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狗
」產官合作首款車用AI固態光達亮相 來達總經理:光達零組件成本可降到十幾美元
國內第一顆自主研發的車用AI固態光達系統(17)日發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張能凱說明,「首款AI固態光達系統,路況偵測準確度超越國際知名演算法,針對台灣道路特有機車類型優化,提升台灣與亞洲複雜道路環境自駕安全性,並已與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導入驗證,建立我國自主研發自駕車的關鍵實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解密科技寶藏」專區17日於臺北世貿一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開展。專區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10個研發法人成果,精選64項突破性技術。光達是自駕車重要感測元件,傳統光達採用機械式旋轉結構,有體積大、耐用度低、成本高等缺點,不利車廠導入;固態光達成本低、體積小、解析度高,國際知名車廠已逐步導入自駕測試。張能凱坦言,「過去固態光達技術掌握在國際大廠,國內需仰賴外購。在產業技術司的推動下,攜手連接器股王嘉澤(3533)轉投資的微機電廠商來達科技,及工研院研發的AI技術,開發了國內首款AI固態光達系統。」到底降了多少成本?來達科技總經理劉建昌受訪稱,「以前光達零組件成本可能是幾百美金,現在可以降到幾十美金,這也是光達普及率不高的原因。」對於目前市場的需求如何,他回應,「光達在車用的市場比較大,但現在其他產業也開始有零零星星的應用,比如無人機、機械狗等,只是現在剛開始整體的用量跟車廠還是有距離,所以我們目標也是先放在車廠上。」但他強調,「其他應用也會持續推進,一旦成本下降,應用普及率會高。」「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展示的64項技術,涵蓋AI、半導體、智慧製造、永續發展及生醫與紡織等各大領域。有近六成技術已與超過80家企業展開合作,成功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還有23項技術榮獲如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愛迪生獎、車界奧斯卡獎等研發指標大獎,技術能量獲國際肯定。
抄底撿四寶3/台灣石化績優生長春走斜槓路線 擁抱AI開發LLM還研究機器人
整個亞洲石化業面臨中國大陸的天量傾銷,已造成結構性改變,無一家逃得過這場風暴,連台灣石化業老二、長年的績優生長春集團也不例外,不過這家老字號今年大力轉身擁抱AI,身為傳統到不行的基礎原物料產業,不但參與自建台灣繁體中文的大語言模型,還想跨界做機器人,就是由最愛親自巡工廠的96歲老董、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的帶頭猛進。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石化與塑化產品消費國,是亞洲各國進軍的目標市場,但中國在2016年將過去只有國營企業才能經營的石化產業釋放給民間,導致投資一股腦湧出,北從大連長興島、南到福建漳州古雷,一路上就有七大石化園區推動煉化一體,石化產能從2015年占全球12%,去年已翻倍增長至25%。產能開出的時間剛好遇到疫情後全球去庫存的景氣低迷時刻,大陸本身經濟也未恢復,導致這些新增產能無處可去,傾銷造成整個亞洲市場價格崩壞,「現在東北亞的國家,很多公司都在討論要怎麼把生產線直接結束掉。」產業人士跟CTWANT記者說,而台化董事長洪福源在6月股東會時感嘆「中國產能太荒唐,都是天文數字」的供給過剩,恐怕到明年都難以解決。中國大陸正在興建的煉油化工廠產量驚人。(圖/新華社)「中國石化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台灣花30年才能推進100萬噸的產能,中國大陸在2、3年間就直接超車達到200 萬噸。」長期低調的長春集團之大連化工董事長林顯東也看到了石化業的隱憂;身為林書鴻的長子,且做為長春集團常務董事、長捷士科技公司董事長,同時擁有石化與電子兩種領域之管理經驗,他在這場中國低價傾銷風暴中,選擇的應對作法,就是善用AI預測與「斜槓」。長春集團與台大資工系、資管系,以及和碩、長庚醫院、欣興電子等業者,剛在7月共同宣布要開發臺灣繁中大型語言模型(LLM)計畫Project TAME,以70億參數的開源模型Llama-3 70B為基礎,使用5000億個Token和NVIDIA開發者計畫技術訓練而成,希望未來可用於原物料價格預測、企業戰情中心資訊分析和機器人大腦等3大領域。台大團隊與長春、和碩、長庚醫院、欣興電子等業者共同推出Project TAME。(圖/業者提供)就戰情中心來說,長春集團資訊中心將過去2年的內部銷售與財務資料,加上外部的關鍵經濟指標,發現LLM真的可給出人類分析師沒注意到的意見。而高齡96歲的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也力挺集團數位轉型,直接買下一台輝達DGX H100放在集團運算中心進行AI訓練,更在2023年10月投入機器人研發,與台大團隊合作,計畫在一年內開發出通用型機器人,結合AI大語言模型,可以聽指令做家事、陪伴老人,更能進入危險的石化工廠出任務。