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 武夷山 喫茶趣 福建 南平茶鄉南平2/6株大紅袍保費1億人民幣 「萬里茶道」從武夷山到俄羅斯
位在福建南平市北邊的武夷山市,因為名茶「大紅袍」而聞名遐邇,其實早在唐代,武夷山一帶就已開始栽種茶葉;宋朝時武夷山的茶已成為貢品;元朝皇室在武夷山的九曲溪畔設立御茶園,專門採製貢茶;到了明末清初,更創製了烏龍茶。整個武夷山方圓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所以不論品種,都通稱為「岩茶」。 本刊記者來到武夷山,當然也得上山瞧瞧那名震天下的大紅袍母株。從「大紅袍」景區入口,經過一小段崎嶇山路,便可來到武夷山九龍窠高岩峭壁下,僅有的6株大紅袍母株就長在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大紅袍」母樹景長在九龍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寫的「大紅袍」石刻。 (圖/王若攝)這6株大紅袍母樹屬於灌木茶叢,葉質較厚。珍貴之處在於生長環境特別,終年有水帶著岩頂所累積的養份流下灌溉。此外,母株所處的岩石位置,日照時間短,又恰能好擋住正午時的毒辣陽光,卻又會反射太陽的光線往母株,生長環境可謂得天獨厚。據了解,武夷山市政府特別為這6株大紅袍母株投保1億元人民幣的保險,且從2006年開始,就對大紅袍母樹進行「停採留養」。 大紅袍母樹因為只有6株,在停採之前,每年也會根據雨水等因素限量採摘,所以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所幸經過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的專家多年培育,在1982年就有扦插繁殖成功的大紅袍品種推出。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大紅袍」,都是這些扦插品種的徒子徒孫。 至於大紅袍名稱的由來,源自於一則民間故事:傳說有一書生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被附近天心寺老和尚用茶葉做藥治癒。書生後來高中狀元,為了感恩,他回到武夷山將御賜的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後來人們就把這些茶樹叫做「大紅袍」。 看過大紅袍,認識武夷山岩茶在歷代的風光史,必然不可錯過「萬里茶道」的起點——下梅村古民居,當年武夷山的茶業,可是從此處開始萬里旅行,經過蒙古運到俄羅斯的恰克圖,最後再轉進到中亞各國。 下梅古村以人工運河「當溪」為中軸線,兩岸建起各式豪宅府第。(圖/王若攝)清初康乾盛世時期是下梅村的鼎盛時期,靠著村中央的人工運河「當溪」運輸武夷山的茶葉,地方志上記載:「日行筏300艘,轉運不絕」,成為武夷山最重要的茶業集散地,也因此帶來地方的繁榮富裕,村中盡是富商豪宅與官宦府第。 下梅古村的建築為明清風格,門面多飾有磚雕、吊樓,青瓦屋頂起架平緩,牆體採用立磚鬥砌,木柱板壁,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為一體。目前下梅村仍完好保存的民居有鄒氏祠堂、西水別業、鄒氏大夫第、施政堂、陳氏儒學正堂、鄒宅閨秀樓、方氏參軍第、程氏隱士居等近40幢,還有鎮國廟、天一井等古建築,值得逛上大半天。鄒氏是下梅村最富有的家族,鄒氏祠堂的建築也相當宏偉。(圖/王若攝)有好茶必也需要好杯,能夠體現武夷山茶文化的,還有位在武夷山景區蓮花峰山下的「遇林亭」古窯址。「遇林亭」主要燒製的是八大窯系中建陽窯的黑釉瓷(即建盞),興建於宋代,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窯,總面積達6萬多平方公尺。 「遇林亭窯址」景區建有博物館,博物館後方依山而建的兩座龍窯,是1998年至2000年間進行考古挖掘時,清理出的兩座半地穴式焰斜面龍窯。其中一號窯址全長73.2公尺、寬約2公尺,專燒製黑釉、青釉,一次能燒出5萬多件窯器;二號窯址全長113公尺,主要燒製黑釉瓷器,以碗、茶盞為主,一次約能燒出8萬多件窯器,產量相當驚人。 遇林亭窯址挖掘時清理出的1號龍窯,全長73.2公尺,一次可燒出5萬多件窯器。(圖╱王若攝)
茶鄉南平3/九曲溪漂流看丹霞奇岩 《印象大紅袍》轉一圈只要5分鐘
在福建南平,看到的盡是朱熹文化和武夷岩茶;到了南平的武夷山市,除了大紅袍外,還有武夷山的九曲奇岩。所以才有:「沒到武夷山,不算到南平;沒坐九曲溪漂流、沒看《印象大紅袍》,不算到武夷山。」的說法。 武夷山是福建省西北部與江西省的交界山,也是中國東南部最高山脈,擁有110多座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最高峰黃崗山,海拔2158公尺。位在福建武夷山市的山脈屬於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乘筏沿溪而下,可看盡兩岸奇岩風光。 九曲溪發源於黃崗山,全長62.8公里,但開放乘竹筏漂流的長度約9.5公里,行程大概90分鐘。顧名思義,九曲溪彎彎曲曲,穿梭於武夷群峰之間,乘竹筏觀山景,成為武夷山遊覽的一大特色。 出發的九曲碼頭上有兩三百竹筏,據說旺季時每天都要撐上三到四回。每艘竹筏有船夫二人,撐著長竿自「九曲」順流而下至「一曲」,再用車載回出發處。說是竹筏,其實近幾年筏的材質已改為更堅固的玻璃纖維,乘坐人數也從6人增加至8人。船夫會一邊撐竹筏一面介紹沿途風光。本刊記者曾兩次在九曲溪漂流,心得是,上船前記得先給小費,給得愈多,講得愈精彩。 武夷山屬丹霞地貌,有許多陡峭的崖壁、巨石。(圖/王若攝)九曲溪兩岸幾乎每過一彎便有不同風景,或是形似青蛙、漢堡的奇石,或是崖壁刻著的古人題字。令記者最嘆為觀止的,是在三曲附近絕壁上的千年懸棺。據了解,此懸棺名為「架壑船棺」,約有3400年歷史,是古越族人的一種葬俗。究竟當時是如何將棺木架於那麼高的崖壁上,至今仍是個謎。 漂流的終點在一曲,下了竹筏拾階而上,可看見一條約300公尺長的「宋街」,因建築都是仿宋得名。街道兩旁商家林立,賣的都是跟茶、武夷山有關的伴手品或特色美食。據記者觀察,銷路最好的是「大紅袍冰淇淋」。把當地最具代表的大紅袍茶作為獨特的冰淇淋口味,也算是一種文創吧! 「宋街」上的商家,生意最好的是有茶味的「大紅袍冰淇淋」。(圖/王若攝)朱熹紀念館有兩棵南唐時栽種的千年桂樹,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補種了一棵。(圖/吳德亮攝)宋街的盡頭是座千年名觀「武夷宮」,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宮院,最早建於唐朝天寶年間,宋代大幅擴建,後來毀於戰火,現在僅剩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萬年宮現在改做朱熹紀念館,裡面有兩棵桂樹,相傳是南唐李良佐建觀時所種;後來枯死一棵,直到宋代朱熹才又親手補種了一棵。 下午到九曲溪漂流、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是許多遊客到武夷山的標準配套。《印象大红袍》是張藝謀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之後的第五部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實景劇,以武夷山為實景背景,主題則是武夷山的茶文化,於2010年3月29日首次演出。 大型山水實景劇《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相當令人震撼。(圖/王若攝)比其他印象系列更令人震撼的是,《印象大紅袍》的視覺半徑超過2公里,能將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盡收眼底。此外,多達1988個座位的巨型舞台,居然可在5分鐘內完整地做一次360度旋轉。整齣《印象大紅袍》演出時間70分鐘,動員演員超過300人。 因為有實景潑水的劇情,入場時會發給每人一件簡易雨衣。當地導遊說,下著微雨的晚上看《印象大紅袍》最美、最感人。記者入場這晚下的是滂沱大雨,雖沒有感受到氤氳的燈光之美,卻紮紮實實地幾次被怵然晃動的舞台所震撼!
