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
」碳費拍板每公噸300元 經濟部:短期難達標衝擊企業競爭力
歷經半年討論後,環境部7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拍板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企業可進行自主減量、就會有優惠費率50元與100元,預計10月底預告碳費費率,2025年1月1日生效,2026年開始收費,這次針對碳費建議值,訂出一般費率為每公噸300元,技術標竿指定目標的優惠費率B為100元,若是國際減碳最高標準的行業別指定目標,適用費率A方案50元。經濟部表示,現場經濟部代表已明確表達不同意見,高度希望費率能考量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特別是應對標日、韓等主要出口競爭國的費率標準,除SBTi標準對一般產業而言是短期難以達標的標準外,優惠費率B訂定100元,明顯較日韓更高,對部分企業會造成財務衝擊。經濟部表示遺憾,這次產業意見未能被委員會採納,未來會持續爭取。工總也表示,各產業對碳費的負擔能力差異頗大,且景氣循環及產業執行減量措施需成本投入,應讓企業將資金留作低碳轉型投資,碳費費率不應過高。這次建議費率偏高,不利產業低碳轉型。工總表示,碳費制度設計應通盤考量對經濟、社會的衝擊,碳費費率偏高,加上基本工資、電費等成本同步調升,對產業形成沉重負擔。且目前碳費規劃沒有與台版CBAM同步,沒辦法對國外進口高碳排的產品課稅,無異於鼓勵進口國外高碳排產品,傷害台灣相關產業,更無助國內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呼籲政府應儘早實施台版CBAM。環境部長彭啓明7日表示,台版CBAM正在跨部會協商,預計明年要求進口的鋼筋、水泥等試行申報碳排放係數及碳足跡,來保護國內產業,同時也會觀察明年歐盟CBAM公布細節,會盡快進行。依2022年的碳盤查結果,初步碳費收費對象約500家工廠,共計281家公司,其中141家是上市櫃公司,收費對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約是1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總排放量54%。
臺灣碳定價新制銜接國際 環境部將引領產業因應CBAM
我國已於8月底公布碳費3項子法,將試行今年度碳費申報,明(2025)年正式開徵碳費,也規劃於4年內啟動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向國際展現我國落實減碳的具體作法。歐洲時間9月16日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在我國駐歐盟及比利時代表處李淳大使陪同下,率氣候署同仁前往歐盟相關機構就氣候變遷、碳交易、空氣品質管理、化學物質管理、塑膠公約及循環經濟等環境議題進行交流,並說明我國已於8月底公布碳費3項子法,將試行今年度碳費申報,明年正式開徵碳費,也規劃於4年內啟動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向國際展現我國落實減碳的具體作法,獲得高度肯定。歐盟於2005 年所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是國際上運作最成熟,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具有相當豐富執行經驗,可作為我國參考借鏡。本次出訪與高階官員交流發現,歐盟排放交易制度相關作法包括排放監測計畫、排放量盤查、查驗、總量設定、排放配額分配與拍賣、交易市場建構與排放配額繳交等,配套作法涉及多項專業且利害關係者眾多,已有『碳定價外交戰略』趨勢,值得我國重視。環境部預計於明年組團,邀請產業、環保團體與專家學者共同前往歐洲交流研習,以建立各界對於碳定價之正確認知與專業基礎,促進未來研訂排放交易配套時之充分討論,以順利完成相關法令並執行。另一方面,隨著歐盟逐期設定更嚴格的總量上限並降低免費配額比率,歐盟也對進口產品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我國受影響的主要對象為金屬扣件業(如螺絲、螺釘等)、鋼鐵及鋁等相關產業。目前歐盟CBAM還在過渡期間,國內業者在政府充分輔導下都能順利完成相關申報作業。關於產業擔心歐盟CBAM正式實施後,國內的碳定價如何與歐盟接軌?環境部表示,除了從CBAM法規內容外,本次拜訪歐盟也經面對面交流中確定我國碳費可扣抵應繳交的歐盟CBAM憑證數量,但扣抵的詳細規定需待明年中「第三國支付的碳定價如何扣減」及「EU ETS之下免費核配與CBAM制度調和」等細則公布才能獲知。考量其內容複雜且具高度專業性,環境部將於明年初指派專業專職人員常駐歐盟,即時掌握CBAM最新發展並參與協商,協助國內產業因應。彭啓明部長表示,這次出訪與各領域高階專家交流,讓我們對臺灣碳定價-碳費先行制度的未來發展更加有信心,談話過程中對於國內企業相當關注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也更了解其細節,環境部會持續追蹤掌握趨勢。本次拜訪已經建立起完整的溝通平台與互信,更讓歐盟更能掌握台灣身為全球重要科技供應鏈,在氣候變遷努力的企圖心,未來會定期舉辦雙邊交流會,持續對話。歐盟許多政界領袖、產業、智庫、媒體及環保團體等,在氣候變遷與碳定價議題的深化程度,近幾年有顯著躍進,也發展出不同風貌的淨零生態系,相關輔導培育做法,很值得我國參考。環境部表示,將繼續加強與歐洲的合作,確保台灣企業能夠順利轉型過渡,並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環境部準備好了,會持續當各界的堅強後盾!
