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
」和解共生? 藍籲「賴神」應從兌現民生政見開始做
賴清德準總統即將在520就職,除了「要不要參加總統就職典禮」成為被媒體追問的話題外,國民黨今天也盤點賴清德在大選期間提出的各種「民生政見」,期許賴清德的新政府團隊及早規劃,別讓這些政見成為「芭樂票」。國民黨也重申,如果真想要放下仇恨、和解共生,絕非要在野黨參加520就職就職就能辦到,必須有「實際的和解」,呼籲賴清德兌現他選前的民生政見,朝野共同在立院推動落實,才能展現新總統高度,只要是福國利民的政見,國民黨都也願支持。北市議員詹為元指出,目前民眾最關心的就是「能源政策」,因為夏天即將來臨、沒有電日子很難過。他說,民進黨曾喊出2025年綠能發電要達到20%,但目前幾乎確定跳票。因賴清德在選戰時提及「二次能源轉型」,使用「氫能源、生質能、海洋能源」等再生能源,這些政見能否真被落實,具體措施何在?絕對是未來國會監督焦點。他說,賴清德在選舉的時候,曾鬆口,若有新技術,且能夠安全的解決核能安全或核廢料的問題,社會也能接受,「政府不排除核能運用」,等賴總統就任後,外界勢必更關注,民進黨是否還要繼續閉眼,不理國際趨勢,繼續擁抱「非核家園」神主牌,讓台灣不斷陷入跳電危機。除此之外,他也說,「長照」「健保點值」都是攸關中高齡民眾切身的健康問題,眼見國人長照需求快速提升,但薪資誘因不足讓年輕人不願投入照服員工作,賴清德總統的競選政見對這部份隻字未提,但曾宣示要讓長照從2.0進化到3.0,能辦到嗎?外界都等著看。同樣等答案的還有醫藥界,因為賴清德為催票,曾提出平均健保點值「1.1」元的目標,還強調自己是最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候選人,但當藍委競相提出保障健保點值草案時,將卸任的衛福部長薛瑞元卻直接拒絕,坦言沒錢無法執行,不然年底健保費率就要調漲至6%以上,所以,「點值問題」要如何解決?賴清德準總統是否下令請民進黨團支持藍委的草案?另一個牽涉「長照」的關鍵議題則是「巴氏量表」。詹為元說,侯友宜曾提出廢除80歲以上還要用巴氏量表的政見,社會迴響很大,賴清德被迫也提出相類似的政見,國民黨強烈呼籲賴清德,千萬不要「選前開支票,選後芭樂票」,國民黨會提出相應修法,請賴政府也重視全國老人及家屬的呼籲,提出配套政策與法案。新北市議員陳偉杰補充,賴清德曾應允成立「百億青年圓夢基金」,鼓勵年輕學子開拓國際視野,也歡迎讓外國優秀孩子可以來台灣做交流,還要讓基金水位一直都保持在百億元。他呼籲即將上任的新內閣,應該趕快把預算編出來,百億基金不是小數目,全民都很關心錢從哪來?陳偉杰說,賴清德還曾承諾全民,要讓蔡英文總統的0-6歲國家養升級成2.0版本,提升0到3歲家外送托率達到OECD國家水準,由目前台灣應達24%提升至36%,加上提高托育及教保員薪資,並調降師生比。但是社家署台灣 0-2 歲最新的家外送托率數據,是 2022 年的19.35%,距離賴清德的目標還有16.65%的缺口要補上,假設居家保母與托嬰中心各承擔一半的收托量能,至少還需要8,584名居家保母,請問準總統賴清德,何時能作到?
