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幼兒
」 幼兒 疫苗 疾管署 麻疹 確診幼兒該打疫苗嗎?阿包醫生解答新冠、流感疫苗「常見7大QA」:能產生保護力
這幾天氣溫明顯轉涼,此時呼吸道傳染病最容易找上門,其中學齡前幼兒更為流感及新冠重症高危險族群,而疾管署也從10月開放今年公費流感、新冠疫苗接種,適用於6個月以上幼兒,但學齡前幼兒接種率39.5%,新冠疫苗幼兒接種率僅2.2%。為此,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阿包醫生」巫漢盟5日參加疾管署例行記者會時,就整理了7大QA,分別是關於幼兒流感疫苗常見的4疑問,以及幼兒新冠疫苗3疑問,希望能為家長解答。幼兒流感疫苗常見QAQ1、幼兒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學齡前幼兒爲流感重症高危險族群,感染後有10%至50%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爲主,且腦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GBS等神經系統併發症機率比成年人高,萬一發生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續發性細菌感染,更易造成重症或死亡,故需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產生保護力。Q2、家中幼兒為出生後第1次接種流感疫苗,先前已經抽空接種第1劑疫苗,真的有需要再打第2劑嗎?參考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及疫苗仿單建議,未滿9歲兒童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Q3、如果要打2劑流感疫苗,可以不同廠牌嗎?可以,目前未滿9歲的兒童,初次接種流感疫苗需要注射2劑,2劑間隔4週以上,目前各家流感疫苗雖然製程略有不同,但抗原類似效果相同,所以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決議,需接種2劑兒童,2劑可接種符合適用年齡之不同廠牌疫苗。Q4、寶寶如果之前已經得過流感了,身體不是應該有抗體,今年還需要帶家中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嗎?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不論自然感染或疫苗,對不同抗原型之病毒保護效果會明顯下降,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自然感染或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是全球一致性的做法。幼兒新冠疫苗常見QAQ1、幼兒第1次接種新冠疫苗,為何要打2劑?未滿5歲幼兒因免疫發展較不成熟,為確保獲得完整免疫保護力,如果是滿6個月至未滿5歲且未曾接種過新冠疫苗之幼兒,請記得要接種2劑新冠疫苗,2劑須間隔4週(28天)以上,才能補強免疫力。Q2、寶貝打常規疫苗後,要隔多久才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呢?新冠疫苗可與常規疫苗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未滿2歲嬰幼兒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或與間隔任何時間接種。接種常規疫苗時,要接種的新冠疫苗是第2劑的話,記得要與第1劑新冠疫苗間隔4週(28天)以上,才可接種第2劑。Q3、家中幼兒近期已感染過新冠肺炎,還需要接種新冠疫苗?雖然感染新冠後,人體會產生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體,但保護力會隨時間減弱,為提供可對抗主流病毒株之免疫保護力,應於孩童症狀痊癒後(建議自發病日起12週(84天)且無急性症狀後),接種最新的JN.1疫苗。如果是過去有打過舊的新冠疫苗,或比較久以前感染新冠的話,因為新冠病毒變異快速,流行型別不同,之前免疫力及抗體已不具保護效力,所以還是要接種新的疫苗,才能有效對抗新的變異病毒。
北部男赴越南富國島染麻疹!疾管署匡列154人 即起提升旅遊疫情警示
疾病管制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9月14日至18日赴越南富國島旅遊,9月23日至29日間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多次就醫,9月29日出現紅疹,再次至醫院急診,當日即安排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確診,並已於10月5日出院返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接觸者追蹤管理,目前掌握接觸者共計154人,為同住家人3人、非同住家人6人、就醫接觸者145人;接觸者中1人曾出現咳嗽症狀已檢驗陰性排除,其餘均無疑似症狀,預計監測至10月17日。疾管署說明,我國今年累計12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5例為本土病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至2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麻疹疫情驟升,其中以歐洲區累計報告逾9萬例病例最為嚴峻,東地中海區及非洲區分別報告7萬及6萬餘例次之,西太平洋區及美洲區病例數較低,惟仍達去年同期之4至10倍;整體疫情於1至3月間達高峰,而後逐月緩降,自7月起多已下降至往年同期水準。我國鄰近國家今年疫情亦較往年為高,近期馬來西亞、泰國每月達數百例,馬來西亞已趨緩,而泰國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惟越南多地傳出疫情上升,胡志明市今年截至9/3累計644例,相較於過去三年僅1例明顯增加,已有至少3名兒童死亡;鑑於該國移入病例至我國,本署於今日提升越南麻疹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台電取消優惠電價 教育部編列59億元補助因應
