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傑
」 楊為傑 疫苗 新冠肺炎 Omicron巴黎奧運/「麟洋配」奪金 「這群人」不敢看直播背後原因曝
4日晚間「麟洋配」李洋和王齊麟擊敗陸世界第一奪金,而這除了是中華隊奧運第一面金牌,也是2人二連霸奪金,而台灣人瘋轉播,卻有一群人都不看比賽,背後原因也曝光。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粉專《白袍旅人》發文,「我沒看直播是對的!看重播一樣很棒!『再次』恭喜麟洋配!也祝福李洋,用奧運金牌退休,非常棒的禮物,恭喜羽球隊!恭喜台灣!」醫師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說,「在台灣『麟洋配』跟中國爭取羽球男雙金牌的夜晚值班是對的,我不看比賽才是擊敗中國贏得金牌的保證!過去只要我守在電視機前面的金牌戰,印象中幾乎都是吃鍋貼。」謝宗學表示,「相信李洋、王齊麟會贏、相信台灣會贏,抱著信仰不看比賽,台灣羽球男雙再次創造奇蹟,打破奧運羽球男雙金牌從未有二連霸的紀錄!」謝宗學說,「謝謝王齊麟、謝謝李洋,你們擊敗了中國,為長年在國際上遭受中國打壓的台灣出一口悶氣,更讓世界再次看到台灣,你們是國民英雄!」民進黨青年發展部前副主任范綱皓也在Threads說,他有買愛爾達會員,但怕「帶屎」所以每一場賽事都不看,只叫朋友文字轉播,「是買心酸的?有人跟我一樣嗎?」
水痘沒什麼?全家都中「爸住院一週」 醫:非常危險
不少人覺得得水痘沒什麼,小兒科醫師楊為傑提醒,最近有一家人都得水痘,「兩個青少年症狀還好,但是把拔嚴重到住院住了一週」,建議幼童打第二劑疫苗,提升保護力。楊為傑在臉書「白袍旅人」發文,「感染水痘是有可能會重症的。最近有一個家庭,全家都得了水痘。兩個青少年症狀還好,但是把拔嚴重到住院住了一週。成年人跟小小孩感染水痘是『非常危險的』。」至於得過水痘可以終身免疫?楊為傑說,「得了水痘,會得到的是『終身帶病毒』的狀況。只要感染了水痘,該病毒就會終身躲在神經節。找時間發作,變成令人聞之色變的『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楊為傑表示,按照衛福部建議,幼兒4到6歲建議建議施打第二劑的水痘疫苗,提升保護力,「如果可以,我希望把水痘這個疾病阻斷在這一代。所有沒得過水痘的人,都建議施打兩劑水痘疫苗!阻斷水痘=阻斷帶狀皰疹(皮蛇)。」疾管署說,曾施打過疫苗者仍可能罹患水痘,接種疫苗42天後仍感染野生株水痘稱之為「疫苗失敗的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其病程較短(4–6天)、水疱數約50顆以下且症狀表現溫和,突破感染患者的傳染力約為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的1/3,惟曾接種過水痘疫苗者仍有25%至30%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水痘症狀,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與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相似,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區隔,不宜忽視。
新北幼兒園下藥「8童驗出巴比妥」 專家揭都市傳說…後果超恐怖
新北板橋某幼兒園爆出老師餵食毒藥案,風暴愈演愈烈,檢驗報告結果顯示部分孩童體內含巴比妥、苯二氮平類等藥物。對此,專家便警告,這是管制類藥物,也是3級毒品,使用過量會有生命危險,而且以前的「都市傳說」竟然成真,讓人超心痛。受害孩子透露,上課不乖,老師就會帶去喝「彩虹藥水」,如果不願飲用,還會被老師關在廁所內。28名孩童中,8人有微量反應,目前已有17名家長提告。據了解,巴比妥是中樞神經抑制劑,是處方藥,被列為3級毒品,使用過量會導致嗜睡,高劑量可能抑制呼吸,有生命危險。而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是常見的安眠藥,同樣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屬於4級毒品。巴比妥是管制藥物,也是毒品。(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專頁「白袍旅人」提到,以前就聽說過「巴比妥」的都市傳說,幾十年前有些保姆會餵食這個藥物,讓小孩「比較好顧」,甚至有聽說被用來「安撫小孩」,但實際沒遇過這樣的案例,沒想到現在真的發生了,讓人感到心痛。