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單月新高
」 財政部連6紅!4月出口不如預期「表現像春天忽冷忽熱」 財政部:百花齊放需再等等
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為374.8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微幅年增4.3%,連續6個月正成長,今年前4月出口1478.1億美元,年增10.6%。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形容現在的出口就像春天忽冷忽熱,訂單不穩定易造成「綠肥紅瘦」,真正百花齊放要再等等。在11個主要貨類當中,仍是資通與視聽產品一枝獨秀,其他貨類都呈現下降的情況,回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格局。資通與視聽產品受到AI應用商機的延燒、推升伺服器與顯示卡的出貨,4月金額117.4億美元,年增率1.1倍,皆創歷年單月次高的紀錄。一向是台灣出口主力的電子零組件,4月出口金額僅129.5億美元,年減17.7%,表現弱勢,蔡美娜表示,主因終端需求仍處於薄弱狀態,此外全球供應鏈重組,很多業者擴大在台產能,出口轉為內銷,或者生產為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再出口。傳產貨類表現皆不太理想。出口地區方面,五大市場中表現極端,其中對美出口最為突出,4月首度突破百億美元,為101.6億美元,年增率81.6%,出超63.8億美元,締造3項歷年單月新高紀錄。蔡美娜分析,隨人工智慧應用商機熱絡,美國政府積極把先進製程及產能引導回美國本土,帶動對台的拉貨。整體而言,出口仍受到高利率遞延效應、地緣政治動盪加劇與大陸經濟疲軟、美中科技對抗等因素干擾,不過朝正向發展並未改變。蔡美娜表示,今年上半年只要5、6月出口金額能超過296億美元,就可望超越2021年的2069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次高紀錄,估計年增率約1成。相較資通與視聽產品強強滾,傳產貨類表現弱勢。蔡美娜形容,目前出口的狀況,像春天天氣忽冷忽熱,一下花開很多,下了一陣雨後又導致「綠肥紅瘦」,傳產訂單不穩定,現在以補庫存的短單居多,真正要長期、訂單堅實復甦,恐怕要再等等。
富邦金1月每股純益1.08元超越國泰金奪冠 北富銀、富邦證同創高
富邦金(2881)今(14日)公布2024年1月自結獲利,合併稅後純益140.7 億元,年增率達131%,每股稅後純益為1.08元,超越國泰金(2882)的0.65元。子公司部分,台北富邦銀行1 月稅後純益創單月新高,富邦證券則是寫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北富銀1月稅後純益34.9億元,年增率6%,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20%,分別為利息淨收益年增率12%,手續費淨收益年增率更達73%。富邦證券1月稅後純益6.28億元,較2023年12月增加0.61億元,亦較2023年同期增加1.37億元,主要是受惠於1月台股日均值較去年同期成長57%,帶動經紀及財管業務收入均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富邦人壽部分,個體1月初年度保費117.92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0.6%,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商品;總保費390.78億元,另受惠於分期繳商品推動成效顯著,1月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FYPE)達62.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04%。人壽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將持續密切關注市場波動情況,保持穩健的投資布局並維持操作彈性。富邦產險1月稅後純益5.45億元,主要受惠於穩健承保業務表現及投資收益挹注。1月整體簽單保費69.68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佳績,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帶動公司整體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0.1%。
吃喝救經濟! 統計處:工業生產指數連16黑唯獨餐飲業創歷史新高
