長,當時司法院長許宗力任命他時,曾引起最高行政法院資深法官群起反彈,不少資深法官甚至提早退休抗議,在司法界造成不小風波。因此許多法界人士認為,讓侯東昇接下這任的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或許是穩定最高行政法院人事的首選。有學者懷疑,會不會這個想法連司法院內部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在預作《司法周刊》2179期的版面時,才會寫成由侯東昇接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不料最後「豬羊變色」,導致編輯們更改內容時一時疏忽漏了檢視「本期摘要」欄,才會發生這個糗事。
尤伯祥遭質疑教唆串證 司改會力挺還說他唯一適任大法官
總統府日前公布大法官被提名人名單後風波不斷,被提名人之一的民間司改會出身的律師尤伯祥,遭曾經起訴和審判前雲林縣長張榮味林內焚化爐貪污案的檢察官蔡啟文、審判長康樹正指控,認為尤涉嫌教唆證人偽證,連民進黨雲林縣籍的立委蘇治芬也質疑尤。不過民間司改會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大法官被提名人評鑑報告,反而認為尤伯祥是唯一適任大法官職務者,引起司法界和法學界側目。總統府提名大法官人選4人名單,分別是: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最高法院刑事庭審判長蔡彩貞、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忠五,以及民間司改會出身的律師尤伯祥。不少司法官和法學教授聞訊後,對於尤伯祥被提名為大法官,詫異萬分。民間司改會等團體組成的「民間監督司法院大法官人選聯盟」在記者會指稱:尤伯祥是位得以期待,堅持憲政理念、擁護人民基本權利,得以專業而富「憲法熱誠」的,執行憲法所付託予大法官之核心任務的適當人選。不論品德操守、憲政人權理念、學識及專業能力等各面向的檢視,都足以通往此結論,應適任大法官職務。另兩位大法官被提名人朱富美和陳忠五,民間司改會等團體認為兩人品德操守、學養、專業與品格,並無不適任大法官職務。至於蔡彩貞則被司改會認為是唯一一位不適任大法官職務者,指她在學識及專業能力部分,缺乏對社會多元面向的關懷與論述能力,不具備大法官所應有的格局、視野與廣博學識能力。總統府5月30日公布尤伯祥等4名大法官被提名人選,尤伯祥遭外界質疑適任性,隔天尤伯祥等4人發表共同聲明表示尊重,但拒絕在立法院行使審查與同意權前對外表示意見。尤伯祥等4人聲稱為尊重立法院依憲法增修條文行使對大法官被提名人之審查與同意權,在接受立法院審查前,未便對外表示意見。
「史上最慓悍打房」三大爭議涉及違憲 法學界狂轟平均地權條例修法
內政部強力主導修法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尚未出爐,但法學界已餘波盪漾,多位學者專家認為爭議最大的修法重點,包括:禁止私法人買房、禁止預售屋轉售讓與、炒房者處以最高5,000萬元高額行政罰等,三者都涉及違憲,遭到多位法學界學者專家狂轟。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呂丁旺今(8)日在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謝哲勝主持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合憲性審查研討會」中,針對私法人購買住宅原則禁止例外許可且限制轉讓年限指出,這次修法禁止私法人買房採「原則禁止、例外許可」,爭議非常大,涉及違憲,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立法。呂丁旺表示,此次修法禁止私法人買房,若公布實施,將造成系統性風險,首先,會衍生公務員貪瀆風險,第二,更超出行政審查合理負擔,1年365天扣掉假日後的工作天,教公務員1天能審查幾件,「本來私法不動產的買賣,弄到最後變成公法審查,靠么!這樣下去房地產市場一定蕭條,最後誰受害,大家都得承擔代價!」建議應改採「原則許可、例外禁止」較合理。