他提醒,如果有遇到要讓孩子「長期服藥」以求「比較好帶」的狀況,千萬要小心再小心。過去曾有「巴比妥」的都市傳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另外,毒理專家招名威也在臉書發文,痛批:「這些孩子搞半天不是被安眠而是被麻醉!體內竟然有巴比妥殘留,這真的太扯!」認為如果不想當老師,也沒有愛心,可以不要當,幹嘛要去傷害小朋友?連成年人都不能亂用了,竟然還用在孩子身上。招名威警告,巴比妥具有成癮性,會對在發育中的孩子引發神經毒性,嚴重會造成大腦發育不良,智商會受影響,最後感嘆:「可憐的孩子們,怎麼有人心腸那麼狠!?坐牢賠錢都便宜這些壞人了,可惡!」備註:根據《兒少法》第69條規範,本案涉兒童及少年權益,不得揭示「足資識別之資訊」,其中包含學校名稱。
腸病毒大流行1/創3年新高紀錄「新殺手更可怕」 難預防!3大族群最危險
疫情解封,腸病毒也即將大反撲!除了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之外,今年更要提防新殺手D68型,初期症狀和感冒一樣難以預防,且病情會急遽惡化,再加上無疫苗、無藥物,甚至連青少年都會感染,因此專家認為比71型更恐怖,也點名「氣喘病史」、「曾發生喘鳴」、「肥胖」3族群要嚴陣以待,一有疑似症狀就要趕緊就醫。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今年3/26至4/1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4,113人次,較前一週(3,177人次)上升29.5%,且高於2020~2022年同期,除了創3年新高紀錄,專家也示警6~7月恐造成大流行。不只如此,今年3月中旬疾管署監測到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71型2位個案,這也是國內時隔一年半,再度監測到這種病毒型,而且緊接著在4/6再公布監測到2例,目前累計共4例,所幸皆為輕症。腸病毒71型是大眾較為熟知的危險病毒型,但今年許多專家紛紛擔憂另一種病毒型D68,且根據疾管署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內除了常見的克沙奇A型、腸病毒71型之外,D68型也蠢蠢欲動,而且今年唯一的重症個案就是D68型,去年唯一的死亡案例也是D68型。腸病毒並非單一病毒,例如引起疱疹性咽峽炎的克沙奇病毒或71型、D68型腸病毒都屬於這個大家族,腸病毒最常見的症狀是手足口症及咽峽炎,少數如腸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案例,病毒甚至影響到腦部,會頻繁肌抽躍、嗜睡、手腳無力、持續嘔等。腸病毒71型重症雖進展快速,但疾病變化仍有跡可循,而腸病毒D68型走的卻不是這個路線。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D68前期症狀是咳嗽、發燒,和一般感冒非常相似,所以臨床上難以辨別,一旦出現急性肢體無力痲痺或呼吸衰竭,後續恢復狀況就不佳。第一個腸病毒D68型出現在1962年的加州,從那之後,美國一直有零星的個案,但沒有受到重視。直到2014年美國爆發大流行,那年的8~11月共有1121個確診案例,遍佈47州,幾乎讓整個美國本土全部淪陷,也讓全世界首次見識到D68型的可怕,台灣也從這一年開始監測D68。腸病毒D68型初期症狀跟感冒一樣,也無手足口症及咽峽炎,難以及早確診,又可能急遽惡化,因此讓許多專家相當頭疼。(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在美國2014年的大流行中,有107例兒童的急性肢體無力痲痺個案,張凱音說,「急性肢體無力痲痺」是指四肢突然發生無力性麻痺,負責呼吸與吞嚥的肌肉也可能受到影響,患者可能會四肢癱瘓,甚至連呼吸肌肉群都受到影響而必須仰賴呼吸器的支持。這107位受影響的兒童,其年齡中位數為7歲,絕大多數都有脖子僵硬、畏光等腦膜炎的症狀。受影響的肢體主要是在末端,且為不對稱分佈。肌肉力量可能會降到0分,發生肢體無力前幾乎都有發燒症狀,平均間隔距離為7天。楊為傑說,這些病童恢復狀況不佳,幾乎所有孩子都留下了神經學的後遺症。那該如何預防?D68症狀與一般感冒無法區分,但會表現得較為嚴重,根據美國2014 年流行的統計數據,32%以上的個案會演變成肺炎、肢體無力等重症,且絕大部分的D68個案都需住院治療,甚至需要加護病房。