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物
」 隆乳 植入物 手術 整形拿蛋「敲碗邊緣」恐害腹瀉 專家揭正確打蛋方法
不少人為了方便,會習慣用碗的邊緣來打蛋,然而有專家指出,這樣做可能會讓蛋殼上的沙門氏桿菌掉回蛋液中,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根據料理網站《The Kitchn》的專家說法,若是利用碗邊緣敲蛋,蛋殼上的細小碎片可能會掉進裝蛋的容器裡,而這些碎片可能含有沙門氏桿菌,會污染食物。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在堅硬、平坦的平面上敲擊蛋,使蛋殼產生微小裂痕,然後用手將蛋殼撥開,讓蛋白和蛋黃滑入容器中,這樣可以減少蛋殼和細菌混入蛋液的風險。事實上,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官網上刊載,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在台灣則排名第4。食藥署說明,人體在誤食沙門氏桿菌後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而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至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至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食藥署指出,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腸胃炎的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不過一些特殊病患,例如新生兒(小於三個月大)、大於50歲以上的長者、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HIV感染者、有人造植入物的病人(人工血管、心瓣膜、人工關節等)、以及鐮刀型貧血患者,若出現持續性高燒、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的情況,則應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避免發生移轉性的感染。
陸少年被醫美診所哄騙貸款隆乳「直播賺錢」 手術回家變B罩杯媽媽採法律行動
中國一名智能障礙的19歲男孩在醫美診所找工作時,工作人員告訴他,做隆乳手術後可靠直播賺錢,增加收入,儘管男孩擔心在做完整容手術後會讓他擁有女性的外表,並表示自己沒有錢做手術,但工作人員則向他保證男性也可以,然後說服他分期付款,還建議可以用直播收入償還貸款,最後手術讓他變成了B罩杯,男孩媽媽得知後則決心討回公道。據報導,男孩的母親盧姓女子來自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她說兒子最初在醫美診所找工作,其提供全膳,月薪為人民幣3千元(約新台幣1萬3545元),而當他在診所詢問工作機會時,一名員工說「你可以先做完隆乳手術,等身體恢復後再開始工作。」理由是手術後可靠直播賺錢。對此,儘管男孩表示,擔心在做完手術後會讓他擁有女性的外表,並表示自己沒有錢做手術,但工作人員則向他保證男性也可以,然後說服他分期付款,並建議他可以用直播收入償還貸款,「我們有很多主播主在這裡做整容手術,賺了很多錢,有些平台允許一周內提款,有些平台甚至允許每天提款。」男孩最終於7月28日接受了整容手術,並申請了人民幣3萬元的貸款,還額外貸款了人民幣7千元來支付手術費用,共3.6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6.7萬元),當母親得知後,感到十分震驚,表示「手術讓我兒子變成了B罩杯,下面有兩條長長的疤痕,看到這些傷疤我心碎了。」雖然經過反覆協商,植入物被移除,但其母親說這再次「傷害」了她的兒子,她也分享了醫療報告,顯示兒子有智力障礙,心智能力是5歲孩子,還患有憂鬱、焦慮和睡眠障礙。對此,母親決心討回公道並向媒體求助。湖北律師事務所律師告訴媒體,「如果這個人是無行為能力人,那麼監護人,也就是本案中的父母,必須簽署這樣的手續。第一,錢一定要退、第二,如果造成傷害,一定要賠償。」此案也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紛紛留言問「什麼?一個19歲的男孩?豐胸?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太令人憤慨了,一些美容診所與詐騙集團沒有什麼不同」。
小模整天穿高跟鞋!前足部變形 微創手術成功矯正
小雅擔任服飾商品模特兒,幾乎整天都穿著高跟鞋拍照,日前收工回家脫鞋後,發現大拇趾內側紅腫疼痛,家人以為是痛風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大姆趾竟已卡到第二趾下面,連第二趾都因為長期摩擦而長了硬皮。前足部變形最常見「拇趾外翻」 與遺傳、高跟尖頭鞋有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足踝專科醫師蘇錦宏表示,拇趾外翻是前足部最常見的變形問題,不僅會造成外觀困擾、買鞋不便,連走路都因疼痛影響儀態,是許多民眾的夢魘,其中大多數拇趾外翻是成年後才出現,平均年紀大約落在三十歲左右,以女性較多,且多半雙腳都有,甚至會隨著年紀越來越嚴重。