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會
」 歐洲商會台北萬豪端好蛋2/堅持用成本高3成動福蛋 劉恒昌自曝因「諧音」鬧笑話
台北萬豪酒店去年8月啟動「換蛋計畫」,儘管進貨成本高出3成,仍堅持改採「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雞蛋,於今年4月成為首家「全面」使用非籠飼養雞蛋的國際五星級飯店。台北萬豪酒店少主、常務董事劉恒昌接受CTWANT獨家專訪指出,跑在最前頭迎接「廢籠」趨勢相當不易,沒有前例可循,市場又缺乏相關經驗可參考,光在台灣尋找供應商,就是一大挑戰。去年5月,歐洲商會在台北萬豪舉辦年度大會,劉恒昌也是座上嘉賓之一,會中幾位商會朋友向他介紹非籠飼養的議題,盼台灣有五星飯店能領頭跟進。在劉恒昌的腦中,這是一個全新名詞,酒酣耳熱之際也沒聽明白,他笑說,「我還以為『飛龍寺(非籠飼)』」是一個宗教團體」,直到8月歐洲商會帶著動物社會研究會與家樂福基金會等持續關注廢籠與低碳行動的團體前往拜訪,才知道「非籠飼」雞蛋是重要的動物友善議題。去年5月歐洲商會在台北萬豪舉行,8月便帶著動物社會研究會拜訪劉恒昌,向他介紹非籠飼養雞蛋的概念,沒想到劉恒昌當天就拍板下令執行換蛋計畫。(圖/報系資料庫)劉恒昌回憶起拜訪當日,當大家以為可能需要經過內部開會討論,或是過2個月才會回覆,「但我們決策過程很短,在聽完簡報後就立馬拍板決定更換,甚至當天就召集相關主管討論執行辦法,速度快到他們也嚇到!」經過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媒合,雖然隔天就進行「殼蛋」供貨牧場的確認,但現實的問題接踵迎面而來,攤開內部數據發現,要從一般雞蛋更換成非籠飼蛋,每顆蛋價提高約5元,雞蛋採購成本將升高約3成,這讓劉恒昌遲疑了一下,因為才剛經歷疫情連年虧損,又馬上要做這件提高成本又可能無法反映在實質業績成長的事,各單位主管恐都有壓力和質疑。劉恒昌告訴CTWANT記者,不管蛋價高低,如果能對雞的飼養環境有改善,是有必要性的,提高的成本飯店自行吸收沒關係,覺得想做的事、好的事,就把它做下去,沒什麼好拖延的,只是廚房需盤點用量,採購也需估算成本,還要讓員工能理解,這件事的意義何在,而且既然要做就不要做樣子、做半套。由於台灣沒有大型餐飲業者大量使用非籠飼養雞蛋的前例,台北萬豪每年需進貨雞蛋量近60萬顆,在尋找供應商時,面臨重重關卡,也所幸有動物社會研究會從旁協助媒合。(圖/劉耿豪攝)另外他也提到,雖然疫情期間飯店業遭受了重大損失,但這是一個推動畜牧產業改變的契機,只要市場需求逐漸提升,相信價格將會趨於合理,最終能夠達成成本與收益的平衡。於是就在洽談後的第一個星期,台北萬豪就完成了「殼蛋」全面更換為非籠飼養雞蛋。除了殼蛋,雞蛋的使用種類還包含了全殺菌全蛋液、液蛋黃、液蛋白,然而在這部分的來源,卻遇上了困難,「因為過去市場沒有需求,也沒有現有的廠商生產,需特別委託生產製作。」劉恒昌說,就連他們希望跟進使用「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鮮奶,也遇到一樣的難題,尋找不到能提供穩定又適量的廠商。2024年4月,台北萬豪宣布成為全台第一間使用榮獲動物福利標章非籠飼雞蛋及動福鮮奶的國際五星飯店。(圖/台北萬豪酒店提供)況且飯店的採購及下單需求量也會因住宿率和訂席率,每天有所變動,劉恒昌說,過去的合作廠商通常能在前一天或當天進行下單;然而,由於非籠飼雞蛋的產量有限,要求需提前7天下單,這對需求調整的彈性有所限制。經過與牧場的溝通協調,特別安排了可於1~2天前進行追加訂單的彈性方案,以更好地配合飯店的需求。台北萬豪每年需進貨雞蛋量近60萬顆,相當於每日使用超過1,600顆雞蛋,於今年4月全面更換使用非籠飼養雞蛋,現階段分別與2間大型全場平飼畜牧場合作,以達到穩定供貨,不僅為台灣餐飲業開闢出使用非籠飼養雞蛋的一條全新道路,也為改善台灣畜牧環境帶來契機。
台北萬豪端好蛋1/「4隻雞擠1籠」太殘忍!少主領頭完成「換蛋計畫」
全球掀起「廢雞籠」浪潮,今年4月起,台北萬豪酒店成了全台首家「換蛋」的國際五星級飯店,每年60萬顆雞蛋用量全改用非籠飼雞蛋,又稱動物福利蛋(動福蛋)。為何換蛋?只因少主劉恒昌看到一張籠子塞滿蛋雞的殘忍照片。日前,CTWANT記者與劉恒昌一同前往嘉義非籠飼牧場,直擊占地4,867坪的平飼室內牧場,上萬隻蛋雞飛上跳下,「有健康的雞,生健康的蛋,大家也吃得更健康,何樂而不為!」歐盟早在2012年已全面禁止使用籠飼養雞生產雞蛋,萬豪國際集團目標2025年底前,全球旗下飯店將100%使用非籠飼養來源的雞蛋,而台北萬豪酒店則在今年4月提前達標,每年進貨雞蛋量近60萬顆,相當於每日使用超過1,600顆的雞蛋,皆全面採用經「動物福利標章」驗證的非籠飼養雞蛋。 10月中的下午,CTWANT團隊與台北萬豪酒店常務董事劉恒昌及採購主管等一行人,前往非籠飼雞蛋供貨商之一、位於嘉義的綠璽牧場考察。走進純白建築廠區,從大門一路進到會議室,完成一道又一道的消毒關卡,與傳統雞舍異味飄散的印象截然不同,就連劉恒昌也驚嘆,「這根本就是高科技廠房!」綠璽牧場品牌經理王怡玫介紹,該牧場採室內平飼,也就是母雞可在開闊無籠的雞舍中自由活動,偌大的雞舍中有下蛋的巢箱、睡覺的棲架,以及洗澡和如廁的沙地。王怡玫解釋,因為電腦控制場內的濕度、溫度,讓雞糞能就地乾燥,因此沒有異味;母雞可在廣大沙地快樂洗沙浴,清理羽毛並洗去寄生蟲卵,讓羽毛蓬鬆又亮麗。劉恒昌在了解非籠飼養議題後,便著手啟動將台北萬豪酒店所使用的雞蛋,全面採用非籠飼養雞蛋。(圖/劉耿豪攝)綠璽牧場2023年完工,共5棟每棟2層樓建築,每層可養13,500隻,飼養方式遵循歐盟動物福利標準,每平方公尺飼養9隻雞,並將企業永續發展精神融入經營理念,像是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汙水、廢棄物也能循環再利用,設有空氣處理系統,可減少臭味逸散,讓養雞場不再是鄰避設施;雞舍內有120座變頻風扇,可將雞糞在場內直接乾燥成有機肥料,廢棄物則由化製機製成有機肥,可減少運輸碳排。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禽流感H5亞型病毒陽性率監測數據,自2013年後,幾乎每年都有超過4成蛋雞場驗出陽性。去年蛋價高漲,就是因為禽流感疫情大爆發,傳統格子籠蛋雞場衛生環境不佳,往往一家染病全區擴散、全面撲殺,造成供需失衡。因此,綠璽牧場的飼養員在進入雞舍前也都會先消毒沐浴和更衣,將細菌隔絕在外,且盡可能透過科技管理減少人員進出,例如剛產出的雞蛋會直接落入集蛋設備,經由輸送帶至洗選區,以避免人員帶入病原影響母雞健康。劉恒昌一行人隔著視窗玻璃了解母雞的生活環境。初見一群陌生人,一隻隻雞先是站在遠處靜止不動,過了10分鐘適應了,便開始慢慢往玻璃前聚集玩耍。原以為補光燈會讓雞害怕,沒想到燈一亮,聚集的速度更快,不到一會兒,玻璃前就站得滿滿滿,甚至用雞喙敲打玻璃探索互動,讓在場人都驚呼「第一次覺得雞也能這麼親人、可愛。」「雞和其他動物一樣,有情緒、會思考、會有好奇心,也可以透過訓練,讓牠們在固定的地方吃飯、睡覺和產蛋。」王怡玫透露,早上工作人員在擦玻璃,牠們就知道今天有客人,早早就在玻璃前聚集等待。台灣目前約9成的蛋雞皆為「格子籠」飼養,母雞長期被囚禁在惡劣的環境中動彈不得,甚至互相踩踏無法好好站立。