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
」爺爺是歷史課本人物! ㄚ頭起底老公「王牌特務世家」
女星丫頭(詹子晴)與交往9年的男友王惟立(William),在2020年5月底登記結婚,婚後她也常常透過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她昨(27)日也在IG上發限時動態表示,王惟立有個「歷史課本人物」的爺爺,大方公開老公的驚人家世!丫頭昨天在IG限動貼出電視畫面截圖,原來是電視上正在播放「特務局長王魯翹」的專題節目,丫頭興奮的發文說:「是爺爺」。接著在下篇PO文解釋,「王惟立有一個歷史課本人物的爺爺,有一個警察之光的爸爸,還有一個娛樂圈小闆娘的老婆,上輩子一定做很多好事。」丫頭在IG限動大方分享,老公爺爺是「歷史課本人物」。(圖/翻攝自丫頭IG)丫頭在IG限動大方分享,老公爺爺是「歷史課本人物」。(圖/翻攝自丫頭IG)根據歷史記載,王魯翹是國民黨王牌特務,1936年奉戴笠之命,率人潛赴廣西梧州,暗殺反蔣人士王亞樵,也因此讓他在軍統局內聲名大噪,1939年也跟隨陳恭澍等人潛往越南河內刺殺汪精衛,可惜並未成功;1949年王魯翹也赴台擔任台北市警察局長,但不幸在1974年因車禍喪生。出道多年的丫頭,除了演藝事業之外,手上也擁有10多個副業,是演藝圈的「副業女王」,與愛情長跑9年的老公王惟立,於2020年登記結婚。王惟立曾在節目中透露,原本自己是個「不婚族」,但後來遇見ㄚ頭看見她對生活的踏實態度,於是決定與她攜手共度人生。ㄚ頭在昨天的限動中也自誇:「還有一個娛樂圈小闆娘的老婆。」笑虧老公上輩子一定做很多好事,大讚對方相當幸福。
瑾園保衛戰4/林子瑾後代隔空交火 異地重建成攻防焦點
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文化團體活動場所。建造瑾園的林子瑾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還曾在1921年蔣渭水等人發起「台灣文化協會」時,被推為議長,是當時台灣重量級的知識分子。不過林子瑾後代對於瑾園保存方式意見不一,目前還住在「瑾園」的林子瑾第三代林經堯與另兩位林子瑾後人林香吟、陳柏融投書本刊表示,「瑾園」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希望能原地保存。第一銀行在台灣光復後,一度成為瑾園的地主,瑾園原主人林子瑾第三代花鉅資買回。(圖/報系資料照)對此,同樣是林子瑾第三代的地主林先生夫婦表示,不曾反對文資保護,也沒說要拆屋,但對方一直以文資保護的名義,迴避無權占有土地的事實,「地價稅也是我們在繳!」至於瑾園建物保存方式,對方可遷移到其他土地重建,這也是最高行政法院建議的方式,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日前也做出釋字第813號解釋,認為《文資法》保存古蹟和歷史建築已侵害人民的財產權,應予修正和補償。林經堯等人指出,最高行政法院雖認定台中市政府審議瑾園為歷史建築程序有瑕疵,將全案發回台中高等行政法院,但未否定「瑾園」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至於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可考量讓瑾園「異地重建」,林經堯等人認為不宜,理由是台中市政府審議委員會反對,且「瑾園」所在的「大智路」以林子瑾的雅號「大智」為名,移地保存將減損其文化資產價值。不過台中市「大智路」是否以林子瑾的雅號命名存有爭議,根據台中市政府文化局的網站所載,「大智路」的命名屬於「吉言佳字」,只列出中山路、中正路、林森路、文心南路、文心路、美村路等是根據紀念性人物來命名。林經堯等人認為,「瑾園」土地在日據期間被帳房(土地管理人)趙金福趁著主人不在的機會,內神通外鬼賣掉,台灣光復後輾轉成為第一銀行所有,最後被另位林子瑾第三代買走,想拆掉瑾園賣地,可是後來歷經胡志強與林佳龍兩位市長期間多次審議,認為有保存必要,公告「瑾園」為歷史建築時,保留超過60%以上面臨大智路的土地給另位林子瑾第三代,價值超過2億元以上。由於林子瑾與推翻滿清的黃興、北洋軍閥吳佩孚都有交情,也當過吳佩孚、閻錫山的法政顧問,但日本佔領北京時期,卻做過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使得林子瑾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忠奸之辨,引起史家關注。林經堯等人則認為,並無任何文獻記載林子瑾擔任過汪精衛政權的官職,而抗戰期間日本人想透過林子瑾找北洋軍閥吳佩孚出山,不是林子瑾主動牽線。至於日本佔領北京期間,林子瑾雖曾任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但僅3個月即離職。
瑾園保衛戰3/身分多變的林子瑾 一生就是半部中國與台灣近代史
