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琳
」 楊倩琳泰房爆買潮3/疫後年輕族群瘋海外買房 越南新娘仲介也打出「越南置產」牌
「2022年俄烏戰爭發生時,身邊很多富有朋友都把錢弄到海外去了,雖然我沒有那麼有錢,但也想做海外避險。」理財專家楊倩琳告訴CTWANT記者,「現在台灣人越來越多了,我去看房的時候,還碰到其他的台灣人跟我打招呼,很多是當地的台商。」她在泰國已買六間房子,目標是十間。房地產交易網站Baania在2023年的數據顯示,在泰購買公寓的外國人,以中國人購買數量最多,而緬甸人買的價值最高、平均700萬泰銖,而印度人平均面積最大、為89.8平方公尺;所有權轉讓數量第一名也是中國,其次則是俄羅斯、美國和英國。富豪國際房產總經理林全楨曾透露,他在5個月內,成功售出6戶曼谷豪宅,1戶大約800萬,出租月租金3.5萬元,主要看中每年約5到6%的出租投報率;其中還有1位買家是看視訊連線就買了,「未來會更常組團,到曼谷看豪宅。」對於這一波泰國買房熱潮,他說,從人口紅利、政府政策、政治安定、科技工業發展等來看,泰國曼谷是具潛力的選擇,且房價比台灣便宜許多,CP值高,曼谷蛋黃區的豪宅新案每坪約70到90萬元,這價格沒公設、還含車位。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表示,上一波的海外不動產熱出現在2015到2018年,此次則是因為台灣稅制及修法等打炒房措施,房價高到很多人買不起,開始認為在台灣買房投報率最多2%,但若在國外可到4到8%時,就會重新掀起海外房不動產熱潮。張俊麟觀察到,疫情前海外投資者大多是高資產人士,但在近來因外國開發商中文也會通,讓更多小資族願意嘗試國外市場,海外購房有年輕化的趨勢。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也表示,近來搭上戰爭、低房價等議題、高投報的海外不動產投資風潮東山再起。中華民國不動產交流協會理事長張俊麟表示,去年舉辦實體的國際房地產博覽會,有一半的海外地產業者在疫情中陣亡,但又出現其他生力軍。(圖/報系資料照)「業者在帶進場的時候總是拍胸脯保證絕對能穩定獲利,安全下車。但除了業者之外,投資人也要看看有沒有信得過、了解該國狀況的『自己人』幫忙處理。」徐佳馨提醒,「除非真的有用到、或熟悉當地國家,才會建議購買國外房產。」例如2013年,很多台灣人到馬來西亞、柬埔寨等買房地產,以為高租金投報率,出事後找不到人處理也求償無門,成為海外投資孤兒,到現在還下不了車。與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為避免房市遭外國炒家引發民眾不滿,也會祭出應對措施。以越南《住房法》規定為例,一高層住宅建案只有30%可賣給外國人,別墅項目則是10%,買房後獲得房產50年產權,到期可再續50年,但若跟越南人結婚,就能得到永久產權,也可轉賣給外國人,據了解,近來台灣「越配」帶團到越南的二、三縣市工業區旁購新大樓,租給外籍工程師,當起「國際包租婆」。CTWANT記者也發現,坊間仲介越配相親的公司,甚至以「娶越南新娘可以在越南購屋置產」做為廣告宣傳。炒房引發當地人不滿,越南已有建商停止向中國人銷售旗下商品。(圖/翻攝自Vinhomes臉書)「越南跟你們台灣人有點像,喜歡買房子。」越南籍看護阿鸞跟CTWANT記者說,她18歲起就在俄羅斯打工,現在在台灣當看護,就是要賺錢回家買大別墅,以及開店等,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讓她感到安心,而這波地產暴跌,她也可以等待入場機會「不用急、就等吧。」
泰房爆買潮2/達人直播帶路:「500公尺馬路滿是賣屋廣告」 海外買房一定要先住過