(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劉恒昌回想使用非籠飼雞蛋的起心動念,來自歐洲商會去年帶著動保團體來簡報介紹籠飼雞跟非籠飼雞的差異,一張張血淋淋的照片讓過去不曾留意這項議題的劉恒昌相當震驚,「你能想像嗎?一張A4紙大小的籠子中,擠滿了4隻雞,互相堆疊在對方身上,長期囚禁動彈不得,身上沾滿了雞糞。」他眉頭深鎖的說。「去年蛋價之所以飆高,就是因為禽流感,再加上民眾恐慌搶蛋,傳統雞舍環境惡劣、細菌孳生,雞農只能一再噴藥消毒避免全面撲殺的經濟損失。」而劉恒昌擔憂這一舉動,反而讓大家吃下含藥物殘留的雞蛋,他說,這不只是經濟動物福利的問題,也攸關著吃蛋人的健康。劉恒昌表示,台北萬豪接待國際旅客為主,餐飲品質也代表台灣飯店接待國外客人的品質水準,提供好食材給房客當作一天活力的來源是好事。(圖/劉耿豪攝)目前台北萬豪包含旗下自營6間餐廳、宴會場域與員工餐廳及烘培坊,皆100%使用非籠飼雞蛋,不僅如此,劉恒昌也一併將每年用量超過5萬公升的鮮乳全面改用「動物福利標章」認證的產品。除了從自身做起,劉恒昌還號召台北萬豪1樓中城廣場連續3年榮獲米其林一星的《欣葉‧鐘菜》一同響應,而欣葉執行董事李鴻鈞也二話不說立刻允諾共襄盛舉。目前,台北晶華酒店也於今年5月宣告將在2026年以前,於全館各餐廳全面採用非籠飼雞蛋,全集團旗下各酒店餐廳陸續跟進;家樂福旗下所有量販通路、超市,也將於2025年起只販售「非籠飼雞蛋」。劉恒昌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同非籠飼養的議題,「不僅讓蛋雞生長環境更好,自己也吃得健康,何樂而不為!」
直言憲法法庭上半場藍白敗象已現 律師:只剩黃國昌扯政治口水
憲法法庭6日就國會改革法案進行言詞辯論,上半場已結束。對此,律師黃帝穎表示,憲法法庭上半場藍白敗象已現,對擴權法案毫無憲法招架能力。他指出,憲法法庭今天辯論,上午場藍白已慘不忍睹,只剩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扯「綠能你不能」等政治口水,完全擋不住「擴權違憲」的普世價值方向,藍白敗象已明,他也點出三大重點。第一,黃帝穎指出,「法律專家意見及法庭之友意見書一面倒認定擴權違憲」,上午開庭,憲法法庭專家意見由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及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出具意見書,對「擴權法案」的立法程序及實體內容均指出違憲,法庭之友意見書,也絕大部分指出擴權違憲。第二,黃帝穎續指,「藍白擋不住法界通說認定擴權違憲」,全國各大學法律系教授等123位法律學者連署聲明,針對擴權法案「程序瑕疵與內容違憲」。全國律師聯合會聲明「未經實質審查,更未有實質審議,即強行進入院會表決,這不僅傷害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亦違背民主憲政及民意政治基本原則。」此外,黃帝穎說,台北律師公會聲明「立法程序斲傷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根本。」超過400位律師連署直指「除了是否符合憲法有諸多疑義,亦有不少自我矛盾之處,未來在適用上勢必發生許多爭議與問題,更引發侵害人民基本權利之重大疑慮。」 法界通說擴權違憲。最後,黃帝穎指出,「藍白擋不住美國歐洲對國會擴權的強烈質疑」,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楊甦棣等30位國際學者聯合聲明,直指藍白擴權法案「超越國際各憲政民主國家的規範,顛覆法治理念、違反程序正義。」黃帝穎表示,在台投資超過700億美元的「歐洲商會」對藍白「藐視國會罪」提出警示。國際媒體英國「經濟學人」智庫重批「國會擴權及破壞權力分立,將重新評估台灣民主指數。」;「金融時報」更指出擴權法案「為中國滲透台灣創造可乘之機」。他認為,憲法法庭上藍白阻擋違憲判定已如螳臂當車。
郭智輝稱電價便宜易浪費 許宇甄批: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在電視新聞專訪中提到,「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太便宜反而容易會浪費電」,引起熱議。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16日批,部長郭智輝換了位置換了腦袋,為了幫政府擦錯誤能源政策擦屁股,「現在連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都說得出來,難道電價要愈貴才愈好嗎?」郭智輝來自產業界,原對核能持開放態度,甚至在上任後一度鬆口可以考慮核電,但不久又改口不考慮核電,而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提到電價,他認為,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電價若太便宜,反而容易造成浪費電,並表示30坪的空間裝兩台冷氣就夠了,但通常大家會因為有三個房間、一個廚房,最後裝了四台冷氣,並不必要,一連串的言論引起爭議。對此,立委許宇甄指出,根據能源署資料,我國111年電力消費概況,總量為2,795億度,工業部門消費1,569億度(56.1%),住宅部門消費510億度(18.2%),服務業部門消費477億度(17.1%),運輸部門消費17億度(0.6%)。依照郭智輝的邏輯,用電愈高的應該花愈多錢購電,郭智輝應該問問工業部門願不願意再多花錢買電,因為台灣消費電力最多的是工業部門,不是他所認知的一般消費大眾。許宇甄續指,郭智輝擔任部長後可能忘了,美國商會、歐洲商會,均曾對我國提出示警,建議政府應該確保可長久,且價格具有競爭力的能源,並強調這對台灣的經濟成長至關重要。工總也曾提出建言,期盼賴清德政府採取務實而開放的態度,不應將核能摒除在國家電力配比之外。「不先檢討錯誤的能源政策,卻講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是為10月再漲電價打預防針嗎?」許宇甄質疑,郭智輝為了幫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工業、民生用電不穩,還讓台電負債將近4000億,人民必須承擔更高的用電價格,試圖擦脂抹粉,難道是想藉由「以價制量」方式,讓人民不敢用電,以彌補核三廠停機後的電力缺口?許宇甄強調,日前CNBC報導指出「台灣過去7年內、發生3次大規模停電,如果台灣缺電,會衝擊全球產業。」全世界都在搶半導體產業、AI產業投資設廠,台灣已有良好的供應鏈,因而佔據先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自己正在台灣積極尋找合適的建廠地點,對於AI超級電腦這樣的高耗能設備,「電力限度」會是一個挑戰。「部長不要被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神主牌壓到喘不過氣。」許宇甄說,錯誤的能源政策不改,台灣電力穩定度就會備受質疑,而且無法提供具競爭力的能源,恐怕無法吸引外商來台設廠投資,郭智輝的挑戰很大。