台電因虧損取消社福團體、學校、農業等單位優惠電價,教育部為此編列59億元支應公私立學校電價優惠及電價凍漲的差額;農業部也編列24.26億元用於補貼電費差額,之後將逐年編列。不過,教育部則說,115年公校電費差額仍由政府支應,對私校補助方式則再議。台電將取消對學校的電價優惠,私立學校非常緊張,尤其私立大專校院面對少子化已經營不易,他們擔心增加的電費會造成財務更大負擔。且相較於中小學,大專校院因為人多、設備多,需要更多的用電量,因此可說是用電大戶。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底時表示,明年起將編列預算支應公立大專校院平均電價和成本電價之間的差額,當時預估1年要20億元,至於私立學校電費,要不要補助還要再討論。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大約1個月前,他們去見教育部長鄭英耀,關於電費問題,當時部長表示,也會盡量爭取預算來補助私校。但到底會支應私校多少電費差額,教育部並未對他們說明。依中央政府總預算,114年教育經費為4254億元,較113年的3932億元增加322億元、8.2%,其中一般性教育補助款增72億元、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增59億元、2至未滿6歲幼兒照顧與服務經費增49億元、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增28億元、青年海外逐夢經費10億元。據了解,59億元將用於補貼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其中包含補助私立大學,也讓經費一口氣爆增至59億元。教育部昨也說明,114年公私立學校的電價差額,全由政府經費支應;至於115年,公校差額仍由政府支應,至於私校,將視經濟部後續具體電價方案及教育部預算額度,再確認補助方式。中國科大校長陳振遠指出,教育部明年全額補助私立學校的電費差額,他們很感謝,同時私校也要自助人助,必須進行節能來減少電費支出,不能長期倚賴政府。他認為,115年如果教育部鼓勵學校節能,節能多者可以獲得多一點補助,這應該是不錯的方式。農業部明年度編列24.26億元用於農業用電優惠及電價凍漲差額。農業部官員表示,補助對象為台電提供農業用電戶,戶數共有約3萬7000餘戶,將直接撥付予台電,將從2025年後開始辦理差額補貼,之後將逐年編列。
1歲幼兒疑被遺棄出租屋!嬰兒體重不到3公斤 父出面闢謠:妻不太管孩子
大陸近日有一段影像引發全網關注,畫面中,一名瘦弱的幼兒坐在床上,據網友稱,這名孩子疑似被父母遺棄在出租屋,據了解,拍攝者是一名外賣小哥,當地警方事後表示,所謂的遺棄說法不屬實,警方趕抵現場時,孩子母親在現場,不過孩子母親「精神狀態不太好」,當日孩子已被送醫救助。根據《瀟湘晨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山東膠州,據這位拍攝影片的外賣小哥表示,「我作為一個父親,在現場看到這個孩子的狀況時,第一反應就是想為孩子做些什麼」,另據《新京報》引述當地一名愛心人士說法,這名孩童年齡在一歲左右,大概也只有4、5斤(2公斤到2.5公斤)狀況顯得營養不良,發育不太好,孩子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在警方介入後,外賣小哥也將發佈的的影像都刪除。他表示,當時拍攝影片的初衷只是想讓大家關注此事,並不是要蹭熱度。據警方指出,這名孩子的母親當時看上去表現有些異常,警方和其交流溝通時並不是很順暢,後續社區的業主們也都自發捐款將孩子送醫。至於孩子的父親到底在何處,原來,父親出面表示,自己在外工作,孩子平常是由母親照顧「她不太管孩子」,這名父親更指出,「目前不知道怎麼打算,我沒有能力養他」。他接著表示,短時間希望孩童能活下去,目前嬰兒父親已經趕赴醫院看望。針對這起案件,膠州市雲溪派出所原先表示對此事不知情,隨後,派出所公人員主動回覆表示,「孩子父母並不存在遺棄行為,目前已組織社會上的力量,協同當地政府積極安置安頓孩子」。
JN.1疫苗10月起開打!疾管署揭「沒買最新款」原因 接種時程出爐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0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4月針對COVID-19疫苗抗原組成建議使用單價JN.1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以提升對抗主流病毒株之免疫保護力;另歐盟與鄰近日本、韓國亦同時採用單價JN.1疫苗。目前國內外疫情仍以JN.1為主流病毒株,考量KP.2及KP.3變異株為JN.1衍生後代,且兩者與JN.1之間棘蛋白突變位點差異小,經昨(9日)提案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討論,建議以單價JN.1疫苗因應我國今年秋冬面臨COVID-19之疫情,儘早提供民眾接種提升免疫保護力,防範新冠侵襲。疾管署說明,另經參依美國CDC針對COVID-19疫苗與流感疫苗同時接種之安全性,考量併同接種可提升接種率,降低併發COVID-19及流感重症發生風險。因此,今年10月1日起單價JN.1疫苗將與流感疫苗同步分兩階段開打。由於今年秋冬供應之莫德納疫苗12歲以上為單劑型(0.5mL/劑),12歲以下為多劑型(0.25mL/劑/每瓶10劑),相關接種期程及建議如下:一、接種時程與對象:(一)第一階段(今年10月1日起):同流感疫苗第一階段實施對象。(二)第二階段(今年11月1日起):滿6個月以上民眾(未列在第一階段實施對象)。二、接種建議:(一)滿6個月至4歲幼兒:1.未曾接種COVID-19疫苗者接種2劑,2劑間隔4週(28天)以上;2.曾接種COVID-19疫苗者接種1劑,與前1劑間隔12週(84天)以上。(二)滿5歲以上兒童、青少年及成人:接種1劑,曾接種COVID-19疫苗者與前1劑間隔12週(84天)以上。疾管署說明,後續將依疫苗進口期程再另行公布相關接種規劃資訊,以提供國人接種,增進免疫保護力,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瘋玩國外樂園1/夏季濕身準備 前進日本樂高樂園闖水上迷宮、潑水大作戰
