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仲青
」緬甸政變台商慌1/火燒後軍方包圍管制 台商內憂外患:不出門就安全
正當疫情趨緩,全球經濟喜迎復甦之際,在緬甸的300多家台商卻因軍事政變依然處於險境。經濟部公布,僅寶成國際及昌億鞋業2間製鞋大廠停工,然本刊調查,台資企業受災的還有一家高爾夫球袋工廠,在示威者攻擊下已付之一炬,另有2家全球大型製鞋廠淪為重災戶,近30億元的投資案泡湯。緬甸軍方認定去年底議會選舉舞弊,因此扣押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並宣布實施為期1年的緊急狀態。目前已有逾700名緬甸人民遭射殺,在緬甸的300家台商企業如坐針氈,要顧及生命,還要煩惱營運。(圖/翻攝自網路)緬甸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與便宜的勞動成本,自2011年開放後,吸引全球外資企業搶進投資。然這個欣欣向榮的佛教國度,2021年2月1日變天,軍方以選舉舞弊為由掀起政變,扣押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拿下政權,引來民眾示威抗議,軍方展開鎮壓並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由於示威者質疑軍方有大陸支持,3月14日群起攻擊「蘭達雅」及「雪碧達」兩大工業區的大陸企業。「當天情況非常混亂,多名騎機車的示威者衝入蘭達雅工業區,帶著棍棒、汽油桶進入工廠鬧事、縱火,還聚集了超過2000名示威者攔堵,不讓消防人員及器材進入滅火,不少人趁火打劫機器設備。」一名緬甸台商向本刊記者描述現場。蘭達雅工業區多家陸資企業於3月14日遭示威者縱火,許多廠房付之一炬,部分台廠也遭殃。(圖/台商提供)「台商會第二天趕緊協助各台資企業在工廠大門外懸掛台灣及緬甸國旗,並用緬文寫上『我們是台資企業』,希望減少暴民侵擾。」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楊仲青表示,攻擊風波來得很即時,也平息得很快,大多數緬甸人還是了解中國和台灣的區別,目前軍政府已對蘭達雅與雪碧達等6個工業區進行戒嚴,必要時軍方會進入區域盤查身分,只要不出門都還算安全。緬甸有8成人口是佛教徒,因疫情關閉的信仰中心仰光大金寺,近期再度開放,被視為是軍方粉飾太平的作為。(圖/台商提供)據外媒報導,3月14日當天,隨即軍方馬上進駐鎮壓,光是蘭達雅工業區就有22人名示威者被軍方擊斃,約35家工廠毀損,估計財產損失逾3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疫情才剛緩和,訂單恢復過往水準,又碰上政變。」一位台商一口氣嘆了又嘆,儘管示威者攻擊對象以陸資企業為主,但仍有少數台商遭波及,其中最嚴重的並非新聞報導的「昌億鞋業」,而是另一家高爾夫球袋工廠,目前狀況是內憂外患。(續)
緬甸政變台商慌4/滋事工人、台幹全住工業區 送禮、加薪求順利生產
緬甸軍政府發動政變,為了避免外資企業再度遭受攻擊,目前軍政府已對蘭達雅與雪碧達等6個工業區進行戒嚴。依緬甸台商總會估計,約2成台廠生產線處於停工狀態。「一下斷電一下斷網,大家仍死撐等待戰火平息。」緬甸台商無奈透露:「最怕銀行落井下石抽銀根!」「蘭達雅是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最大工業區,台商也最多,同時聚集很多沒身分證、來自鄉下的非法工人,他們沒錢租房,隨處搭茅草屋,甚至在水溝上搭房,生活水平不高,沒有路燈,以前晚上走在街上講電話,手機都會被搶,工廠停工這些貧民戶在沒收入的情況下,更容易趁亂滋事。」一名台商解釋。另一名台幹則說:「為求自保,有的(台商)乾脆送禮給附近派出所、軍人,請他們多『關照』。」蘭達雅工業區有不少沒身分證的移工與貧民戶,在三不管地帶的河道上搭建茅屋居住,生活水平不高,且容易滋事。(圖/台商提供)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楊仲青說明:「停工有幾個原因,包括工業區狀態是否穩定、有沒有充足人力與進出口問題等。很多外來就業人口在政變後陸續離開仰光,或是區域危險性高,大家不願意出門,工廠就會選擇停工。」