經長:全球再生能源衝刺氫氣 中日德三國搶製造設備主導權
氫氣作為新一代能源而備受關注,儘管需求尚未爆發,但國際競爭已開始。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表示,今年除了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也將氫能與地熱列為新能源開發的兩大重點,先前也曾表示,氫能是台灣非常希望和日本合作的領域;日媒報導,目前在不使用化石燃料的「綠氫」所需要的設備,包括中國、德國都積極投資研發,日本企業正在搶爭話語權「氫能是最近每個國家交流時都會提到的項目,」王美花在年終記者會上表示,氫能將由國營企業帶頭做,在發電、工業、運輸推動氫能示範。台電也將以5%混氫發電,用於興達電廠發電驗證,中鋼會以長時間運轉驗證鋼化聯產。研究單位也將會開發「去碳燃氫」技術給商用機組供料試驗,持續研究再生能源產氫;中油今年也會逐步設置加氫站作為商業營運示範,在南部縣市開始試行氫能巴士,接下來評估液氫接收站。國發會日前也指出,氫能部份導入混/專燒發電技術,布局國際氫能進口料源,發展自產技術,穩定氫氣來源,外商西門子、三菱重工都和台灣簽署示範混燒技術,2025年進行第一批混氫發電示範。然而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佈2023年全球氫能源市場報告,提到中國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氫需求國。目前以利用化石燃料製氫為主,關於製造氫的電解槽,預測中國的裝機容量到2023年底將佔全球的5成,若取得進展,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製造的「綠氫」領域也可能掌握主導權,不能小覷。《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德國提出到2030年裝機量至少達到1000萬千瓦的目標,日本政府也制定到2030年使日本相關企業的水電解設備裝機量達到1500萬千瓦的目標,力爭搶佔10%左右的全球市佔率。像是德國西門子能源於2023年11月與法國大型燃氣公司液化空氣集團(Air Liquide)共同出資,在柏林啟動製造設備工廠,到2025年將把産能擴大到300萬千瓦。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企業、中國隆基綠能科技預計2025年將製氫設備的産能由現在的250萬千瓦提高至500萬到1000萬千瓦,2023年10月該公司還宣佈將在美國建設工廠。日本化學材料企業旭化成(Asahi KASEI)和東麗(TORAY)分別以2025年為目標,打算將製氫設備的産能擴大至約兩倍。但最大的問題是成本。美國調查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報告顯示,中國製造設備的引進成本,比歐洲同行便宜7成左右,行業人士表示,日本企業的技術實力具有優勢,問題是能否在量產後降低成本。
中油宣布春節油價「只跌不漲」 董座:今年拼虧轉盈獲利估33億元
中油公司今(15)日舉辦年終記者會,董事長李順欽提到,去(2023)年營收達1.11兆元,相較2022年的1.12兆略減,自結虧損180億元、稅後虧損169億元,由於天然氣價格走跌,今年估全年獲利33億元。同時,李順欽也宣布今年農曆春節自2月5日起至2月18日為期2週,油價將比照過往「只跌不漲」。針對國際油價走勢,李順欽認為今年油價會先走低再走高,平均價格約 80.5 美元較去年平均 82.5 美元低。他也補充,去年油價高點在每桶 97 美元、低點約70元左右,預估今年油價會比去年再低一點。李順欽也表示,中油到目前累積虧損318億元,去年政策吸收的規模就達805億元,其中天然氣吸收523億元、汽柴油吸收170億,算下來其實有盈餘。但他也提到,中油借款超過6,000億元,負債比例90%,今年的利息支出高達140億元,希望政府能在財務上協助改善現金流。李順欽也提到,今年仍將會持續轉型,並有重大投資,預估投入339億元支出,而各界關注的加氫站會先建置在高雄,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民眾溝通,已完成德國TUV量化風險評估,確保安全無虞,盼能達成2050氫能源9%至12%的目標。