「我家前面的公寓正在蓋,預售三年了還沒賣完」,「在這邊走路,短短500公尺的路,就可看到很多不同家仲介公司掛牌子說要賣屋」,「還有個體戶手寫招牌說要忍痛降價求急售,一路重複貼,看起來真的很絕望!」42歲的羅聖治用手機為CTWANT記者進行視訊導覽,分享在泰國的第一手訊息。羅聖治因1989年南進政策,舉家搬到泰國,他中英泰文都精通,目前在當地公司做軟體專案經理,過去他常分享在泰國的生活細節,但因愛莉莎莎的買屋新聞,讓他平常約20人互動的私人臉書帳號,一下湧進超過390個讚、上百次的轉發分享。CTWANT記者越洋聯繫上羅聖治,他熱心用手機轉播,導覽位在曼谷約25公里的北纜府住家附近現況,當地有不少大工廠,儘管未來前景無限,但當地人買房態度仍謹慎,沿路有不少賣房的廣告。接著,羅聖治走進當地購物商場Jas Urban,「這裡原本有很多高檔餐廳進駐,疫情後做不起來紛紛撤出,替換上的大多是平價餐飲,包括中國品牌的火鍋、麻辣燙、手搖飲料蜜雪冰城,名牌專櫃變成outlet成衣。」他邊走邊說,儘管有新捷運開通,但房市買氣仍撐不起來,連附近的銀行提款機都隨著超市一起結束營業。羅聖治說,他在泰國的精算師朋友也都不買房子,以租屋為主,「因為泰國持有房子麻煩、稅很複雜,房價差距也很大。」他建議,若想買泰國的公寓出租投資,至少要親自到想買的地段住個三個月後,再決定比較好。近來台灣電動車、ICT和印刷電路板廠商都前往泰國投資設廠。(圖/翻攝自MGR ONLINE官網)羅聖治也跟CTWANT記者說,泰國未來發展前景仍是好的,因為疫情與中美貿易戰後,不少產業鏈轉往其他國家布局,像是PCB、組裝廠、電源、被動元件,以及食品、鑄件等傳產相關業者都紛紛插旗在泰國作生產基地,像是廣達(2382)、群光(2385)和鴻海(2317)等,在泰國具備一定規模,「有了工廠、接下來就會有人力進駐,勢必就有住房需求。」他認識的當地人,就已有因設廠的土地買賣,賺了一大筆錢。出版多本小資理財書的易飛網策略長楊倩琳,也看好泰國新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對未來經濟的布局,且他從政前是地產大亨,勢必把房地產作為施政重點;她已經買了六間房,除了喜歡泰國、預計要在當地養老外,也是做全球資產配置、分散風險。「我絕不會鼓勵大家去泰國炒房!」楊倩琳說,泰國房價是溫的,所以投資一定是用「閒錢」,且要等5到8年這樣的心態去看,絕對要自己做功課,仲介介紹的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需求,像她一年多就親自飛泰國7次,要買哪一區就先在當地住一陣子觀察,才做決定,且對每個房子的目標清晰,到底是要收租、還是資產配置。小資理財達人楊倩琳為買泰國房地產下足功夫,絕對都是親自走訪研究。(圖/翻攝自楊倩琳臉書)有房仲介紹給楊倩琳一間精華蛋黃區房子,但是坪數小,她不認為有錢人會願意住在這麼擠的地方。「不能只聽仲介的一面之詞!」她說,很多號稱捷運站旁的案件、其實很偏遠,買房前一定要親自去看過。楊倩琳看好當地科學園區工作租房需求,花了300萬元買的成屋,馬上就租給外國工程師,每月收租1.3萬元,每年投資報酬率約5%,她同時泰國開證券戶,將收到的房租定期定額買泰國高配息ETF。她特別提醒,外國人無法在泰國當地貸款,所以預售屋付完首付款後,一定要規劃好時間、準備交屋時要一次付清的尾款。「當你選擇投資這個國家,就要對於他未來的經濟或是政治走向,有非常大的了解。」楊倩琳的一位朋友投資日本千萬房產,後來日幣貶值就少了百萬,還有朋友投資馬來西亞房地產,馬幣貶值而賠錢套牢,「海外置產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資理財傳教士3/「近捷運有泳池的小資宅不到150萬」 楊倩琳看上泰國租金報酬5%目標買10間
