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鎂
」 氧化鎂 缺藥 衛福部 王明媛 健保台人赴日必買「EVE止痛藥」? 達人籲注意這些:不要當土產送人
不少台灣人去日本玩,一定會去藥妝店掃貨。不過,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說,「不要迷信日本成藥,不要把它當土產買來送人」,他也分析EVE止痛藥的吃法,如果長期身體不適還是要盡快就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說,EVE止痛藥是大家回購排行榜第三名,常有人問他品項有何不同。林氏璧解釋,「先說有一種最普通的EVE白盒,他就很單純只有止痛藥的成份。EVE A則主要有EVE A錠白盒,EVE A錠EX粉盒,EVE QUICK頭痛藥藍盒,EVE QUICK頭痛藥DX金盒四款。分別針對各種疼痛,生理痛,後兩者是頭痛。」林氏璧說,「EVE的主成分是布洛芬(ibuprofen,イブプロフェン),是一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是臨床上非常廣泛使用來解熱鎮痛的藥物,比常見的普拿疼有效,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可作為非處方藥銷售。NSAID有很多種,布洛芬是個1961年研發的老藥,專利權早已過期,任何藥廠都能做。台灣常見的商品名是依普,依普芬,普服芬等等。小朋友喝的馬蓋先或是速熱寧也是這個藥。」林氏璧表示,「EVE A四種劑型布洛芬含量不同,分別是150,200,150,200毫克(每兩顆)。一般口服布洛芬建議劑量是每4~6小時200-400毫克,一天不要超過1.2g。台灣很常見一顆是400毫克的劑型,一天建議不要超過三顆。而EVE四種劑型是建議兩顆每天最多三次(450毫克/天),兩顆最多兩次(400毫克/天),兩顆最多三次(450毫克/天),兩顆最多兩次(400毫克/天),你可以發現他的布洛芬建議用量其實並沒有特別高,甚至是偏低的。」林氏璧指出,「那為何有人會覺得EVE A好像吃起來特別有效呢?姑且不論心理作用,也許是因為四款EVE A中皆有另外兩個成分:Anhydrous Caffeine80毫克和Allylisopropylacetylurea(丙烯異丙乙酸尿60毫克。前者是無水咖啡因,會使血管收縮,輔助緩解頭痛(普拿疼止痛加強錠也有添加咖啡因喔)。後者則是一種1926年就研發的鎮靜劑,可能也有幫助止痛的效果,但全世界幾乎都沒有在用了,因為後續有些案例出現了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的副作用,所以就停用了。不過日本倒是一直用到現在,似乎也相安無事。也許其中有人種的因素?但也因為有這樣的成分,含此成分的用藥在日本都是第一類或是第二類藥品。」林氏璧說,「至於兩款針對頭痛的,還有加另外一個其實很普通的成分:氧化鎂。氧化鎂就是很常見的制酸劑,可中和胃酸。第一個好處是NSAID有個重要副作用是可能傷胃,加個胃藥可保護胃粘膜,防止胃部不適。第二個好處是布洛芬可以較迅速溶解迅速吸收,這可能是它速效的原因。」不過,吃EVE也有幾點要注意,林氏璧指出,EVE有鎮靜成分,吃了不要開車,EVE也會造成血小板低下的風險,有相關疾病的人別吃,「如果遇到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在國外自行購買的藥物,是不能在國內申請藥害救濟的。」林氏璧提醒,「身體如果有任何地方長期疼痛,應該要求助專業醫師,找出病因。特別是越來越壓不住的疼痛,很可能有什麼重要的潛在疾病,不要長期自己買藥吃,長期吃止痛藥可能會傷胃造成胃潰瘍,也可能造成腎功能受損。」
缺藥難過年3/專家驚呼:最怕這款藥缺貨! 1月底就要「備戰春節」
缺藥問題持續發生,第一線藥師透露「最怕精神科藥物缺貨」,因為患者大多較難溝通,所以通常都會建議他們多跑一趟回大醫院領藥。另外,由於農曆年即將到來,為了不使缺藥問題影響過年,專家也建議慢性病患可提早在1月底先領過年時期的藥物,若有出國旅遊計畫,最好也提早預備一周的藥量。缺藥問題最直接反應在社區藥局上,身為供應鏈的下游,幾乎長期以來都要到處調貨或與同業「以藥換藥」,或是只能「A藥換B藥、B藥換C藥」不斷找替代應急,才能順利把藥交給患者。根據藥物供應平台資訊,目前台灣至少缺200種以上的藥物,其中精神科藥物也缺貨已久。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表示,「台灣民眾普遍不太願意換藥,其中我最害怕精神科藥物缺貨,一來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高,二來溝通上會比較困難,所以大多會請患者直接回醫院拿藥。」包括精神科在內的慢性病患者,在缺藥問題日益嚴重的此時,感受最為深刻,過去只要3個月回診一次,如今因為藥局沒藥,只好每個月回到醫院領藥,有時候甚至必須從中南部跑到台北才能順利拿到藥。針對缺藥問題,藥師公會建議可改用「三同」藥物,也就是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的藥物來替代。(圖/報系資料照)針對缺藥問題,食藥署在去年4月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也與全國9家較大型中盤藥商合作,建置「藥品市場監測系統」,以利查詢、協調供應,預計近日即將上線。藥師沈采穎認為上述措施無法改善缺藥情形,因為最大的問題是台灣藥物分配不均。沈采穎說,醫院跟診所、社區藥局應該要有「4、3、3」的比例分配,但因為藥廠跟醫院有簽約,跟社區藥局沒有,所以供應商在貨源不足情形下,當然全部到醫院,尤其是醫學中心。沈采穎以「氧化鎂」為例,這個胃藥成分一度缺貨到只有醫學中心有藥,政府才願意處理解決,「難道每種藥都要這樣,政府才積極處理?」沈采穎表示,缺藥有三大階段,依序為解決、緩解、預防,而食藥署一直在發生了才解決。針對過年備藥,王明媛表示近日有一些民眾因為擔心缺藥,所以已開始先準備,她也建議慢性病患提早在1月底就先準備過年期間的藥物;如果計畫出國旅遊,最好多預備一周的藥物,其他如呼吸道疾病的藥物也可以先準備。若是面臨缺藥問題,建議諮詢藥師以同成分、同劑量、同劑型藥物替換,或是當藥局缺藥時,改到藥物較充足的大醫院領藥;最後若醫院也缺藥,再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過年備藥5原則
熬夜熬自由、夾縫中擠出Me time 職業媽媽睡眠障礙解方