暑假開始,不少人都趁勢往國外跑,許多主題樂園也推出夏日限定活動吸客。像是位於日本名古屋、全亞洲第二座樂高®積木主題樂園的「日本樂高樂園®」(レゴランド® ・ジャパン・リゾート),園區內除了有多達40多種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樂設施,還有精緻的樂高模型和豐富活動,今年7/13~9/1更將迎來樂園史上最大用水量的夏季限定活動「Brick Festival」!全家一起加入升級版潑水戰Splash_Battle,展開濕身大作戰。防濺墊Splash Pad。本次即將重磅登場的夏季限定活動「Brick Festival」,能一次體驗到多種親水遊樂設施,共有3大亮點:亮點1.「戲水設施再升級」:在「海盜海岸」戲水園區可以乘著海盜船用水槍瞄準目標與敵人的人氣設施「潑水戰Splash Battle」,增加了多個可以射出高達約5層樓高水柱的水砲,對戰刺激加倍;戲水設施「防濺墊Splash Pad」則可以體驗到頭頂上每3分鐘就有裝滿多達約1,200公升水量的水桶傾洩而下,一天的用水量甚至高達約192噸。亮點2.「時隔一年再次登場的水上迷宮Water Maze」:在廣達2,400平方公尺的戲水區中有7個探險區與6個遊樂池,區域內還有多達18座水砲不時向空中噴灑水花,可以說是兒童們的戲水天堂。此外,還可以看到由約32萬個樂高®所製成的巨大「藍龍」,佇立在高處關注守護著孩子們。提供給幼兒活動的「得寶®樂遊Duplo® Play」園區示意圖。亮點3.「新增幼兒親水區」:家中有學齡前幼兒的家長們有福了!樂高樂園®專為2至4歲幼兒打造的兩大戲水設施將在本次夏季限定活動中開幕。其中設施「得寶®樂遊Duplo® Play」有幼兒也能盡情玩耍的滑水道,並且設有屋頂遮陽以及巨大風扇,即使是酷暑也不必擔心;另一新設施「DoReMi彈奏」則有多個以樂高®製成的樂器模型,悠揚旋律搭配多彩燈光照射與小水柱噴灑,適合家長與幼兒同樂。此外,兩大設施幼兒皆可穿著尿布直接遊玩,很適合首次戲水的幼兒。除了各項親水設施,日本樂高樂園®還有不少刺激的遊戲設施可體驗。歡快暢玩的同時還能品嘗夏季限定冷飲。當然在這裡才有的特色伴手禮、消暑冷飲與美食也不可少,此次夏季樂園推出了多達8色沙灘拖鞋,再搭配限定的共8色的彩色T恤與鴨舌帽,可組合出屬於自己的原創穿搭。另外也推出季節水果口味的蘇打水與刨冰、名古屋特產冷麵等,有多達23種品項的新菜單將在本次亮相,要讓大小朋友留下難忘的夏日回憶。
送走畢業生「全校剩8人」 成新北學生數最少國小
現代社會面臨的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高昂的生活成本、房價和教育費用使得許多年輕夫婦不願意或無力撫養多個孩子,再加上工作時間長、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使得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撫養孩子。而少子化問題也影響國教,不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像是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目前全校學生只剩8人。先前內政部公布2023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新生兒出生數量再創新低,僅有13.5萬人,比2022年的13.8萬人減少了3415人,同年的死亡人數則達到20.5萬人,這也是連續四年下降了,打破了自1988年以來虎年都是最少新生兒生肖年的規律。國發會於2022年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預估2023年的出生人數為14.6萬至14萬人不等,但實際數據顯示,2023年的實際出生數13.5萬人,低於國發會先前的最低估值,突顯台灣在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下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在送走2名畢業生後,由於新學年度沒有迎來新生,全校學生只剩8人,學校採取低、中、高年級混齡教學,校長梁均紘表示,少子化已開始影響國民教育,貢寮區因漁業沒落、雪隧開通、核四廠封存等因素,人口外移比新北市其他鄉鎮更嚴重學校與貢寮區鄰近學校組成教學策略聯盟,希望能留住在地生源,並吸引都會區學生跨區就讀。其實不僅是福連國小,東北角海岸線上的和美國小、福隆國小、貢寮國小、澳底國小等校也面臨招生困境。其中,和美國小已經兩年沒有新生報到,今年終於迎來兩名新生;貢寮國小今年只有1名新生,福隆國小有5名新生,但和美國小校長張麗秋認為,學校是社區裡的文化中心,只要社區還有孩子,學校就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少子化衝擊無可避免,學校能做的就是更積極辦學,結合在地自然資源推出攀岩、浮潛等特色課程,給在地學子更多元的教學環境。事實上,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也擴大公共教保服務量,推動0至2歲公共托育家園、擴大2至5歲公共化教保服務供應量,並建置準公共化機制,審酌公共化供應量與推動時程尚無法滿足家長期待,與一定品質的居家式托育、私立托嬰中心及私立幼兒園合作,並將衛生福利部現行0至2歲育兒津貼照顧對象,延伸至2至4歲幼兒。