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系主任及教授許義寶指出,限制私法人買房,造成自然人、法人權利不對等,是違反平等權;禁止買房是違憲;在憲法第23條,則是違反立法比例原則;審查許可制的行政裁量權,給予空白授權,為粗糙的不完整政策,因此上述四大理由,支持並肯定呂丁旺的見解,認定採「原則許可、例外禁止」原則。對於禁止預售屋轉售讓與、違反者最高處以300萬元方面,台灣法學基金會副董事長、真理大學教授林家祺表示,母法罰則缺乏授權目的、範圍、內容的明確授權,顯然不符合憲法依法律限制人民之法律保留及明確性原則,有違憲疑慮;其次,這是我國首度以立法方式,禁止並處罰人民合法移轉財產,並直接以立法介入私人的私法自治領域,在尚未採取抑制不動產炒作的三大政策工具之前,就逕行採取禁止轉讓的終極手段,已不符合憲法23條的比例原則。林家祺主張,雖然有例外條款,但將徒增行政機關的查核、提高其審查困難度,增加行政機關的行政負擔。建議不應以禁止人民轉讓交易並課以巨額罰款的裁罰方式,來達到抑制不動產不當炒作,而是採取融資、租稅、資訊透明公開三大工具,來達到壓抑炒作的目的。對炒房者處以最高5,000萬元罰款,雲林科技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楊智傑表示, 法律應該要保護人民,但本次修法對「炒房」的定義,仍然沒有明確標準、缺乏預見性,民眾不知道該怎麼遵守;甚言之再用重罰以及可以不負責任的檢舉制度,更是侵害人權、造成胡亂檢舉,徒惹不動產交易更多糾紛。再者,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讓地方主管機關有高達5000萬的裁罰權。且地方主管機關並無法建立清楚的調查、行政起訴、審議的內部分工,也不熟悉聽證式的案件裁決程序。中央主管機關目前看起來也沒有要制訂一個清楚合比例的裁罰基準。楊智傑表示,在母法欠缺各項配套下,未來處以5,000萬元裁罰權若交由地方主管機關,則屬違憲設計,恐有濫權之虞。在此情況下,應還是交由內部程序制衡,並回歸到保障較為完整的公平會,依公平交易法,管理炒房行為,才符合人權保障。
台開12/7可出財報?小股東發冊子聲援 邱于芸:我還活著可以說金鑰故事
台開董事長邱于芸今天(1日)在一場法律研討會現身說法公司經營權之亂,她感性並篤定地說,「我還活著在這裡,跟大家說活著的故事,12月7日財報就會出來,台開是一家從省政府時期屬於台灣人的公司,我的責任就是做好交給下一代。」當代法律雜誌、公司治理專業人員協會今天舉辦「從同開、台開之亂」看我國公司法制改革之契機-「論公司印鑑、重大訊息金鑰被盜實務運作困境」研討會,邀請到《公司法》權威學者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方嘉麟、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郭大維、中華獨立董事協會理事長駱秉寬等分享看法。其中,因傳出跳票等爭議、無法出具財報而於8月4日遭證交所勒令下市的台開(2841),一度引爆「父女之爭」(邱復生、邱于芸)的公司經營權之爭而為社會焦點,邱于芸力拼「台開要重返榮耀」,受邀於研討會中分享自身經驗,獲得法學界共鳴。場外則有台開小股民後援會、台開股東聯誼會散發聲援刊物,內容多達33頁,力挺邱于芸能夠在12月7日完成財報,刊物封底還印製「翻過山就是新天堂」邀請大家造訪花蓮新天堂樂園。邱于芸今天與財務處副總經理黃茂基出席研討會,了解公司治理相關法律規定。邱于芸說,台開集團旗下遍布全省到金門多達22家公司、158個銀行帳號,光是在公司印鑑變更,即需依照不同縣市政府規定辦理,而因此有了時間差,再加上到銀行辦理帳號變更等,才能開始處理債務協商等事宜,導致有些公司無法開發票非營業中,有的則是還可以播放電影營業。根據台開小股民後援X台開股東聯誼會聯合發行的台開危機大事記,邱于芸在2021年9月7日就任台開董事長之前,台開集團存款僅有547萬元,民間借貸5.3億元,未付工程款2億元,應付未付款則達1.4億元;而在邱于芸就任前夕台開跳票5000萬元。邱于芸則細數2022年1月26日以來,先是她明明在公司工作中,下午六點多即遭公司違法逕發重訊以法人改派為由,解任她的董事長職務,接著公司的主機、伺服器、帳冊、重訊金鑰(公司大章、印鑑章)、銀行帳號等遭人霸占而公司運作也因此癱瘓等過程。「2010年我從英國回到台灣之前,在倫敦政經學院、劍橋大學混了20多年,沒想到回台灣參與上市公司經營看到的財報、股東會竟是與所了解的企業經營學完全不同,現在也是一路走來邊走邊學,非常感謝許多專家前輩給予的寶貴建議」邱于芸感性地說。邱于芸也話鋒一轉,「非常希望政府主管機關能也有擔當與責任,糾正違反公司治理的扭曲惡象。」