現代女性就業比例高,根據主計處統計,25-44歲女性就業比例高達83.2%,然而家庭照顧者的重責大任多半還是落在媽媽身上。職業媽媽若遇到「雷隊友」,下班還要包辦家事、育兒等,蠟燭多頭燒,壓力超大。好不容易將孩子、家事擺平,可以好好休息的「Me Time」所剩無幾,捨不得睡是常態,反而讓作息更混亂,常常到了該睡的時候反而睡不著,隔天起床更是痛苦,陷入惡性循環。職業媽媽該如何在緊湊的生活壓力中找到平衡,兼顧家庭與自身健康?讓營養師江佳容來解析!壓力大、3C重度使用、熬夜 多重因素造成睡眠障礙壓力真的會導致睡眠障礙嗎?江佳容營養師指出,難入睡、睡不好其實是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其中當我們情緒緊繃、壓力大時,人體會自然分泌壓力賀爾蒙,如果長時間壓力過大,會使體內的內分泌失衡,進而干擾使人快樂的神經傳導物質,進一步影響到睡眠;且白天用電腦、晚上滑手機,3C產品的藍光也會干擾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該休息時沒入睡,多巴胺、血清素、褪黑激素等幫助穩定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會受到干擾,種種原因使得睡眠時間變短,神經傳導物質減少,情緒一直處在高張狀態,陷入惡性循環。想要改善睡眠,首先必須調整生理時鐘回歸正常且規律的時段,才能使內分泌與神經傳導物質趨於穩定,但成年人的世界充滿許多身不由己,除了調整生活作息、培養運動習慣外,可以藉由飲食及營養保健還改善。江佳容營養師表示,現代人常會選擇補充機能食品來輔助,目前所知色胺酸、鈣、鎂、維生素D或B群等皆有助於舒緩情緒,進而幫助睡眠,其中維生素B群較常聽到用來提振精神,她解釋主要是維生素B1、B2有幫助能量代謝,事實上B6、B12、葉酸是神經傳導中重要的輔助因子,可以幫助穩定情緒,也有助於改善睡眠。▲營養師江佳容腦部腸道息息相關 攝取益生菌調整腸道健康有助睡眠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健康與腦神經息息相關,被稱為「腸腦軸」,江佳容營養師解釋,腦部有850億個神經元,而擁有第二大5億個神經元的就是腸道。用簡單的方式譬喻,人體排便不順暢,就容易鬱悶,腦部分泌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來穩定神經,副交感神經負責控制腸道蠕動,而腸道也負責分泌體內95%血清素及合成50%多巴胺,當過多的血清素存在腸道中,腸道蠕動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當腸道環境越健全,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越平衡,透過血液循環代謝到腦部及全身運用,也會影響睡眠。既然腸道健康與影響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是否攝取益生菌保健腸道,也能改善睡眠?江佳容營養師回應「沒錯!」工作、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當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影響腸道蠕動,造成排便困難,若排泄物滯留腸道,也會破壞好菌、干擾腸道健康,因此補充益生菌,養成腸道內的好菌環境也能調節睡眠障礙。挑對菌、養好菌 腸道菌相穩定自然睡得好江佳容營養師提到,選擇益生菌的關鍵有三:1. 選擇有專利的益生菌-益生菌種類非常多,對應的功能也不同,專利的益生菌會有專屬的菌株編號,如植物乳酸桿菌、副乾酪乳酸桿菌、瑞士乳酸桿菌等都是有幫助睡眠的菌種。2. 慎選生產公司-益生菌廠牌常會號稱有多少個好菌,但不是單純量多就好,也要看是否有效,選擇有信譽、有品質的公司,就能降低選到以不知名菌種填充數量的商品。3. 添加物越單純越好-挑選時除了調整口味之外,應避免額外添加氧化鎂、人工色素、人工香料、防腐劑等,且補充益生菌之後,還必須有好的環境生長,如添加益生菌的發酵代謝物「後生元」,能提供好菌營養,幫助腸道菌相平衡。有睡眠障礙的民眾,通常會擔憂用藥成癮、交互作用等問題,而益生菌則是天然且安全的營養補充品,使用上禁忌也不多,且對腸道健康及免疫調節都有幫助,也有幫助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江佳容營養師提到,只要腸道健康、神經傳導物質濃度足夠,就能比較容易睡得沉、睡得好,精神、膚況、體態、情緒也都會跟著改善。養好菌的同時,也應養成飲食均衡、規律運動、養成規律的睡眠時間,避免破壞菌相。江佳容營養師提醒,睡前不要吃太飽也不要太餓,吃太飽因為消化增加可能會睡眠中斷、太餓則是會更加清醒,睡得更不好,若感到飢餓,建議補充一些溫熱的飲品,如牛奶,或是香蕉、奇異果、起司、優格等幫助好眠,職業媽媽絕對不要報復性飲食,選擇高油、高鹽的鹹酥雞、泡麵等,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
缺藥情況嚴重!健保署擬刪15款指示藥 遭專家痛批打假球
國內缺藥問題嚴重,近期外界不斷有呼聲要求指示藥品退出健保給付,健保署上周雖宣布15款指示藥擬退出健保,但仍遭專家質疑打假球,認為應先讓使用量大的指示藥退出,且應制定出指示藥廠自行退出健保的相關辦法。健保署上周召開會議,初步共識有15項指示藥未來不再由健保給付,主要是針對廠商已無生產、消化酵素、維生素或保健食品成分等品項,至於未來也會發函給醫界,詢問每年用量藥錠低於五千顆、藥膏少於一千條以及眼藥水低於一千瓶者,未來是否應持續納入健保。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指示藥品退出健保是她一直以來的建議,但健保署的做法是先將用量低的踢出健保,「根本是在打假球」,因為這些用量不到5000顆的產品,藥廠早就不願意生產,還需要健保署來踢嗎?沈采穎指出,健保一年在指示藥上花了將近17億,其中前五大項目依序為止痛藥、咳嗽感冒藥、抗組織胺、腸胃機能藥、鼻用製劑等,但在這次會議的初步共識中,並未看到這類藥品,顯見健保署仍不敢切入問題核心處理。以去年健保給付指示藥品用量前五名排序,番瀉苷(Senna glycosides)、乙醯胺酚(Paracetamol)、氧化鎂(Magnesium oxide)、Silicone、愛克痰(Acetylcysteine)為使用量最高的指示藥,沈采穎質疑,如健保署真有心解決缺藥問題,應優先將這些用量高的藥品剔除,而非只拿用量少的開刀。沈采穎強調,健保署面對缺藥問題短期內應針對處方藥進行價格保護而非指示藥,並依法讓指示藥回歸自由市場機制,例如氧化鎂就不應調高地板價,應直接剃除健保給付,由使用者來付費。至於中期因應方針應採用成分給付,而非齊頭式平等,沈采穎說,民眾應自負差額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讓民眾能有自由選擇廠商的權力,這才是真正以病人為中心,而非以醫院為中心。最後,沈采穎認為長期目標應落實真正的醫藥分業,才能避免藥品過於集中在某些大型醫院,進而導致「以藥養醫」與藥物浪費。
