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6年
」地號永不變門牌會變 媒體人披露賴皮寮周邊20年大變化
媒體人張禹宣今天指出,賴辦表示民國66年,賴清德萬里老家舊門牌是中幅路84號,但根據當時空照圖顯示,民國60年代,中幅路84號地上的建築物,是一棟非常大的大工寮,容納許多礦工同時居住,產權則屬於民營的中幅礦業公司,當年的礦工只能暫住其中,礦工子女並無工寮繼承權,因此賴清德的「老家說」,非常有商榷餘地。張禹宣表示,賴清德現在所講的老家門牌「中幅路84號」,空照圖與地籍圖,顯示在民國60年代其實是一棟大煤礦工寮,當地當時產權屬於中幅礦業公司,賴家當年無任何產權。(圖/翻攝自中天新聞)他還說,目前大家所指的「賴皮寮」非民國50年搭建的「大型礦工工寮」所在基地上,該工寮當年地號分屬是63-10,11,12號,「賴皮寮」地號則是63-13號地號,在工寮未分割前,當地都被樹木環繞。直到民國92年中幅公司,願將63-11地號的大工寮土地進行分割,賣給當時的曾暫住其中的礦工們,之後賴家相繼買下分割後的土地,而93年空照圖則顯示,63-13號地號上的樹木被剷平蓋了新房,就是「賴皮寮」。張禹宣說,賴辦舉出的賴清德之母戶籍謄本顯示,賴家老家門牌號碼中幅路84號,應是因為賴清德父親在中幅礦業公司的礦工,所以登記該工寮通訊住址,但賴家包括賴母在內,當時並無工寮產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雖然宣布要將萬里老家有前提的公益信託,但是爭議卻持續延燒,賴辦也與出面指「賴皮寮」是違建的新北市政府激烈互槓,還說賴家有戶籍謄本與當地耆老說法可資佐證,指控新北市政府淪為選戰機器,內政部國土署也幫腔,指責新北市府不是。不過,媒體人張禹宣今天在中天新聞「庶民請上車」節目爆料,卻又披露「賴皮寮」前世今生的另種「版本」。他還說,戶籍謄本、耆老說法都未必能當佐證,空照(航拍圖)及地籍資料不會變,不像門牌變來變去,才是最強力的佐證。他說,賴皮寮地號是新北市萬里區中萬里加投段中幅子小段63-13地號土地,是賴母在93年4月所購,但空照圖顯示,當地在92年就已經有地上物(賴皮寮),賴清德後來繼承該地,100年再贈與其子。他說,觀察近20年中幅路84號周邊的空照圖,就會發現有驚人變化。民國90年前後,空照圖顯示,當地有門牌號碼為85號,88號(被拍到特勤宿舍),89號的三棟建築物,但到了民國90年,空照圖上的88號(地籍圖63-11號)建物後面卻出現加蓋「長尾巴」(新建物,不知是否合法),89號(地籍63-10號)則仍是其他人的房屋,還沒有出現違建。張禹宣說,觀察近20年萬里地區空照圖之地上物的變化,現在大家所指稱的賴皮寮,並非賴清德父親當年住過的大工寮,「賴皮寮」是民國92年才出現的新建物,圖為民國93年中幅路84號周邊的空照圖以及賴皮寮現況。(圖/翻攝自中天新聞、報系資料照)到了民國91年,89號建築物旁邊的樹木突然不見,空照圖上原先樹木的地方變成白色,顯示樹木已被剷平。民國92年,89號建築物旁就多了三棟相連房屋,而85號旁邊也開始有新加蓋,民國93年空照圖顯示,周邊多了許多房屋,究竟怎麼一回事,他呼籲新北市政府應該舉行記者會詳細說清楚,才能讓賴辦及內政部國土署明確回應,不要再各說各話淪為口水戰。張禹宣懷疑,是否有可能是因為賴清德蓋了「賴皮寮」後,周邊鄰居見狀跟進增建蓋屋,但卻未申請執照,也難怪當地部份住戶見到「賴皮寮」爭議被炒大了後,都很緊張,他懷疑耆老的說法不一定就精準,部份原因也與該考量有關。他說,從近20年萬里地區空照圖之地上物的變化,可發現現在大家所指稱的賴皮寮,非賴清德父親當年住過的工寮,「賴皮寮」是民國92年才出現的新建物,與民進黨辯稱的「空拍圖」定位錯誤,甚至是門牌號碼無關。因地籍號碼不會變更的,門牌則未必。觀看空照圖中建築物周邊近二十年綠地的變化,就可見一斑。張禹宣說,觀察近20年萬里地區空照圖之地上物的變化,現在大家所指稱的賴皮寮,並非賴清德父親當年住過的大工寮,「賴皮寮」是民國92年才出現的新建物,圖為民國93年中幅路84號周邊的空照圖以及賴皮寮現況。(圖/翻攝自中天新聞、報系資料照)