茶鄉南平1/走訪朱子三大書院 巧遇朱熹第32代後人
走出高鐵武夷山北站,立刻被空氣中淡淡的綠色香氣吸引,直到接近市區,看見接踵而開的茶莊,才確認那股香氣應是茶香。此處屬於福建省南平市,俗稱「閩北」,位於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面積約有三分之二個台灣大。 南平在先秦時即有閩越國,也算是歷史悠久。又因境內山明水秀,孕育出名茶武夷山大紅袍,以及因茶而衍生的建盞文化,加上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琴書五十載」,是以整個南平市,隨處可見民眾飲茶談理,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要在南平探訪朱熹文化,首先必去位在建陽區的「考亭書院」。這是朱熹晚年定居之處,也是他一生中創辦的最後一座書院。書院原建在建陽的麻陽溪畔,書院裡有學堂、食堂、宿舍、操場,和一座跑馬場,規模不小。朱熹晚年在考亭書院講學八年直到去世,當時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到考亭求學問道,形成理學史上著名的「考亭學派」。 1966年,考亭書院下游的西門發電站建成後開始蓄水,書院被淹沒,後人將書院牌坊撈起,並遷至玉尺山下的現址。這座牌坊設立於明朝嘉靖年間,高10公尺、寬8.6公尺,為四柱三間五牌樓的結構,上頭「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據傳是宋理宗的御筆。 寒泉精舍是朱熹位母親守孝之地。(圖╱王若攝)寒泉精舍是朱熹創立的第一座書院,位在現今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書院倚朱熹母親之墓而建,也是他為母親守孝之地。朱熹在寒泉精舍時期奠定了其學術體系的基礎,共完成《資治通鑑綱目》、《伊洛淵源錄》、《近思錄》、《論語集註》、《孟子集註》、《論語或問》、《孟子或問》等著作。 朱熹在南平住最久的地方,則是武夷山市的五夫鎮。根據解說員表示,朱子14歲時,父親朱松在臨終前把家事託付給住在五夫鎮的好友劉子羽,劉子羽便在自宅旁興建一座五開間的房子。這房舍在群峰疊翠的屏山腳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畔,景色非常怡人,劉子羽又闢出菜地、魚塘,供朱熹一家自給生活。在五夫鎮居住期間,朱熹考取進士,走上官途,並撰寫大量的理學著作。後來,朱子為此屋取名為紫陽樓。現今的紫陽樓,則是在2017年重新修建。 興賢古街保有10多處朱子文化遺址,圖為朱熹講學的興賢書院。(圖╱王若攝)朱熹14歲到五夫鎮,63歲才移居建陽,在五夫鎮「琴書五十載」,留下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至今五夫鎮內還完整保留着30多處理學文化遺蹟,其中又以1公里長的興賢古街最多、最集中,有朱熹講學立說的興賢書院,有濟災救荒的朱子社倉,以及劉氏宗祠、連氏節孝坊等10餘處古建築。 2016年12月,南平市政府在五夫鎮的文公山下,矗立起一尊高聳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也成為朱子故里的新地標。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創作,雕像高23.66公尺(71尺),寓意朱熹71歲的生命歷程。雕像中朱熹面容慈祥,左手持卷、右手撫心,好像正對著訪客講述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之學。 五夫鎮的朱子雕像,是目前最大的朱熹雕像,高23.66公尺。(圖╱王若攝)意外的是,本刊記者也在此行採訪到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在武夷山下經營「石上英岩茶廠」的朱建才,同時也是南平朱子文化的推廣者,茶廠工作室中擺放的盡是與朱熹文化相關的書籍與書法。記者一行人與朱建才飲茶談理,聽他娓娓說著先祖的事蹟,頗有時空錯亂之感。朱熹的第32代後人朱建才(右)在經營茶廠的同時,也極力推廣朱熹文化。(圖╱王若攝)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中的AI人工智能選茶技術
2024年11月16日在福建武夷山舉辦的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中今年的農機具,有別以往的包裝為主跟烘茶溫控為輔的機具,出了一個劃時代的茶葉產業改良技術,利用光電以及AI做茶葉分級除雜分色的採收,選茶葉的分級人工智能技術,有效的對茶葉的人工智能分類如一芽一葉,一芽兩葉,抽金芽,抽白毫,條形大小,條形粗細,獨芽,條形長短,做有效的茶葉分級管理。依照各種不同品項,烘焙的茶業從炒青或黑茶的成品與選梗分類,以及鐵觀音或烏龍茶的選梗,簧片到成品,或是印度紅茶與客家碾茶的選梗跟成品,眉茶的選細,選粗,選短碎都有人工智能製茶機械的把關,還有高端遠紅外線在大量採收時為您選色以外,全面解決大量採收了茶葉參雜的大量有害物質。從前端靜電除雜,稻梗片分選,以及高端遠紅外線除雜,末端磁力選機以及X光機除雜,讓採摘流程,加工到篩分到成品包裝,包裝檢測,物流體系都可藉由人工智能AI一體化來解決大量的問題,有效的品管茶葉的品質,甚至到後加工路線可以採全人工智能形式來做茶葉品質管控,未來建立茶葉數據輸入當年採收模型,有效地在環境下種植優良品種的茶業。對於環境大氣的傷害因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有效的降到最低,全球暖化如何讓製茶工業也能低碳進行AI的有效分析數據與執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今年諾貝爾生物製藥獎都是AI團隊獲獎情境下,未來的製茶行業透過AI人工智能分析,可以避免農藥的濫用以及濫墾濫伐,研發出基因改造的新型噴灑菌種可以天然的使茶葉避免病蟲傷害以及農藥汙染,此次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對於未來茶科技的研發,提出了前瞻性的交流,未來的茶文化必少不了AI人工智能的參與,讓傳承千年的中華茶產業文化,用新的技術以及新的科技,再傳承於世界千年。未來的製茶行業透過AI人工智能分析,可避免農藥濫用以及濫墾濫伐(圖/張厚煒攝)。