蘇錦宏也指出,造成拇趾外翻原因除了遺傳之外,平時常穿高跟鞋與尖頭皮鞋這類楦頭小的鞋子更是高風險族群,除此之外,扁平足、風溼病、關節鬆弛等問題也常會合併出現,症狀包括拇趾內側發炎紅腫痛、第二腳趾底部疼痛或是出現硬皮,雖然不像慢性病需長期吃藥控制,但每天走路的痛楚往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可以說是小病造成大問題,務必要盡快治療。微創手術矯正治本、植入物固定 三個月逐漸恢復經安排X光檢查後,「小雅」第一蹠趾角度約40度,第一、第二蹠骨角度也大於15度,確認為嚴重拇趾外翻,討論後決定採用微創手術矯正治本,過程中,先以特殊工具切骨矯正,將外翻的拇趾拉回到正常角度,合併週邊組織鬆緊度調整韌帶,之後再用可吸收的植入物材質加以固定,術後隔天即可下床,且手術回復時間大幅縮短,約三個月後即恢復原本生活步調,植入物約兩年後可吸收。蘇錦宏強調,拇趾外翻角度越大不代表症狀就一定比較嚴重,有些人外型變形很明顯,卻完全沒有症狀,也有人看起來變形很輕微,走路完卻會紅腫痛到無法忍受,因此若有拇趾外翻症狀,建議要尋求專業骨足踝專科醫師評估,選擇最適合的處理方式。初現症狀可保守治療 嚴重須盡早就醫及手術蘇錦宏提醒,若症狀剛開始出現,不妨採取保守治療,如換穿寬楦頭而且有足弓支撐的鞋子,或者使用外翻矯正襪、矯正墊或是蹠部墊等;若有紅腫發炎狀況,也可服用消炎藥物及足部運動的肌力訓練改善,但相關問題已經嚴重到影響生活時,千萬不要排斥就醫或手術,才能早日回復美足風采。
產後骨盆肌肉鬆弛害尿失禁! 醫曝「4大」解決方法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種困擾,在經歷10個月辛苦的負重前行後,好不容易卸貨了,卻總是在不經意的咳嗽、漏尿、跑步追回失控的幼獸時,感到內褲濕濕的嗎?甚至覺得產後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總感到骨盆下墜、腹部肌肉無力,容易腰痠背痛。產後漏尿發生率高 三個月內會逐漸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懿芬表示,其實產後漏尿比妳想的好發許多,根據統計,在懷孕過程中約有4-6成孕婦曾有尿失禁,而在產後三個月仍有將近3成的人有殘餘症狀。通常漏尿情形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慢慢改善,如果在產後6個月症狀仍持續,要自行恢復的機會就比較小了。治療產後漏尿 4大方式一次看張懿芬解釋,女性的骨盆底肌就像一個吊床,上面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當吊床負重過度或時間久了(例:懷孕、體重過重、產道傷害、年紀增長),就容易造成吊床支撐力減弱,進而產生漏尿,這也是為什麼剖腹產媽媽仍然有可能發生產後漏尿的狀況。隨著時代進步,也發展出許多治療利器,因每人嚴重程度不一,建議病人在門診跟醫師討論,目前就該院可提供的治療依序介紹:一、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生理回饋訓練:主動發力收縮骨盆底肌肉,強化排尿排便相關肌肉強度。優點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不須花費額外金錢;缺點是跟重訓一樣,要每日持之以恆鍛鍊,且骨盆底肌無法透過肉眼直接觀察,生理回饋訓練便是將貼片黏在身上相對應位置,可在螢幕上偵測發力是否正確。二、磁波椅:利用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增強其強度與耐力。非侵入性,無須麻醉更衣,安全性高,僅需輕鬆坐在椅子上。每次療程20分鐘,每週兩次,六次為一個完整療程。需注意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心臟節律器、藥物幫浦)為療程禁忌症。三、陰道雷射:雷射光的能量經由陰道探頭,作用在上皮組織造成溫度的變化,使膠原蛋白活化,再經由血管新生,達到組織重塑(remodeling)作用。過程中無痛、僅有微溫熱感,無需麻醉,建議3次為一個完整療程。目前健保無給付。四、中段尿道懸吊手術:藉由手術,經陰道放置一個支撐尿道中段的懸吊帶,與周圍組織產生纖維化,當腹壓增加時,提供有效支撐。提供保守性治療失敗、漏尿較嚴重之個案選擇。
餐廳老闆常搬重物!肩旋轉肌袖破裂 創新治療恢復往常生活
65歲的林女士本身慣用右手,因經營餐廳常需搬抬重物,且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幾個月右肩有疼痛問題,診所就醫仍未改善,活動度受限,甚至有疼痛致睡眠中斷的情形,至醫院才診斷為肩旋轉肌袖破裂。旋轉肌具有其重要性 損傷恐引起僵硬、疼痛和功能障礙新竹臺大分院骨科部醫師謝文統說明,旋轉肌袖破裂症狀為肩膀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度均下降,主要影響為主動(自行抬高)的動作,被動(輔助之下的抬高)的動作較不會受到影響,並通常會有三角肌、頸部疼痛及夜間影響睡眠品質之情形。由於現代生活方式和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面臨旋轉肌問題,如僵硬、疼痛和功能障礙,絕不能輕忽此問題。專業復健及物理治療 關鍵在於漸進性和耐心謝文統解釋,對於輕微的旋轉肌撕裂傷或微小破裂,專業的復健及物理治療師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可透過詳細的評估和個人化的治療計劃,他們能夠指導病人進行有效的運動和伸展,減輕旋轉肌的緊張感,同時提升其力量和穩定性。但他提醒,復健過程的關鍵在於漸進性和耐心,病人要通過一系列的運動和伸展來強化旋轉肌,同時學習正確的姿勢和身體機械運作方式,並需要病人的主動參與,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對於復健效果不佳,或者是達到中度亦或是重度的斷裂,則需要通過手術來修復或重建。