不只如此,D68的恐怖之處是就連青少年都難逃脫魔掌,雖然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感染腸病毒,但5歲以下的孩童較容易引發重症,不過,根據法國2014年的D68流行年齡層分布,除了5歲以下的幼童之外,6~15歲與16歲以下竟也有不少案例。不同於腸病毒71型已有疫苗可打,D68目前既無疫苗、也無治療藥物,「預防重於治療」更加重要,尤其是根據美國2014年的數據顯示,若有氣喘病史、過去曾出現「喘鳴聲」、肥胖這3大危險因子,就要格外提高警覺。有氣喘病史者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控制病況,若有感冒症狀,且產生呼吸困難、喘;或有肢體無力之現象,如突然走路不穩、一隻手突然變得無力、不靈活、肢體酸麻痛等,都要立刻就醫,以免病況急遽惡化。
本土連日破萬…確診者「狂道歉」 醫籲別獵巫:沒有人想把疾病傳染給別人
台灣昨(3日)一口氣新增2萬3102例本土案例,不少人也都被匡列隔離。兒科醫師楊為傑表示,最近,確診的人數越來越多,也看到不少「道歉」的文字;他呼籲,請不要對確診者獵巫,沒有人想染疫,更沒有人想把疾病傳染給別人。楊為傑在「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臉書指出,說真的,當然以目前的狀況,確診周圍的親友,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懇請大家能夠互相體諒,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沒有人想染疫,更沒有人想把疾病傳染給別人,「我想,在台灣,明知自己確診,還硬要到處散播的人,應該是極為少數,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互相指責,實在是沒有必要。」楊為傑直言,Omicron的傳染力的確是極高,防不勝防,有些人是在緊密的防護下,依舊確診,這實在是不能怪他,甚至有足不出戶的小小孩確診,根本不知道哪來的,「但我想他也不會去責怪他的家人,互相體諒,互相接著,共度疫情。」他舉例,前陣子某朋友的家人疑似確診,身邊的大家也是動起來幫忙他們家,因為疑似確診的當下,不適合移動,因此朋友群是幫忙送東西到他們家門口,幫忙通報,幫忙聯繫一些事情,「我們任何人,都有可能哪天就確診了,我們也都需要身邊人的幫助,大家盤點一下身邊的資源,互相協助,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個艱難的疫情的!」
快篩試劑「這時間篩」最準 兒科醫曝1地雷:做了保證被罵翻!
本土確診數狂飆,也讓快篩試劑一劑難求。但兒科醫師楊為傑指出,篩檢的時機非常重要「太早太晚都抓不到」,表示有症狀時檢驗最容易確認是否為陽性,且參加大型活動後「立刻篩」,其實根本沒用!楊為傑在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分享使用快篩試劑的4大眉角,表示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的高峰期時使用,最容易抓到病毒,反之太早或太晚篩,則會降低準確度;且如果擔心參加大型聚會後被感染,也不用回家立刻篩,因為「哪有那麼快?」指出如果有症狀就早點篩,但若完全無症狀,則可在接觸後2到3天篩,想更準確一點,就是3到5天篩,且要天天篩一次。楊為傑也強調,不論是現行的家用快篩或是未來可能引進的深喉唾液快篩,「都務必要取得分泌物」,而不是在鼻腔內輕輕轉幾下就好,最好能在棉棒上看到黏液,「那才是檢查時最需要的檢體」,如只有純口水或鼻水會造成準確率下降;而最後一項眉角,是「多篩檢能增加準確率」,楊為傑笑說,這看似如所當然的建議,其實有研究背書,表示「如果真的很擔心,就增加自行篩檢的次數吧」!楊為傑也提醒,這4大眉角並非「標準建議」,而是他個人使用各式快篩產品多年後的心得,還自嘲:「大家完全可以不用裡我。」此外,楊為傑也在留言串回覆網友,表示盡量不要到一般診所請醫師幫忙快篩,因為「如果陽性,診所要關閉清消,同時在場的人一律匡列,會被罵慘」。
民眾第3劑瘋搶莫德納 醫打臉研究表格曝「接種BNT抗體飆30倍」