三圓都更告成一團4/「老師可能不記得我」 新隆社區兩次都更事隔40年建築師藏師生情
北市新隆社區從四十年前第一次都更到如今再推二次都更,取得實施者的三圓建設預計10月要將設計圖送至北市都市設計審議。CTWANT調查,該社區原為新隆國宅,由知名建築師黃有良所出的設計圖還曾獲獎,而負責此案的三圓建設建築師鄧培華,還是黃在文化大學教書的學生,有這一層師生關係。10月6日,新隆社區住戶拜訪今年80歲建築師黃有良,對他說,「謝謝設計出可以二面、三面採光的國宅,可以四通八達進出的住宅空間!」CTWANT記者也訪問到黃有良,他拿出1977年(民國66年11月)北市府編印的新隆里都市更新資料與圖片,娓娓述說當年他30多歲取得該案的故事。新隆社區(前身為新隆國宅)正在經歷第二次都更。第一次都更是在民國66年市長林洋港先生任內,以都市更新有效利用日據時代遺留下來衰退、窳陋、環境不良的「新榮町公共住宅」老舊木造建物,整體推動公共設施與基地,促進現代化建設。新隆國宅後更名為新隆社區成功的都更案例,於1986年獲得內政部國民住宅優良設計獎,到今天仍是經典之作,當年為該案設計的建築師黃有良說,「為了要符合政府說要容納店鋪設在一樓,就沿著道路四周設計開放式空間,花了好大心思規劃進去了79間店鋪」,「只有將一些原本就沒有店面的攤商,設在地下一樓」,也就是後來的欣榮超市原址。新隆社區更名前為新隆國宅,即是當年北市長林洋港推動都市更新之案,如今由地主推動二次都更,40多年前負責的建築師黃有良接受CTWANT獨家採訪,道出設計原委。(圖/李蕙璇攝)黃有良並說,由於國宅就在台灣民主紀念園區大孝門正前方,考量城市風貌規劃,因此在國宅基地最前方鄰愛國東路,設計闢建一棟辦公大孝大樓;再加上外觀避免搶色,「當年很多建築流行黃色、紅色等,是我極力爭取新隆用灰白色較宜」;他也跟記者說,知道鄧培華在三圓建設。對於CTWANT詢問若新隆二次都案由黃設計的話有何想法?他不假思索地說,「現在不是我做的!重點就是要好好與地主住戶溝通。」三圓建設建築師鄧培華一聽到CTWANT記者,採訪到新隆社區第一次都更建築設計師黃有良,他說,「老師可能不記得我了,我大四的時候有到老師的建築事務所實習過。」記者則轉告老師說記得他這位學生……。現今負責新隆社區二次都更的三圓建設建築師鄧培華,是黃有良的學生。(圖/李蕙璇攝)
東門市場「霓虹燈裝置藝術」七彩招財貓、燈籠亮相 百年市場飄新潮年味
近幾年進駐不少新餐廳的新竹東門市場,有著各式異國料理讓夜貓子逛玩,styletc記者先前曾做過一系列美食報導,現在又有搭上節日的裝置藝術亮相。新竹市長林智堅邀請民眾到訪全新改造後的東門市場。(圖/新竹產業發展處提供)東門市場從數年內從個位數攤位至今已有上百攤位進駐,成為年輕人最愛的美食聚落,是老市場活化的典範之一,這次將一樓手扶梯區域全新設置「東門霓好」霓虹燈裝置藝術,有七彩的店家招牌、招財貓、燈籠、鳳梨、魚等市場元素,以霓虹燈意象回應青年活力與夜生活熱鬧氛圍,也迎接將到來的農曆春節,展期延續至3月31日,將成為新春人氣打卡點。市場內有燒烤店、日本料理店、酒吧等新型店家進駐。