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傷害
」 癱瘓罵老公吼到燒聲!竟是「患1病」害婚姻危機 醫曝2徵兆要小心
罵老公「越來越大聲」竟是罹患1病!台中一名46歲婦人近年來與老公吵架時,不但越吵越大聲,甚至經常罵到「喉嚨沙啞」,子女們覺得有些不尋常,便帶婦人去醫院看診,沒想到竟被診斷出左耳中度聽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厚匡分享診間病例,透露台中一名婦人聽力逐漸衰退、耳鳴,不僅將電視音量越調越大聲,與老公爭吵時也越駡越大聲,且常常聽不清楚旁人說話,孩子見狀隨即帶她就醫,經檢查才發現,原來婦人是罹患「耳硬化症」。陳厚匡表示,聽力疾病「耳硬化症」(Otosclerosis)的好發族群為中年女性,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加上病程較為緩慢,因此容易被誤認成老化的正常現象,導致患者錯失最佳的黃金治療期。陳厚匡說明,耳硬化症是指,鐙骨周圍的緻密骨頭發生改變,導致骨質異常硬化,損壞聲音傳遞功能,最終釀成傳導性聽力障礙,並呼籲民眾,若發現自己講話越來越大聲或聽不清楚對方說話,這些徵兆都可能是聽力損失的警訊,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造成永久性傷害。陳厚匡也提醒,至於患者則建議,需長期追蹤和監測病況,因為除了另一耳有發病風險外,耳硬化症一旦蔓延至耳蝸內耳,恐將造成更嚴重的聽力損傷。
竹科工程師「8分鐘喝1公升調酒」 急性酒精中毒癱瘓大腦致死
25歲的竹科工程師張男昨(8日)上午被發現陳屍於台北市信義區ATT 4 Fun大樓地下2樓的廁所,事發當天曾參加附近酒吧的促銷活動。警方調查,張男事發當天在酒吧參加「1公升的眼淚」調酒促銷活動,短短8分鐘灌下1公升酒,其中包含300毫升冰塊、700毫升的調酒「斷魂百香果」,基底酒為伏特加。張男喝完後因身體不適獨自行走約200公尺走到ATT 4 Fun,2度進出廁所,就未曾再出來,直到上午,百貨晨班保全巡視時,意外被發現張男「僵坐馬桶」陳屍在廁所內,嚇得連忙報案求助。目前業者也已將「1公升的眼淚」促銷活動取消。檢方針對張男遺體進行相驗,初判張男是飲酒過量死亡,以致急性酒精中毒、或酒醉嘔吐引發氣管梗塞致死,仍有待法醫於明(10)日進一步解剖其遺體才能調查釐清。急性酒精中毒非常致命,南韓歌手朴寶藍今年4月11日飲酒後驟逝,享年30歲,死因也疑似是急性酒精中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指出,喝酒過量會造成酒精中毒,不僅傷腸胃、傷肝,還會導致死亡,由於酒精中毒者可能不自知,甚至失去知覺,旁人分辨徵兆給予正確協助非常重要,如沖冷水,喝咖啡或濃茶都是錯誤行為,也別放任昏睡不管,可能會出現呼吸或心跳停止。醫師表示,酒精會直接作用在大腦,酒精過量時會影響大腦機轉導致死亡。因為通常身體一個小時只能夠代謝一個酒精標準單位的酒精量,如果短時間喝下大量的酒,身體負荷不了,將使得酒精對身體造成傷害,可能會影響控制呼吸及心跳的神經系統,導致呼吸及心跳停止,造成死亡。另外,也會刺激胃部,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有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物塞住呼吸道而窒息,或者將嘔吐物吸入到肺裡面;同時也會使身體脫水,進而造成腦部的永久性傷害。發現有人酒精中毒時該怎麼做?醫師表示,試著讓他保持清醒並且坐著,避免被嘔吐物嗆到。不要讓他昏睡,注意嘔吐時有無被噎到。即使昏睡時,沒有再繼續喝酒,但血液裡的酒精濃度仍然會持續地升高;因為已經喝下的酒精還在腸胃持續吸收。放任朋友昏睡不管,可能會出現呼吸或心跳終止的情形。此外,酒精會造成嘔吐反射功能無法正常運作,若不清醒或無法自理時,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物嗆到。如果他有辦法喝水,請提供水飲用,避免身體脫水。不要喝咖啡或濃茶,酒精會使身體脫水,而咖啡或濃茶可能會使得脫水變得更加嚴重;嚴重脫水將導致腦部永久性的傷害。若醉倒,請讓他「側躺」,隨時確認呼吸道是暢通的。也要保暖,避免低溫。不要去沖冷水,酒精會降低體溫,導致體溫過低症狀。陪伴他監測身體症狀,若身體狀況沒有好轉,請馬上送醫治療。
要美不要命!少女掛車廂外美美擺拍 下秒「腦撞電線桿」摔落車外
泰國鐵路日前發生一起行車事故,一名19歲少女為了拍攝唯美影片,竟然將身體懸掛在車廂外,當她沉迷於在鏡頭前搔首弄姿時,遭路邊電線杆撞擊頭部,隨後脫力摔落月台。不幸中的大幸是,當時列車已經即將進站,車速並不快,因此撞擊沒有對少女的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綜合泰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5日下午,一班從南部那拉提瓦府(Narathiwat)雙溪哥樂(Sungai Kolok)駛往那空是貪瑪叻府(Nakhon Si Thammarat)的列車上。根據泰國國家鐵路局公布的影片,網路流傳的影片,一名19歲女乘客為了拍照來到行進中的車廂門口,隨即轉身將身體探出車廂外擺出姿勢,讓攝影師記錄下畫面。沒想到下一秒,少女的後腦勺就被側面迎來的電線杆狠狠砸中,讓她的腦袋都偏轉成誇張的90度。少女瞬間脫力,在車廂外掙扎了幾秒,隨即摔落月台。泰國國家鐵路局表示,少女事後被緊急送往附近的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頭部腫脹且有瘀傷,但大腦並未發生永久性的嚴重傷害。不過,泰國國家鐵路局(SRT)13日將整起事件的影片與經過公布在臉書,不僅嚴厲譴責了少女的行為可能造成殘疾或死亡,同時也鄭重警告,鐵路公司會以安全為最高目標提供乘客服務,但如果乘客自己主動做出這類危險行為,將會被驅逐下車。
爸媽公司春酒辦喝水比賽...國三生狂灌6000c.c冷泡茶 急性水中毒差點就傷腦