本土疫情尚未趨緩,為了因應Omicron變異株,許多民眾近日開始接種第3劑疫苗,網路也流傳一張「第3劑抗體表格」,結果顯示打莫德納的抗體濃度最高,因此許多人都將莫德納列為首選。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就打臉,提醒表格數據不能直接用於台灣當前的選項,並分享爸爸打BNT之後去驗中和抗體的結果。楊為傑在臉書「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表示,最近很多朋友追加劑都指定要莫德納,不要BNT,讓他覺得超級納悶,患者接著拿出一個比較表格,說是研究表明的,數據顯示追加劑接種莫德納的抗體比BNT高,是「Lancet」的文章,因此大家瘋狂指定莫德納,讓他恍然大悟。網路瘋傳打3劑抗體的結果。(圖/翻攝自臉書)然而,楊為傑指出,該篇研究他去年12月24日就曾提到,研究中使用的是莫德納「全量」,但台灣打的是「半量」,該表格無法直接適用於台灣目前的情況,他也不建議拿來作為BNT全量和莫德納半量比較的依據,「因為人家是用全量啊」,雖然說打半量,理論上不是抗體剩一半的意思,但絕對會比全量少,至於少多少就不得而知。楊為傑透露,父母追加劑都打BNT,並沒有指定莫德納,不過抗體增加的狀況非常好,打了2周後,他幫父親檢驗中和抗體,發現上升至少30倍,而且應該還沒到最高點,比研究中莫德納全量的27倍還高,還開玩笑表示:「搞不好最終會超過50倍…過幾天再來幫老爸驗一次~」。
桃機確診者染Omicron 醫籲「快打第三劑」:沒人想再次三級警戒
桃園機場爆發群聚感染,個案中曾有人至忠貞市場擺攤,上午該區緊急進行環境清消。豈料,今(5日)稍早再傳1人確診,累計已有5名確診者。成大醫院小兒腎臟科兼任主治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國內已經出現第一位本土Omicron確診者,憂心去年5月疫情爆發的狀況會再度重演,呼籲尚未施打疫苗,或者僅打完一劑者盡快再接種以增強保護力。楊為傑在個人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PO文,表示台灣已經出現第一例Omicron確診者,同時指出美國單日確診已飆破百萬,提醒眾人不可輕忽Omicron的傳染力;所幸,依據目前為止所獲得的資訊,因Omicron所誘發的重症、住院比例都較為低下,但為有效防範病毒擴散,楊為傑於文中再三強調疫苗接種的重要性,「接種疫苗可以更進一步的預防住院。這個真的非常重要。」楊為傑指出,台灣第二劑疫苗的接種率停滯在70%已有一段時間,更坦言一劑疫苗在Omicron面前,可說根本毫無作用,「如果您身邊有人還沒打疫苗,或者只打一劑,請他們早點去打,真的很擔心 Omicron會把我們打成去年5-8月的樣子,真的太恐怖了。」楊為傑表示,眾人應對去年的慘況記憶猶新,「我相信沒有人想再來一次三級、甚至四級…拜託大家了,疫苗趕快打起來!」隨後他也提醒,若有民眾已可接種第三劑疫苗,最好也早日去施打,「現在疫苗沒什麼人要打,真的很傷心。」楊為傑在臉書呼籲,希望民眾盡快再接種疫苗。(圖/翻攝自「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臉書)
醫打完第三劑 曝「AZ+AZ+莫德納」抗體變化
由於Omicron變異株肆虐全球,除了美國日前新增病例創下全球紀錄外,英國、法國等地的新增病例也創下新高,不少國家都加緊腳步施打第三劑。兒科醫師楊為傑分享了自己打完疫苗的抗體高低,「施打二劑AZ後兩三周,抗體達到高峰,第二劑的5個月後,抗體只剩下高峰時期的1/30,補了第三劑後24小時,抗體就從低點上升了兩倍。」楊為傑在臉書《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透露,已打了第三劑,按照指揮中心的建議,第二劑後5個月接種 0.25 mL的莫德納;他表示,打完第三劑後,手臂略微痠痛稍有倦怠感,但不至於影響作息與工作。話鋒一轉,楊為傑提到,美國的單日確診人數突破歷史新高,而且Omicron變異株已經超過一半了,應該會壓過 Delta,而成為主要傳染的優勢變異株,這有3個重要的意義,包括兩劑疫苗對Omicron的保護力,是絕對不如 Delta的,二全民第三劑勢在必行,以及施打第三劑後,抗體需要2-4周的時間才會到保護力的高峰。楊為傑說,「目前我在監測我自己的抗體,施打二劑AZ後兩三周,抗體達到高峰,第二劑的5個月後,抗體只剩下高峰時期的1/30,補了第三劑後24小時,抗體就從低點上升了兩倍,滿兩周會再追蹤到底可以衝到多高。」他希望,今年全世界都可以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台灣也會更好。
AZ混打BNT超讚?名醫提醒「這2點」:要超前思考