綠能環保類股再添新軍 華懋科技21日掛牌大漲112.5%
替高科技產業處理揮發性有機廢氣(VOCs)的環保空氣處理設備廠華懋科技 (5292) 21日以每股68元掛牌上市,開盤即以大漲開出,由於普通股股票自上市買賣日起五個交易日,股價採無漲跌幅限制,所以最後收在144.5元,大漲112.5%。華懋21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掛牌典禮,華懋董事長鄭石治表示,將持續秉持以往的誠信、專業、創新、服務的精神,不斷以創意設計開發新產品,及技術應用系統,使華懋科技成為客戶無可替代的信賴夥伴,也會落實公司治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環境,環境永續經營、也就是ESG企業永續發展來回報各位股東及投資者。除了提供半導體等產業環保空氣處理,鄭石治在受訪時透露,能源回收再利用、減碳是重要議題,因此將發展氫能源事業,不是走「去碳燃氫」路線,而是與學術機構合作研發,採取氣化技術,過程需加熱至攝氏800度,比裂解製程的約600度要高,但產生的碳較少、比較環保,將在3至5年建置氫能源生產系統。華懋科技為環保空氣處理設備專業廠商,在高科技產業尚未制定相關工廠揮發性有機氣體污染防制相關法規時,就已進入此領域,累積不少大型專案規劃、設計、施工、測試等完整經驗,獲得半導體、光電、電子、石化等產業龍頭肯定,以整體半導體產業來看,該公司在國內市占率約7成。華懋資本額為3.48億元,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4.42億元、年減0.91%,但營業利益2.24億元、年增30.01%,表現為近年最佳。稅後淨利2.07億元、年增15.53%,每股盈餘(EPS)6.73元。承銷價以每股68元掛牌,先前公開申購時吸引超過31.9萬人參與,中籤率僅0.25%。
王宥忻親曝恢單後感情生活 「結識不少單身企業家」
財富女神王宥忻日前受邀出席新竹文化局「邁向財富自由」講座,面對現場提問目前身邊是否有追求者?王宥忻表示恢單之後結識不少單身企業家,大家都是生意上的好朋友,但目前沒有急著想找尋另一半,也享受現在單身的自由,如果碰到情人節這種特殊節日就邀姐妹們一起度過。講座上王宥忻分享很多人都覺得成為億萬富翁遙不可及,但要成為億萬富翁首先要建立信念、相信自己可以辦得到。她直言很多成功的人跟大家一樣都曾經是平凡人,甚至處境比我們更慘。王宥忻日前受邀出席新竹文化局「邁向財富自由」講座。(圖/固力狗提供)王宥忻說:「大家可能覺得成為巨富需要很多運氣,但事實上看別人獲得財富是結果,去探究為何會造就這個結果的『因』才是我們應該要去學習的。」她以自己為例,在20幾歲時就開公司,結識企業家的老闆和他們取經經營之道,並開始各地演講分享財富新知,「在那個時期建立廣大的人脈資源,累積各種能量在29歲時機遇來了順應趨勢成就財富」。王宥忻也分享自己的下一步,目前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奉獻自己將自己所學回饋社會,展望明年將關注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問題,如溫室效應、極地冰川融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已讓地球處於危險之中,生為地球人更應該愛護我們的地球。推廣氫能源的使用將成為下一個清潔能源,有可能解決很多污染問題。
氫能源、氫經濟成為新寵!台灣半導體優勢有助其發展
氫能源成為全球新賽局,相較於過往,日韓車廠只打算賣車,如今競相表態插旗,其實是從因坐擁氫燃料電池技術,不只能賣車,從氫的製造、儲存、運輸到應用,幾乎全包,有能力輸出海外同時,更看上台灣半導體優勢及去核化困境,紛紛搶在商業化前卡位。發展新能源已成為各國顯學,氫能源、氫經濟成為新寵,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在2030年前達到5GW綠氫產量,唯獨台灣還未表態。對日韓來說,台灣有鄰近性,歐美車廠難匹敵,加上半導體產業優勢,半導體廠排出的廢氫,成了最好原料,現階段雖有氣體公司做這塊生意,但沒辦法擴大規模,若能複製氫產業分工,無疑比日韓更具優勢,當然不能錯過。