侯友宜批民進黨拼經濟一籌莫展 宣示任內完成CPTPP啟動RCEP談判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天在電視政見會中,全力抨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強調的「從政政績」,並強打國民黨最擅長的「拼經濟牌」。他先是以「替柯文哲提詞」為由,指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台南市民因為登革熱走掉的112人,接著又質疑賴任內台南市社會住宅間數是「零」,也沒有公托。侯友宜強調自己是警察出身,只知道「對好人好,對壞人壞」「對事不對人」,沒有藍綠白之別,警察就是行政中立,他也最希望團結台灣。侯友宜說,台灣絕對不能只用抹黑、抹紅、惡意栽贓,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事。如果是侯友宜做的,就請針對侯友宜批評,不要對無辜者及家屬,三位候選人彼此可以競爭,但是請記得對事別對人。侯友宜說,賴清德與柯文哲都是醫生,他哥哥也是醫生,他很尊重醫生,但每個人工作都不同,醫生救人是本份,侯友宜做警察,每天在槍林彈雨中,沒穿防彈衣,眼睜睜的看同仁死在他面前,隔天送行的時候,見到往生同事的寡母太太小孩在靈前哭,只有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蓋在靈柩上,他都不禁想,會不會哪天走的是他,在那裡哭是太太與女兒,但也都勇敢向前走,他辦那麼多案,也從不寄望別人給他說一聲謝謝,因為這就是他的本份。侯友宜接著以感性語調說明他的經濟政策主張。他說,這些年來,看到台灣經濟變化,70與80年代國民黨執政時,台灣錢淹腳目,也是高科技之島,得力於李國鼎、孫運璿、張忠謀等人拼經濟拼科技,把經濟做好原本就是領導人該做的事。但如今,台灣經濟成長率到了14年來新低1.42%,過幾天要發年終獎金,人力銀行調查,各行各業平均1.08個月,是10年新低紀錄,國發會景氣燈號,今年10個月中有9個月是藍燈,GDP就算數字再好,低薪高通膨,人民也享受不到經濟成長果實,貧富差距屢創新高,當民調問民眾對民進黨經濟施政滿意度高不高?一半以上都不滿意,不滿意高過滿意度,人民對民進黨拼經濟成績打不及格,而民進黨有這些缺點,國民黨就要有接受挑戰的心理準備。侯友宜表示,台灣是一個出口貿易導向依賴度很高的國家,佔GDP大概有六成,但對外的雙邊和多邊的貿易協定停滯不前、走不下去,國民黨政府起碼在兩岸還有簽ECFA,與新加坡紐西蘭簽FTA。兩岸關係如果不好,一定會影響到國際經貿組織,因此民進黨這幾年也無能為力,別說CPTPP無法加入,連兩岸ECFA都岌岌可危,民進黨就是沒有辦法。侯友宜接著提國內問題,現在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缺土地,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連他去美國商會跟歐洲商會演講的時候,他們都斷言台灣一定缺電,能源政策一定有問題,如果能源政策有問題,他們不投資了,而且又面對碳關稅勢在必行,尤其臺灣在轉型的過程當中,數位轉型跟低碳經濟,是現在所有最重要的議題,因為地球暖化速度必須緩和下來。侯友宜因提出改變臺灣經濟的三大關鍵「三箭」,第一個,區域的經濟要趕快融入;第2改善投資環境;第3企業要創新轉型。侯友宜說,他任內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的整合,而且會跟美國跟兩岸穩定地協商溝通,在他任內完成CPTPP;同時要啟動RCEP,然後在主要貿易國的FTA覆蓋率要提升,也要推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全部公開透明並與企業界好好溝通,如果兩岸要談,也會以中華民國主權為先,呼應產業需求,兩岸更要有貿易協商機制,確保台商在大陸投資權益。他強調,自己沒在大陸做生意,也沒貪污,請別又抹紅他「要與中國大陸統一」。侯友宜並重申能源政策,以綠永續、以核減煤、節能優先、有序轉型。再生水能夠多提供回來,多提供,然後獎勵他們、補助他們,水資源的調度做好。企業的創新,最重要產業研發、智慧製造、節能減碳做好。侯友宜也舉商業周刊有一個針對515間的企業家,市值7兆的產業作的問卷調查,在處理產業跟經濟項目,侯康配做得最好、最被看好。所以他未來一定做總統後,一定會創造兩岸和平,創造一個經濟內閣,讓臺灣的護國神山遍及全球,臺灣經濟再起飛。
與國際接軌!台電、歐洲商會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
台電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5日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Paving the Way to Net Zero Power Report)」,內容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發展與混燒技術,以及電動車等綠能議題,透過台電與歐洲商會部分成員如駐台辦事處及其企業會員共20個機構集思廣益,彙整取材自法、德、荷、日、美等超過10國的經驗,並依政策脈絡、供給面、電網面與需求面提出能源發展政策觀點與因應解方,是業界最佳淨零實務指引。「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發布會5日於台北君悅酒店舉行,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及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共同呈遞給經濟部代表次長曾文生,歐洲商會執行長何飛逸、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法國在台協會、芬蘭辦事處代表與約50位歐洲企業代表等各界貴賓也出席見證。經濟部次長曾文生5日受邀出席「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發布會,見證台電與歐洲商會共同探討淨零轉型方向與邁向電力淨零路徑的努力成果(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隨著各部門電氣化需求陸續成長,電業成為國家達成淨零的關鍵角色,為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電專屬研發單位「綜合研究所」與歐洲商會轄下組織「低碳倡議行動(Low Carbon Initiative, LCI)」於2021至2022年間共同舉辦10場交流研討會,主題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電動車、太陽能板及風機葉片回收、儲能等全球淨零趨勢及技術應用議題,累積逾1300人次交流討論,如今將研討會精華內容集結成冊,展示雙方探討淨零轉型方向與邁向電力淨零路徑的努力成果。