重返萬里茶道起點「武夷山水·茶空間」推廣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以「三茶、統籌、融合、發展」為主題,並以「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為宣傳口號。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等兩岸組織和團體共同主辦。同步開展一系列青年與茶相關的體驗式交流活動。現場發佈2025年的新品和茶空間行銷新政。吸引多家企業簽約合作(圖/主辦單位提供)。「茶香跨海峽,兩岸共茗芳」 在這片被武夷山秀麗山水環繞的聖地,我們齊聚一堂,共同開啟「山水彙聚 共啟新篇」—「武夷山水·茶空間」推廣成果交流會的序幕。交流會活動冠蓋雲集,南平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一級巡視員,市海茶協會長張培棟、南平市人大常務委員會副主任蘭林和、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公司總經理林淑黛、臺灣省茶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會長陳柔含等重要嘉賓出席。近年來,「武夷山水·茶空間」以「三茶統籌」定位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為願景,實踐探索空間經濟,成為南平茶產業發展的動力,南平城市文化的展示平臺,讓武夷山水的茶香飄向世界。此次交流會打造集茶文化交流體驗,茶產品展示品鑒於一體的茶業盛會,全方位展示「武夷山水·茶空間」發展成果,促進海峽兩岸茶產業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茶產業發展,讓茶香四溢,韻味悠長。獲獎作品彙集青年學子的無限創意,充分展現兩岸合作的累累碩果(圖/主辦單位提供)。交流會現場設有15張雅致茶歇區,並安排了精彩的武夷茶藝表演,充分展現了「武夷山水·茶空間」的獨特魅力。此外,專設了產品展示區,集中展示「武夷山水·茶空間」一系列特色新品,包括聯名茶品、茶點、旅行茶具等,為來賓帶來一次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時報金犢獎執行長林淑黛女士現場揭曉第33屆金犢獎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的獲獎作品。這些獲獎作品,不僅彙集了大陸、臺灣、海外青年學子的無限創意,也展示了武夷山水的文化魅力和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充分展現兩岸合作的累累碩果。隨後,現場發佈2025年的新品和茶空間行銷新政。重磅推出11新款聯名茶、12款新款茶點及3款茶具產品,並現場舉辦10家合作企業的產品訂購簽約儀式,現場簽約訂購金額達2590萬元。並同步發佈「武夷山水·茶空間」會員制系統,會員制系統的上線將為經銷商、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也必將推動「武夷山水·茶空間」品牌發展邁上新的臺階。獲獎作品彙集青年學子的無限創意,充分展現兩岸合作的累累碩果(圖/主辦單位提供)。會後,各位領導及嘉賓還參觀了手尚功夫、朱子家茶、永生茶業、瑞和白茶4家「武夷山水·茶空間」聯名企業的展館。沿途,武夷山水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與雲根、曦瓜、正山堂、隆合等聯名企業最新合作進展。通過密切交流,深化合作,促進茶產業多層次、寬領域融合發展。
名間高山茶製茶第三代融合政和白茶 創立國際新品牌
來自台灣的謝育廷與吳曉東都是年紀二十出頭的台灣年輕帥小伙子,在這次武夷山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中,潮流的造型很難想象他們從事台灣的茶葉產業,兩個年輕人都是祖傳三代的南投名間鄉茶農,從阿公就開始種茶,製茶到他們已經是第三代了。這次來參加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也是他們第一次的參展,也是從南投名間鄉走出台灣與大陸交流茶文化的第一次,謝育廷是頂發有限公司,吳曉東是名山茶廠與甲詰茶廠,他們的父母非常支持他們拓展國際市場,也鼓勵他們走出新的自我品牌。兩位年輕人為了要了解大陸市場,以及為了要參與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今年6月開始考察大陸的市場,8月份來到武夷山,到當地茶農學習製茶方式,探索大陸的茶葉品牌經營模式,很幸運的他們找到當地興趣相投合作的夥伴,頂發公司的育廷與名山茶廠,甲詰茶廠的曉東準備聯合當地的白茶企業福建武夷山政和縣的政和白茶融合台灣名間鄉的紅茶,創立一個新的茶葉產業品牌。台灣高山茶與政和白茶首次攜手合作聯合向外推薦(圖/張厚煒攝)。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海峽兩岸茶博會,兩個來自台灣的年輕人很靦腆地介紹自家的產品,也與來參加武夷山茶葉博覽會的民眾們互動,但是一旦講到南投名間鄉,種茶跟製茶技術,兩個年輕人非常自信地侃侃而談,現場謝育廷發送他自己研製的日月潭紅茶,他說每一片茶葉都是他親手揉製的,每一個工序都是從阿公祖傳下來經過父親與自己的研發改良,在會場民眾品茗了一下,他們來自南投縣名間鄉紅茶令在場民眾讚不絕口。頂發公司謝添興董事長則表示大陸的白茶收入每年約250億人民幣,在六大茶系中份額很大,在大陸白茶種植出來的是大葉種葉子比較大,而台灣種植出來的是小葉種,兩邊的茶葉風味截然不同,因為台灣是小葉種所以不管是種植,選茶,製茶技術成本比較高,但風味比大陸更加清甜富有茶香,對於未來與大陸合作的品牌已經交由年輕人來接棒,下一代策畫有成熟的想法,希望把台灣相加大陸的茶文化能更深入到世界每一個人的味蕾當中,對於傳承非常有信心,交給下代的年輕人來經營,也鼓勵更多的台灣茶葉產業與國際接軌,推廣發展千年已久的中華茶文化,傳承給每一個世代。
「喫茶趣」武夷之友 兩岸青年以茶會友共享茶文化
