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翼政黨
」 法國 馬克宏 歐洲 極右翼 瑞典19歲女大生遭埋屍公園!兇手是遭驅逐的移民「性侵累犯」 法國人怒了
9月21日,一名19歲女大學生的屍體,在巴黎西側的一處森林公園被發現。然而調查後發現,犯下這起凶案的兇手,不僅是一名剛出獄的性侵犯,還是一名本該已經因為罪行被驅逐出境的摩洛哥籍移民,卻因為司法系統的疏失導致他再次犯下大罪。這起事件引起了法國民眾對於司法系統的不信任,以及對於移民政策的重新檢視。綜合法媒報導,19歲死者菲莉萍(Philippine)生前在巴黎第九大學攻讀經濟學,她上週在回爸媽家的路上失聯,最後一次被目擊是在20日中午,地點距離第九大學校區僅有幾百公尺。但21日卻被發現遭人殺害後埋屍在巴黎西部的布洛涅林苑(Bois de Boulogne)森林公園。法媒指出,兇手是一名22歲的摩洛哥裔移民塔哈(Taha O.),他2019年因為在瓦茲河谷省(Val-d'Oise)性侵一名學生被逮捕。由於他當時年僅17歲,根據法國法律,未成年人在無加重情節的情況下犯下強姦罪,最高刑期為7年半,而塔哈被判刑7年。不過,他在服刑5年後,於2024年6月20日獲釋,被法國政府下達了OQTF(驅逐出境通知書),之後被送往非法移民拘留中心,在那裡等待被驅逐出境。然而,由於法國司法機關的作業出現錯誤,OQTF命令在提交申請送往摩洛哥的通行證時發生錯誤,導致文件並沒有在6月被正確受理,而是拖沓到7月18日,也就是他被釋放將近1個月後,法國移民局才重新向摩洛哥提交了正確的申請,開始重新運作申請程序。由於手續遲遲未完成,9月3日,塔哈遭到法官下令釋放,僅被要求住到警方指定的飯店,並且定期向法國警方報到。而塔哈並未遵守這些規定,不久之後就行蹤不明,當摩洛哥9月6日發來塔哈的通行證時,他早已不知去向。法國警方因為塔哈違反規定且行蹤不明,9月19日對他發起通緝,然而第二天,女大學生菲莉萍就在巴黎地區遇害。塔哈涉嫌殺害菲莉萍後逃往瑞士,他24日在瑞士日內瓦的火車站被捕,之後將被送回法國受審。這起事件曝光後,點燃了法國群眾的怒火,司法機關對塔哈身為累犯強姦犯的犯罪經歷沒有足夠的重視,以及對於他處於非法移民的狀態卻無法被即時驅逐,都引起了猛烈的批評。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趁此機會呼籲法國政府應該加強移民法規,年僅29歲的黨主席喬登‧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指控,菲莉萍的生命被一名摩洛哥移民偷走,批評政府在安全與移民問題上太過軟弱。而左翼政客桑德琳‧盧梭(Sandrine Rousseau)則呼籲嚴懲此案的兇手,並警告極右翼可能借此事件進行政治操弄。現任社會黨第一書記奧利維耶‧福爾(Olivier Faure)指出,這起案件中的失誤暴露了法國司法系統的不足,強調政府應該要給受害者家屬提供交代。前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則認為OQTF的執行過程應該要加快,以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法國新總理難產!馬克宏遭控阻撓組閣 工會揚言奧運罷工
法國國民議會7月稍早前完成改選後,遲遲未能組閣,法國工會認為總統馬克宏從中作梗,阻擾勝選的左翼執政。在距離巴黎奧運會開幕僅剩2周之際,法國工會要求馬克宏尊重議會選舉結果,任命左翼聯盟總理人選組建新政府,否則將在奧運期間發動大規模示威和罷工。法國7日舉辦國民議會第二輪選舉,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拔得頭籌,成為國會第一大勢力,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同在」聯盟則緊隨其後。原在首輪投票領先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慘遭滑鐵盧,排名第三。新人民陣線雖贏得大多數席次,但未達獨立執政所需的289席。儘管法國總理艾塔爾選後請辭,但馬克宏以「確保國家穩定」為由,讓其暫時留任至新政府產生後再作打算。新一屆國民議會首次會議定於18日舉行,馬克宏日前表示,他將等待各政黨達成廣泛共識,才能決定新總理人選。去年,工會組織大規模抗議活動,試圖阻止馬克宏政府提高退休年齡,如今馬克宏此舉,再度激怒左翼聯盟和工會。頗具影響力的極左翼法國總工會(CGT)祕書長比內(Sophie Binet)日前接受法廣採訪時表示,若馬克宏不尊重選舉結果,「他就有可能再次讓國家陷入混亂」。比內指出,儘管左翼聯盟內部分歧,尚未提名總理候選人,但馬克宏應允許新人民陣線組建新政府。她呼籲工會成員走上街頭,「參加集會,監視與施壓國民議會」。法國總工會鐵路工人聲稱18日在各省和巴黎國民議會附近舉行全國性集會,法國總工會也呼籲公共服務工作者在7月至9月期間罷工,而巴黎奧運將於本月26日至8月11日舉行。比內並未排除26日奧運期間罷工的可能性,她說,「目前我們不打算在奧運會期間罷工,但如果馬克宏繼續用汽油罐來滅火…」中左翼法國民主工會聯盟領袖萊昂(Marylise Leon)也對馬克宏不願任命一位能夠解決工人問題的新總理表示擔憂。她指出,罷工有時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方法,如果社會對話破裂,某些包括私人保安和巴黎機場等行業,不排除在巴黎奧運期間罷工。不過,她又說,「法國民主工會聯盟的目標不是阻止奧運會。」
法國國會選舉大翻盤!左翼聯盟取得勝利 右派意外落敗「成第三政黨」
近期法國正在進行國會大選,但目前的選情卻是出乎人意外,原本被預期會取得大勝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Rally,RN),目前僅排名第三,法國總統馬克宏所率領的政黨Ensemble則排名第二,第一的事則是由五個政黨所組成的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ew Popular Front)拿下。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政治博弈獲勝的象徵,但馬克宏也讓法國政治進入一個混亂的開始。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在近期的民意調查中,大多都預測國民陣線會大獲全勝,沒想到實際結果卻是與外界預期完全相反,國民陣線的當選人數預計為134到152個席次,僅排名第三,國民陣線的領導人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將失敗原因歸咎於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的出現,並指稱其是屬於「不自然的政治聯盟」。而之後,巴德拉也宣布辭去領導人職務,以示負責。而在這次的選舉中,國民陣線之所以會大敗,主要是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與馬克宏所屬的Ensemble的棄保政策生效,217名候選人在最後期限內退出選舉,以阻止國民陣線獲勝。目前選情預測中排名第一的,則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預計可拿下134至152個席次,該聯盟是基於這次選舉臨時性組成的政黨聯盟,其中包含有綠黨、共產黨和社會黨以及法國不屈服(France Unbowed)等政黨,其中「法國不屈服」是聯盟中最大的政黨,由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領導。綠黨領袖唐德里耶(Marine Tondelier)認為新人民陣線已經做好治理法國的準備,但認為現在不是推選新總理的時候。社會黨領袖富爾(Olivier Faure)則表示,新人民陣線的成功,代表著法國人民拒絕了極右翼掌權的可能。而馬克宏所屬的Ensemble,在這次選舉中拿下152到163個席次,是排名第二的政黨。但無論如何,目前三黨聯盟在這次選舉中,都沒有取得577席議會席次中的過半席次289席,因此推估未來實際執政時,還有紛爭與討論的可能。報導中也提到,法國前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認為,這次選舉導致了法國政壇的不確定性。雖然大多數法國人民拒絕了極右翼,但民眾也沒有給予左翼多數席次來治理國家。菲利浦認為,現在是中間派政治團體展示實力的時刻,不管是左翼右翼都要尋求中間力量的意見,推估法國在未來數周的政治情勢會十分緊張。