沒事多喝水,但也要適量!一名15歲國三男同學日前參加父母公司春酒聚餐,因餐會舉辦了喝水比賽,男同學為了獲得獎金,在短時間內喝下6000c.c.的茶水,順利贏得6000元獎金,但回家後馬上出現頭暈、嘔吐、抽搐等水中毒的症狀,緊急送醫搶救,所幸並無大礙。收治個案的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成人腎臟一天最多可排出18公升的尿液,因此,三小時內最好不要攝入超過2公升的水,而男同學在短短10分鐘內喝了6000c.c.的冷泡茶,身體無法及時排出過多的水分,茶水中缺乏電解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急性低血鈉引發神經症狀,屬於急性水中毒個案。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趙彥鈞表示,急性水中毒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心跳減慢、體溫降低、嗜睡、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腦內壓增高等,還好家長警覺性高,警急將男同學送醫,才免於對腦部造成永久性傷害,男同學已恢復健康順利出院,並表示,再也不敢喝水喝這麼急了。趙彥鈞指出,國外曾發生過家長逼迫孩童喝水,造成水中毒死亡的案例。丁瑋信呼籲,低血鈉可能造成病人腦部傷害的後遺症,就像溺水時,若缺氧時間過久,對腦部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要秉持「補水而非灌水」的原則,適當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但千萬不要因爲短時間過度飲水,而造成水中毒。
國三生喝水比賽嘔吐抽搐 急性中毒差點傷腦
多喝水真的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嗎?一名15歲國三男學生日前參加父母公司舉辦的春酒聚餐,餐會中的娛興節目舉辦喝水比賽,男孩在短短時間內喝了約6000C.C.的茶水,領到6000元現金獎,當天晚上返家後就出現頭暈、嘔吐、抽搐,送至馬偕兒童醫院急診時意識模糊,經緊急處置並轉至加護病房治療後才化險為夷,順利出院返家,由於搶救得宜,並未造成腦部永久性傷害。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男孩在餐會現場的活動中,短時間足足喝了餐廳6000C.C.的冷泡茶,喝的速度又急又快,當場領到獎金非常開心,由於開水與清淡的茶水中缺乏電解質,短時間內大量飲用,身體水分無法即時排出,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餐敘結束後不到5小時,凌晨因頭暈、嘔吐等神經學症狀送醫,急診抽血報告結果鈉離子偏低,屬於急性水中毒個案。丁瑋信表示,成人腎臟一天最多可排出18公升尿液,換算下來,3小時內最好不要飲用超過2公升的水,以這位小男童參加的活動,短短不到10多分鐘,已讓他的身體承擔不起,雖然沒有立即產生不適,但因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急性低血鈉導致男孩引發神經學症狀,所幸因家長警覺性高緊急送醫,男孩恢復情況良好順利出院,並且說「再也不敢這麼急的喝水了!」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趙彥鈞表示,急性水中毒的臨床表現為呼吸心跳減慢、體溫降低、嗜睡、頭痛、嘔吐,煩躁不安、腦內壓增高等,國外更曾發生過家長逼迫孩喝水造成水中毒死亡的案例。嚴重急性低血鈉可能造成病人腦部傷害的後遺症,就像溺水時,若缺氧時間過久,對腦部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名男孩經過加護病房的緊急處置與密切觀察,住院一天半後,意識才漸漸恢復。丁瑋信提醒,寶寶在4-6個月接受副食品之前不建議另外喝水,慢慢接觸副食品後,建議以寶寶體重每公斤一天攝取量約20C.C.為標準,由於水分也會來自於食物,仍應掌握「補水而非灌水」的原則,人體適當的補充水分有其必要,但切勿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以免導致體內鈉離子快速變化而造成水中毒。
男子腎結石4年發作3次! 醫授日喝「這飲品」有效減緩
根據統計指出,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患有腎結石,且男性好發率是女性的2倍以上。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透露,日前一名50多歲的大陸台商,4年內腎結石發作了3次,因為長期在國外無法回台拿藥,因此江守山就請對方每天喝1公升的檸檬水,持續5年至今未再復發。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上透露,他有一名病患是大陸台商,長期住在東莞的台商,偶爾才回台灣,在4年內腎結石復發了3次。而且因為腎結石堵住腎臟12小時就會對腎臟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該患者的腎功能也逐漸掉到60。不過江守山表示,因為患者長期不在台灣,無法固定回診拿藥,因此他便告訴對方,使用2顆檸檬泡成1000cc的檸檬水飲用,另外白開水也照常攝取。而患者照做後,追蹤至今近5年的時間,腎結石都沒有再復發,。對此江守山表示,由於檸檬本身有檸檬酸鉀可以避免結石的產生,而檸檬酸會直接與尿中的鈣結合,因此尿鈣就不易與尿中的草酸形成草酸鈣結晶,進而抑制結石的產生與生長。不過要是民眾患有腎結石,仍建議有任何問題須先積極就醫,與專業醫師討論,切勿擅自嘗試不明偏方。而他也指出,預防腎結石有5大要點:1. 每天水份攝取超過2500cc。2. 減少鈉攝取,因為鈉會將鈣帶入尿液中,所以高鈉飲食會導致尿中的含鈣量過多,易產生結石。3. 多攝入含鈣食物,降低尿液中的草酸鹽濃度,減少腎結石風險。4. 限制動物蛋白、避免食用太多紅肉,因為動物蛋白在代謝過程會製造尿鈣,增加結石的風險。5. 曾罹患結石的患者要避免高草酸食物,例如甜菜、菠菜、巧克力、堅果。