活動在福建武夷山舉行以茶為媒,邀請臺灣青年沉浸式感受「喫茶」樂趣,體驗中華茶文化魅力。體驗營為期五天,以「住茶宿、吃茶膳、行茶徑、品茶趣、探茶鄉、泡茶湯、賞茶戲、學茶舞」為遊覽線路。在16日的茶文化交流會上還進行了第33屆全球華人青年「時報金犢獎」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文創大賽頒獎。本項賽事由旺旺中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主辦,攜手武夷山水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武夷山水茶食、茶器文創商品設計為命題,設置「武夷山水品牌設計獎」,讓傳統茶食、器具與年輕群體的創意進行碰撞,設計具有實用性、市場性,符合不同使用場景的茶文化產品。體驗營中,九曲溪畔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青年們乘坐竹排暢遊山水之間,領略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夜幕降臨,「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如約而至,武夷山的山水與茶文化完美融合,為來自臺灣青年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來自台灣的青年與當地武夷學院相互交流,互加好友(圖/張厚煒攝)。此次體驗營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體驗活動。在武夷山現代化茶企的參觀中,一場科技與茶文化的「跨界對話」讓臺灣青年們大開眼界。智能泡茶機與茶藝師的「同台競技」,岩茶智能化精加工生產線,無不彰顯「茶科技」在茶產業發展中的無限可能。茶文化交流會更是此次活動的亮點。主辦方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在這裏,大家分享自己對茶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和體驗,增進對茶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葉國盛老師與我們一同漫談福建名茶文化,全面解讀福建名茶的獨特之處,讓大家更加深入地瞭解福建茶文化的豐富內涵。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劉安興老師帶台灣青年們領略岩茶製作技藝的博大精深,感受武夷岩茶大紅袍的獨特魅力。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讓來自台灣的青年人更深刻體驗茶文化的精髓發揚傳承千年的中華茶文化。臺灣茶藝大師吳德亮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茶品、茶道、茶藝等,展現兩岸茶文化在交流中的碰撞與融合(圖/張厚煒攝)。
武夷山海峽兩岸茶博會 台灣茶文化大放異彩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葉博覽會,今(16)日在福建武夷山市武夷會展中心拉開序幕。本屆茶博會共設置2200個室內展位,展出商品包括商品茶、茶器具、茶包裝、茶機械、茶飲料、茶食品、泡茶水等茶業及茶衍生產品。邀請採購商近萬家,其中重點採購商4658家,參展商850家,估計將吸引超過400萬民眾參觀。「台灣茶文化」專區由兩岸茶文化大師吳德亮領軍策畫,是台灣館的重頭戲。(圖/王若攝)其中「台灣館」區共有175個展攤,包括來自新北市坪林區及南投縣的茶農,以及許多來自台灣的茶食、茶點、茶器、文創等茶文化相關廠商參展。台灣館的重頭戲,在於由兩岸茶文化大師吳德亮領軍策畫的「台灣茶文化」專區,除了吳德亮的專題演講外,還包括銀壺大師陳念舟等重量級貴賓,吸引相當多民眾參觀。現場還有「阿里山茶葉蛋VS. 武夷山茶葉蛋」活動,從購買的民眾規模來看,應是阿里山茶葉蛋大獲全勝。本屆海峽兩岸茶博會以「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爲宣傳口號。聚焦文化賦魂、科技賦能、產業融合,注重加強茶文化弘揚,茶產業展示,茶科技交流。規劃了「茶和天下」館、茶創意館、茗茶館、新茶飲館等四大主題展館,通過成果展示、貿易洽談、合作交流、茶旅體驗等形式,進一步強化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海峽兩岸茶博會從2010年起,永久落戶武夷山,翻開了海峽兩岸茶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也成爲兩岸茶產業互動與發展的重要平台。茶博會不僅見證了海峽兩岸茶文化的深度交融,更推動了雙方在經貿、文化等多領域的廣泛合作。歷屆茶博會累計吸引了6000餘家企業參展,其中台灣參展商超過1100家。近年來,茶博會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辦展模式與活動內容。增設電商展區,推動兩岸茶產業與電商平台的深度融合;舉辦茶產業論壇,邀請茶產業界專家與學者共商茶產業發展大計;開展茶文化研學活動,讓兩岸茶人親身感受武夷茶文化的魅力與傳承等。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豐富了茶博會的內容與形式,更提升了其影響力與吸引力。此外,茶博會也致力於凝聚茶人共識,弘揚中華茶文化精髓。通過開幕式、兩岸茶人交流會、茶文化研討會、茶藝表演及主題展覽等形式,茶博會不斷增進兩岸茶人的相互暸解與信任,推動茶文化在兩岸的廣泛傳播與深入交流。在茶博會的推動下。在經濟合作方面,茶博會已成爲兩岸茶產業互利共贏的重要橋梁。通過茶博會平臺,兩岸茶產業交易額持續增長,爲兩岸茶農、茶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同時,茶博會還推動了兩岸茶產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了茶葉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升了兩岸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直擊「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現場 中環海濱一連5日盛大狂歡 亞洲50大酒吧調酒師跨刀獻技