微創關節鏡旋轉肌修補手術、反式人工肩關節 新創技術造福病友謝文統提到,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關節鏡旋轉肌修補手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方向,這種技術透過小切口和微小攝像頭,醫生可以進行精確的手術,修復受損的組織,能夠最小程度地侵入病人的身體,減少手術後的疼痛和康復時間。同時,由於微創手術傷口較小,對於組織破壞亦較小,且關節鏡手術伴隨著大量沖水,大幅的降低了感染的機會,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更是福音。另外,反式人工肩關節也是一項重要的創新;對於嚴重破裂,或者是因年紀大、旋轉肌品質不佳的病人,這種關節置換手術可以有效地治療肩部的嚴重損傷或功能障礙。反式人工關節手術通過將損壞的關節組織替換為人工植入物,重建了旋轉肌的正常功能,這種手術可以極大地減少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預防肩關節慢性傷害 保持活動性、不宜反覆拿抬重物謝文統提醒,平時需保持肩膀的活動性,適度做肩部伸展運動,避免同一個姿勢維持過久,不宜反覆拿抬過重之物,造成肩關節慢性傷害。目前有許多創新治療方式有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品質。
24歲嫩妹砸92萬整形「出院當天輕生」 生前曾喊不舒服…院方回應了
大陸女子小李(化名)去年4月1日被整形醫院要求出院後,在當天選擇了自殺,她的手機裡還保留著當天和整形醫院人員的聊天記錄,小李多次表示身體不舒服,但仍被以符合出院標準而被要求出院。事情過去近1年,小李母親無法走出女兒去世的陰影,希望院方能給個明確的說法。《上游新聞》報導,小李去年透過介紹來到上海首爾麗格醫療美容醫院(以下簡稱首爾麗格)進行整形手術。工商登記信息顯示,首爾麗格註冊成立於2013年,上海市衛健委官網顯示該院診療科目包括整形外科專業、牙體牙髓病專業、口腔正畸專業等,目前尚在登記有效期內。「她之前和我說矯正牙齒後臉部有些問題,就想去做個修復。」小李母親提供的住院通知單顯示,美容醫院初步診斷小李為雙顎畸形、蒜頭鼻,給出了上下頜骨進行其他成形術、下頜角肥大矯正術、頦部截骨前移術、骨內固定植入物取出術、鼻畸形矯正術的手術建議,各類費用共計人民幣21萬元(約新台幣92萬元)。手術記錄記載,手術於去年3月24日11時45分開始至17時40分結束,全身麻醉手術時間近6個小時,共進行了5項整形手術。術後首次病程記錄中提到,術後需要進行整形外科術後常規護理,全身麻醉術後常規特級護理,並根據病情進行能量、補液等對症處理。連續7天病程記錄中提到,除前2日小李稱有鼻腔堵塞的情況外,其餘記錄均顯示無明顯不適。不過,在小李與醫院工作人員的微信聊天記錄中,卻出現了與病程記錄不一致的情況。去年4月1日,該醫院工作人員要求小李出院,小李稱自己走不了路,不太舒服。工作人員則回覆,「今天要出院,你的指標符合出院的標準。」「術後我女兒就感覺手術有問題,住院期間一直說很難受,我因為身體原因過不去,就只能一直和她電話交流。4月1日當天,醫院讓她出院,她說想要在醫院再住一天,還給醫院的人點了一杯26元的奶茶,還是被要求當天必須出院。」李女說,女兒獨自出院後情緒低落,晚上時發了一條「永別」的留言後跳河死亡。「我認為醫院存在問題,在我女兒多次表示不舒服後還要求她必須出院,最終導致她情緒崩潰自殺。」李女稱,她想給女兒要個說法。對此,院方回應,當事人術中、術後一切順利,於4月1日辦理出院手續,出院後溺水身亡與該院沒有任何關係,出於人道關懷,願意向患者家屬援助40萬,但家屬並不同意。上海市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此事目前還在處理中。◎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妹子參加阿嬤告別式…竟分到「奶奶的奶奶」 專家曝KG葬後結局
出席親人葬禮總讓人悲傷又心痛,不過國外一名女子卻多了「疑惑」。她在向阿嬤做最後告別後,竟在火葬儀式前收到阿嬤的「假奶KG」,而女子得到這特殊遺產的經過,更讓許多網友大開眼界。女子在TikTok表示,自己結束對阿嬤的耳邊告別後,突然被殯儀館員工拉到一旁問:「妳願意把妳阿嬤的假奶帶回家嗎?」讓她聽了既震撼又不可思議。因為在她認知中,非金屬的植入物不會從死者體內取出。不過她沒透露自己是否接收了「奶奶的奶奶」。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更有過來人指自己的阿姨會收集親戚的植入物,「她把它們放在盒子裡」。還有從事殯葬的網友坦承,自己也好奇隆乳者土葬後,體內的植入物最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對此,從事相關工作、在TikTok有200萬粉絲的傑拉德(Gerald)表示,如果植入物不是自體脂肪,那麼身體就會在植入物周圍分解,呈現類似「帶胸骷髏」的狀態。美國殯葬業者凱特琳(Caitlin Doughty)則指出,部分死者火化後會殘留金屬物,必須用手或大型磁鐵把金屬取出;隆乳用的矽膠火燒後會融化成一團黏膠物,並黏在機器底部,讓業者必須花額外時間處理,「我們很歡迎家屬取回,但至今沒聽過這樣的要求」。
隆乳隨時間還是會下垂! 1 手術成功搶救自信
