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電廠
」 台電 天然氣麥電1號機尚有40億度電未發!台電擬延役至2025年底 地方與環團抗議
台塑麥寮電廠(簡稱麥電)1號機組今年6月除役,卻在核三1號機7月除役前傳出延役,引發地方與環團抗議。對此台電解釋,是因為麥電來函申訴,說合約期滿電力尚未發足,屬外在「不可抗力因素」,因此才擬給予延役發電到2025年底。麥電方面計算,1號機尚有40億度電未發,如全發滿,可以補足120億以上電費收入。由於麥電還有2、3號燃煤機組,如果也申請延役,是否准許?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麥電3號機沒有受到雲林生煤管制影響,2號機則確實有剩餘未發電力。如果麥電有申請,再來討論。經濟部則打算給予較大認定空間,表示2號機未發完電量可以併到1機計算。可會協商麥電1在白天儘量降載,然後下午到晚上時段再全力發電,補光電下去的空檔。麥電1、2號機原定今年6月、9月除役,3號機2025年9月停機,1號機也確實在上月27日停下來不發電,但卻向台電同步申請展延發電。蔡志孟說,民營電廠開放後,與台塑化簽下麥寮電廠的25年購售電合約,1號機6月到期。確實麥電主動來函申訴,說沒想到2015年雲林縣施行生煤用量管制,因減煤多年導致少發電。如今雖然合約到了,並未達到當初財務評估設定的發電度數,認為屬「不可抗力因素」,是履約不完全,希望能把剩下電補上。當初合約條文並無規範到期後,電量沒發足如何處理,對此蔡志孟說,基於未發足不是發電端自身問題,因此擬給予到2025年前補足。麥電對此表示,1號機停機後,計算後與原設定總發電度數尚少40億度,因此才跟台電討論,看是否有機會再開起來發滿,雙方來重啟合約。台塑當初電有問台電需不需要這台60萬瓩機組,可讓電力比較好調度,台電也有這個意思,因此雙方才商談,目前尚未確定簽約。依據台電外購燃煤電力價格,麥電40億度電如果發滿,得給付120億元以上電費。對於缺電質疑,台電表示,目前的電力供需預測並無把1號機算進去,如果麥寮1確定延役,那麼未來在電力調度上,「會比較有充裕空間」。至於2號機,麥電則表態不會申請延役,因為麥寮電廠進行「煤改氣」的新燃氣機組計劃,每台容量120萬瓩,其中第1台就在燃煤2號機現址,因此得進行原地拆除,方能後續作業,不會再延。雖然新燃氣機組去年已取得環評核准,但台塑化與台電採購價格尚未談妥,要等確定後才會著手興建廠房,並建置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於2029年要拿下台電電力採購招標。
核三廠1號機將除役 電力缺口補上成本高4倍
核三廠1號機今年7月除役,屆時將出現約3%電力缺口,經濟部規畫大潭電廠7、9號機組及再生能源填補,但立委指出,政府將用高4倍成本購買綠能救急,但台灣AI、半導體各產業未來10年用電成長3成,再生能源發展程度難以因應電力需求。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29日邀請核能安全委員會主委陳東陽、經濟部報告「展望全球核能發電趨勢,我國核電廠延役推動現況暨發展新型核能成為永續能源之規畫」。核三廠1號機運轉將滿40年,今年7月除役,經濟部規畫火力發電、大潭7與9號機組、太陽能與離岸發電填補電力,並預估AI、半導體等各項產業用電需求平均每年成長3%。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核能占全國發電6.2%,核三廠1號機停運將出現3.1%電力缺口,但台電90%太陽能從民間購電,成本1度4.5元,對比核電1.1至1.5元,換言之政府要用4倍成本來彌補核電停運後的電力缺口。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AI電力初期不多,長期來講雖會增加,但公司電力估算,已把AI與半導體用電增加的部分都算進去。預計到2030年時用電需求成長約700萬瓩,但淨增加機組容量有910萬瓩,扣掉成長都還有剩。他指出,今年有大潭7、9號機組、興達新1機上來,未來還有民營電廠機組,以及再生能源與儲能的加入,新增容量都會比除役的多。洪孟楷也問,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未提非核家園,經濟部是否提起核電廠延役?核一、二、三廠各機組已超過法規規定換照申請期限,經濟部是否提起修法?核安會面對外界呼籲重啟核電廠,是否有相關沙盤推演?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回應,修法非由經濟部主導,而且核電廠延役也必須考量核廢料處理問題;陳東陽表示,台電必須先提核電廠延役評估報告,核安會才能審查。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質疑,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賴士葆都提案欲使核電廠在沒有執照的狀況下繼續運轉,已觸犯核安紅線,陳東陽也指出,核電廠沒有運轉執照,就沒有安全,台電則表示,核電廠沒有執照,不能繼續運轉。此外,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日前指出,如果朝野有共識重啟核能,他個人不排斥,應考量3原則包含電力是否足夠、低碳電力是否足夠及2050淨零排放目標,陳東陽僅回應,核安會是核能安全管制機關,國家能源政策由經濟部回答較妥適,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有多種選擇,當然不排除核能。
首波霾害來襲! 北部空品多處紅色警戒
