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國王
」 公主 比利時飯店接待員變公主?她曬「DNA鑑定」認親摩洛哥王室:有權繼承1728億財產
摩洛哥王室可能將出現「不受歡迎」的新王室成員,70歲以色列前飯店接待員珍‧班扎康(Jane Benzaquen)主張自己是已故國王哈桑二世(Hassan II)私生女,應該被納入摩洛哥王室、有權繼承43億英鎊(約新台幣1728億)王室財產。據《太陽報》報導,珍聲稱她的猶太裔母親17歲在卡薩布蘭加擔任服裝店員時,與哈桑二世有染並生下她,但自己在小時候「被趕出摩洛哥」,由比利時一個寄養家庭收養,直到18歲才移居以色列,服役後在飯店工作。珍強調,雖然她對血脈這個潘朵拉寶盒一度充滿憤怒,但哈桑二世1999年駕崩時,她一見對方照片就有了認親念頭。珍表示,在看到那張照片前,自己完全不像家裡其他人,但在之後,「我覺得像家人了,這對我來說是個啟示」。而支持珍是王室血脈的證據,除了阿嬤透露的「媽媽跟王子幽會2年」外,還有與出生證明不符的DNA鑑定,證明記載她的生父是比利時男子喬薩特(Raoul Jossart),但DNA證實她沒有西歐血脈,卻有北非與中東血統。僅管摩洛哥王室不意外地拒絕她的DNA認親要求,還委請律師提告敲詐勒索,但珍也請來打贏比利時國王私生女認親官司的大律師尤頓戴爾(Marc Uyttendaele),不過,阻礙珍取回王室成員資格的最大障礙,可能不是官司而是時間。
世足/比利時國王力挺世足下場指導 「紅魔鬼黃金世代」成國家最大希望
世界盃足球賽已在卡達盛大展開,各國都已準備全力作戰,當中被各界看好的歐洲國家「紅魔鬼」比利時,不只本屆戰力相當有看頭外,比利時國王菲利普也相當力挺國家隊,親自化身足球教練,在場邊指導戰術,用行動力挺比利時拿下世足冠軍。比利時國王與國家隊教練一起指導世足國家隊。(圖/翻攝自World Cup fever with King Philip)比利時國王現身參與一部宣傳比利時世足國家隊的短片,「現在是紅魔時間(It's Deviltime)」,不但在王宮接見比利時國家隊總教練馬丁尼斯(Roberto Martínez ),更親自到球場和國家隊一起操練,更秀出右手的世界盃「紋身」,連擔任助教的法國名足球員亨利也客串亮相。菲利浦國王更秀出手上的世足賽紋身。(圖/翻攝自World Cup fever with King Philip)會讓比利時國王如此重視世界盃的原因,原來是這批年齡層的國家隊員,都是國家青年訓練系統一手栽培的,更被稱為「黃金世代」,在2014年世界盃世足打入8強後,也受到世界關注,而國王也將國家隊視為比利時挑戰世足冠軍的最大希望。
比利時王儲公主迎21歲 王室曝「準女王」美照
10月25號比利時女王儲,伊莉莎白公主(Élisabeth Thérèse Marie Hélène,Princess Elisabeth)迎來21歲生日,當天王室發布了兩張照片,為「準女王」慶生。伊莉莎白是比利時國王菲力浦(Philippe),和王后瑪蒂爾德(Mathilde)的長公主,同時她也是比利時王室,數百年來首位女性王儲,據外媒報導指出她曾進入,歐洲寄宿學校UWC大西洋學院就讀,她取得國際學士學位(IBDP)後又到,牛津大學林肯學院進修歷史與政治,而去年7月伊莉莎白公主,於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受訓完畢,完成1年的社會和軍事科學訓練,因此她更堪稱為文武雙全準女王。
比利時公主喜迎21歲「準女王美照曝光」 進過軍校還懂中文
比利時未來準女王伊莉莎白(Élisabeth Thérèse Marie Hélène)公主25日歡度21歲生日,這位比利時皇室第一繼承人除了喜歡彈鋼琴、閱讀也熱愛運動,進過軍校,也精通多國語言,會說荷蘭語、法語、德語、英語,也曾學過中文。比利時皇室當天也發布兩張她的美照來紀念,照片中的她流露準女王風範。伊莉莎白公主25日迎來21歲生日,皇室公開兩張照片。(圖/翻攝自推特) 從皇室發布的最新官方照可見,坐在靠窗位置的伊莉莎白公主,搭上簡單優雅淺色衣服、配戴金色耳飾,淺棕色長髮垂落肩上,望向窗外、露出淺淺微笑,散發出優雅氣質。伊莉莎白公主今年7月完成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為期一年的社會和軍事科學訓練。(圖/翻攝自推特)綜合外媒報導,伊莉莎白公主目前是牛津大學的學生,在林肯學院進修歷史與政治,先前也進入歐洲王室青睞的UWC大西洋學院就讀,取得國際學士學位(IBDP)。她在今年7月完成比利時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為期一年的社會和軍事科學訓練,也參加過耶魯全球青年學者計畫,可說是文武雙全。這位比利時皇室第一繼承人還精通多國語言,包括荷蘭語、法語、德語及英語,也曾學過中文。(圖/翻攝自推特)除此之外,這位比利時皇室第一繼承人還精通多國語言,包括荷蘭語、法語、德語及英語,也曾學過中文。伊莉莎白公主除了喜歡閱讀、彈鋼琴,也熱愛運動,滑雪、網球、風帆和潛水等戶外活動。根據報導,這位比利時國王菲力浦(Philippe)和王后瑪蒂爾德(Mathilde)的長公主,由於比利時在1991年修改繼承法,讓最年長的子女成為王儲,放寬原先只給男性繼承權,因此伊莉莎白公主未來登基後,將成為比利時史上第一位女王。