許女士年輕時想擁有傲挺的身材,曾接受注射填充物的隆乳手術,隨著年齡增長,不僅乳房下垂,自我檢查時還摸到硬塊,擔心地到醫院求診。透過提乳手術 改善時間下垂台中慈濟醫院整形外科游騰翔醫師指出,隆乳後的女性,隨著歲月推移、生產哺乳後,還是一樣會面臨乳房下垂問題。考量病人安全,先由乳房外科檢查,確認植入物沒有癌病變跡象,再做提乳手術改善下垂,擁有健康與自信。許女士到門診檢查後發現,除了乳房下垂也有硬塊組織。游騰翔醫師指出,早期隆乳手術流行以注射方式在乳房注入植入物,達到豐胸效果;但手術年代久遠,不易判斷硬塊是植入物,還是乳房癌變組織。故先會診乳房醫學中心,還好切片化驗後確定病人乳房沒有癌化,再實施「倒T型方式」乳房提拉手術,並清除部分乳房纖維瘤與硬塊,終於讓病人同時擁有健康與自信。排除病變隱憂 重塑自信胸型游騰翔醫師說明,生育、哺乳、體重改變還有年歲的積累,都是女性「乳房下垂」因素,早期追求身材勻稱的女性都選擇隆乳,隨醫療技術進步可透過「提乳手術」恢復原有胸型。「而一般乳房下垂的程度,可藉由乳頭或乳暈相對於乳房下緣線的位置,來判斷下垂程度。雖然乳房下垂不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但體態改變卻會降低病人自信。游騰翔醫師建議接受「提乳手術」後,仍可作擴胸運動與胸部按摩,鍛鍊胸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讓胸部更加豐滿結實。如果有乳房下垂疑慮,可至整形外科門診諮詢;更重要的是,自行觸診胸部懷疑出現硬塊,要把握時間到乳房外科檢查。
65歲嬤手術醒來發現「莫名被隆胸提臀」 她爆哭:好丟臉
美國一名65歲婦人因為貪圖便宜赴墨西哥一間診所進行拉皮手術,沒想到手術完成後,她竟然被做了沒有要求的隆乳和提臀手術,總金額高達新台幣237萬元,讓她崩潰暴哭。65歲婦人術後醒來發現自己莫名被隆乳、提臀,當場崩潰暴哭。 (圖/翻攝自FOX 13 Seattle)根據《紐約郵報》等美媒報導,來自華盛頓州的金柏莉(Kimberly McCormick),6年前曾在墨西哥瘦身中心花費美元1萬3千元(約台幣41萬元)接受減肥手術,近來為了擺脫手臂、大腿和腹部的鬆垮皮膚,10月再度前往墨西哥接受拉皮與提胸手術,沒想到醒來發現自己被做了沒有要求的手術。根據金柏莉表示,「當我醒來時,我感覺我的胸部超痛,然後我就開始大哭」,她接著詢問醫生,為什麼未經過允許就幫她做隆胸手術,沒想到工作人員竟告訴她,「因為你說你想要飽滿的C罩杯」。65歲婦人術後醒來發現自己莫名被隆乳、提臀,當場崩潰暴哭。 (圖/翻攝自FOX 13 Seattle)金柏莉原以為可以告別下垂布袋奶,沒想到術後醒來卻發現醫師擅自幫她做了隆乳和提臀手術,金柏莉表示,醫生沒有幫她做拉皮手術,而是做了提臀手術,護士見到她時還稱讚,「喔,你看起來真是太性感了」,讓她崩潰質和,「我都已經65歲了,完全沒有要追求性感,我只覺得好丟臉」。包括她的女兒米斯蒂(Misty Ann McCormick)也控訴,由於母親的手術時間比預期長,讓她起疑,她原先想要去探望母親時,還被醫院保全動粗,當見到術後的母親十,居然會變成這副模樣。米斯蒂還表示,他們被醫院人員勒索,說因為母親的住院時間比原本計畫的長,所以得多付美元2500元(約台幣7萬多元),最後醫療費高達美元7萬5千美元,高達新台幣237萬元,如果他們不付的話就會被關。金柏莉哀怨表示,術後甚至出現感染等情況,一度擔心會死在墨西哥,好不容易返美後,向警察求助卻被嘲笑,如今她在美國接受治療,她希望未來能再做手術把體內植入物移出,並以自身經驗提醒大家,不要貪圖便宜進行低價手術,以免因小失大。65歲婦人術後醒來發現自己莫名被隆乳、提臀,當場崩潰暴哭。 (圖/翻攝自推特)
30多歲竟然罹患骨質疏鬆症 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悄悄消失
骨質疏鬆症絕非年長者專利,30多歲也會骨鬆找上身!1名32歲紅斑性狼瘡女性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免疫功能,某天在家彎腰撿毛巾,突感到背部疼痛,隔天希望藉著按摩改善,但痛感反而更加劇烈,痛了4周就醫檢查才發現脊椎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立刻使用骨水泥治療後,緊接控制骨密度。罹患免疫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 最好規律檢查骨質小心骨密度流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脊椎外科陳德誠主任表示,女性停經後或65歲以上,男性則在70歲以上,就會被歸類在骨鬆高風險族群,但骨鬆不僅年長者要小心,年輕族群如果有免疫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容易因藥物副作用導致骨質流失,不知不覺罹患骨鬆,也就陷入高風險骨折危機中。陳德誠主任說明,30多歲個案約在20多歲時,確診罹患紅斑性狼瘡,服用類固醇10多年沒想到已經骨鬆,等到骨折發生才得知,幸好脊椎骨折並未太嚴重,利用骨水泥解除疼痛後,立刻使用治療骨鬆藥物,配合飲食與運動,骨質漸漸恢復,例行檢查已經恢復到骨密度T值-2.0至-2.5,個案也很開始小心骨折危險。骨鬆治療由減少流失與促進生成著手 不要誤信偏方讓自己藥物中斷陳德誠主任指出,治療骨鬆由兩個方面著手,身體維持骨頭新陳代謝,分別有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破壞舊細胞同時也長出新細胞,因此骨鬆治療藥物就有「減少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減少蝕骨細胞活性,就像水庫節約用水,讓骨質流失變慢,促進造骨細胞活性,就像如同增加水庫進水量。陳德誠主任提醒,骨鬆就是慢性病,治療藥物不能停,臨床會有病人治療幾年後,自認可能痊癒就疏於治療,等到骨質再次變差發生骨折,才體認到使用藥物不能中斷,也有病患看到民間偏方,宣稱能改善骨質,或是誤認改善軟骨營養補充劑,能夠幫助骨質疏鬆症,恐怕都讓自己重陷骨鬆危機。