「軟便劑」氧化鎂仍缺貨? 食藥署:6廠商同意製造本月起緩解
近期國內再度傳出「軟便劑」氧化鎂(MgO)缺貨,遭藥師砲轟衛福部擴大的缺藥平台根本打假球。食藥署今召開記者會指出,氧化鎂目前有兩家製造廠進行生產,月產能可達4000萬錠,遠高於健保單月用量,且在健保署提高氧化鎂給付額後,有6家廠商同意製造供應,估計本月起就會逐步解決供需問題。為因應氧化鎂缺貨,健保署周一宣布提高氧化鎂錠劑給付額,從原先的每粒0.16元調高至0.32元。食藥署今進一步指出,已有6家製造廠表示會供應,待產線重啟後可望解決缺貨問題。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氧化鎂年用量約2.5億顆,平均每月用掉2000萬顆,如以目前專案製造與另一間藥證許可製造商的產能估算,本月起已能生產4000萬顆,不過專案製造許可至今年9月為止,屆時將視國內供需視情形調整。此外,另一款心律不整藥物安室律注射劑(Adenosine)近日也傳出缺貨,陳惠芳指出,業者於4月中向本署通報,因新製造廠無法開始生產導致全球性缺貨,預計今年9月才會恢復供貨,國內庫存預計可供應至6月下旬。陳惠芳說,食藥署在接獲通知後已於4月28日啟動公開徵求,目前已核准3項同成分劑型替代藥品之專案進口,預計6月初陸續到貨,以滿足臨床需求。據健保資料統計,國內安室律注射劑每年約使用3萬6千瓶,陳惠芳表示,專案核准廠商6月初會到貨1萬2千瓶,應可接上國內需求。至於先前有藥師痛批氧化鎂仍叫不到貨,陳惠芳則說,經食藥署進一步了解已確認是誤會,應該是訂貨時間點的問題,本月初該藥局已取得足量庫存,相信接下來供貨會越來越順。陳惠芳提醒,目前多數缺藥案件仍為個別廠牌的短缺,仍有其他替代藥物可選,藥品許可證持有藥商如遇到無法製造或輸入數量不足影響藥品供應時,應至少在6個月前向食藥署通報,以保障國人用藥權益。
不只軟便劑漲1倍 健保署揭「這2款藥品」6月1日起也一起漲價
國內缺藥問題持續,價格不敷成本則被認為是原因之一。健保署今(15日)宣布軟便劑氧化鎂價格,自6月1日起從0.16元調漲至0.32元,漲幅達1倍。另外2款退燒藥及兒童止吐栓劑,也將自6月1日起分別漲價1到7倍。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氧化鎂軟便劑、乙醯胺酚咀嚼錠 80mg(acetaminophen 80mg)、多普杜利栓劑 10mg(domperidone 10 mg)共3種藥品,在4月的共擬會議申請調整支付價格後獲准。其中指示用藥乙醯胺酚咀嚼錠,具生產許可的2間藥廠有1家提出申請,原價格為1顆0.24元,調整後約1.5至2元,每年健保用量超過3萬9千顆,預估1年約增加8萬元財務支出。同為處方用藥的多普杜利栓劑,有5間藥廠具生產資格,並有2家申請提高藥價,原價格5元,調整後為10元,去年健保用量超過4萬2千顆,預期1年增加17萬財務支出。衛福部因今年缺藥頻傳,於4月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協助橫向溝通,健保署亦針對無替代藥品提出應變措施,若廠商藥價不敷成本,可提出申請由健保署召開藥品共擬會議重新核價。蔡淑鈴表示,這次調整可撐到明年4月,之後會依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每年重新核價、檢討藥價。
缺藥通報平台不治本 民眾黨團:每天仍缺2至3種藥
民眾黨立法委員陳琬惠、立院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1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近年屢爆缺藥危機,即使衛福部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基層藥局仍每天缺2至3種藥品,原因歸咎於健保總額制度長期壓低藥價,一顆藥竟比一顆糖果還便宜,導致藥廠不願生產、進貨到台灣,無形中賠上全民健康,呼籲政府別再被動接收缺藥通報,而是要積極調整藥價結構,加速解決缺藥問題,確保慢性病和救命藥供應。陳琬惠表示,缺藥困擾民眾3年了,但健保署4月1日仍執意維持健保藥價砍81.8億元,政府對藥價過度控制,從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連年壓低藥品支出,美其名是減少健保支出,但由於缺乏利潤,部分藥廠退出台灣市場,導致缺藥問題陷入惡性循環,可見政府在思考節省開支時,也該確保醫療品質和民眾用藥權益。陳琬惠表示,食藥署2月底盤點缺藥原因,制定短中長期計畫,短期要調度生產線,爭取提前輸入量,妥善分配醫療機構及藥局;中期要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依不同缺藥原因擬訂解決方案;長期要檢討現行健保藥價政策,對必要性藥品給予適當價格保護機制。然而3項計畫都未奏效,目前仍有缺藥情況,基層藥師對於通報平台的新制也表示無感;長期計畫更諷刺,衛福部檢討現行健保藥價,卻越檢討越缺藥,政府把藥廠當盤子,把民眾當傻子,結果民眾、藥廠、政府三輸。楊寶楨指出,衛福部4月11日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要強化食藥署、中醫藥司、醫事司、健保署、國健署和疾管署的橫向溝通,但這些單位本就下轄於衛福部,平台像「新瓶裝舊酒」,也代表過往內部結構鬆散、缺乏跨部門溝通。近來基層藥師觀察,每天仍有2至3種藥品短缺,顯見平台沒有太大作用,更有不少藥師直言「就是換了個網站統計,毫無作用」。楊寶楨表示,台灣民眾每月吃掉2千萬顆「氧化鎂」(軟便劑),但生產藥廠卻從6家變1家,原因是缺乏利潤不願生產,每顆氧化鎂價格約0.1至0.16元,被戲稱為「比糖果還便宜」,因為反觀糖果每顆可賣1元。而肺癌標靶藥「羅思克」沒有替代藥品,僅能「公開徵求」,但在平台上資訊2週才更新一次,對缺藥病患無疑是一種煎熬;針對慢性病長期服藥和救命藥,應加快更新速度,讓醫生與病患及早因應,避免延誤選擇其他治療方案的時間。
30年最大缺藥潮1/血脂藥砍到「1粒7.5元」立刻沒貨 台灣憑什麼在全球搶藥?