「OPENsi」尬舞台灣國手 陳治廷學Breaking為耍帥陳子輇鬧家庭革命
選秀節目《原子少年》出身、擅長街舞的男團「OPENsi」今出席街舞電影《舞力對決:地表撐霸》宣傳活動,與兩位Breaking國手蕭勝文ShowMilk、B-Girl Stitch楊采樺現場尬舞,並帶來新單曲《a little love》演出,吸引大批粉絲朝聖。為了慶祝街舞中的霹靂舞(Breaking)將首度進軍2024年巴黎奧運,《3D舞力對決》雙導演丹妮亞帕斯昆尼、麥斯吉華特別拍攝這部最新街舞電影《舞力對決:地表撐霸》。「OPENsi」成員黃威任、YY邱勝揚、陳治廷、陳子輇都相當期待這部電影,黃威任直呼:「看預告片的時候就已經從頭被炸到尾了!」YY說:「我高中在熱舞社的時候很喜歡看學長們B-boy Battle,每次秀招都覺得超帥的,都會跟著嗨!」「OPENsi」成員首跳新歌,成員們都擔心排練時被陳子輇(右二)踢到。(圖/趙文彬攝)聊到學街舞的甘苦談,跳Breaking出身的「OPENsi」成員陳子輇有感而發表示,Breaking需要花非常多時間與精力練習,更透露當初練Breaking曾鬧家庭革命,甚至造成永久運動傷害,「我以前都是跟著哥哥一起練習,為了想速成招式,常常自己亂練,練完也沒有收操的概念,導致腰部和手肘的永久性傷害。」當初家人對他跳Breaking這件事非常排斥,擔心他練舞造成身體負擔,抗爭了一段時間媽媽才慢慢接受,不過他也強調只要找專業的老師指導,基本上不會受傷。陳治廷則透露當初會接觸到Breaking的原因,「小時候看到網路上有人做單手跳這個招式,當時覺得太帥,怎麼有人類可以辦得到這件事!從那時候起,我立志將來一定要學會這個動作,後來高中時期如願接觸到Breaking,就此打開新世界。」對於霹靂舞明年將首度前進奧運,直呼相當感動,「看到自己喜歡的這項文化登上奧運這麼大的國際賽事,真的很感動,很期待看到世界各地厲害的B-boy彼此切磋精彩的對決。」蕭勝文ShowMilk(左)、B-Girl Stitch楊采樺現場尬舞。(圖/趙文彬攝)OPENsi今首次獻唱新歌《a little love》,黃威任、YY饒舌搭配陳子輇、陳治廷大跳Breaking,掀起全場尖叫聲。聊到這首舞曲排練過程最難的地方,他們表示雖然平常大家默契很好,實際上排舞走位的時候還是會被陳子輇踢到,他們笑虧:「B-Boy的腿應該是鋼鐵做的,而且子輇都是倒立暖身,不愧是地表撐霸,他連在舞蹈教室也要撐霸!」對此陳子輇無辜笑回:「其實我在練習的時候都沒有感覺,專注在對拍上,根本不知道有踢到人耶。」團員們表示新歌是一首很正向陽光的歌,「每個人難免都有低潮挫折期,如果大家可以把自己一點點的愛給對方的話,我相信就能帶給對方鼓勵的力量。」《舞力對決:地表撐霸》將於7月14日在台上映。
40多歲媽「泛視神經脊髓炎」一夜全癱 當心5大症狀警訊
4旬的怡芬數年前感到腰痠背痛、下腹部疼痛,某日更一夜全癱!做一連串檢查後,她確診為罕病「泛視神經脊髓炎」,不僅大小便不能自理,甚至每日劇痛難耐,一度想放棄生命。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表示,中樞神經疾病為終身疾病,需要長時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避免病情反覆發生,患者面對每年上百萬龐大醫藥費壓力沉重,呼籲健保給付新藥,讓更多病友持續接受有效的治療。泛視神經脊髓炎5大症狀視力惡化或視野缺陷肢體感覺刺痛肢體無力或癱瘓持續打嗝、莫名嘔吐感或嗜睡排尿不順或困難、失禁全台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約8百多人,女性占了93.9%。主因為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攻擊自身體內之中樞神經細胞,主要侵犯視神經、脊髓與大腦組織。若侵犯視神經,病人常於短時間內發生色盲、視力惡化、視野缺損、眼睛疼痛;如侵犯脊隨,輕則肢體麻痺疼痛,嚴重時大小便失禁、肢體無力或癱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若未妥善治療就會反覆發生永久性傷害,更可能導致生命中止。早期易被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羅榮昇說明,由於同屬中樞神經疾病,泛視神經脊髓炎早期容易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錯失黃金治療時期。兩疾患差別在於泛視神經脊髓炎經由藥物控制,可降低發作程度與頻率,可用藥物雖然少,但致死率低;而多發性硬化症發作進展恐會慢慢退化。針對治療泛視神經脊髓炎,可先使用類固醇藥物加免疫抑制劑,但若反覆發作恐為惡性,需進一步靠生物製劑加免疫抑制劑才能控制。新型生物製劑療效比起口服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有助於減少泛視神經脊髓炎復發,也較無白血球數下降或肝功能異常的副作用。8成患者接受新型生物製劑後,明顯改善整體生活、降低復發。怡芬在醫師協助治療下,接受新型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得到緩解,加上老公與女兒每天鼓勵復健,讓她從全身癱瘓到現在可自行走動,甚至打工、開車接送小孩,逐漸回歸原本的生活軌道。病友2大困境:經濟無法負擔治療、病情反覆發作然而,多數患者仍無接受新型生物製劑治療,怡芬老公無奈坦言:「住院及復健的醫療費將近百萬,只能四處去借貸。」羅榮昇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並非一次就能控制病情,而是需要長時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避免病情反覆發生。每月注射一次新型生物製劑耗費數十萬,須持續治療約半年才能看到顯著作用。根據時勢調查統計,病友家庭平均一年支付新型生物製劑費用,高達家庭總收入的3倍,價差破百萬!超過6成病友表示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境為「新型生物製劑沒有納入健保給付,經濟無法負擔」,以及「病情反覆發作」。尤其40歲以上、已婚或有小孩的女性病友比例高,一旦發病高達83.3%病友無法繼續就業,得中斷工作專心治療,造成家中經濟壓力,甚至有病友因而離婚。面對疾病反覆不定無法掌控、爭取新藥納入健保不易,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副理事長姚秀康喊話,疾病影響的不只是病友一個人,而是連動整個家庭,也會增加長期照護工作,期盼政府將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減輕病友經濟負擔,永續用藥不間斷,找回自己的人生正軌。