受大陸霾害影響,24日北部多個測站亮出紅色警戒,環境部預報指出,25日霾害往南部走,雲嘉南、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局部地區短時間可能達紅色警示等級,估計中南部空氣品質截至27日前仍為橘色提醒,民眾外出最好戴口罩環境部預報指出,受東北季風影響,25日環境風場為東北風,竹苗以北位於迎風面,擴散條件良好,但中南部位於下風處,汙染物容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易上升,另外,彰化至雲嘉南沿海地區因風速增強,可能引發 地表揚塵現象,進而影響空氣品質及能見度。環境部監資司科長游智淵表示,由於中南部位於背風側,導致擴散不佳,尤其是高屏地區,預估26日中南部仍以橘色提醒為主,不排除會有局部地區發布紅色警戒的可能,且橘色提醒會持續至27日前,28日則將有另波東北季風報到,屆時可能會有境外汙染物,但仍要持續觀察。環境部也啟動應變機制,包括協調台電及民營電廠減少燃煤發電,統計至昨天為止,台中、麥寮、興達及協和等電廠降載電量合計已達1.98億度,減少硫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約116公噸,且多個縣市針對露天燃燒、營建工地、港區與大型排放源執行聯合稽查,要求營建工地防制揚塵或工廠降載減排。環境部24日在高雄市召開跨區應變會議,針對本次境外汙染事件聚焦因應策略;環境部說,境外汙染移入的影響難以避免,會持續執行汙染源管制,來減少本土汙染累積,也希望民眾能從減少私人車輛使用、採行環保祭祀,以及不露天燃燒等行為改變,一起減少汙染物的產生。環境部提醒,敏感族群或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除了戴口罩外,也要避免戶外長時間活動,建議隨時利用空氣品質監測網資訊查詢最新空氣品質變化。
空降台電孫公司年領230萬仍不滿足 職能不足卻染指新職遭基層檢舉
目前又傳出一起有關國營事業肥貓的爭議消息。台電子公司台灣汽電轉投資的民營電廠星能電力,在2022年12月以精簡組織為由,解雇行政管理部經理邱銘哲,結果遭到邱銘哲告上法院。近日法院判決邱銘哲勝訴,要求星能賠償邱銘哲的損失薪酬與職務。目前星能不服判決已提出上訴,兒也是因為這起事件,讓邱銘哲在星能電力誇張的事蹟才因此曝光。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曾任經濟部政務機要的邱銘哲,雖然不具備電廠管理本質學能,但其在星能電力的薪資、獎金、津貼,每年約在220至230萬元,比起不少前立委轉任國營事業單位主管還要優渥。其實早在這項人事案發布之時,就已經引起不少爭議。但即便在爭議聲中任職,邱銘哲依舊感覺不滿足,過去曾2度爭取其他植物。2021年4月時,邱銘哲就以「希望能多方歷練,以利之後為黨政高層所用」為由,向高層提出想要兼任星能電力彰濱電廠副廠長。但邱銘哲卻又開出要在台北上班、調薪7至8千元的條件。最後由於副廠長職務需要有高度專業技能,所以邱銘哲並未爭取成功。2022年7月,邱銘哲在聞訊得知台汽電企劃及轉投資管理部經理有空缺後,又找上台汽電高層洽談希望轉任,但此次又遭到台汽電高層拒絕。而這時候,邱銘哲2度企圖染指其他職務的事情,引發公司基層怒火。2022年7月,行政院接獲檢舉函,檢舉邱銘哲施壓台電將其安排在台電孫公司,後續又經常放話與民進黨關係良好,希望插手職務派任等事情,要求行政院、經濟部給予約束。在接獲檢舉函後,經濟部就將檢舉內容轉給台電,再轉交由星能電力進行調查。而星能電力在調查後,發現檢舉函內容與現實大致相符,且由於公司轉型的關係,認為行管部確實僅有邱銘哲一人,且多數行政業務多由台汽電協助,因此決定裁撤行政管理部。雖然星能電力曾私下找邱銘哲協商,更對其提供優於勞基法的資遣方案,但邱銘哲並不接受。也由於後續的勞資協商會議又破局,所以邱銘哲一狀告上法院。而法院在9月11日一審判決出爐,認為星能電力雖然在職務上有變動,但仍應安置邱銘哲,因此判決邱銘哲勝訴,同時星能必須支付邱銘哲所損失之薪酬與恢復雇用關係。而星能電力已經不服判決結果,目前已經提出上訴。
風電貴森森2/從選址到採購全靠自己 陸域風電廠嘆:只能自力更生
回顧台灣風力發電產業,起始於1980年代初期的能源危機,當時政府委託工研院陸續開發4kW、15kW、與150kW之風力發電機,然在能源危機解除後就停止開發工作。不過到了2000年,政府發布了「風力發電示範系統設置補助辦法」,由台灣電力公司、台朔重工,及正隆公司,分別在澎湖、雲林和新竹,設置三個總容量共8.64MW的風力發電系統再度開展。至2004年政府開放民營電廠設置,開啟民間廠商投入風力發電開發,也堪稱是台灣陸上風電的興盛期。分析台灣風力發電環境,根據台電的再生能源發電概況資料指出,台灣東北季風強盛,每年1到3月及10到12月,發電量約佔整年度之70%,相較之下,夏季用電高峰也就是每年的4到6月,恰是風力資源最弱季節。陸上風電廠告訴CTWANT記者說,如果以一句話來形容台灣陸上風電發展,那就是「自力更生」,從選址開始,到設備採購,所有的行政流程,基本上都是要靠廠商自行解決,政府幫助的地方並不多。畢竟陸上風電是點的設置,這個地點不行,就稍微移動一下,只要不差太遠,基本上的風力是還不會差太多。廠商指出,陸上風電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民眾對於風電的不理解,就像民眾對於電磁波一樣,像是眩影跟低頻噪音就是民眾最常反映的問題,不僅影響人體,甚至影響家禽家畜等,面對這些問題,基於敦親睦鄰的原則,只能盡力說明,最後常常也是以補償金等方式來解決。之前業界還傳出,有民眾以低頻噪音導致其飼養的羊隻出現憂鬱症為由,要求賠償。對於台灣的陸上風電,身為台灣第二大廠的台電,也不諱言表示,因為土地有限,而具有好的風力資源的地方就是那麼多而已,當第一波的廠商開發設廠後,後面的廠商自然就不可能有那麼好的風力資源,連帶也影響發電效益。彰化地區因具有良好風場,也是陸上風電主要的場域所在。圖為彰化芳苑鄉漢寶濕地風力發電機組。(圖/報系資料照)