這週正好有前往香港旅遊的饕客與愛酒人士們,可別錯過一年一度由香港旅遊發展局(簡稱為旅發局)舉辦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有別於以往至多舉辦4天,今年擴大為5日、從10/23起持續至10/27,開放時間更延長至晚上11時,讓民眾能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盡情享受盛會。記者也躬逢其盛,直擊現場各具話題性的美酒佳餚,台灣旅客若透過可樂旅遊、東南旅遊、易飛網、易遊網、泰元旅行社及雄獅旅遊等指定旅行社購買香港行程,可直接獲贈價值290港幣的「嘉賓特選禮包」1份,內含入場券、8張品味券(可兌換酒或美食)及紀念酒杯1個;即便未訂行程亦可在活動期間訪港時,前往旅發局指定的旅客諮詢中心領取旅客專屬禮包,可獲得4張品味券與入場券,好康大放送!「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從2009年舉行以來,一直與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合作,推廣國際風味酒款與美味料理。(圖/魏妤靜攝)在日本酒區可喝到來自日本各地的清酒或果實酒等,除了可以品味券兌換一杯,亦可選購整瓶帶走。(圖/魏妤靜攝)今年「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有超過300個攤位參與、提供逾千款酒品美食,先來說說美酒部分,此次共匯聚35個國家及地區的頂級佳釀,其中「環球佳釀區」提供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中國等地酒款,從經典葡萄酒、中國白酒、威士忌、清酒到精釀啤酒等應有盡有;「新登場酒區」今年共設11個國家展區,特地引進英國、澳洲、智利及泰國等新展區,方便民眾享受獨特風情的酒款與美食;還有全新的「威士忌及琴酒區」,精選來自7大地區、涵蓋24個頂級品牌的威士忌與琴酒;還有「引入酒界最新潮流區」,集結各大流行酒款,包括逐漸躍升的中國白酒、日漸普及的英國氣泡酒、零添加自然酒,以及由獲得國際獎項酒吧調配的創意雞尾酒等。可另以350港幣購票入內的維港廊,除可換取兩杯酒還能體驗夾娃娃機拚手氣拿好禮。(圖/魏妤靜攝)CMYK調酒師Tiger Liang(左)是10/23客座調酒師之一,右為活動首日以「N.I.P 無名氏」琴酒打造的主題調酒。(圖/魏妤靜攝)如果酒客仍不滿足,或想體驗更升級的飲酒氣氛,場內還推出可另購票入內的「維港廊」,民眾可一邊欣賞維多利亞港美景,一邊品飲由國際級得獎調酒師設計的香港主題限定雞尾酒,或是自選紅、白酒等。其中雞酒尾特地邀來「亞洲50大酒吧」的調酒師跨刀親臨,例如記者親訪的10/23首日,便有2024亞洲50大酒吧第14名的「Hope & Sesame庙前冰室」調酒師Tracey Lu、2024亞洲50大酒吧第43名的「CMYK」調酒師Tiger Liang客座,分別以香港手工蒸餾酒所推出的「N.I.P 無名氏」不同風味琴酒為基底,融合拿鐵咖啡、葡萄柚等打造港味調酒。10/27則將有2024亞洲50大酒吧第2名、2024世界50大酒吧第9名的首爾「Zest」調酒師Demie Kim壓軸,以香港酒樓與首爾茶室為靈感,將以武夷山大紅袍作主調的琴酒混合茉莉花蕎麥茶,製作展場限定雞尾酒「Tea and Paper」。富臨飯店的「富臨紅燒乾鮑」入味又彈牙。(需5張品味券,圖/魏妤靜攝)The Aubrey推出罐裝招牌雞尾酒Torii與Hong Kong Gimlet(左,各需4、6張品味券),右為魚事者推出的海魚風味小食,只要1~2張品味券即可品嘗。(圖/魏妤靜攝)帝苑酒店的「帕爾瑪火腿芝士蝴蝶酥配芝士醬」(右)與用料扎實的「越南脆炸蝦餅」都值得一試。(各2張品味券,圖/魏妤靜攝)喜歡美食的人更可穿梭在多攤星級美饌中,一定會不由自主陷入選擇困難症!在新設置的「名饌薈」專區,有多款米其林星級及名廚推介美食,包括三星粵菜食府富臨飯店的南非吉品鮑,還有榮獲2024亞洲50大最佳酒吧第10名的文華東方酒店酒吧「The Aubrey」首次推出的罐裝招牌雞尾酒Torii;也有榮獲2023、2024必比登推介、以海魚為主設計一系列小食的「魚事者」,除了現場帶來推薦加自製辣醬提味的「魚肉燒賣」、口感近似百頁豆腐的「炸魚無薯條配日式山葵醬」等人氣品項,還有展場限定且鮮味十足的「蝦頭油炒魚麵包」與「蝦頭油炒魚米粒粒蝦片」;獲得2024米其林推薦餐廳的時尚中菜「壹玖捌叁」,則推出將去骨鵝掌鑲進雞翅中的功夫菜「雞同鴨講」。當然也不能錯過「會場限定美饌」及「多國風味美食」專區,首推以蝴蝶酥聞名的帝苑酒店的「帕爾瑪火腿芝士蝴蝶酥配芝士醬」,鹹甜交織又酥脆的口感特別下酒;還有Bien Jamon Spanish Food帶來風乾58個月的西班牙伊比利豬火腿、泰沾麵設計的「泰式奶茶可麗露」等異國小食,另外主要客戶為餐廳的食材供應商IFOOD LIMITED,也帶來富有彈性與香氣的「黑松露燒龍蝦尾」及集結安格斯牛柳、黑胡椒豬腳與章魚的「燒肉套餐」,充滿飽足感。左為壹玖捌叁特色菜「雞同鴨講」(左後,6張品味券)及IFOOD LIMITED的「黑松露燒龍蝦尾」及「燒肉套餐」(各4張品味券),右為大杯茶可以3張品味券任選4種口味康普茶的超值組合。(圖/魏妤靜攝)主舞台會輪流上演不同風格的音樂演出,10/26晚間更將邀請有「小IU」稱號、來自韓國的17歲創作歌手Gyubin獻技。(圖/香港旅遊發展局提供)10/26、10/27推出萬聖節應景活動,民眾凡打造萬聖節主題裝扮即有機會多拿到2張品味券。(圖/魏妤靜攝)即便是不喝酒的民眾也能透過多款無酒精飲品獲得滿足,像是近年風行的康普茶現場也喝得到。在十年前便看中歐美流行趨勢,使用有機茶葉、蔗糖與茶菌發酵的香港在地品牌「大杯茶」,就帶來鹹檸綠茶發酵茶、西瓜紫蘇綠茶發酵茶、米香普洱發酵茶等6款風味有趣的康普茶,只要3張品味券便能一次任選4種口味嘗鮮。為讓民眾省荷包,旅發局還攜手現場近百家展商在10/24當日提供包括指定酒品買一送一、買二送一等優惠,部分展商也將提供較大份量佳釀美食;另外10/26、10/27還將推出「週末鬼馬派對」,讓賓客提早感受萬聖節的魔力!這兩天每日首300名以萬聖節主題造型入場的賓客,只要於詢問處登記,即有機會每人獲贈2張「品味券」;晚上6時後,現場還將有打扮成鬼怪的演藝人員在場內現身,邀請民眾玩互動小遊戲,完成遊戲者有機會再獲2張「品味券」或神秘禮品!※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2024全台唯一【台灣珍稀茶葉博覽會】9/5-9/8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