經濟部統計處23日發布多項經濟數據,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仍未明朗、終端需求疲弱且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9月的工業生產指數為89.6、衰退6.72%,製造業生產指數88.81、衰退7.01%,這2個數據都是連續16個月負成長,延續最長衰退紀錄;然而同一時間,內需卻強強滾,9月的餐飲業營業額為835億元、年增15.8%,累計今年1至9月營業額為767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年增高達22.6%。統計處表示,電子零組件業衰退9.38%,主因為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客戶下單趨於保守,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21.92%。機械設備業衰退14.44%,累計1至9月較去年同期衰退18.77%。不過因為有雲端資料服務需求,以及AI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加速擴展,帶動伺服器生產上揚,讓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的生產指數123.05,續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3.93%。同樣上升的還有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0.53%,因為多款新車改版上市熱銷,帶動電動轎車、客貨兩用車增產,累計1至9月較上年同期增加1.55%。而表現最好的還是零售餐飲業,零售業9月營業額3747億,年增6%,其中食品飲料與菸草零售業因中秋節應景食品及禮盒需求暢旺,加上去年中秋節備貨時間比較早,所以年增高達兩位數,為12.7%;累計今年1到9月的零售業營業額3兆3535億,年增7.7%。因為中秋節連假的出遊與逛街潮,餐飲業9月營業額835億,年成長15.8%,飲料店業也年增11.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航班客運人次成長,帶動空廚餐點需求,年增29.9%。統計處看好接下來還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年終銷售旺季,零售及餐飲業也有百貨通路等週年慶高峰期,再加上國慶連假的聚餐與出遊商機,預期營業額可望延續成長態勢。
8月工業生產連15黑 零售餐飲一枝獨秀撐起市場經濟
美食救經濟!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多項數據,受全球景氣復甦遲緩,終端需求疲弱,加上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延長,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都是連續第15個月負成長,續寫史上最長;累計今年前8月工業生產年減16.49%、製造業年減17.1%;批發業連續10個月負成長,然而零售業營業額為3736億元,再創歷年同月新高,且連續24個月正成長;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是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4.3%、連續16個月正成長。最新工業生產統計數據顯示,8月工業生產減少10.53%、製造業生產指數90.74,年減10.70%;以資訊電子業為例,因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弱,半導體供應鏈仍在調整庫存,讓電子零組件業年減16.7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則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擴展,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83%。傳統產業中,因全球景氣展望不佳,終端需求遲滯,廠商設備投資縮減,讓機械設備業年減16.65%;而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1.30%,是因為業者積極促銷,部分新車款買氣熱絡,且政府正在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而增產。而批發業8月營業額為9861億元,年減5.0%,主因還是通膨及升息壓力影響全球經濟,但零售業8月營業額為3736億元,年增4.3%,就是疫情緩和後,民眾消費動能回升,有夏季出遊與中元節等節慶商機挹注,總計1至8月的營業額為2兆9788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7.9%。餐飲業8月營業額898億元,也比去年同期成長14.3%,其中餐館業年增15.1%,主因受惠暑假旺季、父親節及七夕情人節聚餐商機,加上展店效應挹注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旅運需求暢旺,航空餐需求擴增,年增56.9%。綜計1至8月營業額為683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23.5%。
全球景氣持續收縮…終端需求依舊不振 5月出口恐連9黑