「這主食」比菜更容易壞掉! 醫師提醒「炒飯症候群」:恐終身洗腎
現代人常說隔夜菜不健康,但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經過研究發現,其實米飯比菜更容易壞掉,也更容易產生毒素。對此,江守山也分享自己曾經遇過的病例,一名30幾歲、腎功能不佳的男子,某天因吃到腐壞的米飯,嚴重腹痛、血壓驟降,險些洗腎。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表示,上述病例是全家一起誤食到腐敗的米飯,均食物中毒,「大家一起中獎」。而該男子本身腎功能差,雖然未達洗腎程度,但當天因食物中毒、嚴重腹痛,迷走神經太過興奮,導致血壓驟降,全身冒冷汗,出現所謂的「休克型低血壓」,當時收縮壓甚至來到62、舒張壓近40毫米汞柱。他表示,腎臟功能差者,若血壓急遽至該男子的數值,可以直接造成腎小管壞死、重創腎功能,嚴重恐要終身洗腎,「所以不要忽視拉肚子這個小病。」江守山補充,「國外也發生過很多次,就是都認為飯不會壞,尤其很多廚師都會教說,冰過或放過的老飯去炒,才會粒粒分明和好吃」,但米飯若腐敗其實很容易長出仙人掌桿菌,並產生「可抗熱」的內毒素,因此即便煮熟都還是無法消滅此菌,吃下去照常食物中毒、上吐下瀉,甚至腹部不適、血壓驟降、嚴重傷害腎臟血管,造成腎臟永久性傷害。所以江守山也再次提醒,飯絕對不是不會壞,「只是飯看起來比較乾燥,所以看不出來它已經壞掉」,民眾千萬別輕忽「炒飯症候群」食物中毒的風險,嚴重可能會造成腎臟等器官敗壞,慘淪終身洗腎。
猛喝發泡錠補維他命C!醫示警:恐釀腎結石 堵死12hr「不可能復原」
知名主持人于美人為了補充維他命C,曾大量喝下發泡錠水,沒想到竟長出多達108顆的腎結石,足足手術了6小時才全部清除。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透露,攝取過量的維他命C恐對腎臟造成危害,提醒高血壓患者及容易水腫的民眾,需要特別留意劑量。醫師江守山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維他命C具有美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等功效,是許多愛美女性不可或缺的保健食品,不過由於台灣藥廠都將維他命C製成「高劑量的發泡錠」,一錠可能內含1000、2000毫克,因此民眾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攝取過量。攝取過量維他命C恐導致嚴重腎結石。(圖/擷取自YouTube/健康好生活)江守山指出,攝取超過1公克的維他命C,容易導致草酸鹽結石沉澱,進而罹患腎結石,「腎臟被結石堵死12小時之後,腎臟就開始受到永久性傷害,即使把石頭拿掉,腎臟也不可能復原到原來的狀態。」對此,江守山提醒民眾,維生素C發泡錠最好在早上飲用,若是晚上才使用容易造成睡眠障礙,且因為發泡錠含有鈉成分,與檸檬酸在水中發泡作用後會增加鈉含量,遭成血壓快速上升,而易水腫體質服用後,恐會腫得更厲害,所以這2類人須特別注意攝取量。
重摔男嬰「害永久腦損傷」 警還原1700段影片!怒揭惡保母虐行
恆春半島40歲蘇姓保母去年底接受陳姓單媽委託,照顧8個月大男嬰洋洋(化名),竟僅因自己情緒不佳,以頭下腳上姿勢大力甩丟男嬰,造成他腦部及視力永久性傷害,事後又稱托育影像損毀,警方還原1700多段影片,才揭露這暴行,屏東地檢署日前偵結,依重傷害罪提起公訴。檢警調查發現,蘇女領有合格保母證照,去年底以每月1萬5750元代價,一周5天時間照顧洋洋,但托育僅3天,竟對孩子哭泣行為感到煩躁、不耐,接續於照顧過程中,用力重摔、甩,使洋洋頭部大力晃動或以急遽速度撞擊他物,導致腦部及視力永久性損傷結果。男嬰遭保母重摔,造成腦部及視力永久性傷害。(圖/報系資料照)男嬰被以頭下腳上方式重摔。(圖/報系資料照)事後送醫發現,他右側硬腦膜下出血、左側顳側蜘蛛網膜下出血、雙側視網膜下出血、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硬腦膜內積水、癲癇症、無意識況超過24小時,成為「永久性」損傷等重大難治傷害。檢警還原影片後發現,蘇女以左手抓住洋洋右手臂、右手抓住左小腿,將他以頭下腳上姿勢從地板上抓起後,拋甩、摔至舖有軟墊及被子的工作平台,導致他頭部以急遽速度撞擊軟墊。又發現洋洋躺在嬰兒床時,蘇女將他從嬰兒床抱起後再丟、推至床上,使他頭部遭受大力晃動。看過影片的人皆情緒激動,直批「這麼小的孩子也下得了手」。承辦檢察官認為,蘇女僅因煩躁、情緒不佳,在托育3天內,對未滿一歲嬰兒「穿衣、擦拭身體、調整臥床姿勢」等過程中,便宜行事,以甩、摔方式粗爆移動孩子,審結後提起公訴。
高血脂初期症狀不明顯 掌握3習慣助防三高危害