台電也說明,報告書除了包含台電與歐商會員在各項領域的初步研討成果,也透過工作坊的形式,邀集如台灣德國萊因、施耐德電機、沃旭能源等眾多業界代表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碳中和策略方向及路徑規劃」主題,談到歐洲各國與日本在減碳技術、再生能源、氫、氨能、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發展策略,並討論擴大國際合作交流以加速達成減碳目標;報告書也針對氫能發展多有討論,包括探討氫能於國際上的實務應用,以及氫氨混燒的實例與技術可行性。台電指出,透過了解國際最新發展動態和產業現況,台電致力將各國經驗轉化為業務推動能量,並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應用,如今年2月選定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並於11月與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央研究院共同發布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研究成果,由總統蔡英文親自出席予以肯定。面對淨零轉型挑戰,台電依據經濟部「先低碳,後零碳」的策略架構,以「風、光、熱、海、氫、儲、匯」作為淨零轉型關鍵技術,並從供給面、電網面與需求面,分階段規劃推動電力淨零排放。台電表示,後續將規劃致贈報告書給國內外產官學研界各機構,及歐盟各會員國,未來也將透過綜研所與歐洲商會低碳倡議行動的各國會員展開進一步合作,針對電網安全、輸配電技術、智慧化資產管理等議題進行交流,除了電力淨零,亦發展最佳減碳途徑,落實2050淨零排放能源轉型目標。台電廣告
出國購物入境免稅額擬提高至4萬 財政部:最快2024年實施
出國旅遊血拼,財政部祭好康!財政部關務署正在研議修正旅客入境免稅額,從現行的2萬元提高至3到4萬元,預計明年初完成修法程序、實施,估計最快清明假期出國旅遊可望受惠。依據《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民眾攜帶自用及家用行李,總價值在完稅價格2萬元以下予以免稅,也就是說民眾出國旅遊血拚,攜帶回國價值2萬以下不課稅。不過2萬元限額是1989年時訂立,至今已經長達34年未修正,隨著物價上漲,近年不斷有免稅額過低討論,因此關務署也正在研議調整額度。據財政部調查,亞洲國家中,台灣現行免稅額度較日本、韓國低。日本的免稅額為20萬日圓(約台幣4.3萬元)、韓國則是800美元(約台幣2.5萬元)、新加坡則是出境48小時以上,星幣500元(約台幣1.2萬元)。據知,民眾國外買精品與國內產生太大價差,恐怕不利國內精品業者銷售,免稅額若訂太高,歐洲商會有意見,目前財政部研擬方向在3到4萬元間,實際數據財政部內部還要定奪。時程上預計明年初進行修法,因為該法規修正有60天的預告期,恐趕不上農曆年前實施,最快清明假期出國旅遊可受惠。亞洲國家正在搶觀光財,韓國日前宣布外籍旅客退稅額度將從現有的單次50萬韓元提高到100萬韓元(約台幣2.4萬元),總額從250萬韓元提升至500萬韓元(約台幣12.1萬),等於是倍增。財政部官員表示,外籍旅客在台灣購物2000元以上就可退稅,沒有限額規定,且消費4.8萬元以下,店家就可以直接退稅不用跑機場,不論法規、退稅流程、風險控管都是世界先進,許多國家都曾想向台灣學習。據財政部統計,2014年到2019年間,陸客來台絡繹不絕,每年退稅件數約在120萬到186萬之間,退稅金額14億至21億元。惟2021、2022年因為防疫封控,退稅件數、金額瞬間縮水,一年只有5000到5萬件,退稅額2000萬到1億多元。預估今年陸客尚未回籠、疫情也剛結束,退稅件數與額度僅會比前2年稍好,卻難回到2019年前的高峰。
逐綠電而居1/「房東有綠建築認證、有減碳、有綠電嗎?」 台灣商辦市場掀起外商房客遷徙潮
「只有台灣綠建築標章嗎?有美國LEED或國際WELL認證的嗎?有綠電嗎?」國際級不動產管理公司仲量聯行副總經理游淑芬告訴CTWANT記者,最近有越來越多外商租賃商辦時,明確提出「減碳」和「綠電」等「綠色需求」。如同牧羊人要逐水草而居,一場「逐綠電而居」的大遷徙,悄然在台灣商辦市場進行中。CTWANT記者調查,這一波外商「逐綠電而居」,要從去年5月滙豐(台灣)銀行總部風光喬遷,搬出世貿中心國貿大樓、進駐台北101大樓開始說起。對外商企業而言,辦公室租約五年續約一次簡單好談,滙豐銀行何必要花一大筆錢搬家,從國貿大樓搬到過個馬路就到的台北101?況且舊家平均每坪租金約3600元,新家台北101要4500元左右,貴了25%。 「因為原本的辦公室沒有綠電。」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了外界鮮為人知的秘密。位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樓高34層,與國際會議中心、世貿展覽館為鄰,是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總部,包括歐洲最大的銀行集團滙豐銀行、全球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PwC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包括波蘭、盧森堡、阿根廷、秘魯等多國駐台機構在此辦公,甚至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私人辦公室也設在這裡,算是老牌的頂級商業辦公大樓。然而滙豐銀行收到英國總部指令,全球的分行都必須要在低碳、使用綠色能源的地方辦公,「滙豐的出走打擊到他們,促使他們加速參與綠電採購。」業內人士說,儘管身為房東的外貿協會有意識到全球減碳風潮、排上計劃,但直到去年10月才搭上第一波綠電購買,這才讓其他外商房客安心。傳統的火力發電排碳量極高,儘管綠電價格高昂,卻是未來產業必需品。(圖/報系資料照)游淑芬告訴CTWANT記者,近來的確有越來越多外商提到辦公室有「綠色需求」,過去綠色建築是附加價值,現在則是標準配備。最近有間歐洲金融公司要搬家,原打算在台北市的B級辦公室選新址,後來想到總部在2030年有淨零目標,決定一口氣花兩倍價錢去租符合綠建築等級的A級辦公大樓;一家總部在美國矽谷的高科技廠商,原有的小小代表處要擴編,開出的需求是綠建築大樓400坪辦公室,且一定要使用綠電,不然就從候選名單上直接刪掉。另外一家從事醫藥的外商要搬家,除了大樓是綠建築外,租戶辦公室內的裝潢也自行申請LEED認證。「其實不難,就是貴!」一家德國科技公司員工告訴CTWANT記者,總部要求全球的辦公室都要做,環保材質的裝潢比起一般建材貴50%,但這筆錢該花就要花。這場外商「逐綠而居」的新趨勢,全台灣就屬外商密集的台北市信義區最清楚。仲量聯行調查發現,以台北市綠建築認證密度最高的信義區來看,65%的A辦樓地板面積有綠建築認證,有做到LEED國際認證的包括南山廣場、國泰金融中心、華南總部、遠雄信義金融總部、國泰置地廣場和富邦A25,同時擁有LEED和WELL認證的只有台北101和國貿大樓這兩棟,「如果有綠色概念,議價時可再增加10%到15%。」至於最早提供綠電的商辦大樓,則是台北101。