上百萬名高血脂患者使用的降膽固醇藥「立普妥」3月開始缺貨,再度敲響台灣醫藥警鐘,不少藥師向CTWANT記者坦言,「這是台灣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全球缺藥主要受疫情、原物料短缺影響,但多位專家直指台灣「缺藥另有內情」,「4/1起『立普妥』健保給付從1粒9元降到7.5元,台灣砍藥價,這要怎麼搶藥?」「什麼?沒有我的降膽固醇藥物?那該怎麼辦?」46歲的阿華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身為三高族的他一直以來都是拿著慢性處方箋到藥局領藥,沒想到藥局沒藥,他只好回到醫院領藥,結果竟還是領不到藥。阿華拿不到的藥正是降膽固醇的第一線用藥「立普妥」,食藥署日前公告受到全球包材短缺、製造廠受颶風影響,「立普妥」10毫克劑型即將缺貨,最快要到5月才能恢復正常,由於「立普妥」屬於明星藥物,市占率約4~5成,恐怕影響上百萬名的三高患者。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最新調查,台灣總計缺藥品項高達131款,食藥署則公告共有15大類缺藥品項,這些藥包括Amoxicillin(安蒙西林)、MGO(氧化鎂)、腸泌素(GLP-1)、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PPI(質子幫浦抑制劑)、小兒止吐止咳塞劑/退燒藥等,如今又再加上「立普妥」。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坦言,「這是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或者可以說,是從健保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缺藥狀況。」王明媛說,去年5、6月起就出現明顯的缺藥情形,那時大多是缺單一藥廠的藥,例如這陣子缺中化製藥旗下的藥物、過陣子換成信東生技的藥。「那時應該是受到疫情影響,例如生產線員工確診導致大規模停工,但現在已經變成幾乎什麼藥都缺了。」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明4/1後調降5500項藥品價格,有藥師認為已經缺藥還砍價,令人摸不著頭緒。(圖/劉耿豪攝)為什麼會缺藥?王明媛說,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包括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缺貨,有些藥物從生產源頭就有問題;再加上疫情導致物流運輸出狀況,而且受到通膨嚴重、各行各業缺人才影響,科技業大舉向藥廠挖角,導致人力出現緊縮狀況,所以不只台灣缺藥嚴重,日本、美國等國家也一樣無藥可用,各國都在下單,全球都在搶藥。「只是相較之下,台灣人口數少、健保藥價又低,想跟其他國家搶藥的競爭力太弱了,所以問題更加明顯!」王明媛說。以「立普妥」為例,廠商通知食藥署是因為生產藥物的波多黎各受到颶風影響而導致缺藥,但醫藥粉專《Dr.131醫生醫》撰文質疑,查詢波多黎各近來並未有風災,反而是台灣健保再砍藥價,4/1起「立普妥」的健保給付將從現在的1粒9元降到7.5元,降幅為16.6%。因此《Dr.131醫生醫》認為這波缺藥可能不是天災,而是砍藥價造成的人禍。健保署自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預設每年藥費支出目標值,讓藥費維持於穩定及合理範圍,在總額支付制度下,有效管控藥費支出,今年的藥價調整將於4/1生效,刪減藥價總金額81.8億元,調降5500項藥品價格。王明媛說,「以前每年都是降上百億元的藥價,今年才81.8億元,看得出來健保署已經手下留情,但已經缺藥了,又給這麼低的價格,這樣真能解決問題嗎?」藥師林士峰也在臉書直言,「影響缺藥的因素雖然不少,但以台灣來說,價格不對肯定是佔有一席之地。」林士峰舉例,缺雞蛋的時候,雞蛋漲價去下降供給面的壓力,以價制量減少需求,並且提供生產者的誘因,增加生產量,但現在發生缺藥潮,藥價卻反而下跌,「這完全顛覆了經濟學概念」。健保署長石崇良解釋,目前處於缺藥狀態的88項藥品,如部分第一線、後線抗生素均維持原價,將持續與醫界溝通,確保民眾用藥不會出現斷層。石崇良表示,DET已執行10年,他認為有幾個部分可以檢討,例如哪些藥不需要參加DET調整;再來就是金額的計算方式;以及屬於要保護的藥品,例如基本用藥、容易短缺藥品。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認為,缺藥是有結構性的問題,他呼籲請政府拿出具體方案,解決缺藥問題,確保2300萬民眾基本健康權益。
30年最大缺藥潮3/慢性處方箋患者最受罪 差點從台中跑到台北領藥