骨鬆未用藥增加未來骨折修復手術難度 高風險族群最好維持規律檢查陳德誠主任補充,骨鬆病人一旦發生骨折,手術難度恐怕隨著增加,如果需要使用骨釘或鋼板,就會像在沙地打地基,非常不穩固手術失敗風險提升,因此在臨床上,假使手術不是很迫切,會建議病人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兩到三個月,讓骨密度恢復到一定程度,再執行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陳德誠主任強調,骨鬆高風險族群最好保持規律檢查,可用DXA骨密度檢測確認骨密度數值,發現骨密度T值在-1.0至-2.5就屬於骨質缺乏,平日生活就要特別小心,要充分攝取鈣質與日曬運動,一旦發現T值小於-2.5,就罹患骨質疏鬆,一定要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穩定或增加骨質,降低骨折發生危險。充分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很重要 環境裝設無障礙設施減少跌倒危險陳德誠主任也說,骨鬆病患除了規律接受治療外,充分鈣質與維生素D也非常重要,每天最好維持鈣質攝取至少1200毫克,維生素D則要在800至1000 IU,喝咖啡適量就好,不要超出建議量,但菸酒一定要避免,生活環境預防摔倒措施也要做好,尤其年長者常因浴室濕滑摔倒骨折,做好防護能減少危險。利用微創方式治療骨質疏鬆所引起的骨折近年來由於醫材設計及材質之進步,對於骨鬆性骨折的病人也發展出許多微創方式進行的手術,像是門診中常見的微創骨水泥灌注或嚴重者加上微創骨鬆釘融合手術可以有效解決病患疼痛問題,在有經驗的醫師執行下,經由特殊設計的骨釘及植入物,再搭配骨質疏鬆症藥物的治療,加上病患本身能夠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的情況下,大多數患者均能有良好的治療結果,有別於以往的錯誤觀念認為骨質疏鬆的病人是無法手術且失敗率是非常高的。對於因為脊椎退化引起神經病變需要手術處理解決問題的骨鬆患者,可以主動諮詢有經驗的脊椎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治療方法。
全身52個植入物 美國「生化女」破金氏紀錄…親曝1功能超方便
現居美國的48歲「生化女」辛恩(Anastasia Synn)日前以體內的52個植入物打破金氏世界紀錄,全身布滿晶片的她,可以測量輻射值、用手臂撥打電話,還能聽見腦袋裡的聲音,不過辛恩最滿意的改造功能,竟是「找東西」。據《紐約時報》報導,來自多倫多的辛恩起初沒有改造身體想法,直到女兒問她能不能像植入晶片的直播主一樣用身體打開電腦,回答「先讓我試試看這樣做安不安全」後無法自拔。目前辛恩體內的52個植入物有一半是晶片,除了能打開電腦,左手還能直接打電話給女兒、用肌肉顫抖方式警告輻射值超標、「感受」牆壁內的通電電線;右手能打給已逝丈夫電話,而為了紀念丈夫,她甚至把亡夫的骨灰植入在心臟上。然而,這些大膽的植入手術全都由一對密醫和護理師完成,而辛恩獲得最多植入物改造人、有史上最大體內磁鐵等頭銜同時,也付出不小代價,拔牙後安裝電子假牙失敗,讓她臉部變形、腿裡的微型電腦過熱破裂,還要隨時注意植入物是否破裂,以免毒素流進體內。不過,辛恩除了喜歡經由銅線或藍牙接收器聽到自己腦袋裡聲音的酷功能外,最滿意的還是體內的磁鐵植入物,讓她找掉落的磁性小東西超級方便。
術中患者體溫過高過低都不好 麻醉科「這樣做」維持最佳體溫幫助術後恢復
患者的體溫在手術期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唯有保持最佳體溫,才能確保手術成功,並促進術後恢復速度。最鉅兩大關鍵 恐影響傷口癒合、增加感染安南醫院主任秘書暨麻醉科主任蘇翔指出,受體溫過低影響最鉅的兩大關鍵因素,分別為「減慢新陳代謝率」及「抑制免疫反應」。前者會導致身體處理藥物和麻醉劑的能力下降,這可能延遲麻醉恢復,從而拉長患者在麻醉後監護室(PACU)的時間。此外,還會損害身體修復組織和生成新細胞的能力,進而影響傷口癒合。至於抑制免疫反應,將使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植入物或手術器械等異物進入體內時,感染風險便隨之提高。蘇翔主秘補充,體溫過低還會導致血管收縮,減少流向組織的血液,進一步損害免疫反應。體溫太高太低都不好 這樣做維持正常範圍蘇翔主秘分享,麻醉科在手術期間,會採用各種方法避免體溫過低,例如使用保暖毯、呼吸迴路中的加熱加濕器,以及加熱靜脈輸液等,保持36.5°C至37.5°C(97.7°F 至 99.5°F)的正常體溫範圍,對於預防上述併發症至關重要。他強調,在心臟或神經外科手術時,嚴格控管正常體溫尤為重要,因大腦和心臟組織對溫度變化高度敏感,即使跟正常範圍僅有微小偏差,也可能產生神經功能缺損、心律失常等嚴重後果;相反地,當患者體溫超過正常範圍(即所謂的「高熱」),在手術期間也同樣有害。蘇翔主秘解釋,高體溫會增加新陳代謝率,導致更高的氧氣需求和潛在組織損傷,還會加劇炎症反應,造成術後疼痛加劇和恢復延遲。另外,體溫升高亦可能導致中暑、或其他熱相關併發症。
英媽隆胸手術失敗爆痛「像被公車撞」 就醫檢查傻了:假體裂成兩半
許多人為了變美,不惜動刀整形,但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成功。英國一名媽媽4年前隆胸,怎料手術失敗,導致她的假體植入物撕裂成兩半,劇烈疼痛像是被公車撞,直到現在仍持續治療。據《鏡報》報導,凱莉(Kelly Hahn)是一名全職媽媽,她在2019年接受隆胸手術,從A罩杯變成C罩杯,但手術後留下的疤痕異常堅硬,讓她覺得不舒服,接下來的1年內,凱莉不斷向醫生求助,試圖找出疼痛的原因,每天打電話給診所,但對方只是叫她去看醫生,完全沒有幫助。一直到2022年,凱莉決定去另一家私人診所,結果被診斷出莢膜攣縮,花了7000英鎊取出並更換舊的移植物,只是手術完成後醒來,卻感到劇烈疼痛,宛如被公車撞。於是,她找了別家診所,又花了7000英鎊更換植入物,當下才得知,假體已經撕裂成兩半,整個變形。凱莉感到劇烈疼痛,遲遲找不出原因。(圖/翻攝自鏡報)上個月,凱莉前往醫院進行胸部核磁共振和超聲波檢查,醫生診斷出她患有胸廓出口症候群,牽涉到下頸部和上胸部區域的神經、動脈及靜脈,意味著將來可能需要進一步動手術,來幫助修復神經。凱莉十分肯定,是更換植入物所受到的損傷造成,因為之前沒有任何問題,她的右手和手臂血液循環變不好,而且顏色變黑,更無奈的是,即使經歷這些痛苦,她依然感覺疼痛,並持續和憂鬱症做對抗。凱莉坦承對診所和外科醫生感到失望,「他們很快就拿走我的錢,之後就很消極提供幫助」,她用自身例子警告其他人,無論診所口碑多好,或者花了很多錢,這些事仍然可能會發生。