「我過幾天可能會再飛去曼谷買第6間,預計2030年買10間。」除了台股、ETF和債券,53歲的理財專家楊倩琳最新的投資標的是泰國房地產,她看準曼谷的低房價、高租金報酬率,從去年3月至今,已在曼谷買了5間房。「去年俄烏戰爭發生時,我身邊很多富有的朋友都把錢弄到海外去了,從美國、加拿大、澳洲都有,我雖然沒有朋友那麼有錢,但也想做一下海外避險。」接著身邊一位律師朋友研究了全世界長期居留簽證,或是移民最容易國家發現泰國最符合需求,「所以我們就辦了泰國VISA,去到那邊還參觀富商朋友在泰國的40多間房子出租。」當時楊倩琳發現泰國一房、一廳、一衛、近捷運且有游泳池的中古小資宅,只要150萬泰銖(約135.9萬新台幣),「而且比起台北市租金報酬率只有2%,泰國卻有5%。」重點是泰國房子沒有公設比,也因為沒有地震所以大廈都有無邊際游泳池、花園,然後也不用買停車位,因為每個社區大概會有40%的停車位就是誰先回來誰先停。實地勘察及研究過,「我買了一間在曼谷數碼園區True Digital Park旁邊,類似泰國的南港軟體園區,裝潢好大概一個禮拜就租出去了,租金報酬率大概4%。而且為了想利用錢賺錢,所以我在泰國又開了1個證券戶,每個月房租我都定期定額去買泰國高配息ETF,殖利率有4%至5%。」她說。除了購買台灣投資標的以外,楊倩琳也在泰國開設證券戶。(圖/翻攝自楊倩琳臉書)去年三月,楊倩琳買了第一間泰國房產,接著在當地大學附近買2間預售屋,累計至今年已經有5間,「我希望在2030年在泰國有10間房。」楊倩琳更新理財計畫,「假設我每間收租13,000元,那10間就有13萬,然後我在台灣投資,如果每個月有20萬的股利,這樣兩邊生活都很好過。」執行力超強的楊倩琳已將投資泰國房地產的實戰經驗分享在Podcast、YouTube頻道,「我分享這件事情的目的就是想鼓勵大家可以去海外看看,不要把自己的發展舞台定在台灣,才會發現世界很大、很美好,也因為這樣我才那麼喜歡去旅行。」楊倩琳將投資泰國房地產的經驗告訴許多小資族,認為可以放眼台灣以外的地區實現夢想。(圖/翻攝自楊倩琳臉書)「我覺得這也是給小資族1個希望、夢想,因為台北的低薪、高房價,會覺得人生無望,可是只要跳出台灣的框架、打開國際視野看看海外,就會發現只要2、300萬就有機會買房子,租金報酬率甚至到4、5%。」儘管出生並不富裕,楊倩琳卻選擇努力,考上大學、拿碩士博士學位、出書、環遊世界和從職場退休,一步一步實踐人生夢想,她曾公開說道,「學會投資理財最重要的並不是財富自由,而是贏回人生的選擇權,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做什麼工作、住在哪邊,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狀態。」
小資理財傳教士2/北漂族存豬公想買房? 楊倩琳開團授課「好老公選股」幫零財商同事加薪2個月
「大概10年前,我公司助理在桌上放1個小豬公,每天都會投錢,我問為什麼要投這個錢?她說自己是北漂族,從小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想在台北就買房子,把他們接來一起住。」這樣的回答讓後來成為理財專家的楊倩琳十分震驚,這樣存錢根本無法實現在台北買房子的夢想。這一問,讓當時從月薪25K靠理財出國拿碩博士翻身的楊倩琳決定,在公司成立小資理財社,幫助公司員工學習投資理財,「一開始她們還問我說股票要去哪裡買?我開玩笑說去菜市場買,才知道原來連最基本的觀念都沒有,於是我教她們下單、看股票,也分享我的選股邏輯。」「學校教你要考試,卻沒有教財商相關知識,但是我認為這才是普羅大眾最需要的。」楊倩琳告訴CTWANT記者。她將自己的理財所知,分享給公司的北漂族,後來更出書、開發APP、開Podcast《小資變有錢》,近日也開設YouTube頻道《Dr.Selena楊倩琳博士》,一腳踏入教導小資理財的世界裡。為要讓理財小白快速聽懂,已婚的楊倩琳以「好老公選股」傳授心法。「女生結婚很喜歡挑三高,學歷高、收入高、身高高,我覺得股票也是,所以想出『三高一低』的養錢法則。」也就是只挑連續5年高獲利(大於1)、高殖利率(大於4)或是高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10%)的股票,加上1個算式,抓出一年最高價和最低價除以2,再乘以0.9,只要低於這個價格才買進,這樣風險就比較低。