缺藥問題最直接反應在社區藥局上,身為供應鏈的下游,幾乎長期以來都要到處調貨或與同業「以藥換藥」,才能順利把藥交給患者,當缺藥問題日益嚴重時,慢性處方箋患者感受最深刻,過去只要3個月回診一次,如今因為藥局沒藥,只好每個月回到醫院領藥,有藥師甚至分享自己驚險的調藥經驗,順利讓患者不必從台中跑到台北醫院領藥。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再加上健保年年砍藥價,讓台灣面臨30年以來最大的缺藥潮,尤其是供應鏈中最末端的社區藥局感受更深刻,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表示,「台灣藥物的分配是有順序的,優先給醫院、再來是診所、最後才是藥局,所以藥局缺藥的情況最嚴重。」一直以來,社區藥局都有缺藥問題,只能各憑本事、人脈跟同業調貨或「以藥換藥」,直到這陣子缺藥的品項愈來愈多,而且是非常普遍使用的藥物,例如老人家常使用的氧化鎂軟便劑、或小朋友使用的安蒙西林抗生素都缺貨,才引起大眾關注。王明媛說,許多拿著慢性處方箋的患者在藥局領不到藥,於是只好再回到醫院領藥,「因為只有醫院才有藥啊!結果本來3個月的慢性處方箋,因為缺藥的關係,患者被迫變成每個月回診,十分麻煩。」藥師游佩雯也在臉書分享自己奇特的遭遇,她表示平時都會盡量幫患者調藥,真的沒辦法只能請患者回醫院領藥,但有一次她費盡千辛萬苦調藥,還拜託住在基隆的學長寄藥到台中,否則患者必須從台中跑到台北回診。游佩雯也分析缺藥的層面,她認為分成「真缺藥」跟「假性缺藥」,真缺藥就是缺乏原物料、物流延遲、停止進口等,而藥局缺藥、醫院才能領藥就屬於假性缺藥的一種。社區藥局很早之前就面臨缺藥問題,藥師們都要使出渾身解數調貨、借藥,才能順利將藥交到患者手上。(示意圖/趙世勳攝)無論是真假原因,都會導致藥品短缺的情況發生在下游。尤其是採購權較弱的社區藥局首當其衝,真缺藥原因越來越多時,就會開始影響診所、最後是醫院,當找不到替代藥品時,是影響最嚴竣的狀況,真正需要的病人就會無藥可用。例如氧化鎂,前陣子就連大醫院也都缺貨。王明媛透露,她曾出席某個藥師協會的活動,左右兩邊都坐著知名醫學中心的藥劑部主任,她們竟然也表示缺藥,「我聽到的時候,差點把口中的飲料吐出來!怎麼會連醫學中心都缺藥?」王明媛說,她相信隨著疫情趨緩、航運開始普遍,缺藥問題應該會逐漸解決,但她也相信價格是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曾受訪表示,110年國人醫療保健支出占GDP只有6.1%,與日本11%、南韓8%及多數已開發國家10至17%有一段落差。王明媛認為醫療保健支出應該要提升,首先就要從藥價開始。「我想問,到底要節流到什麼時候?是不是該去想如何開源?」王明媛說,以前許多民眾都會到藥局詢問是否有某些藥,最近她幾乎都無法回答,「因為台灣根本沒有這些新藥了!藥廠根本不願意進口到台灣。」洪子仁解釋,當藥品價格變得過於低廉,藥廠就會考慮不做台灣的生意,就算是本土學名藥的廠商也可能轉做較高利潤的保健食品,「因為廠商也要求生存,如果他只有一條產線,他會優先生產哪一個藥品?」
衛福部坦承15項嚴重缺乏藥物 王必勝:常缺藥物將由中央統一採購
15項短缺藥物供應情形。缺蛋又缺藥,新內閣成民怨箭靶。衛福部昨天在228連假期間,趕緊舉行記者會,首度坦承國內共有15項嚴重缺貨的藥物,從抗生素、退燒、止瀉、制酸劑等都有。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坦言,缺藥樣態很多,已擬定短中長期因應對策;他宣布,今年健保不對通報缺藥的88項產品砍價,中程建立「防缺藥中心」,擬由中央統一採購常缺藥品,並規畫輔導國產業者生產。通報缺藥88品項 今年不砍價繼缺蛋之後,國內缺藥問題遲未解決,民怨沖天。王必勝、健保署長石崇良、食藥署長吳秀梅昨日主動召開記者會,說明有88項藥品通報缺藥,有15項嚴重缺貨,包括軟便、抗生素、制酸劑、止吐、止瀉、退燒,甚至是鼻噴類固醇、破傷風疫苗、血栓溶解劑以及攝護腺肥大等,另有兒童止吐藥、退燒藥停產,現已尋其他廠商支援。外界抨擊,健保調整藥價政策導致缺藥,依據《健保法》,健保署每年都會調整健保藥預算,過去2年因疫情未調整,民國112年度新藥價依法將於4月1日生效,健保藥預算將合併砍價81.8億元,涉及6000多項藥品。設計3條件 落實藥品價格保護石崇良說明,若業者認為調整後的藥價不敷成本,也可以提成本分析,重新議價。王必勝解釋,缺藥問題繁多,包含供應、製造、臨床需求、分配不均、藥價等,對於近期缺藥品項,今年健保不會再對已通報缺藥的88項藥品砍價,避免藥廠因無利潤而不願生產,導致缺上加缺。至於藥價調整時程,石崇良說,仍維持明天(3月1日)公告,4月1日上路,不再更動。石崇良特別提到,有些藥物價格已經非常低,擔心再砍價,可能造成嚴重缺藥,因此設計3種條件,以保障藥品價格,不予調降,包含「處方藥及指示藥品之價格保障」、「近期短缺之藥品」、「不敷成本藥品調整價格」。建立防缺藥中心 輔導藥品國產衛福部的中期方案為建立「防缺藥處理中心」,加強藥品供應及替代藥品資訊傳遞等。吳秀梅表示,除跨署合作,也會與藥局、診所、醫院保持密切聯繫,即時掌握缺藥品項,且食藥署本來就有平台以及預警機制,未來也會強化、整合至防缺藥中心。長期措施為檢討現行健保藥價政策,針對專利屆期藥品,輔導國產業者生產。開業藥師沈采穎則認為,目前只見衛福部提出多項因應「公告」,沒有改變結構性問題,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真正解決缺藥,例如缺貨已久的氧化鎂,政府以協調其他廠商代為生產的方式解決,但專案製造的藥品期限一到,還是會缺,無法保障國人用藥安全。
衛福部首度公開15項「短缺藥品」 王必勝:供應、原料藥短缺所致