連8黑!財政部公布4月海關進出口統計,4月出口359.6億美元,年減13.3%,連續8個月呈現衰退,累計前4月出口1337億美元,年減17.7%。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全球景氣持續收縮,終端需求依舊不振,廠商普遍仍處庫存調整階段,5月出口恐連9黑,上半年出口很可能創近14年以來最大減幅。4月主要出口貨品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電腦零附件、交換器及路由器等出口成長,年增5.4%,電子零組件因半導體市況欠佳、生產鏈持續去化庫存,年減8.6%,光學器材隨面板供需改善,減幅收斂為17.8%。不只科技產品表現不佳,傳產貨類買氣未見回穩,出口均呈兩位數下降,其中化學品年減34.4%,紡織品、塑橡膠、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逾2成5。累計1至4月主要貨品出口全面衰退,其中電子零組件年減15.1%。主要市場方面,4月對日本出口受積體電路外銷支撐,年增19.8%,規模值為歷年單月新高,表現一枝獨秀。其餘市場續呈減勢,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年減2成2,對美國年減10.3%,對東協、歐洲因有資通與視聽產品訂單挹注,各年減7.1%、3.6%相對較緩。累計今年前4月,台對陸港出口年減28.5%,所占比率降至近20年同期低點(35.2%),對美國、東協各減15.0%、14.1%,對歐洲減2.2%,僅對日本增1.2%,表現最突出。進口方面,由於進口晶片產業鏈相關元件下降,以及塑化、金屬等原物料購置需求仍呈保守,加上半導體設備投資放緩,4月進口292.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2%,累積前4月進口1180.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16.9%。財政部坦言,全球通膨、緊縮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僵持等不利經濟成長因素仍存,加上美中科技爭端尚未緩解,皆為前景增添不確定性,我國上半年出口仍將面臨相當壓力。不過展望未來,隨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推展,可望維繫我國出口動能。
進口車大量到港3月掛牌破4萬4 業界:今年有望創新高
全球供應鏈逐漸回穩,原廠新車供應相較以往也更充足,加上進口車到港量大增,同步衝高3月新車領牌數,使全台新車掛牌量衝到4萬4161輛,相較2月增長34.6%,且2023年第一季全台新車累計掛牌達11萬1768輛,年增7.1%。3月新車領牌數久違衝破4萬,其中豪華進口車3月掛牌量達1萬2021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7.2%,累計第一季豪華進口車掛牌量達2萬7907輛。Lexus NX車系3月掛牌創歷年單月新高。(圖/和泰汽車提供)此外,和泰(2207)汽車總代理Lexus品牌3月份以3,265台奪下豪華車市場寶座,連續兩個月改寫同期豪華車市場最佳銷售實績。而Tesla也因為新車大量到港,創下3月領牌2,529輛的表現,不僅年增54.9%,跟上月相比更大增382.6%。根據記者私下調查,業內人士表示,在供應狀況好轉,以及消費者信心提升的情況下,全年有望再挑戰銷售新高。
經濟部公布外銷訂單 寫下最強首季
經濟部20日公布3月外銷訂單金額626.9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6.8%,連續25個月正成長。統計處表示,主因新興科技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供應鏈缺料狀況緩解,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仍處高檔所致。而第一季訂單金額1,731.3億美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幅為16.2%,寫下最強首季。惟俄烏戰爭及疫情等恐影響4月外銷訂單,金額可能落在555億美元至570億美元之間,呈年增月減態勢。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有利全球景氣持續朝正向發展,另外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對我國半導體需求持續熱絡,亦可望挹注外銷訂單動能,但俄烏戰爭未歇,推升全球通膨壓力,加上變種病毒持續擴散,供應鏈瓶頸等不確定因素仍在,恐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後續發展亟須密切關注。黃于玲指出,從數據來看,通膨、俄烏戰爭、中國大陸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對3月接單直接影響沒有那麼大,「短期內可透過其他產能調度彌補缺口」。統計處也針對在大陸生產的前百大企業進行調查,她說,有79家業者回覆,其中63家認為3月接單金額沒有受到影響、11家認為有受到影響,有影響的業者中有8家為科技業。她強調,這些效應恐會在4月時慢慢顯現,預估4月外銷訂單將呈現月減年增,預計來到555億至570億美元,年增1~3.8%,但後續是不是會個位數,「主要要看中國管控措施」,什麼時候會再擴大規模、還有會不會更嚴格的措施、或是拉長時間,這些都會讓供應鏈瓶頸面臨更嚴峻考驗。從訂單來源來看,美國訂單金額為186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8.9%,為連續26個月正成長,其中以電子產品增加13.4億美元、增27.8%較多,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1.5億美元、增22.5%次之;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為155.8億美元,同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 9.1%,連續26個月正成長,以電子產品增加16.8億美元、增幅26.7%較多,其次為資訊通信產品增加 1.4億美元、增11.9%。