(圖/新竹產業發展處提供)這座曾是全台建築面積最大的市場,身為民國66年代地標建築,此次邀請設計團隊設計霓虹燈裝置藝術,將老地標轉譯再現,透過美學介入、設計轉換,賦予其更多可能性,串起市場的過去與未來。而「東門霓好」的裝置藝術,採用霓虹燈管、鐵件、壓克力材料構成,使用五顏六色的店家招牌,市場用語還暗藏中、英、日文在其中,視覺裝置的交錯構成,形塑庶民文化與市場頭家的生活縮影,在不同色系的燈光交織下,展現空間從清晨到夜晚的感受變化。新竹東門市場由公有市場轉型夜生活的美食聚落。(圖/新竹產業發展處提供)產發處張力可處長表示,擁有百年歷史的東門市場,從日治時期公有市場轉型再造為老派摩登的文青新熱點,早上是販售生鮮蔬果的傳統市場,每到傍晚時分,燒烤店、日本料理店、酒吧的招牌一間間亮起,搖身一變成為時髦的不夜城,歡迎大家新春到東門市場吃美食、拍照打卡及深入探索市場內各種類型攤商。
穿拖鞋騎機車遭罰50銀圓 民國66年罰單引發網路熱議
在台灣以前原本的交通法規中,駕駛如果光腳、穿木屐、拖鞋開車或是騎車,是會遭到開罰的。但後來這條法律在民國75年5月遭到廢除,近日網路就出現一張「穿拖鞋騎車」的罰單,網友一看,竟然是民國66年所開罰的,罰金50銀圓,特殊的單位也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宜蘭知識+」發文,他貼出一張民國66年的罰單照片,該張罰單是由宜蘭縣警察局礁溪分局所開出的,內容是「穿拖鞋駕車」,開立日期是民國66年5月30日,罰金的金額是銀圓50元。由於不得光腳、穿拖鞋騎車駕車的規定早在民國75年就刪除,因此不少網友看到後表示訝異,沒想到以前竟然有這樣的法規,也有網友留言表示「那時候抓很嚴」、「警察杯杯的字,滿好看」、「那年代還有男生也不能留長髮啊」。而罰金上的50銀圓也引發網友討論,根據民國81年公布的「現行法規所定貨幣單位折算新臺幣條例」提到,現行法規所定金額之貨幣單位為圓、銀元或元者,以新臺幣元之三倍折算之。50銀圓約莫等於新台幣150元,換算過來約莫為現今的500元左右,當時最低基本工資為2,400元,可以算是一張天價的罰單。
老字號淡水魚丸、新店滷味 新生代接手重啟「食」尚味
老字號店面,在交給新一輩接手後,究竟是要遵循傳統,還是要創意改造?傳承超過40年的淡水魚丸老店,也面臨到這個課題。人稱張媽媽的張曹吟,民國66年在石牌地區的菜市場裡開始賣起手工魚丸,後來搬到淡水,前前後後一賣就是40多年。為了不要讓這個味道中斷,張曹吟決定要將自己會的料理做法及密技傳授給第二代,並創了新品牌重新出發。 張曹吟女士(前)與兒子、媳婦。(圖/福又又淡水魚丸提供) 除了經典的淡水魚丸,還開發出富有繽紛視覺感的「又又五小福湯」,綜合墨魚香菇、芹菜魚丸、黑胡椒海陸、紫菜白蝦丸和招牌淡水魚丸等5種口味丸子,搭配清甜的豬大骨湯,每口都充滿食趣。而淡水最具代表性的小吃「阿給」,則是變身迷你版「一口小阿給」,內餡的部分有冬粉、肉及些許魚漿,而且由於體積變小,豆腐皮與內餡的口感比例均勻,吃起來更香,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以焦糖滷味為基底再加入麻香風味的「椒糖滷味」。(圖/賣灶Lo.Ve提供) 在新店地區飄香超過50年的聖巴黎滷味,已經傳承自第三代。第二代李俊和開發出「香草焦糖醬」,做出香氣獨特的焦糖滷味,靠著口碑打響知名度。而第三代的滷味傳人Mio,15歲時就被送到加拿大念書,對料理很有興趣,日本東京藍帶學院學習廚藝,接著又到瑞士攻讀酒店管理。因為李俊和希望Mio回台灣好好發揮之前所學,決定回台創業。Lo(滷)Ve(味)火鍋。(圖/賣灶Lo.Ve提供) Mio的新品牌攤位位於在遠百信義A13的4樓,有著懷舊復古風情的大稻埕美食街,她將原本的焦糖老滷添加中式椒麻,做出辣香中帶微甜的「椒糖滷味」,並為滷味取了可愛的名字,像是「小心機」是雞心、「米雪兒」是米血糕等等。另外還開發了獨特的Lo(滷)Ve(味)火鍋,以滷味搭配椒麻湯汁,還有越式河粉、菜心及三星蔥,最後沖澆上椒麻辣油,麻、辣、香層次分明,很受嗜辣者喜愛。