近期國內缺藥問題頻傳,為平息民怨,衛福部今日召開記者會,首度揭露當前面臨嚴重缺藥的15項藥品,對此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解釋,缺藥問題繁多且複雜,其中包含供應、製造、臨床需求、分配不均、用藥習慣、藥價等,未來將以短、中、長期方案因應缺藥問題。衛福部健保署日前指出,目前國內共有88項藥品通報缺藥,為避免缺藥擴大,今年將不予砍價。食藥署今天則首度公布,近期國內缺乏的15項藥品以及因應措施,缺藥清單如下:1.氧化鎂錠劑2.Amoxicillin單方抗生素藥品3.Amoxicillin 與 Clavulanate 複方藥品4.Pectin/Koalin 止瀉口服液劑5.Domperidone止吐栓劑6.Acetaminophen 80mg 口服錠劑7.Mometasone水溶性鼻用噴液劑8.Ezetimibe/Atorvastatin 10/20 毫克9.Lansoprazole口溶錠(制酸用藥)10.含Frangula及Sterculia之膨脹型瀉劑11.含Dutasteride及Tamsulosin複方藥品12.Minoxidil 降血壓藥品13.破傷風疫苗14.Cisatracurium插管用肌肉鬆弛劑15.Urokinase血栓溶解劑王必勝表示,針對民眾關切的氧化鎂錠劑,係因業者通報缺工,目前已核准其他業者專案製造,且春節後已大量生產,每月合計生產3000萬錠,目前採每周分批供應,已逐步緩解臨床需求。Amoxicillin單方抗生素藥品則已協調國產業者增加生產,預計3月可供應2200萬顆;Amoxicillin與Clavulanate複方藥品則已協調業者積極爭取輸入,估計個規格藥品可在3月陸續供應臨床需求。Minoxidil降血壓藥品則因國外原廠供應問題導致缺藥,目前仍在控貨中,預計今年9月30日恢復供應,食藥署已啟動公開徵求,於今年2月核准其他廠商專案進口藥品,並預計於今年3月中開始供應。破傷風疫苗缺貨目前則已核准2家藥商專案進口,食藥署已在今年1月陸續完成封緘檢驗,現有庫存仍達20萬劑,預計3月會有藥品陸續輸入。
缺藥難解1/衛福部被迫成立缺藥中心 原是蔡總統也被惹急了
衛福部日前宣佈規劃成立「缺藥中心」,回應日益嚴重的缺藥問題。據透露,基層藥師早在去年就反應缺藥,然而衛福部卻多次以「超前部署」不缺藥來虛應,甚至還暗指普拿疼缺貨是民眾囤藥寄到大陸,直到基層藥師自力救濟「換藥」在網路上傳開,驚動總統關切,衛福部長薛瑞元才被迫成立缺藥中心。民國108年10月13日,蔡總統出席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活動時,關心國內生技業發展,認為「藥」是生技業重要一環,因此信誓旦旦地保證會讓「社會有藥用」,然而衛福部官員似乎是聽者藐藐。一名立委透露,前陣子蔡總統表達對缺藥現象關切,衛福部「萬事太平」的態度立即180度大轉變,不只衛福部長薛瑞元半天之內就火速召開緊急會議,健保署長石崇良也在隔週週末「加碼」開會,還邀請醫界代表「作陪」與安撫猛吐苦水的藥界業,官員甚至貼心暗示,四月健保砍價會「手下留情」。「五、六年前,我們就建議衛福部成立缺藥中心,但是直到調不到藥了,衛福部才說『研擬成立』。」此次也獲邀出席衛福部缺藥緊急會議的藥師沈采穎說,薛瑞元在會中親口證實「蔡總統也關心缺藥」,她才想到曾在臉書發文,並感嘆政府的政策總被民怨追著跑,苦的還是業界和民眾。包括軟便劑、抗生素和退燒藥等常備藥品,近期屢傳缺藥情況嚴重,衛福部長薛瑞元與健保署長石崇良因此先後召開緊急會議,保證分階段解決缺藥問題。(圖/報系資料照、趙世勳攝)沈采穎指出,衛福部當日提出的「缺藥中心」草案,現階段仍以「示警」為主,換言之仍著重於蒐集缺藥訊息,但美國缺藥中心的工作卻是在缺藥發生前半年,就能提前掌握警訊,並分散藥源避免缺藥。薛瑞元雖指防範未然是「長期目標」,但既然衛福部都能以「防疫不能等」為由,火速發給高端疫苗緊急授權EUA,「缺藥」如此影響國民健康及國家安全的大事,為何還要分短中長期?即刻成立比照美國缺藥中心立即運作,不是更能防範未然?難道衛福部還有其它無法公開的苦衷要顧慮? 台灣健保向來以「俗又大碗」著稱,台灣健保名氣更傳到海外,常吸引先進國家專程來台「取經」,但從去年下半年起,隨著國際疫情趨緩,坊間卻屢傳缺藥,包括止痛藥普拿疼(退燒藥乙醯胺酚)、「老藥」制酸軟便劑氧化鎂、治療高血脂「優泰脂10/20毫克」、第一線抗生素「安蒙西林」,消炎止痛藥布洛芬,廣效型抗生素安滅菌、少數眼藥水、眼藥軟膏以及低劑量高血壓藥等,缺藥潮排山倒海而來。不願具名的藥師表示,大型醫院採購藥品數量龐大、不會輕易換藥,藥商常優先提供大型醫院藥物,醫院規模越大,對「缺藥」越無感;反之,基層藥局進藥量少,視市場反應隨時調整進貨,對缺藥反應也最靈敏,美國在1999年成立國家缺藥中心後,開放基層藥局、消費者反應缺藥訊息,就是考量這點。今年四月份健保還要照往年慣例再砍一波藥價,已有藥廠向薛瑞元預告「再砍、只好退出市場」,恐怕也會對缺藥雪上加霜。國民黨立院黨團早在去年就疾呼政院與防疫指揮中心重視缺藥問題,但直到上週,衛福部才表示要成立缺藥中心,分階段處理缺藥問題。(圖/報系資料照)
缺藥難解2/基層藥局叫苦 健保「分級醫療」恐淪「階級醫療」