央行超級週登場! 市場聚焦「這國」利率決議
本週開始新一輪「央行超級週」,全球多家央行將於本週公佈利率決議。其中,英國央行是否跟隨歐洲央行降息成為市場最大懸念;而法國也即將公佈最新的PMI數據;本週諸多聯準會官員將陸續登臺,就經濟前景發表談話。此外,聯準會利率決議後,外界將更專注經濟指標趨勢。本週,包括澳洲、英國、瑞士等多個國家央行將進行議息會議。其中,英國的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一舉一動最受關注。在議息會議前一天,英國發布的5月消費者價格(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可能為英國央行利率前景提供線索。鑑於最近數據顯示工資增長和服務業通膨仍在上升,市場普遍預計英格蘭銀行將繼續把利率維持在5.25%。德意志銀行預計英國央行將於8月開始降息,但前提是需要看到更多緩解通膨壓力的證據;荷蘭國際銀行則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市場低估了英國央行下週降息的可能性。該行經濟學家們表示,市場預期本月再次暫停降息,預計九名英國央行委員中只有兩人會投票支持降息,多數人可能會支持8月降息。除英國央行外,瑞士和挪威兩家已經開始降息的央行是否繼續降息同樣引發關注。此外,本週法國將公佈製造業和服務業的PMI數據,但當前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還是月底舉行的議會選舉,法國股市和債市已經對極右翼政黨上臺進行了預警。上週,法國CAC40指數累計下跌6.23%,市值蒸發2100億美元,幾乎回吐今年漲幅。法國最大的三家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上週股價暴跌12%至16%,是自2023年3月歐美銀行業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巴克萊銀行報告表示,如果短期內沒有積極的催化劑來安撫外國投資者,歐洲股票資金流將面臨進一步減少的風險。根據EPFR Global的數據,截至6月12日當週,全球股票基金流入約63億美元,歐洲是今年唯一出現資金流出的地區。值得注意的是,本週多位聯準會官員將會公開談話。上週美國物價數據平穩,以及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表態,都讓市場對今年下半年的降息滿滿憧憬。此前,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表示,CPI數據「非常好」,但他指出,不要過於樂觀,因為這只是一個月的數據。
5年劇變!左派綠色浪潮成「最右傾世代」 歐洲極右翼崛起始末一次看
大西洋兩岸的民主國家年輕人(18至24歲)以往更傾向投票給中間偏左政黨,尤其在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曾有許多歐洲青少年走上街頭發起示威,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全球暖化等議題,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GRÜNE)。然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和經濟危機後,本屆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卻迎來了「最右傾的世代」,其中首次允許16歲公民投票的德國,更有16%的24歲以下年輕人,投給了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比5年前遽增11%。據CNN的報導,長期研究歐洲再生能源議題的德國作家哈克諾斯(Paul Hockenos)11日撰文指出,5年前的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整個歐洲大陸的青少年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氣候變遷等議題,還喊出「如果能讓氣候降溫,我們就去上學」(We’ll go to school if you keep the climate cool)等口號,為他們翹課發起示威的行為進行辯護,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哈克諾斯解釋,傳統上,18至24歲的大西洋兩岸年輕人,更傾向投票給提倡改革和社會主義的中間偏左政黨,因為他們還沒體會過社會的現實與殘酷,內心充滿著理想,也並未面臨經濟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右翼的保守派政黨長期以來皆反對政府賦予16歲或17歲青少年投票權。「然而,我們將時間快轉到5年後,這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據英國《金融時報》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包括1/3的法國年輕選民、1/3的25歲以下荷蘭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其中德國的16歲公民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首次擁有投票權,而奧地利、比利時、馬爾他和希臘等國,則早已開放國內的16歲或17歲年輕人參與投票。上述選前民調出爐後,隨即引發歐洲主流政黨對極右翼崛起的擔憂。最終選舉結果也顯示,歐盟領導國德法2國的執政黨得票率,皆輸給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包括法國「國民聯盟」(RN)以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了15.2%的選票,逼得馬克宏必須提前舉行大選。另一方面,德國極右翼政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及「自由民主黨」(FDP)。更令人震驚的是,德國16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高達16%的選民投給了AfD,比5年前遽增11%,且這個數據幾乎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得票率不相上下。