機組破管、故障 台電昨高價買電應急
2部民營電廠機組破管與故障,加上天氣高溫,昨天台電緊急發動「需量競價」措施(見圖),請高壓用戶配合在下午3點半到晚上7點半暫停用電,再依競標價格購買,有工廠出價10元。(圖/讀者提供)4月供電就開始吃緊!有民營電機組破管、故障,加上高溫用電飆高,擔心夜間電力不足,台電昨緊急動用「需量競價」措施,出價最高10元向民間買電,最終夜尖峰備轉容量挺住9%,不至於跌到「供電警戒」橘燈,度過緊張一天。由於今天北部有鋒面、周圍有西南風,周四起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台電預計本周供電可望舒緩。不過其電力供需預測,4月下旬備轉容量率僅約8%,仍是供電吃緊黃燈狀態,尚需注意。自從核二廠3月中退役,加上替補大潭8號機比預期晚上線,外界始終憂心今年夏天電力不足。3月23日當天就因火力機組故障,供電餘裕不夠,台電啟用需量最高每度10元,請民間少用電,度過電力吃緊一天,沒想到昨天再度緊張。昨日全台日頭炙熱,造成4月中用電負載即到3300萬瓩,加上民間機組破管與故障,太陽光電卻不給力,讓台電趕緊祭出「需量競價」,請高壓用戶工廠抑低用電,再依照其競標出價,從每度5、6元一路買到10元。昨就有新竹某工廠收到台電執行通報書,請其在下午3點半至晚上7點半,共4小時減少或暫停用電,該工廠出價每度10元。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說明,確實有啟動需量競價措施,以及輔助服務(調頻、即時電力購買),主要連兩天氣溫攀升,用電負載升高。剛好機組部分,有塑化一台汽電共生大型機組破管,又有桃園海湖電廠一部燃氣機組也報故障,供電端少掉105萬瓩。同時間,過去白天發電給力的太陽光電,昨竟然少發200多萬瓩。為何沒下大雨,光電發電效能卻變差?吳解釋應該是空汙關係,有霧氣與懸浮微粒影響太陽發電效能。最後在台電啟動需量競價,備轉容量率在晚上6到7點時尖峰時,挺住9%,未跌到6%安全線以下。吳進忠表示,表定塑化與海湖機組要到月底才會修好回來,但接下來因為會下雨,用電不會像周二這麼高。即使下周天氣轉熱負載升高,也有歲修機組回來可遞補,供電沒問題。
大潭8傳延5/26點火 專家憂難撐夏季高峰:恐分區限電
核二廠停機除役,經濟部要用大潭電廠新8號機頂替,但該機從最早預定3月底點火,延到4月,現在最新傳出要到5月26日才點火,等於將延後2個月。專家直指中間要測試,等併聯滿載發電恐趕不上7、8月夏季用電高峰,萬一機組有狀況恐「輪流分區限電」。對此台電說點火日期是否改變還要確認,但即使延到5月底,也有配套措施。核二廠執政黨不予延役,近百萬瓩2號機3月中停機,當時經濟部長王美花親上火線,說會以新增通霄小型機組及大潭8號機接替,保證到夏天夜尖峰備轉率都不低於7%。但是這個保證在上周4月6日就破功,當天晚上近7點,用電量3005萬瓩,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卻僅剩6%,差一點進入「供電警戒」,當場讓王美花的「保7」跳票,而此時還未進入5月後夏季用電高峰。至於112萬瓩的大潭8號,最早表定2022年6月底商轉,後來推遲,今年初台電表示3月底可以點火,結果又修正到4月底。現在內部傳出最新訊息,台電代董事長曾文生已暫定5月26日要點火。但是火力機組點火後,要經過一連串測試、清管工作,通常到正式滿載接受調度至少還要2個月,穩定發電約3個月。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直指,8號機如5月底點火,可能到7月、8月都來不及商轉調度,到時沒有核二,怎麼撐過夏天用電高峰?加上缺水水力發電不足,屆時只要有機組故障,「可能就得實施輪流分區限電!」對於大潭8延期5月底點火,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說尚未收到最新更正指示,但即使到7月底無法滿載發電,因8號機屬於「2對1」複循環燃氣機組,可以一台接一台上去,中間測試期會要求全部放到夜尖峰時段做,讓測試電力可以進到電網內。加上抽蓄水力、需量反應調度,供電應可以確保。另外,在全球終端需求低迷造成出口衰退下,吳進忠指出,今年前3個月供電量負成長約3.5%,整體日夜尖峰用電成長都不如原先預測。等到5月會提出下半年用電負載檢討,到時會有今年最新用電成長預測。至於4月6日備轉率跌到6%,他解釋當日是因民營電廠豐德管線施工未完成關係,少掉90萬瓩電力,目前已經回歸。
核二除役戰3/魔獸敲鐘雲豹掛牌投資人嗨翻 分析師:「節能儲能創能股短線已走高」