商業法院滿周歲了 當代法律雜誌明與法學界、律師界合辦研討會
司法院為落實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全民信賴公正專業的司法」決議,2019年提出《商業事件審理法》草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於2020年1月15日公布,《商業事件審理法》和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自2021年7月1日施行成立,迄今已滿週年。當代法律雜誌與政治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學中心明天(9月2日)起共同主辦研討會,針對《商業事件審理法》和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相關法律問題提出討論和建言。明天研討會將有司法院民事廳長周玫芳、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方嘉麟做開幕致詞,並由政治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學中心周振鋒主任、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陳盈如副教授,分別從「商業法院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裁定評析-以股東會召集權行使案件為中心」、股份收買請求權「公平價格」裁定-案件回顧與商業法院未來展望來做報告,兩場報告分別由方嘉麟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王文宇教授主持。此外還有台北大學法律學院陳彥良教授、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暨當代法律雜誌副總編輯蔡鐘慶助理教授、萬國法律事務所陳鵬光合夥律師,政治大學法學院朱德芳教授、當代法律雜誌社長暨建業法律事務所所長王晨桓主持律師、正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羅裕民合夥會計師與談,並由當代法律雜誌法律顧問暨萬國法律事務所黃帥升資深合夥律師做閉幕致詞。這次研討會協辦單位還包括:建業法律事務所、眾勤法律事務所、尚澄法律事務所、宏鑑法律事務所、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正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萬國法律事務所。
亞太低賣遠傳2/公司法權威方嘉麟力挺小股東 曾宛如、陳彥良黃金陣容「把關」
遠傳電信(4904)終將亞太電信(3682)娶進門,這樁併購喜事能否讓兩家公司股東們皆大歡喜,有待考驗。日前亞太電信小股東組成自救會向各單位陳情求助引起社會關注之外,三名公司法權威教授也異口同聲向CTWANT記者說,「這實在是太罕見的低賣企併案!」4月8日,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方嘉麟代表其亞太電信小股東的家人,委託知名的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寄發律師函給亞太電信,限期要求在15日股臨會前,應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合併案重要資訊。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方嘉麟表示,細讀遠傳亞太電信合併契約書,愈加覺得亞太過於委屈。