國小附幼廁所竟蓋在走廊上長達7年 幼童如廁易被看光校長「2原因」回應
桃園市大溪區福安國小附設幼稚園的廁所居然設在走廊,而且還長達7年,桃園市議員陳治文日前進行學校改善會勘行程,赫然發現這樣的狀況,且廁所僅以簡單的隔板、不對流的空氣還會有異味,環境衛生不佳,針對這樣的狀況,教育局坦言該處規畫設計確實不妥,已請學校儘速提報幼兒園設施設備改善申請計畫,將給予經費補助改善。福安國小自2017年附設幼兒園,設園之初是在既有教室後陽台空間增設廁所使用,提供3至5歲幼兒使用,根據福安國小校長蒙大慶表示,學校附設幼稚園在2017年前設立,招收2至5歲幼兒目前有52人,因為幼稚園學童年紀小,考量廁所不能離教室太遠,在符合法規前提下盤點空間,礙於經費也有限,才將廁所以簡單隔間蓋在後走廊。不過陳治文表示,經會勘後發現整體環境對幼兒不友善,除了離教室近,難免產生氣味和地板潮溼,幼童可能會有跌倒的情況發生,且廁所僅用隔板隔間空間狹小,幼兒如廁時容易引來其他幼兒觀看。陳治文更指出,早年使用的幼兒如今都已上國中,但「走廊廁所」迄今仍未見改善,質疑當初學校提報此規畫時,教育局為何核准興建如此離譜的設施設計,要求教育局將此案列為優先改善。針對這樣的狀況,市府教育局副局長賴銀奎指出,福安國小設立附設幼稚園,是以既有教室後方空間增設廁所,平日幼童從前走廊進出較不會行經,且該處設有窗戶、除溼機等相關設備,經會勘環境的確需要改善,教育局也表示,將考量幼兒及師生實際需求,由校方於本周內請建築師評估後,提出具體需求及概算,向該局申請經費補助進行調整改善。
疫情拉警報!醫師憂腸病毒今夏大流行 估6月高峰提早報到
國內過去平均3至5年就會有一波腸病毒大流行,小兒科醫師憂心,台灣已經5年不見腸病毒蹤跡,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免疫負債」,可能會有更多小孩被感染。腸病毒疫情目前已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醫師呼籲家長留心,預估最快6月到達高峰。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4月7日至1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9256人次,創下近10年同期最高紀錄,且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社區累計出現6例腸病毒71型及1例D68型輕症個案,並有1例重症病例,是感染克沙奇A10型。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前理事長邱南昌表示,只要天氣開始變熱,腸病毒爆發的機會就增加。過去每3至5年就會有一波大流行,上一次爆發是2019年,今年正好滿5年,中間歷經新冠肺炎,因全民防疫,腸病毒並未現跡,小朋友因沒有感染,體內幾無抗體,形成「免疫負債」,也就是說「今年準備被感染的小孩累積了非常多」,他憂心今年夏天會出現腸病毒大流行。至於最高峰會落在何時?邱南昌表示,按照過去經驗,大約7月到達高峰,但今年疫情提早拉警報,4月已經比去年同期高,恐怕6月高峰就會提前報到。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玉成表示,腸病毒71型是最容易併發腦炎、心肺衰竭、肢體麻痺等神經重症,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台灣在1998年發生腸病毒71型大爆發,奪走78名孩童性命,之後每隔3到4年會有或大或小的流行。邱南昌說,腸病毒藉由口鼻的傳染力可達2周、藉由糞便可達2個月,只要一有腸病毒,學校就要停課,家長根本受不了;若能透過接種疫苗消滅腸病毒71型,至少可以先減少重症疑慮,其他型別相對就不那麼擔心,當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狀況後,下一個要擔心的可能是D68型。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提醒,未滿2歲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及死亡的高風險族群,為低齡嬰幼兒施打疫苗,是積極保護孩童健康的方式之一。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核准上市的腸病毒71型疫苗廠牌有2種,皆屬全病毒型不活化疫苗,適用滿2個月至未滿6歲幼兒,均為自費接種。
日本幼兒園教師因涉嫌多次猥褻兒童被捕 自辯「童年也遭到性虐」
日本一名27歲的幼兒園教師因在東京一間幼兒園猥褻女童而被捕,至少有4名年幼女童被他帶到幼兒園的壁櫃裡猥褻,過程中還用手機拍下影片。由於可能有多名兒童受害,日本警視廳正展開詳細調查。根據日媒《產經新聞》,18日東京都足立區的27歲幼兒保育員長田凪巧因涉嫌在其任職的托兒所內對兒童實施猥褻行為,被警視廳以違反強制性交、兒童色情影片禁止法等罪嫌再次被捕,此前,他已因涉嫌猥褻在其工作場所的另外三名女童而三度被拘捕。日本警方指出,長田巧凪去年7月在東京都墨田區的托兒所內,涉嫌將女童帶到和室壁櫃裡猥褻,同時還持智慧型手機拍下影片。同年12月,他對另一名女童做出同樣犯行後,被女童告訴了家長,家長立刻聯繫了幼兒園揭發了這起事件。雖然長田在事件爆發時立刻刪除了手機裡的影片,不過影片數據很快被警方修復,並透過影片數據找到多起事件的證據。日本警方在長田的電腦和智慧手機上發現了多達500份與幼兒猥褻行為相關的圖像、影片,警方擔心還有其他多名兒童受害,正繼續深入追查中。據日本警方說法,事件被揭發後,長田向警方坦承犯案,不過他也聲稱,自己是因為從幼年時期便遭到性虐待,因此才會產生偏差觀念。
剴剴之死/盼愛心不能停 民團籲速補社會安全網