第13輪公費疫苗將開放AZ疫苗混打BNT疫苗,也讓許多原本預約第12輪的民眾放棄預約或直接爽約,就是為了要在第13輪能混打BNT。不過,有醫師提醒2點需要「超前思考」,也幫助還在猶豫要不要混打的民眾做出選擇。國外研究證實AZ混打mRNA疫苗的效果,比兩劑都打AZ的效果好,也讓許多民眾對屬於mRNA疫苗的BNT混打有所期待。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兩劑都選擇同一廠牌疫苗較為安全,但還是許多民眾期待混打。輝瑞BNT疫苗。(圖/達志/美聯社)醫師楊為傑在「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雖然100%尊重想要混打的人,畢竟指揮中心的專家應該都思考分析過疫苗混打的優缺點,但還是要提醒2點讓大家「超前思考」。第一,如果要追加第三劑,那麼混打者的第三劑,要選什麼廠牌的疫苗?楊為傑表示,國際上有許多混打疫苗的數據,最多的就AZ混打BNT,第二高則是AZ混打莫德納。楊為傑問「但是,第三劑呢?」他指出,目前對於第三劑疫苗的研究相對很少,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二,明年會有多少BNT疫苗?楊為傑表示,根據指揮中心已公布的數字,明年除了高端之外還會有3000多萬劑的莫德納疫苗,但對於BNT疫苗的數字則是未知。楊為傑提醒,若政府明年決定不買BNT或買很少量的BNT,那AZ混打BNT的人,第三劑疫苗要選什麼?他希望這兩點能夠讓想混打的民眾超前思考。
醫師籲疫苗殘劑「開放民眾預約」 指揮中心最新回應
台灣新冠疫苗陸續封緘完成,不過近日卻因為各種負面新聞出現緩打潮,對此,有專家就直言,為了避免疫苗浪費,應比照南韓將這些殘劑開放給30歲以上的一般民眾預約施打,醫師徐嘉賢近日也撰寫郵件向政委唐鳳提出建言,沒想到過了18分鐘馬上收到唐鳳回應;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稍早也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央同意開放每天最後一瓶疫苗殘劑的候補登記。醫師楊為傑近日在臉書發文,針對台灣出現緩打潮,恐會有疫苗殘劑的問題,他認為應該比照南韓推出的「殘餘疫苗地圖」,如果長者預約施打卻失約,但疫苗開瓶後必須在時限內打完,為了避免造成浪費,屆時就能將長者的名額釋出,讓30歲以上的一般民眾用APP做預約,能優先保障長者之餘,又能讓有意願的青壯年可以接種疫苗。對此,徐嘉賢也相當認同這樣的做法,直言:「把本來反正都注定要丟棄的寶貴疫苗,趕快迅速施打在行動力最強、活動範圍最廣的青壯年族群。」於是他便撰寫郵件向唐鳳提出建言,沒想到昨(24日)早上10點26分寄出,18分鐘後就收到回覆,唐鳳在信中回說:「收到,感謝建議。以我所知,這2天指揮中心已經在評估此提議了。」徐嘉賢向唐鳳建言,隨即收到回覆。(圖/翻攝自徐嘉賢臉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早上與地方政府開全國防疫會議後,針對每天疫苗最後一瓶的殘劑的處理方式,今天跟各縣市做說明,首先,請接種單位先公告接種作業以及開放疫苗候補名單的登記,而候補名單的開放,第一個是先針對尚未開放類別的接種對象,再來才是其他的接種對象。陳宗彥表示,針對每天剩餘殘劑的使用,的確有坐開放,不過對於非現行開放類別的部分,接種完畢後相關人員仍要將資料上傳系統。
開學日延至9/1!醫揭「維持三級」6大隱憂 家長無奈:命和錢在拉扯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國中小學110學年度開學日原訂8月30日,經教育部開會決議,今(24日)宣布開學日延後至9月1日,雖然只差2天,仍讓不少家長相當頭痛。對此,小兒科醫師楊為傑直言,儘管遠距上課能解決教學問題,但仍存在6個隱憂,尤其對跨學級的新生及考生來說,更是影響重大。楊為傑今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很多家長跟我提過他們的擔憂。可能這些是很多人沒想到的層面,我就幫家長們反應吧!」如果學校遲遲不開學或持續三級,可能面臨的6大問題如下:1. 升小一/國一/高一/大一的孩子,何去何從?面對完全不熟悉的環境?老師?同學?遊戲規則?生存方式?換一個環境,完全不認識的人,就要線上課程?問題一定很多。2. 成績評估?學習歷程?這些攸關升學的方式,怎麼評估?3. 大學指考。還有一群高三或重考的孩子,要決定今年大學念哪裡。如果指考沒有如期舉行,那他們要去哪裡呢?四萬多人,四萬多個家庭。4. 幼兒園,有的已經撐不下去倒閉了。大家最在乎的托育環境,恐怕會越來越糟。5. 小本經營的生意。經營困難。很多沒有特殊技能的人,其實是拿日薪的。有做才有。店面沒生意他就沒收入。6. 如果有在陪孩子上線上課程的,您應該可以發現,有的孩子根本不出現,或者是掉隊了.......。差距在拉大。楊為傑表示,「這些聲音,不是主流聲音。但這些卻是很多小老百姓的心聲。