(圖/黃耀徵攝)方嘉麟教授這回站出來為亞太小股東出聲,在法界引起一陣旋風,尤其是與她皆為熟稔《公司法》享譽的權威教授、參與公司法修法的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曾宛如,也接受CTWANT採訪聲援此事。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彥良也說,「去年看到光洋科公司經營權之爭,把重訊當留言板,隨時都可更改內容。如今看到亞太電信發布重大消息也有類似情況,像是揭露股東交通部代表對合併案的看法,恐怕是擔心董事會決議一旦有瑕疵,導致無效」。陳彥良曾為方嘉麟的學生,之前也參與公司法修法,隨著愈多學者專家關注此案發聲提出論述與分析,黃金級堅強陣容,震撼法學界與產業界。這不僅可助股東多加了解自身權益,還可將法律觀念推廣給更多民眾參與。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陳彥良則認為,鴻海的股東也應留意亞太遠傳合併案,了解換股比例價格是否會侵害其權益。(圖/李蕙璇攝)記者問起為何會引起他們的關注?「方嘉麟老師本來不知道老公有買亞太股票!」曾宛如教授跟CTWANT記者說,「看到新聞報導這案時,因為我們都不是亞太的股東,頂多只能未來寫文章當教材」。CTWANT調查,亞太電信小股東對於亞太同意的併購價格過低,感到疑慮又憤怒,因此氣得上網電子投票表達「反對」,卻反而可能喪失主張公司應給予合理的收購價格權益後,得知正確的法律規定後,紛紛趕緊撤銷電子投票的表決。此案也隨著方嘉麟教授站出來關切,讓法界人士更為注意;方嘉麟教授則說,「我是法律人,要積極實踐法律給予的行動主義」。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曾宛如提到,亞太電信董事長陳鵬今年2月初都還在媒體專訪時提到亞太營運正逐步改善,可能有誤導股東判斷價值之虞。(圖/黃威彬攝)「我們看到有網友竟呼籲亞太股東去投『反對票』,那會嚴重損及自身權益,就不能再對遠傳提出合理收買價訴求,也難以透過法院評斷」。方嘉麟說。兩位教授還說,「我國企併法對小股東很沒有保障,由於大股東股權集中,小股東人微言輕,蚍蜉不能撼樹,也應賦予應有的救濟權利;現在修法案已經送進立院,希望委員們能加速審查通過」。原來,政府當初設立企併法的時空背景,希望協助企業透過併購加速成長,因此規定「股東對於併購價格提出異議時,可以要求公司按當時公平價格收買股票」;若提出異議,「同時也就不能對併購案行使表決權」,不能行使表決權將使股東會開會時,在計算多數決時更容易通過併購案。這種設計對小股東之保障不足,因此,小股東若是認為價格不合理,反而不能行使表決權,因為一旦行使,就不符合要件,反而失去股份收買請求權。很多小股東可能並不清楚此點。政府已針對此相關規定提出修法。也就是說,亞太小股東如果同意遠傳收購亞太,但不接受折價收購,需給予合理更高一點價格時,應在股臨會前或是股臨會中,透過書面提出「異議」主張;若是在電子投票或出席股臨會投出反對票,等於是不贊成遠傳併購亞太,而不是對價格提出意見。
中福桃園廠房土地多組買家看上 獨董喊開股臨會再掀經營權戰
擁有50多年歷史的紡織廠中福,去年曾爆發經營權爭奪戰,當時公司派、市場派談和後,讓事情順利告一段落,未料雙方磨合才半年多,由市場派支持當選的獨董,近期竟宣布要召開股東臨時會,不禁讓人聯想,經營權爭奪戰的戲碼是否又要重演。根據中福上周的重訊,獨董高榮志將在4月22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其會議討論事項包括:確認中福去年8月3日股東會討論事項第六案決議處分範圍即為中壢廠房之六分之一,就中福出售福興公司股份交易案、購買福興公司台中不動產交易案選任檢查人,另外還要補選一席獨立董事。CTWANT調查,中福股臨會中要討論的中壢廠房土地之案,位於中壢中正路上,屬於丁種建築用地,可闢建工廠與附屬辦公室,由於距離桃園航空城約20分鐘車程,離高鐵桃園站青埔區也約10分鐘路程,加上面積達2.1萬坪,確實是許多亟欲在桃園增設生產線、物流中心等買家欲爭取的標的。這場股臨會雖然沒有全面改選的議案,卻悄悄點燃經營權之爭戰火。一名業界人士分析:「依法規定,股東常會必須在6月底前召開完畢,獨董在股東常會即將召開前用這些議題另外召開股臨會,恐怕是為了取得股東名冊而來。」