「存好老公股有1個好處,因為他們都是長期獲利跟股利好的股票,代表經營團隊很認真,也代表未來的經營判斷或公司的發展策略,會比別人更清楚,並且在公司成長的時候,容易變成飆股。」她解釋,依此從台股1,700檔中選出5%的股票,再從中挑選喜歡的產業或認同的公司研究,「那些員工後來一年幫自己加薪2個月。」「選股跟選男人一樣,真正會給你幸福的1個就夠了。」而楊倩琳的熱心教導和選股邏輯引來媒體採訪,接著出版社找上門邀約寫書。楊倩琳認為,「除了教公司的小資族以外,出書可以教導更多人。」於是從2017年開始出書,至今已出7本,2018年還開發APP《好老公選股》,2022年開Podcast《小資變有錢》,「我把教小資族學習理財當成一種傳教,希望大家可以藉此改善經濟、翻轉人生。」楊倩琳更將出書得到的版稅在不同學校設立獎學金。教公司的小資族理財為楊倩琳分享的起點,後來更開課、講座告訴更多人投資觀念。(圖/翻攝自楊倩琳臉書、誠品書店官網)小資族要如何踏出理財第一步?楊倩琳推薦「631法則」,也就是把每個月薪水分成10等份,6等份用於日常生活支出,3等份用於投資或存錢,最後一等份用來上課或是買保險,「如果真的很難開始理財,也可以從每天多存100元、每個月多存3,000元開始,然後再去定期定額。」楊倩琳舉例,「假設每個月賺3萬,那3成大概9千,就可以定期定額買3檔ETF,像現在就很適合高配息的00929(台灣科技優息)或是00919(群益),00915(凱基)、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也蠻好的。」她接著補充,「如果住家裡的話,也可以考慮『361法則』,也就是6等份用於投資或存錢。」她特別提醒,領到配息時千萬不要花掉,一定要再去買零股,就可以實現時間複利,例如00929近期每個月配0.11元,如果有一百張等於每個月幫自己賺11,000元,「如果不用特別做什麼就有加薪的感覺,這樣就有很大的動力存錢、投資、領息再投入。」此外,投資新手可以在睡前抽出10分鐘「Money Time」,閱讀財經雜誌、理財書籍,吸收相關知識。以當前金融局勢,楊倩琳建議,「現在債券型ETF股價來到16年的新低,但是殖利率來到16年的新高,是逢低買的時機,未來3年報酬率都不錯,只要學到1個訣竅就是領到配息不要花掉,再去買零股就對了。」在投資路上,楊倩琳也曾失利過。「昆盈(2365)是我之前的公司,不過後來因為沒有那麼多人使用滑鼠,所以最後股價也跟著業績一起下滑。」從那之後,她選擇比較傾向穩定的科技產業,像是文曄(3036)、至上(8112)。同時她也給自己一個功課,「我每年會選1個產業好好研究,因為有時候一直存股人生會很無聊,像去年我研究半導體檢測,所以像是閎康(3587)我買在100多元,最後賣在高點300多元。」楊倩琳研究產業後,發現很多訊號可以透露未來的股價走勢,「問題是這些訊號投資人有沒有看懂?比如閎康是台積電的供應商,半導體做出來一定要做檢測,所以閎康要隨著台積電去熊本、美國設廠,當今年閎康說要增資,接著要想這樣股價會不會拉?股價50元跟股價100元募到的錢是不是差兩倍?這就代表公司主力要做多的1個訊號。」楊倩琳在50歲前已環遊世界60國,雖然進入半退休狀態,仍持續努力投資。(圖/翻攝自楊倩琳臉書)透過這些投資心法加上過於常人的執行力,楊倩琳在50歲前已環遊世界60國,進入半退休。「我現在也不完全退休,只是不被職場生活困住,不然我每天出去旅行其實也會很無聊,所以我就出書、開課。」現為易飛網策略長的她,更開始了海外置產的規劃。
小資理財傳教士1/沒有富爸媽被笑「考不上大學」 楊倩琳月領25K靠「631法則」理財拿碩博士翻身