大谷翔平若二度TJ手術 名醫憂成功率恐僅4成
天使「二刀流」大谷翔平因右肘尺側副韌帶撕裂,恐接受生涯第2次俗稱「湯米約翰」(Tommy John)的手肘韌帶置換手術,外界擔心投手大谷「回不來了」。長庚醫院骨科教授葉文凌醫師也引用醫學文章,二度TJ手術的投手,重返大聯盟後只有42.3%出賽超過10場,憂心大谷的投手生涯。2次翻修恢復需更長時間葉文凌引用2016年發表的醫學文章,統計自1999年後235個動過TJ手術的大聯盟投手,其中31個做過第2次「翻修」手術,重回投手丘平均需要20.76個月,其中僅42.3%復出後出賽超過10場。但平均下來,「翻修」後也只能再投2.6個球季,遠不如僅1次TJ手術的4.9季。葉文凌指出,因為尺側副韌帶原非高強度的韌帶,接受TJ手術換上自體另一條強度更高的肌腱後,運動表現通常會比原本更好,但二度開刀就完全不同,涉及骨頭、肌腱強度、肌肉組織等3個面向。沙丘上打樁地基不穩首先TJ手術要把一條新的肌腱種到原來韌帶的位置,無論鑽洞或打錨釘,骨頭原本的位置會被占用。偏偏植入物在癒合過程中未必會長成一條韌帶,更多是長成一個很厚的疤痕組織,二度開刀等於在用過且形成疤痕的骨骼組織上鑽洞,像是在沙丘上打樁一樣,地基不穩。此外,二度開刀不容易找到強度夠高的自體肌腱,且手術會破壞神經與肌肉組織,手術愈多次,肌肉組織破壞愈厲害,本體反射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投手要回復到原本的強度或水平比較困難,需要更長的時間。葉文凌認為大谷若再開刀,恢復時間絕不會短於第1次,當時他相隔693天才重返大聯盟投手丘。大聯盟僅5人強力回歸大聯盟官網也撰文指出,歷來動過多次TJ手術的大聯盟投手,只有5人算是強力回歸,最佳典範是今年仍有11勝的遊騎兵右投艾沃迪。他在2016年手肘二度開刀、於2018年復出後,出賽125場含113場先發,投出40勝25敗、自責分率3.81佳績,優於此前的38勝46敗、自責分率4.21,甚至連平均9局三振數都從6.6升到8.9,堪稱異類。
選對隆鼻材質! 降低隆鼻手術失敗風險
隆鼻位於五官最明顯的位置,鼻子的美觀也影響臉部整體的容貌,而東方人鼻子比較扁塌,因此,隆鼻手術一直是國人熱門的整形外科手術項目之一,整形外科邱大睿醫師提醒進行隆鼻手術前,民眾可以多了解隆鼻手術相關知識,以降低隆鼻手術失敗的憾事。 不少民眾拿著明星、帥哥或美女的照片,表示希望醫師整出一樣的鼻型,邱大睿醫師表示隆鼻前民眾提供一個想要的鼻型範本,與執刀醫師討論參考也很好,但要提醒每個人的基本條件不同,合乎自己臉部整體的比例更重要,想進行隆鼻手術前,民眾應多了解隆鼻手術相關知識及可能會面臨的風險。隆鼻首先要降低感染,選擇合適的植入物也很重要一般人可能比較在意隆鼻後整體鼻型美感,忽略了其實隆鼻材質的選擇也很重要,畢竟材質植入後可能長達數十年以上,不合適的材質放置在體內,長時間後可能產生後遺症,如發炎、攣縮等情形。邱大睿醫師表示目前隆鼻的材質大致分為自體與假體兩大類,自體是指選自人體的耳軟骨、自體肋軟骨、異體肋軟骨或真皮組織…等,假體目前市場上主要是二代矽膠、Gore-Tex及卡麥拉,每一種材質都各有其特色。選用自體材質進行隆鼻手術是近年來一個趨勢,特別是鼻頭的雕塑,主要原因是比較不會產生排斥情形,感染風險也比較低,但缺點就是會在身上產生另一個傷口,而到底要選用哪個部位的軟骨來進行手術比較合適呢?一樣要評估個人的條件與預算,將以下三種自體材質隆鼻手術進行比較如下: ▲翻攝自睿智選擇。邱大睿醫師醫師臉書欲避免隆鼻手術失敗,首先要降低感染,選擇合適的植入物,是非常重要的!而自體肋軟骨材質由於是取自患者身體,較沒有排斥問題,若患者本身有敏感體質,又對於挺立度比較在乎,則可以選擇自體肋軟骨為佳,但仍需與執刀醫師討論後定奪。整形手術是一門高度複雜與專業的醫學,尤其是隆鼻手術,建議要由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邱大睿醫師建議民眾想要隆鼻之前,先進行隆鼻手術相關資料的蒐集,了解醫師的相關專長,除了醫療專業美感也很重要,並審慎選擇合規的診所,千萬不要被坊間過度美化包裝的行銷手法給迷惑了。
講話很虛?恐是單側聲帶麻痹 「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2小時獲新「聲」
42歲的小華,非先天性言語功能障礙患者,但在說話這件事日漸感到困擾,經常有氣無力,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聲帶麻痺且以注射玻尿酸仍無法改善,後來改採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及語言治療輔助,恢復情況良好,已可重返職場並到教會唱詩歌。69歲的市場攤販王先生,食道癌手術後也出現說話氣息音與喝水易嗆咳等問題,無法叫賣對生活影響極大,曾接受過一次玻尿酸治療注射但效果不符期待,改接受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治療,目前術後2年追蹤良好,不僅聲音宏亮,還可以每天唱卡拉OK,大幅改善生活品質。