隨核二廠除役及加速能源轉型氣氛下,民營電廠泓德能源-創(6873)自興櫃轉創新板上市掛牌,拉出蜜月行情,雲豹能源(6869)14日也將登上證交所創新板,屆時「魔獸」雲豹籃球隊洋將霍華德(Dwight Howard)可能到證交所敲鐘,能源概念股再度成為投資人新歡。核二將除役,加上國家能源政策轉向潔淨能源太陽能、風力、氫氣,在台股掀起缺電及能源概念,包括微電網、綠能、儲能、不斷電系統等產業等。「節能、儲能、創能這些產業在國內前景很好,但短線股價已經反映,投資人介入宜審慎。」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提醒。陳奕光表示,國內太陽能、風力達成率偏低,將是政府加速進度項目,儲能、電動車,電動車電池則因各縣市及中央補助換電動摩托車/汽車,而電動巴士已經上路,去年預購量高達2萬5000輛的電動車納智捷n7也將在年底交車,而這必要搭配充電基礎設施,如不斷電系統及充電樁。電動車納智捷n7 預購量高達2萬5000輛,圖為Luxgen董事長左自生。(圖/黃威彬攝)陳奕光認為,今年內GDP內溫外冷,但能源相關產業是政府支出、屬於長線標的,「是對的產業,但股價已反映利多」,此外,工程項目會依完工比例認列而不是逐月認列,因此年度營收表現才具參考價值。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分析,缺電概念是趨勢型產業,「今年很熱,在未來幾年都會很不錯,尤其今年景氣不確定性大,訂單能見度相對高。」在選股方面,則避免過度追高,一定要「有基本面、獲利」。要注意的是,近日台股焦點泓德及雲豹能源等創新板股票,需具有合格投資人身分者才可以,也就是法人或是年均所得150萬、有500萬以上財力證明。創新板因為對掛牌公司沒有獲利要求,新能源產業人士建議,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因回收工程款期程較長,須關注現金流問題。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節能、儲能、創能這些產業有前景,但短線股價短線已經反映。(圖/報系資料照)
境外污染物明南下「晚起停滯累積」 環保署示警:西半部空品差3天
今(1日)臺灣大環境風場轉為偏東風,西半部因風速弱、擴散條件差,導致空氣污染物逐漸累積,易發生空氣品質不良情形,尤以雲林以南地區較明顯。環保署預估,明(2日)凌晨起境外污染物將隨東北季風增強而往南移動,到了晚間風場再度改變,西半部擴散條件又變差,3日及4日空氣品質恐仍無法好轉。環保署說明,今日空品不良原因主要為風向轉為偏東風,導致西半部地區空氣污染物擴散不良並累積,同時中國上海一帶今日上午PM2.5濃度約為90微克/立方公尺,預估明日凌晨起該境外污染物將隨東北季風增強而往南移動,逐漸影響全臺;到了明日晚間風場再度改變,西半部擴散條件又變差,污染物也會再次停滯累積,使得3日及4日空氣品質仍無法好轉,故提醒民眾須隨時注意空氣品質變化,進行適當的自我防護。因應此波空品不良,環保署昨日即預先協調台電及民營電廠減少燃煤發電,截至今日上午,臺中、麥寮、興達及協和等電廠總計降載電量達2.3億度,減少硫氧化物等污染物共約140公噸,約等於新北市(160萬戶)13天所需電量造成的排放量。地方政府方面,嘉義縣市及臺南市已成立府級空品應變指揮中心;臺北市除洗街外,也針對車輛加倍稽查;彰化縣加強重點路段洗街,並與本署在二林地區與進行營建工地聯合稽查;雲林縣要求轄內電廠降載減排;南投縣雖空氣品質為普通,但仍針對轄內工廠、營建工地及車輛進行查核,以協助鄰近縣市減少污染負荷;嘉義縣則以無人載具(UAV)及制高點攝影機查察露天燃燒熱點;嘉義市加強稽查車輛及餐飲業;南高屏縣市則要求中油等大型工廠降載減排,稽查石化業及加強宣導民眾掃墓時勿露天燃燒紙錢及雜草。環保署表示,近年來各種污染管制措施已陸續奏效,整體空氣品質也逐漸改善,但在秋冬季節遇到大環境風場改變,導致擴散條件不佳與境外污染交互影響時,仍會有短暫空氣品質不良的情形。環保署與地方政府均會即時參考空品預報進行各項應變工作,除了要求各污染源配合減排外,也提醒民眾隨時注意空氣品質變化並進行自我防護。最後,因為已接近民眾祭祖掃墓的時期,環保署也呼籲民眾在清明時節掃墓祭拜時,能多採取如以功代金等更環保的祭拜方式,或將紙錢交由環保單位集中清運,更千萬不可燃燒雜草,在慎終追遠的同時也能顧及環境品質。
先進製程是吃電怪獸 台積電1奈米廠年耗電恐高達「百億度」
台積電1奈米廠預計落腳桃園,先進製程使用的微影設備是吃電大怪獸,根據半導體產業界人士評估,雖然目前廠房數還不清楚,但1奈米廠耗電量絕對高,年耗電量有可能逼近百億度。學界擔心,在核電煤電基載電力大減下,新廠恐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但台電強調,會靠大潭新機組與向民營電廠購電因應。先前《彭博社》已有報導,先進晶片因要倚靠極紫外光(EUV)微影製程,這些設備需龐大電力才能運作,預期到了2025年,台積電用電量將占全台12.5%。這還只是2025年,近日曝光的台積電1奈米廠可能進駐桃園計畫,這家護國神山用電量還要墊高,一位半導體產業界人士表示,台積電尚未提出建廠計畫,尚不清楚會有多少廠房,但一個晶圓廠計畫完成恐得4到5年,加上先期環評,最快完工也在2028年之後了。由於先進製程用電量越來越龐大,3奈米廠年用電量就約70億度來說,這位半導體界人士評估,1奈米廠用電量可能不會少於80億度,甚至接近百億度。以政府電力報告,2028年全國負載約4200萬瓩來說,光1奈米廠,就相當全國用電量的2.3%左右,之後台積電整體用電量合計應該超過全國15%以上。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這座台積新廠用電量並不在長期電力供需報告內,經濟部要靠加強電網與高壓雙迴路只說了一半,未來三年基載核電除役,煤電也從43%降到30%,再生能源進度落後,又不可能有充足天然氣可供發電。「如此勢必要先犧牲其他工業與民生用電戶。」對於1奈米廠可能用電百億度,台電發言人吳進忠回應:「台積電還沒申請,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台電會從電源與線路兩端著手。假設1奈米廠選在龍科三期,這裡離大潭電廠與龍潭超高壓很近,等於是在「水龍頭」旁邊,線損最小,供應最方便。他強調,電源部分,除三接蓋好後,自己有大潭電廠7到9號新燃氣機組可支應。另外,民營電廠(IPP)在桃園當地有海湖、新桃、國光三家,而先前2025到26年民營電力招標,只有中佳與九威電力2家簽約,還有剩餘二期容量可以擴增,且未來業者也會採用更大容量燃氣機組。線路部分,吳進忠表示,目前大潭電廠輸配線路到竹工至龍潭超高壓,是否需要擴充,屆時會再檢討,不論如何,一定會滿足台積建廠需求。