瑾園的原址保存問題,因瑾園主人林子瑾後代與台中市文化局的官司,意外引起外界對瑾園主人林子瑾的好奇。林子瑾的一生,可說是半部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其複雜多變的生活經歷和感情世界,參雜自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以來,台灣人與異族日本人既對抗又合作的民族情結與恩怨情仇。位於台中市東區的「瑾園」建於1911年,是日據時期「櫟社」、「台灣文社」等重要文化團體活動場所,也是「台灣議會」之父、霧峰林家掌門人林獻堂的姻親林子瑾的故居,如今其後代子孫正為爭回祖產而與台中市府對簿公堂。1878年出生的林子瑾,父親是福建漳州來台行醫的清朝秀才林染春,母親是台中望族吳鸞旂的長姐吳幸元,在父母的教導下,幼年的林子瑾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18歲眼見腐敗的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官民組成的「台灣民主國」無法與日軍對抗,悲憤寫下《詠黃虎旗詩》,鼓勵台灣人莫灰心喪志。在秀才父親林染春和私塾老師的教導下,林子瑾的漢學底子深厚,矢志振興漢學,1911年加入霧峰林家林俊堂、林幼春等人成立的櫟社,每逢春秋佳日,擊缽分箋、吟詩作對,後來瑾園也成為櫟社的聚會場所,同年林子瑾還與林獻堂、連橫等人接待保皇黨要角梁啟超,在梁的啟發下,林獻堂等人決定採取愛爾蘭模式,以議會路線、保護台人。 建造瑾園的林子瑾是台灣近代史名人,與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有親戚關係。(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堅持漢族傳統的林子瑾,雖在日本統治時期經商和炒股而致富,還擔任日本總督府的台中州評議員,仍不忘爭取台灣人的民主與自由,除了1921年加入蔣渭水等人發起的「台灣文化協會」,擔任議長,並積極參與林獻堂推動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並與林獻堂同赴東京請願。1923年底日本殖民政府大事搜捕「臺灣文化協會」幹部,隔年林子瑾避居北京,只在1937年返台奔母喪,1940年就返回北京,從此未能返台,也沒法再親炙他一手創建的瑾園。在大陸時期的林子瑾依然活耀,醉心於中國革命的他,與推翻滿清的黃興、北洋軍閥吳佩孚都有交情,據說他當過吳佩孚大帥府的僑務處長,也當過吳佩孚、閻錫山的法政顧問,以及日本佔領北京時期,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的參事。外傳抗戰期間,汪精衛政權想找吳佩孚出山,還曾透過關係找林子瑾牽線。外界不解的是,支持中國革命的林子瑾,不時與黃興等辛亥革命元勳吟詩唱和,卻當上了北洋軍閥的官,在台灣高舉民族大旗、矢志對抗日本侵略,後來卻加入辜顯榮發起的「公益會」,與他也曾加入的「台灣文化協會」對抗,在大陸還當過汪偽政權的官,宛如希臘神話中,複雜而多變的人面獅身「史芬克斯(Sphinx)」,也讓他真實的面貌,增添幾分神秘色彩。 1911年清末保皇黨要角梁啟超來台參訪,林子瑾、林獻堂、連橫等櫟社成員接待合照。(圖/翻攝自開放的博物館網站)
張愛玲百歲冥誕!大陸仍有禁忌 Google首頁紅白玫瑰紀念
今年是作家張愛玲的百年誕辰紀念,Google首頁也來紀念這位奇女子,在搜尋引擎的位置可以看見一名女子穿著旗袍,旁邊還有綻放的紅玫瑰和白玫瑰圖案,而上海民間團體或書店還發起多場紀念活動,但幾乎沒有一場是由官方舉辦。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Google首頁也紀念這位奇女子。(圖/翻攝自Google 首頁)根據《中央社》引述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陳子善的回應表示,「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超乎我想像」。從9月下旬,上海各種和張愛玲相關的講座或活動約有10場,不過大陸至今仍未出版她被視為反共小說的「秧歌」和「赤地之戀」;另一個則是她的前夫胡蘭成。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陳子善。(圖/報系資料照)胡蘭成曾在汪精衛政府下擔任宣傳部次長等職務,北京視他為漢奸,陳子善表示,「如果張愛玲和胡蘭成沒什麼瓜葛,那情況可能不一樣」。71歲的陳子善研究張愛玲30多年,他整體評價大陸對張愛玲百年的紀念情況是,「不冷不熱,但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和張愛玲過世時相比」。陳子善認為,一個作家的百年能有這樣的紀念,在當下的中國大陸已經很了不起,尤其官方的《文匯報》和《澎湃新聞》都報導了有關張愛玲的研究文章和紀念活動。這之前,只有魯迅能有此盛況,而魯迅更多是學術界的紀念。除了上海有相關活動,張愛玲的母校香港大學也舉辦了「百年愛玲,人文港大」文獻展。國內文化界也推出相關紀念活動。作家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圖/報系資料照)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生,原名張煐,後來因為入學關係,母親以英文名Eileen譯音,因此易名愛玲,1995年9月她因為心血管疾病,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過世,享壽74歲。張愛玲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是經典,小說描述男女之情,總是一針見血,讓人回味無窮,經典名句包括,「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代表作品像是《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包括導演李安的《色戒》也是改編自張愛玲作品。