北市男童剴剴(化名)於2023年12月疑遭保母虐待致死案震驚全台,輿論聲浪指責北市府督導失能、兒福聯盟媒合恐怖保姆,主責社工訪視不周也淪箭靶,引發爭議。對此,家扶基金會社資處長林秀鳳15日接受CTWANT採訪表示,家扶和兒盟有不少業務類似,確實接獲部分民眾質疑電話。林秀鳳強調,家扶長期關注兒權與兒童保護多項處遇性及預防性服務,近日新聞確實讓社工人員工作氛圍受到影響,不過家扶也陸續收到來自各地民眾給予肯定與支持,呼籲各界不要因為此案,抹煞社工們的努力。林秀鳳介紹,保母專業訓練是家扶最早從國外引進台灣的福利服務,因為幼兒照顧非常重要「不只三餐溫飽,常規更得建立」,家扶也是最早推動兒少寄養安置服務的團體,至今仍持續投入中。針對剴剴案,林秀鳳分析,此案發生當時剴剴正媒合收養者中,而媒合收養曠日廢時,除了需參與機構辦理相關課程外,另需主管機關與社福單位社工專業評估,最後還得聲請法院認可。疑虐保姆只是出養前兒童的短暫「寄戶」的地方,對於本次保母嚴重對待事件,「真的很難過」。而以「媽媽」為組成生力軍的新興政團小民歐巴桑聯盟也同表不捨,執行長何語蓉15日接受CTWANT採訪呼籲,小歐盟持續關注事件進度,但仍有未明朗處,大眾切莫在只有掌握片面訊息時,譴責了默默承擔責任、修補社會安全網的一線社工。何語蓉分析,衛福部推動0-3歲幼兒專責醫師的制度,剴剴的資訊本應該要由社政單位提供名單給地方衛生局,再由衛生局指定專責醫師照顧,但是「很明顯這個部分是漏接了」。此外,近期因聲討「割頸案」成立的「孩想陪你長大」聯盟總召徐妮妮也向CTWANT 表示則「社工量能已經崩潰」,呼籲主管機關正視,具體做法有三:首先,社工是否有實際探視?社工量能不足已成常態,權責機關應正視社工量能問題;第二, 訪視樣態需重新評估,包括修法明定「不預告訪視」和新增不定期「視訊雲端訪視」。第三,社工工作環境及制度結構需要檢討,「你敢單獨直面家暴犯嗎?」呼籲由退警或義警陪社工家訪,衛福部及社會局繼續推託與政治攻防在民間團體眼中「只是心寒切割」。徐妮妮預告,16日下午將在北市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有追思活動,為近期因案而來不及長大的嬰幼兒及少年祈禱,更希望透過社會大眾站出來的能量,引起政府重視與改革少年與兒童生命安全政策。林秀蘭、何語蓉、徐妮妮同聲訴求,台灣對於兒童是非常關心的。希望這股關心,能夠延續到對於社會安全網制度的完善,而不只是抒發當下的憤慨。
新北再增1例本土麻疹 31歲中和男足跡曝光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麻疹確診病例,中和區31歲男,於2月18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喉龍痛等症狀,經就醫未改善,於2月28日出現紅疹,再度就醫後經檢驗確診,目前狀況穩定,住院治療中。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170人,包括同住非親友3人及醫院、活動地等接觸者167人,將持續監測至3月16日。新北衛生局說明,新北市累計3例本土麻疹個案,皆居住於中和區。經疫調個案於2月24日至2月26日可傳染期間(出疹前後4天)曾至中和區「大華虱目魚肚、郭魚湯」活動,提醒曾於相該場所出入的民眾,請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至3月16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留意是否出現疑似症狀,如紅疹、發燒,或出現咳嗽、流鼻水、畏光、流淚、紅眼等鼻炎與結膜炎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佩戴口罩,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衛生局呼籲,麻疹好發於冬、春季節,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幼童,請儘速攜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另建議1981年後出生未曾感染麻疹或德國麻疹者,如即將準備懷孕的婦女、醫護人員、預計前往高風險國家的民眾,可評估補接種1劑MMR疫苗。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新增1例麻疹「30多歲北部醫護」 遭首例個案傳染!醫院緊急疫調中
疾病管制署今(28)日公布新增1例30多歲男性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某醫院醫護人員,先前入院員工體檢時發現無麻疹抗體,為該院列為須補種MMR疫苗者但尚未完成補接種。2月13日於醫院工作時接觸2月19日發布之本土個案(北部30餘歲男性,指標個案),因指標個案確診麻疹已被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由醫院追蹤,後續於2月24日開始出現頭暈、並於26日出現咳嗽、紅疹但無發燒,27日由醫院通報確診,目前居家隔離中。疾管署表示,針對群聚事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相關疫調,亦針對與個案接觸之醫護相關工作者,進行疫苗接種史調查,未具抗體者安排儘速接種暴露後預防之MMR疫苗或IMIG免疫球蛋白。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06人,包括非同住親友4人及醫院、活動地等接觸者302人,將持續監測至3月15日;由於個案可傳染期間有公共場所活動史(如附表),提醒曾於附表時段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其安排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另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配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本案接觸者目前須監測最晚至3月15日。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醫護接觸感染麻疹…北部30多歲男成「今年首起群聚」 去過2地方急匡306人