我當然期望疫情會越來越趨緩,但是萬一兩個禮拜後,「繼續三級」。我們的社會,有沒有方案,去幫助這些家庭,這些孩子?或者是,我們全部人一起承受部分風險,幫助這些家庭?」他直言,「能在家工作的,幾乎都是優勢群體,並不是社會的多數。分享一些來自基層的聲音,希望大家可以聽見~~~一起想想,怎麼走會比較好。不會有完美的方案,任何方案都有其代價。重點是:我們要什麼?」貼文引發共鳴,不少家長紛紛無奈留言「我寧可小孩正常上學,他們也要學習適應在疫情下的生活,不是靠著大人們的保護,他們也要去學習面對未來該有的生活方式」、「幼稚園的小孩真的很難線上」、「命和錢在拉扯」「並不是什麼產業都能在家工作+顧小孩,真的很擔心一直維持現狀無止境」、「謝謝您講出家長的心聲」。(圖/翻攝自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臉書)
疫苗反應比AZ還強!「不懂老人家等莫德納理由」 醫嘆:長輩真的有接到正確消息嗎?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國內從本月15日起,優先針對包含75歲以上老人在內的前幾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施打AZ疫苗,但卻陸續傳出猝死案例,引發了國內的疫苗緩打潮,甚至傳出還沒打疫苗的高齡長者,已經嚇到不敢打AZ疫苗,只想等剛抵台的莫德納疫苗。不過兒科醫師楊為傑發文表示,「我不懂老人家等莫德納的理由,長輩真的有接受到正確的消息嗎?」美國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援軍,本月20日抵台,為國內疫苗總數,帶來明顯幫助。而莫德納來台之際,恰巧碰上國內高齡長者施打AZ疫苗,頻傳猝死事件,傳出不少還沒去打疫苗的老人家,決定緩打AZ疫苗,想等打莫德納疫苗。對此,兒科醫師楊為傑昨天(2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平均而言,莫德納的疫苗反應比AZ還強,第二劑比第一劑明顯,「我不懂老人家等莫德納的理由,長輩真的有接受到正確的消息嗎?」網友們則是在留言處回應,「老人家受到太多網路風向文的影響了,疫苗都有風險,自身的條件也是評估的環節之一」、「我聽到長輩轉述的,『AZ是日本不要才給我們,(難怪)打了死一堆人』」,顯示國人對接種新冠肺炎,仍存在諸多疑慮。
搜奇/黑死病「復闢」?大陸蒙古腺鼠疫疫情 俄專家:吃野味引起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大陸內蒙古地區腺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疫情嚴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腺鼠疫疫情並未跟著消退,引起不明究裡的群眾更多的恐慌。2019年11月底期間,內蒙古烏蘭察布市1名牧民,被確診為鼠疫病例,他在發病前曾在鼠疫的疫源地活動過。據了解,這名病患是內蒙古第4起鼠疫確診病例,有消息指出,早在同一年9月,就有大陸民眾因為敗血型鼠疫而死亡。2019年11月底期間,內蒙古烏蘭察布市1名牧民,被確診為鼠疫病例。(示意圖/Pixabay)時間再來到2020年7月中,一名蒙古15歲少年和朋友一同食用土撥鼠肉,不久後卻開始發燒,3天後便不治身亡,經判定應是感染鼠疫,同一年的9月底,雲南當地一處鼠疫疫情防控指揮部被通報,有一名3歲兒童,被診斷為疑似腺鼠疫的病例。據國內的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粉絲團上曾發文表示,鼠疫很恐怖、很恐怖、很恐怖,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在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之前,病人就已經走了。兒科醫師楊為傑。(圖/翻攝自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鼠疫並不是沒有解藥,只要只用正確的抗生素,就能夠治癒,不過該病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不用3天時間,染病者就有可能不治身亡,因此要在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正確的狀況,才有辦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因此希望就診患者要主動告知旅遊史,才有助於醫師判斷。