全台唯一珍稀茶葉、同時也是一場絕無摻雜其他商品的純「茶」與「茶器」博覽會,堪稱頂尖名茶與兩岸茶藝與陶藝大師交織的盛會-「2024台灣珍稀茶葉博覽會」,將於9月5至8日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5號倉庫盛大登場,除了探索來自全球各地的特色茶葉,體驗茶藝大師們的精湛技藝。並精心策劃茶葉品鑑、茶藝表演、茶器展示以及專家講座等一系列精彩活動。2024台灣珍稀茶葉博覽會海報。(圖/生動國際展覽事業股份有限公司)8大亮點:1.日本茶道三千家之「裏千家」抹茶道示範展演:*有別於一般跪坐的「坐禮」,特別以裏千家第十四代淡々斎所設計的「御園棚」演繹國內較少見的「立禮」形式點茶(御園棚由北投文物館贊助)。2.《台灣老茶的辨識與收藏》演講及「藏茶生金」封茶活動。3.拍賣50萬天價之1960年代「珍蘭鐵觀音」與「吉 包種」現場開箱邀您品賞:*「珍蘭」學名為「樹蘭」,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花期約7至10月,盛開時有如串串珍珠般大小金晃晃的黃花,因此又名「珍珠蘭」或「珍蘭」,花香清雅,作法為茶葉乾燥冷卻後與花混合放置一晝夜,再文火烘焙、花不篩分。早年以輸往南洋泰國等地為主,係當時洋行外銷的熱門茶品,藏至今日更有「六十年代液體黃金」美譽。而陳期超過一甲子的「吉」包種開湯後不僅風味、茶氣、陳韻均屬上乘,早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石仙氣,在沉睡60年後悠然甦醒,蛻變為魅力無限的熟女貴婦,風情萬種地釋放飽滿的蔘香與中藥香,且更顯甘醇潤滑,令人深深沉醉。4.1940年代絕對珍稀、傳說中的武夷山古老「龍鬚茶」展示:*遠自清代康熙年間,福建武夷山與崇陽溪一水之隔的「八角亭」等地,就有居民將所種洲茶精製為龍鬚狀,再以五彩線綑紮成束狀稱為「龍鬚茶」,歷經80多年悠悠歲月加持,已轉為青褐油亮的「龍鬚鳳尾」,開湯後紅濃明亮,特別濃醇且耐泡,杯底回吐的幽香更顯活潑靈動。5.全球唯一登錄世界遺產的普洱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6.以兩岸金銀壺第一人陳念舟大師之9999純金鍛造金壺+景德鎮手拉坏飛龍在天茶甌沖泡保山國有林經雲南省政府立碑存證之3千歲茶王,將於9/6下午一時30分在大家見證下開箱分享。7.暗藏古代春宮玄機、注入時尚與精緻人文精神的囍字號20週年磅礡呈現。8.柴燒大師吳金維全然以未加任何金釉或金箔,純粹以一土二火三窯技「點石成金」成就璀璨金彩茶器大氣展出。2024全台唯一【台灣珍稀茶葉博覽會】9/5-9/8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圖/生動國際展覽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精彩可期、現在就趕緊點擊以下連結搶票免費入場:👉https://bit.ly/3WiFjCX大師齊聚˙珍稀開講:台灣茶有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更有卓越不凡的品質始終閃耀國際舞台,期盼藉由【2024台灣珍稀茶葉博覽會】融合傳統與現代,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茶葉盛宴!在充滿文藝氣息的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除了有全台最具影響力的高端廠商參展、珍稀茶葉雲集爭艷,並邀請茶界重量級大師以茶會友、珍稀開講:🍵9/5(四) 13:30陳宗瑾 渋谷宴盛 裏千家 日本茶道-透過茶湯,感受自己的「和.敬.清.寂」🍵9/5(四) 14:30徐友富茶小綠葉蟬讓東方美人茶變一斤133萬的祕密🍵9/6(五) 13:00黃權豪茶藝簡史與台灣早期工夫茶露雪茶席茶私塾🍵9/6(五) 14:30吳德亮 全球唯一榮登世界遺產的千年古茶園巡禮🍵9/7(六) 13:00曹鼎中從「聽水」到「食茶」的科學體驗🍵9/8(日) 13:00呂禮臻台灣茶的發酵與焙火*即日起開放限量預約報名,每堂課程限額100名,額滿為止:👉 https://bit.ly/3yATsSU🍵特別企劃:9/7(六)14:30-16:00曾拍出50萬天價之1960年代「珍蘭鐵觀音」與「吉 包種」(圖/生動國際展覽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老茶的辨識與收藏+【藏茶生金-封茶活動】話說「藏茶能生金,好茶留子孫」,不僅普洱老茶今天屢創天價,台灣老茶近年也水漲船高,價格一日千里,透過悠悠歲月加持,數年甚至十數年後就成了陳香夠、韻味顯的台灣老茶,價值比起普洱陳茶毫不遜色。但老茶的定義為何?老茶應如何貯藏?如何辨識?兩岸知名茶文化大師吳德亮除了演講「台灣老茶的辨識與收藏」,更廣邀愛茶朋友們共同參與,親自封存一份大會精選優質茶葉,並書寫祝福與心願,讓封茶心意伴隨時間變得更加醇厚。在未來數年後啟封,將隨著茶香回憶湧現,深具意義!*即日起開放限量預約報名,限額23名,額滿為止:👉https://reurl.cc/Nlq6ak
陳浩民重溫天龍八部 揭秘當年幕後故事
港星陳浩民主演97版的《天龍八部》,以風度翩翩的段譽一角深入人心,日前他與劇中結義兄弟─飾演喬峰的黃日華、虛竹扮演者樊少皇,為了代言的手遊再聚首,暢談當年拍攝趣聞,3人一合體,瞬間帶領大眾回到風頭無兩的武俠情懷。陳浩民透露,段譽的招牌「落跑」招數─凌波微步,當年拍了21天,試了很多種方式,才找出合適的效果,也因為經費有限,一切從簡,拍攝地從一開始的拉拔到武夷山,最後兜兜轉轉卻變成電視台旁邊的丘陵,各種趣事叫人莞爾。3人聊開,猛洩漏當年幕後故事。段譽螢幕上靠高乘輕功「凌波微步」化險為夷,不料卻是陳浩民土法煉鋼「走」出逍遙感,他回憶當時劇組試了許多方式,但穿溜冰鞋受限地形、吊鋼絲又呈現不出滑步效果,最後陳浩民靈機一動,雙腳以左右兩個反方向邁著走。再配合後製特效,最終才呈現出完美落跑招式,陳浩民笑說:「那時天天都在嘗試新的走路方式,現在想想還挺有意思的。」另外,網路上對於喬峰的高頂帽子充滿討論,有人猜是黃日華身高不夠所以帽子來湊,還有人開玩笑裡面藏了音箱,為了要讓喬峰每次豪氣出場就自帶音效,黃日華連忙闢謠,公開他的帽子戲法,他說:「其實是因為拍戲強度非常大,每天吃飯也不是很準時,所以很多時候會餓,我就在帽子裡面藏零食,並不是身高不夠。」陳浩民搭腔,透露拍戲時只要肚子餓,大家就會向黃日華身邊靠攏,看他帽子裡藏什麼好料。樊少皇從小練功,對劇中武打駕輕就熟,他表示:「以前拍攝條件好差,當時我在劇中的武打場面都是真人實戰配合,全真功夫來的。」對於現代影視廣泛使用特效,陳浩民則樂觀其成,表示影視劇與技術發展是相輔相成,當年拍攝特效達不到現今效果,現在使用特效輔助,不僅可以提高拍攝效率,也可以給觀眾呈現更好的觀看體驗。
恐怖影片曝光!女山友才剛碎唸「站太高」 年輕登山客下秒立刻墜崖
登山真的要步步為營!中國大陸福建省武夷山日前發生一宗恐怖的墜崖意外,1名年約30歲男子在步下石階過程中,疑似因腳滑從毫無防護的石階上摔落山崖,巧合的是,當男子出現在畫面時,就有另名女山友碎唸著「站太高」,未料竟一語成讖。所幸男子摔落山崖後保住一命,而女子「神預言」般的碎唸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綜合陸媒報導,該名女山友在引導年長者通過險峻的「天車架」走道時,不斷提醒大家要「蹲坐前進」,接著就看到身穿綠色衣服的男子從遠方出現並走下石階,女山友見狀立刻直說:「你那個站得太高了,後面那個年輕的站得太高了。」沒想到才說完男子就立刻滑倒,接著以倒栽蔥方式摔落山崖。眼見山難場景真實上演的女子,不斷大叫「完蛋、完蛋」,其他目睹經過的山友也發出驚呼和尖叫。幸運的是,經過搜救人員6小時的努力後,在當天晚間11點20分於距離山道約10公尺處的山林發現男子,雖然他雙腿受傷、無法自行脫困,但沒有生命危險。這段女山友的「預言」影片曝光後,引起大陸網友討論,網友除讚嘆女山友的神預測外,也批評男子輕視登山安全的行為,「居然敢在沒防護、滑溜的石階上快步下山」,另有網友建議應該要設置柵欄或防護索,避免類似意外再度發生。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的美譽,還有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是儒道佛三家的「三教名山」,加上武夷山盛產茶葉並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成為觀光客、歷史文化愛好者與茶友必訪的熱門景點。