麻疹疫情來了!北部某醫院的30多歲男醫護人員,先前入院員工體檢時發現無麻疹抗體,為該院列為須補種MMR疫苗者但尚未完成補接種,成為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病例,而匡列的1名接觸者發病確診,是醫院接觸的醫護人員,成為今年首起麻疹群聚,也是今年第2例本土。疾管署今(28日)公布新增1例30多歲男性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某醫院醫護人員,先前入院員工體檢時發現無麻疹抗體,為該院列為須補種MMR疫苗者但尚未完成補接種。2月13日於醫院工作時接觸2月19日發布之本土個案(北部30多歲男性,指標個案),因個案確診麻疹已被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由醫院追蹤,後續於2月24日開始出現頭暈,並於26日出現咳嗽、紅疹但無發燒,27日由醫院通報確診,目前居家隔離中。針對群聚事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相關疫調,亦針對與個案接觸之醫護相關工作者,進行疫苗接種史調查,未具抗體者安排儘速接種暴露後預防之MMR疫苗或IMIG免疫球蛋白。目前已匡列個案接觸者共306人,包括非同住親友4人及醫院、活動地等接觸者302人,將持續監測至3月15日。據了解,國內今年累計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至30多歲,其中2例為本土病例屬同一群聚事件,另1例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而今年的病例數也高於2020至2023年同期的0例,本土傳播風險增加。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個案足跡。(圖/翻攝自疾管署)
今年首例!北部30多歲男確診麻疹 「傳染性高」目前已監測199人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今(19)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麻疹本土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2月12日發燒,次日因發燒未退至醫院急診,返家後持續發燒並伴隨咳嗽、喉嚨痛等症狀,2月15日因發燒且出現紅疹,再次至醫院急診後,經通報檢驗確診,當日即安排入住隔離病房,目前續於隔離病房住院中。因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出國史,故研判為今年首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調查中。衛生單位已立即展開各項調查與防治工作,將持續追蹤接觸者健康情形、調查個案於醫院就醫及其他公共場所之接觸者,並積極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疾管署表示,目前掌握接觸者為同住家人4人、非同住家人2人、就醫接觸者193人,共計199人,最晚監測至3月4日。另個案可傳染期間有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2月11日下午2點至3點半於藏壽司竹北文興店出入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至2月29日),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其安排戴口罩就醫並告知接觸史,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說明,我國自2020年迄今,累計共4例麻疹病例,年齡為20至30多歲,2例為本土病例,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泰國及土耳其各1例),最近一例本土病例為2022年9月確診。依據WHO監測資料顯示,全球麻疹疫情於去(2023)年明顯上升,多數病例發生於葉門、印度和衣索比亞。此外,歐洲區報告逾5.8萬例,為前年之62倍;東地中海區報告近8.9萬例病例,為前年之1.6倍;東南亞區報告近8.5萬例,為前年之1.7倍;西太平洋區報告逾5千例,為前年之3.7倍,整體疫情以歐洲區增幅最為嚴峻,且以不滿5歲的孩童最為嚴重(佔報告病例約40%)。歐洲區署評估,麻疹疫情暴增主要是因為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所致,預估疫情將持續至今年,並影響所有年齡層的民眾。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民眾出國期間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行走的肺炎」黴漿菌侵襲! 醫急勸「日常這樣做」自我保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期好發的黴漿菌肺炎感染,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名為肺炎黴漿菌的病原體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傳播,與新冠病毒相似。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然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三至五歲幼兒易感染 咳痰呈黃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表示,黴漿菌主要在幼兒族群中傳播,近距離談話、咳嗽、打噴嚏容易感染,高峰年齡大約在三到五歲,在青少年中也不算少見,是一種全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疾病。