歐洲訂單金額為120.3億美元,亦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0.1%,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15.5億美元、增35.1%較多,其次為電子產品增加5.6億美元、增28.9%次之。東協訂單68.2億美元,寫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7.3%,以電子產品增加12.5億美、或增92.6%較多,資訊通信產品及機械皆增加1.3億美元、分別年增11.3%、71.9%。日本訂單金額為29.2億美元、年增3.8%,以電子產品增加0.4億美元或增5.7%、與基本金屬增加0.3億美元、增20.9%較多。
全台夾娃娃總店數跌破9千大關 西門町是重災區「減少逾20間店」
疫情趨緩,管制措施鬆綁,實體通路人潮回流,10月零售業營業額達3730億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就連餐飲業也結束5個月負成長,不過,夾娃娃機業者卻未感到絲毫暖意,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全台夾娃娃店總店數已跌破9千大關,台北巿夾娃娃店更創下4年新低,每個月關掉的比開店的多、淨減少3.75家,並以昔日國際背包客最愛的西門町為重災區。受惠五倍券上路,10月零售業營收達3730億元,拉出連二紅,年增擴大至6.6%,尤其資通訊與家電設備業銷售金額更大增4成;餐飲營業額也自5月三級警戒以來首轉正,達676億元,小增1.4%。不過,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因防疫警戒,遭限制營業許久的夾娃娃店,出現關門潮,全國總店數由高峰時9727店,接近前兩大超商規模,快速減少,至8月時已跌破9000大關,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其中台北市衰退的時間更早,高峰出現在疫情前的2019年底,當時還有高達610店,但到今年8月底累計減少75店。全球資產主任林廷宇更指出,過去一年西門町大大小小的夾娃娃店,粗估減少超過20店。另值得注意的是,雖零售餐飲巿場回溫,但隨著原物料價格攀升,通膨預期高漲,部分餐飲、食品業者扛不住成本攀升,紛紛調漲售價。不過相較於連鎖餐飲接棒喊漲,連鎖咖啡業者態度相對保守,繼統一董事長羅智先掛保證「星巴克不會漲價」後,85度C昨也說,現階段沒有漲價規畫,路易莎則還在評估,等於連鎖咖啡三雄都有「敵不動、我不動」的默契。85度C副總經理鐘靜如表示,今年咖啡豆採購價格至少漲了5成,紙製品價格也在漲,加上明年還有基本工資要調高,經營壓力不輕,但考量消費者因為疫情荷包縮水,對於每天要喝的飲料價格更敏感,所以不會貿然漲價。
勞動基金9月虧損破千億 前9月投資收益掉價
受到9月國內外金融局勢波動影響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9月收益大幅虧損,一口氣回吐1111億元,累計前9月投資收益掉到2639.45億元,收益率也從前8月的8.15%,掉到前9月的5.71% 。若加計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及農委會委託管理的農退基金,合計獲利則掉到2892.9億元,9月合計虧損1204.15億元。勞金局表示,整體勞動基金截至9月底止,規模為5兆零6億元,整體勞動基金評價後收益數為2639.4億元,收益率5.71%。其中,大家最關注的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3兆零624億元,收益率5.60%;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9411億元,收益率6.71%;勞保基金規模為8299億元,收益率6.06%。受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規模為4578億元,收益數為253.4億元,收益率為6.26%;受農業委員會委託管理之農民退休基金規模為20億元,收益數為6917045元,收益率為0.99%。勞金局表示,9月份雖然歐美主要國家放寬防疫管制措施,但在通膨升溫美國將縮減購債、中國大陸恆大地產事件與限電政策等整治措施影響下,金融市場大幅震盪走低,股票及債券市場均呈現下跌。展望未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於10月12日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由於供應鏈問題依舊存在、通貨膨脹壓力高漲及新興國家的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調降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7月預估的6%下修至5.9%,明年則維持4.9%不變。至於台灣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則由4月預估的4.7%及3%上調至5.9%與3.3%。另美國聯準會(Fed)於10月13日公布9月會議記錄顯示,由於通貨膨脹升溫及經濟走強,可能自11月開始啟動縮減購債,並預估明年底前就會調升基準利率。在國內方面,財政部10月8日公布今年9月出口值為396.