再者,台灣面臨缺電壓力,無形中已讓推行電動車綁手綁腳,一旦推行太快,全台遍地充電樁,缺電問題恐更嚴重,在「非核家園」緊箍咒下,減碳目標恐遙不可及;但如以氫能輔助,等同幫「去核化」解套,堪稱兩全其美。幾年前談到氫能源,還只是願景,在各國相繼投入氫能源研發後,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氫能源將在2026到2030年達商業化規模,台灣只剩下3年準備時間,壓力迫在眉睫,誰能提供完整的產業配套,就成為致勝關鍵。至於政府,也須設法降低氫經濟的導入障礙。一是法規配合,包括建立規範消除安全疑慮、解除氫能運具上路限制、放寬加氫站區域限制等。二是擴大應用,由工業擴展至商業及住家、增加氫燃料電池應用,讓用氫成本下降,才能達成正向循環。
與南澳州議會訪團交流 趙天麟推台日澳組氫能廊帶
立法院「台灣國會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會長趙天麟、立委洪申翰、陳椒華等人今(8)日會見澳大利亞「南澳州議會跨黨派友台小組」訪問團,雙方針對台灣氫能發展進行交流。趙天麟強調,台灣氫能技術成熟,在全球產業鏈有重要角色,未來若與澳洲、日本組成氫能廊帶,共同建置經濟安保航線,更有助於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南澳州議會參議員、跨黨派友台小組共同主席吳桐(Tung Ngo)、參議員柯蘿拉(Laura Henderson)、潘蘭克(Frank Pangallo)、吉海蒂(Heidi Girolamo)、雷馬丁(Reggie Martin)、胡杰明(Benjamin Hood)一行人於6月4日至10訪台,就教育、觀光、再生能源、氫能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繼5日傍晚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後,今日與「台灣國會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成員交換意見。趙天麟致詞說,他關心氫能議題超過10年,台灣氫能技術已發展超過20年,無論是燃料電池產業鏈、測試設備等,在世界的氫能供應鏈中佔有重要角色,同時也正積極發展各式氫能載具、無人機等,氫能是台灣未來的耀眼新星。蔡政府於去年將氫能列為淨零碳排的重要工具,今年3月他也與40多位跨黨派立委組成「立法院台灣國會氫能與潔淨能源促進會」,蒐集產、官、學各方意見,督促政府完善政策,建立使用氫能的環境。「相信此次南澳州議員的造訪,將是未來台澳氫能合作的重要起點。」趙天麟說,他對澳洲致力發展氫能印象深刻,台灣絕對需要跟澳洲深化在氫能之間的合作;尤其日本、台灣、澳洲若能組成氫能廊帶,建置經濟安保航線,更有助於印太地區和平穩定。洪申翰說,蔡政府在2年前就開始針對氫能在戰略上,以及在各階層的應用來規劃,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現階段的能源規劃中,在現有的天然氣機組改裝,包括其他基礎建設、發電設施及港口等,他將努力督促,希望在未來的5年、10年能夠接軌氫能的使用。陳椒華表示,南澳州長期致力發展再生能源,現在已經進入氫能的輸出與應用,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學習的地方,目前台灣仍仰賴石油與煤礦,天然氣也仰賴進口,對空污產生重大影響,發展再生能源與氫能,對台灣十分重要 吳桐表示,南澳州長期發展氫能,至今已投入600億澳幣建造氫能源廠,未來若台灣有需要協助的地方,澳洲願意給予各方面的建議。他強調,澳洲也是追求民主自由的國家,他十分支持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與戰略。
車界扛霸子2/純電車是未來唯一? 蘇純興:「我太太買油電混合車,開一個月還沒加到油」