該名人士指出,去年中福全面改選時,市場派在7席董監事中,拿下1席普董、1席獨董,在席次上看似位居弱勢,但已為日後搶奪經營權埋下伏筆,「因為獨董依法可以全面召開股臨會改選董監,一旦市場派增加持股,就有機會搏翻盤。這次由中福市場派發動的股臨會雖然沒有改選議題,但拿到股臨會召集權就能掌握到股東名冊,有利於往後徵求委託書,力拚再起。」「中福今年的股東常會也即將在6月召開,以獨董這次召集的股臨會討論事項來說,相關內容大可直接向董事會提案,之後放在常會上一併討論。為何要趕在常會前開股臨會討論,也讓外界議論中福董事會怎麼了。」至於這回宣布召集中福股臨會的獨董高榮志,當初不僅是在市場派支持下當選獨董,當選之前,還是中福市場派股東徐竚美的委任律師。根據中福重訊資料,去年3月17日,徐竚美曾對中福公司提起民事訴訟、定暫假處分等,其訴訟代理人就是高榮志,即與市場派股東有關係。事實上,這幾年由獨董召開股臨會進行全面改選,或解任不同陣營董事的案例層出不窮,像是永大、友訊、光洋科等,多可以看到「獨董」介入經營權之爭的身影,也開始讓上市櫃公司、法學界注意及討論,獨董的權力是否過大。據悉,在高榮志宣布召開中福的股臨會之前,這家原本鮮少被市場注目的公司,恰巧連續多日有多筆買盤敲進,自2月中開始,中福不僅多日出現漲停板,股價不到一個月還飆漲一倍,甚至一路飆破60元,創下歷史新高。「觀察主力進出狀況,這些交易都集中在幾個特定券商,很有可能是市場派正準備集結。」一名市場人士分析。眼見市場有人大量買進中福、推升公司股價,以創辦人家族為首的公司派卻笑不出來,擔心外人搶奪經營權的戲碼會再次重演,尤其,目前公司已交由二代經營,隨著家族後代開枝散葉,這次中福黃家姊弟能否同心擊退市場派來勢洶洶的進攻,考驗著家族成員的智慧與決心。
拒判死刑2/法務部不執行死刑 律師痛批行政權獨大無異獨裁
最高法院從前年4月1日起,就以兩公約規定罪大惡極才能處死為藉口,拒判死刑,引發被害人家屬不滿,社會上也醞釀不滿情緒,與審判系統本是同根生的法務部不遑多讓,從前年4月2日起就未執行死刑。長期擔任重大刑案被害人家屬律師的謝智潔,痛批法務部無視法律未廢死,竟技術性延宕執行死刑,「與獨裁國家有何差別!」擔任湯景華殺人案被害人家屬律師的謝智潔指出,法律並未賦予法務部長拒簽死刑執行令的權力,就像總統也不能拒絕公布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一樣,因此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定讞,法務部就該執行,行政權沒有選擇的餘地。司法界和法學界也對最高法院、法務部「兄弟倆」處理死刑態度議論紛紛,認為院檢已朝實質廢除死刑邁進,怒指去年沒有任何一個死刑定讞判決,也沒執行任何死刑,堪稱「廢死元年」。廢死聯盟等團體經常到司法機關抗議執行死刑,已對政府的死刑政策造成一定影響。(圖/報系資料照)不少朝野立委面對全盤掌控行政、立法、司法優勢的民進黨政府行徑,顯得相當無奈,只好建議法務部採取「無期徒刑不得假釋」或「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等修法方向。不過法務部總是以逐步廢除死刑是從國民黨執政時代就開始的政策等理由推託,拒絕正面答覆。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曾在質詢時指出,若法官現在不太願意判死刑,法務部也不執行死刑,應在《刑法》增加「無期徒刑不得假釋」刑責,讓法官有另一種選擇。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指台灣絕大多數民意反對廢死,他建議可採折衷方案,《刑法》增加「終身監禁」條文,不過法務部長蔡清祥則回應,這樣會使監所教化產生很大的問題,因此要多方考慮。諷刺的是,蔡清祥雖說無期徒刑不得假釋會影響監所囚情和教化,卻無視全台監所還有38個死刑定讞犯排隊等候執行,不少死刑定讞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讓監所人員每天戰戰兢兢、擔心他們想不開。以61歲死刑犯鄭武松為例,至今關押監所已19年,多次投書法務部和媒體,一心求死卻不可得,他痛批司法人員比殺人犯還殘忍。