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累計前9月出口值為3240.7億美元,年增率30.7%,財政部並指出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風險、美中貿易與科技紛爭等不確定因素尚存,中國大陸限電措施也牽動供應鏈運行,惟隨著疫苗接種率漸次提升,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國際經濟持續穩健向上,加以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中國大陸及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我國第4季出口可望續呈擴張之勢。勞金局強調,整體而言,全球經濟活動持續往正向復甦,利率依舊偏低,市場資金充裕,為金融市場提供支撐,惟國際間存在疫情管控方式及疫苗覆蓋率差異,使得區域間經濟表現迥異。
5G車用電子需求續強 製造業生產指數拚連19紅
受惠於新興科技應用、遠距商機持續推展,加上全球經濟穩定復甦帶動終端需求增溫,經濟部統計處公布7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4.34,月減1.9%、年增15.02%,為連續第18個月正成長;累計1至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達128.8,較上年同期增加15.48%。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雖然近期變種病毒在全球擴散,加上美中貿易及科技爭端持續,惟各國疫苗接種率穩定提升,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政策,全球經濟可望持續穩定成長,復以各品牌科技新品將接續上市,以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可望維繫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續呈活絡,預估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連19紅,年增幅落在12.4%至14.6%。從行業別分析,統計處指出,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應用晶片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搭載之記憶體容量提升所致,積體電路業年增16.30%,推升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6.80%,雙創歷年單月新高。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圖/經濟部統計處提供)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則受惠於居家辦公、線上學習、居家休閒娛樂需求延續,年增20.78%。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5.10%,主因儲存裝置需求強勁、廠商擴增國內產能,加上全球定位系統、汽車電子控制器、虛擬實境裝置等生產上揚,惟筆電仍受缺料影響而減產,抵銷部分增幅。至於傳統產業部分,受惠全球景氣回溫,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加以上年同月部分產線進行歲修,比較基期偏低,致基本金屬業、化學原材料業分別年增28.79%、11.73%。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5G相關產業、自動化設備需求殷切,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02%;汽車及其零件業年增22.06%,主因國內疫情趨緩,車商積極推出優惠方案促銷,以及物流業對大型貨車需求持續暢旺,加上汽車零件在歐美市場需求升溫所致。
王之道/別吹牛皮 先救民眾生計
全台自五月十九日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後,內需消費及觀光旅遊等產業嚴重受創。所幸疫情高峰期似已度過,政府各部門雖未對警戒是否降級達成共識,但無論如何,經濟部門一定要對確保製造業動能及重啟消費成長有所規畫,並讓企業有所遵循。去年台灣經濟表現亮麗,在全球多數國家陷入嚴重衰退時,猶能保持正成長;今年首季成長率高達八.一六%,全年預估有希望上調超越五%。遺憾的是,五月疫情再起,中斷了樂觀的情緒。三級警戒下,大型活動取消,日常性的聚眾活動亦被禁止,諸如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等;對一般民眾的生計及生活影響更大者,如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加強人流管制,至於休閒娛樂場所的關閉,就更不在話下。管制雖未如歐美去年封城、鎖國禁令那般嚴厲,但對經濟的衝擊也夠大了,內需消費、餐飲和觀光相關的店家,有些業績下跌八至九成,更有直接「歸零」者。慶幸的是,台灣工業生產、製造業很爭氣,守住了一片天;雖然一度因為京元電子苗栗廠爆發群聚感染,牽連附近其他廠商,讓電子產業供應鏈拉警報,但在全面篩檢下,未蔓延影響太多廠商,對整體出口也沒有造成不利的影響。