和泰(2207)汽車今年的媒體春酒中宣布,小型車、豪華車、大型商用車、共享車業績均稱霸台灣市場,代理的TOYOTA及LEXUS品牌合計登錄14萬2761台,市占率33.2%,優於2021年32.6%,並蟬聯21年汽車銷售冠軍寶座。但近幾年全球車市都面對電動化的浪潮,和泰這位汽車績優生怎麼因應?對此,在採訪當天早上才試開LEXUS新電動車的蘇純興表示,和泰在電動車這一領域不會缺席,但純電車不是未來的唯一。「我今天早上才開即將發表的純電休旅車LEXUS RZ450e,其實還不錯,我走北二高開到萬里,再上陽明山,一路開了兩個小時,非常安靜而且電池只用了四分之一。」試駕新車對蘇純興而言,不僅是增加對產品的了解度,有時也是一種放鬆。「以前試車的時候我都會沿路停下來吃東西,尤其在基隆一帶,我最常去大武崙一間海鮮餐廳。」熱愛美食的蘇純興興奮地分享,「不過今天到陽明山,發現以前好幾間常去的餐廳都倒了,好可惜。」原來蘇純興早期曾負責和泰進口車報關業務,當時車輛都是從基隆港進口,所以他對整個基隆、金山、萬里一代的美食小吃瞭若指掌。談到汽車產業電動化的轉變,蘇純興表示,由於和泰是總代理,所以大方向還是跟著豐田母廠走。他認為,TOYOTA對於純電動車的研發,走的是務實路線。「豐田原廠認為目前還有許多國家並不適合使用電動車,TOYOTA的市場遍及全球180幾個國家,總是要提供對的商品給每一個客戶,所以除了純電動車外,也會視各國現況提供Hybrid、PHEV車款。」「而且純電動車幾乎都是進口,價格相對較高,所以短時間要普及化不太可能。」蘇純興語氣堅定地說。他同時也舉了自家的例子,「我老婆最近買了一台Plug-in Hybrid(插電式油電動力混合車),充一次電可以跑62公里,但她每天只開30、40公里,現在買了一個多月還沒用到汽油。」身為TOYOTA的代理商加上油電混合車的使用者,蘇純興可以理解豐田的想法,「雖然這台有汽油引擎,但是對我老婆來說開起來就像一台電動車,所以這其實也是一種節能減碳的選項,並不是一定要純電動。」TOYOTA當然知道全車汽車產業電動化的趨勢,所以陸續推出多款純電車,和泰目前已經引進的包括TOYOTA bZ4X、LEXUS UX300e、RZ450e。但豐田在跟進電動浪潮的同時,也同時推出Plug-in Hybrid產品,「慢慢顧客會了解,其實純電車不是唯一的選項,考慮其他電動化車款,這樣普及化才會更快、更環保。」和泰汽車除了引進電動車款以外,今年也將首度引進氫能源車款Toyota Mirai。(圖/和泰汽車提供、翻攝自RZ450e - BEV未來車主俱樂部臉書)「但我要承認,如果開過電動車,不管是純電還是Plug-inHybrid,那種爆發力和瞬間加速,真的很爽。」蘇純興再度回憶起當天試駕RZ450e的感受,也享受其中,「其實電動化車款占我們銷售量25%,要不是缺車的話其實可以到35%。」此外,和泰汽車於4月專案引進一輛最新氫能源電動車(F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TOYOTA Mirai參展,以及發表全新Prius PHEV,也印證蘇純興在受訪時提到的,「電動化我們是不會缺席的。」和泰集團了解電動車會是未來趨勢,因此也積極佈建充電樁。(圖/報系資料照)
「卡車界特斯拉」跌落神壇 創辦人精心策畫大騙局!通用汽車也遭殃
2年前被譽為「卡車界特斯拉」的美國零排放汽車生產商尼古拉公司(Nikola Corporation),其股價估值一度超越美國第2大車廠福特,但近來其創辦人米爾頓(Trevor Milton)卻因2項電信詐欺和1項證券詐欺罪而被定罪,每項罪名的最高刑期為20至25年,相關消息一出,也導致其公司股價快速縮水數十倍。據汽車媒體Carscoops、《財聯社》的報導,米爾頓出生於1982年,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同於畢業於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同時擁有物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的馬斯克,他只擁有高中學歷,因為他在猶他谷大學讀了一學期就輟學,轉而選擇創業。(圖/翻攝自Nikola Corporation官網)米爾頓早期的創業專案包括安防系統銷售、二手車分類廣告網等,可以說他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幾乎毫無基礎。而且從他早期合作夥伴和員工的評價來看,他一貫的行銷手段就是以「詐欺」為主,例如他的第一家公司曾被指控虛構財務資料;第二家公司的合夥人又指控他靠欺騙手段,讓其他合夥人少分報酬等。2014年,趕搭電動汽車的趨勢,32歲的米爾頓創立尼古拉公司。