【陳述情報】航海老兵的肺腑之言:提案方可以有不同主張,但不能用不實資訊誤導國人
最近三接遷離公投的問題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作為一個航海界老兵,看到最近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言論,我心理真的有幾句話,如鯁在喉,不得不言。我在台中港擔任22年的引水人,也就是俗稱的「領港」,由於每個港口特性不一,不是所有船長都能掌握,為了船隻安全,每一艘船進出港口,都需要該港口的領港來引領船,我們的工作有相當的危險性,像帶船進港時,船是停在港口外,我們要搭乘小船來到大船旁,攀爬該船的領港梯上船再引導它順利進港;在台灣,像我一樣的引水人不到100位,通常要擔任一定噸位以上的船長數年,經過國家考試、訓練取得執照後才能擔任。觀塘港比台中港的操縱船舶較單純這次中油在大潭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不論是先前的迴避替代修正方案,還是再外推方案,中油都曾經在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操船模擬,我有幸兩次皆有參與,所謂的操船模擬,是建置出未來港口的環境,輸入各種海象、漲退潮條件後進行模擬,為求得客觀的數據,每個參與者平均只給做5次,所以要有許多引水人及具有操船經驗者參與,累積出相當次數後才能找出適切的安全規範,中油之前在迴避替代修正方案時做了113次操船模擬,再外推方案又做了68次操船模擬,老實說,再外推方案僅多外推455公尺,幾乎不構成海象會產生差異的條件,港廓設計的差異也不大,但中油願意重新再做操船模擬,可說是相當謹慎。相比台中接收站位於台中港,經常於東北季風時會受側風影響,且進出港口需要經過二次大轉彎才能到達繫泊船位,三接的觀塘港,進出碼頭只有一個直線就能到達繫泊船位,觀塘港的操作著實單純多了!台中港港口條件比較複雜,民國96年開始有LNG船進出時,為安全著想,特別訂定「台中港液化天然氣船進出港口繫泊規定」,當初將風浪條件設定在風速每秒12公尺,遮蔽區內浪高1.5公尺以下,是比其他船舶更嚴格的標準,當時評估台中港可操作的天數約280天,經過這幾年,台中港的引水人累積了豐富的操作經驗,在經過嚴謹的進階操船模擬後,才逐步把風速放寬至每秒15公尺、浪高2.5公尺,台中港的天候是在上午9點以後,因太陽照射地表受熱後容易起風,一直會持續到下午4點,所以我們建議LNG船進出港口的時間,利用清晨太陽剛剛出來風速最小的時候進港,現在台中港現在每年可操作的天數高達360天上下。提案方不該用不實資訊來誤導航行於台灣海峽的航海人員都知道,台灣海峽因位於中央山脈與中國福建武夷山脈之間,受海峽兩側山脈狹道地形影響,有所謂的「狹管效應」。提案方一直宣稱,「三接位於台灣海峽最窄處,所以冬季海象不佳不適合建港」,這根本是胡說八道!事實上,台灣海峽風速最大的地方是海峽中段,於冬天季節風時,台中港的風速通常會比觀塘港大。至於所謂用浮動式接收站(FSRU)來取代有防波堤的港口,則是毫無操船經驗的書生之見,目前世界上能設浮動式接收站的地方,必定是河口內或封閉式的海灣,終年沒有湧、浪的水域,台灣夏季常有颱風,冬天有東北季風,當颱風來臨前,漁船可以進港避風浪,但像浮動式接收站這種大船只能到外海躲風浪,因為大船進港綁都綁不住,反而會造成港口設施的大災難,風明輪多年前在高雄港遊車河的事件,我們記憶猶新,因此,台灣的國際商港絕不允許大型船舶,在颱風來襲時仍讓它停留在港內,目前可迅速取的及成本較低的FSRU船,主要是著重於卸收的功能,其航行能力並不理想,要隨颱風動向隨時逃到外海躲颱風,有其困難性及難以預測的海上高風險。台中港與觀塘港都是台灣西岸的人工沙質港,起風條件相似,我們累積了台中多年的經驗,把它用在大潭的三接上,是來之不易的經驗傳承,提案方有不同主張本該尊重,但是不應該一再用錯誤的資訊來誤導國人,相信這絕非公投精神的本意。黃玉輝(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
測出黃金時辰 冷泡5大茶種
炎炎夏日免不了想來杯冰涼茶飲,而坊間茶飲多添加食用茶精與香料,相較之下,DIY的冷泡茶讓人喝得更安心。本刊特別選購「天仁茗茶」的日月潭紅玉紅茶、碧螺春、包種茶、台灣高山烏龍茶、高山鐵觀音共五大茶種, 透過冷泡實測,找出「最好喝」的時間點。其中,日月潭紅玉紅茶最適合冷泡。必須強調的是,本文絕非業配,選擇天仁茗茶,純粹是因為取得方便,且大品牌的品質有一定的保障。不管叫「冷泡茶」還是「冷萃茶」,概念就和冷萃咖啡一樣,即「用時間來換取美味」。關於冷泡茶的茶水比例與冷泡時間,行政院農委會、各地茶農產銷單位及茶商,雖有各自的黃金比例,卻都強調「健康的泡法」。消費層 年輕女性為主天仁茗茶經理沈明興指出,冷泡茶的原理是用低溫水加上時間,以達到熱沖茶的口感,使用的水溫愈低,冷泡的時間就愈長。「以室溫水冷泡茶葉到黃金時間後,若不立刻飲用,應濾出茶湯並放入冰箱冷藏,避免茶葉與水接觸過久而氧化。」天仁茗茶經理沈明興認為,冷泡茶雖然香氣釋放較慢,但也能減輕茶的澀味。(圖/黃耀徵攝)沈明興說,冷泡茶不僅能減輕茶的澀味,還能減緩咖啡因的釋放,更不會破壞茶葉裡的蛋白質與兒茶素等營養成分,對胃部的刺激也較小,同時降低「喝完茶睡不著」的後遺症發生,「冷泡的缺點是茶葉香氣釋放較慢,不像熱沖茶在幾分鐘內,就能完全展現茶香與口感。」「現在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在家裡泡『功夫茶』,想要喝茶,大多就在超商或手搖飲店購買,(天仁茗茶)推廣冷泡茶,的確有拓展茶葉業務的目的。」沈明興坦言。根據天仁茗茶的調查統計,目前年輕人是冷泡茶的主要消費族群,其中女性又多於男性。除了水之外,茶是消耗最多的飲品,光在台灣,每年就喝掉5.5萬噸茶葉。圖為新北坪林茶園。(圖/新北市觀光局提供)然而,冷泡茶也有爭議。許多茶葉專家認為,自古以來,喝茶是一種「品性」的過程,帶著耐心和細心去品嘗熱沖茶的香氣與口感,才叫品茶。