黴漿菌感染臨床特徵與一般細菌性肺炎不同,被稱為非典型肺炎,即使X光感覺嚴重,有些患者仍能行動自如,也被形容為「行走的肺炎」,這使得預防傳染變得困難。因此基本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和使用酒精消毒仍然很重要。此外,黴漿菌可以是厲害的乾咳,如果到有痰的話通常呈現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對於有咳嗽症狀的患者,特別要注意痰的顏色,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建議待在家休息,減少傳染風險。目前無疫苗 仰賴自身免疫力與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黴漿菌治療藥物包括第一線藥物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和第二線藥物四環黴素或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皆為抗生素。對於幼兒及孩童,用藥上需要更謹慎考慮,因為部分藥物可能帶來有關牙齒染色、軟骨發育、肌肉骨骼的副作用影響。若治療三天後效果不佳,可進一步檢測是否存在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吳宗儒指出,治療效果因免疫力而異,有些人休息和多喝水即可自行康復,也有一些病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對於黴漿菌,目前尚無相應疫苗,而在抗生素的濫用及使用頻繁下,造成抗藥性黴漿菌比例增加。臺灣在疫情前流行的黴漿菌已有一定程度的抗藥性,疫情期間因防護措施,感染的病例數下降。疫情結束後,黴漿菌再度流行,部份病例對紅黴素的有效性仍存在,但有些病例已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效果。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建議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吳宗儒提醒,雖然幼兒至年輕成年人中罹患黴漿菌的比例較高,但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和共病情況多,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對較高。黴漿菌感染雖然在成人中表現較輕微,甚至與感冒相似,但仍有傳染給他人、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黴漿菌是很厲害的魔術師,身體很多地方都可能有症狀,有些是黴漿菌本身的感染、有些是後續免疫反應造成的病變。少數人會因黴漿菌感染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腦炎等嚴重症狀,因此建議有流行及傳染風險時仍須戴口罩,以減少傳播及感染風險。
6到12歲國家顧 侯友宜拋政見利多:兒童課後照顧免費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2日)宣布新的政見利多,表示將延續「0到6歲國家養」至「6到12歲國家顧」,推動公立國小課後照顧全面免費及人數倍增、課後照顧到晚上7時、偏鄉及弱勢學童開設照顧專班等,實現家長安心、學童安全和弱勢安穩的「三安」願景。侯友宜指出,先前提出「0到6歲國家養」政策,包括「安心托」,公立、非營利、準公共的托嬰、托育和幼兒園完全免費;「放心育」,自行照顧,每人每月月領1萬育兒津貼,定額補貼5歲幼兒就讀私幼,再加1萬,加碼共2萬;「貼心養」,扶養12歲以下子女,扣除額提高50%,提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由平均月投保薪資的八成,調至全薪。侯友宜表示,雖然課後照顧不是義務教育範圍,但照顧好國家主人翁,並體貼一代撐三代壓力的父母,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因此,他接續提出6到12歲國家顧,將以4大政策,實現家長安心、學童安全和弱勢安穩的三安課後照顧服務願景。侯友宜表示,公立國小課後照顧全面免費及人數倍增,學生參加人數由18萬人,任內倍增為36萬人;配合家長下班接送,延後照顧時間至晚上7時,平時、寒暑假均開班,協助急難照顧需求者;有需求就開班,偏鄉及弱勢學童也開設照顧專班;擴大民間參與,建立媒合平台,倍增青年就業。侯友宜說,目標達成校校有課後班,全國學校開辦率100%,學生涵蓋率30%以上(OECD標準),約30萬家庭(含8萬弱勢家庭 )可受益;聘用編制外課照相關人員,約創造3萬就業機會;提升外部受託單位能量,委外班級比率提升至20%等效益。新北市議員江怡臻表示,目前111學年全國公立國小辦理課後照顧班僅占72%,近3成學校無課後照顧班,國小學生參與課後照顧班的涵蓋率也僅約15%,其中問題包括量能遠不足家長需求,難以達成支持家長安心工作;接送學童時間不友善,目前照顧到晚上6點,對急難照顧需求者無特別服務;平均每位學生每年收費約3萬元,負擔不輕,缺乏更多元課程;對弱勢族群關懷仍有不足板橋國小家長會副會長張珈瑜則說,自己在台北市上班,6點下班去接小孩,根本趕不上孩子的4點放學,學校課後照顧班時間也有限,所以只能讓孩子放學後去安親班。她表示,還是希望孩子能留在校園,環境熟悉,也能有機會在校園運動,這樣的情況在疫情間特別有感,孩子留在校園相對更安心。
計程車副駕「腦梗兒子陪伴」 父椅背貼致歉書:對不起,您可以取消訂單