英女王逝世/各國領導人齊聲哀悼!美日降半旗 習近平: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8日駕崩,享耆壽96歲,作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王(70年),她先後經歷了15任首相,包括赫赫有名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等。面對她的離世,各國領導人與政要也陸續向英國發送悼電致意。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則哽咽表示,「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女王陛下沉著的風度與堅定的決心給我們所有人帶來安慰。我將懷念我們過往的談話,那時的她是如此的體貼、智慧、好奇、樂於助人以及風趣。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的人之一,我將非常想念她。」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表示,伊莉莎白二世是一位善良的女王,同時也是法國的朋友。伊莉莎白二世此生出訪最多次的國家便是加拿大,至今去了22回;歐陸國家則以法國居冠,至今也有13次,且英女王也通曉法語。美國總統拜登曾在40年前首次見到伊莉莎白二世,他上次與女王會晤則是在2021年,拜登表示,「她不僅僅是一位君王,更定義了一個時代。她的智慧讓我著迷,她的善良讓我們感動,她慷慨地與我們分享她的智慧。」美國前總統川普則在他個人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我永遠不會忘記女王陛下慷慨的友誼、偉大的智慧以及絕妙的幽默感。她是一位偉大、美麗的女士,無人能和她一樣!」白宮也在這天降下半旗哀悼英女王的過世。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則形容伊莉莎白二世是一位展現人性的君主。他將在澳洲國會休會期間,與總督前往倫敦出席女王的國葬,預計也將會與英王查理三世會面。艾班尼斯補充,「所有人都感受到這份損失,女王在位數十年,在瞬息萬變的環境展現罕見而令人放心的處變不驚。在歲月的喧囂和喧囂中,她體現並展現了一種永恆的正派和持久的平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唁電中指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作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贏得廣泛讚譽。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國人民的巨大損失。同時他也強調,「我高度重視中英關係發展,願同查爾斯三世國王一道努力,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為契機,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於9日回應,「我深感悲痛,並作為日本政府,衷心致上哀悼之意。不只是對於英國人民而言,女王的離開是國際社會的一大損失。希望英國人民能跨越極大的悲傷,日本將與英國同在。」不僅如此,日本首相官邸也為此降下半旗。除此之外,德國總理蕭茲、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印度總理莫迪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都發表聲明哀悼伊莉莎白二世的離世。
全球反歧視!比利時前國王像被潑漆 揭利奧波德二世「屠殺剛果」黑歷史
美國「佛洛伊德之死」示威蔓延全球,歐美已有多名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歷史人物雕像被示威者破壞,包括位於比利時港市安特衛普(Antwerp)的前國王利奧波德二世(King Leopold II)雕像,示威人士到處塗抹油漆,當地市府9日已將國王雕像移走。長期以來,利奧波德二世的雕像一直成為活動人士攻擊的目標,因為這位國王對位於非洲中部的前殖民國家,曾留下殘酷的黑歷史。比利時人民上街將前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銅像紀念碑潑紅漆、蓋布袋,要求移除其雕像的呼聲高漲。(圖/New York Post、Reuters)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利奧波德二世在位期間殖民剛果的殘暴歷史 ,利奧波德二世在1865年到1909年間,擔任比利時國王,也是這個年輕王國的短暫獨立歷史中在位最長的一位。鄉民在PTT上分享利奧波德二世在位期間殖民剛果的殘暴歷史 。(圖/PTT)當時在他統治下的剛果被稱為「剛果自由邦」(1885年–1908年),為了奪取當地資源,他實施殘酷手段,也就是剛果勞工若未達到產能目標,就會砍下家屬的手腳作為警告,殘肢還會交給勞工本人;由於女性勞動價值低,剛果女孩經常成為這項酷刑的對象,從網路新聞的照片中就可看到,一張當地橡膠工人癱坐在地,看著自己5歲女兒斷肢的照片,印證這位暴君的殘暴殖民史。1名剛果橡膠工人看著5歲女兒斷肢照,反映比利時殘暴殖民歷史。(圖/The Brussels Times)估計在這段期間,有將近1500萬的剛果人被屠殺,利奧波德二世更被比喻為古羅馬暴君尼祿,甚至引起歐洲列強譴責迫使他退位,剛果自由邦之後轉由比利時政府統治並改稱為「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剛果獨立,比利時政府以保護僑民為由派遣軍隊干預爆發衝突,聯合國要求比利時撤軍,改由聯合國維和部隊派駐當地,剛果共和國國父盧蒙巴則是尋求前蘇聯援助,當時的冷戰時空背景下,盧蒙巴的做法也引起美國關注,轉而支持當時任剛果國民軍總司令的蒙博托發動政變,盧蒙巴被抓並遭施虐處決,剛果自此陷入長期的內戰外患。奧波德二世雕像遭反種族主義示威人士破壞,市府9日已將雕像移走。(圖/Twitter)1998年,第二次剛果戰爭爆發,這場戰事涉及9個非洲國家和大約20個武裝勢力,因此又被稱為「非洲世界大戰」,儘管在2003年簽署了和平協定,但是在當地東部地區仍不時有戰亂發生,估計超過540萬人死亡;由於「剛果獨立60週年」在即,加上這次「佛洛伊德之死」的影響,這段比利時黑歷史才會再次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