這派專家通常認為,低溫會壓抑茶葉的香氣釋放,「如果茶葉適合冷泡,老祖先又何必費心燒水泡茶?」茶葉形狀是影響冷泡時間的最大關鍵,球形茶葉(左)比條索形(右)需要更長時間。(圖/馬景平攝)知名茶葉專家吳德亮就表示自己從不喝冷泡茶,寧可等到茶放涼了,再拿去冰。話雖如此,吳德亮也從科學角度客觀地建議,如果一定要喝冷泡茶,建議選用綠茶,「綠茶裡的兒茶素在低溫時的含量反而比高溫多。」日本農研機構也證實,冷泡綠茶較能保留兒茶素,兒茶素正是抗氧化的聖品。茶文化專家吳德亮建議,若要喝冷泡茶,綠茶是較好的選擇。(圖/王永泰攝)安心喝 切勿浸泡過久吳德亮說,不同的茶種,各自有適合冷泡的時長,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讓茶葉在水中浸泡太久,以免釋放出不好的物質;而且冷泡時間一到,最好立刻把茶湯過濾出來,再裝瓶冷藏。根據調查,冷泡茶的飲用者以年輕人居多,儼然成為一種時尚。(圖/報系資料庫)本刊選購天仁茗茶的日月潭紅玉紅茶、碧螺春、包種茶、台灣高山烏龍茶、高山鐵觀音共五大茶種,以一公克茶葉兌一百毫升冷水的比例,進行不同時長的冷泡實測,選出最好喝的時間點。日月潭紅玉紅茶 7至8小時 層次豐富紅茶是全球銷量最夯的茶種,例如大吉嶺、阿薩姆等都相當知名,台灣日月潭紅茶近年也以台茶18號(紅玉)躋身世界名茶之列。紅玉是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紅茶的選育品種,農委會茶葉改良場費時50多年才選育成功,是極為獨特的品種。紅玉的茶葉為條索形,因為是全發酵,冷泡時間要比綠茶久些。本刊記者冷泡6瓶紅玉,分別泡5到10小時,第二個小時茶湯就開始變紅,但不要被湯色所騙,茶葉要到第5個小時才能完全泡開。紅玉屬於中焙火茶葉,帶有淡淡的薄荷及蜜香。圖為日月潭紅茶廠以現代化設備製茶。(圖/報系資料庫)本刊建議,冷泡紅玉的最佳飲用時間為7至8小時,此時的茶湯清澈亮紅,煞是好看,「紅玉」之名即是因此而來。茶湯入口後,起初略感微澀,隨後慢慢回甘,層次甚為豐富,還散發著淡淡的薄荷與蜜香。沈明興表示,因低溫冷泡,茶葉香氣不易釋放,但紅茶是全發酵茶,香氣表現比其他茶種來得好。而日月潭紅玉紅茶擁有獨特的「台灣香」,香氣又遠勝其他紅茶,是冷泡茶很好的選擇。左起依序為紅玉冷泡7、8、9、10小時的茶色變化。(圖/馬景平攝)碧螺春 3至4小時 餘韻悠長碧螺春屬於不發酵的綠茶,原是大陸洞庭湖一帶的名茶,因茶葉卷曲如螺、採摘時間多在春分與穀雨之間而得名。台灣的碧螺春茶種與大陸不同,產地以新北市三峽區及南投縣最多,是茶葉達人吳德亮少數建議的冷泡茶種。碧螺春為不發酵的綠茶,新北市三峽區是台灣最主要的產區。(圖/報系資料庫)綠茶的最佳熱沖水溫約攝氏70度,遠低於其他茶種,因此用室溫水冷泡後的香氣和口感不會流失太多,加上碧螺春的茶葉是條索形又不經發酵,冷泡時間不需太長。本刊記者冷泡6瓶碧螺春,分別泡1至6小時,發現茶葉在1小時後就幾乎完全泡開,適飲範圍為3至6小時,其中又以3至4小時口感最佳,清黃偏綠的茶湯不澀且回甘,餘韻不絕。冷泡5至6小時的碧螺春,茶湯顏色變化不大,但茶味較澀,適合愛喝濃茶的飲者。 左起依序為碧螺春冷泡3、4、5、6小時的茶色變化。(圖/馬景平攝)包種茶 4至5小時 甘醇不澀包種茶的「包種」二字,指的並非茶葉的品種,而是茶的包裝方式。這種方式源自大陸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為了保存茶的香氣,將4兩茶葉(烏龍)放入兩層毛邊紙中,包裹成方形,並印上茶名及商號,取名為包種茶。台北市文山區是台灣包種茶的最大產區,每年會針對春、冬茶進行評鑑。(圖/新北市觀光局提供)雖然四季皆可採收製作包種茶,但以春、冬茶品質較好。包種茶屬於輕發酵茶,發酵程度約在5至12%,茶葉為條索形,色澤墨綠。台北市文山區是台灣包種茶的最大產區,每年會針對春、冬茶進行評鑑。(圖/翻攝畫面)有茶商在清朝光緒年間初期,將包種茶的作法引進台灣,從目前的台北市南港區擴大到文山區及新北的石碇、坪林、深坑與新店,後來通稱為「文山包種茶」。台灣適合製作包種茶的品種以青心烏龍為主,包括台茶12號(金萱)、台茶13號(翠玉)與台茶14號(白文)等。本刊記者冷泡6瓶包種茶分別1至6小時,茶葉在2小時左右可完全泡開,最佳飲用期為冷泡4至5小時,此時的茶湯金黃帶綠,口感甘醇不澀,還帶有淡淡的花香味。不過,冷泡超過6小時後,就變得苦澀不易入口,是一款特別需要注意時間的冷泡茶。左起依序為包種茶冷泡3、4、5、6小時的茶色變化。(圖/馬景平攝)台灣高山烏龍茶 7至8小時 清爽果香這裡「高山」的定義,是指海拔1千公尺以上,只要在這個高度以上山區種植的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或金萱、翠玉、四季春等品種,都可稱為高山烏龍。但若要冠上「台灣」二字,就要嚴格地限縮至最初從大陸福建安溪引進到南投鹿谷的青心烏龍、大冇烏龍、大葉烏龍等品種。至少要在海拔1千公尺以上產的茶葉,才能稱為高山茶。圖為南投鹿谷鄉茶園。(圖/報系資料庫)早期台灣外銷的烏龍茶多半是重發酵、中焙火製成,帶有濃濃果香,譬如東方美人茶;近百年來經逐步改良,現在的台灣高山烏龍茶,普遍為輕發酵、輕焙火,保留較多茶葉的原始香氣。高山烏龍茶最早引進台灣的產地為南投鹿谷鄉,其中麒麟潭(圖)一帶更是凍頂烏龍茶的故鄉。(圖/南投觀光局提供)本次實測的品種為青心烏龍,輕發酵程度僅15%;由於烏龍茶揉捻呈球狀,所以需冷泡較長的時間。本刊記者冷泡6瓶烏龍茶分別5至10小時,茶葉約在6小時完全泡開,在冷泡7至8小時達到最佳口感。此時茶湯為深琥珀色,略帶百香果香,茶色雖然濃,口感卻甘醇輕爽,適合夏天冷藏飲用。 左起依序為高山烏龍茶冷泡7、8、9、10小時的茶色變化。(圖/馬景平攝)高山鐵觀音 9至10小時 口感濃郁源自於大陸福建武夷山一帶的茶種「鐵觀音」,茶葉揉捻得很粗厚,握在手心「沉重似鐵」,而且「茶色烏潤」,因此得名。鐵觀音近代都採取中度發酵、重度焙火的製程。鐵觀音茶源自福建武夷山一帶,製程重度焙火,茶葉揉捻成厚實的條索形。(圖/新華社)這次遴選各種茶葉製作冷泡茶時,本刊記者只考量到品種與發酵度的不同,忽略了茶狀,所以在採訪茶商或專家時,大家都對「冷泡鐵觀音」略覺詫異,沈明興指出:「鐵觀音既發酵又經焙火,加上茶葉的緊實,冷泡需要很長的時間。拿鐵觀音來冷泡,太浪費了。」本刊記者果然在冷泡實測6瓶鐵觀音時吃盡苦頭,花了近10個小時,冷水才將揉捻得緊實又粗厚的茶葉完全沖開。冷泡7到8小時時,茶葉未開,茶味略淡;9到10小時之間,口感濃醇甘厚,還帶些花香,茶湯則呈漂亮的琥珀紅色;超過10小時的茶葉樣本,只能用「濃郁的苦澀」形容,完全喝不到茶香。左起依序為高山鐵觀音冷泡9、10、11、12小時的茶色變化。(圖/馬景平攝)(圖/馬景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