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系喉科主任謝麗君醫師表示,嗓音障礙的個案中除了聲帶水腫或聲帶長繭外,單側聲帶麻痺也十分常見,有高達2~3成的病人發生原因不明,常見的症狀有聲音沙啞、因聲帶無法完全閉合而出現講話氣息音、發聲費力、音量減小,嚴重時還會伴隨吞嚥困難及嗆食。謝麗君醫師表示,在採取保守的「嗓音及行為治療」下,一般而言,可能在3至12個月內自然恢復,解決「失聲」的問題,但若受到腦、肺、食道或甲狀腺腫瘤等壓迫聲帶致使神經受損,或接受甲狀腺、心臟、頸椎等手術後造成的單側迷走神經或喉返神經受損時,則會使肌肉喪失收縮能力,造成聲帶無法運動,導致聲門閉鎖不全的問題。針對這些患者長久性發聲功能受到影響或因工作無法配合長達1年的等待期,可進一步選擇「聲帶注射手術」,採取注射玻尿酸或自體脂肪等物質填補聲帶麻痺造成的空隙,患者可不需住院,但因注射物質會被人體逐漸吸收,持久度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可以維持半年至1年左右。另外,無法接受效果短暫且需反覆注射手術的永久性單側聲帶麻痺者,可以選擇持久度與穩定度較佳的「甲狀軟骨成形術」,由於此術式複雜度高,需仰賴醫師高端的技術與豐富的經驗,目前馬偕紀念醫院率先亞洲與全球同步參加「可調式新式咽喉植入物」臨床試驗,目前此新式可調整植入物已通過食藥署審查取得醫材證。謝麗君醫師表示,最新的「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有別於過往需在植入前由醫師仔細雕琢適合大小,且植入後無法調整,可能發生「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遺憾;而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的特點在於,手術時間約2小時,只在頸部留有4至5公分傷口,醫師於手術中即可讓病人嘗試說話,並對發出的聲音立即進行反饋調整,手術當天聲音就能有明顯的改善,在術後聲帶消腫後,若對聲音不滿意,還可以於門診進行微調到最佳「美聲」,且不需特別復健、練習及保養,恢復正常生活。謝麗君提醒,若出現氣音、聲音沙啞、失聲或喝水容易嗆到的情形時要盡早就醫,若診斷為單側聲帶麻痺,應積極尋找原因,配合醫師、語言治療師的治療,患者應避免聲帶乾燥,多喝水,減少長時間說話,減少胃食道逆流或是刺激性飲食;此外,18歲以下孩童聲帶因會隨著生長而發育,有聲帶麻痺困擾時,不建議採用植入物的方式,而改以神經接合術治療為主。
機器人輔助手術 煎熬27年!癲癎患者重獲新生
癲癇病人需承受無預警發作伴隨的身體不適及意外風險,造成病人與家庭長期的精神與經濟沈重負擔。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結合3D影像定位與即時動態導航追蹤,成功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精準度高風險低,幫助患者重拾正常人生。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全國約有20至30萬位癲癇患者,其中高達3成是屬於使用二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其發作,或是副作用明顯的頑固型癲癇(亦稱藥物難治型癲癇)。逾6成的癲癇患者在學齡前就出現第一次發作,年紀較小就發作的患者屬於頑固型癲癇的比例偏高,無預警發作,對學習、生理成長等各層面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臺北榮總收治年紀最小的癲癇病人為3歲孩童,如果能在12歲前積極接受專業評估與外科手術治療,就能有效減少癲癇發作頻率,維持生活品質。病人家屬陳媽媽特別出席記者會分享照護心得。她表示,37歲的兒子在10歲時被診斷罹患癲癇,成長期間因升學壓力而頻繁發病,曾至各大醫院就醫,嘗試過各種療法,皆因無法找到正確致癲病灶癲癎發作無法改善。近年來癲癇治療技術大幅進步,108年,陳媽媽讓兒子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手術(SEEG),放置17支深部電極,找到確切致癲病灶位置,經過7次高射頻熱凝損手術電燒病灶,成功改善不正常放電症狀,目前癲癇未再發作。陳媽媽十分感謝醫療團隊的努力,讓兒子能夠逐漸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鼓勵其他頑固型癲癇患者及家屬,要「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持續前進)」,相信醫師與專業醫療團隊的建議,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戰勝癲癇!李政家醫師說明,過半數的頑固型癲癇患者都能在術前評估中找到致癲病灶,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在接受1至2次的外科手術治療後即能明顯降低癲癇發作頻率,但仍有約5%的患者因致癲灶過度深層或分佈範圍較廣,像陳媽媽的兒子就需要進一步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術來尋找致癲病灶。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於1987年施行首例癲癇手術,累積超過30年的豐富臨床經驗,不僅設立癲癇特別門診,更結合癲癇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核醫部、精神部、病理部、復健部、藥劑部及護理部,跨部門組成專業的癲癇手術多領域治療團隊。面對每一位頑固型癲癇患者,從術前評估到找尋致癲灶、甚至是術中、術後的每一個環節都經過許多詳細的檢查和討論,致力做到盡善盡美。李政家醫師強調:「手術中的任何一步,都攸關病人未來的癒後與生活品質,而良好的定位是手術成功重要關鍵」。藉由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進行立體定位手術,如 SEEG、深腦刺激術(DBS)、腫瘤組織切片檢查(Biopsy)等,不僅能讓醫療團隊更完整掌握手術過程的任何狀況,醫師能確保植入物準確放置於病灶,達到計畫位置與開刀位置零誤差的目標,且與傳統徒手執刀相比,約可減少一半手術時間,避免執刀醫師疲倦,降低人工持械的誤差,讓癲癇手術更安全。