雖然大多數德國青少年並沒有選擇AfD,但有鑑於該黨成員不斷在公眾場合重複著禁忌般的納粹口號,並毫不掩飾地展現對納粹主義的同情,甚至還積極宣揚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透過言語暴力煽動仇恨,AfD竟然能對德國年輕世代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對德國社會、乃至歐洲整體政治環境來說,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尤其歐洲議會選舉前的6月6日,正值二戰諾曼第登陸80週年紀念日,這個結果無疑讓許多大西洋兩岸的選民和政治人物感到背脊發涼。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曾在5月20日聲稱,納粹黨最惡名昭彰的準軍事部隊「黨衛軍」(Schutzstaffel)成員,並非每個都是罪犯,該爭議言論隨即引發歐洲輿論譁然,並導致歐洲議會的右翼民粹主義黨團「認同與民主黨」(ID)決議,將把AfD逐出隊伍之列,這也意味著,歐洲其他極右翼派系事實上已與德國極右翼分道揚鑣。然而,德國年輕人政治立場的遽變並非無跡可循。專門研究德國14至29歲Z世代年輕人的態度、趨勢和觀點的《2024年德國青年》(JUGEND IN DEUTSCHLAND 2024)報告指出,人們普遍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和政治現況感到不滿,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帶來的歐洲經濟蕭條,似乎讓年輕人對國家應對未來的能力感到憤怒且無奈,這反映在個人財務、工作機會、住房問題和社會認可等議題上,然而AfD沒有直接提出這類問題的解方,而是將矛頭轉向移民和歐盟的過度介入。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年輕選民向右傾的趨勢,並不僅限於德國;葡萄牙、義大利、瑞典、荷蘭和法國的選舉結果都顯示,年輕世代更支持主張極端民族主義、反對綠色政策及歐洲懷疑論的政黨,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
歐洲議會極右翼勢力崛起!歐盟氣候、移民與國防政策將遇挑戰
民粹與極右翼政黨勢力在這次歐盟議會選舉大幅擴張,未來五年勢必在政策制定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分析師表示,兩極化加劇的議會可能導致歐盟在氣候、移民與國防等議題立法遭遇挑戰,至於晶片政策料維持不變。其中,移民問題絕對是新一屆議會議程重點。極右派政黨將主張加強邊境控管,並對於來自歐盟以外國家的移民採取更強硬態度。而在生活成本高漲與經濟欲振乏力壓力下,氣候政策可能面臨更大阻力。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歐洲計畫資深研究員範瑞吉(Armida van Rij)指出,歐盟碳中和計畫「綠色新政」落實方面如今面臨「真正風險」。歐盟試圖在美中競合之間維持巧妙平衡,因此產業策略也可能發生變化。全球風險顧問公司Verisk Maplecroft分析師表示,歐盟可能持續專注於高科技與綠色產業,並繼續推動2023年《歐洲晶片法》與《關鍵原料法》,同時對於中國大陸進口產品採取強硬態度。
法國政治大地震!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歐元暴跌
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9日晚結束。初步選舉結果顯示,極右翼政黨快速崛起,席次大有斬獲,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慘敗,馬克宏9日出乎意料地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此一決定導致歐元10日暴跌,法國債券和股票也受重創。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此次選舉將選出720位議員,投票率為51%,略高於2019年的50.66%。依初步結果,持疑歐立場的民族主義極右翼黨派取得最大進展。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獲得185席,保持第一大黨團地位。中間偏左「社民黨」獲137席,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獲79席。3個中間黨派合計仍拿下超過400席,超過半數。右翼的歐洲保守及改革黨團獲71席,極右翼「認同與民主黨」獲58席,綠黨/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獲52席,左翼聯盟黨團獲36席。由於傳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在歐洲議會仍保持多數地位,歐盟大政方針料不會有急劇變化,但政治光譜向右移動,歐洲大國執政黨表現不佳,可能為歐盟在移民、援助烏克蘭、綠色轉型等議題上的政策推進,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造成法國政治地震,法國極右翼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國民聯盟,以超過32%得票率領先馬克宏的復興黨。眼見所屬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遭到極右翼擊敗,馬克宏9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宣布6月30日舉行首輪選舉,並於7月7日舉行第2輪大選。馬克宏說,極右翼政黨在法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拿下近4成選票,「是我無法接受的情況」。據分析,馬克宏希望他的中間派聯盟重新取得法國會絕對多數席位,並為他後續3年的總統任期注入新動力。法媒認為這是一場政治豪賭。馬克宏解散議會的消息令歐元和法國市場動蕩,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個月以來最低,法國政府公債下跌,CAC 40指數成為歐洲表現最差的指數,法國巴黎銀行等銀行股跌勢最大,市場擔心極右翼政黨勝選,馬克宏將失去國內事務發言權。貝倫貝格首席經濟學家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表示,「這對市場來說是個壞消息,因為造成未預期的不確定因素。」
整個歐洲都在向右傾! 德法「極右翼」得票率皆贏過執政黨