226歲世界最長壽錦鯉「花子」 從清乾隆活到民國66年
錦鯉是鯉魚的變種,是很常見的觀賞魚,代表著財富與貴氣,錦鯉也是長壽的象徵,一般壽命約25至35年,在人工飼養下壽命可長達70年,但日本一隻錦鯉「花子」卻活到226歲,生存超過2世紀,堪稱魚界的「人瑞」。根據《Fish Laboratory》報導,錦鯉「花子」是有紀錄以來最長壽的淡水魚,牠出生於1751年(清朝乾隆16年),並於1977年7月7日(民國66年)去世,生活在日本岐阜縣加茂郡的東白川村附近一間位於御嶽山腳下寺廟的魚池中。在牠生前,人類世界發生了許多大事,歷經了1770年庫克船長(James Cook)發現澳洲、1789年法國大革命、1815年拿破崙慘遭滑鐵盧、1879年愛迪生發明燈泡、兩次世界大戰、1969年阿姆斯壯登月球等等時期,可說是歷史「見證者」。科學家透過花子魚鱗來做分析。(圖/翻攝自fish laboratory)報導中提到,花子的實際年齡是由分析魚鱗得知,就如同樹木的年輪一般。1966年時名古屋女子大學的Masayoshi Hiro教授從花子身上的2個部位分別取下1枚鱗片,並透過顯微鏡進行長達2個月的觀察與分析。才發現當時花子已經高齡215歲。分析結果讓花子的最後一名飼主越原公明(Komei Koshihara)非常驚喜,於是他在廣播電台的節目上暢談關於花子的故事,那一年花子已經高達215歲、重7.5公斤、體長約70公分。花子過世後,越原公明表示花子的存在早已超越寵物,是像親密家人、朋友一般的存在,牠從祖母那代流傳下來,就像是一個傳家之寶。花子的「室友」全都活超過1世紀。(圖/翻攝自fish laboratory)另外,科學家們也對與花子共處一池的「室友們」進行研究,並意外的發現池中5隻錦鯉同樣都生存超過了一世紀,其中一隻名為葵(Aoi)的錦鯉活了170年,而另一隻小雪(Yuki)也有141歲高齡。人們推測這些錦鯉之所以能如此長壽,一定是受到飼主無微不至的關愛與照顧,以及生活在清澈乾淨的山泉水裡。
《董哥開講》董智森:美麗島並非台獨專利
民國89年5月20日,陳水扁勝選總統的晚會上,他領唱著民歌〈美麗島〉,他們終結李登輝領導的國民黨,群眾歡愉哼著:「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他們一再重複叮嚀,不要忘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全場歡呼,這是重要的一刻。〈美麗島〉是民國66年淡大僑生李雙澤譜曲、淡大教師梁景峰依詩人陳秀喜詩作改編的歌,由淡大學生楊祖珺主唱。民進黨前身的黨外用為雜誌的名稱。民國68年,高雄「美麗島事件」爆發,讓黨外獲民眾同情,匯成邁向執政的力量,她是希望的、憧憬的。理想抱負 執政變調 民國95年,民進黨政府貪腐大現,扁婿趙建銘內線交易、太太吳淑珍蒐集發票冒領國務費更讓紅衫軍走上街頭,領頭的是「美麗島事件」首腦施明德。94年底,一張在李濤「2100全民開講」揭露阿扁愛將陳哲男在濟洲島賭博的照片,讓支持者崩潰,此刻的美麗島是貪腐的、墜落的。107年,台獨聯盟前主席郭倍宏挾其媒體「民視」之威,大推「喜樂島聯盟」,打算明年4月6日舉辦獨立公投,李登輝、陳水扁等相挺,政府要角現身支持,蔡英文也遙相呼應,這樣的美麗島是欺妄的,是毀滅的。