馬斯克旗下新創公司Neuralink獲FDA批准 啟動首次大腦晶片人體臨床試驗
馬斯克旗下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周四(25日)表示,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以啓動其首次人體臨床研究,這是此前爲獲得批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Neuralink團隊透過推特發文表示,FDA已經向該公司指出了幾個需要在批准人體試驗之前解決的問題。主要問題涉及設備的鋰電池、植入物電線在大腦內移動的可能性,以及在不損壞腦組織的情況下安全取出設備的挑戰。馬斯克表示,Neuralink正在設計一種將大腦信號轉化為行動的設備,將首先專注於兩個應用:恢復人類視力,以及幫助無法移動肌肉的人控制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甚至恢復脊髓受損者的全身功能。Neuralink在很多方面就像美國公司一種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產品Fitbit,帶有細小的電線。2019年以來,馬斯克曾多次預測,Neuralink將很快獲得FDA批准進行人體試驗,但該公司的申請在2022年初被拒絕。FDA批准之際,美國立法者正敦促監管機構調查監督Neuralink動物測試的小組的組成是否導致了拙劣和倉促的實驗。Neuralink已經成爲聯邦調查的對象。外國媒體去年12月5日報導稱,應聯邦檢察官的要求,美國農業部監察長正在調查可能違反動物福利法的行爲,該法規定研究人員如何對待和測試某些類型的動物。但在周四的一條推文中,Neuralink表示尚未開放臨床試驗,也不清楚何時會開始。推文中提及,這是該團隊與FDA密切合作所做出的工作結果,代表著重要的第一步,有一天此技術將幫助許多人。多年來,馬斯克公開概述了Neuralink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去年年底,當他說他已經對這些設備的安全性充滿信心,願意將它們植入自己的孩子身上時,登上了頭條新聞。馬斯克設想殘疾人和健康人都能在當地中心迅速獲得外科植入物,這些設備旨在治癒從肥胖症、自閉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疾病。據了解,Neuralink設備依靠多達1024根直徑爲5微米的導線縫合到患者的大腦皮質層中,以形成與周圍神經元的連接,提供大腦電發射的高分辨率採樣,並在模擬電脈衝和數字計算機代碼之間進行轉換。
7年做238次手術 無良醫將「屍體植入物」裝病患體內遭逮
真誇張!近日羅馬尼亞檢察官說,5名醫師因為涉嫌將屍體植入物裝入活人體內,現在正在接受刑事調查,而帶頭的醫師7年做了238次手術。據《衛報》報導,一份聲明說,東部城市雅西一家醫院的5名醫務人員,被指控濫用職權和受賄指控,目前其中一人被逮捕。檢察官表示,一位不具名的醫師帶領其他4名醫師組成團體,他們未經過死者家屬同意,擅自從死者身上取出的心臟植入物植入活人體內。檢察官指控,該醫師從2017年起,7年間做了238次手術,來源不明的植入物,也讓患者面臨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風險。聲明稱,該醫師推薦的植入物大部分都不是必須的,醫師用虛假的診斷來誘導病患,和開引發特定症狀的藥物,來誘導病患進行手術。據了解,羅馬尼亞的醫療體系是歐盟內最落後的國家之一,該國受到政府腐敗、低效和政治化管理的困擾,過去30年中,全國只有一家醫院,醫療保健支出算歐盟最低,數萬名醫師和護理師已移居國外。據《WION》報導,國際貿易管理局(ITA)在去年7月說,羅馬尼亞2021年的醫療保健費用為167億美元(約新台幣5074億),人均872美元(約新台幣2.6萬元)。國際貿易管理局表示,儘管當局試圖推動初級健保,醫療支出金還是吊車尾。國際貿易管理局補充,許多藥品製造商在羅馬尼亞開展業務,但近幾年他們受定價優惠等問題撤出市場縮減業務。
70歲嬤植牙後呼吸不順 檢查驚見「螺絲釘」鑲嵌進肺裡
呼吸不順竟是「螺絲釘」在作怪!西班牙一名70歲婦人,因頻繁的呼吸不順及呼吸道感染問題前往醫院檢查,但結果連醫師也感到驚訝,因為婦人肺部內竟有1根9毫米長的螺絲釘,所幸手術後婦人已無大礙。據《紐約時報》報導,「Vithas Vigo」醫院對飽受呼吸問題困擾1年的婦人進行X光檢查,卻在其中一片肺葉內側近底部位置,發現一塊外型奇特的白點。醫師在後續的支氣管鏡檢查中,驚覺白點真面目是9毫米長的金屬螺絲,且已「鑲嵌」進呼吸組織中。該院醫師除成功取出螺絲釘,也從婦人過去就診紀錄發現,婦人疑似在8個月前「植牙時不小心吸入螺絲釘」,當時的牙醫診所可能在替她裝上2個植入物後安裝癒合帽(healing abutment)過程中,不慎讓螺絲釘被婦人吸進肺部,從而導致她呼吸不順、急促,以及呼吸道感染。幸好,婦人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也已出院,而這起案例並非人類吸入金屬異物的首例,2022年9月就有名患者被告知肺部有個鼻環,當事人這才驚覺「不見5年」的鼻環,竟一直在自己的肺裡。