歐洲議會選舉於當地時間9日正式落幕,歐洲懷疑主義及極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ID)這次在總席次720席中贏得了58席,比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多出9席。雖然純粹從數字來看,極右翼的收穫並不大,反而是結合了歐洲各國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黨與保守黨的「歐洲人民黨」(EPP)囊括了189席,成為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但極右翼在本次選舉取得的進展,仍對主導歐盟機構的親歐主流官員構成了重大挑戰。綜合CNN、BBC的報導,從帳面數字來看,親歐盟黨團此次可謂大獲全勝,中右翼的EPP、中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黨團「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S&D),以及「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黨團的繼承者「復興歐洲」(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預期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的24小時內,EPP可能會組建「大聯盟」對抗極右翼的崛起,以避免中右翼分裂跑去與極右翼分子合作。EPP、S&D、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圖/翻攝自European Union)然而,歐洲議會中的黨團並不正式,也沒有投票的強制性,立法者會根據具體議題及情況進行投票。例如中右翼可以在支持烏克蘭等議題上與左翼一起投票,當然也可以在移民和氣候政策上與極右翼合作。尤其能影響布魯塞爾如何運作的,不僅有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的國內政治也不可避免地將對當選的歐洲議會議員施加壓力。尤其27個歐盟成員國中,目前有13位政府首長屬於歐洲極右翼及民粹主義政黨,例如剛遭到刺殺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等。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也有望成為荷蘭的新首相,就連其他不屬於任何歐洲議會黨團成員的歐洲領導人,也都普遍支持及同情極右翼的想法。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圖/達志/美聯社)與此同時,歐盟領導國之一的法國,其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聯盟」(RN)女性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的崛起,也迫使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須在國內大幅右傾,甚至採取越來越多的反移民和反伊斯蘭政策。而RN此次也獲得了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15.2%的選票,也因此外界普遍預期,勒龐應該會在202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另一方面,歐盟領導國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GRÜNE)及「自由民主黨」(FDP)。然而,部分AfD成員對納粹主義的同情,也導致法國「國民聯盟」急於與其切割,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德法2大派系事實上已陷入分裂狀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金融時報》在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更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大約1/3的法國年輕選民、25歲以下的荷蘭年輕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意味著自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以來,該數據又獲得顯著成長。報導補充,極右翼的主張包括反對綠色政策,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此外,極右翼對歐盟的運作模式多有怨言,也反對「布魯塞爾」對歐洲各國過多的干預。另一方面,歐洲議會的右傾,恐導致歐盟在移民問題上制定更嚴格的法律,例如「荷蘭川普」懷爾德斯便在選前承諾,將推出「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移民法」。不過,較反美的歐洲極右翼在烏克蘭的議題上則呈現分裂狀態,例如匈牙利為親俄立場,但義大利的梅洛尼相對上更支持布魯塞爾和北約的決策。
德國「極右翼政黨」抗議活動邁入第4週 逾15萬人上街示威:我們是防火牆
為了反對德國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全國抗議活動已經進入到第4週,並有超過15萬人走上柏林街頭,高喊著「我們就是防火牆」的口號,駁斥右翼極端主義,並擁護對民主的支持。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漢諾威(Hanover)和德勒斯登(Dresden)等城市也陸續出現示威活動,民眾對於德國選擇黨逐漸壯大一事感到警惕。而在當地時間3日,更有約15萬人至柏林國會大廈抗議,舉牌呼喊「我們是防火牆」(We are the Firewall)、「我們是人,而你們只是納粹分子」,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德國總理奧拉夫(Olaf Scholz)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無論是在艾森納赫(Eisenach)、洪堡(Homburg)還是柏林,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許多公民聚集在一起示威,以反對遺忘、反對仇恨和仇恨言論」,並直言示威活動是「支持民主和憲法的強烈訊號」。報導指出,德國另類選擇黨的成功引起了主流政黨的擔憂,儘管根據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的民調顯示,該黨的支持率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了20%,主流政黨仍擔心該黨可能會於9月橫掃德國東部3個邦的選舉,而選民也將全國範圍反極右翼示威活動視為最重要的問題。另據民調顯示,德國選擇黨以32%的得票率位居第2,落後於主要反對派保守黨,而由德國總理奧拉夫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則以15%得票率位居第3。而在上月有報導稱,2名德國選擇黨黨員參加了會議,討論大規模驅逐外籍公民的計畫後,隨即就發生了抗議活動,而該黨的聯合領導人蒂諾(Tino Chrupalla)則回應,雖然「與政府一起走上街頭」是合法的,但抗議者不該讓自己被用來分散各方對國家實際問題的注意力,並否認了該提案即代表政黨政策,「德國包括有移民背景的德國人,政黨不打算驅逐他們」。
法國史上最排外法案通過!32省抵制新移民法 馬克宏再陷政治危機