真的有斧頭幫!幫主被封「最強刺客」軍艦都敢炸 蔣介石恨到牙酸卻沒輒
相信有看過周星馳電影《功夫》的觀眾,一定都對片中的「斧頭幫」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民國初期的上海確實有斧頭幫存在,幫主王亞樵甚至被視為「民國第一殺手」。據悉,王亞樵不僅曾暗殺多名國民政府要人,還曾炸傷日本戰艦及多名日軍大將,甚至2度試圖行刺蔣中正,讓老總統恨到「假牙發酸」。王亞樵出生於安徽合肥磨店鄉,其父王蔭堂是一位醫生,他早年參加同盟會,武昌起義後曾與同鄉李元甫、王傳柱等人,在廬州舉事響應,起義失敗後亡命上海,在上海組織安徽人士成立同鄉會,以此為基礎踏入江湖,並於1921年創建斧頭幫;據悉,之所以命名為斧頭幫,是因為過去船上使用大量麻繩,水手人人帶小斧便於砍繩。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在江蘇軍閥齊燮元與浙江軍閥盧永祥的鬥爭中,王亞樵大力支持後者,並於1923年11月12日組織手下,刺殺了齊燮元任命的淞滬上海警察廳廳長徐國梁,成為轟動一時的刺殺案件,之後他接受盧的任命擔任浙江縱隊司令,其門生有後來的情報頭目戴笠、國軍將領胡宗南等。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盧永祥被被齊燮元和「笑面虎」孫傳芳打敗,王亞樵只好先後流亡廣東、香港,後來輾轉回到上海的他,不滿蔣介石在上海青幫協助下進行清黨,遂開始計畫在上海火車站刺殺時任財政部長宋子文,但未能成功,之後王亞樵又策劃在廬山刺殺蔣介石,因蔣戒備森嚴未果。王亞樵和他的得力手下。(圖/翻攝自微博)淞滬抗戰期間,王亞樵積極配合十九路軍抗戰,派水手攜水雷炸傷日艦「出雲號」,並於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園日本天皇誕辰慶典會場放置炸彈,炸死日本陸軍大將白川義則,並炸斷後任關東軍總司令的植田謙吉一條腿;1933年,王亞樵再度計畫暗殺蔣介石,但蔣並未現身,遂轉向汪精衛行刺。遭二度行刺未遂,蔣介石大為震怒,要求軍統局長戴笠緝拿王亞樵,逼得他只好逃到廣西梧州,讓軍統一時鞭長莫及;戴笠靈機一動,以10萬大洋買通王亞樵手下的妻子,要她將對方約出見面;王不疑有他前往赴約,一現身就遭埋伏的軍統特務亂槍打死,屍體更慘遭剝皮。蔣介石對王亞樵恨之入骨。(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原國民黨軍統骨幹沈醉曾經評論王亞樵,「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亞樵。蔣介石一提這個人,假牙就發酸;戴笠若是聽說這個人又露面了,第一個反應就是檢查門窗是否關好;而汪精衛的肋巴骨,硬是被『王亞樵』這三個字活活敲斷的。連上海灘黃金榮、杜月笙一類流氓泰斗遇上王亞樵,也得繞著道兒走。」
反送中持續抗議 14K參一腳痛毆民眾
【記者/梁佑全】香港「反送中」21日舉行爭民主遊行,但從傍晚開始,在元朗聚集了大量穿白衫人士,總數約為三百多人,分別聚集在不同區,但都會在手腕上繫紅絲帶,口呼「保衛元朗」、「保衛家園」的口號,攻擊穿黑衫的示威民眾。消息人士告訴本刊,這群穿白衣的鬧事份子,正是香港知名黑幫「14K」。14K屬香港「三合會」系統,前身為汪精衛政權扶植的「洪門五洲華僑總會」,1945年中國國民黨的軍統特務葛肇煌入駐位在廣州西關寶華路十四號的會址接管,故又被稱為「十四號」,目前在香港為數一數二的大型黑幫,武打明星「陳惠敏」等人都曾是幫會中的高層人員。直到21日晚上10點多,有多名目擊者以直播的方式,發現這群白衣人在地鐵站推打示威群眾,裡頭更喊出「沒穿白衣服的就打」,示威者僅能以雨傘來抵抗。當大批白衣人更衝入元朗站月台,手持木刀、棍棒,見人就打,不僅有乘客被打到頭破血流,還有許多記者遭到襲擊,連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也遭襲擊,被幾十名白衣人圍毆至嘴角流血。從直播片段可以看出,有白衣人衝入車廂用棍追打乘客,甚至有人下跪求饒,還是無法擋住這群白衣人的暴行。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當時有最少兩名軍裝警員亦身在毆打現場,也有受害者事後集結要去元朗警署或天水圍警署報案,但到現場發現,兩間警署的報案室均一度拉下鐵閘,此次遊行為何有黑幫介入,仍有待香港政府釐清。看更多↓↓特勤人員走私免稅菸 國安局長彭勝竹下台感謝捐髮助癌友 侯友宜自曝10天剪髮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