電價費率審議會下周召開 若凍漲恐虧到2000億
經濟部初步排定,電價費率審議會在下周召開,決定7月電價是否調漲。但是根據台電發電燃料成本,外購燃氣發電成本每度已經漲破3元,平均電價更來到3.07元,「賣1度賠1度」,電價必須大漲18%才夠。台電悲觀預估,如果最後凍漲,今年恐要大虧1000多億到2000億。面對美國聯準會升息三碼打通膨,我國央行只升半碼,能否壓住輸入型通膨引發外界質疑。因此月底電價走向,成為備受關注民生大事。經濟部先前已推演電價三劇本,包括「全面調漲3%」、「全面凍漲」、「調漲工商用電大戶」,如何決定仍在煎熬。不過有相關人士認為,在通膨居高、適逢夏月電價,把民眾接受度擺第一看,凍漲機率還是比較高。國際燃煤價現在每噸超過400美元、歐洲天然氣每百萬英熱單位衝到50美元,比起過去都是數倍翻漲,成本壓力快要壓垮台電。依據台電今年到4月的電價各類燃料成本,除了水力(慣常)、核能每度各為1.03、1.5元最低外,其餘都在高點。台電自發電成本,燃煤每度2.72元、燃氣2.58元,各比去年同期貴上1.1倍與5成。外購的民營電廠,燃煤1度台電要花2.25元買,燃氣每度更高達3.01元,購電成本超過3成。扣除不成熟的地熱,目前最貴的發電成本是離岸風電每度5.04元,不過還好目前發電量不多。而太陽光電每度4.88元,則隨著建置量增加成本不斷攀升。燃料成本加上運維、人事、稅捐、利息後,台電前4個月每度平均電價高達3.07元,但現在電價每度只賣2.62元,賣越多虧越慘,電價至少要漲18%才能打平。台電內部無奈說,到下半年每度平均電價將更高,估計至少電價要漲2到3成才夠。到5月份,公司虧損已經600多億,如果不給漲,全年估計要虧1000多億到2000億,非常可怕。對於電價調整難以決定,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極力呼籲照成本調整,「電價有公式,半年給漲3%,一年合計才6%,也沒有完全反映成本。」他指出,雖然有通膨因素,但俄烏戰爭長期化,即使結束,歐洲降低採購俄油氣進口趨勢也不變,加上淨零減碳,國際能源總署IEA要求各國減少油氣煤開採,都會使能源價格持續上升,「這次能源價格壓力,可不是撐一下就能過去!」
神氣時代1/三接變數多IPP成當紅炸子雞 正崴郭台強入股中佳搶綠電
我國能源需求捉襟見肘!12月18日四大公投案之一的「三接遷離藻礁」,牽動台電一年316.8萬瓩發電量,本刊調查,台電現正就2025年105萬瓩天然氣電力採購與與唯一建廠中的民間獨立發電廠(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IPP)議價中,這間IPP正是正崴集團旗下森崴能源入股兩成的中佳電力。依政府2016年提出的2025能源政策,為了減碳,燃煤發電將由現行46.28%縮減為30%,天然氣發電的占比則由34.64%提升至50%,天然氣發電需求大增。而台電目前11座火力電廠中,最大一座供應北部電力的大潭電廠1到6號火力發電已不足,另添置7號機、8號機及9號機3部燃氣機組,就等中油第三天然氣收站(三接)蓋好,預定明年6月底商轉。森崴能源上市掛牌吸引21萬張申購單,中籤率2.12%,11月15日以每股104.4元開出,開盤後股價一度衝上125元,由董事長郭台強主持上市活動。(圖/森崴能源)然而三接預定地桃園縣大潭藻礁海岸與海域,遭環團抗議,如公投過關,將使得電力不足更趨惡化,為此,11月25日總統蔡英文視察「大潭藻礁生態系」,親上火線為桃園觀塘區工業園區興建工程滅火,要平息聲浪。知情人士透露,「2025年若沒有民營電廠及三接,每日代表供電餘裕的備轉容量率將不足5%,大於10%才代表充裕,供電拉警報,可見其關鍵重要性,少一個都讓台電高層有掉官位的可能。」三接能不能克服選址的問題,仍在未定之天,民間電廠的奧援已成了台電2025年達標的關鍵之一。據此,台電現正就2025年105萬瓩天然氣電力採購,與一間IPP民間電廠議價中。這間IPP,正是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旗下所屬森崴能源(6806)入股的中佳電力。11月15日甫掛牌上市的森崴能源,上市前以1.2億元取得20%股權,成為中佳單一大股東,並在中佳董事會中取得二席董事,分別是郭台強及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這使得郭台強成了少數搶進電廠的台灣科技大咖。正崴集團旗下森崴能源以1.2億元取得中佳電力20%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在董事會中取得二席董事,圖為中佳電力廠區整地中樣貌。(圖/中佳電力、攝影/馬景平)郭台強有跑步、走路運動的習慣,對於空氣中的霧霾很不喜歡,郭台強有一次便告訴身兼森崴能源及富威電力總經理的胡惠森說,「只要是潔淨能源、能幫助減排(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都大膽去投資。」郭台強表示,「隨著蘋果(Apple)供應鏈廠商必需符合RE100的要求,讓綠電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在郭台強一聲令下,正崴全球廠房屋頂已布建總面積14公頃的太陽能板,預計2025年達100萬瓩(1,000MW)裝置容量可產出綠電。至於入股中佳一事,胡惠森說,「今年三、四月期間開始跟中佳接觸,隨即啟動稅務查核(DD),在雙方都有共識下約三個月就完成確定投資。」事實上,郭台強布局的能源事業已頗有成果,2020年台灣首批1.1億度綠電轉供交易中,就有正崴集團的身影,集團旗下的富威電力綠電交易平台就扮演出售綠電的工作。森崴能源表示,這9年多來,正崴集團在上游太陽能電廠、中游富威電力綠電交易平台及下游用電已經是一條龍,自己能發電,也能售電,自己也用得到的通吃局面。