法國國會昨(20日)通過了史上最「仇外」的移民法案,以「復興黨」(Renaissance)為首的執政聯盟為獲足夠票數,與傳統右派「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及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妥協,限縮合法移民多項津貼,此舉不僅引發黨內不滿,更有1/3、32個左派執政的地方政府拒絕遵守法案的部分措施,左翼人士也批評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屈服於極右翼的壓力。但民調顯示,有7成受訪者支持新法。綜合BBC、《法蘭西24》的報導,法國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在歷經18個月的反覆激烈辯論後,於昨深夜以349票贊成、186票反對,壓倒性通過這項極具爭議性的移民法案,以減少非法移民的湧入。投票過程中不但左派聯盟反對,連執政聯盟黨團內政治色彩偏左的成員,也拒絕和支持法案的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國民聯盟站在同一陣線。251位執政聯盟議員最終有59人棄權或投下反對,衛生部長羅梭(Aurelien Rousseau)更為此辭去職務,甚至連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長雷托洛(Sylvie Retailleau),以及住房部長韋格列特(Patrice Vergriete)都會見了總理博恩(Elisabeth Borne),放話他們可能也會辭職。而勒朋對修訂後的法案則表示歡迎,並稱其為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勝利」。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馬克宏20日接受法國電視5台(France 5)專訪時也為上述爭議性的移民改革辯護,聲稱「這是我們需要的護盾」,並坦承法案是「妥協的產物」,有不完美之處,但仍守住共和精神。執政聯盟為了在國會取得足夠票數,在許多法條上都與共和黨及國民聯盟妥協。法國長久以來都以移民大國、「庇護之地」自居,然而極右派與部分右派主張的「國民優先」(préférence nationale)意識形態,即把資源留給法國公民或正式居留者,卻逐漸在治安敗壞和貧富差距加劇後,成功被排外主義者翻轉為主流輿論。根據法國市場研究機構CSA為歐洲一台(Europe 1)等媒體做的民調也顯示,有71%的受訪者贊成在就業、居住、社會與家庭補助上,以「國民優先」。對此,歐洲議會左翼黨團主席歐布瑞(Manon Aubry)20日在X平台上發文怒批該法案為「法國史上最仇外法案」。另有至少32個左派執政的省份也在當天宣布拒絕遵守移民法中限縮福利的措施,表示在補助上,不該有「國民優先」意識形態,合法外籍人士應和法國公民享有同等權利。
2024年全球5場「關鍵選舉」 勢將形塑世界秩序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能否東山再起?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即將連任再幹6年?關鍵全看明年大選如何落幕!2024年全球有一半的地區即將舉行選舉,其中又有大約30個國家將選出總統。《法國新聞社》為此也彙整了5場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關鍵選舉,最終勢將形塑世界秩序。普丁再戰6年(3月17日)普丁目前已統治俄羅斯長達23年,由於他早在2020年就推動修憲,使他在理論上得以掌權到2036年,因此他有望成為比史達林(Joseph Stalin)在位更久的俄羅斯領導人。有鑑於俄羅斯政府打壓異議份子與反對派人士的傳統,普丁若決定在明年3月競選連任,預料俄羅斯國內恐無人敢正面挑戰他,例如普丁宿敵、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2020年在西伯利亞疑似遭人下毒後,便轉送德國治療,直到2021年2月返俄又被捕入獄,目前仍在監獄服刑。另一名可能的挑戰者俄羅斯籍前烏克蘭分離主義勢力領袖、民族主義評論家斯特列爾科夫(Igor Girkin)。目前也被打入大牢,出獄遙遙無期。莫迪的權力大戲(4月至5月)全球人口居冠的印度明年將有近億選民投入選舉活動。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將尋求第3任期。批評人士指出,莫迪靠著打壓國內大量穆斯林少數族群(約2億人,佔印度總人口的15%)的權益,來爭取國內10億多印度教教徒的支持,並以此獲取政治利益。儘管人權和公民自由在他的統治下受到打壓,但莫迪的競選聲勢仍然看好,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提升了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報導補充,印度在今年8月成為繼俄羅斯、美國和中國之後,全球第4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印度還計畫在2040年以前送太空人上月球。墨西哥首位女總統?(6月2日)墨西哥執政黨「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已提名墨西哥市前任女市長、女科學家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為明年6月總統大選候選人。反對派聯盟則是派出直言不諱的原住民女性參議員、電腦工程師兼企業家加維斯(Xochitl Galvez)為明年總統大選候選人。此外,墨西哥北部新雷昂州(Nuevo Leon)的年輕州長賈西亞(Samuel Garcia)最近也宣布參選。初期民調顯示,薛恩鮑姆保持領先態勢。歐盟民粹主義者的崛起(6月6日至6月9日)來自歐洲聯盟(EU)27個成員國的4億多合格選民將在明年選出720名歐洲議會議員。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領導的極右派「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去年義大利大選勝出;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反伊斯蘭、反歐盟、反移民的極右派「自由黨」(PVV)也在本月稍早成為荷蘭大選最大贏家,再加上德國、法國、匈牙利、瑞典、瑞士、芬蘭、斯洛伐克等國的極左和極右翼民粹主義者紛紛崛起,明年的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勢必將決定整體歐盟成員國的命運。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屬的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的歐洲議會議員巴德拉(Jordan Bardella)也在臉書放話:「2024年6月走著瞧!」川拜再戰(11月5日)2024年11月5日數千萬美國選民將投票選出美國第60屆總統, 拜登若勝選將執政到86歲高齡。民調顯示,美國多數選民認為經常失言和癡呆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Biden)年齡太大,不適合再擔任三軍統帥4年,但即將與拜登打擂臺的川普,同樣將在明年以78歲的高齡競選,雙方不遑多讓。然而,多起官司纏身的川普仍在共和黨的內部民調中,遙遙領先佛州州長德桑提斯(Ron DeSantis)、前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等潛在競爭對手。