由於七成租客是外商,台北101早在2009年就開始做碳盤查,2020年時,總部在法國的房客萊雅公司提出綠電需求,身為房東的台北101跟政府商量,試點成為台灣商辦大樓的「單一電號多用戶1.0版」首例,建立「商辦綠電」模式,也就是房東採購綠電分給房客使用,讓無獨立電表的企業也能購買綠電。去年,台北101的模式更催生政府推出台灣團購綠電2.0版本,讓其他的商辦大樓都能以「團購綠電」方式,統一向售電業者採購綠電,再轉供給租戶,包括台灣萊雅、KPMG和證交所等101大樓內租戶都有使用,預計今年綠電總使用量將達570萬度,相當於整體用電的8%,預計2035年再生能源使用達40%。目前在信義區有超過55%的A辦樓地板面積提供綠電,除了第一波在去年10月啟動的國貿大樓和101,國泰金融中心、國泰信義經貿大樓、國泰置地廣場、南山金融中心和南山廣場都參與了綠電2.0。歐洲商會和RE100去年底發表《台灣綠電市場報告書》,建議採用「綠電團購協議」解決中小企業購買綠電問題。(圖/報系資料照)信義區供給已近飽和,新一波蓋起辦公大樓與廠房的南港高鐵與捷運站周圍,業者設計時多已結合綠能設施,像是太陽能板、節能照明、雨水回收等降低能源消耗,預計2027年提供約十萬坪綠建築租賃面積,屆時租金行情可望平易近人。歐美各國在節能減碳上已風風火火做了十幾年,台灣近三年才意識到大事不妙。大客戶要減碳,沒作好的廠商就會被踢出供應鏈。「除了生產機台,就連影印紙、員工喝水、上廁所沖馬桶、出行差旅等都要算碳足跡。」一位電子供應商說。「你再怎麼不認同,規矩就擺在那裡,要做他的生意,就要照他的方式做。」一位企業ESG顧問告訴CTWANT記者,像台積電等蓋新廠房時,就選低碳建材從頭做起,金融、服務業則從租賃辦公室下手。許多商辦租戶有國際減碳目標,像是RE100和ESG,包括科技、醫藥產業近來都有增租與搬遷升級需求,選擇新家時,就會提出綠色租賃需求,「第一波有需求的是外商,接著是台灣各大上市公司。現在綠色租賃供不應求,等到新的綠建築蓋好,預計出現一波搬家潮。」游淑芬說。
3位對手最不喜歡誰? 柯文哲愣了一下:每個人都有優缺點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於8月28日宣布「決定以總統參選人的身分,投入2024總統大選」,使2024的總統大選正式陷入四腳督局面。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4日出席活動時,被問及3位對手中,最不喜歡哪一位?只見他愣了一下,接著回答「我喜歡不喜歡沒有用,台灣人民喜不喜歡才重要,每個人都有優點跟缺點。」柯文哲4日出席歐洲商會總統候選人午餐暨演講會時,先與商會進行午餐會,接著再進行公開演講,並和商會成員問答、互相交流。有台下商會成員提問,3位對手中,最喜歡哪一人、最不喜歡哪一人?柯文哲聽到問題後,先是愣了一下,讓台下笑成一片,他接著笑說,我喜歡不喜歡沒有用,台灣人民喜不喜歡才重要,每個人都有優點跟缺點,不管是誰當選,台灣都必須在這世界存活,且不管選前怎麼競爭,他在選舉後都會想辦法讓台灣更團結。在會中,柯文哲也表示,自己相信市場規則,對於台灣缺工的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開放移工市場,但是要課人頭稅,只要調整每年的徵稅,自然就可控制每個產業的移工人數。
出席歐商餐會 柯文哲:核能及再生能源共組「乾淨能源」
總統參選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於今(4)日在競選總幹事黃珊珊及民眾黨秘書長周台竹陪同下,出席歐洲在台商務協會舉辦的「總統候選人午餐分享會」,並對現場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Giuseppe Izzo)、副理事長張瀚書及歐洲商會主席何飛逸(Freddie Höglund)及逾50位商會成員以「永續,是我們共同的語言」為題進行演說,發表對能源議題的看法。柯文哲在演說中宣示對核能的態度表示,經過車諾比、福島事件後,他認為核能的安全應已有提升,但「仍有一定的風險」;但他也認為,不需要為了廢掉核能,把再生能源的計畫做得太倉促,目前政府為達到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要求再生能源加快進度,但在加速進度的過程中出了很多的問題。柯文哲認為,應藉由核能及再生能源共組的「乾淨能源」為目標,隨著再生能源慢慢增加才能把使用核能的比例降低,但此轉換不可一蹴可幾,2050淨零碳排放還是台灣的目標,但如何以「務實的方式」達到此目標是政府需要思考的。針對核能政策,柯文哲也重申其主張,「核二廠和核三廠應繼續使用,核四廠須盡快進行總體檢後再議」。柯文哲談及兩岸政策,主張用「5個互相」降低惡意、減少戰爭風險,他以「互相諒解」舉例,表示該詞難以用「英文單字」來解釋,某程度反映中西文化的差異。他相信「台灣比世界了解中國,也比中國更了解世界」,所以台灣應作世界與中國溝通的橋樑。柯文哲強調「嚇阻」及「溝通」併行的原則說,台灣不能把前途寄託在別人身上,故增加國防預算、延長役期及強化全民國防的觀念還是有其必要性。除了嚇阻戰略,柯文哲也強調「溝通」的重要性,更表示,就是因為雙方關係不好才更應該要對話,台灣跟中國的交流還是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文化及運動競技先、而後經濟,最後才會是政治上的討論。柯文哲表示,歐盟是台灣可靠的夥伴,台灣也願意遵守國際規則成為國際的一份子,盼大家能一同努力。現場商會成員問及「如何吸引外國人才至台灣」時,柯文哲認為,台灣目前對於外籍移工的引進的法令,限制繁多,移工來台後,要自由轉換職業別也有困難,社會上也有想申請卻又申請不到的問題,所以必須從法令上鬆綁調整,以符合社會整體需求,他舉例,「新加坡按照不同職業別課徵人頭稅」可借鏡參考,因為外籍移工的開放除了「量能」之外,也必須有效控管每個產業別的外籍勞動力聘用數。
受中國「清零」影響 歐企遷往越南Q4暴增41%
據《南華早報》昨(14日)報導,越南歐洲商會12日公佈該會針對200多家歐洲企業的調查,指出2022年第4季期間,已將中國部份業務遷到越南的歐洲企業比率,從前1季的13%,大增到41%;尚未將中國業務轉到越南的比率,則從76%大減到31%。越南歐洲商會會長Alain Cany說,在中國的歐洲投資者顯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尋求更穩定的商業和投資條件。根據兩項調查,越來越多在中國的外國企業,為了更穩定的商業和投資環境,已經開始將業務轉移到越南、印度等鄰國。越南歐盟商會(EuroCham Vietnam)的最新調查,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比去年第三季度的13%有所上升。這表明了中國嚴苛的清零政策,已影響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另一份由德國貨櫃物流平台Container xChange 10日公佈調查中顯示,受訪的20多國2600家企業中,67%的人表示,在中國實施清零後,大多開始考慮調整供應鏈布局,他們擔憂COVID對中國的影響,認為這可能在2023年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越南、印度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地點。