像是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郭重顯的研究團隊,最近推出台灣首創且自主研發的AI機器狗NTU DogBot,93公分長、40公斤重的工作型機器狗Dustin,就可應用於工業巡檢與物品遞送,搭載各式工業用途的感測器,包括音噪、視覺、溫度、氣體等,並結合Line Bot即時訊息回報,今年底希望能學會爬樓梯,2025年至2027年加上防水、防塵的戶外場域應用,可用於長春集團提出的化工廠智慧巡檢需求。左為寵物型機械狗Oliver、右為工作型機械狗Dustin。(圖/記者劉耿豪攝)長春石化資訊中心IDX協理黃至善表示,現在切入機器人產業時機點正好,因為全世界起跑點一樣,石化產業競爭激烈,機器人會是集團數位轉型的好方向,計畫明年6月前打造出機器人原型,聽懂主人指令跟操控手指等細部動作,接下來希望能順應不同地形、在虛擬環境做自主訓練,然後在集團工廠服役。「未來石化業若有危險場域都可以由機器人執行任務,即使機器人爆炸了,由於知識儲存在雲端,可以馬上複製。」黃至善得意地說。
紐約市立體停車場驚傳崩塌1死6傷 驚悚畫面曝
紐約下曼哈頓佩斯大學(PaceUniversity)旁的一棟三層樓立體停車場18日下午驚傳崩塌事件,造成至少1死、6傷,其中1人則拒絕就醫。警方指出可能還有更多人受困廢墟,實際傷亡情況仍有待釐清。(圖/達志/路透社)據ABC7 New York的報導,下曼哈頓金融區的安街(Ann Street)接近拿騷街(Nassau Street)的立體停車場,2樓於18日下午4時15分左右突然崩塌壓垮至1樓,並導致汽車墜落。警消為防止火勢發生,以及建築物因結構不穩進一步崩塌,因此立刻出動救援並朝內灑水。當局表示,目前並無跡象表明有傷患受困停車場內,但他們會繼續透過機械狗(robot dogs)進行搜救。(圖/達志/路透社)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表示,他已聽取停車場倒塌事件的簡報,正前往現場調查損失情況。紐約官方警告市民應盡量避免前往該區域。位於停車場附近的佩斯大學在當天稍晚也宣布取消所有課程。紐約市議會議員馬特(Christopher Marte)則對停車場旁邊的其他建築物穩定性提出質疑,「我們將繼續與相關部門合作,找出違反法規的建築,使當局能承擔責任。」(圖/達志/路透社)警消為防止火勢發生,以及建築物因結構不穩進一步崩塌,因此立刻出動救援並朝內灑水。(圖/翻攝自推特)
無人機掛載武裝機械狗 疑揹中國QBB-97輕機槍
日前網路上傳出一段影片,中國製造的無人機竟掛載機械狗。畫面中一架中國無人機飛上天空,似乎掛著什麼物件在底下,下秒它慢慢降落於一處平面,放置該物件後起飛離開,沒想到這個物件突然「轉型」,展開四肢變成一隻狗到處行走,據美軍媒體《THE WARZONE》,報導指出這隻狗是武裝機械狗,它疑似背著中國的QBB-97輕機槍,可在高危險區進行攻擊與偵查,它與無人機的完美組合,將是戰場上不容小覷的一項武器。
俄羅斯軍展出現機械狗 背著火箭筒趴趴走
俄羅斯「陸軍2022」軍武博覽會正在進行中,日前在會場中出現一隻裝有RPG-26反戰車火箭發射器的「機械狗」,而這隻機械狗在會場走動運行,趴下時姿態有如「真狗」。但其外型酷似美國UnitreeYusu公司在網路上販售的商品,引起不少猜疑。
往鋼鐵人套裝邁進? 陸科研團隊首批「無動力外骨骼」交貨
科幻電影中的「鋼鐵人」正成為事實!在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06所,大陸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並交付首批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未來也可用於軍事用途。據了解,該型外骨骼可以幫助在高海拔與山地地區進行的巡檢與物資搬運等,讓使用者節省體力。美軍方面也在進行相關的研究,未來可能成為戰場上的驅勢。陸媒《環球時報》記者10日走進該所人體機能增強技術研發中心,親身體驗穿戴上這套外骨骼帶來的便利。中國航太科工二院206所副總師張利劍表示,在環境非常惡劣的高海拔山地地區,進行巡檢和物資搬運的工作,複雜的地形和強風等條件,車輛、無人機和機械狗等設備上不了特定區域,只能依靠比較傳統的步行工作。在平原上1公斤重量,在高海拔地區感受相當於5公斤。因高海拔地區氣壓低,氧氣稀少,3500公尺以上開始,人的運動功能就開始下降,到5000公尺左右衰減到正常值的60%到70%。張利劍指出,本次交付的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在攀爬和搬運重物時,可以節省5%到10%的體力。在站立不動時,基本上有70%到80%的力量會直接傳導至地面,效果非常明顯。這套外骨骼還可在負重25公斤的情況下快速奔跑,這套系統有彈性儲能環節,幫助使用者節省更多體力。由於使用大量碳纖維材料,該型外骨骼不僅重量只有4公斤左右,而且不容易斷裂,具有抗衝擊能力,在山地中使用時偶爾出現碰撞也不容易損壞。另外,為應對寒冷天氣與磨損,這套系統沒有使用塑膠部件。在科研團隊的研發上,這套碳纖維打造的裝備只需不到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簡單穿到身上,可以感覺到非常輕便,在行進、跳躍、跑動的過程中不會感到不適應。脫掉外骨骼也非常便利,只花了大約10秒的時間。科研團隊為了測試實用性,提供背包裝滿總重量達25公斤的沙袋。穿著外骨骼將其背在背上,雖然可感覺到身體開始負重,但可以輕鬆走動、跑動和跳躍,一段時間後也沒有感受到背部或肩膀上有明顯的酸痛。張利劍說,交付首批數十套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的生產僅花20餘天時間。一旦有需求,產能可以達到每月1000套,單價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