神氣時代3/電動車5G來了耗電量大增 天然氣電廠中佳行情看漲
為達到2025能源政策,燃氣、燃煤、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為5:3:2的目標,台電自1999年開始向民營電廠購電,今年啟動的第四波向獨立發電廠(IPP)燃氣機組電力採購計畫,「2025年150萬瓩招標」,結果兩度流標,台電改與唯一符合投標資格的中佳電力議價。中佳電力監察人陳忠富向CTWANT記者分析,「5G取代4G,耗電量增加了9.2倍,2030年電動車來了,下班後家家戶戶要充電,這個時間太陽能晚上無法發電,儲電的技術還是不行也不夠,廢核後電力要怎麼來?中佳的燃氣取代燃煤,減少了PM2.5解決中部空氣污染狀況,這些都是中佳的利多。」隨著2030年電動車普及,晚上下班後家家戶戶要充電,恐將增加國內電力消耗,讓電力供應更吃緊。(圖/黃耀徵攝)台電向民間購電計畫,一波多折。據台電的規劃,2024年到2027年間,每年都有100萬瓩以上採購需求,4年共490萬瓩要向民間電廠採購,其中2024年已由台汽電旗下森霸電廠標下110萬瓩,2025年需求150萬瓩的採購,今年10月第一次投標、11月第二次投標,結果都流標。原本預計有3~5家投標,結果僅有中佳電力一家投標,因不符《採購法》3家規定再度流標。過去參加台電電力招標廠商,除了電廠籌建計劃書外,還需準備包括土地、天然氣、電源引接線、環評、縣市政府許可等5項文件,在缺電可期的情況下,放寬只需要土地、天然氣、電源引接線這3項文件即可,5+1放寬為3+1,台電史無前例放寬標案資格,就是要吸引更多民間業者加入。而台電與中佳電力改採議價,一時之間,中佳電力成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中佳電力由有「房仲教父」之稱,也是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的王應傑,3年前以77歲高齡創業成立,當時他看好台商回流的電力需求、電業鬆綁及綠能政策的趨勢,找來12位大老闆及專家組成平均年齡65歲以上的公嬤級團隊,拚2025年第一部燃氣機組商轉,電量60萬瓩。團隊包括幸福水泥董事長陳兩傳、良茂建設董事長陳春銅、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穩鼎石化集團董事長邱永堂、宏崧源貿易董事長梁銘松、新北市商業總會理事長賴瑞昌、三通國際法律事務所總顧問陳忠富、百晨企業董事長陳玉華、欣雄天然氣總經理朱文煌、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蔡三郎、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理事長黃文雄及專業經理人蔡昌言。為平息環團反對中油興建第三天然氣收站的聲浪,蔡英文總統到桃園視察大潭藻礁生態及大潭電廠表示「三接沒有蓋在藻礁上」,遭到立委蔡壁如批「爭眼說瞎話」。(圖/總統府)王應傑友人透露,「當時的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告訴他(王應傑)不會缺電,中佳團隊評估非核家園之下一定會缺電,才毅然決然投入這椿生意;今年513停電及517停電,停電影響用戶數超過1,000萬戶就是最好的證明。」台電規劃2024年到2027年釋出共490萬瓩的IPP採購需求,「IPP未來發展不僅相當好,而且商機盎然。」一位台汽電主管表示,但是2025年發生流標「因為土地、環評、行政流程等,即使台電放寬了業者投標進場的資格,但是攤開來看,民營電廠數得出來的就這幾家、增加的機組就這些,真正能搭上車的究竟有幾家?」在電力需求與燃氣機組關係僧多粥少情況下,連日商丸紅株式會社也向中佳遞出橄欖枝,想要投資10%~20%,王應傑評估,丸紅本身除了在能源這一塊已經國際級的根基,未來中佳要向銀行聯貸150億元,若與其合作,將可以引進日本但利率的資金,讓公司晉身國際化的發展。
發電成本連6漲!中油宣布12月再調電業天然氣價5%
中油公司今日(30)再宣布,因應國際天然氣市場價格上揚,調漲12月份電業用戶天然氣價5%,其他用戶不調整。這是台電與民營電廠遭連六漲氣價,累計漲幅已超過26%,持續推升發電成本。中油表示,國內進口氣源成本增加,本應大幅調漲,但為照顧民生及工業,持續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予以凍漲,至於電業用戶則給予調升5%。雖然民生與工業氣價不動,但電業天然氣從7月份就開始調升,12月份最新批價為每度10.489元,比6月高出2.1元,漲幅逾26%。由於電價需到明年4月才會檢討,因此會造成台電成今年發電成本支出擴大。
台電採購民營發電「僅1家投標」 三接再外推、協和四接延遲⋯恐隨時缺電