在當時,馬斯克的特斯拉已經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半壁江山,而光從Nikola這個公司的英文名字,就可以看出米爾頓「挑戰」特斯拉的野心,因為特斯拉的名稱來源於美國著名發明家、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姓,而Nikola公司的名稱就是這位偉大發明家的名字。2016年,尼古拉公司舉行發表會,推出首輛氫能源卡車產品Nikola One。據米爾頓所吹噓的話說,這輛氫能源卡車單次充電只需15分鐘,充一次電能跑超過1000英里,而且還零排放、無污染。在發表會上,米爾頓還特意邀請記者一起上車,展示其酷炫的車載螢幕。這讓不少投資者相當激動,尼古拉公司也被不少人視為「卡車版特斯拉」,投資資金紛湧而至,連美國巨頭通用汽車都慕名而來。然而投資者沒想到的是,在發表會舞台上放著的Nikola One其實只是一個車殼,據公司員工之後爆料,當時演示的車身完全不具備電力系統,就連車身上的車燈,都是靠Nikola的工程師偷偷給車身接上外接電線來點亮的。甚至,就連這輛車的外殼本身,都是發表會前1周才加班趕出來的。更離譜的是,米爾頓當時演示的所謂炫酷車載螢幕,其實就只是個現成的平板電腦,並且完全沒有整合到車輛系統中,只是被嵌在車殼裡而已。Nikola One的上路影片實際上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因為米爾頓只是將車拉到山坡上,讓其隨著重力自行往下滑,並在拍攝過程中透過調整拍攝角度和剪輯加速,使得汽車模型看起來像是在飛馳。就在其股價抵達高峰的2天後,做空機構興登堡分析公司(Hindenburg Analysis)發布一份針對米爾頓的嚴厲報告,從私人電話、電子郵件到短信、幕後照片,該報告詳細列舉Nikola各種造假的證據,戳穿Nikola的謊言。這篇報告一出,眾人譁然,公司股價也隨之一路狂瀉,在眾多鐵證下,Nikola最終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撒下的彌天大謊,米爾頓最終於2021年初從Nikola辭職,並隨之面臨法庭的指控。不過美國法院對於米爾頓的詐騙指控僅針對其個人,而尼古拉公司的高層則極力撇清和米爾頓的關係,強調他們也是在進入公司後才知道這一騙局。更諷刺的是,自從其擅長行銷和唬弄的創辦人離開後,Nikola居然真的造出車。不過該公司的股價如今卻已剩3.06美元,還不到高峰時93.99美元的零頭,展望未來,無論這家公司如何努力,恐怕都難以重現往日的輝煌了。
印度博士吉塔致力微生物發電 獲移民署頒發外僑永久居留梅花卡
來自印度的教授吉塔(Thangavel Sangeetha)教授,致力於環境復育工程,研究內容包含可用於生產氫能源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科技,可將微生物燃料電池放置在污染嚴重的河川、出海口處等地方,當汙水流過可發電之外,也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有機物質,有著其他再生能源無法比擬的附加價值。吉塔研究領域為新興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圖為吉塔授課情形。(圖/移民署提供)環境科學博士吉塔今年以「高級專業人才」身分,申獲外僑永久居留證-梅花卡。吉塔指出,地球河川受到汙染嚴重,她從廢水處理產生綠色能源為出發,試圖找出永續解決之道。2017年吉塔受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邀約,來到台灣執教,學生們感受吉塔老師的熱誠,畢業後也相繼投入環境工程產業。吉塔畢業於印度哥印拜陀大學 (Bharathiar University),主要研究領域微生物燃料電池、微生物電解池及廢水處理綠色能源等環境工程類項目。台灣工作期間,她也常跟家人到處遊歷旅行,特別喜歡看臺灣的好山好水。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台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政府為了延攬外國專業人才及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各式申請方式以利外國專業人才於台就職取得居留、永久居留。截至今年7月,高級專業人才類別頒發169張、特殊貢獻48張、重大投資27張,總共頒發244張梅花卡。