這份報告指出,中國依然具有重要性,但是製造生產公司將日漸把業務從中國往外分散、多元化。歐盟商會表示,在最新的商業環境指數(BCI)調查中,商會邀請了1300名會員提供有關越南商業環境的季度反饋,以及他們對該國業務的預測。商會補充說,這些會員幾乎代表了越南經濟的所有部門。根據調查,有69.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封鎖」是影響公司經營的全球性事件,其比例超過了全球通脹(53.8%)、俄烏戰爭(53.8%)、COVID-19的後續影響(50%)。報告指出,儘管中國仍有其重要性,但製造業將實現業務多元化、分散化。這家物流公司提到,我們將見證一個漸進的轉變,即產業不再完全依賴中國的生產能力和熟練的人力。此前,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提及,如果衛生政策是突然的或不可預測的,儘管在正常情況下,中國是最好的供應選擇,但中國的合作夥伴仍可能認為它是不可靠的。去年,上海長達兩個月的艱困封鎖,動搖了外國公司的信心,特別是在全球航運和汽車製造領域。上海是世界第二大港口,也是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的中國合作夥伴,以及特斯拉的超級工廠的所在地。
台北醫療聯盟協會特邀衛福部政要參加年度盛會
台北醫療聯盟協會(以下稱北醫盟) 於本年度10月28日齊聚台灣醫界重要人士與友人,並在理事長趙忠傑博士邀約下,與立法委員林奕華、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林三齊蒞臨指導本會,分享交流近年醫療新知與趨勢。此外臺灣各界重要人士,如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李遠強醫師、波蘭首席代表吾志遠LUKASZ 、國防醫學院吳家兆教育長、三軍總醫院民診處主任張芳維醫師、國家文官學院副研究員黃靖麟副教授、趨勢民調吳世昌榮譽董事長、中心綜合診所副院長葛光中醫師、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高鴻文醫師、三總胸腔內科科主任彭忠衎醫師、三總松山分院外科部主任李俊德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中華人間醫療協會理事長王明醫師、歐洲商會政府李世偉代表、華人健康網黃曼瑩總編輯、美德耐集團賴調元董事長、陳梅玲副總經理等人齊聚現場,讓活動交流熱烈、並增設不少愉悅氣氛。活動於尾聲時,北醫盟理事長趙忠傑博士為花蓮慈濟吳彬安副院長頒贈榮譽常務理事(花蓮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高鴻文代領) ,並由在場醫界好友們共同見證。理事長趙忠傑博士表示:醫界重要人士、政府官員、政界候選人能親臨造訪北醫盟年度盛會,為此深感榮幸。期許未來北醫盟持續廣納醫療各界人士,持續成長茁壯,為醫療界同仁們提供更優質的平台交流與服務同時,擴大台灣醫療資源分佈,使民眾易取得醫療照護服務,廣惠社會大眾。
歐洲商會與台灣中油公司共同發表「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
台灣中油公司為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Taiwan, ECCT)今(12)日於台北君悅酒店共同發表「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Net Zero by 2050: Best Practices Report)」,內容涵蓋台灣中油的淨零轉型推動策略、國際因應淨零排放政策及企業因應作法,同時提供歐洲能源政策措施及淨零轉型的最佳解決方案等,並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進行報告書摘要報告。 發表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台灣2050淨零路徑:經濟部政策及作為」,並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呈遞給王美花部長。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在致詞時指出,台灣中油目前減碳成效已逾30%,同時已設定2030年排碳量較2005年減量49.5%的中期目標,並以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願景。歐洲國家對淨零發展具有先驅及領導角色,歐洲企業於低碳能源解決方案與技術之研發亦領先全球,因此台灣中油再次與歐洲商會合作,在淨零轉型的相關政策法規及產業解決方案,包含氫能、儲能、電動車、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等主題提供最新的發展資訊及產業因應現況。 李順欽表示,台灣中油身為國營企業,除了努力達成穩定供應國內所需能源的任務,迎向淨零時代更須積極規劃轉型策略,未來期待能藉由更密切的互動,促使台灣中油實踐「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迎向淨零轉型。此次發表會除了能讓我國政府及產業吸取淨零轉型的關鍵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外,更有助於後續更多國際合作案的推展,共同採取最佳解決方案,讓台灣更順利、更快速地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
離岸風電本土化原地打轉 業者與政府拉距影響第三階段開發
我國喊出2025年離岸風電產值1.2兆元,5年來相關建置已逐步開花結果,已進入第三階段開發,本土化的問題浮上檯面,成為業者與政府迫切必需解決的問題。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歐洲商會)與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表示,台灣的離岸風電已經在亞太區位居領導地位,將帶動區域龐大商機,進一步發展風電產生氫能。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在2021全球離岸風電高峰會中表示,台灣風電第三階段的開發過程需克服疫情的挑戰,並提升港口基礎建設規模;相對在疫情下,台灣更需要發展再生能源降低對石化燃料的進口依存,促進能源安全。台灣的風電發展也帶動區域的龐大商機及新領域,例如運用風電產生氫能。對於台灣風電發展未來的障礙與機會,維斯特離岸風電公司亞太區總經理Alex Robertson表示,台中港目前需要加強投資以協助台灣生產下一代離岸風機,交通部對此回應將興建5座碼頭,專責風電製造基地所需。達德能源、哥本哈根風能開發、沃旭能源、西門子歌美颯等業者,提出第二階段所要求的本土化解決方案尚未成熟,亦未完成,目前推進至第三階段,此階段對本土化要求大幅提高,將成為極需商討解決的部分。此外,業者認為台灣許可證申請流程冗長、文件遞送及審查流程模糊不清、各機關規定重疊、船泊工作證限制嚴格等。全球風能理事會表示,風電的本土化與電價無法同時達成,風電風場需要再擴大才能促成產業鏈形成。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致辭表示,台灣至今已完成2座風場,2019年先有128MW正式商轉,明年台電的102.9MW示範風場也將上線,全力推動2025年5.6GW的風電再生能源目標。因應疫情,提出風場施工人員來台的防疫計畫,讓風場的施工可以順利進行。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配合防疫提出風場施工人員來台的防疫計畫,共引進約1,000名作業人員及20多位主管,盡可能減少疫情對推動電場建置的影響。