缺電危機絕非開玩笑!台電預計2025、26年起要向民營電廠(IPP)採購270萬瓩燃氣發電,但近日第一階段150萬瓩招標,卻僅有1家來投,無奈流標。台電內部也緊張,拜託有電廠開發意願企業主趕快參加。如三接再外推案公投到時未過,當年備轉容量率恐將跌破5%,同時協和電廠四接案也鎩羽的話,缺電隨時會發生。因應核二、協和電廠老燃煤等機組2025年前除役,加以台商回流、台積電南科2奈米廠設置,台電啟動第四波IPP燃氣機組採購,共分2024、2025~2026、2027年後三個階段,向民營電廠購買新機組發電。目前2024年已經由森霸電力拿到110萬瓩,但是2025到26年共270萬瓩招標狀況卻不妙。270萬瓩招標狀況不妙上周台電先進行2025年150萬瓩招標,結果僅中佳電力一家投標,不符政府《採購法》3家參與規定,因此流標。台電會擇期再開二標,惟潛在民營電廠都有土地設置問題,前景不樂觀。目前唯一1家投標的容量是60萬瓩,等於2025年還少90萬瓩。且2026年釋出的120萬瓩也看不到有意願廠商,新增供電規畫能否如期,實在很令人擔心。以經濟部長期電力預供需測來說,2025年本樂觀有16.9%備用容量,但如三接再外案未如期完工運轉,要少4.7%。若2025年民營電廠又僅新增1家供電,則再少2.3%,合計備用容量會跌破10%,換算成每日備轉容量率,不足5%,供電拉警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雪上加霜的是,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設第四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案(簡稱四接),前日環評初審地方以保護珊瑚生態大反彈。如不順利,光靠臨時建的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連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都喊出颱風來臨可能夏天有7天斷氣風險,又影響5%到6.5%供電。對外界指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曾文生認為兩案情況不同。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支持能源轉型,呼籲台電要與地方充分溝通。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則向立委蔡適應喊話,善盡立委職責,緊盯台電與經濟部作為。立委蔡適應服務處主任林明智表示,蔡適應已建議台電將FSRU列優先選項,但尊重環評委員的專業判斷。台電強調,會再向環評委員補充詳細資料,評估各種計畫可行性爭取支持。
10月電價恐調漲?天然氣價調漲3% 台電:財務壓力提高
又漲了。中油今起調漲電業用戶天然氣價3%,其他民生與工業用戶考量COVID-19疫情影響,暫不調整。這是電業連續3月被漲價,累積漲幅近9%。由於電價審議會本月要審核台電電價調整方案,助長10月電價調升壓力。原本天氣氣價依公式,除非報請上級機關同意,否則單次漲幅上限只有3%,不可連續3個月調整。不過中油這次卻是連三月調電業氣價,顯不符規定。對此中油解釋,有跟經濟部報告氣價成本,獲得同意,所以是符合機制規定。中油漲價後,台電與民營電廠使用燃氣發電業者每度購氣價升到9.06元。從6月開始,電業天然氣即漲價,每次3%左右,合計漲幅9%,如從1月算起,每度調高快1.5元。可是即使漲9%,中油也沒有開心,因為這漲幅遠不及國際購氣的60%漲幅。中油表示,原本夏季是天然氣淡季,可是因為去年德州風暴電力系統垮掉,造成電力用戶大搶天然氣,國際售價因此居高不下。而疫情影響,又無法調升工業與民生用戶,只能從電業調整,不過漲幅太小,不敷成本。因此可預期10月電業天然氣成本可能續升,墊高發電成本。對於中油持續調氣價,是否影響10月電價漲幅?台電表示財務壓力提高,只能說台電須忠實反映成本。下月要不要漲,會由電價審議會委員決定。
政院拍板通過111年「編列300億給勞保」 工會:要和勞工講明白
行政院院會今(25)日拍板通過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勞動部編列300億元撥補到明年的勞保基金,產業總工會表示,勞保基金收益每年都有增加,但是勞動部對於投資收益評估得太低,這讓勞工普遍不相信勞動部的精算,一直說2026年會破產,在勞工聽起來就像恐嚇,勞工不可能會心服口服,呼籲勞動部應該就精算和勞工以及工會說得明明白白。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江健興表示,勞保基金每年都有在增加,主要增加是來自投資受益,但每年收支幾乎都有100多億的缺口,可見勞動部對於投資收益評估得太低,投資收益都比勞動部預期的來得高,今年勞動部應該要將整體勞保基金的收支、投資獲利、具體幾年會破產等做精算,這些都要和勞工以及工會講清楚。江健興指出,勞動部的精算確實有問題,這讓勞工普遍不相信勞動部的精算,若只是一直說2026年會破產,勞工不可能會心服口服;勞保年改部分,如果所得替代率由1.55%往下降,這樣的調整幅度勢必會引來勞工反撲,因為對勞退影響實在太大,政府應該要慎重考慮這點,也要取得平衡。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指出,政府在精算死亡年度時不是很確實,20年前人們平均年齡68歲,現在78歲,女性甚至可到83歲,餘命延長也造成勞保年金短缺,近十年來國家稅收超收,超收就該用作勞保撥補。何語說,國家重點企業發展的投資應該要讓勞保年金來投資才對,否則每年配息怎麼會沒錢?針對民營電廠,台電有保證收購電價30年,為何不用勞保年金投資?可見政府沒有經營頭腦,不夠用心。
缺電有解?台電「林口新3號機」成最新生力軍 採取燃煤發電