鄭武松是在2002年11月間殺害前妻和陳姓男子獲判死刑定讞。法務部長蔡清祥認為逐步廢除死刑是一貫政策,但對監所38名待決死刑犯仍無解決之道。(圖/本刊資料照)鄭武松曾表示,自己「早已什麼都沒有了,緊彈彈,卡歸氣(台語,快打幾槍,一了百了)。」還形容自己「每天像被人拿刀凌遲,生不如死」、「對我呼求不理睬的司法人員,比殺人犯還殘忍」等語。近年來死刑定讞犯裡少數求死成功的是李宏基,李男長年家暴遭判刑11個月定讞,不滿妻子陳芯驊打贏離婚官司,出獄後,在2014年4月間持刀刺死前妻陳女,又讓女兒服食安眠藥致死,獲判死刑定讞,李宏基一心求死,不願接受廢死聯盟協助,法務部終於在2018年8月31日執行死刑。
法學的眼淚1/老牌法學雜誌驚傳倒閉 員工訂戶求償無門
1999年創立的台灣本土最老牌法學雜誌「台灣法學雜誌」,因為內容及深度詳實,在眾多法學雜誌中獨樹一格,許多資深司法官、司法機關、大學法律系所、各大圖書館,都是長期忠實訂戶,但日前驚傳歇業,員工和訂戶求償無門,法界為之愕然,法院和北市府勞動局均已介入處理。「台灣法學雜誌」創刊後數度易主,最後由法學期刊界名人田金益接手,不料田男去年9月17日罹癌過世後,財務日益困難,社內多名股東均無人願意接手,終於走上倒閉之路。「台灣法學雜誌好像倒了!」法學界7月起耳語不斷,本來每月固定發行的「台灣法學雜誌」,6月14日在臉書官網登出端午節出刊訊息後,從此彷彿人間蒸發,官網無人管理,不少訂戶留言抱怨等了兩個多月的雜誌,都「中元節了」仍音訊渺茫,社方也未回應留言,辦公室無人接聽電話,發行超過20年的雜誌竟成夢境一場!訂戶「Ann Lee」在臉書留言指出:上司法網站看了近期裁判書,雜誌社從今年6月就開始房租欠繳,還積欠了員工薪資、水電費等,現已停止營業且無員工上班,而公司法定代理人去年9月就過世,房東、員工聲請一堆支付命令都拿不到錢了,「我們這些訂戶約莫也是涼了!」另位臉友「周周」也抱怨,白天上班時間打公司電話接總機也沒人接,另一位臉友「Anthony Chang」留言附和,指公司的臉書、email、電話都沒人回應,狀況真的不樂觀!記者數次致電台灣法學雜誌社,一樣無人接聽。「台灣法學雜誌社」位於台北市武昌街「慶昌大樓」5樓,現已鐵門深鎖、人去樓空。(圖/張文玠攝)記者實地走訪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武昌街的「台灣法學雜誌」社址,向一樓的保全伯伯說明來意,伯伯無奈地說:「雜誌社一、兩個月沒人來,辦公室大門都鎖上了」、「找不到人,連法院的信都退回了!」附近辦公室的律師事務所人員,則表示以前常看這本法學雜誌,還一邊搖頭、一邊說:「現在這樣,很遺憾!」「台灣法學雜誌」員工們,包括余姓行政副總編、陳姓辦公室主任、陳姓執行編輯等多位員工,已向台北地院聲請支付命令,希望社方能結清積欠薪資。據了解,員工欠薪問題,已逐步進入勞資調解和仲裁階段,員工希望盡速解決,但都表示不便受訪。此外,劉姓、閔姓房東也向法院遞狀陳述,指「台灣法學雜誌」社6月起就沒繳房租,連大樓管理費、清潔費、水電費都沒繳,希望法院盡速指派清算人處理債務問題。
法學的眼淚3/台灣法學雜誌命運多舛 靈魂人物田金益罹癌謝幕
台灣本土最老牌的法學雜誌「台灣法學雜誌」,1999年創刊至今,數度易主,最後由法學期刊界名人田金益接手,不料田男去年9月17日罹癌過世後,「台灣法學雜誌」撐了不到一年,今年7月驚傳無預警歇業,不少法學界人士除了婉惜,也希望有心人能接手經營下去。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的田金益,出身五南出版社編輯,他家境好、喜歡運動、點子又多,給人的感覺永遠是活力四射,接手「台灣法學雜誌」以來,除了持續提供法界的學術與實務發表園地,還與各大學法律系所和機關合作、共同舉辦座談會,希望透過學術和實務的結合,替政府和產業界找出一條可行的道路,雖然學術界對此有些不同聲音,但他的點子仍成為法學雜誌界一大特色。對於公共議題,「台灣法學雜誌」也不落人後,包括台灣對純網銀成立利弊、租賃專法的理論與架構、殺警案無罪判決等法學探討等論文,都看得到田金益希望透過雜誌經營者的身分,將法學與社會時事結合,搭起與民眾對話的橋樑。然而不知道是否過於投入工作,加上台灣法學雜誌界圈子小,雖然他有理念、有執行力,但財務方面似欠長期規劃,公司長期虧損下,田金益常自掏腰包,據傳還變賣房地產,設法發出員工薪資及老師稿費,龐大經營壓力和財務赤字,讓一向身強體健又熱愛運動的他,竟傳出罹癌。