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傳播,最終釀成肆虐歐洲大陸的黑死病。(圖/翻攝自NBC Learn)不過外界質疑的是,為何這種幾乎少見的黑死病會「復闢」? 畢竟鼠疫在台灣已經有將近70年時間沒有看到,同樣與蒙古接壤的俄羅斯一位傳染病專家、醫學博士對在大陸和蒙古國出現的腺鼠疫疫情評論表示,大陸與蒙古千百年來一直都是鼠疫的自然疫情來源地,這類疫情經常發生,都是吃野味引起。專家表示鼠疫在大陸爛蒙古等地經常發生,都是吃野味引起 。(圖/達志/美聯社)據《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專家回應表示,和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州、阿勒泰邊疆區和圖瓦共和國一樣,大陸和蒙古國千百年來一直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在自然界中一向如此,未來也是一樣。專家繼續表示,鼠疫會暴發,這與當地人生活方式有關,人們吃旱獺、黃鼠,要剝皮處理,牠們身上的跳蚤會進入住宅,還記得上述篇章中也提到,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在人群中傳播,最終釀成肆虐歐洲大陸的黑死病。鼠疫至今仍未絕跡,2020年和2019年出現的病例就是最新例證。當然,現在全球鼠疫病例很少,而且可以用抗生素治愈。不過,歷史上那些在疾病大流行中橫行的病原體今天仍在生活周遭,那些危機化解了,但病毒和病菌,以及它們導致的疾病感染和流行,從來沒有消失。
年輕人不敢生!兒科醫揭真相「比高房價更嚴重」 過來人淚:女性真的慘
現代不少年輕人不敢結婚,也不敢生小孩,原因常被認為是低薪、高房價所致。兒科醫師楊為傑指出,台灣即將迎來人口負成長,這一代人恐怕必須工作到70歲才能退休,但「低生育率」問題並不完全是現實因素,而是社會對女性有太多不必要的「傳統」和「不公平」,這些問題可能比高房價來的更嚴重。楊為傑日前在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表示,他非常認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雁馨提出的3個觀點,其一「台灣生育率超低的關鍵是結婚率下降」,然而原因不完全是年輕人樂於當頂客族,而是找不到對象或是不想背負傳統婚姻帶來的壓力,因此對步入婚姻、生子產生抗拒。鄭雁馨提到,相較於歐美國家,東亞國家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對家庭、婚姻價值異常注重,也時常出現「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等說法,再說不管是交往或結婚,要考量的條件和因素都相當繁瑣,進而使許多年輕人卻步,其中女性更是在傳統社會價值下,最容易被不平等對待的族群。她舉例,外界通常認為女性教育程度高、能力強,才會沒有結婚意願,但研究顯示這類女性「結婚意願高」,只是因為尚未找到適婚對象,漸漸被排除在婚姻市場,隨著年齡增長,最後只好放棄結婚念頭,而這些女性通常經濟能力較好,也能提供充足資源教養小孩,卻在擇偶時慘遭排擠,十分諷刺。楊為傑直言,他透過醫療環境觀察,發現很多女性都被傳統價值觀箝制,生活相當壓抑,實在很辛苦;他認為,造成低生育率的原因有很多,但現今社會給予女性太多不必要的「傳統」,這個因素可能比高房價問題來得嚴重許多。
醫師破解新冠疫苗「90%有效」真相 分析:可能遺漏「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醫藥界紛紛著手研發疫苗對抗。其中輝瑞製藥昨日宣布,他們研發的新冠疫苗有90%的有效性(Vaccine efficacy)。有醫師指出,流感疫苗有效性頂多也就是50%上下,該名醫師到輝瑞官網看過研究分析後,發現也許和大家想像的結果不同。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查看輝瑞製藥官網,表示輝瑞宣布實驗中的新冠疫苗,有90%的有效性,目前實驗有43538位參與者,38955位有完成第2劑,目前沒有嚴重副作用。這是「期中分析」的報告,非最終報告。分析的時間點,是在接種第2劑疫苗的7天後,去比較接種疫苗與接種安慰劑2組人員,得到新冠肺炎的比率。此外,疫苗有效性90%的意思是,接種疫苗的人,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其感染下降90%。