天氣持續炎熱,用電量不斷攀升,台電表示,20日氣象預報仍舊是高溫炎熱,加上學校停課,民生用電增加,預估尖峰用電提高為3780萬瓩,今天備轉容量率預估為6.61%,供電燈號為黃燈,表示供電仍然吃緊。不過根據最新消息指出,台電林口新3號機,20日早上已經投入發電,目前採取運轉測試緩步提升發電量,對於供電是最新生力軍。林口電廠是近期台電更新改建之一,廠內共裝設三部以煤為燃料的汽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800MW,總裝置容量為2,400MW,採取燃煤發電,屬於超超臨界機組,過去幾年多次成為夏季供電的救命電廠。台電指出,19日尖峰用電3757.4萬瓩,創下歷史用電第3高,台電經過努力調度,昨天備轉容量率提高到7.66%,順利度過供電吃緊階段。台電已經增加採購民營電廠及汽電共生發電量,同時透過需量反應等措施可減少工業用電需求,台電也呼籲民眾,一起節約用電。
夜間用電量尖峰供電拉警報! 台電出3大招解危機
今日用電量估再創新高,台電備轉容量預測再下修至6.7%,逼近供電警戒橘燈。面對517停電是因黃昏太陽光電減少後夜間尖峰供電不足,連晚上都有限電危機。台電表示,目前祭出緊急備妥需量反映、調度民營電廠和增購汽電共生三招,但坦言供電仍很吃緊。面對38度以上極端高溫,冷氣大開,景氣升溫,台電預估尖峰負載高出昨日的3744萬瓩,略升為3750萬瓩。供給面部分,興達電廠1號機修復後重新併聯,台塑麥寮電廠3號機能提前結束大修,兩部機組加入發電可增加102.5萬瓩。但核三廠1號機今日仍持續進行大修中各項測試工作。台電預估今日系統最大供電能力為4002萬瓩,較昨日增加逾100萬瓩,預計備轉容量率約6.73%,供電燈號為代表「供電吃緊」的黃燈,但只要跌破6%,就會進入「供電警戒」橘燈。面對黃昏太陽下山的夜間尖峰負載新危機,在水力發電受乾旱制條件下,台電也緊急拿出三招要來化解。首先是要個別通知大用戶,抑低用電條件及加強需量反應措施,於下午4點後減少用電,約可減少80萬瓩需求。其次協調民營電廠嘉惠二期加入發電,這可增加25萬瓩供電能力。第三汽電共生機組躉售量增至161萬瓩,可增加16萬瓩供電能力。一來一回,約多出121萬瓩調度量。台電坦言,今日供電仍然極為緊澀,會積極調度機組,並透過需求端管理抑低負載,呼籲用戶共同協力節約用電。
五天跳電兩次恐還有第三次 國民黨籲蔡政府誠實報告能源配比
台灣5天內2度停電,台電首度鬆口確實缺電。由於今年2次停電受災戶都是C、D組,讓C、D組用戶罵翻天,蔡英文總統也再度於臉書道歉,不過,18日下午卻驚傳,到下午1時用電量3569.4萬瓩,使用率已經高達88%,若天氣持續悶熱,網路傳出今日恐再度停電的擔憂。台電則緊急表示,若萬不得已今天仍須停電,將會從E、F組開始停電,國民黨則呼籲,不論是哪組用戶停電,都有民眾受到影響,蔡政府別再找藉口,應在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前,誠實向全民報告能源配比政策,讓民眾清楚瞭解。針對17日全台二度大停電後,蔡英文昨晚再度在臉書道歉,還說連他也難接受連續兩次大停電,要求台電必須徹查並公布報告,向國人說明兩次事故的原因,以及電力調度的狀況。不過,蔡總統言猶在耳,外界卻又擔心今天仍有停電可能,因為今天用電量到下午1時為止,已使用3569.4萬瓩,使用率高達88%,已逼近黃燈狀態,台電則表示,若萬不得已,下一次停電不排除換從E、F組開始。國民黨發言人盧宸緯則在臉書砲轟,蔡政府為掩蓋缺電真相,頻頻甩鍋給台電員工及歲修中的民營電廠,令人痛心,蔡總統第一時間卻是上臉書發文,用「連我也很難接受」甩鍋責任,台電13日停電時先是以「員工測試失誤」當藉口,到17日才承認供電不足,還把尚未歲修完成的民營電廠機組、也就是台塑雲林麥寮三號機列為停電原因,最後被台塑怒斥「台電說謊栽贓」。他呼籲蔡政府別再甩鍋,應該坦然面對能源政策已經出現的嚴重問題,正本清源的處理缺電問題,務實面對才是上策。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也呼籲蔡政府「別把台灣用電,變成走鋼索的人!」,在今夏用電高峰前,民進黨應向國人誠實報告能源配比狀況!洪孟楷指出,台電昨天下午還用水力電廠救急,造成昨晚限電的主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用的是明潭(也就是日月潭)的水做抽蓄發電,水力抽蓄電廠發電的原理是晚上大家睡覺以後用電需求少,把白天上游衝下來發電的水,留在下池(沒讓它流走,循環利用),晚上再抽回上池。但昨天情形是下午把水從上池放盡了,晚上只好乾瞪眼,水力發電提前用盡,不也代表能源配比無法穩定?他指出,台電目前排定歲修的機組是,核能廠:核三 #1號機(951MW),燃氣電廠:大潭 #6號機 (724.7MW)、興達 #2號機(445.2MW)、大林 #6號機(550MW),燃煤電廠:林口 #3號機(800MW)、台中 #9號機(550MW)。從上述電力供應面看來,核三 #1號機 的裝置容量就抵得上興達電廠的2部機組,大概佔最大尖峰負載的2.5%,但現在的問題是最大備轉容量把太陽光電與風力都算進去了,穩定度不足就是嚴重灌水。合理的推測就是歲修的機組沒加入系統,備轉容量(不計入太陽光電與風力)可能連5%都不到。洪孟楷說,台灣還沒達用電夏季高峰,台電17日就已經公布預估最高用電為3700萬瓩(37000MW),如果上述歲修的發電機組都可加入系統,理論上要增加347萬瓩(3470MW),也就是增加9.3%,問題是台電已經把救援的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算進備轉容量內,只要周轉不過來就會限電開天窗。換言之,將靠天吃飯的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都當成安全的備轉容量,而目前歲修的機組都要提前復工發電,凸顯台灣用電已經變成「走鋼索的人」,稍一不慎,就可能用電崩盤。執政黨應該正式向國人誠實報告能源配比狀況,別再只是用文青語言、梗圖連發,畢竟人民的忍受是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