歐洲高會力促 離岸風電法令鬆綁
歐洲商會11日發表2021年建議書指出,歐洲商會支持台灣成區域性風能中心,建議明年底前舉行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輪競標招商,且商會認為台灣自製率規定和法規架構太缺乏彈性,希望政府引進一套具有彈性的自製率法規,例如鼓勵裝設更大型風機或浮動式地基等。歐洲商會建議書主題為「行銷台灣:逆境中推動創新」,呼籲政府抓住台灣受新冠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機會,利用並厚植台灣力量,以提昇「台灣品牌(Brand Taiwan)」形象,及對國際投資者與人才的吸引力。建議書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代表接受。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指出,商會25個委員會分別提出建議,共提出170項議題,104項是往年已經提出者,另66項為新議題,例如外商銀行要做本國業務、外國人在台應享受同等待遇、離岸風電法規鬆綁等。建議書指出,台灣政府超前部署,且有效處理新冠疫情衝擊,使台灣經濟受疫情影響程度,比全世界許多國家輕微。但台灣面臨高齡化、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緊張、零工經濟興起等挑戰。歐洲商會風能委員會聯合主席林致真則呼籲總統蔡英文,盡早舉行下階段離岸風電招商,強烈建議政府盡早宣布區塊開發招商時程,並於明年底前舉行區塊開發第一輪競標。同時,建議台灣以英國在地化政策模式為架構,以在地化比例為基礎,制定靈活且合理相關規定,將有助於協助在地供應商提升競爭力,也有益於壓低供應鏈及再生能源價格,進而支撐台灣關鍵出口產業全球競爭力,並確保在地供應鏈更適應離岸風電產業科技的進展。針對歐洲商會建議,龔明鑫表示,外國人在台灣努力和貢獻是一樣,但有些待遇沒有和台灣人一樣,例如無法領到三倍券或敬老優惠,日前在行政院會他就提出相關建議,獲得蘇揆認可。對此,為衝刺年底買氣,行政院會12日將拍板三倍券新增發放對象擁有永久居留權的外籍人士、約萬餘人受惠,發揮振興政策最大效果,也是正面回應歐商訴求。
歐洲商會提170項議題建議書 暢議行銷台灣推動創新
歐洲在台商會(ECCT)發表2021建議書,呼籲政府在新冠肺炎影響較小的機會,厚植台灣的力量提升台灣品牌形象,以增加國際的投資與吸引人才。今(11)日在ECCT舉辦的菁英午餐會中,發布2021建議書,ECCT理事長尹容透過國家發展委員會(NDS)主委龔明鑫,正式將這份建議書遞交給台灣政府。這份建議書是由ECCT的25個委員會分別提出,共計有170項議題,其中有66項是新議題,104項則是往年已經提出。尹容表示,去年的擬議案中已有28項獲得進展。今年的建議書中,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特別指出,台灣因超前布署,且有效處理新冠肺炎對醫療及經濟的衝擊,台灣經濟受創的影響相較世界許多國家來得輕微。台灣應審慎面對因應高齡化社會、美陸貿易及其他地緣政治緊張、產業發展走向數位化發自動化以及零工經濟帶來的挑戰,這些現象都將干擾傳統的勞雇關係。ECCT分析認為,台灣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礎建設、開放的社會及可靠的法規法治體系,成為台灣在國際上良好優勢。面對未來的挑戰,台灣藉此優勢匯入國際潮流以強化創新,並促進台灣成為高科技與服務業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台灣在推動綠能產業同時,對於推動發展過程中的管理規範,認為台灣的自製率規定與法規架構太缺乏彈性,因此也要求政府引進具彈性、自製率規範,以引導台灣本地的離岸風電設備商加入全球離岸風電產業鏈。
ECCT與北市簽署備忘錄 促歐盟、臺灣雙邊投資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今日與臺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簽署瞭解備忘錄,致力於降低在臺北市投資的門檻,簽署儀式在歐洲商會與臺北市政府的年度午餐會上舉行,由歐洲商會執行長何飛逸與北市府投資服務辦公室執行長林崇傑博士共同簽署,並由臺北市長柯文哲與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見證。本次備忘錄主要用意為促進歐盟與臺灣雙邊投資,並簡化雙方企業流程,未來歐盟企業若有意投資臺北市,歐洲商會將引薦至臺北市投資服務辦公室,由投資服務辦公室提供一站式服務,亦為已投資臺北市的歐洲企業提供投資後續服務。臺北市的企業若對歐盟市場感興趣,亦將由投資服務辦公室轉介至歐洲商會。 歐洲商會與北市府的年度午餐會自1998年起固定舉行,以促進歐洲商會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臺北市長柯文哲發表演說後,亦在歐洲商會生活品質委員會聯合主席白健文(Tim Berge)主持下,答覆商會成員提出的問題。歐洲商會會員提問,大巨蛋何時可啟用,進一步連結東區與信義商圈,振興臺北經濟;柯市長首次表態,大巨蛋建照已於今日批准,接下來就可以復工,至於何時可啟用,就好比參加考試,首先學生要來考,考前要用心準備,考試時認真作答,最後才能過關。同樣地,大巨蛋復工也要經過各項考驗,因此無法確定何時可啟用。此外,有會員反映,擁有臺灣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士,長期在臺灣繳稅,卻無法比照國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享有敬老票;使用公共設施時,也無法比照當地居民享受相關優惠,嚴重影響優秀人才來臺工作意願。柯市長回覆,臺北市準備推出可結合手機的電子版臺北市民證(TaipeiPass),這是他參訪愛沙尼亞後獲得的啟發,未來推出後,可依此系統規劃外籍人士的市民優惠方案,不用等到中央修改政策,這番發言,獲得在場會員的熱烈掌聲。臺北市政府多位資深官員亦出席午餐會,並安排於各桌,以便商會成員與市府官員直接溝通,討論如何增進歐洲商會與北市府間的合作,午餐後由北市府官員統整討論內容,並列舉未來可能合作事項。