靠著毅力經常騎車健身,他想透過流汗養生,達到「維持生命信心度、心跳率,讓皮膚的過敏與疹子痊癒走向也更穩定」,此外,他還勤練太極拳和平甩功,只是多年經營雜誌社的操勞,已嚴重耗損了他的健康,去年2月15日,似乎是他在臉書最後一次更新照片和留言。2020年10月6日,田金益家屬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的告別式,致奠人潮不斷,代表他在法界的好人緣,親朋好友對他54歲英年早逝相當不捨,不少法律工作者私下表示,田金益過世後,除了放不下他最心愛的太太和家人,另外就是希望他奮鬥多年的「台灣法學雜誌」能有人接手,但這個願望可能很難實現了。今年6月出版的416期台灣法學雜誌竟成最後一期,法界都相當婉惜。(圖/項程鎮攝)
法學的眼淚4/「台灣法律人」接續傳承 辦「頂尖、有靈魂」的雜誌
台灣本土最老牌的法學雜誌「台灣法學雜誌」創刊22年後,今年7月無預警停刊,震驚法學界和司法界。據了解,曾有律師界人士向「台灣法學雜誌」股東們洽談接手,不料諸多因素而胎死腹中,後來這些律師界人士決定結合法學界教授自創品牌和團隊,想走出一條不同的法學雜誌之路。「就是學法律的『憨人』想試試看,這樣的理念怎樣在社會上實踐!」台大法律學院院長陳聰富今年4月間,在校園偶遇參與創辦「台灣法律人」雜誌的萬國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黃帥升,關心地問黃:「聽說要辦新雜誌,很辛苦喔!」黃自嘲「憨人」回應,但心裡卻是暖暖的。據了解,去年傳出發刊20餘年的「台灣法學雜誌」社長田金益,因病長期休養後,不少律師界和法學界人士,非常關心這本老牌法學雜誌未來走向,各自透過管道,接觸「台灣法學雜誌」股東群想協助永續經營,不料竟都不了了之。曾任台中律師公會理事長林坤賢,是「台灣法律人」雜誌創辦人兼社長,強調這本雜誌會讓本土法學更有意義。(圖/翻攝臉書)各路洽談團隊中,較受矚目者首推台中律師公會前理事長林坤賢、萬國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等人最積極。據了解,林、黃兩位律師雙軌並行,一方面尋求接手「台灣法學雜誌」,同時不排除自創雜誌品牌,一切從頭開始。後來洽談中,發現彼此的理念、風格有落差,所以林、黃兩位律師考慮自組新團隊、朝新創雜誌路線前進,就在此時,新團隊期待已久的靈魂人物出現了,那就是在民法界頗負盛名的台大法律學院特聘教授陳忠五,經過多次懇談,團隊成員和陳忠五達成共識:「要辦就要辦一本法學界『頂尖的』、『有靈魂的』雜誌,不然就不要辦!」此外,陳忠五還為新雜誌「撩落去」,願意出面組成「編輯顧問群(教授團隊)」,但要求社方須絕對尊重「編輯顧問群」的專業,放心讓教授們主導議題,也就是要有百分百的授權,編輯內容不能受影響!陳忠五的提議,林坤賢、黃帥升完全贊成。林坤賢強調,他們負責募集資金,雖然辛苦,但會讓教授們無後顧之憂,同時也會愛惜羽毛、時時自我警惕,只要雜誌持續辦兩年,外界就會知道,創辦這本雜誌的目的,就是「要讓台灣的本土法學更有意義!」。而這本《台灣法律人》雜誌,今年7月15日起已正式以月刊形式創刊發行。「台灣法律人」創刊後,備受法學界期待,目前已出版3期,訂戶穩定成長。(圖/黃威彬攝)
癡女18年1/狂遭私密照轟炸 法學教授怒控女學生性騷擾
北部某國立大學法律系教授多年來著書立說,在法學界擁有崇高地位,其昔日女學生阿花(化名)卻長期幻想與該教授談戀愛,除在網路上編纂各種虛假情節外,近年還變本加厲,寄送不堪入目的求愛信件和私處特寫畫面給教授,性騷擾行徑長達18年,該教授近日決定不再忍耐,已向警局提出性騷擾申訴。本刊調查,阿花在2003年間是該名教授的學生,疑似在聽課過程中對教授暗生情愫,起初是瘋狂旁聽該教授的法學課,接著便開始在教授的腳踏車和研究室外放置小禮物,下課後還對教授如影隨形的跟蹤,舉止詭異還曾被教授形容為「貞子」。阿花從2003年開始愛上被害教授,並展開病態式追求,性騷擾行徑長達18年。(圖/翻攝PTT,已變色處理)據悉,阿花的行徑日益瘋狂後,所有研究生都團結起來保護老師的安全,學術象牙塔也因阿花病態示愛而充斥著諜對諜的詭異氣氛,她甚至潛入辦公室偷翻資料取得教授的住址,教授也因此要求校方開性平會處理。