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極大的關係,從2018年台灣三高追蹤資料發現,三高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是一般人的1.43倍至1.78倍!然而高血脂症狀不明顯,宛如隱形殺手。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攝取均衡健康飲食」、「提高身體活動量」、「戒菸少酒」可遠離三高危害。依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三高」盛行率分別為27%、11%及26%。然而,三高中的「高血脂」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且民眾無法自行測量,較難自我覺察與控制。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國人要定期健康檢查,如大專院校新生健康檢查、職場勞工健檢、成人健康檢查及自費檢查等,不要輕忽任何的紅字或身體異狀,要積極掌握自身狀況,採取預防措施或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高低密度血脂好壞不同 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及由肝臟合成而來,過多就會囤積在肝臟變成脂肪肝,也會堆積於血液中;血液中的膽固醇是合成荷爾蒙的重要成分,主要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作用是運送膽固醇至各組織或器官,以及將組織器官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指數過高可能造成血管阻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高指數能幫助清理血管壁多餘的膽固醇,送回肝臟分解或利用。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不僅會增加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機率,長期下來會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造成永久性傷害。定期健康檢查 改變3習慣預防高血脂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透過「抽血」檢查,幫助民眾儘早掌握自身血脂數據(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 、女性>50 mg/dl)。1. 攝取均衡健康飲食: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例如紅肉和奶油,會增加壞膽固醇,建議使用豆類和魚類的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食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例如全麥製品、豆類、豌豆、水果和蔬菜;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或飲料。2. 提高身體活動量:成人每週應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之身體活動,加速代謝脂肪,減少壞膽固醇並增加好膽固醇,可預防肥胖及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改善高血壓的現象,並能釋放壓力,常保好心情。3. 戒菸、少酒:吸菸會增加「壞」膽固醇,長期吸菸易導致心肌梗塞,完全戒菸能增加「好」膽固醇的濃度,降低對心血管的傷害,還能讓嗅覺變得更靈敏;另外,酒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機率,建議儘量避免飲酒,如有需要,以茶代酒是更聰明的選擇。
南投9月大女嬰受虐釀「永久性傷害」 生母涉重嫌遭起訴
南投一名母親為阻止廖姓女嬰哭鬧,將其劇烈搖晃虐待,引發嚴重性腦水腫,造成永久性傷害。檢方7日偵結,以妨害幼童身心健全或發育致重傷罪嫌,向南投地方法院提起公訴。年僅9個月的廖姓女嬰2021年9月因呼吸急促、身體癱軟被送往佑民醫院,再轉送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治療。經電腦斷層檢查,女嬰呈現受虐性腦傷症狀,院方立即報案並通知社福機構等單位處理。南投地檢署2021年9月9日接獲南投縣政府警察局中興分局通報該案後,調查發現廖姓生母2021年9月某日借住朋友家房間內時,徒手劇烈搖晃廖姓女嬰,並毆打女嬰的腳部,導致女嬰顱內出血缺氧,引發嚴重性腦水腫,還有眼部出血、右腳骨折等傷害。醫院診斷,廖姓女嬰所受傷害不可逆,已經影響中樞神經,且會有永久性後遺症,無完全治癒之可能。檢方認定廖女涉嫌重大,觸犯《刑法》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幼童身心之健全或發育致重傷罪,因此向南投地方法院提起公訴,若罪名成立,最高將面臨5年有期徒刑。
少女搭彈跳遊樂設施多次短暫昏迷! 翻白眼吐舌嚇壞身旁好友
澳洲兩名少女莉莉(Lily)和艾拉(Ella)到黃金海岸衝浪者天堂(Surfer's Paradise)遊玩時,搭乘一種類似彈跳弓的遊樂設施,最高會被拋出90公尺高空,沒想到艾拉竟在遊玩中多次翻白眼吐舌陷入昏迷,嚇壞一旁的莉莉。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澳洲兩名少女莉莉(Lily)和艾拉(Ella)一同挑戰承做這項類似彈跳弓的遊樂設施,正當設施衝到90公尺高空時,艾拉竟瞬間翻白眼吐舌陷入昏迷,無力的身體更隨著設施擺動而撞擊。莉莉發現艾拉昏厥後不斷向地面大喊「她昏過去了!」。(圖/TikTok/lily stewart)而一旁的莉莉在衝上高空時就興奮地大叫,直到她轉頭,才發現艾拉陷入昏厥,她也立即往地面大喊「她昏過去了!」過了幾秒鐘的時間,艾拉再次清醒,並跟著大喊,這時莉莉才鬆了一口氣,繼續享受設施帶來的刺激。沒想到下一秒艾拉再次陷入昏迷,接著又醒來,讓莉莉擔心的告訴她「快要結束了」,最後2人順利落地,而艾拉也恢復正常。影片一出立刻吸引大批網友關注,紛紛留言表示「有這麼一刻我真的覺得她已經死了」、「腦袋這這樣來回擺盪,很可能造成永久性傷害」、「她不斷醒來、昏倒那麼快那麼多次,我無法想像那感覺會有多可怕」。