美麗島訴說台灣的滄桑,日據51年更為不堪,那是甲午戰爭、清廷戰敗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的國恥;次年起的乙未戰爭,不堪外侮占據欺凌的抗日事件鵲起,姜紹祖、吳湯興、林少貓、簡大獅、柯鐵虎、余清芳、莫那魯道、羅福星等豪傑都用血肉寫國史,羅福星說:「殺頭相似風吹帽,敢在世間逞英雄」,百年來的悲壯與忠烈,猶使英雄淚滿襟。曾幾何時,「美麗島」取代了黨外時期「咱要出頭天」,竟成民進黨的聖歌。李雙澤在英文歌盛行時,與胡德夫、楊弦等推動大家唱「我們的歌」,他咬著不純熟的腔調唱陳達「思想起」,訴說祖先從唐山到台灣的打拚,想起故鄉千疊雲山,壯闊江河,不禁淚流滿面。歌頌反中 極度諷刺 民國105年5月20曰,蔡英文在她總統就職典禮唱著〈美麗島〉:「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篳路藍縷,以啟山森」出自《左傳》,稱誦華夏,非常的中國,對一心去中國化的蔡政府形成極大諷刺;它會膾炙人口,是因30幾年來,中學課本有篇連橫的〈台灣通史序〉,他寫著:「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連橫是日據時,義不帝秦的由台赴陸,為孫兒取名連戰,以示與日人一戰的決心,和蔡政府的媚日大相逕庭;歌詞中的水牛、稻米、香蕉及玉蘭花,跟島民一樣,都是外來的,人獸草木沒誰是原生或本土的。李雙澤為救人而溺斃,他和抗日殉國的羅福星都為華僑,他們一樣熱愛中國,一樣身殉台灣,他們也一樣臥在我們搖籃的美麗島,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作者/董智森49年次,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聯合報》記者,主跑台北市市政新聞,後轉型為新聞名嘴;曾主持過TVBS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2100週末開講》,現為News98電台《小董真心話》主持人。
最難忘的嚴父 傅崐萁:爸將送禮包商轟出門
「子欲養而親不待,奉勸為人子女者,不管多忙碌,趁父母親還健在時多陪伴他們,免得像我一樣遺憾終生。」花蓮縣長傅崐萁的父親傅兆林,今年6月27日因病過世,傅崐萁當時前往大陸訪問及演講,來不及返國見父親最後一面,讓他無比內疚與遺憾。今年父親節,是嚴父不在的第一個父親節,一向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傅崐萁,想到無法再奉養父親,難忍心中悲慟,哽咽得幾乎說不出話來。今年父親節對花蓮縣長傅崐萁來說,特別感傷,父親不在不僅空虛寂寞,更無法隨侍盡孝,讓傅崐萁內心百感交集。傅兆林和妻子劉滿蘭育有2子2女,傅崐萁回憶說,父親從小成績優異,國小至高中都是第一名畢業,連參加全國普考土木科,都是以第二名錄取分發,自然對4個孩子的學業要求嚴格。偏偏老么的他不受教,達不到父親的期望就算了,還特別調皮搗蛋,經常把老爸氣得半死,不僅被罵,有時候還會被「各種工具」修理一頓,「20歲以前,對父親就是怕,他是一位很凶的嚴父。」生意失敗 父親要他別怕傅崐萁27歲那年,第一次做生意失敗,把以前賺到的錢全賠光了,很失意、沮喪不敢回家。傅兆林知道後沒說什麼,只叫他除夕夜記得回家吃團圓飯。他硬著頭皮回家,以為又要挨老爸一頓罵,沒想到老爸拍拍肩膀安慰他說「做生意失敗有什麼好怕的,再努力就是!」