「很多人看我這麼注重打扮,以為我從小是被捧在爸媽手心上長大的小女孩,但其實我是一個單親小孩,媽媽忙著賺錢,所以是阿嬤帶大的。」今年53歲的理財專家楊倩琳(Dr.Selena)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敞開心地說,自己出生在單親貧困家庭,沒有富爸媽當靠山。專訪當天,身材嬌小的楊倩琳一身明亮的粉色系現身。她靠著25K月薪理財存第一桶金,先後出國拿英國財經碩士、上海財經大學博士,不到50歲就財富自由、環遊世界63國,身兼易飛網站策略長的楊倩琳,已出版7本小資理財書,第8本新書最快會在今年底推出。「我的優點就是不會放棄,我一直覺得只有人會拋棄夢想,夢想不會拋棄人。」不能選擇出生,楊倩琳選擇逐夢踏實。「我一出生就沒有爸爸,媽媽在台北工作賺錢,因此把我與兩個姐姐寄在九份的阿嬤家,當時九份只有兩種人留下來,就是老人和小孩。」直到6、7歲,她才和2個姐姐與母親一塊住在台北萬華的小公寓。楊倩琳出生於單身家庭,從小由在九份的阿嬤以及媽媽把自己和2個姊姊帶大。(圖/楊倩琳提供)上國中後,楊倩琳開始打工分擔家計,後來讀松山商職寒暑假一樣都要打工,從餐廳服務生、早餐店、超商店員到賣春聯,甚至到印刷廠當女工。「我印象很深刻,高三時有次同學們一起吃麵,談到畢業方向時,有個同學就說『楊倩琳你一定考不上大學。』當下我決定一定要考上大學,讓你跌破眼鏡。」「考上大學」成了楊倩琳的夢想,那一年她白天讀書、晚上補習,每天念書超過十幾個小時,最後不只拿到補習班模擬考第一名,聯考分數更是全班第一高,考上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當初笑她的同學卻落榜。「瞧不起你的人也許是你人生很大的前進力量,當初如果沒有這句話,我也不會被激到而奮發向上。」楊倩琳感恩地說。考上大學的那年暑假,楊倩琳打工時觀察到,要付房貸、養2個小孩的老闆娘,在自家麵包店前設三明治、漢堡煎台賣早餐,提高麵包銷售及收入,再將賺到錢投資股票。她從老闆娘身上發現,「原來用體力賺錢有限,但是用錢賺錢是可以改變生活的。」不過楊倩琳的理財路是大學畢業後才開始。她進入科技公司當行銷企劃,「我那時候工作很認真,每天早上8、9點上班,晚上8、9點下班,假日都在補IELTS(雅思,國際英語測驗系統)沒時間花錢,錢都存下來。」楊倩琳一心想要去英國攻讀碩士。當時,楊倩琳月薪只有25K。「我採用361法則,將每月薪水分成10等份,因為住家裡,所以3等份用於日常生活支出,6等份用於投資或存錢,最後一等份用來上課或是買保險。」為要將存下來的錢嘗試投資,她利用下班及假日鑽研理財書籍、雜誌,還有財經節目,最後決定以定期定額購買區域型、投報率穩健的科技基金,後來擴及台股、債券型ETF,約莫4年存到第一桶金約100萬元,總算可以出國留學一年。從英國碩士畢業回國後,楊倩琳從事網路相關事業,賺到的薪水持續投資債券、台股,幫自己加薪。為降低風險,她只挑每股獲利大於1元、殖利率大於4%、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10%的個股,在股價低檔時進場,後來還將這套「好老公選股法」分享給職場上同事。楊倩琳從年輕時就有很強的執行力,對於想要完成的目標會拼命實現。(圖/楊倩琳提供)工作八年後,楊倩琳想圓另一個更大的夢。「我想讀博士,一方面可以增加國際視野和知識、拓展人脈,另一方面是虛榮心,我希望以後名片可印上『博士』頭銜。」她也務實地說,取得學歷後工作薪水可翻倍。楊倩琳讀的是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班,「我當時一邊上班一邊上課,每三個星期五要到香港或上海上課,別人搭公車搭捷運上課,我是坐飛機。」最後花了7年時間,楊倩琳從班上20幾個人中脫穎而出,成為6個畢業生之一。「除了薪水翻倍以外,拓展人脈也是就讀博士後很大的收穫。學長姐和身邊朋友都臥虎藏龍,真的會認識到很厲害的人。」她當時的學長姐有元大投信的董事長、兆豐證券的董事長。成為小資理財作家則是2017年的事。那一年,楊倩琳阿嬤過世,「她的過世給我很大衝擊,加上我身體也出狀況去醫院檢查。」當時她自問,如果這是人生最後一天,沒做什麼事會後悔?答案是環遊世界。她決定去冰島、荷蘭和法國,「看得越多、求得越少」,回國後決定接下來的人生要做2件事,一是自己喜歡的、二是可以幫助別人的,因而踏入小資理財教育,開始出書、設偏鄉學校獎學金以及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