eMOVING從離島包圍本島 百台iE125進駐小琉球
中華車(2204)旗下的eMOVING,是台灣最早量產的電動機車品牌,迄今已研發出8款重型、輕型及電動自行車等電動二輪產品,電力單元涵蓋「充電式」與「換電式」,產品線十分齊全。適逢eMOVING成立12年,今年中華車順勢推出新品牌識別「e台車」,以台灣人的電動機車為品牌精神,強調深耕台灣在地。其中很重要的策略,就是全面進駐台灣離島,推動離島低碳旅遊。事實上,eMOVING早在2012年起,便陸續導入電動機車至金門、澎湖、綠島、馬祖、小琉球等地,是前進台灣離島的第一台電動機車。eMOVING與小琉球經銷商乙順綠能合作,引進100台iE125快充式重型電動機車,做為旅遊租賃之用。(圖/黃威彬攝)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出國旅遊受限,國內離島觀光成為主流,eMOVING也趁勢規劃一連串離島進駐計畫,除了設立金門專賣店,加速居民換購電動機車外,更積極推動小琉球低碳運輸發展,與當地經銷商乙順綠能合作,引進100台快充型普通重型電動機車iE125,做為旅遊租賃之用。中華汽車電動二輪營銷部經理戴美珠表示,eMOVING下一步將踏上蘭嶼,投入「蘭嶼租賃機車電動化」計畫,以企業資源推動離島觀光租賃用車發展。中華車電動二輪營銷部經理戴美珠表示,下一步將踏上蘭嶼,投入「蘭嶼租賃機車電動化」。(中華三菱提供)蘭嶼佔地48平方公里,環島一圈約36公里,面積雖不大,但地勢高低起伏大,過去的電動機車大都無法滿足當地的地形限制。eMOVING計畫引進高續航力的iE125,雙載下仍可滿足蘭嶼的爬坡要求,十分適合蘭嶼觀光租賃使用。戴美珠說:「為逐步落實台灣淨零碳排目標,已針對蘭嶼擬定汰換電動機車規劃,計畫三年內導入1,000台eMOVING電動機車,以滿足低碳旅遊需求。」iE125是目前eMOVING離島佈局的主要產品,2019年上市後首先登島馬祖,以「智慧城鄉發展計畫」推動共享營運,於二鄉二島(南竿、北竿)建置智慧無人電動機車租賃站,藉由APP提供旅客隨借隨用、隨用隨還的分享式租賃服務。台灣許多離島的地勢高低起伏大,十分適合扭力大的iE125。(圖/黃威彬攝)除了百台iE125進駐小琉球外,eMOVING今年也再度佈局澎湖,攜手鐙鋒綠能,設置5座氫能源充電站,以更環保的再生能源提供電動機車動力來源。營運初期計畫導入30台iE125與民宿業者合作,未來將跨足旅行業者,陸續投入200台iE125,提供澎湖低碳旅遊租賃服務。在台灣本島都會區,使用「GoShare」的換電式電動機車仍是主流,但在地形變化大、人口較少的離島地區,中華車eMOVING的充電式電動車反而更具優勢。配合政府低碳旅遊的政策,從離島包圍本島的eMOVING,也許會因此打出充電式電動車的另一片江山。在地形變化大、人口較少的離島地區,eMOVING的充電式電動車比換電式機車更具優勢。(圖/黃威彬攝)
全球車訊/ TOYOTA推出「氫能源電池原型」 不只電動車家用電器也能用
TOYOTA雖然最近推出純電車款,不過其實他們更加注重氫能源發展,希望能夠以氫氣來提供整座城市所需能源,其子公司Woven Planet在2021年二月份,於靜岡縣裾野市附近動工,建設名為Woven City的試驗場,在其中將會使用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像是智慧家居、智慧移動,當然也包含使用大量氫燃料。TOYOTA及其子公司Woven Planet推出一款「氫能源電池原型」,長約40公分、直徑18公分,外型就跟台灣電動機車常用的電池類似,不過還要大上一些,預計裝滿氫燃料之後將重達5公斤,預計能夠提供3.3kWH的能量,使用方式也跟台灣電動機車常用的電池類似,不過用途會更加多元。該「氫能源電池原型」除了能提供給電動車、電動機車及無人機使用外,在Woven City內一些沒有連接電網的房子裡也能夠使用,像是提供電源給一般電器、熱水器等,如此概念在未來,或許也可以在偏遠地區作為應急使用的電源。TOYOTA預計在2025年之前,開放民眾入住Woven City,TOYOTA社長豐田章男表示,希望可以將這座城市打造成新的宣傳場所,一開始將提供有小孩的家庭及高齡者入住,未來則希望能夠容納逾2000人在此生活。