他低著頭吃飯,眼淚快要掉出來。傅崐萁說,那時對父親的一番話,非常感動,自此更加努力打拚,把父親對他的勉勵,當做人生哲學,並且也告訴自己的孩子,「做一件事失敗了,只能沮喪幾小時,接下來一定要想辦法走出去,就有機會站起來。」小時候還有一件事,令傅崐萁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他曾目睹包商捧著大筆鈔票到家裡想賄賂父親,沒想到父親不但將包商趕出去,還將鈔票丟得滿天飛,把他嚇一跳。父親清廉的形象,從此烙印在傅崐萁的心裡,讓他敬佩不已。傅崐萁說,父親是台灣戰後第一代土木工程師,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和近代發展的奇蹟,花蓮多項重大基礎建設,也有他的身影。民國66年傅崐萁全家搬到花蓮,有次父親視察花蓮鳳林雨水下水道工程,認為混凝土施作不良,當場要求包商把混凝土全部敲掉重做,包商無奈只得遵從,傅崐萁體認到父親對公共工程品質的要求一絲不苟,不僅工程界讚許,更贏得他和家人對父親的尊敬。祈求康復 遠赴西藏印度一生戮力從公的傅兆林先生,去年9月發病,被家人緊急送往台北榮民總醫院救治,後來病情嚴重必須插管治療。一向孝順的傅崐萁,公暇之餘和妻子徐榛蔚到花蓮各大小廟宇求神拜佛外,還前往日本淺草寺,甚至不惜跋山涉水到西藏布達拉宮及印度甘丹寺參拜及作法會為父親祈福。或許因為誠心所致,傅老先生病情一度好轉。公務繁忙的傅崐萁,雖清楚父親生病不宜出遠門,但為了花蓮縣政,他還是必須不斷奔波。今年6月他應大陸邀請前往訪問,原本預計7月初返台,可陪老爸過父親節。詎料6月27日下午接獲家人通知父親病重,他恨不得立即搭飛機返台,但當天上海機場人滿為患,機位只能候補,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後來雖然有補到位,晚上快10點回到台灣,但再驅車趕回花蓮老家,已經是深夜12點,傅兆林先生已經病逝。傅崐萁淚流不止頻頻自責,「不該出國以致於來不及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實在是大不孝啊!」家人安慰說,傅兆林老先生病榻上等候傅崐萁趕回來,沒有一絲責怪,只有叫人提醒他「平常要多休息、多睡覺,別累壞身子了!」父親到人生最後一刻,還不忘提醒他要多注意身體健康,讓傅崐萁更加內疚。「父親對我的愛,只有放在心裡,很少說出口,但他心裡都知道。」傅崐萁說,他民國103年底連任花蓮縣長,父親當時雖然身體不適,仍在母親劉滿蘭及妻子徐榛蔚的攙扶下,堅持站著唱國歌見證他宣誓就職,一家人不僅感情融洽,也讓他充分感受到父親對他無盡的愛,「但今年父親節,再也無法體會到了。」再也無法對父親盡孝,是傅崐萁心中的痛,他奉勸大家多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以免追悔遺憾。傅崐萁說,父親一生對國家社會的付出與貢獻,與其剛毅精神,是他遠遠不及的,雖然父親不在了,其教誨卻永遠留在他的心中──要以建設地方、造福鄉親為終生職志。傅崐萁勉勵自己,將對父親的愛化為大愛,唯有如此,才能讓天上的父親為他感到驕傲。傅兆林 出生:民國21年10月30日高雄美濃 學歷:廣興國小、高雄中學初中部、高雄工業學校土木工程科,皆第一名畢業 家庭:妻劉滿蘭,育有2男2女,老么傅崐萁擔任花蓮縣長 經歷:全國普考第二名錄取分發省政府重機械工程大隊,有台灣戰後第一代土木工程師美譽 逝世:民國107年6月27日,享壽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