五月出口三百七十四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更高達三八.六%。坦白說, 政府只要與企業合作,力保讓工業生產、製造業出口等都能正常運作,經濟至少就不會太差,因為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出口占整體經濟一半以上,只要出口不受影響,就能帶動大部分經濟正常運作。參考歐美的經驗可發現,各國幾乎都歷經數度封鎖、開放、再封鎖、再開放的過程。我們當然反對只為經濟因素過早開放,但同時認為不必要的封鎖扼殺經濟,也屬不當,因為扼殺的不是經濟數據而已,而是許多民眾的生計。因此,須擬定讓內需服務業重啟的計畫。如果確診人數明顯減少,可以從疫情輕微、確診人數極少的縣市開始,例如放寬餐飲業不能內用的規定;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如北部縣市),則延後開放。雖然一定有風險,但政府在疫情控制、民眾生計之間,必須摸索出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嚴厲。治本之道還是得取得疫苗,盡早達到群體免疫,否則疫情反覆,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就會持續。蔡政府去年吹了一年的「超前部署」牛皮,竟讓台灣成為半途的失敗者,亡羊補牢之道,就是不要再預設立場,把所有國際認證的疫苗能進就進。
搶搭「貨物稅補助」末班車 車巿創10年來單月新高
搶搭貨物稅補助政策末班車,1月新車掛牌數衝上5.1萬輛,創近10年來單月新高;其中和泰汽車更大動作調整產線,將過往神車TOYOTA ALTIS轉為生產COROLLA CROSS,單月交車因而衝上6195輛,是台灣過去20年來,唯一單月領牌數突破6千輛的車款,再度刷新記錄。舊換新的貨物稅補助1月7日到期,政院已表態將再續辦5年,但卡在立法院,許多民眾擔憂有變數,寧可搶搭末班車。這也讓1月車市爆量演出,催生強勁買氣,高於原先預期的4.9萬輛,提前讓庫存晶片見底。監理所統計,1月新車掛牌5萬1179輛,年增幅高達29.8%,除買氣沸騰,也與去年1月有農曆春節假期有關。其中和泰車代理的TOYOTA和LEXUS合計銷售近2萬輛,創下近16年來登錄台數新高紀錄,市占率高達39%。促使和泰車爆量的最大功臣,就是「準神車」COROLLA CROSS,單月交車6195輛,較過往翻倍。翻開台灣汽車銷售史,過往只有5次單一車款單月交車超過6千台,最近一次是2000年1月的TOYOTA CORONA,單月交車6370輛。第二名則是福特與裕日車之爭,福特以不到200台的差距,把裕日車擠到第3名。福特Focus單月掛牌超過1700輛,甫於上月發表的中型跨界休旅Focus Active也接單1500張,但也坦言受限車用晶片短缺,供應面臨壓力。裕日車兩大熱銷車款都「破千」,KICKS單月1248輛、SENTRA單月1174台。目前因車用晶片缺貨,KICKS已無車可交,最快要等3月,所幸之前因應台灣市場需求大,提前預約配額的SENTRA補足缺口,交車還算正常。豪華車方面,LEXUS以3276台打破歷年單月新高紀錄,成功擠下雙B,一舉奪下豪華車品牌銷售冠軍,旗下RX、NX、UX銷售共計2412輛,占豪華休旅車市場達37.8%,房車ES車系單月銷售660台,摘下中大型豪華旗艦冠軍。
前10月外銷美日陸港創新高 歐洲東協衰減
財政部公布最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表示在新興科技應用與遠距商機延續,旺季出貨效益顯現,以及傳產市場需求漸有回穩,10月出口322.3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1.2%,連續4個月正成長;進口247.7億美元,年減1.0%,主因國際油價下跌抑低備料意願、資本設備增購交互影響所致;出、進口互抵後,出超74.6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最高。累計1至10月出口較上年同期增3.4%,進口減0.8%。在10月主要貨品出口中,除礦產品、紡織品受疫情重創,各減 61.3%、6.9%外,餘均上揚,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外銷持續暢旺,年增21.8%、20.8%最佳,光學器材受電視、筆電等面板需求回溫、價格上漲帶動下,年增 14.2%。累計1至10月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各 20.4%、14.8%,規模值齊創歷年同期新高。10月對主要市場出口全面擴張,其中對美國、日本規模值同創歷年單月新高,分別增21.4%、4.8%,對中國大陸與香港亦增16.9%,對歐洲、東協出口值均升至今年以來高點,且年增率由負轉正,各成長6.3%、2.6%。累計前10月對陸港、美、日出口規模均為歷年同期新高,分別增 13.7%、8.6%、0.6%,對歐洲、東協各減7.7%、4.2%。財政部表示,隨中國大陸及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新冠肺炎疫情催化宅經濟需求維持不墜,5G通訊、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應用推展,以及國內半導體領導廠商具高階製程優勢下,我國出口基本面可望穩定改善,惟近期國際疫情再度上升,部分國家重啟封鎖隔離措施,復有美中貿易與科技戰演變,皆對我出口帶來不確定性。
反疫情大成長 批發、零售、餐飲營業額9月齊創新高