缺藥問題嚴重,衛福部長薛瑞元14日首度針對缺藥問題,提出短、中、長期解決方案,短期由藥廠提高產能、中期提升「缺藥平台」功能,調整醫院、診所、藥局藥品分配比例,長期則盼透過調整健保藥價,平衡藥物供需;至於氧化鎂之類特定藥品缺藥,會在短期內做調控。衛福部健保署公布國內少數生產氧化鎂的藥廠聯絡窗口,並呼籲廠商務必穩定供應,還宣稱111年(2022)下半年,因市場需求大增及缺工等因素,造成氧化鎂藥品暫時性短缺,目前廠商產能已逐漸恢復,近期內應可順利供貨,然而這些話似乎安撫不了基層藥局的憂慮。「藥廠保證有貨一定協助,問題是目前沒貨,我們只能繼續靠同業換(調)藥」一位在北市黃金地段開藥局的C藥師感嘆地說,部分處方藥因為缺藥的干擾,廠商近期已悄悄漲價,藥局進貨價高於健保核定處方藥價,藥局早已承受不了成本壓力。S藥師也告訴本刊,若他的藥局不進藥,民眾頂多拿處方箋多跑幾家藥局,但如果連續跑多家藥局都沒藥,民眾恐怕就直接到大醫院看診,看病拿藥一次搞定,問題是大醫院費用越來越貴,經濟弱勢者也許就乾脆就不看病,自費購買成藥了事。久而久之,強調「分級醫療」的健保恐將淪為「階級醫療」,不僅導致大型醫院沉重負荷、基層藥局越來越無人問津,藥廠只能任大醫院砍價,惡性循環下就可能衍生成另個拖垮健保的炸藥引信,民眾若動輒被迫換藥,對健康的影響就更令人憂慮。面對缺藥問題日益嚴重,開業藥師沈采穎呼籲食藥署多聽取基層藥局與患者的心聲,別讓健保「分級醫療」淪為「階級醫療」。(圖/趙世勳攝)「缺藥原因多元,這波缺藥可能與春節假期結束,處方簽用量變多等多種因素有關」中華民國藥品行銷協會理事長朱茂男說,新冠肺炎爆發後,各國都搶製藥原料,俄烏之戰更打亂全球供應鏈,歐洲原料大漲,只能依賴中國大陸、印度,然而全球通膨的大環境下,全世界卻只有台灣的健保藥價不斷調降,許多業者都已在苦撐,醫院診所、基層藥局、業者與政府必須共體時艱,才能度過這波缺藥風暴,至於缺藥是否「真回不去了」,他也沒有把握。 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認為,去年10月基層藥局就已叫不到「安蒙西林」,當時衛福部官員卻因忙著輔選、與在野立委鬥嘴,若官員當時能將「懷念陳時中」的力氣用在處理缺藥問題上,就不會等到藥師開罵和媒體質疑,衛福部才做出「勸說增產」、「建立分配制」因應,真沒想到已經是2023年,藥師及民眾還要自力救濟「以藥易藥」,衛福部的「超前部署」究竟何在?藥師沈采穎則說,要解決缺藥,政府仍有待努力。例如,氧化鎂缺貨後,食藥署緊急通知醫院,請醫師開替代藥,包括「便通樂」、「清立漂」等,但是醫師處方箋卻還是開氧化鎂(因藥性相對溫和、對老人風險較低),病患拿氧化鎂處方箋到藥局還是領不到藥,既然食藥署都已核准醫師可開替代藥,為何不同時公告基層藥局藥師在食藥署專案核准的前提下,同意藥師也能比照,依其專業替病患換替代藥,別讓病患跑了多家藥局卻還是領不到藥?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疾呼衛福部官員多花心思處理缺藥問題,別再讓基層藥局被迫自力救濟,才能滿足病患充分領藥的權益。(圖/報系資料照)
中西藥爆發缺貨潮甚至「以藥易藥」 王必勝回應成立缺藥中心進度
近期國內陸續出現缺藥的情況,不只西藥,連中藥也缺貨,常見的退燒藥物「乙醯氨酚」、抗生素「安蒙西林」等藥物都缺貨。而今黃芩、薄荷等中藥材也面臨缺貨危機。今天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在記者會上回應缺藥危機的短中長程4大面向補救進度,並宣布會針對部分短缺藥物價格進行討論,並加強監測進口藥的原料。今年1月,就有基層診所和藥局反應出現缺藥問題,不只普拿疼,連常用於排便不適的氧化鎂等軟便劑也缺貨1個月了,資深醫師也說是「30年來未見」的景象。近日更有媒體報導,常見的退燒藥常見的退燒藥物「乙醯氨酚」、抗生素「安蒙西林」等藥物都缺貨。據了解,針對呼吸道、生殖泌尿道、牙科常用的抗生素「安蒙西林」,從去年10月就很難叫貨,甚至還需要藥師利用人脈,透過LINE群組跟附近藥局或診所「以藥易藥」。除了安蒙西林外,其他如廣效型抗生素「安滅菌」、退燒藥「乙醯氨酚」等藥物的庫存也撐不到1個月。中藥材也無法倖免,用於清熱解毒的黃芩、薄荷、黃蓮等常見藥物都面臨供貨短缺,若沒及時控制,恐會導致中藥原物料跟著上漲。而基層藥局和診所的缺藥危機也導致民眾一直往大醫院跑,造成分級醫療制度潰堤。有藥師也說,目前缺藥的狀況,恐怕會持續到年底了。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針對缺藥問題召集相關人員商討應對方案,更要求成立缺藥中心。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時,有媒體詢問缺藥中心相關進度,負責督導食藥署的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道,從短期來看,因春節停產而導致產量不足的藥物,會請廠商加快腳步趕進度。另外,分配不足的藥物,上週六(2/11)已請廠商開會,協調藥局、醫院、診所做適當分配,若有替代藥品,會提供相關資訊給基層醫療院所。王必勝接著指出,從中長期來看,食藥署本就設有「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加上薛瑞元指示將擴大做成缺藥中心,未來資料會更完善、使用更方便,以提供更多資訊和加強調度機制。王必勝也說,今(13日)早上健保署針對缺貨的藥物進行價格的討論,未來對於進口藥品的原料也會加強監測。
30年來未見! 除了止痛藥…軟便劑也沒貨