比利時首都傳槍響釀2瑞典人死亡 伊斯蘭國槍手仍在逃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於16日晚間發生一起槍擊案件,一名槍手在附近體育館開槍射殺2名準備觀看球賽的瑞典球迷後,隨即逃逸。之後該名槍手在社群網站上傳影片,聲稱自己是「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的成員。目前比利時檢察官已將這次槍擊案視為恐怖攻擊。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6日晚間7點,當時由於正舉辦歐洲國家盃會外賽,由比利時對戰瑞典的賽事,所以在當地球場聚集了不少球迷。而該名槍手就是選在此時,手持自動步槍對著人群開火,結果導致2名瑞典及球迷不幸身亡,另外還有1名計程車司機也中彈受傷。事發之後,一名自稱是槍手的男子在FB上傳一段影片,影片中他自稱自己名叫阿蓋拉尼(Abdesalem Al Guilani),是來自伊斯蘭國,真主阿拉的戰士。影片中,男子更表示「我為信仰而生,野味信仰而死,讚美真主以穆斯林之名展開復仇,我殺了3個瑞典人,希望他們原諒我,我也原諒所有人」。由於目前尚不清楚槍手的真實身分,如該名男子真的是槍手的話,從言論中很容易聯想到先前瑞典爆發焚燒可蘭經示威抗議的事情。當時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當時此舉引發全球穆斯林的憤怒。但目前尚不清楚此案件是否與焚燒可蘭經一事有關,報導中也提到,目前本案也與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等單位無直接關係。但比利時的聯邦檢察官已將本案認定為恐怖攻擊。而歐洲國家盃會外賽比利時對陣瑞典的賽事,也因為這起事件而緊急喊卡。
西班牙通過爭議性「跨性別法案」 16歲公民即可「自由變更身分證性別」
西班牙國會於當地時間16日投票通過一項跨性別法案,允許所有年滿16歲者在只須聲明的情況下,即可變更身分證上登記的性別。不過,類似措施先前已在其他歐洲國家引起極大爭議。據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的報導,西班牙國會以191票贊成、60票反對及91票棄權通過跨性別法案,意味著該國將承認所謂的「性別自決」,即一位16歲公民,無須像以往一樣出示醫學報告證明自己有「性別不安」(genderdysphoria),並進行2年的賀爾蒙治療,僅靠聲明即可在其國民身份證(DNI)上變更性別。此外,新法還規定,14至15歲公民在雙親或法律監護人的同意下,也可申請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12至13歲者則須獲得法官的同意。未滿12歲的跨性別兒童則可以改名,並要求學校根據其性別認同予以對待,但他們尚未合法地改變性別。該跨性別法案是西班牙平等部推動的旗艦法案,部長由激進左翼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代表出任,這個黨是社會黨領導的聯合政府當中較小盟黨。西班牙平等部部長孟蒂羅(Irene Montero)在法案表決前告訴國會議員:「這是本屆國會最重要法案之一,我們已向前跨出巨大一步。這項法案承認跨性別人士自我決定性別的權利,讓他們不再被視為病態。跨性別者不是病人,他們就是一般人。」不過,西班牙極右翼政黨「呼聲」(Vox)、保守主義政黨「人民黨」(Partido Popular)皆痛批此法「混淆了權利與慾望,是跨性別的破碎化,將導致變更為女性的生理男性人數暴增,並給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痛苦和折磨。」此外,女權主義者也呼籲孟蒂羅部長辭職,並高喊著「女權不可出售」。報導稱,丹麥在2014年成為這類立法的先驅,但部分已實施類似跨性別法案的歐洲國家近幾年卻逆轉了此類立法。其中,瑞典與芬蘭已重新祭出限制,英國國會1月也封殺了蘇格蘭一項類似西班牙的跨性別權利法案。
焚燒可蘭經果真釀禍 土耳其明言拒絕瑞典加入歐盟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於21日爆發一起反抗土耳其的示威遊行,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此舉讓土耳其政府極為憤怒。目前有消息指出,土耳其政府直接拒絕瑞典加入歐盟的請求了。據了解,在帕魯丹於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後,土耳其外交部就嚴厲批評「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對我們聖書的卑鄙攻擊,以言論自由為幌子,允許這種針對穆斯林侮辱我們價值觀的反伊斯蘭教行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土耳其國防部甚至取消了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al Jonson)原定27日到土耳其的參訪行程。處處都顯示著,焚燒可蘭經這件事情,完全踩到土耳其的底線。而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嚴厲的表示「那些允許在我們大使館面前發生如此卑鄙的事情(指焚燒可蘭經)的人,不用指望我們對他們的申請加入北約的事情,給予任何的協助。」艾爾段甚至直言「如果瑞典不能尊重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或是其他穆斯林國家,那們我們也不會支持他們加入北約」。據了解,土耳其其實知道帕魯丹並不是第一次焚燒可蘭經,但有消息人士指出,土耳其政府不滿的是,瑞典政府竟然批准帕魯丹的吉回遊行申請。但瑞典警方也曾表示,他們找不到理由「不允許」帕魯丹進行示威遊行。而在俄烏戰爭之後,瑞典與芬蘭紛紛向北約組織遞交入盟申請書,但一直遭到土耳其拒絕。原來是土耳其政府不滿芬蘭、瑞典兩國對於庫德族的態度,庫德族在過去的幾十年為了獨立一事,多次與土耳其政府發生衝突,之後也被土耳其政府列為恐怖組織。而不少受到迫害的庫德族人都曾逃亡至芬蘭、瑞典等國家,其中瑞典更是接納了數十萬來自中東的難民。此舉被土耳其政府認為是「放任恐怖份子」。雖然雙方一度於2002年6月簽署一份聯合備忘錄,表示瑞典與芬蘭兩國將會把庫德族工人黨視為「恐怖組織」,並且承諾會阻止庫德族工人黨的行動。但如今又因焚燒可蘭經一事,讓瑞典幾乎失去加入歐盟的機會,因為根據北約的章程,如果想要加入北約組織的話,必須獲得所有30個北約成員國的批准,而如今,瑞典想要說服土耳其同意,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斯德哥爾摩爆發示威遊行 政客在土國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於21日爆發一起反抗土耳其的示威遊行,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而此舉也引發土耳其外交部的強力譴責,也導致土耳其與瑞典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張。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在這起事件發生後,土耳其外交部痛批「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對我們聖書的卑鄙攻擊,以言論自由為幌子,允許這種針對穆斯林侮辱我們價值觀的反伊斯蘭教行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目前也有消息指出,在這起事件發生後,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al Jonson)原定要於27日訪問土耳其,但目前這項行程已經遭到土耳其國防部取消。而原本這趟行程是希望由瓊森來說服土耳其,讓土耳其同意瑞典能夠加入歐盟。報導中也指出,其實在這場反土耳其的示威活動發生之時,其實斯德哥爾摩當地還有另外一場支持庫德族人的活動,同時還有反對瑞典加入北約的抗議活動,而這3項活動都有獲得瑞典警方的同意。