我國9月批發業表現強勁,營業額以9,521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挺進兆元大關不遠。零售業與餐飲業營業額也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分別達到3,206億元及647億元。經濟部統計處發布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統計顯示,9月批發業營業額為9,521億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8.2%,其中,藥品及化粧品、機械器具兩類,年增率都站上2位數,各有15.8%及11.1%,汽機車類也以9.9%高於平均。各類別中僅布疋及服飾品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外銷表現疲弱,年減6.2%。累計第3季批發業營業額為2兆7,379億元,年增2.8%。9月零售業營業額3,206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2.9%,零售業各類中,電子購物業及百貨公司零售年增達到2位數,分別有11.9%及10.6%,而食品飲料菸草零售也有9.9%高成長。各項類別中僅以燃料業年減14.5%表現較不佳。第3季零售業營業額為9,907億元,年增4.6%。餐飲業9月營業額647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0.3%。各類別中,因各國持續邊境管制衝擊空廚營收所致,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年減29.4%。第3季餐飲業營業額為2,078億元,年增0.9%。
外銷訂單締2佳績 破500億美元大關創歷年單月新高
我國9月外銷訂單繼8月再成長10%,金額達到500.3億美元(約新台幣1.45兆元),主要訂單來源美國占29.8%、大陸占28.7%、歐洲占17.6%。累計前3季外銷訂單金額為3,637.4億美元(約新台幣10.55兆元)。我國外銷訂單自3月起即呈現連7正成長。(圖/經濟部)根據經濟部統計,9月外銷訂單相較8月增加了4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相比亦增加45億美元。外銷主要貨品類別以電了產品160.5億美元排名首位,較8月增加14.5%,也是歷年單月新高。分析成長主因是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等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加上遠距設備需求活絡,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 展,帶動IC設計、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印刷電路板、記憶體等接單續增。資通訊產品139.3億美元排名第2大,亦受到疫情影響,遠距應用相關產品需求熱度未減,筆電、平板電腦、伺服器、網通產品及顯示卡等訂單續增的貢獻。光學器材24.1億美元,因遠 距工作、教學、在家娛樂等宅經濟發燒,帶動筆電、電視等面板供不 應求,加上面板價格持續上漲所致。另外,基本金屬製品、機械產品、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的外銷訂單金額分別有22.1億美元、18.9億美元、20.4億美元、14.4億美元。經濟部分析,隨著各國經濟活動陸續恢復,終端需求回溫,年增率多呈正成長,其中基本金屬年增14.8%、機械年增23.7%、塑橡膠製品年增13.9%,而化學品因國際油價仍低檔盤旋,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年減2.6%。
9月出口超旺 飆破300億美元
出口超旺!受惠蘋果iPhone 12訂單、5G應用商機及華為禁令提前拉貨,剔除春節因素,9月出口年增率9.4%,為2018年7月來最高,優於預期,出口值也爆發性成長,再次飆破300億美元,至307.1億美元,創史上單月次高,僅次今年8月的311.7億美元。財政部7日公布9月進出口統計,今年第三季出口值900.8億美元、創下歷年單季新高,比起主計總處預估值多出60億美元,而今年第三季出口年增率6%,創2018年第三季以來新高水準,同樣優於主計總處預估的年減1.1%。美宣布9月15日實施華為管制禁令、要求供應鏈不能提供華為晶片與原料,華為趕在期限前大舉下單囤貨,除挹注我國8月出口20億美元,也挹注9月訂單10億美元以上,台灣廠商因此受惠。此外,電子產品傳統旺季來臨反映在9月出口。財政部指出,國際手機大廠提前備貨,台灣蘋概股供應鏈受惠,加上部分國家疫情加劇擴大,遠端視訊會議及5G通訊需求持續提高,帶動台灣筆電、路由器、伺服器等產品銷量。從貨品來看,9月電子零組件出口值達130.7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26.1%,連續十個月雙位數成長,對整體出口增幅貢獻至少有7個百分點,表現最亮眼。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出口值44.2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年增率22.5%,同樣繳出好成績。展望10月出口表現,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10月出口成長率應在年減2%~年增1%之間,主因受二利多、一利空牽動。利多包括蘋果手機延後至10月底上市、帶動我電子零組件出口,還有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受美方管制的轉單效應;利空則是今年中秋、國慶連假在10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月減少三天,將影響出口表現。蔡美娜說,一般預測機構認為,中芯國際受禁令管制將帶給台廠轉單效益,但她認為,台灣半導體業目前多半產能滿載,效益不會像華為提前拉貨那麼高,如果國際市場對半導體產品需求量大幅提升、但供給量不變情況下,半導體產品價格可能水漲船高,有助出口值成長。