但當時的性平會竟先檢討被害人,詢問教授「你對她做了什麼,不然她怎麼會這樣?」此案最終則被以「尊重學生受教權」而不了了之,但阿花的父親見女兒逐漸失控而驚覺不對,最終選擇讓她退學,該名教授原以為人生最大禍害終於遠離,這卻只是噩夢的開始。阿花離開學校後並沒有放過教授,三不五時便在用戶超過百萬的PTT平台上發文向教授示愛,除多次公布教授全名,還編纂與教授戀愛的種種情節,稱教授是她的第3任男友,甚至幻想出對她心存惡意的「教授女友」,與教授開車撞她等荒謬劇情,此行為持續長達18年,至今仍未平歇。阿花三不五時就在用戶超過百萬的PTT平台上發文向教授示愛,除多次公布教授全名,還編纂與教授戀愛的種種情節。(圖/翻攝PTT)教授多年來選擇眼不見為淨,但退一步換來的並非海闊天空,而是阿花越發的變本加厲,她持續寄送內容不堪入目的信件外,日前更「加碼」附上私處特寫的影片跟照片,超級「刺眼」的畫面終於讓教授決定「無須再忍」,近日已向警局提出性騷擾申訴。「真的見識到有這麼邪惡下流卑鄙無恥的東西。」該教授原是名溫文爾雅的好好先生,但長期的騷擾行為讓他忍無可忍,他在臉書上怒痛罵阿花,並揭發阿花18年的荒謬行徑,更表示受害者至少有10名男性,如今只盼「惡靈退散」,還給他平靜生活。該教授被阿花騷擾18年後忍無可忍,近日向台北市警局提出性騷擾申訴,希望還給他平靜生活。(圖/周志龍攝)
法搜大戰1/法律版Google遭控侵權 法源怒控七法公司
以建構法律版Google搜尋資料庫竄起的「七法股份有限公司(Lawsnote)」,涉嫌侵權老牌法律資料庫業者「法源法律網」(法源)遭控違反《著作權法》,檢警今年8月4日大規模搜索七法公司(七法)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辦公室,查扣相關證物,並約談公司負責人和主管多人,雖然法源和七法都相當低調,但兩造互槓的消息仍讓法界議論。提到七法公司,不少律師界和法學界人士,都對其宣稱要建構「法律版Google搜尋」引擎和資料庫的口號印象深刻,台大農業化學系畢業的七法創辦人兼執行長郭榮彥(年約40歲),從一位專利工程師的法律素人,轉行改念法律並考上律師,到成立新創公司投入法律資料庫的創業過程,受到法律界矚目。七法創立於2016年,提供線上法學搜尋服務起家,挑戰稱霸台灣法律資料庫系統近20年的「法源法律網」,雖讓不少業界人士佩服郭榮彥的勇氣和膽識,不過也認為,司法界使用法源的法學資料查詢系統已行之有年,稍一不慎,可能就會產生侵害著作權疑慮,而這件事果然發生了。七法公司的官網(Lawsnote)搜尋引擎頁面,類似Google,符合該公司要建構法律版Google的訴求。(圖/翻攝自七法官網)今年8月4日,新北市刑大在新北地檢署指揮下,以七法涉嫌侵害法源著作權為由,前往七法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公司搜索,發現七法的搜尋引擎部分引用的資料,疑似直接連結到法源,且有的資料來源,可能直接「Copy」法源內容,已涉嫌侵害法源的「編輯著作權」。警方除了查扣七法涉嫌侵權的資料,並將郭榮彥等公司負責人及主管帶往警局製作筆錄。不料隔天8月5日,有媒體還以「客訴直送全員工,成立5年估值破億」為標題,登出專訪七法執行長郭榮彥的報導,檢警看了為之傻眼,懷疑相關報導可能在檢警搜索前已經採訪編輯完成,來不及撤稿,才讓報導出刊,也讓這起搜索扣押行動意外增添一段插曲。控告七法的法源成立於1991年,主要業務是建置「法學資料庫」、發行「法源法學資料查詢系統」,成立之初,以特殊的價格策略擊退老牌的「植根法律網」,司法機關大多與法源合作建置資料系統,使得法源的市占率獨占鰲頭,其靈魂人物吳紹興在法界有相當知名度。年約60歲的吳紹興畢業於文化大學法律系,在法界有相當知名度,由於他創辦的法源法律網,長期承包不少司法機關的法律資料庫系統,因此不少資深法界人士與他有交情,對他的印象都是熱情好客,有時會在應酬場合看到他的身影。資深法界人士指出,吳紹興的法源法律網,對於法律資料的更新和轉換,配合度高,收費算是合理,不會獅子大開口,因此司法院和法務部的法律資料庫系統長期由法源法律網承包,不是沒有原因的。七法公司共同創辦人郭榮彥(前排中)、謝旺叡(前排右二)、謝復雅(後排右二),與公司主管及員工合影。(圖/翻攝自七法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