以色列前總理納坦雅胡重返權力之巔 加薩走廊隨即發射火箭彈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開票99%後,73歲的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所領導的右翼「利庫德集團」(Likud)根據以色列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結果宣布成為國會多數黨。據CNBC及CNN的報導,納坦雅胡的「利庫德集團」,以及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Zionism)等右翼陣營共搶下過半數的64議席。而看守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的「擁有未來黨」(Yesh Atid),以及現任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的中間派陣營則只有贏得51席。拉皮德辦公室也發表聲明證實,拉皮德於3日致電恭喜納坦雅胡,並要求「整個辦公室準備有序移交權力」。納坦雅胡可能將組建一個以色列史上立場最右翼的政府,也將結束該國4年來前所未見的政治僵局時期。納坦雅胡在去年6月下台後深陷收賄、詐欺等指控,且以色列政府改由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執政短短1年,國會便宣布解散提前大選。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中間派自由主義的「前進黨」(Kadima)議員普萊斯納(Yohanan Plesner)曾在投票期間表示:「如果納坦雅胡獲勝,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以強硬右翼、極端正統宗教主義為特色的執政聯盟,這些人的意識型態、政治理念與許多世俗化的以色列人漸行漸遠,這可能影響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本國與巴勒斯坦人的潛在衝突。」據《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就在這位對巴鷹派的總理勝選後幾小時,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走廊(Gaza Strip)3日便朝以色列發射一枚火箭彈,但遭到以國的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攔截。這是以色列與 「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 Group,IJG)8月爆發為期3天的衝突後,首次傳出的火箭彈攻擊。僅次於「哈瑪斯」(Hamas)的巴勒斯坦第2大組織IJG表示,本次的火箭發射是為了報復其武裝部隊傑寧鎮「聖城旅」(Al-Quds Brigades)指揮官遭到以色列攻擊的事件。
以色列國會大選!前總理納坦雅胡甩收賄、詐欺陰霾 有望重返權力之巔
以色列於當地時間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開票至今,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領導的「利庫德右翼集團」(Likud)目前已獲得32個議席,領先現任總理拉皮德(Yair Lapid)率領的「擁有未來黨」(Yesh Atid)的24席,使納坦雅胡有望繼1996至1999年、2009至2021年擔任總理後,再度重返以色列權力之巔。綜合非營利性媒體The Conversation及美國CNBC的報導,以色列11月1日舉行4年內第5次國會選舉,曾經長期執政的前總理納坦雅胡,尋求東山再起。根據選前民調顯示,納坦雅胡領導的右翼「利庫德集團」,有望成為國會最大黨,但無法取得過半數的61個席次,因此他可能尋求與其他右翼政黨合組聯合政府。目前極右翼政黨「宗教猶太復國主義」(Religious Zionism)已獲14議席,預料將成為全國第3大黨,因此該黨領袖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扮演關鍵的「造王者」角色。此前他已在投票後承諾,「宗教猶太復國主義」取得的所有選票,都將確保帶來一個右翼政府,並由納坦雅胡出任總理。雖然本格維爾近期試圖將「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重新塑造為更加「溫和」的政黨,試圖改變其過去堅持的極端正統宗教立場,不過這對LGBTQI+社群、婦女墮胎權倡導者來說仍是個壞消息。至於在6月成為看守總理的拉皮德,則在選舉前呼籲民眾「為了下一代及國家的未來積極投票。」與此同時,支持「擁有未來黨」的現任國防部長甘茨(Benny Gantz)所領導的「民族團結黨」(National Unity Party)預料將獲得12至13個席次,但顯然這還不足以與納坦雅胡及本格維爾的聯盟互相抗衡。以色列民主研究所(Israel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中間派自由主義的「前進黨」(Kadima)議員普萊斯納(Yohanan Plesner)表示:「如果納坦雅胡獲勝,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以強硬右翼、極端正統宗教主義為特色的執政聯盟,這些人的意識型態、政治理念與許多世俗化的以色列人漸行漸遠,這可能影響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並加劇本國與巴勒斯坦人的潛在衝突。」納坦雅胡在去年6月下台後深陷收賄、詐欺等指控,且以色列政府改由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掌權,彼此之間存在巨大分歧,因此執政短短1年,國會便宣布解散提前大選。若今次仍無任何一個政黨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則以色列恐將迎來近年第6次國會選舉。
歐盟解體前兆?波蘭、匈牙利、瑞典極端主義崛起 墨索里尼後最極右翼總理將入主義大利
義大利於當地時間25日舉行國會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政黨「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Italy)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支持度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的雷塔(Enrico Letta),可望與其他右翼政黨組成執政聯盟,迎來二戰後第一個由極右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並將歐洲懷疑論及民粹主義帶到歐洲的心臟地帶,對此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預料義大利新政府未來將與布魯塞爾當局發生更多衝突。據英國BBC的報導,曾任歐洲央行總裁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為提出的經濟政策得不到執政聯盟成員全面支持而斷然請辭,因此義大利提前舉行大選。外界預期「義大利兄弟黨」將在25日的選舉中出線成為國會最大黨,與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League)、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前進黨」(Forza Italia)分享權利組聯合政府。