官網報告明確的說,這個數字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為時間還沒到,因此無法分析。楊為傑醫師表示,簡單來說,根據目前的分析,打完2劑疫苗後7天後,保護率有90%。但也許1年後保護率更高或更低?目前猶未可知。他認為高興歸高興,還是要把數據看清楚。他也分享他的看法,要計算疫苗有效性,就必須知道哪些人「被感染」,以新冠肺炎來說,有一部分是「無症狀感染」,既然是無症狀感染者,就不會被回報為確診個案。也就是說,算出來的感染率應該是偏低的。在大規模臨床實驗中,去分析確診者是很重要的,但他也提出疑問,「會不會有一群『無症狀感染者』被遺漏掉了?」再思考的深入一點,90%的疫苗有效性,會不會是針對「有症狀的確診者」,如果把無症狀感染者加進去考慮,有效性會再上升?或是下降?其實都有可能。楊為傑醫師認為可能性很多,也期待更多專家的分析。
與新冠肺炎長期抗戰? 命理師曝要到這時候疫情才會停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至今仍未控制住,許多人都想知道疫情究竟要到何時才能結束。對此,鳥卦命理師王馨怡為新冠肺炎疫情卜卦,算出疫情結束時間還要等到子丑寅,也就是今年的11或12月。台灣目前累積確診22例,鳥卦命理師王馨怡為疫情卜卦,,獲得觀音籤第59籤癸酉。籤詩內容為「有心作福莫遲疑,求名清吉正當時,此事必能成會合,財寶自然喜相隨」。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王馨怡表示,新冠肺炎結束的時間沒這麼快,要等到子丑寅,也就是今年的11、12月。兒科醫師楊為傑也在臉書上呼籲,這是一場跟病毒的漫長競賽,還是要恢復平常心,過好日常生活,如果一開始就爆衝,把自己搞得很累,是無法撐下去的。醫師呼籲,仍要平常心過好日常生活。(圖/達志/路透社)例如勤洗手,更要護手,否則洗到手受傷很痛,反而就無法洗手了。整天宅在家中,不出門運動也有礙健康,該出門活動還是得出門活動。有疾病的患者,更要控管好自己的健康,該就醫還是要到醫院,不要因為害怕不去,反而影響病情控制不好,萬一被感染更危險。而吃飯、上班、運動,這些日常該做還是要做,注意個人衛生,減少大規模人群聚集活動,「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提高警覺、盡量維持正常作息,才能好好過日子。楊為傑強調「這可能會是場漫長的戰役」,我們可能都在書寫歷史。當許多診所、藥局都自行關閉,不營業了,才是需要開始擔心的時候,所以現在民眾實在不需要過於焦慮。他也期許大家還是要恢復平常心,不然日子真的過不下去。
鼠疫「很恐怖很恐怖」 醫憂:有經驗的都退休了難判斷
中國大陸日前出現腺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病例個案,已有1人不治,至今累積有4起病例,而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粉絲團上發文表示,鼠疫很恐怖、很恐怖、很恐怖,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在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之前,病人就已經走了。根據疾病管制署的資料,在北京的個案症狀為發燒與呼吸困難,這兩個症狀跟肺炎相當類似,楊為傑也表示,依目前台灣醫生的經驗來看,可能都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判斷為鼠疫,因為有治療經驗的醫師已經都退休了,畢竟鼠疫在台灣已經有將近70年時間沒有看到。(圖/翻攝自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鼠疫並不是沒有解藥,只要只用正確的抗生素,就能夠治癒,不過該病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不用三天時間,染病者就有可能不治身亡,因此要在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正確的狀況,才有辦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因此希望就診患者要主動告知旅遊史,才有助於醫師判斷。此外醫護人員相當害怕這個疾病是因為傳染力極佳,就像當初SARS一樣,害怕會將病菌傳染給家人、朋友,所以才會非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