英協會揭「10種罕見恐懼症」 最嚴重恐呼吸困難
害怕「廁所」、「香蕉」、「頭髮」,這些恐懼症聽起來很奇怪,但它們不僅真實存在,而且帶給患者莫大的痛苦。英國一位21歲女性患有香蕉恐懼症,看到就覺得噁心,以至於她無法忍受與香蕉共處一室。根據外媒《現場科學》(LIVE SCIENCE)報導,害怕蟲子或怕高很常見,不過有些人卻罹患異常的恐懼症,例如害怕香蕉。香蕉對一般人來說一點也無害,但香蕉恐懼症卻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美國醫療集團約翰霍普金斯資料指出,恐懼症不僅僅是恐懼。患有恐懼症的人會竭盡全力避免他們無法控制且巨大恐懼的根源,當被迫遇到令他們恐懼的人事物時,恐慌症狀(心悸、大量冒汗、顫抖、無力、呼吸困難、胸悶、噁心等)就有可能發作。一、香蕉恐懼症:無法忍受和香蕉共處一室聽起來很滑稽,但「香蕉恐懼症」真實存在,顧名思義就是對香蕉的恐懼。《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一個案例,英國一位21歲女性患者一直以來都害怕香蕉,原因是小時候哥哥惡作劇把香蕉藏到她的被窩,她突然感覺到可怕的黏稠物被壓在身體下,從此對香蕉產生恐懼,看到就覺得噁心,以至於她無法忍受與香蕉共處一室。這位女性患者只要經過水果攤便會閉上眼睛以免看到香蕉,造訪友人家只要看到香蕉就會立刻離席。好在她經過心理治療,加上小孩喜歡吃香蕉,她不得鼓起勇氣到水果攤買香蕉,也因此逐漸克服對香蕉的恐懼。二、廁所恐懼症:害怕上廁所或被偷窺英國恐懼症協會表示,「廁所恐懼症」是指人在使用廁所時遇到各種障礙的統稱,症狀體現在怕離廁所太遠、怕使用公共廁所,或者害怕上廁所時被偷窺或竊聽等等,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會竭盡全力避免上廁所。英國一名16歲少女罹患廁所恐懼症,不敢用馬桶,鮮少排便,最後因長達2個月沒排便,腹內壓增高壓迫胸腔,導致心臟停止跳動。進行死因調查時,醫護發現少女腸道內堆積巨量糞便,導致腹部嚴重伸展、壓縮胸腔、器官移位、下肋骨被推到比恥骨還遠,令人震驚。三、氣球恐懼症:害怕氣球的爆破聲或氣味《英國醫學期刊》2013年刊載一篇文章說明,氣球恐懼症是一種對氣球的恐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看到、觸摸甚至聞到氣球時會產生強烈的恐懼。不過,大多數人只是害怕氣球爆裂的聲響。四、衣服恐懼症:害怕緊身衣等特定衣物根據《Grand Rounds》雜誌2011年發表的病例報告顯示,衣服恐懼症(Vestiphobia) 是一種對衣服的恐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害怕某件特定的衣服,或者害怕會讓人感到束縛的緊身衣服。在極端情況下,患者恐會完全退出社會以避免穿衣服。一名21歲的中國役男並無精神病史,沒有身心科治療史,也沒有參加過軍事活動。然而,當開始野戰訓練後,該役男出現心悸、胸悶和痙攣等症狀,他稱自己穿上防護背心觸發症狀,緩慢步行後症狀逐漸惡化。五、密集恐懼症:害怕重複的孔洞圖案根據《精神病學前沿》雜誌(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8年發表的一份病例報告指出,密集恐懼症是一種對重複孔洞感到恐懼或排斥的症狀,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一看到泡泡包裝紙、蜂窩和種子莢(例如豌豆或蓮蓬)等物體時,會感到過度強烈的恐懼。六、花生醬恐懼症:厭惡黏牙感《Food Bites》雜誌2008年發表一篇文章報導,花生醬恐懼症(Arachibutyrophobia)是一種對花生醬黏在上顎的恐懼。患有花生醬恐懼症的人並不是害怕食物本身,而是害怕黏牙的感覺。除了花生醬,患者也會避開類似會導致黏牙的食物。七、長詞恐懼症:看到太長的字詞就崩潰長詞恐懼症(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也稱為 sesquipedalophobia),病名實在有夠長!據《BBC》報導,對於患有這種病症的人來說,這個超長病名聽起來就很令人崩潰。此病症常是由患者早年說出太長的字詞時,遭受羞恥和尷尬的不悅經歷而引發的身心症。這種恐懼症對於閱讀障礙患者影響甚鉅。八. 肚臍恐懼症:無法觀看或觸摸肚臍患有肚臍恐懼症的人,無法觸摸肚臍區域或是看別人的肚臍,甚至用想的都會感到身心不適。《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了這種罕見恐懼症的一例,一位女性患有肚臍恐懼症,她為了克服恐懼症並完成醫學學位,接受了認知行為療法。九、恐懼恐懼症:對恐懼症的恐懼此病症是「對恐懼症的恐懼」。根據《神經與精神疾病雜誌》(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983年發表的一項病例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將其描述為「自由浮動的焦慮」,是恐慌發作的重要促成因素,往往與焦慮症同時被診斷出來。患者會因為害怕產生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狀,並且擔心這些症狀威脅到生命或造成永久性傷害,或是害怕自己罹患特定恐懼症。十、毛髮恐懼症:害怕髮絲或絨毛動物2022年《TNNMC心理健康護理雜誌》(TNNMC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報導指出,毛髮恐懼症是一種對頭髮的恐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能害怕洗頭、剪頭髮或接近毛茸茸的動物。原文出處:10 unusual phobias that actually exist
國人罹患甲狀腺結節機率高 專家籲有症狀及早就醫!