歐盟CBAM台廠申報數全球第5 蔡英文:政府當淨零後盾
總統蔡英文18日出席「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開幕典禮,她表示,臺灣光電和風電的裝置容量,和8年前相比增加13.2GW,其中離岸風機累積裝置容量達到2.3GW,是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GW的國家;在淨零的路上,政府會當大家的後盾,提供各項協助。蔡英文表示,全球面臨極端氣候挑戰,發展再生能源、推動能源轉型,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臺灣現在的再生能源發電,從2016年的127億度,到去年已有267億度,成長將近110%;截至今年1月,臺灣光電和風電的裝置容量,和8年前相比,也增加13.2GW;其中,離岸風機更已安裝完成288座風機,累積裝置容量達到2.3GW。我國不僅在亞太地區位居領先地位,更是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GW的國家。蔡英文表示,歐盟已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英國也規劃在2027年跟進,再加上全球RE100的企業承諾,臺灣身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更需要提早做好準備;政府除了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及「12項關鍵戰略」,也在去年「疫後特別條例」中編列3年預算,協助企業更新設備、培育人才,帶領產業升級轉型,強化國際競爭力。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演講時表示,對台灣產業來說,最具國際化的考試就是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鋼鐵、扣件及鋁製品產業將受影響。目前出口至歐盟的企業有2015家,其中製造業有808家、占4成,非製造業有1207家、占6成。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碳密集產品來自台灣的數量名列前五,前四名依序為2.5萬筆的中國、1萬筆的美國、接下來是英國、土耳其、台灣及印度,韓國和日本的申報量則遠低於5000筆。曾文生表示,台灣CBAM申報家數在全球名列前5名,與中國、美國及英國相比,台灣產業規模和出口至歐盟的家數和品項並不多,顯示國內企業對碳定價非常敏感。經濟部推動紡織、石化和電子產業「以大帶小」,將中心廠的減碳經驗擴散至供應鏈,包含製程能源使用優化、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他指出,台灣全年碳排約2.7億噸,其中將近一半的碳排來自電力;若企業能少用1度電,平均碳排就會下降,提高能源效率非常重要,包含廠商設備能效提升、產業與民生使用行為的調整與改變。
碳費徵收2024上路!環保署明年決定費率:先大後小、分階段為原則
今年2月公告施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授予環保署可徵收碳費,依環保署規畫,首波擬針對年排放量2.5萬噸以上的電力及製造業排碳大戶徵收,相關法制擬今年出爐,至於費用等則待明年碳費審議會決定,至於住商大戶則非首波徵收對象,擬用獎勵方式促其減碳。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昨天參與「淨零轉型 攜手前行」氣候論壇簡報時表示,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在今年3月提出的AR6評估報告時指出,2020年較工業革命前已增溫1.1度C,未來極端天氣事件將更頻繁和強烈,205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為全球共識。蔡玲儀指出,今年2月15日公告施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中,大家最關注莫過於碳定價,規畫碳費徵收先大後小、分階段進行,初期會針對年排放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及製造業徵收,並會設計差別費率及免徵條件,預計在今年8月會有草案,同時將有「自主減量優惠費率」、「繳費方式」,但會先召開研商會後再行預告,至於費率則待碳費審議會決定。外界也關心我國碳費是否能夠符合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已支付碳價,蔡玲儀說,CBAM受影響最大產業為鋼鐵及扣件等產業,並從今年10月1日起啟動,首先會要求進口商申報碳排,規畫從2026年起收取,而原產國支付的碳價可減免。她舉例,如果有鏍帽工廠向上游鋼鐵廠購買已繳交碳費的「盤元」製成的產品,取得相關憑證可做為碳費抵免之用。
立法院新會期開始 民眾黨5大面向監督新內閣