不只退燒藥普拿疼缺貨,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連常用於排便不適的氧化鎂、軟便劑現在也都斷貨,資深胃腸肝膽科醫師大嘆,「30年來未見」。食藥署坦言,最近缺藥通報率確實比往年高,專家則建議食藥署成立缺藥監測中心,以利提前掌握重要藥品庫存,避免救命藥短缺。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常用於排便不順的氧化鎂,是相當「古老」且普遍的藥,醫院現在卻都叫不到貨,常用的軟便劑也都缺貨1個月了,這是他從醫30年來從未遇見的景象。軟便劑包含Senokot 12mg(便通樂)、Normacol Plus Granules(樂瑪可顆粒劑)目前都斷貨。朱光恩說,現在只能用濃縮纖維應急,但因此藥必須泡水才能服用,喝起來「口感糊糊,容易讓病患感到噁心」,接受度並不好。開業藥師沈采穎也指出,治療高血脂的「優泰脂10/20毫克」也缺貨,且此藥為國內唯一複方藥品,已無替代藥可用,更不用說早已缺貨多時的糖尿病用藥「胰妥讚」、「胰妥善」、「易週糖」等,被醫美診所搶去用於做「瘦瘦筆」減重,藥局根本拿不到貨。沈采穎呼籲,台灣早該成立缺藥中心,定期檢視長備用藥的庫存,美國早在10多年前就成立缺藥監測中心,要求藥廠、進口商定期回報FDA低於6個月安全庫存量的藥物,以避免救命藥短缺,「台灣不是什麼都要學美國?為什麼這個就不學?」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坦言,最近缺藥的通報件數確實比往年多,主要與去年5、6月國內疫情爆發,藥廠生產線都改生產退燒等新冠症狀相關藥物,因而排擠其他藥品生產,與大陸缺藥現況類似,但當時食藥署即啟動監測、調度機制,協調廠商增產必備藥品進行供貨,才能安然度過本土疫情。至於軟便劑、氧化鎂短缺,楊博文指,是因國外供應出現問題,以及國內製造廠缺工導致,現已專案核准同成分或同機轉的藥品讓其他廠商生產,最快1月底就能恢復供應。楊博文強調,近年來全球都面臨藥品短缺的結構性問題,根據《藥事法》,廠商如預知藥品會短缺,應向食藥署通報,目前己有藥品供應資訊平台可讓醫療機構上網申報,如有需求會以公開徵求的方式辦理專案製造、進口,以維護國人用藥權益。
「7常見保健食品」吃錯恐有副作用 藥師曝解法
市售保健食品幾乎都標榜純天然,但藥師示警,吃錯了還是有副作用。藥師花逸修在臉書「小花藥師|社區藥局筆記」列出7種常見保健食品表示,其實副作用並不可怕,只要注意使用方式並且避開即可。1.葉黃素葉黃素是β胡蘿蔔素的一種,本身帶有綠黃色的色素,服用過量會造成皮膚變黃。解法:每日不要攝取超過30mg的葉黃素,若同時攝取其他種類的β胡蘿蔔素,例如玉米黃素、蝦紅素,建議不要攝取高劑量葉黃素,每日6mg的葉黃素即可。2.益生菌現今益生菌產品大多為活菌,若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使用,益生菌可能穿過腸道上皮細胞,引發菌血症。解法:免疫力低下族群避免服用,例如天生免疫力不全症候群,以及化療期間的癌症患者。3.鎂許多人會攝取鎂協助放鬆神經肌肉,過量的鎂會導致腹瀉,就如同服用過多氧化鎂的效果。解法:鎂造成腹瀉的劑量因人而異,根據研究指出,建議避免單次服用超過400毫克的鎂。4.鐵貧血患者、孕婦常需要額外補充鐵劑,鐵劑容易導致便秘、排黑便。解法:攝取天然食物為優先,天然食物中的鐵為血基質鐵形式,其利用率遠高於鐵劑,若仍要補充鐵劑,選擇甘胺酸亞鐵形式的鐵劑,能減少便秘的副作用。5.維生素C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本身具有酸性,容易刺激胃部潰瘍的傷口,引起胃痛。解法:避免空腹服用維生素C,避免一次服用高劑量(1000mg),選擇微脂體劑型維生素C。6.B群B群中的B1(Thiamine)本身結構式含有硫,因此容易產生硫臭味,甚至經由尿液排除時仍會有味道。解法:選擇Fursultiamine(TTFD)維生素B1誘導體,是B1的脂溶性衍生物,有效減少了B1的異味問題。7.魚油魚油是由魚類萃取,若加工的技術不佳,易殘留過多的魚腥味,容易感到噁心、打嗝有魚腥味。解法:避免同時服用大量魚油,可分次服用,選擇高品質的魚油,經過較佳的萃取技術,能大大減少魚腥味,或是選擇富含Omega-3的藻油,就能避開魚腥味。
【順暢舒適情報】杏輝引進日本暢銷品
根據中央健保署108年用藥資料庫統計,國人排名前十大用藥,便秘相關藥品佔了兩大項,每年用量至少4.6億顆,顯示示國人有便秘問題不在少數。有民眾為了快速解決排便問題,或容易有便秘困擾的年長者,往往會先用瀉藥或浣腸劑來解決便秘問題。看準國人需求,杏輝(1734)正式引進日本最暢銷的新型氧化鎂便秘藥,該產品以專利技術萃取天然海水成分,溫和無刺激性,3歲到高齡者均可服用,高居日本市場銷售率6成以上,足見該產品受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氧化鎂在日本已使用約200年,為日本各大醫院指定用藥,患者服用效果顯著、滿意度高。根據日本藥廠所提供的市場分析數據,新型氧化鎂330mg使用錠數是日本國內市佔率第一。這也是臺灣民眾出國必買的成藥之一,杏輝引進此產品在臺灣各大杏輝專櫃連鎖藥局及診所、醫院銷售。*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