甲狀腺結節是國人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平均約每七人中約有一人罹患。民國六十年代政府實施食鹽加碘政策前,缺碘性甲狀腺腫大的患者極多,甚至大如棒球、排球,而以往的手術及醫療水準不如現在,此類患者治療起來頗為棘手,往往傷口極大,手術時間長,併發症也常發生。在食鹽加碘政策實施後,大脖子症大幅減少,但近年來國人喜愛食用玫瑰鹽、海鹽等國外進口食鹽,因未添加碘,可能導致近年來國人碘攝取不足狀況漸增,近來甲狀腺結節比率不減反增,提醒有甲狀腺問題的民眾,宜及早就醫,而現今手術技術成熟,多可降低併發症風險。甲狀腺疾病 國人常見新竹台大分院甲狀腺外科醫師黃俊雄指出,甲狀腺是人體重要內分泌器官,主要分泌甲狀腺素負責調節身體新陳代謝速率,代謝速率過慢、過快都屬於甲狀腺功能異常,當代謝速率過慢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容易水腫、肥胖、活力差,而代謝速率過快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容易燥熱、暴瘦、心跳過快等。除了甲狀腺功能異常外,甲狀腺結節也是國人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黃俊雄醫師表示,「許多病人可能是看到、摸到頸部腫脹,或是健檢發現,甚至是結節過大壓迫食道或氣管,出現吞嚥及呼吸困難才被診斷」。95%甲狀腺結節為良性 個人精準化治療為目前主流黃俊雄醫師說明,甲狀腺結節經超音波及細針穿刺檢查多可判斷良惡性,其中約95%為良性,僅5%為惡性,而通常大小愈大(如超過3-4公分以上)者,甲狀腺癌的機率也較高。雖然甲狀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七名,但致死率低,患者宜與醫師完整討論後,決定相關治療計畫。近年來也有針對一至四公分以下的甲狀腺癌患者採取非手術的追蹤療法,但宜與醫師充分討論瞭解優缺點,依個人情形考量後再施行為宜。另外,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約有35~50%經藥物治療後效果不佳,可考慮口服放射碘治療,而手術治療亦是可考慮的最終治療選項。黃俊雄醫師也提到,甲狀腺癌中有約百分之一是惡性度極高的未分化癌,長得極快且易侵犯周邊組織,即使能夠手術切除,病人存活率也可能只有半年,是醫師最大的夢靨,而近年標靶治療的進步,為這類患者提供了一線曙光。兩大甲狀腺手術併發症 影響生活品質黃俊雄醫師進一步說明,雖然甲狀腺手術技術發展日趨成熟,但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後方為氣管及食道,之間有一對負責控制發聲的喉返神經,副甲狀腺也位在甲狀腺的後方,而甲狀腺手術最常見的兩大併發症就是喉返神經及副甲狀腺的傷害。若傷到喉返神經,會造成聲音沙啞、音調改變,喝水容易嗆到、甚至吞嚥困難,可能形成暫時或永久性傷害;若傷到副甲狀腺,則會造成低血鈣血症,出現手麻、腳麻、臉麻等症狀,雖多數在數周內可恢復,但仍有少數造成長期問題。輔助先進儀器 手術更安全所幸,目前甲狀腺手術已有許多術中輔助儀器,可以提升手術安全。黃俊雄醫師指出,喉返神經的外觀有時難以與血管區分,而甲狀腺發炎造成沾黏或腫瘤侵犯等,都可能提高傷及神經的風險。使用神經監測器導航可以透過偵測訊號,降低傷害喉返神經風險,建議以下情形可考慮使用 -- 甲狀腺曾開刀、甲狀腺癌、巨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另外,術中也能搭配組織凝集儀,可讓手術更順利及縮短時間。黃俊雄醫師說明,甲狀腺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傳統手術使用電燒來止血,但較粗的血管使用傳統電燒止血效果不佳,多需以綁線處理,而利用組織凝集儀透過能量傳導直接截斷血管,能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也大幅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建議沾黏越嚴重、結節越大、手術風險愈高的病患可以優先考慮。黃俊雄醫師提醒,甲狀腺疾病極為常見,相關問題應盡快就醫,由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甲狀腺外科、一般外科等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診斷,及早治療多數治療效果極為良好,切勿諱疾忌醫。
66歲翁與妻恩愛「10分鐘後竟失憶」 醫揭原因:性行為害的
做完就忘記!愛爾蘭一名66歲男子下午和妻子纏綿,10分鐘後竟失去短期記憶,不記得前一天發生的事,於是緊急送往醫院,發現男子罹患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7年前也曾有過類似情形,而主因就是性行為。這起案件發表在《愛爾蘭醫學雜誌》(Irish Medical Journal)上,男子和妻子恩愛完後,注意到手機上的日期,聲稱「忘記前一天是結婚紀念日」感到苦惱,但其實當天晚上他和妻子有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卻完全不記得,因而反覆詢問妻子和女兒那天早上和前一天發生的事,家人發覺不對勁趕緊帶他去就醫。醫師表示,男子患有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性行為是觸發原因,這種罕見的情況通常影響年齡介於50至70歲的人,他們回憶最近發生的事情的能力「簡直消失了」,患者的長期記憶沒有影響,可以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以及其他基本資料,但可能無法記住一年前發生的事,不過通常會在幾個小時內恢復記憶。男子經過神經系統檢查後,發現一切正常,不久後記憶又恢復了,進一步檢查發現,他曾在2015年也經歷過暫時性全面失憶症,同樣發生在性行為後不久,後來也恢復了短期記憶。一名專家在2009年談到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時指出,該病狀會刺激或剝奪對大腦的永久性傷害,不過大腦會復原,除了短期記憶可能受影響。
類風濕性關節炎需高度警覺 控制不佳恐導致肺纖維化