破300億美元! 8月出口值爆發性成長
電子旺季及華為禁令提前拉貨效應,財政部7日公布8月出口值出現爆發性成長,首度飆破300億美元至311.7億美元,創史上單月新高紀錄,年增率8.3%為2018年7月以來最高,優於預期,疫情後首次出現出口連二紅。財政部說,「出口最壞狀況已過」,今年出口高點將出現在第三季。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我國8月出口值爆發性成長,出現歷史單月最強紀錄,主要歸功四大原因提升動能。首先,美國宣布自9月15日實施華為管制禁令、要求供應鏈不能提供華為晶片與原料。因此,趕在期限前華為下單囤貨,帶動供應鏈趕工出貨,華為提前拉貨挹注台灣出口值約15~20億美元,聯發科因而受惠。其次,新興科技與遠距商機持續發酵,助攻我國5G資通訊產品與面板。第三,電子產品傳統旺季來臨,國際手機大廠提前備貨,台灣蘋概股供應鏈受惠。第四,各國適度解封,8月國際原物料行情出現回穩跡象,我國傳產貨品外銷減幅也縮小。展望下半年,蔡美娜指出,我國出口最壞情況已經過去,據主計總處預測,我國第三季、第四季出口減幅依序為1.1%、0.3%,而7、8月逆勢連二紅,減幅有望再收斂,估第三季出口年增率可望持平或小幅正成長,優於主計總處預測值-1.1%。她坦言,往年我國出口高點都在第四季,今年受華為提前拉貨影響,出口高點可能轉為第三季,第四季表現恐稍弱,情況仍待觀察。蔡美娜預估,9月出口可能小幅成長1.5%~4.5%,主因華為禁令9月15日前,仍有一波拉貨潮,我廠商仍可受惠。另中秋連假落在10月,去年為9月,今年9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多3天,有助9月出口表現。從貨品來看,8月電子零組件出口值達124.8億美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19.1%,連續9個月雙位數正成長,對整體出口增幅貢獻達7個百分點,表現最亮眼。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出口值46億美元,同創歷年新高,年增率21%。傳產貨品方面,基本金屬製品與化學品出口減幅約6%~12%,較前幾個月年減20%,明顯收斂。但國際航班未全數復航、油品需求仍不振,礦產品減幅仍高達56%。據財政部統計,累計今年前八月我國出口值為2,173.8億美元、年增1.5%,前八月進口值為1,842億美元、年減0.1%。
5G AI告捷 11月電子零組件添新高記錄
經濟部公告11月工業指數,製造業中在電腦電子光學、電子零組件及汽車及其零組件項目的年增率均呈現正成長,其中又以電腦電子光學項目有29.08%的年增率最高,亦是歷年零組件單月新高。經濟部指出,主因 5G行動通訊、AI、 高效運算等新興應用升溫,帶動半導體高階製程產能滿載,導致晶圓代 工、構裝 IC 等產量攀升,帶動生產指數攀向歷年單月新高記錄,年增率9.18%,其中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亦為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4.11%。美中貿易爭端促使廠商擴增國內產能,帶動筆電、伺服器、網通產品等產量明顯增加,加上手機持續朝多鏡頭規格發展, 挹注行動裝置鏡頭、其他光學元件等需求增溫,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為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08%,是連續第14個月二位數成長。不過,受到大陸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新產能開出,市場呈現供過於求,台灣廠商調節產能而減產,累計1至11月較上年同期減少0.29%。小型轎車受惠於改款新車上市及年前銷售競賽提前開 跑,加上外銷市場回溫而增產,汽車零組件亦因新車備料、北美雪季 急單湧入而增產,累計1至11月較上年同期減少2.67%,年增5.54%。另外,因美中貿易戰削弱企業設備投資意願,致線性滑軌、滾珠螺桿、電子生產設備、工具機等產量 持續縮減,而平面顯示器生產設備亦因面板市場供需失衡,廠商放緩 擴廠步調而減產。累計1至11月較上年同期減少14.74%,年減20.95%,連續第7個月二位數負成長。經濟部認為,惟隨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暫告緩解,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此外, 5G 通訊、AI 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加速擴展,加上廠商持續回臺 投資擴增產線,亦將推升國內資訊電子供應鏈之生產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