內閣總辭 陳美伶:被告知不再續任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4)日在行政院會率內閣總辭,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將不再續任,隨後她也發表公開信感謝國發會。陳美伶證實今天正式被蘇貞昌告知520後不再續任國發會主委,她表示能夠卸下重擔,要向國發團隊每一位夥伴致謝,近一千個日子夙夜匪懈的共同打拼與努力。她也特別提及包括美國商會、歐洲商會及日本工商會所有朋友的支持,讓白皮書的每項建議可以獲得解決及進展,兩年來共同完成許多過去許久未能處理的難題。陳美伶感性地說「未來,我們只是在不同的時空見面,我們的心還是在一起的!美伶姐永遠在這裡。」
武漢肺炎/歐洲在臺商會發聲 表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今天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的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並要求歐洲與全球各國當局透過表決,賦予台灣在這兩個機構的觀察員地位,刻不容拖。 歐洲商會一向呼籲應允許台灣有意義的加入國際性組織,而最近由於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通稱武漢肺炎) 已從中國大陸向外擴散,包括台灣在內,使這項呼籲益發急迫。基於疾病乃無孔不入,毫無國界可言,極易向世界各地蔓延,而且台灣在進一步保障全球民眾健康方面能夠做出諸多貢獻,惟台灣迄今仍不得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衛生會議(WHA)的運作,已使全球致力於解決衛生問題上的努力出現重大漏洞。台灣必須參與WHO與WHA會議,才能讓台灣當局接受及提供與全球衛生事務有關的經常性與全面性報告;同時台灣也須參與ICAO,才能隨時了解國際民航界有關飛安及安全的最新動向。 在全球衛生面臨危機,例如新型冠狀病毒正以「人傳人」的形態,並透過全球空運管道益發擴散之際,台灣能參與這兩項組織尤其重要。為表達該會支持此事的立場,該會理事長尹容表示:「把台灣排除在WHO與WHA之外,無異於剝奪台灣民眾取得全球重要衛生資訊與資源的權利,而且由於台灣擁有優異的健保制度與醫療專業,這種作法根本是忽視台灣能夠對WHO做出貢獻的強大潛力。在當前武漢肺炎爆發,且已被WHO宣告為『國際重視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之際,把台灣排除在外,使台灣與全世界民眾陷於高風險之中,無論基於任合理由都說不過去。允許台灣參與WHO、WHA與ICAO,將確保台灣在對抗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以及未來的全球性衛生危機時,不至再身陷盲區」。
歐洲商會改選 尹容續任2020年理事長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 (ECCT)於12月5日舉行年度會員大會,選出2020年15名理事及5名監事,並推舉意法半導體台灣分公司總經理暨副總裁尹容(Giuseppe Izzo) 續任理事長。歐洲企業一直是台灣最主要的外商投資來源,直接投資規模超過550億美元。歐洲商會的會員超過900位,分別來400家公司與機構。透過30個產業與支持委員會形成的網路,每年均提出建議書,為各級政府提供改善台灣經商環境的具體建言。就議題倡導而言,2019年建議書提出的議題約有23%獲得解決或有所進展,是過往 5 年來進展最大的一年。在會員大會發表的年度報告,理事長尹容盛讚2019年該會成績斐然,全年度與政府各部會和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協助進一步提升會員的商業利益。尹容表示,今年是歐洲商會極為活躍的一年,舉辦多場活動,吸引許多台灣及亞歐地區的知名人士共襄盛舉。今年度的三大亮點為:年度歐洲日晚宴、全球離岸風電產業高峰會以及 2019 年新能源車國際研討會。此外,商會會員與祕書處以及來自台歐雙邊的政府單位,也共同籌劃參與許多會議、研討會與論壇。2020年歐洲商會理事會名單理事長尹容,香港商意法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暨副總裁其他理事:歐柏叡,亞東工業氣體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潘奇湧,家福股份有限公司 財務長張瀚書,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 執行長陳素慧,新加坡商克蘭詩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陳美伶,香港商歷峰亞太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營運長艾偉,台灣西門子 總裁暨執行長馮冬萍,台灣費森尤斯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顏恆文,台灣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黎森,台灣艾納康有限公司 總經理邊士杰,瑞士商格蘭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總經理Matthias Schepers,奧迪福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韋名凱,安能亞太有限公司 總經理John Winter,華德士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總經理巫慧燕,施羅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總裁備選理事:余泳濤,台灣飛利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暨副總裁Antoine Bouin,香港商信可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總裁徐谷昀,香港商國泰航空有限公司 總經理許恒豪,雷格斯集團 總經理2020年歐洲商會監事會名單執行監事:鄒文邁,市調顧問監事:董紹和,台灣達利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唐古柏,管地有限公司 總經理凌思卓,宜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集團董事史嘉希,瑞士商斯沃琪瑞表遠東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財務長備選監事:Johnson Wan,荷蘭皇家航空、法國航空 台灣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