43歲的慧慧(化名)在餐廳工作,5年前某日早上起床時,發現全身關節爆痛,甚至無法翻身及行走,只好爬到房間門口想開門求救,卻因手指關節變形,連喇叭鎖都轉不開,讓她求救無門,幸好家人返家發現才緊急送醫檢查。經輾轉到風濕免疫科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先嘗試藥物治療,由於慧慧體重較重,加上工作常常需要用到手腳關節,藥物需要用到最大量的類固醇及止痛藥,但仍無法緩解關節腫脹症狀,加上經常感到身體疲累,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所幸後來符合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也減少打止痛針次數及類固醇劑量,還意外讓體重下降,減輕了關節負擔,讓她可以順利回到職場,重拾快樂自在的人生。收治個案的台東關山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洪明理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是環境、病毒或細菌進入體內,啟動自己身體的免疫反應有關,讓原本應該要去對抗外來環境異物,卻因為免疫系統出錯而誤傷自己,造成患者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特別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好發在早晨,患者會因身體關節疼痛而痛醒,甚至會有持續一段時間僵硬情況,經過休息也不會改善,通常會持續2~4個小時,到中午左右會慢慢改善,這種情況若持續6個星期沒有改善,就應高度懷疑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疾病,跟過去民眾容易被誤診的退化性關節炎或痛風很不一樣。洪明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常見的關節疼痛變形外,還會引起許多全身性的併發症,例如鞏膜炎、乾眼症或心臟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若全身發炎沒有好好控制的話,疾病晚期可能會影響肺部導致慢性肺纖維化,影響肺功能造成永久性傷害。洪明理醫師說明,過去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大多使用抗風濕口服藥物和類固醇止痛藥物,但約有三成患者治療效果不佳,無法延緩關節破壞,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甚至會侵犯到脊椎影響行動或造成癱瘓,因生活無法自理或經常需要到醫院復健,只能靠重大傷病卡持續就醫治療。近來生物製劑精準治療成了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最佳武器!洪明理醫師表示,目前生物製劑愈來愈進步,而且使用多元,可以緩解患者關節腫痛問題,並延緩關節變形,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對於想懷孕及生育的女性患者,也有適合孕程及哺乳期間可以安全使用的新型生物製劑,達到治療及懷孕兩全其美目標。洪明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終生治療,患者應定期回診規律用藥,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平時應減少激烈及勞動性過高的工作,才不會加速病情的惡化。
阿嬤把脈到一半突「度估」…送醫檢查竟中風半癱 醫揭3徵兆保命
老人家常見的「度估」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中醫師鄒瑋倫指出,如果發現家人突然出現「和平時不一樣」的狀態時,就要注意對方狀況,並分享2個同樣是前期有小警訊,卻因處理方式不同,導致一個成為植物人、另一個復建後慢慢康復的案例,表示若把握及時治療機會,就能避免後續的大病。鄒瑋倫在節目《健康2.0》分享這2位病患的治療過程,一個是有三代中風病史、長期吃高血壓藥的60歲患者;與長期為腰痠背痛所苦的80歲老奶奶。鄒瑋倫表示,該名60歲患者某天出現「手臂痛」症狀,並在3天內前往大醫院檢查,但僅發現腦部有些陳舊血管,並無太大問題,且出院後手臂「麻、痛」和「無力感」的情形逐漸減少,沒想到4個月後出現大中風、成為植物人。家屬事後回想時認為,死者出現手臂痛的情況時,可能就已罹患小中風。另一位80歲奶奶則是在把脈過程中出現「突然不講話、頭垂垂」情況,但「家人卻沒覺得不對勁」,因為老奶奶平時就是話不多的人,鄒瑋倫觀察到對方沉默長達2到3分鐘,直覺情況有異,接著就發現奶奶血壓微弱,且不停叫她3、4分鐘後,老奶奶才終於回過神表示:「好像睡著了。」經過此事後,老奶奶家人趕緊帶她去檢查,確診中風和有半癱情形,所幸經復建後,老奶奶逐漸恢復正常。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也補充,大家可以從雙手、雙腳活動和說話狀態進行檢測;首先對鏡子眨眼,接著進行「微笑說123」,觀察嘴角是否歪斜、吐舌看位置有無在正中間,若有歪斜要注意可能是腦幹中風,最後再測試左右手力量是否一致。劉中平表示,小中風是醫師們最希望可以提前治療的疾病,只要把握及時治療機會,就可避免真正的大中風,躲過腦部產生永久性傷害和高達9成患者無法回到中風前身體功能的危機。
看婚禮賓客名單嚇傻 當年校園惡霸受邀…她拒絕後未婚夫嗆:不成熟
一名32歲女網友最近即將完成人生大事,不過在和未婚夫規畫婚禮時卻出現極大的爭執,原來未婚夫邀請了當年在學校時常霸凌她的超級惡霸們來婚禮,這讓她有些抗拒,但沒想到未婚夫卻覺得這些都已是陳年往事,直批她不成熟,令她覺得相當委屈。該名未婚夫最近在美國論壇「Reddit」發文,他表示,未婚妻在看過婚禮的賓客名單後,就變得相當恐慌,原來,名單裡出現了幾個她永遠不想看到的名字,那些人在她學生時期曾經欺負過自己,讓她的生活變得地獄的超級惡霸。原PO表示,雖然這件事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但未婚妻始終認為,當時的經歷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永久性傷害,也讓小倆口在結婚前就發生激烈的爭吵。原PO於是問了未婚妻:「妳現在是認真的嗎?因為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現在大家都成熟了。」結果未婚妻是認真的,她認為原PO根本沒有和那些人一起相處過,認為這個邀請是沒有意義的。原PO繼續說:「她說她會否決我的決定,但我認為她如此沉迷於高中一些陳年往事是相當荒謬的,然後開始哭著說我沒有考慮她的感受和感覺,並指控我把那群人擺在她之前。」最後,未婚妻還罵原PO「自私」。貼文一出,多數人都是支持未婚妻的,有網友就留言指責原PO:「欺凌會留下深深的傷痕,你的未婚妻所經歷的對你來說可能是『多年前的事情』,但我向你保證,即使是現在,她仍然在為長期的傷害而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