計程車副駕坐著司機兒子你能接受嗎?這位父親原先是千萬富翁,經歷了投資失利、公司破產和婚姻破裂的多重打擊,他轉行成了計程車司機,而他25歲的兒子更在就讀大學時確診腦梗塞,智商倒退像3歲幼兒一樣。當有人叫他的車時,他總會提前示意「對不起,副駕是我的兒子,他病了,您可以取消訂單」,但這樣令人鼻酸的故事,也讓網友們紛紛動容道「這一定是最安全的計程車」。綜合陸媒報導,重慶53歲的易和平曾經是擁有千萬身家的成功商人,但在2015年,他由於投資失敗,公司直接宣告破產,也與另一半離了婚。而更令人難過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2021年,他的兒子在讀大學時被診斷為腦梗塞、腦出血,智商只剩下3歲小孩的水準,於是在這種種的噩耗之下,父子倆人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境。為了求生存,易和平選擇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後來由於兒子的狀況,他不得不將孩子帶在身邊,陪伴他跑計程車,也就是說,每一次的出行,副駕駛上總會坐著他最愛的兒子。也因為這樣特殊的狀況,易和平便在座椅背後貼上致歉書向乘客表示「對不起,副駕是我兒子,他病了,您可以取消訂單,但請別投訴我,會封號的(帳號被封鎖)」。他會帶著兒子一同跑計程車。(圖/翻攝自star星視頻)對此,不少網友被如此父愛所感動,紛紛留言道「真的很偉大」、「父愛如山」,更有人直言道「這是最安全的出租車(計程車),因為他最愛的人在車上啊」。
2歲兒托育才8天…左臉挫傷 媽媽提告法院意外曝光保母虐嬰史
日前台北市一位母親指控,她今年2月時將2歲兒托育給大同區一名胡姓保母,不料才過幾天她就發現兒子左側臉部受傷,憤而詢問保母。保母對此表示傷口是另外一名小朋友搶奪玩具時不小心弄傷,這名母親無法接受,故報警提告,沒想到也因此將該保母的另一起虐嬰事件曝光。胡女身上還有另一起虐嬰案,全案法院審理中。(圖/翻攝自台北市社會局)這位媽媽在今年2月1日時將2歲大的兒子多多(化名)托育給一名38歲的胡姓保母,但就在托育的第8天,她就發現多多左邊臉頰上有挫傷。她詢問胡女,胡女表示是另一名同樣來托育的2歲幼兒所留下,當時2人爭奪玩具才導致多多受傷,對此這位母親並不買帳,帶著醫院診斷證明書提告胡女。胡女接受調查,堅稱傷口為另一名幼兒所致,檢方以傷勢照等證據認為胡女未確實注意幼兒安全,無法及時阻止多多與另一名幼兒的衝突,使得多多左側臉頰有挫傷傷害,依過失傷害起訴,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另外,多多媽還認為胡女也有涉及故意對兒童犯傷害罪,對此胡女否認,法院因無明確證據,判不起訴處分。其實胡女身上不只這樁案件,今年4月才剛因虐待女童被起訴。當時她在照顧8個月大女嬰,正要餵食時發現無法順利進食,竟以濕紙巾包裝毆打女嬰頭部,之後還掌摑臉頰、單手抱起嬰兒使其頭部朝下,造成女嬰左設臉頰瘀傷、右額葉及枕葉硬腦膜下出血、頭部外傷、輕度右側視網膜出血等傷勢,士林地檢署以傷害罪將她起訴,目前法院審理中。台北社會局表示此舉已違反兒少權法第49條第1項第15款,「任何人對於兒童及少年不得有下列行為:……十五、其他對兒童及少年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為不正當之行為。」將會按兒少權法第97條規定在網站公布該名胡女姓名。
孩童秋冬易發生過敏 中醫「穴道敷貼」溫和治療效果佳!
適逢夏秋交際,氣候又冷又乾燥,特別容易誘發過敏反應,特別秋天是塵蟎活躍的季節,其屍體與糞便飄浮在空氣中,也都是過敏原。衛生紙不離身、鼻水狂流,也是生活中的一大困擾,中醫建議孩童、長期過敏族群可考慮溫和的「穴道敷貼」方式治療,可以有良好的醫療效果。「穴位敷貼」治療 提升陽氣、扶正祛邪抗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任申一中說明,中醫的穴位敷貼治療是從清代《張氏醫通》中的白芥子塗法發展而來,也就是利用一些辛溫香竄、溫陽祛寒、逐痰利氣的中藥做成特殊藥餅,進行背部穴位敷貼,可使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經由經絡氣血直達五臟六腑,驅除伏藏於體內的寒氣,並且能提升本身陽氣,而達到扶正祛邪抗寒的效果。敷貼的用藥以具有辛散溫通作用藥物為主要組成,如:元胡、細辛、白芥子等成分,加上生薑汁調製。通過對穴位的溫熱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作用,相關常用背部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孩童懼怕針灸 穴位貼敷溫和、接受度高申一中指出,穴位敷貼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特別適合用以緩解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發作頻率,肚子脹氣不適、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方面,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患也可適用。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且溫和,貼於背部穴位後患者便可離開,敷貼於身上2-3小時候即可取下,對懼怕針刺、注射和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所以孩童若不喜歡打針、吃中藥,對穴位敷貼的治療方式接受很高。非人人適用 孕婦及未滿一歲幼兒不適用然而,穴貼治療方式也非適用於所有族群。不適合對象包括孕婦、一歲以下的幼兒。另外,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感冒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也不適合此法。申一中提醒,除了穴位敷貼搭配中藥治療之外,日常飲食中也能多加補充溫補食物,可取白木耳及百合做一個基礎藥材,加入蓮子或紅棗煮成湯品,滋補養身,治療多管齊下,度過過敏好發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