一名擁有近3000名員工的工廠台幹告訴本刊記者:「政變後,不少緬籍勞工請假要去參加抗議,3月14日流血衝突達到高峰,怕被波及,住宿舍的外地員工吵著要回鄉,一群人包車就走了,住在廠外的則是看情勢決定來不來上班。」工廠只好提高日薪,人力才陸續從200多人回流到約800人。擔心緬甸有更大規模的抗爭活動影響生產及進出貨,不少廠家已盡可能將後續訂單轉往其他國家生產。圖為某台廠先前正常生產狀態。(圖/台商提供)「物流有不定期關閉問題,因此大多數台商考量將訂單分散其他國家代工,若是外包,代工費高,幾乎是貼錢出貨,目前策略是著重手工的生產留在人力成本低的緬甸,其他考慮外包或乾脆不接單。」一位紡織業的台商表示。而目前緬甸場完全停工的寶成國際,旗下寶成工業發言人何明坤也表示,該公司目前緬甸廠區、設備及人員均安,訂單則視情況,轉由本公司在越南或印尼的廠區支援。(續)
緬甸政變台商慌5/最怕抽銀根、歐盟也制裁 台商「被迫堅強」選擇樂觀
緬甸政局動盪下,除了自保,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點出,台商最怕的是「貿易制裁」及銀行「抽銀根」。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已在3月29日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將暫停2013年「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下美國與緬甸的所有貿易往來。賴奇見指出,2011年中國強制執行「5險1金」社會保險,並且要求回溯加罰款,當時不只台商,連陸資也搬離中國,很多去了柬埔寨、越南、印尼中爪哇,部分到了緬甸。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於3月29日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暫停「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下美國與緬甸所有的貿易往來,直到緬甸恢復民選政府執政。(圖/翻攝自wiki)「沒有優惠關稅,等同禁止緬甸商品進入美國,訂單能移到別的國家生產,但投資下去的廠房與土地成本怎麼辦?現在比較大的品牌都已要求把訂單撤離緬甸,只剩對歐盟還能出貨,若連歐盟也制裁,那就麻煩大了!」賴奇見說:「台灣鞋廠雖多是4、50年的老廠,底子深厚,但突然被抽銀根,也會造成經營問題。」有人悲觀認為政變會持續5年,也有人老神在在,認為1年內會恢復正常。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楊仲青說,還是有很多台商對目前情況保持正面看法,緬甸各項條件仍有利於投資開發,目前沒有撤資的風聲,有些人只是因暫時無法運作所以先回台灣休息,「大家都想再等等看,也有信心一旦局勢變好,大家就會很忙了。」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外交部長,2月22日在比利時召開會議討論,針對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一事施壓,並扣住部分的發展援助。(圖/翻攝自美國國務院官網)一位台商卻說,台商現在是「被迫堅強」,因為身家財產全重壓在緬甸,撤資等同宣告失敗,有可能先對在台的行政人員進行裁員,「撐下去才有可能敗部復活!」賴奇見觀察,現在雖尚未出現撤資潮,但緬甸政局紛亂未解,台商未來擴廠可能轉往印尼中爪哇和印度,少部分回到大陸,因為越南、柬埔寨已飽和。何不回台灣?「想都不敢想。」他說,台灣沒有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出口關稅比別人高,加上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做工人,「大家都想回家,誰想到處奔波,但在台灣確實就是做不起來。」(續)前陣子才和製鞋業者聚會的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表示:「大家都說,只能靜觀其變,不然還能怎麼辦?」(圖/賴奇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