立法院第十屆第七會期今(1)日展開,台灣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賴香伶、張其祿、吳欣盈與陳琬惠一早開記者會,宣誓本會期將針對社會安全、經濟繁榮、環境永續、居住正義、財政紀律等五大面向監督民進黨政府,並提出優先法案,促進朝野積極審查。邱臣遠向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喊話,新內閣沒有蜜月期,一交接就必須無縫接軌,處理超徵稅收、勞保年金改革、落實居住正義等工作。邱臣遠表示,上會期因藍綠政治算計,導致《全民共享條例》草案延宕,目前朝野沒有共識,但為了回應民意,應加快嚴審並衡量財政紀律、反對空白授權條款,以照顧弱勢、有效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為考量,幫助度過今年可能的通膨和不景氣。民眾黨團將持續監督《平均地權條例》相關子法及內部規定、《氣候變遷因應法》後續的碳費規定、「兵役改革」的後續法規政策配套及執行、《礦業法》也要把握第七和第八會期的時間修法。賴香伶表示,陳建仁2016年擔任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集人,2017年曾提出「年改會勞保年金改革建議方案」,但最後僅推出「政府每年撥補200億元挹注勞工保險基金」方案,最重要的《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拖延6年動也不動,當時陳建仁說,將在2023年檢討是否整併勞工退休金,當年的副總統陳建仁如今變成行政院長陳建仁,應該盡快提出勞保改革方案。張其祿指出,2016年總統立委大選電視辯論,時任副總統候選人的陳建仁,宣示未來將聚焦年輕人居住正義對症下藥,然而2016年到2022年全國房地產可能成交價指數上漲1.85倍、租金上漲7.5%,高房價等住居問題每況愈下。《平均地權條例》三讀後,時任代理部長花敬群馬上背棄對國會的承諾,宣布預售屋禁換約不溯及既往,內閣改組後花敬群仍回任次長,民眾黨立法委員們將一同強力監督,要求政府確實解決過高房價與租屋黑市問題。吳欣盈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確立台灣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環保署預計半年內優先提出包含碳盤查、碳費徵收、溫管基金收支辦法等12項子法,面對氣候變遷下的全球變局,需要產業綠色升級的重要誘因,才能協助台灣產業接軌歐盟CBAM等國際規範,提升國際競爭力,未來將持續監督氣候政策的進度與成效。陳琬惠指出,新會期將持續關注復育國土傷痕,停止礦產資源受掠奪式開發,《礦業法》修法只剩第七與第八會期,第八會期又面臨年度預算及2024大選,《礦業法》修法迫在眉睫,希望盡快召開黨團協商,請經濟部提出民眾信服的解方,為台灣立下國土永續發展的典範。
歐盟2023年起課碳關稅 212項管制項目受衝擊⋯金額高達245億元
因應歐盟今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經濟部指出,管制項目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以鋼鐵製品為主,估計受衝擊金額約新台幣245億元,因應CBAM,經濟部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將納碳費機制,對外界提出每公噸至少徵收300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坦言,對產業壓力會很大。氣候法 10月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擬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對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提升氣候治理、推動碳定價、強化氣候變遷調適等,都將納入修正,環保署表示,預計10月會預告及意見徵詢。經濟部昨在立法院報告指出,目前國際海關六碼貨品共有1萬2287項,歐盟CBAM初期適用水泥、鋼鐵、鋁業、肥料及發電業等5大行業別部分產品,管制項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預期受波及金額高達245億,占出口歐盟比率3.6%,其中以鋼鐵製品受衝擊最大。先前傳出環保署徵收每噸碳費100元,遭環團痛批不痛不癢,認為至少要300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問到,環團主張每公噸碳費至少徵收300元、700元甚至1000元碳費是否過高?曾文生坦言,300元對現階段產業會造成不小的負擔,衝擊產業競爭力,但碳費徵收標準會參考相近的競爭國家,如韓國。碳費徵收 參考競爭國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資料,以2005年為基期,近14年來我國碳排年平均成長率約為0.1%,優於中國大陸的4.4%、韓國及新加坡的1.8%等鄰近亞洲國家。經濟部表示,台灣會與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等WTO會員合作,持續關切與發聲,在WTO關切歐盟CBAM內容是否符合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基本規範,及可能衍生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並籲請歐盟制定政策應衡量貿易衝擊效果、諮商與決策程序透明化,以符合WTO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