根據Consorzio Opinio Italia的民調數據顯示,經常被冠上「新法西斯主義者」(neo-fascist),主打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同婚、反移民、反歐盟的「義大利兄弟黨」預計將囊括逾25%的選票,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的19%。而義大利兄弟黨的45歲黨魁梅洛尼這次也以「上帝、國家和家庭」為競選口號,有望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是繼100年前的法西斯獨裁強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後,政治光譜最極右翼的總理。「義大利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前進黨」都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年85歲的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於上周聲稱,普丁是因北約東擴而「被迫」入侵烏克蘭,而薩爾維尼則曾公開質疑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同樣與普丁關係密切的匈牙利極右翼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的政治主任也很快就祝賀意大利的右翼政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有共同願景和一起應對歐洲艱難挑戰的朋友。」先前歐洲議會15日才通過決議,認定匈牙利「不再是完全民主國家」,縱使該國總理奧班完全是由民選產生,被外界解讀歐盟正試圖在內部製造一個有利於西方的「政治正確」氛圍。22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更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義大利選舉」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她還同時點名匈牙利和波蘭的極右翼勢力。同時瑞典的反移民立場極右派也在稍早9月中的大選中勝出。義大利右翼和民族主義民眾將馮德萊恩的論調理解為,如果歐盟成員國選出對布魯塞爾當局不太友好的政客,那麼歐盟將會對其實施制裁,甚至將其歸類為專制國家,如同匈牙利的處境,因此馮德萊恩的言論無疑是火上澆油。由於俄烏戰爭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歐洲各國正面臨能源、債務、難民、匯率等多重危機,大規模極左極右派遊行,以及罷工活動此起彼落,目前又有越來越多的民選政府往極右派靠攏,恐讓疑歐、反北約情緒在歐陸持續蔓延。
法國馬克宏成功連任 讓歐美領導人全鬆口氣
法國總統大選24日的決選結果出爐,現任總統馬克宏以58.54%得票率,擊敗得票率為41.46%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瑪琳.雷朋,成為法國20年來首位當選連任的總統。馬克宏誓言要成為「所有法國人的總統」,包括那些沒有投票給他的人。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祝賀馬克宏連任,美國總統拜登發推文恭喜他,並稱法國是「解決全球挑戰方面的關鍵夥伴」。24日晚間,馬克宏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前向支持群眾發表勝選演說,特別感謝信任他的選民,又說,他知道有不少選民投票給他,是為了「阻止極右翼」,對此「我要感謝他們,我知道,在未來的歲月裏,我對他們有責任。」馬克宏也向雷朋的支持者喊話,稱從現在開始,他不是代表一個競選陣營的候選人,而是「所有法國人的總統」。馬克宏二度擊敗代表民粹主義的雷朋,令美歐領導人都鬆了一口氣。美國總統拜登發推文恭喜馬克宏,稱法國是「解決全球挑戰方面的關鍵夥伴」,還說,他期待美法兩國「繼續在烏克蘭、民主和氣候變化等問題方面密切合作。」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及歐洲議會議長梅特索拉也分別發文祝賀。德國總理蕭茲亦第一時間致電祝賀,並希望德法積極合作。交戰中的俄烏兩國領導人,也向馬克宏道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推特上發文,稱馬克宏為「烏克蘭的真正朋友」。另據克里姆林宮25日聲明,俄羅斯總統普丁發電報給馬克宏說:「我真誠地祝願你在國事活動中取得成功,以及身體健康。」馬克宏是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少數幾個與普丁接觸的西方領導人之一,試圖透過談判解決衝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致電祝賀馬克宏,表明盼雙方持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攜手推動中法關係不斷邁向新台階,並為中歐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願同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盟國家一道,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蔡英文總統昨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向馬克宏以及法國人民表達誠摯祝賀之意,也期待台法關係持續強化,共同為增進人民的福祉發展及國際社會的和平繁榮,做出更多積極貢獻。外交部亦令駐法國代表處表達政府的誠摯祝賀,期待秉持互惠互利精神,共同致力雙邊關係的繁榮發展,及維護台海與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法國擬強制全國施打新冠疫苗 沒接種就不准搭乘大眾運輸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英、美等國已展開大規模疫苗注射。但是否要求民眾強制接種,以達最大防疫效果,引發各方論戰。法國政府擬立法,不准拒絕注射疫苗者搭乘大眾運輸,在野黨砲聲隆隆。巴西最高法院裁定,不接種者可能面臨罰責,遭總統波索納洛反對。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表態,認為與其強迫注射,不如勸說人們打疫苗的好處。法國將自27日開始施打疫苗,馬克洪政府已起草法案,打造「綠色護照」,如果拿不出任何「足以證明,曾接受預防性新冠治療(包括注射疫苗、或檢測陰性)」的民眾,將被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前往特定場所、以及參與特定活動。這項法案是由法國總理卡斯泰內閣,在本周初提出,將送往國會表決。但法案遭在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批評,政府意圖打造「公衛獨裁政權」。該黨領導人勒班,更大罵這項措施「基本上就是集權主義。」中間偏右的共和黨同樣譴責,「讓官員得以不受國會控制,就擁有完全的權力中止人民自由,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