全球車訊/舊愛還是最美!TOYOTA與前任Isuzu 聯手打造「電動巴士」
隨著各國大廠紛紛將電動能源轉移到大型載具上,日本Isuzu宣布與Toyota、Hino共同為了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而進一步加快電動巴士產品的生產。除了車聯網(Connected)、自動駕駛(Auto)、共享經濟(Share)及電動(Electric)技術的發展提升外,也利用共同打造可持續利用的電動車款來達到降低成本的方法。事實上Isuzu與TOYOTA在2018年時解除了資金合作的關係, 但在2020年時Toyota 以第五大股東身分再次入股 Isuzu 品牌,此次與TOYOTA旗下的商車品牌Hino將計畫於2024年開始透過雙方旗下的「J-Bus Ltd.巴士公司」生產純電巴士,並利用平整化底盤的特性,創造出更加完善的車室空間。Isuzu與Hino將擴大 FCEV(燃料電池)電動巴士的開發。(圖/ 翻攝自J-Bus Ltd.)除了BEV純電巴士之外,Isuzu、Hino也將頭腦動到了FCEV(燃料電池)電動巴士的開發之上 ,將結合TOYOTA Mirai及Sora氫能源電動巴士應用的燃料電池系統,將採共享零組件的方式來提升製造產能,也藉此提供壽命更長、續航力更優異的載具產品。
挑戰特斯拉 美38歲新富豪創業二次慘敗
美國新近爆紅的氫電車廠尼可拉汽車(Nikola Motor),6月4日首度公開上市(IPO)告捷,當天創辦人兼執行長米爾頓(Trevor Milton)身價暴漲,從IPO前的10億美元,一口氣增加到69億美元。但這位年僅38歲的新富豪,過去曾有二次落得一無所有的創業失敗經驗。被朋友形容為天生創業家的米爾頓,29歲時創立尼可拉汽車,在這之前他開過5家公司,其中2家倒閉收場,但這些慘痛的失敗經驗給了他很寶貴的教訓。他4月受訪時表示:「我失去擁有的一切,而且是二次。沒有人在我這樣的年紀開了5家公司,然後關了2家。」米爾頓創辦尼可拉汽車之初遇到的一大挑戰,就是成立製造團隊,但這家菜鳥公司擘畫的願景聽起來簡直像科幻小說,很難號召業界老手專家來效力。米爾頓大膽逆向操作,「我聘用與汽車業毫無淵源的工程師。」米爾頓表示:「我要大家相信沒有什麼不可能。完全沒有汽車界歷練的人,就不會拿過去的經驗來限制我們,基本上我需要和我一樣天真的人。」與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早期一樣,尼可拉汽車一心想打造優越的產品,而不是拚命行銷或衝高銷售量。事實上,尼可拉汽車在完全不靠業務員的情況下,已有100億美元的訂單營收。米爾頓指出:「如果我們公司只是在做卡車,不可能有競爭力。存在於卡車業的整個生態系統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當前的商業模式把燃料看得比卡車還重要。我們顛覆現狀的方式,就是開創一個以穩定運送為主的模式。」尼可拉汽車懷抱雄心壯志,下一步要在高度競爭的卡車市場贏過特斯拉。特斯拉和尼可拉汽車都生產純電動卡車,但尼可拉認為如何佈建充電網絡,比製造卡車本身還重要。尼可拉汽車除主打電動卡車,也致力開發氫動力車,米爾頓說:「雖然氫的生產效率還在改進當中,這種能源到今天依然便宜,這一點就比必須在各城市設充電站的純電動卡車占上風。尼可拉卡車還有另一項優勢是,重量比特斯拉卡車輕,營運成本也低於特斯拉卡車。尼可拉汽車縱有這些優勢,仍有自己要面對的挑戰。米爾頓指出,尼可拉能在多短時間內啟用氫能源網絡,是他這家公司的成敗關鍵。米爾頓成長於美國猶他州,他的母親在他幼時死於癌症,之後他們全家也陷於困頓。他很早就有創業頭腦,在學校時把糖果轉賣給其他小孩牟利。米爾頓曾進入猶他谷州立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就讀,但才念1年就輟學。2003年他創辦人生第一家公司,做警報和監控系統生意,幾年後將公司脫手。接著米爾頓開了家零售公司,他早在亞馬遜嶄露頭角前就嘗試電商模式,可惜最後失敗收攤。米爾頓去年11月在家鄉猶他州花了3,250萬美元購置豪宅,還創下該州新的成交紀錄。他說:「我喜歡鄉間、寬廣空間、隱私和野生動物,更勝於都市天窗。我想打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